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乘分数(2)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二)》教案及作业设计(附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二)》教案及作业设计(附答案)求谁的21?师:说的真棒!那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反馈:也可以把1块饼干看成一个整体,得到1块饼干的21是21块饼干,6块饼干就有6个21。
师:列出算式算一算好吗?把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在书上的方框中,并写出答。
反馈:216216⨯=⨯=3(块)答:笑笑吃了3块饼干。
师:现在你能求出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吗?列出算式,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是求6的21是多少。
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先独自列式计算,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引导学生借助“画图”的方法来理解数学问题,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的方法,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数乘法(二)》练习题一、填空。
1.;2. 1小时的51是( )分钟;10厘米的43是( )厘米。
3.A 是70,B 是A 的107,A 和B 的和是( )。
4.1千克的83( )3千克的81。
(填“>”、“<”或“=”)二、涂一涂,算一算。
1.10的51是多少?2.12的43是多少?三、看图列式。
四、解决问题。
1.水果店运进240筐水果,上午卖出总数的31,上午卖出多少筐?2.一件衣服120元,打八折后是多少元?3.苗圃中有60棵香樟树,银杏树比香樟树多53,银杏树比香樟树多多少棵?答案与解析一、1.【解析】分数与整数想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这就是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答案】8,1,4;8,3,524。
2.【解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答案】12;215。
3.【解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A ,然后根据加法的意义求解。
【答案】119。
4.【解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答案】=。
二、1.【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涂出圆圈的数量,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分数乘法(二)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二)》(教科书第25~27页)学情分析:分数乘法(二),承前分数乘法(一),在之前学生已理解了分数乘整数的第一块意义,以及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模型的运用,进一步探索并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整数乘分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探索并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看老师手中的这个圆形卡片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
现在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师:现在涂色部分又是它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生1:可以用加法计算:+=211=1生2:可以用乘法计算: 2个相加就是×2==1(或者2×)。
师:算得很好,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的意义一样,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讨整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解法。
板书:分数乘法(二)。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创设,动手操作(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情景图)。
奇思:我早上吃了6块饼干。
笑笑: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
淘气: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
师: 大家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生1: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生2: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有目的地选取上面两个问题,交给大家讨论。
师:我们先来解决笑笑的问题,实际求的是6的是多少?师:接下来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长手中有六张圆形卡片代表6块饼干,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板演两种分法,分别说说两种分法的不同意义。
生1:笑笑的饼干数是奇思的,也就是笑笑的饼干数是把奇思的饼干平均分成2份,占其中的1份,也就是6块饼干的,即3块饼干。
分数乘法二教学设计(通用5篇)

分数乘法二教学设计〔通用5篇〕
分数乘法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可以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可以纯熟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才能目的: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开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才能。
3、情感目的: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可以纯熟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老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以下分数加减运算题。
1/4×3 4×1/4 12×1/4
老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答复以下问题。
老师提问学生答复以下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答复以下问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老师注意让学生比照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展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老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并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3题,老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展帮助。
学生做第4题,老师注意让学生可以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一个数乘以分数 -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以分数一教学内容一个数乘以分数教材:P6 例1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及掌握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四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为理解意义做铺垫1.动手操作。
(1)提出要求:每人从桌上的12根小棒中拿出他的1/2,举起来。
(2)提问:你是怎么想的?(3)师:拿出的小棒就是12根的1/2。
(4)提出要求:每人从桌上的12根小棒中拿出他的2/3,举起来。
(5)提问:你是怎么想的?(6)提出要求:每人从桌上的12根小棒中拿出他的5/6,举起来。
(7)提问:你是怎么想的?2.引导发现。
提问:从刚才的操作中,你能想到什么或概括出什么?监控:从12根小棒中取出其中的a分之b,就是平均分成b份,找到b中的a份,就是求12的a分之b是多少。
(二)类比推理,明确意义1.每人看题列式一桶油重100千克两桶油重多少千克?如何计算?100×2=200(千克)它的意义是什么?求100千克的2倍是多少?求1.5桶油重多少千克?100×1.5=150(千克)它的意义是什么?求100千克的1.5倍是多少?求1/2桶油重多少千克?如何计算?100×1/2它的意义是什么?求100千克的1/2是多少?问:为什么不说100千克的1/2倍是多少?求3/4桶油重多少千克?如何计算?100×3/4=它的意义是什么?求100千克的3/4是多少?2.探究意义。
(1)说一说前两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2)小组合作,提出要求:后两个算式的意义怎样理解呢?看看你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它的意义。
(监控:右以画图理解,可以结合拿小棒的操作理解,也可以观察四个算式等等)①小组汇报②教师小结:就是求100千克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数乘法2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分数连乘的简单实际问题,拓展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分数连乘的计算。
教学难点:能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第五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下面每个条件分别是以谁为单位“1”的。
A 是B 的32 B 是C 的53口答,说说可以列成什么数量关系?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乘法新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连乘。
二、教学新课1. 教学例6。
(1)理解题意。
这里的98和43分别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分别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的? 三班做的朵数和谁有关?二班做的朵数和谁有关?(2)画图分析。
画一条线段表示一班所做绸花的朵数。
可以怎样表示二班做的绸花朵数?怎样表示三班做的绸花朵数呢?(3)讨论方法。
要去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么呢?怎样算?讨论交流,汇报方法。
2. 完成练一练。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作业。
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三、巩固练习1. 完成练习九第6题。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2. 完成第7题。
要求四年级去了多少人,先要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五年级去了多少人?怎样算? 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3. 完成第8、9题。
理解题意,弄清解决每一个问题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六年级数学教案——《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概念,掌握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基本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体练习,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互相合作、独立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些苹果,但其中有一部分被分成了四份。
询问学生,如果将所有的苹果都分给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得多少个苹果?2.引入新知告诉学生,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来表示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12个苹果,我们可以写成这样:12×1/4=?3.教学演示通过具体的实例,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计算6×2/5=解释思路:先将6写成6/1,然后将分数2/5看成两个部分:2和5,再分别计算得到结果。
6×2/5=(6×2)÷5=12÷5=2余2所以答案是2余24.拓展训练教师出示一些类似的例题,让学生通过个体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1)5×3/4=(2)8×1/3=(3)9×2/7=等等5.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用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每天早上跑步4/5小时,今天他跑了6小时,那么他总共跑了多少天?6.总结归纳听取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
7.拓展应用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例如:花园里有120棵树,其中的3/4是苹果树,剩下的都是梨树,请问花园里有多少棵梨树?8.订单巩固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入,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并掌握了一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教案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教案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教案「篇一」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教案范文第二课时:一个数乘以分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具准备:第4页例2的插图。
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列式,板书: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3个或求的3倍。
(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指名回答:半瓶用表示;式子为:。
说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
板书:求的。
(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板书:,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的。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
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课本的做一做1、2题。
.说一说下列算式的意义。
3.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
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得出: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出式子:。
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那么公顷怎样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3的图(1)问:公顷的` 是什么意思?出示例3图(2)要求学生观察图(2),问:在图中的对于1公顷来说,是1公顷的几分之几?引导得出: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一个数乘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一个数乘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方法和规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的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教具:习题册、课堂练习题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实际问题引入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知(15分钟)1.向学生介绍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通过示例详细展示如何进行一个数与分数的乘法运算。
3.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3. 操练与训练(20分钟)1.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班级中随机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并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
2.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应用场景,并拓展思维。
5.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与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知识。
在学生的实际练习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乘法规则仍存在困惑,今后需要加强基础练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一个数与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101
×5 85×1 7
3×2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51,4
1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51×4
1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
面墙的
51,第二步再涂出41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51的41,由此得出51×4
1这个乘法算式表示“51的4
1
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51×41=20
1
,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
法:51×41=4511⨯⨯=20
1。
(4)提出问题: 4
3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
问题。
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5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103 ×3
2。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通过展
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km )
(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
5、巩固练习: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三第6题
(1)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个
43是多少?算式:4
3
×2 (2)求21枝或3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43的21是多少,或43的3
2
是多少。
2、练习三第9题。
(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讲解) 四、作业
练习二第3、7、8、10题。
教学追记: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这两堂课,我都注重从生活引入,并通过直观的线段图、折纸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
课中,我能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算理的探讨、运算规律的归纳中来。
103
×32=31023⨯⨯=5
1 1 1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