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部分旗(县)名称的研究和思考

合集下载

(地名探源)内蒙古政区地名简述

(地名探源)内蒙古政区地名简述

(地名探源)内蒙古政区地名简述阿拉善盟乌海市阿拉善盟[Alxaa Méng]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交界。

截止2004年底,总面积27.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05万人。

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盟行政公署驻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系突厥语,意为“骏马”;又一说“阿拉善”亦作“阿拉山”,均为“贺兰山”的转音,“贺兰”系匈奴一部落名。

西夏时,设黑水镇燕军司(今额济纳旗哈拉浩特古城)和白马强镇军司(今阿拉善左旗吉兰泰盐池附近)。

元代,设亦集乃路、兀刺海路,今阿拉善左、右二旗地为兀剌海路,属甘肃行中书省。

明为蒙古鄂尔多斯部驻牧。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设阿拉善和硕特旗。

雍正九年(1731年)迁至额济纳河流域。

乾隆十八年(1753年)设额济纳士尔扈特旗,直属理藩院。

1912年改属宁夏护军使。

1928年改属宁夏省。

1950年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划归甘肃省,更名为额济纳旗自治区。

1951年阿拉善和硕特旗更名为宁夏省阿拉善自治区。

1953年更名为甘肃省蒙古自治州。

1954年撤销宁夏省,划归甘肃省,更名为甘肃省蒙古自治区,同年更名为甘肃省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

1956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撤销自治州、自治旗建制,设巴彦淖尔盟,驻巴彦浩特。

1958年迁驻巴彦高勒。

1961年析阿拉善旗为阿拉善左、右2旗。

1969年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

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将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左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同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善盟,1980年5月1日正式成立阿拉善盟,盟名从山名,驻阿拉善左旗。

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阿拉善台地。

境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统称“阿拉善沙漠,总面积约7.8万多平方公里,其间有大小湖泊500多个。

有贺兰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狼山余脉罕乌拉山、巴彦乌拉山、雅布赖山自境东北向西南插入。

内蒙古12个市(盟)名称由来

内蒙古12个市(盟)名称由来

内蒙古12个市(盟)名称由来蒙古原为部落名。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明清时期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清代将漠南蒙古各部称为“内札萨克蒙古”,漠北喀尔喀、厄鲁特等部称为“外札萨克蒙古”,“内札萨克蒙古”后来演变为“内蒙古”这一名称。

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取全称中“内蒙古”作为简称。

内蒙古现辖9个地级市、3个盟。

1、呼和浩特市明万历九年(1581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在丰州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

蒙古语为库库和屯。

明王朝赐名为“归化”。

清初,城焚毁。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在原城外先后增筑了外城和“绥远城”。

清末,合并称归绥。

1928年,绥远建省,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

1954年,将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现辖4个市辖区(回民区、玉泉区、新城区、赛罕区)、4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1旗(土默特左旗)。

呼和浩特市拥有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与文化史迹,有战国秦汉明朝的古长城;有北魏盛乐古城遗址、昭君博物院、黄教寺庙大召、清朝将军衙署、金钢座舍利宝塔、辽代万部华严经塔(白塔)、席力图召;还有哈达门高原牧场、“塞外西湖”哈素海等景观。

2、包头市名字由来:包头,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又称“鹿城”。

清朝(1809 年)设包头镇。

1926年设包头县。

1938年包头设市,现辖6区1县2旗,即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石拐区、白云鄂博矿区、固阳县、土默特右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拥有五当召、美岱召、春坤山、南海湿地、梅力更、吉穆斯泰、敕勒川等风景旅游区。

3、乌海市1961年建立乌达市和海勃湾市。

1976年,由乌达和海勃湾两个县级市合并成立。

报批城市名为“海乌市”,周总理提议新改为“乌海市”,取“乌金之海”的寓意。

现辖3个市辖区,即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

拥有十几个河心岛的黄河风光,马堡店、金沙湾生态旅游区的沙漠风光,有甘德尔山、桌子山、蘑菇山、岩溶洞、飞来峰、奇峡谷等山岳奇观。

呼伦贝尔各地名的含义

呼伦贝尔各地名的含义

呼伦贝尔各地名的含义呼伦贝尔各地名的含义按:为便于了解呼伦贝尔地名的含义,搜集了有关呼伦贝尔地名90个,难免有错讹,敬请指正。

1、海拉尔:海拉尔河在境内流过,市以河名。

海拉尔是内蒙语“哈利亚尔”音转而来,意为“野韭菜”,因河两岸野韭菜丛生而得名。

2、哈克:乡名,是蒙古语“碱地、地衣”之意。

3、扎罗木得:是蒙古语“有小鱼的地方”。

4、扎赉诺尔:扎赉诺尔由蒙古语“达赉诺尔”(达赉湖)音转而来,此地位于达赉湖附近,故名。

5、谢尔塔拉:是蒙古语“金色草原”。

6、满洲里:滨洲铁路终点。

“满洲里”为“满洲”二字的俄语音译。

“满洲”是清代满族的名称,也是当时东北地区的代称。

1901年建成火车站,因此处是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的首站,定站名为“满洲站”,俄语将“满洲”译为“满洲里亚”,写成汉语时便去掉了发音很轻的尾音“亚”而变成了“满洲里”。

后由车站的名称变为满洲里城市的名称沿用至今。

7、扎兰屯:是满语,又书“甲喇”,即“参领”,清时官职名称,清代曾在此地设有“甲喇”衙门,后形成村屯,故名。

8、牙克石:是由满语“雅克萨”音转而来。

雅克萨为“涮坍的河湾子”。

牙克石北部有一个很大的河湾洲渚,故名。

9、喜桂图旗:牙克石市原名,蒙古语“森林”之意。

10、免渡河:是蒙古语“门都”的音转,意为“平安”。

11、乌奴耳:是蒙古语“美丽富饶”之意。

12、博克图:是蒙古语“有鹿的地方”。

13、蘑菇气:镇名,蘑菇气是蒙古语“蒙古基”(人名)的失音式,相传此人常来此放牧,故名。

14、巴林:是蒙古语“巴拉”(有虎的地方)的音变。

15、库都尔:是蒙古语“有獐子的地方”。

16、乌尔旗汉:蒙语“黎明”之意。

17、库都尔:是蒙古语“有獐子的地方”。

18、绰尔:梨子山镇驻地,蒙古语为“水流穿峡而过”之意。

19、图里河:为蒙古语“清澈”之意。

20、伊图里河:蒙古语“水清如一面大镜子”之意。

21、莫拐:蒙古语“毛盖”的谐音,意为“有蛇的地方”。

22、浩饶山:乡名,“浩饶”蒙古语为“两个”之意,因位于两个山附近,故名。

内蒙古各地名的汉语解释

内蒙古各地名的汉语解释

各地名的汉语解释来源:王☆∩_∩鹤的日志蒙古:永恒的火焰盟:蒙古语艾么格的意译词,艾么格意为部落、宗族、部、类、现又指自治区专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名,相当于市级。

旗:蒙古语浩树的意译词,浩树意为嘴、铧、角、尖角、清代又为地区比木高一级的行政单位,现又指自治区蒙古族地区行政区划名,相当于县一级。

木:木蒙古语原指箭,清代又为地区旗里的行政单位,汉语称其为佐,现又为自治区旗以下行政区划名,相当于乡一级。

音译词。

嘎查:蒙古语原指有危险、有险阻、有障碍的地方,后指村庄,现又指自治区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村。

是音译词。

艾里:蒙古语指村子、村落、村庄,也有户、家的意思。

是音译词。

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城市。

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

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起此名。

呼市最古老的村子——姑子板.nmg.xinhuanet. 2013-04-01 08:50字体[ 大中小 ] [ 打印 ] [ 发表评论 ] [ 关闭 ]在呼和浩特市中路西段,路北有条小巷叫做姑子板巷。

人们走过这里,总是会看一看这个路牌,姑子板巷?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它又有什么来历呢?就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姑子板巷附近,曾经是一个村子,这个村子的名字叫“姑子板村”。

我们都知道,呼和浩特旧城是在明朝万历三年(1575)被赐名为归化城,归化城周边有着许多村庄,姑子板村就位于归化城的东北侧,随着清朝归化城人口的不断增加,雍正十三年(1735年),为加强西北边防,又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绥远城,于是姑子板村就被新旧两城夹在了中间。

虽然新旧两城相距仅5里,但是因为新城为军事要塞,四门壮观,守备森严,城门定时开闭,并设有兵丁把守。

所以新、旧两城在当年并不像今日这般往来平凡,而且当时道路十分难行,也正是由于居民之间互不往来,姑子板村才得以继续存在。

内蒙古的“左”旗和“右”旗,你分的清楚吗?

内蒙古的“左”旗和“右”旗,你分的清楚吗?

内蒙古的“左”旗和“右”旗,你分的清楚吗?在内蒙古的旗县区划中,有很多旗,我们可以理解为县处级⾏政区划的⼀种叫法。

但是为什么有的叫左旗,有的叫右旗。

⽐如苏尼特左旗和苏尼特右旗,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

那么这些“左”、“右”旗是如何分的,我们将从县级区划、旗的分类、旗的历史来源⼏个层⾯跟⼤家探讨旗的本质。

内蒙古的“旗”在当今中国,“旗”的这种⾏政划分,只有内蒙古才有,与“盟”⼀样成为了内蒙古⾏政区划中的⼀⼤特⾊。

内蒙古的“旗”名字上有两个特点,⼀是⽐较偏蒙语叫法,⼆是有⽅位词,如“前后、左右、中”。

在内蒙古⾏政区划中,旗是县⼀级的⾏政区划,内蒙古⼀共有103个县级⾏政区。

其中有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治旗。

“旗”在内蒙古的⾏政区划中占到⼀半以上,是主要的⾏政区划。

我们来看⼀下⼏类特殊的旗。

⼀、“左”、“右”旗“左”旗(5个):⼟默特左旗、新巴尔虎左旗、巴林左旗(林东镇) 、苏尼特左旗、阿拉善左旗。

“右”旗(5个):⼟默特右旗(萨拉齐镇)、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巴林右旗(⼤板镇)、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

⼆、“前”、“后”旗“前”旗(4):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镇)、察哈尔右翼前旗(⼟贵乌拉镇)、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乌拉特前旗(乌拉⼭镇)。

“后”旗(4):科尔沁左翼后旗(⽢旗卡镇) 、察哈尔右翼后旗(⽩⾳察⼲镇)、乌拉特后旗(巴⾳宝⼒格镇)、杭锦后旗(陕坝镇).。

三、“中”旗“中”旗(4):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硕镇)、科尔沁左翼中旗(保康镇)、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镇) 、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

 四、⾃治旗三个⾃治旗:莫⼒达⽡达斡尔族⾃治旗、鄂伦春⾃治旗、鄂温克族⾃治旗。

内蒙古的三少民族是指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

三少民族固然是指⼈⼝的稀少,⽽内蒙古的这三个民族有独特的历史、地理特征。

在呼伦贝尔的根河市有⼀个地⽅叫敖鲁古雅乡,⽣活在这⾥的⼈多数都是鄂温克族⼈。

内蒙古市区名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原创版】目录1.内蒙古自治区简介2.内蒙古各市区名称的由来3.内蒙古自治区的未来发展正文【内蒙古自治区简介】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总面积118.3 万平方公里。

内蒙古自治区下辖 9 个地级市和 3 个盟,共有 23 个市辖区、11 个县级市、17 个县、49 个旗、3 个自治旗。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

【内蒙古各市区名称的由来】1.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因为市中心有一座青色的山而得名。

2.包头市: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音译,意为“有鹿的地方”,因为过去这里鹿比较多。

3.乌海市:乌海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音译,意为“红色的山”,因为市区内有一座红色的山而得名。

4.赤峰市:赤峰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音译,意为“红色的山”,因为市区内有一座红色的山而得名。

5.通辽市:通辽是蒙古语“通拉嘎”的音译,意为“套马的地方”,因为过去这里是牧民套马的地方。

6.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因为这里过去是蒙古帝国的皇宫所在地。

7.巴彦淖尔市:巴彦淖尔是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为市区内有许多湖泊而得名。

8.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是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岩石”,因为市区内有一座红色的岩石而得名。

9.兴安盟:兴安盟是蒙古语,意为“丘陵之地”,因为这里地势多丘陵而得名。

【内蒙古自治区的未来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保持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同时,内蒙古自治区还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为人民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

在文化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将继续发扬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各市的名称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第1页共1页。

内蒙古49旗总录

内蒙古49旗总录

内蒙古49旗总录内蒙古49旗总录内蒙古(乌博尔蒙古了札萨克)49旗总录1、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四部十旗])科尔沁部: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科尔沁左翼后旗。

扎赉特部:扎赉特旗。

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旗。

郭尔罗斯部: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

该盟四部于天命九年归顺清朝,康熙年间建盟。

在盟内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哲里木乌拉(乌拉:蒙古语,山,下同)会盟,因此得名。

2、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八部十二旗])敖汉部:敖汉右翼旗;敖汉左翼旗。

奈曼部:奈曼旗。

巴林部: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

扎鲁特部:扎鲁特右翼旗;扎鲁特左翼旗。

阿鲁科尔沁部:阿鲁科尔沁旗。

翁牛特部:翁牛特右翼旗;翁牛特左翼旗。

克什克腾部:克什克腾旗。

喀尔喀左翼部:喀尔喀左翼旗。

该盟八部于天聪年间归顺清朝,在本盟翁牛特右翼旗境内会盟。

3、卓索图盟(今辽宁省局部[二部五旗])喀喇沁部: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左翼旗;喀喇沁中翼旗。

土默特部: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

该盟在土默特右翼旗境内会盟,于天聪二年归顺清朝。

4、锡林郭勒盟(五部十旗)乌珠穆沁部:乌珠穆沁右翼旗;乌珠穆沁左翼旗。

浩齐特部:浩齐特右翼旗;浩齐特左翼旗。

苏尼特部:苏尼特右翼旗;苏尼特左翼旗。

阿巴噶部:阿巴噶右翼旗;阿巴噶左翼旗。

阿巴哈纳尔部:阿巴哈纳尔右翼旗;阿巴哈纳尔左翼旗。

该盟前四部于崇德二年至四年归顺清朝,阿巴哈纳尔部于康熙四年归顺清朝。

该盟得名于锡林郭勒(蒙古语:锡林河),盟溯建于康熙、雍正年间,在乌珠穆沁左翼旗境内会盟。

5、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四部六旗])四子部落:四子王旗。

茂明安部:茂明安旗。

乌喇特部:乌喇特后旗;乌喇特前旗;乌喇特中旗。

喀尔喀右翼部:喀尔喀右翼旗。

该盟在四子部落境内乌兰花大道之东会盟,故以乌兰察布为盟名。

四子部落于天聪四年归顺清朝,茂明安部及乌喇特部于天聪七年归顺清朝,喀尔喀右翼部于顺治十年归顺清朝。

内蒙古自治区各市县情况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各市县情况介绍

内蒙古⾃治区各市县情况介绍内蒙古⾃治区情况介绍⼀、基本情况内蒙古⾃治区,位于中华⼈民共和国北部边疆,⾸府呼和浩特,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政区之⼀,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

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治区之⼀。

图⼀内蒙古全境内蒙古⾃治区地处欧亚⼤陆内部,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南北跨度1700公⾥,⼟地国境线长4200公⾥。

内蒙古全区⾯积为118.3万平⽅公⾥,占全国总⾯积的12.3%,2015年统计,全区常住⼈⼝为2504.8万⼈,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民族众多。

辖9个地级市、3盟,共计22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旗、⾃治旗。

⼆、各⾏政区情况1、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辖4市辖区(回民区、⽟泉区、新城区、赛罕区)、4县(托克托县、清⽔河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1旗(⼟默特左旗)。

全市常住⼈⼝为286.6615万⼈。

图⼀呼和浩特市⾏政图表⼀呼和浩特市⾏政区划分表个旗及⼀个国家级稀⼟⾼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即昆都仑区、青⼭区、东河区、九原区、⽯拐区、固阳县、⼟默特右旗、⽩云鄂博市(拟由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云鄂博矿区合并⽽成)和包头稀⼟⾼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滨河新区)。

常驻⼈⼝265.0364万⼈。

图⼆包头市⾏政图表⼆包头市⾏政区划分表乌海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原,南与宁夏⽯嘴⼭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

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区域。

总⾯积1754平⽅公⾥。

常住⼈⼝为53.2902万⼈。

图三乌海市⾏政图表三乌海市⾏政区划分表全市总⾯积9万平⽅公⾥,辖三区、七旗、⼆县,是⼀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内蒙古第⼀⼈⼝⼤市,内蒙古东部中⼼城市。

常驻⼈⼝464.3万⼈。

图四⾚峰市⾏政图表四⾚峰市⾏政区划分表5、通辽市通辽市位于内蒙古⾃治区东部,是内蒙古⾃治区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最⼤的交通枢纽城市,被⾃治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部分旗(县)名称的研究和思考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这里有着辽阔的草原和肥壮的牛羊。

居住在自治区内的人们和来过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的人都会发现一些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旗县名称,这些名称和我们通常熟知的方向是相反的,在教育教学当中就会出现相应的研究难题。

本文就以此为研究课题解析内蒙古自治区旗县名称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名称的影响,继而找到解决方法。

标签:旗盟;旗;制度;蒙古八旗;满洲八旗一、引言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防,由东向西一路包裹着祖国的北部边界,呈现出一条狭长的弧线形,自治区全区面积有近118.3万平方千米土地,是中国第三大省区。

与国内的近8省份相连,可以说是毗邻省份最多的地区,往北则与蒙古国、俄罗斯相连。

内蒙古自治区的气候是中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占一年中时间的一半以上并且非常寒冷。

夏天很短暂,一般只有一至两个月但气候宜人,是个避暑的好地方,降水量根据地形和离海远近而不定,自东向西逐渐递减至最少降雨量接近52毫米的地区。

而蒸发量却相反,自西向东持续递减到1010毫米左右。

蕴藏着丰富的光热、风能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除了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及环保资源之外,内蒙古自治区的命名也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

相对于其他省市和自治区来说,内蒙古自治区部分旗县的名称是非常特殊的,例如,阿拉善右旗和阿拉善左旗。

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右旗、额济纳旗、鄂伦春、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鄂温克杭锦后旗、杭棉旗和林格尔、呼和浩特以及拥有科尔沁草原美丽风景的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左翼中旗,还有美丽的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土默特左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前旗,以及延续古代蒙古分旗的镶黄旗、正蓝旗、正镶白旗。

这些名称的产生是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特殊性紧紧相连的。

首先,内蒙古自治区县的命名,例如,内蒙古第一工业大市包头,原名为包可图,译成蒙文为有鹿的地方,因为这个地区居住着鹿。

其次,除了蒙语翻译这一内蒙古自治区旗县命名的一大特色之外,还有则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设市、盟,市、盟则下设旗、县,旗、县下设苏木、嘎查,这是其他省份所没有的。

最后,也就是本文着重研究的则是旗县名称中带有方向名词的旗县的命名,这则是内蒙古自治区独有的在行政区域命名上的特点。

内蒙古自治区内旗县命名中有方位名词的旗不在少数,例如,会以左旗、左翼前旗、左翼后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前旗、中旗、后旗是用来加以对当地区划分的。

然而对内蒙古熟知的人们都会发现,在旗县名称中运用左右时和我们习惯意义上的左右是相反的。

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应该是以祖国大陆为中心来确定东南西北的,然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旗县名称却与之相反,例如,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等,都是由中蒙边境开始由北向南排列。

还有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等,都是左在东部,右在西部。

同样只有以蒙古高原为中心,面对内地才能解释。

下面就内蒙古自治区旗县命名区别于其他省市的中县市命名的原因进行阐述。

二、行政单位命名原因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行政单位,我国除了内蒙古以外所有的民族自治地方,命名上统一为某某族自治州,某某族自治县,某某族自治乡。

唯独在内蒙古采用蒙古语言和习俗命名为盟(自治州),旗(自治县),苏木(自治乡),嘎查(村),浩特(居民点)。

比如说,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巴彦青格力嘎查。

这是国家标准的行政区域名称,意思是锡林郭勒蒙古族自治州阿巴嘎蒙古族自治县洪格尔高勒蒙古族自治乡巴彦青格力村。

旗一开始的意思就是旗帜,把它作为一级组织的名称还得从满族(女真族)说起。

在母系氏族时期的女真是以牛录为单位出外狩猎的。

努尔哈赤之后牛录变成了固山,固山是比牛录更大的表示集体的意思。

因为有旗帜,固山被叫做旗。

这就是人们经常称之的“满洲八旗”。

后来清朝把最初归附它的蒙古族也按照满洲八旗的样子编成了蒙古八旗,旗色也是8种。

这里说的“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无论是制度和性质都同牛录一样,不只是一种军事制度,而且是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一种行政单位。

三、历史发展原因要理解蒙古旗县名称的由来及变化就需要研究其历史演变过程:1.清代的内蒙古盟旗制度清代内蒙古盟旗制度来源于蒙古族原有的社会组织以及努尔哈赤时期创建的满洲八旗制度,明朝和清朝时期,我国的蒙古族人民正经历封建统治阶段,蒙古民族地区各自拥有不同大小的地域都是从封建主的每个封建领主的领地和牧户中分划的。

在皇太极时期,内蒙古满族贵族统一后,八旗制度的实施也对内蒙古盟旗制度演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时在旗的命名上采用左翼、右翼和前、中、后的称谓主要是考虑到部族集团的因素,明末清初归顺朝廷的蒙古族部集团有大兴安岭东麓哲里木盟的科尔沁部族和大兴安岭西麓的察哈尔部族以及河套地区的准噶尔等部族。

科尔沁蒙古与清廷的关系最为密切,人们所称的满蒙亲贵就是指他们。

双方通过婚嫁结成了牢固的统治联盟,康熙的奶奶和母亲都是科尔沁部王爷的公主,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清末。

科尔沁各旗的名称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命名没有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科尔沁左右翼,前、中、后旗均以科尔沁为中心。

察哈尔蒙古势力最大但是臣服较晚,察哈尔在古突厥语的意思是:“汗衙内”,其实是成吉思汗汗中军护卫的意思。

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如今的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盟以及蒙古和俄罗斯地区,归附后也设立了察哈尔左右翼,各前中后旗。

康熙执政时期,著名的“三藩之乱”爆发,当时的蒙古察哈尔王趁机反叛,但随后被朝廷迅速平乱,积极参加叛乱的左翼各旗被撤销,部众远迁至青海、新疆等地,由蒙古八旗进驻,而没有积极参与叛乱的右翼各旗得以保留至今。

清王朝痛定思痛,在旗的命名上做出了一些调整,察哈尔部位于呼伦贝尔盟南部与北部的两个巴尔虎旗分别称为新巴尔虎旗和陈巴尔虎旗。

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和北部属于两个乌珠穆沁旗叫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刻意避免出现前后、左右等表示势力集团的称呼。

位于现在的鄂尔多斯市的准噶尔部,在清顺治年间被划分为左翼前中后旗和右翼前中后旗六个旗。

后来基于同样的考虑,只保留准格尔旗,其他的或者合并,或者以当地民俗命名。

如右翼前旗改名乌审旗,以乌审召(当地一个著名的喇嘛寺庙)为名,右翼中旗改名为鄂托克旗,右翼后旗改名为杭锦旗,等等。

2.民国时期的盟旗制度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期具有很强烈的汉民族主义情绪,他所提出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实际上是要收复明朝疆域,把满洲也就是东北、内外蒙古排除在外,后来提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才具备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

中华民国当局在内蒙古也曾建立过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但主要是在汉族聚居区,对蒙古族聚居的各盟旗没有太多影响。

其间,日本扶持的“满洲国”和“蒙疆自治政府”对内蒙古东部和中西部进行统治,对一些旗的命名做了变动。

3.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旗的命名1947年5月,在共产党带领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浩特建立。

1954年,国务院决策将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二为一,取消绥远省,自治区首府迁至呼和浩特市。

党和政府在内蒙古行政区划和命名上充分照顾到了蒙古民族自尊和自治的愿望,包括导言中提到的将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

但是在旗的命名上显然没有缜密考虑,沿用了清初的做法。

例如,1965年,土默特旗分为左右两旗(东为左,西为右)。

后来,土默特左旗分给今天的下属呼和浩特治理,土默特右旗,被转移到该地区的包头市治理。

1980年,鄂托克旗的南方地区新设立了一个依据当地人民意愿而单独设立的一个旗命名为鄂托克前旗。

同年,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从阿拉善西部的旗帜分开)和额济纳旗,整合成立阿拉善盟。

四、旗县命名的问题及建议1.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地名的命名历史上,呼和浩特市原来叫归绥市,就是归化城(民间旧城)和绥远城(八旗军营)合称,带有歧视和镇压的意思。

新中国建立后更名为呼和浩特市,就是蒙古语青色的城市的意思。

改变了原有名字的分别性,这是非常重大的进步。

但是在旗的命名方面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历史上的命名方法没有改,还延续下来。

笔者认为应当根据以上实例沿袭改变旗县名称的方法,将一些带有歧视性的名称、不好分辨地区的名称依据当地人民的意志和向往选取一个响亮、美好的蒙语翻译名称以取代旧的行政命名。

2.内蒙古一些旗按照方位命名前、中、后和左、右是有历史原因内蒙古一些旗按照方位命名是有历史原因的,是由于在某个历史年代政治核心不同、某一部落被收复的时间不同所致。

因此,建议将内蒙古一些前、中、后和左、右旗的命名可以沿袭历史的修改方法,例如:用新、陈来划分,又或者用其他有民族特色的名字。

具体可利用行政区划分立、合并、变更的时机推行。

3.内蒙古一些旗县的名称是以蒙古高原为中心而确立的左、右、前、后这是历史演变留下来的问题,例如,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土默特右旗、土默特左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前旗。

可以把旗县名称的命名方式照方位的左、右改为东、南、西、北,这样可以表明方向而没有方向指向之别。

五、结束语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中的旗县命名不仅体现本地区的社会特色,而且还蕴涵着历史的演变,当历史的痕迹遗留至今,我们在感叹内蒙古高原的战争史遗留下来的战争联盟的分化,也在担心当今世界的变化会对中国当前领土完整的威胁。

虽然本文提到的地区行政区域名称的改换问题看似是小问题,但是区域名称代表一个地区的发展和文化,还有这个地区人民的向往和期许。

这涉及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应该防微杜渐,做好一切措施来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1]《蒙古族简史》编写组,《蒙古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蒙古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2]杨强.清代蒙古族盟旗制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达力扎布.明清蒙古史论稿[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4]包文汉(整理).清朝藩部要略稿本[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5](日)田山茂.清代蒙古社会制度[M].潘世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6]赵尔巽主编.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7]刘广安.清代民族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8]刑亦尘.清季蒙古实录[M].呼和浩特: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1.[9]张永江.清代藩部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