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保健学 第八讲[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PPT课件精选全文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PPT课件精选全文
打乒乓,玩小球,活动手眼锻炼脑。 爬楼梯,慢登高,舒筋健脾心肺好。
前后仰,原地跳,活血化淤固肾腰。
--
三 伏 贴
适应症
• 1.呼吸系统疾病 •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 2.风湿免疫性疾病 • 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 3.消化系统疾病 •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 4.耳鼻喉科疾病 •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 5.儿科疾病 • 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 6.慢性皮肤病 • 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 7.妇科疾病 • 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 8.其他 • 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平和七情
以理胜情 以耐养性 以静制动 以宣消郁 思虑有度 慎避惊恐
保养正气: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 质。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 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 。
----《淮南子》
• 恬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 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 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
3.以心治神: 要随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独自苦思冥想,
忧愁伤悲或愤愤不平。
4.情感节制: 善于节制情感,是精神修养高雅的体 现。适当控制自己情绪,是保证健康的措 施之一。 5.精神寄托: 人到垂暮之年,总会有一种失落感, 只要人老心不老,对工作和事业充满信心, 就不会觉得老态已至。老年人只要在精神 上有所寄托、有所追求的话,仍然会老当 益壮地发挥自己的余热,安度晚年。
生津安神数乌梅,润肺乌发食核桃。 蜂蜜润燥又益寿,葡萄悦色令年少。 生梨饭后化痰好,苹果消食营养高。 木耳抗癌素中荤,黄瓜减肥有成效。 海带含碘消淤结,香菇存酶肿瘤消。 胡椒除寒兼除湿,菜花常吃癌症少。 柑桔消食化痰液,抑制癌症猕猴桃。 紫茄祛风通脉络,莲藕除烦解酒妙。 白菜利尿排毒素,蘑菇抑制癌细胞。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详细描述
太极拳通过缓慢而流畅的动作,促进身体内部的血液循 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调节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增强身 体的免疫力。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案例二:食疗养生的实践经验
总结词
食疗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饮食搭 配来达到调理身体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VS
详细描述
遵循“五谷杂粮,蔬果搭配,适量蛋白质 ”的原则,保持营养均衡。根据季节和地 域特点选择适合的食物,如冬季进补、夏 季清淡。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生冷等刺 激性食物,控制盐、糖、油的摄入量。
运动调养
总结词
通过适当的运动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详细描述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 锦、瑜伽等。保持适度的运动量,避免过度 疲劳。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整运动强 度和频率,遵循“适量运动,持之以恒”的 原则。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注意室内 空气流通和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根据季 节和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保持身体清洁卫 生。
04
中医养生保健的案例与效 果
案例一:太极拳的养生效果
总结词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健身运动,具有调和气血、舒缓身 心的作用。
中医养生保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010203国际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探讨中医养生保健 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学术 研究的深入发展。
国际医疗服务合作
开展国际医疗服务合作项 目,推广中医养生保健的 特色疗法和技术,为国际 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国际人才培养合作
加强国际人才培养合作, 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医养 生保健专业人才。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ppt课件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ppt课件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1
何为养生?
• 所谓养生,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 体质、预防疾病,从而延年益寿。
• 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 生长之意。
• 即保养生命。
2
• 中医养生,就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 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 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 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 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29
• 按极泉理气舒心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
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该穴对治疗心痛、胸闷、咽干烦渴有效。 弹按时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每次弹按的量因人而异,一般 弹按10次左右。
• 按“四缝”防秋膘增肥 四缝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
穴。取穴位置在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最好用 大拇指掐按,一般按10~20次效果显著。
18
• 注意手足颈腰部关节保暖 • 常艾灸保健穴 • 不要淋雨 • 经常清洗晾晒衣物
19
秋冻应适度 切莫贪凉
•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 衣着应随时增减,不能拘泥于“秋冻”,特别要强 调暧足防寒,以免影响收养之道。 • 一些特殊人群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实际,不宜盲 目进行“秋冻”。 • 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慢性肺病患者不宜“秋 冻”。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顺应四时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6

• 中医认为秋属金,主于肃杀,肺气旺。 • 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秋气通于肺,肺 乃气之海,气乃人之根。
7
《黄帝内经》—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 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 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 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 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中医养生保健 PPT课件共27页

中医养生保健 PPT课件共27页
1、衰老过程及年龄界限
衰老是一个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演变 的过程。衰老有两种情况:生理性衰老 和病理性衰老。
生理性衰老: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发 生于成熟期以后,全部过程连续发生, 不可逆转,具有原发性、障碍性、进行 性、普遍性。
病理性衰老:伴随着某一病理过程出现, 不具备原发性和普遍性。
养生学主要是讨论生理性衰老。然而 绝对的生理性衰老是不存在的,二者往 往同时出现。
保健原则:气血必须调和通畅,脉道、水 道、谷道疏通,经络通畅—疏通经络。
四、气血充沛,津液布扬
《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 气耳。” 《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 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故气血营养。
五、三因致病,重在七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
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 七情可导致多种疾病。 养生保健原则:调畅情志。
六、顺应四时 四时与精神、气血、起居关系密切。
《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 须四时而适寒暑。”
养生保健原则: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应协调统一,顺应自然。
七、形神合一
形:指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五体等组织 器官,是人体的物质基础。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生命形成的特点:胚胎形成正常与否与父 母双方密切相关;胚胎的发育与母亲体 质及孕期摄养有关;奠定了人的先天素 质。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课件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课件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 眠和休息。
修身养性
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品德,增强自我修 养。
PART 04
中医养生保健常见问题解 答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如何判断自己的体质类型?
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体型、肤色、毛发、声音等。
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
如偏好寒凉或温热食物,喜食辛辣或清淡食物等。
案例一
01
盲目跟风,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案例二
02
忽视个体差异,过度依赖某种养生方法
案例三
03
缺乏耐心和坚持,未能长期坚持养生保健措施
互动环节:现场提问与讨论,解答听众疑问。
听众提问
如何判断自己的体质类型?
专家解答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分为九种体质类型,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 郁质和特禀质。不同体质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情绪、饮食习惯等方面来判 断自己的体质类型。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学说
脏腑是人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等。中医认为脏腑的功能 相互协调,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经络学说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中医通过针灸、推拿 等手段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学说
气血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包括气和 血两种。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动力,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 本物质。气血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 条件。
案和服务。
02
定制化服务
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偏好,定制个性化的中医养生保健产品和服务,满足
个性化需求。

中医保健讲座PPT课件

中医保健讲座PPT课件

手太阳经证
临床表现:颈项部不舒、压痛 明显、疼痛可沿4前 臂尺侧外散,第4-5 指麻木
手阳明经证
临床表现:颈项、肩、上臂外侧、 前臂桡侧放射性疼痛麻 木、可伴有拇指、食指 和中指麻木。
4.颈椎病治疗方法
主穴:大椎、夹脊穴、天柱、肩井、肩髃、天宗、 阿是穴 治疗方法:艾灸、刮痧、拔罐等。
5.日常调护方法
临床表现
手臂麻木冷痛、遇寒加重、舌淡苔白
僵直或肿胀,活动不利,局部压痛明 显,舌质紫暗,脉涩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月经不调舌红 少苔,脉细弱
风寒痹阻 感寒着湿
劳伤血瘀 肝肾亏虚
外伤劳损 年老体弱
2.病因、病位、病机——病位
2.1 颈部 筋骨 2.2 ·督脉
·手足太阳
·手足少阳
督脉、足太阳经证
临床表现:颈项、后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以头枕、颈项、肩背、 上肢等部位疼痛以及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 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项痹”、“眩晕”等范畴。
2.病因、病位、病机——病因
· 年老体衰 · 肝肾不足 · 感受外邪 · 跌扑损伤 · 伏案久坐
症候
病因
颈项强痛 肩臂酸楚 活动受限 手指麻木 劳累加速
· 长期伏案或低头工作者,要注 意经常活动颈部或按摩局部。 ·应注意正确睡眠姿势,枕头高低要 适中。 ·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风寒
中医保健讲座
主讲:李梦雪
内容提要
一、颈椎病、肩周炎、腰痛、头痛、面瘫、 不寐、哮喘、胃痛、便秘、尿失禁、痛 经、更年期综合征等12种常见病的概述。
二、关于以上病症的预防保健以及调理方法。
1.颈椎病
目录
1.概述 2.病因、病位、病机 3.辨证要点 4.颈椎病治疗方法(艾灸、拔罐、草本灸等) 5.日常调护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学》课件

《中医养生保健学》课件
好的作息习惯和心态也有助于冬季养生保健。
05
中医体质养生保健
平和体质的养生保健
总结词
保持平衡,饮食有节
VS
详细描述
平和体质的人一般身体状况良好,但也需 要保持平衡的饮食,避免过度饮食或偏食 。建议多食用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天 然食品,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 高糖分的食物。同时,保持适度的运动和 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保健学》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中医养生保健学概述 • 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 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 • 中医四季养生保健 • 中医体质养生保健 • 中医常见疾病的养生保健
目录
01
中医养生保健学概述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中医养生保健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 来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科学。它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 原则,注重预防和调养,以保持身心健康。
饮暴食。
阴阳平衡
总结词
指保持身体内阴阳的平衡状态,以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平衡。
详细描述
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保持阴阳平衡,需要注重饮食起居 的调节和情绪的管理。
具体建议
在饮食上要注意寒凉温热的搭配,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在起居上要注意室内环境的调节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在情绪上要注意调节和管理,避免过度焦虑和压 力。
01
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保持心情愉悦。
03
02
详细描述
04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 压力。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支持。
05
06
避免过度思考和焦虑,学会放下烦恼。
药物养生

《中医养生基础》教学课件第八讲

《中医养生基础》教学课件第八讲

道家健身术
道家健身术的理论来源于老子、庄子.他们主 张以养气为主,来提高生命能力,提出了 “导引”、“养形”,强调了练气以养生 的观点。其健身功法如---华佗的“五禽 戏”、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胎息经、
八段锦、太极拳等白类。天多运动 夜里少作梦
跳跃运动---防骨质疏松\增视力
四勤(勤动手、勤动 脚、脑常用、嘴常动) 促长寿——俗活说 “越闲越懒”、“闲 则无聊,忙则快乐”。
向动物学保健(1)
1驼式除疲劳---模 防骆驼弯曲四肢休 息姿势,跪在地上, 上身前顷,双肘双膝 弯曲与地面接触,尽 量使脊柱保持平直 状态.
有利大腿与腹部肌 肉充分运动,对疲劳 有益
2猫式调理胃肠---蹲 在地上,双手掌撑地以 保持平衡.一条腿伸直 且与地面保持平行,左 右腿交替.
能调理胃肠,防治腹胀, 便秘
武术虽然是技击、防身之术、但其上乘功法则是 以健身为宗旨。学习武术,首先是强身增力,故 无论何种功法,哪个流派,都着眼于健身。尤其 是当代武术的发展,均以健身强身为目的,如徒 手的诸种拳、掌、脚,使用器械的剑、棍、刀、 枪、鞭、钩等等。各有特色,各有所专。
气功养生
气功·首见晋代许逊著
气功养生是指通过调 心(控制意识,松弛 身心)、调息(均匀 和缓、深长地呼吸)、 调身(调整身体姿势、 轻松自然地运动肢 体),使身心融为一 体,营卫气血周流,
两脚分开站立,屈膝,利 用双膝弹力向上跃起, 尽量使腰背伸展.
八段锦
八段锦是由八种不同 动作组成的健身术, 故名“八段”。这种 健身功作可以强身益 寿,祛病除疾,其效 果甚佳,有如展示给 人们一幅绚丽多彩的 锦缎,故称为“锦”。
元首健身
1美国(小布什)---跑 步
2俄罗斯(普京)---摔 跤\柔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品放在病人方便取的位置。 • 3、营养失调:与低于机体需要量有关 • 措施: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遵医嘱给予肠道外营养,如静滴复方 • 4、语言沟通障碍:与病变累积语言中枢有关 • 措施:教会病人用非语言形式进行沟通,保持情绪稳定;鼓励病人多表达自己的需要
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由少到多。
三、临床表现
(一)临床特点: 1.常在情绪激动、用力时发病。50%头痛并剧烈。 2.发展快,几分钟——几小时达高峰。 3.部分有昏迷、生命体征不稳、颅高压。
(二)神经系统表现 1.内囊区:主要表现为“三偏征” 对侧偏瘫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对侧同向偏盲。 2.脑干:表现为眩晕、复视、呕吐,交叉性瘫痪,“凝视瘫肢”
静 滴 Qd 改 善 微 循 环 、 脱 水 、 降 颅 内 压 , 5%GS100ml+ 奥 美 拉 唑 40mg 5%GS100ml+沐舒坦30mg静滴Qd止咳化痰,0.9%NS100ml+头孢曲松 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 • 5.慎起居,饮食宜清淡今日查房,患者病情稳定
护理诊断及措施
• 1、意识障碍:与脑出血、脑水肿有关。 • 护理措施:评估病人的意识水平并记录;加床栏,防止病人坠床。 • 2、生活自理缺陷:与长期卧床、意识障碍、偏瘫有关 • 措施:告知脑出血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的原因及重要性;急性期专人陪护,做好病人
病例导入
• 患者唐显好,男,71岁,因“突发右侧肢体偏瘫伴言语不利3小时”于 “脑出血”收入我科
• 1.病史:右侧肢体偏瘫伴言语不利3小时。既往有“脑出血”病史3年余 史10余年;“慢性胃炎”病史10余年
• 2.现症:右侧肢体偏瘫,言语不利,无口眼歪斜,感头晕乏力,口角有 呕吐,精神尚可,食纳一般,二便调,夜寐欠安。
大脑半球出血量在30ml和小脑出血量在10ml以上,都可以考虑 术清除血肿。手术宜在发病后6~24h内进行。
六、护理:
1.休息与体位:急性期24—48h内不能搬动患者,2-4周卧床休 抬高15°~30°。
2.用甘露醇护理:备无结晶甘露醇15-30min滴完,防药外渗, 量,电解质情况。
3.严密监护: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压监测。
量出血时昏迷,双侧瞳孔呈针尖样。 3.小脑:表现为枕部剧痛,起病突然,共济失调。
四、检查
发病后CT即可呈高密度改变
1.CT★:首选检查。 2.MRI:敏感性更高。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脉畸形及脑血
等病。 4.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呈洗肉水样均匀血性,压力升高。
诊断
• 多在动态下发病 •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 颅内压增高症状 • 头颅CT或MRI显示出血灶
• 3.体查:T:36.9℃ P:88次/分 R:22次/分 Bp:142/78mmhg 急性病容, 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无发绀,口角无偏斜,伸舌 增粗,未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坦,无 脾未触及;脊柱及四肢无畸形,右上肢及右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亢进 病理征未引出。舌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保健学 第八讲[指南]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邓伟芳
一、概述
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急性期脑 病死率为30%~40%。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占80
二、病因
大约半数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其 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 变、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
五、治疗要点:
(一)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1.甘露醇: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 2.速尿:常与甘露醇合用增强脱颅压效果。 3.止血药物:一般效果不大,有凝血功能障碍时可用。
(二)慎重降血压
当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5mmHg时,可以只加强观 不必 急于降血压。
(三)外科治疗
4.防止再出血 (1)严密监控血压,避免血压过高。 (2)避免搬动:病情危重者发病初24~48h内避免搬动。 (3)减少刺激:环境安静。各项护理操作要轻柔,保持大便
避免屏气用力排便等。 (4)头置冰袋或冰帽。
5.饮食:发病后禁食24-48小时。此后酌情进食或鼻饲
6.大小便护理:便秘者可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排便时 气用力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有关。措 燥无碎屑,病人皮肤清洁,按时翻身,受压处加以保护,必要时使用气垫床
• 6、排便困难: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有关措施:多食含纤维多的食物,消除或减少 诉病人排便时不要太用力,可在排便用力时呼气,必要时用缓泻剂或清洁灌肠。
• 4.辅查: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血肿形成,出血量约10ml;右 变期;脑萎缩。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尿常规: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0%、淋巴细胞百分比14.7%、红细胞压积 常予以抗感染治疗;血生化:载脂蛋白A1 1.96g/L、同型半胱氨酸3 3.15mmol/L,血生化异常考虑低钾血症。
• 7、潜在并发症:再出血、脑疝、感染。 措施:绝对卧床4-6周,保持情绪稳定 利尿剂,减少探视,保持病室安静;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一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加重等表现,一旦出现立即报 通畅,给氧;遵医嘱给予脱水利尿剂,控制体液摄入量。以2000ml/d为宜。翻 坠积性肺炎,保持病室清洁和空气流通,定时消毒空气,限制探视,以防交叉感
7.康复护理:神经系统症状稳定48-72h后即应开始早 因为最初3个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效果最好。
8.并发症护理
(1)预防脑疝:避免用力、屏气及腰穿。对颅高压者要 脱颅压,密切观察病情。
(2)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和空气流通,定时消毒空气 制探视,以防交叉感染。注意保暖,保持口腔清洁,及 除呼吸道分泌物,以防误吸。
• 中医诊断:中风病 气虚血瘀证
• 西医诊断: 1.脑出血。 2.高血压病 3级 极高危 3.慢性胃炎。 4.脑萎缩。
诊疗:
1.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病危、低盐低脂饮食、监测生命体征。
• 2.完善相关检查:三大常规、血糖、血脂、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 能等检查。
• 3.中医治法:补气、活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 4.西医治疗:甘露醇125ml静滴Q8h与呋塞米20mg静推Q8h交替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