【精品】PPT课件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属于量规的一种。
合集下载
《光滑极限量规》课件

校准装置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机械制 造、汽车制造、航 空航天等领域
光滑极限量规的 工作原理
光滑极限量规的 测量方法
光滑极限量规的 测量精度
光滑极限量规的 应用领域
测量误差的来源:仪器误差、环境误差、人为误差等 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测量条件、测量方法、测量人员等 测量误差的减小方法:选择高精度仪器、优化测量环境、提高测量人员技能等 测量误差的评估方法:统计分析、误差分析等
选用高精度的 量规
定期校准量规
保持量规的清 洁和干燥
避免量规受到 外力的影响
采用先进的测 量技术和方法
提高操作人员 的技能和经验
检查量规是否清洁,无油污、灰尘等 检查量规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量规的零位是否正确
检查量规的测量范围是否满足测量需求
检查量规的测量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如温 度、湿度等
校准周期:根据使用频率和精度要求确定 校准方法:使用标准量块或标准仪器进行校准 校准步骤:清洁、安装、调整、测量、记录 校准结果:记录校准数据,评估精度和稳定性 校准注意事项:避免碰撞、振动、温度变化等影响精度的因素
确定量规的规格和精度
检查量规的磨损和损坏 情况
调整量规的零位和量程
校准量规的精度和稳定 性
光滑极限量规是 一种用于测量工 件尺寸的精密量 具
其特点是具有高 精度、高稳定性 和长寿命
适用于测量各种 形状和尺寸的工 件
广泛应用于机械 制造、航空航天、 汽车制造等领域
测量工件尺寸
检测工件精度
判断工件是否 合格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保证产品质量
按照测量原理分类:接触式和非 接触式
பைடு நூலகம்
按照测量对象分类:内径、外径、 长度、厚度等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第9章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与光滑极限量规PPT课件

2020/11/11
5/40
尺尺尺尺尺
尺
尺尺尺尺尺
尺
尺 尺
尺 尺 尺尺尺尺尺
尺
尺
尺
误收——把提取要素局部尺寸超过极限尺寸范围的工件误认为合格
尺
误废——把提取要素局部尺寸在极限尺寸范围内的工件误认为不合格
尺
尺尺尺尺
尺 尺 尺 尺尺尺尺尺
尺 尺 尺
误收与误废
尺尺尺尺尺
误收或误废的原因是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
由计量器具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选择时,应使所选用的计量器具的测量不确定度数值等于或小
于标准所规定的u1的允许值。
注: u1值按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u与工件公差T的比值分档: ◆ 用于IT6~IT11的分为Ⅰ、Ⅱ、Ⅲ三档。
◆ 用于IT12~IT18的只分为Ⅰ、Ⅱ两档。
◆ Ⅰ、Ⅱ、Ⅲ档值分别约为工件公差的1/10、1/6和1/4。
6
7
8
u1
u1
T A Ⅰ ⅡⅢ T A ⅠⅡⅢ T A Ⅰ
6 0.6 0.54 0.9 1.4 10 1.0 0.9 1.5 2.3 14 1.4 1.3 8 0.8 0.72 1.2 1.8 12 1.2 1.1 1.8 2.7 18 1.8 1.6 9 0.9 0.81 1.4 2.0 15 1.5 1.4 2.3 3.4 22 2.2 2.0 11 1.1 1.0 1.7 2.5 18 1.8 1.7 2.7 4.1 27 2.7 2.4 13 1.3 1.2 2.0 2.9 21 2.1 1.9 3.2 4.7 33 3.3 3.0 16 1.6 1.4 2.4 3.6 25 2.5 2.3 3.8 5.6 39 3.9 3.5 19 1.9 1.7 2.9 4.3 30 3.0 2.7 4.5 6.8 46 4.6 4.1 22 2.2 2.0 3.3 5.0 35 3.5 3.2 5.3 7.9 54 5.4 4.9 25 2.5 2.3 3.8 5.6 40 4.0 3.6 6.0 9.0 63 6.3 5.7 29 2.9 2.6 4.4 6.5 46 4.6 4.1 6.9 10 72 7.2 6.5 32 3.2 2.9 4.8 7.2 52 9.2 4.7 7.8 12 81 8.1 7.3 36 3.6 3.2 5.4 8.1 57 5.7 9.1 8.4 13 89 8.9 8.0 40 4.0 3.6 6.0 9.0 63 6.3 5.7 9.5 14 97 9.7 8.7
《光滑极限量规》课件

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等技术,实现量规的自动 校准和智能检测。
精密加工技术进步
利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和加 工中心,实现量规的高精 度制造。
应用拓展
多元化应用领域
从传统的机械制造领域拓展到新能源、医疗、航空航天等新兴领 域。
定制化服务
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量规解决方案。
跨界融合
与其他测量工具和技术的结合,形成更全面的测量解决方案。
圆度测量
表面粗糙度测量
使用校准仪对量规的圆度进行校准,确保 量规的圆度符合要求。
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量规的表面粗糙 度进行校准,确保量规的表面质量良好。
维护保养
日常清洁
定期使用干燥的布擦拭量规表面,去除油污 和灰尘。
定期校准
根据使用情况,定期对量规进行校准,确保 其准确性。
存放环境
保持量规存放环境的干燥、清洁,避免阳光 直射和高温。
具体工作流程
在测量时,将量规安装在卡尺或千分尺上,然后将卡尺或千 分尺的测量面与被测工件的表面接触。通过观察卡尺或千分 尺的读数,可以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测量原理
测量原理概述
光滑极限量规的测量原理基于比较测量法。即通过比较量规与被测工件的尺寸 ,来判断工件的尺寸是否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材料选择
钢材
常用的材料,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 性。
硬质合金
适用于高硬度材料的测量,具有高耐磨性和 硬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锈钢
适用于高精度和特殊环境下的量规制造。
工程塑料
适用于轻便、易操作的量规,但需注意其耐 久性和精度保持。
制造工艺
切削加工
通过切削机床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 出精确的量规尺寸。
精密加工技术进步
利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和加 工中心,实现量规的高精 度制造。
应用拓展
多元化应用领域
从传统的机械制造领域拓展到新能源、医疗、航空航天等新兴领 域。
定制化服务
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量规解决方案。
跨界融合
与其他测量工具和技术的结合,形成更全面的测量解决方案。
圆度测量
表面粗糙度测量
使用校准仪对量规的圆度进行校准,确保 量规的圆度符合要求。
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量规的表面粗糙 度进行校准,确保量规的表面质量良好。
维护保养
日常清洁
定期使用干燥的布擦拭量规表面,去除油污 和灰尘。
定期校准
根据使用情况,定期对量规进行校准,确保 其准确性。
存放环境
保持量规存放环境的干燥、清洁,避免阳光 直射和高温。
具体工作流程
在测量时,将量规安装在卡尺或千分尺上,然后将卡尺或千 分尺的测量面与被测工件的表面接触。通过观察卡尺或千分 尺的读数,可以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测量原理
测量原理概述
光滑极限量规的测量原理基于比较测量法。即通过比较量规与被测工件的尺寸 ,来判断工件的尺寸是否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材料选择
钢材
常用的材料,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 性。
硬质合金
适用于高硬度材料的测量,具有高耐磨性和 硬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锈钢
适用于高精度和特殊环境下的量规制造。
工程塑料
适用于轻便、易操作的量规,但需注意其耐 久性和精度保持。
制造工艺
切削加工
通过切削机床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 出精确的量规尺寸。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属于量规的一种。.ppt

第一节 概述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属于量 规的一种。
它只能判断零件的合格与否,不能确定零件的 具体尺寸。
量具 量规 计量器具 量仪 计量装置
塞规——用于检验孔的极限量规 光滑极限量规
环规——用于检验轴的极限量规
通端:控制零件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公差
塞规、环规
止端:控制零件最小实体尺寸和形位公差
1、塞规—— 通端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 止端是根据孔的最大极限尺寸确定。
max
止 通
TD
min
2、环规(卡规)
通端是根据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确定。 止端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
max min
通 止
3、标准:GB1957-81(量规),适用基本尺寸<500、公差等级6~16
4、分类(按用途)
①、工作量规——工人在生产中使用,分通、止端。主要 用来代替内径量表和外径千分尺。 ②、验收量规——检验部门(检验科)或用户验收产品(零件) 时使用。
检查环规的 制造误差和 使用时的磨 损
③、校对量规——用于校对工作环规。
第二节量规尺寸的公差带
一、公差带图
ES
止 1、塞规
0
T
T/2
TD
通
EI
Z
T/2
+
-
止端上偏差 = ES 止端下偏差 = ES-T
通端上偏差 = EI+Z+T/2 通端下偏差 = EI+Z-T/2
2、环规
①、画出轴的公差带图 +
es
T/2
通
Z
Td
ei 止
T
T/2
②、判断通、止端
③、查出T、Z值 ④、画出止端的公差带图 ⑤、画出通ei+T 止端下偏差=ei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属于量 规的一种。
它只能判断零件的合格与否,不能确定零件的 具体尺寸。
量具 量规 计量器具 量仪 计量装置
塞规——用于检验孔的极限量规 光滑极限量规
环规——用于检验轴的极限量规
通端:控制零件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公差
塞规、环规
止端:控制零件最小实体尺寸和形位公差
1、塞规—— 通端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 止端是根据孔的最大极限尺寸确定。
max
止 通
TD
min
2、环规(卡规)
通端是根据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确定。 止端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
max min
通 止
3、标准:GB1957-81(量规),适用基本尺寸<500、公差等级6~16
4、分类(按用途)
①、工作量规——工人在生产中使用,分通、止端。主要 用来代替内径量表和外径千分尺。 ②、验收量规——检验部门(检验科)或用户验收产品(零件) 时使用。
检查环规的 制造误差和 使用时的磨 损
③、校对量规——用于校对工作环规。
第二节量规尺寸的公差带
一、公差带图
ES
止 1、塞规
0
T
T/2
TD
通
EI
Z
T/2
+
-
止端上偏差 = ES 止端下偏差 = ES-T
通端上偏差 = EI+Z+T/2 通端下偏差 = EI+Z-T/2
2、环规
①、画出轴的公差带图 +
es
T/2
通
Z
Td
ei 止
T
T/2
②、判断通、止端
③、查出T、Z值 ④、画出止端的公差带图 ⑤、画出通ei+T 止端下偏差=ei
公差配合与检测技术第6章光滑工件尺寸检验与光滑极限量规.ppt

0.6u /1 ≤u1 原则)。所以用分度值为0.01mm的外径千 分尺进行比较测量,是能满足测量要求的。
结论:若有比较仪,该轴可使用分度值为0.005mm的比较 仪进行比较法测量验收;若没有比较仪,该轴还可以使用 分度值为0.01mm的外径千分尺进行比较法测量验收。
例6-2 试确定测量φ35H12( )孔(非配合要求)的验收 极限,并选择相应的计量器具。 解(:1)确定验收极限 φ35H12( )孔无配合要求,因此 验收极限应按方法2(即不内缩方式)确定。取安全裕度A=0。 其上、下验收极限为:
②当没有比较仪时,由表6-2选用分度值为0.01mm的外径千 分尺,其测量不确定度u /1 =0.005mm>u1 ,显然用分度值 为0.01mm的外径千分尺采用绝对测量法,不能满足测量要 求。
③用分度值为0.01mm的外径千分尺进行比较测量,为 了提高千分尺的测量精度,采用比较测量法,可使千分尺 的测量不确定度降为原来的40%(当使用的标准器形状与 工件形状相同时)或60%(当使用的标准器形状与工件形 状不相同时)。在此,使用75mm量块组作为标准器(标 准器形状与轴的形状不相同)改绝对测量法为比较测量法, 可使千分尺的测量不确定度由0.005mm减小到 0.005mm×60%=0.003mm,显然小于测量不确定度的允 许值u1(即符合
/ 1
为
0.020mm,显然
u
/ 1
<u1。
所以采用分度值0.02mm的游标卡尺验收无配合要求
的φ35H12( )孔是合适的。
本课小结
❖为了防止误收(把废品作为合格品验收),保证产品质量, 国家标准《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GB3177/—1997)规定: 工件尺寸的验收极限应分别从它们的最大与最小极限尺寸向 尺寸公差带内移动一个安全裕度A。
结论:若有比较仪,该轴可使用分度值为0.005mm的比较 仪进行比较法测量验收;若没有比较仪,该轴还可以使用 分度值为0.01mm的外径千分尺进行比较法测量验收。
例6-2 试确定测量φ35H12( )孔(非配合要求)的验收 极限,并选择相应的计量器具。 解(:1)确定验收极限 φ35H12( )孔无配合要求,因此 验收极限应按方法2(即不内缩方式)确定。取安全裕度A=0。 其上、下验收极限为:
②当没有比较仪时,由表6-2选用分度值为0.01mm的外径千 分尺,其测量不确定度u /1 =0.005mm>u1 ,显然用分度值 为0.01mm的外径千分尺采用绝对测量法,不能满足测量要 求。
③用分度值为0.01mm的外径千分尺进行比较测量,为 了提高千分尺的测量精度,采用比较测量法,可使千分尺 的测量不确定度降为原来的40%(当使用的标准器形状与 工件形状相同时)或60%(当使用的标准器形状与工件形 状不相同时)。在此,使用75mm量块组作为标准器(标 准器形状与轴的形状不相同)改绝对测量法为比较测量法, 可使千分尺的测量不确定度由0.005mm减小到 0.005mm×60%=0.003mm,显然小于测量不确定度的允 许值u1(即符合
/ 1
为
0.020mm,显然
u
/ 1
<u1。
所以采用分度值0.02mm的游标卡尺验收无配合要求
的φ35H12( )孔是合适的。
本课小结
❖为了防止误收(把废品作为合格品验收),保证产品质量, 国家标准《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GB3177/—1997)规定: 工件尺寸的验收极限应分别从它们的最大与最小极限尺寸向 尺寸公差带内移动一个安全裕度A。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五光滑极限量规精品PPT课件

❖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无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用它来检验工件只 能确定工件是否在允许的极限尺寸范围内,不能测量出工件的实 际尺寸。
❖ 检验孔径的光滑极限量规称为塞规,检验轴径的光滑极限量规称 卡规或环规。
5.1基本概念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无刻度的定值专用量具,其外形与被检验对 象相反。
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
其中一为“T 通规”,另一为“Z 止规”。 通规——控制零件的作用尺寸,用以判断dm、Dm有否 从公差带内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止规——控制零件的实际尺寸,用以判断da、Da有否 从公差带内超出最小实体尺寸。 检验时,通规能通过工件,而止规不能通过,则认为工 件是合格的。
光滑极限量规的分类
孔用光滑极限量规(塞规) 通端 ——按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制造 止端 ——按孔的最小实体尺寸(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制造 通规 按Dmin设计 防止Dm<Dmin 止规 按Dmax设计 防止Da>Dmax
轴用工作量规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常会发生碰撞变 形,且通规经常通过零件易磨损,所以要定期校对。
孔用工作量规用精密通用量仪检测,故不规定专用 的校对量规。
5.2泰勒原则
1.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 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2.在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 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通规用于控制工件的作用尺寸, 其尺寸等于孔或轴的最大实体尺寸, 且量规长度等于配合长度。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5章 光滑极限量规
本章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2、泰勒原则 3、量规公差带 4、量规设计
❖ 检验孔径的光滑极限量规称为塞规,检验轴径的光滑极限量规称 卡规或环规。
5.1基本概念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无刻度的定值专用量具,其外形与被检验对 象相反。
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
其中一为“T 通规”,另一为“Z 止规”。 通规——控制零件的作用尺寸,用以判断dm、Dm有否 从公差带内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止规——控制零件的实际尺寸,用以判断da、Da有否 从公差带内超出最小实体尺寸。 检验时,通规能通过工件,而止规不能通过,则认为工 件是合格的。
光滑极限量规的分类
孔用光滑极限量规(塞规) 通端 ——按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制造 止端 ——按孔的最小实体尺寸(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制造 通规 按Dmin设计 防止Dm<Dmin 止规 按Dmax设计 防止Da>Dmax
轴用工作量规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常会发生碰撞变 形,且通规经常通过零件易磨损,所以要定期校对。
孔用工作量规用精密通用量仪检测,故不规定专用 的校对量规。
5.2泰勒原则
1.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 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2.在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 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通规用于控制工件的作用尺寸, 其尺寸等于孔或轴的最大实体尺寸, 且量规长度等于配合长度。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5章 光滑极限量规
本章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2、泰勒原则 3、量规公差带 4、量规设计
第6章 光滑极限量规

量规的上、下偏差; 3.确定量规结构尺寸、计算工作量规尺寸,绘制量规工作
图,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
制作者:
Page 18
量规的结构形式
轴用量规的结构形式及适用范围
制作者:
Page 19
量规的结构形式
孔用量规的结构形式及适用范围
制作者:
Page 20
量规的结构形式
按照国标推荐,测孔时,可用下列型式的量规:全形塞规、 不全形塞规、片状塞规和球端塞规。测轴时,可用环规和卡规。
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并且在任何位置
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孔、轴的合格性判断应是其体外作用尺寸和实际尺寸两
者合格性的判断,体外作用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控制;实际
尺寸由最小实体尺寸控制。孔、轴尺寸采用包容要求时,完 工工件应该用光滑极限量规来检验。
制作者:
Page 14
ES
一、公差带图
止
T
T/2
1、塞规
0
TD
通
EI
Z
T/2
+
通端上偏差 = EI+Z+T/2 止端上偏差 = ES
止端下偏差 = ES-T 通端下偏差 = EI+Z-T/2
制作者:
T:制造量规尺寸公差 Z:位置要素(尺寸公差带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
Page 12
2、卡规
①、画出轴的公差带图
量具 量规
计量器具
量仪 计量装置
制作者:
Page 3
塞规——用于检验孔的极限量规 光滑极限量规 卡规——用于检验轴的极限量规
制作者:
Page 4
孔用量规
制作者:
Page 5
图,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
制作者:
Page 18
量规的结构形式
轴用量规的结构形式及适用范围
制作者:
Page 19
量规的结构形式
孔用量规的结构形式及适用范围
制作者:
Page 20
量规的结构形式
按照国标推荐,测孔时,可用下列型式的量规:全形塞规、 不全形塞规、片状塞规和球端塞规。测轴时,可用环规和卡规。
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并且在任何位置
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孔、轴的合格性判断应是其体外作用尺寸和实际尺寸两
者合格性的判断,体外作用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控制;实际
尺寸由最小实体尺寸控制。孔、轴尺寸采用包容要求时,完 工工件应该用光滑极限量规来检验。
制作者:
Page 14
ES
一、公差带图
止
T
T/2
1、塞规
0
TD
通
EI
Z
T/2
+
通端上偏差 = EI+Z+T/2 止端上偏差 = ES
止端下偏差 = ES-T 通端下偏差 = EI+Z-T/2
制作者:
T:制造量规尺寸公差 Z:位置要素(尺寸公差带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
Page 12
2、卡规
①、画出轴的公差带图
量具 量规
计量器具
量仪 计量装置
制作者:
Page 3
塞规——用于检验孔的极限量规 光滑极限量规 卡规——用于检验轴的极限量规
制作者:
Page 4
孔用量规
制作者:
Page 5
光滑极限量规 互换性,公差,课件,配合

工作量规工作尺寸的标注: 工作量规工作尺寸的标注:
量规的技术要求
量规测量面的材料: 量规测量面的材料:淬火钢和硬质合金 在测量面上镀以厚度大于磨损量的镀铬层、氮化层等耐磨材料 量规测量面的硬度 淬火钢硬度应为HRC58~65 量规测量面的粗糙度 表8-2
轴径是否合格 。
孔用量规
塞规: 塞规:检验孔径的光滑极限量规
通规 按被测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制造 使用时通过被检验孔,表示被测孔径大于最小极限尺寸 止规 按被测孔的最小实体尺寸制造 使用时塞不进被检验孔,表示被测孔径小于最大极限尺
轴用量规
环规或卡规: 环规或卡规:检验轴径的光滑极限量规
通规: 通规:按被测轴的最大实体尺寸制造 使用时能顺利滑过被检验轴,表示被测轴径小于最大极限尺寸 止规: 止规:按被测轴的最小实体尺寸制造 使用时滑不过去,表示被测轴径大于最小极限尺寸
校对量规的制造公差为被校对的轴用量规制造公差的50%, 校对量规的制造公差 其形状公差应在校对量规制造公差范围内
检验孔塞规: 检验孔塞规:
通规: 上偏差 Ts=EI+Z+T/2 下偏差 Ti=EI+Z-T/2 最大极限尺寸 dmax=D+Ts 最小极限尺寸 dmin=D+Ti 磨损极限尺寸=Dmin 止规: 上偏差 Zs=ES 下偏差 Zi=ES-T 最大极限尺寸 dmax=D+Zs 最小极限尺寸 dmin=D+Zi
光滑极限量规分类
光滑极限量规: 光滑塞规和卡规 光滑极限量规: 根据量规不同用途,分为: 工作量规: 工作量规:工人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用来检验工件时量规
通 T 通 T 止Z 止Z 新的量规 具有一定磨损量的量规
验收量规:检验部门和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 验收量规: 校对量规: 校对量规:用来检验轴用量规在制造中是否符合制造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