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儿童自理能力 年龄要求

儿童自理能力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衣着整齐、进食自理、洗漱清洁、自我安全等。
这些技能不仅能够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能帮助他们逐渐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儿童自理能力的年龄要求是什么呢?
一、衣着整齐
衣着整齐是儿童自理能力中的重要一环。
大约在1岁左右,儿童可以学会穿脱衣服,但是在2-3岁时,他们才能够独立选择衣服、穿上和脱下衣服,这也是衣着整齐的基本要求。
二、进食自理
进食自理是儿童自理能力中的另一项重要技能。
在1岁左右,儿童可以开始学习使用勺子和杯子,但是在2-3岁时,他们才能够独立进食,如自己动手夹菜、倒水等,这也是进食自理的基本要求。
三、洗漱清洁
洗漱清洁也是儿童自理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2-3岁时,儿童可以学会刷牙、洗脸、洗手等基本的洗漱清洁技能,但是需要家长的指导和监督。
四、自我安全
自我安全是儿童自理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3-4岁时,儿童可以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如遇到陌生人不要轻易接近、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等。
但是在这个年龄段,他们还需要家长的指导和保护。
五、逐步提高要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自理能力的要求也会逐步提高。
在4-5岁时,儿童可以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书籍等,但是在6-7岁时,他们应该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总之,儿童自理能力的年龄要求是逐渐递增的。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在逐步独立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自立、自主的个体。
3至6岁儿童自理能力指南

3至6岁儿童自理能力指南5至7岁儿童自理能力指南自理能力是指儿童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而不需要他人帮助的能力。
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对他们的成长和独立性发展至关重要。
在3至6岁这个年龄段,儿童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学习的阶段,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向你介绍一些帮助儿童培养自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1. 培养日常生活技能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包括穿衣、洗脸、刷牙、用餐、上厕所等。
从小开始,家长可以逐步教导他们完成这些任务,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例如,在早晨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衣服,并指导他们穿衣。
逐渐地,让他们自己选择和穿衣,同时监督和纠正他们的行为。
同样地,教导他们正确的刷牙和洗手方法,并鼓励他们每天独立完成这些任务。
2. 培养清洁卫生习惯儿童应该学会保持自己的身体和环境的清洁。
教导他们每天洗手,并告诉他们洗手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接触到脏物或用餐前。
此外,鼓励他们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整洁,如整理床铺、清理玩具、扔垃圾等。
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儿童将学会责任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培养衣物整理能力让儿童参与衣物整理,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秩序感。
教导他们如何将洗好的衣物折叠整齐,并放入衣柜或抽屉中。
逐渐地,让他们自己完成这个任务,鼓励他们保持衣物的整洁有序。
4. 鼓励自主选择和决策在日常生活中,给儿童提供一些自主决策的机会。
例如,他们可以自己选择早餐的食物,或在有限的选择范围内选购玩具。
这样的经历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自己的决策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家长也应该在他们做出决策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
5. 培养情绪管理技巧情绪管理是儿童自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导他们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学会应对不同情绪的方式。
鼓励他们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愤怒、悲伤或失望等情绪,同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的能力。
6. 培养社交技巧在发展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儿童也需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如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分享玩具等。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希望有所帮助!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NO.1让孩子树立自我服务意识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不光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让孩子掌握几种技能就可以了,它需要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天天坚持。
因此,爸爸妈妈除了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愿意坚持以外,更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不是帮爸爸妈妈做。
如果孩子自己收拾了房间,不妨说:“真棒,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了”,而尽量少说:“真棒,能帮妈妈做家务了”。
如果孩子撒娇,不愿意自己做的时候,也要坚持到底,让他明白他长大了,以前爸爸妈妈帮他做的事情现在该他自己做了。
NO.2提供机会,让孩子尽情体验能力是在过程中得到发展。
只有更多的参与,孩子才能发展他们的自理能力。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让3—6岁的孩子自己去做决策,比如进餐、选衣服、收拾房间等等。
在做中,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成长。
爸爸妈妈可以成为幕后的把关者。
NO.3营造宽松氛围,耐心等待成长需要时间。
孩子们可能拿着筷子却夹不起饭菜;可能想穿衣服却找不到衣袖的入口;可能想下棋,却乱走一气。
不要要求孩子第一次就做得好,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他尝试的时候,等着他,鼓励他。
相信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会成长得很好。
NO.4极少成多,逐步成长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难度也不一样。
爸爸妈妈可以帮他们安排一个进度表,一样一样地学,逐渐增多。
比如可以先学自己用勺吃饭,做到不洒出来;再学自己端饭、添饭,让孩子知道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合适的量;接着是端汤、使用筷子……NO.5交给孩子必要的方法个人事务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五岁孩子如何教育方法

五岁孩子如何教育方法五岁孩子是幼儿时期的关键阶段,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引导,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适合五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1. 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五岁孩子正处于逐渐独立的阶段,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教给他们如何穿脱衣物、洗手、刷牙等基本生活技能。
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业习惯。
2. 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五岁孩子开始进入学前教育阶段,与其他孩子接触的机会增多。
引导他们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同伴分享、合作和玩耍。
教他们如何尊重和关心他人,在家庭和社区中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3. 丰富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五岁孩子通过游戏和娱乐活动学习和发展。
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游戏活动,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发挥。
玩耍和游戏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4. 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五岁孩子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他们对新知识和世界的好奇心强烈。
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通过互动的方式教他们认识大自然、动植物、颜色、形状、数字等。
使用图画书、儿童杂志、儿童游戏软件等多种媒体进行启蒙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 培养阅读习惯:读书对五岁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每天为孩子读一些寓言故事、绘本或儿童文学,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同时,教他们如何正确翻阅图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6.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五岁孩子正处于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自我意识。
引导他们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坦诚待人、爱护动物和植物,培养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不应过于批评和惩罚,而是要通过引导和讨论让他们认识错误,并提供正确的行为示范。
7. 提供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五岁孩子对家庭和环境的安全感和依赖性较强,需要一个温暖、稳定和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与其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尊重并回应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6一9岁儿童自理能力对照表

6一9岁儿童自理能力对照表
各年龄段自理能力参照表
(1)垃圾处理:会自己丢垃圾,收拾垃圾,知道垃圾要丢进入垃圾桶内;(2)玩具整理:把玩具弄乱,知道自己整理,并放回原位;
(3)刷牙习惯:学会自己刷牙,并养成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习惯。
6-9岁的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1)自行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2)在吃饭前,主动摆放好碗筷;
(3)吃完饭之后,主动有意识地收拾餐桌;
(4)自己按照要洗的衣服颜色进行分类,发展幼儿认识颜色的能力;
(5)晚上睡觉和早上起床会自己脱穿衣服,叠放衣物等;
(6)自己清洗自己的手帕丝巾,袜子小内内等;
(7)上学的时候会提前收拾好自己的书包,看完书之后放回原位;
(8)将自己用完之后的毛巾和牙刷牙杯摆放整齐;
(9)周末在家会主动做家务,擦桌子等;
(10)学习自己清洗水果和摆放水果,清洗蔬菜折菜等。
这张表是针对9岁以前幼儿自理能力的参照表,宝爸宝妈可以用做参考培养宝宝自理能力,使得孩子有意识的主动承担起家务的责任。
7岁儿童自理能力对照表

7岁的儿童可参考最新的“6-9岁·自理能力发展要求表”,需逐渐具备下列自理能力:
6-9岁·自理能力发展要求表:
1.烹饪
会做简单的食物(煮面、三明治等)。
2.会使用厨房刀具
能使用安全厨房刀具切菜、削果皮等。
3.饭后洗碗
能使用工具洗碗,并收纳餐具。
4.清理垃圾桶
能定期清理家里的垃圾桶,懂得基础的垃圾分类。
5.针线工具使用
学会简单的缝补,钉纽扣。
6.收拾房间
能每周或定期打扫一次房间。
7.个人卫生
能独立洗漱,使用护肤品。
Hale Waihona Puke 8.家庭消费参与帮忙罗列家庭购物清单,并简单了解预算。
重点:培养"小主人"意识赋予他们责任感
儿童自理能力对照表

请看
年龄
自理能力发展里程碑
0-6个月
用眼睛追踪物体
吸吮动作协调:包括吞咽,呼吸顺序(舌头呈杯状,舌头向前有节奏地运动,下颌始终以协调的方式上下移动)
单次睡眠4-10小时
通过哭泣传达饥饿,恐惧或不适
6-12个月
由于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不足,可能难以模仿和向他人学习
游戏技巧的发展可能会落后(例如,对玩具表现出很少的兴趣)
可能难以完成相应的自理,例如刷牙,脱鞋和袜子
可能难以忍受不同质感的食物
可能难以安顿,并可能在夜间经常醒来
2-3岁
由于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不足,可能难以模仿和向他人学习
按照家长制定的行为规范行事可能会遇到困难
玩一个玩具保持2-3分钟
会去够附近的物体
用眼睛追踪物体
一觉可睡10-12小时(当中只有1次醒来)
可以吃各种不同质感的食物
能用杯子喝水
独立拿住瓶子或杯子
用舌头舔嘴巴周围的食物
独立吃小饼干或其他块食物
1-2岁
区分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物品(18个月)
通过移动自身来让自己看到被挡的物品
在其他孩子旁边玩
模仿成人的行为
6-7岁
可能有社交困难
可能有注意力问题
在家里、学校遵守行为规范可能会有困难
可能难以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表达思想和观念
可能难以忍受不同质地的食物(例如挑食)
可能容易分心并且难以安坐
可能表现出延迟的精细运动技能
可能显示出精细运动技能发展延迟
可能显示出在繁忙/嘈杂的环境中适应不良
可能难以完成自理,例如穿衣,吃饭和上厕所
3-6岁幼儿培养自理能力

3-6岁幼儿培养自理能力
3-6岁是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幼儿培养自理能力:
1. 设定规律的作息时间:为孩子设定固定的起床、吃饭、睡觉等时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分阶段教授生活技能: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逐步教授他们穿衣、洗漱、吃饭等基本生活技能。
例如,先教孩子如何穿脱简单的衣物,然后再逐渐增加难度。
3. 鼓励孩子参与家务:让孩子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如整理玩具、摆放餐具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
4.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按时吃饭、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等。
5.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刷牙、洗澡等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
6.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立即帮助他们解决,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思考,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7.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表扬孩子在自理方面的进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自信心。
8. 以身作则: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自理能力,让孩子从身边的榜样中学习。
9. 创造实践机会: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自理。
10. 耐心引导: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时间和耐心,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耐心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自理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7岁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5-5.5岁●会解系鞋带,30秒钟完成,洗自己的袜子、手帕,按顺序完成,如水浸湿、打肥皂、搓洗、冲净、拧干、凉晒、收好。
●整理买来的东西,归类管理。
可锻练做事有秩序、有条理,对以后的学习工作有利。
4-5岁能学多种方言和外语。
5.5-6岁●自己完全会穿脱衣服,独立洗澡洗头。
知道整洁,按时作息。
6-6.5岁●独立铺床、被子,收拾整理自己的东西等,会5项。
长期坚持,整齐有序,有条不紊,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生受用。
●独立洗澡成习惯:准备衣服,用品,脱衣,洗澡,擦干,穿衣,保持干净整齐,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穿衣服和运动鞋(拉锁、扣、系鞋带),2分钟完成。
经常与家长比赛,可锻炼整齐,动作麻利。
6.5-7岁●会穿衣、梳头、梳小辫,系皮带,配带装饰物(领带、胸针等),会三项。
每天坚持做,可培养仪表整洁的自我意识,干净利落,但不过分追求,能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
●自备好上学用品:自觉完成作业,准备好次日上课物品,如书包、书本、笔,及其它老师要求带的物品。
●会剪指(趾)甲10个。
5-6岁儿童的认知能力培养要求5-5.5岁●知道物品用什么材料制成,如书桌、衣服、鞋、笔、勺子、毛巾等。
可通过大人与孩子一起制作简易物品,如玩具、衣服,和看图和电视,讲解相关知识,可发挥孩子想象力、勤思考。
●懂得水有液态、气态、固态(冰)及水的用途10项,知道不同形态与温度相关,如水冻成冰,烧开变成蒸气,提高认识物体的兴趣,提高观察力,增长知识。
●按单数数到10、双数数到10及10以内的数的组成(如5由3加2组成),应答对5项。
●会听天气预报,知道风、雨、雷、电、雪、冰雹5项,增长自然知识。
●知道今天、昨天、明天是星期几,每周几天,一年有四季,答对4-5问。
家长可帮助孩子练习,先指定双休日要与孩子一起干什么,使孩子先记住周末,也使孩子对不同的日子感兴趣,在懂得星期一、二、三、四、五之后就是周末,周一要干什么,如去幼儿园。
5-6岁举出电、塑料、木材、金属等的用途10种,可锻练孩子快速联想。
●倒数20-1,倒数3位数(如754为457),可培养孩子专注力、记忆力。
●心算10以内加减法,对5道题。
●有时间概念,每周几天,今天星期几,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睡觉,答对5项。
可帮助孩子先从自己的生活理解时间,如几点上幼儿园、几点回家,星期一上幼儿园,学会看日历。
6-7岁儿童认知能力训练要点6-6.5岁8元钱买5元2角的香蕉,问找多少钱。
●认识现在几点几分,两个针都在12是几点,2对。
● 20以内加减法,3分钟5题,答对3题。
①5个苹果吃了3个,剩几个;②家中有5个人,还有两个客人,问需几根筷子;③有20个小朋友,5人未来,有几个人;④1元5角交1元1角应找几角;⑤每人5角钱,三人应为多少。
●母亲带孩子,青蛙带,公鸡早上打鸣,狗叫,饭碗配筷子,茶壶配,对3题。
●谁经常问别人的地址,是炊事员、演员,还是邮递员●记认图形和数字一分钟,然后背着写出认过的图和数字,对4个。
先记住数字所配图形,如1-圆,2-方,3-三角,4-长方,5-五星,6-菱形,然后写出2、6、4、1、3用图形如何表达,可先从三个练起。
反复练习,可培养观察力,记忆力。
对以后学习计算机有帮助。
社交行为●有急事或意外发生,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如找家长或别人帮助,①找谁,②去哪打电话,③号码,④家长单位,⑤所在地方等,对5项。
6.5-7岁●招待客人,会让坐、倒茶、问姓名,问来意,能转答等3-6件事。
●说出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是星期几,今天是几月几号,能答对五天,上学前要学会看日历。
●不进位作加减法。
●倒数4-6位数。
数字切分为两段容易记忆。
可增强临时记忆和数字处理能力。
可培养心算、速算能力,可从四岁开始练习,每次五分钟。
●会看地图,找到城市10-20个。
●一分钟列出在水中活动的东西10-20个。
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不提醒),经常练习可增加孩子的知识,培养联想能力。
●会看本市市区街道图①能找到自己家的位置。
②常去的医院的位置。
③常去的公园的位置。
④常去的奶奶家位置。
⑤常去的商店的位置等。
能对五个。
是很好的空间方位知觉练习方法,可学会画图,教认东西南北方向。
5-6岁儿童的认知能力培养要求5-5.5岁●知道物品用什么材料制成,如书桌、衣服、鞋、笔、勺子、毛巾等。
可通过大人与孩子一起制作简易物品,如玩具、衣服,和看图和电视,讲解相关知识,可发挥孩子想象力、勤思考。
●懂得水有液态、气态、固态(冰)及水的用途10项,知道不同形态与温度相关,如水冻成冰,烧开变成蒸气,提高认识物体的兴趣,提高观察力,增长知识。
●按单数数到10、双数数到10及10以内的数的组成(如5由3加2组成),应答对5项。
●会听天气预报,知道风、雨、雷、电、雪、冰雹5项,增长自然知识。
●知道今天、昨天、明天是星期几,每周几天,一年有四季,答对4-5问。
家长可帮助孩子练习,先指定双休日要与孩子一起干什么,使孩子先记住周末,也使孩子对不同的日子感兴趣,在懂得星期一、二、三、四、五之后就是周末,周一要干什么,如去幼儿园。
5-6岁举出电、塑料、木材、金属等的用途10种,可锻练孩子快速联想。
●倒数20-1,倒数3位数(如754为457),可培养孩子专注力、记忆力。
●心算10以内加减法,对5道题。
●有时间概念,每周几天,今天星期几,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睡觉,答对5项。
可帮助孩子先从自己的生活理解时间,如几点上幼儿园、几点回家,星期一上幼儿园,学会看日历。
5-7岁儿童的语言能力培养要求5-5.5岁●模仿不同的声音有表情的讲故事。
锻练讲演的口才和感染力。
●将蚊、蝇、牛、马、鸡、鸭分类,讲出特点及与人的关系,可答对20问。
5-6岁●能用1-2个字表达相同意思,如心地善良--心好,比赛胜利--赢,磨磨蹭蹭--慢,举手之劳--容易,一贫如洗--穷等,答对10种。
参加轮唱和齐唱,守规则、能配合,准确,按拍子唱不走调,自己声部不受干扰。
6-6.5岁●看一幅图编故事,合逻辑,有头尾,有启示。
●词解释:礼貌、整齐、习惯、骄傲、领导、灵活、尊敬等,5对。
听力理解、解词一般始于4岁。
6.5-7岁●可任选三幅图、三种物品、三句话,自编故事,讲出三图关系,联系合理,有主角,情节、结尾。
坚持练习可培养孩子想象力。
●叙述一次经历:所去的地方,见到的东西,遇到的人,发生的事,结局是什么。
可表述四方面。
经常练习是很好的记忆训练,能培养有条不紊、按次序、但有重点的复述能力,对今后的作文非常有帮助。
●主持一次会议,有开场白,报节目,宣布结束。
●猜迷语:什么有眼不能看(针);什么能跑没有腿(车),什么会演戏但找不到演员(电视机),什么能飞但没有翅膀(气球)。
6.5-7岁精细动作训练要点会按说明剪贴立体图(购买适龄立体剪贴图形)一分种内完成。
可练习剪贴技巧,图象思维和推断能力。
●画人14个部位●用两个正三角形拼出六角星,用两个有缺口的三角形拼成五角星。
可锻炼图象思维能力。
●剪指(趾)甲:每周修剪一次,养成习惯,先学剪左手,然后右手,先剪指甲,再剪趾甲,坚持练习,可锻炼手眼协调和自我服务能力。
6-6.5岁精细动作训练要点●一笔画出五角星。
●看图按步骤折纸,成任一种玩具,1分钟内边角齐,练习动手、动脑、灵活性和手工技巧。
●贴线剪五星,1分钟,边角齐。
练习手眼协调。
女孩会缝沙包,男孩会贴飞机。
5.5-6岁儿童的精细动作培养要求●不提示、不纠正自画人像10个部位●拼切分为3-5块的正方形,所用图片正反面颜色一致,每次可拼不同的颜色,使孩子对图象有创造性思维。
●写出自己和父母的名字。
穿针(大、中、小号)。
6.5-7岁大动作训练要点跑步将球投入1.5米高篮框内,3次中1次。
可练习弹跳、瞄准,先站立投篮,再弹跳投,远距离投。
学篮球规则。
●球门为50cm×30cm纸箱,距离2米,将球踢入,3次中1次。
可练习远距离踢球和瞄准。
场地选择要安全。
●跳绳比赛,20-30下/次,快速。
●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等比赛,懂规则,会记分,会1种。
6-6.5岁大动作训练要点●连续踢键子10下。
练习运动时身体平衡能力,促进前庭系统的感觉统合,对学习有帮助。
●打羽毛球,会接球、发球、记分2-4种。
●会玩穿衣跑游戏,能正确穿衣、结扣、穿裤跑,游戏中懂规则,快跑,穿衣裤熟练。
●钻过高为身高40%的绳子。
5.5-6岁儿童的大动作要求●跳绳10-20下。
● 4秒钟内快跑20米。
参加足球赛,按规则进行。
导读:忙忙碌碌的您,不可能天天陪着孩子说话,这时,玩具就是最好的“语言教具”。
玩具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可以做孩子语言游戏时的好伙伴,而且玩具也是孩子进行语言表达练习时最好的观众。
6-7岁孩子的语言发展6~7岁●能熟练地使用简单句。
●所用的复句的比例增高,并开始使用除陈述句以外的其他句型,如疑问句和否定句等,而且语句趋于完整。
●大多数孩子能独立连贯地把故事情节完整地复述出来,而且条理清楚。
●不仅能掌握实词,还能掌握虚词。
6-7岁孩子的语言发展玩具是孩子的“语言教具”忙忙碌碌的您,不可能天天陪着孩子说话,这时,玩具就是最好的“语言教具”。
玩具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可以做孩子语言游戏时的好伙伴,而且玩具也是孩子进行语言表达练习时最好的观众。
至于您要做的是——▲让玩具“个性”起来给孩子的玩具赋予不同的“个性”吧!玩具所具有的“个性”越多,孩子学到的词汇也就越多。
比如吃蔬菜的玩具熊、一个在跳的玩具青蛙、会砰砰响的玩具汽车、一个在吃骨头的玩具狗、一个在看书的娃娃等等。
但您要记住,以后每次都要对这个玩具做出同样的解释,比如玩具熊吃得永远是“蔬菜”,而娃娃也永远在看书。
此外,您也不要心急,不要一开始就给玩具赋予太多的“个性”,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喜好慢慢增加。
▲让玩具“生活”起来孩子特别喜欢模仿,您做的事说的话,他也会学着做学着说。
所以请您给孩子的玩具准备各种“道具”,比如给孩子碗盆匙等,让他用来喂他的玩具熊吃饭;给他一个小塑料盆,他可以给他的娃娃洗澡;您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空皮鞋盒改装成小床,晚上孩子就可以让他的玩具熊和娃娃在里面睡觉……普通的日常用品只要略加改造,就可以为孩子提供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孩子得到许多练习语言的机会。
玩具能给孩子提供学习机会:★孩子能把他平时听到的、学到的话对着玩具和娃娃说出来,并能重复练习。
★孩子能通过模仿游戏,如给娃娃喂饭、穿衣、洗澡、睡觉等,很快地扩大词汇量,从中学会与人对话,并能较快学会日常生活琐事。
★帮娃娃穿衣服等游戏能让孩子的手指得到锻炼。
★经常让孩子自己推着玩具车到外面玩,能培养孩子的方向感。
“语言玩伴”要遵守的4个原则●不停地讲述……想让孩子伶牙俐齿,那么您也要多和孩子说说话。
每当您和孩子在一起时,您就要抓住机会用最简单的词语向孩子解释、讲述您正在做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