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的用途是什么

合集下载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现当今,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是保证其运行稳定性的基础和关键。

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不正确的情况,那么就非常容易引发电力安全事故,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今后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过程中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运行维护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标签: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运行;作用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也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运行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故障区域线路切断,或者通过智能平台将故障数据异常数据传输到显示终端当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异常数据展开调查和维修,避免给电力设备带来损坏影响供电质量。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电力系统故障问题难以避免,只有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提高继电保护质量,才可以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安全。

1继电保护的概念以及工作原理1.1概念所谓继电保护,就是可及时反映电气设备的故障或异常运行状态,并对断路器进行跳闸动作或发出相应信号的技术装置。

其主要在于短路识别和判断故障。

通过短路引起工频电气量的变化,比如:电流增大电压减小阻抗变化等,就能形成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

1.2工作原理在电力系统中,有着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所以在工作原理上也有所差异,具体包括这几方面:(1)电流保护,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通常会引起电流增大,此时保护装置就会基于电流参数变化判断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超出既定参数值就会做出保护动作,比如:相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

(2)电压保护,倘若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电压会降低,保护装置会做出保护动作。

此外,在电力系统电压增高,处在异常运行状态时,会做出过电压保护。

(3)距离保护,除了电流大小之外,还需要结合母线电压变化综合分析和判断,通常将用来反映故障点至保护装置部位的电气保护称为距离保护,也叫作低阻抗保护。

继电保护的原理和应用

继电保护的原理和应用

继电保护的原理和应用1. 简介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其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故障段,保护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通过监测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并发送切除故障电路的信号给断路器。

本文将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继电保护的原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如电流、电压等)和故障的发生联系起来,实现系统自动切除故障电路的目的。

继电保护基于以下几个原理: - 电流保护:电力系统中,电流保护是最常见的一种保护方式。

电流保护通过监测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判断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 电压保护:电压保护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的电压装置。

它通过监测电压的大小和相位差,判断电压装置是否发生故障。

- 频率保护:频率保护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组。

它通过监测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和故障的类型。

- 差动保护:差动保护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和发电机组。

它通过对电流进行差分计算,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3. 继电保护的应用继电保护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模的电力系统中,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以下是继电保护的主要应用:3.1 发电厂继电保护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继电保护在发电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发电机组保护:继电保护用于监测发电机组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判断是否存在过流、过压、过频等故障,并及时切除故障电路。

- 变压器保护:继电保护用于监测变压器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判断是否存在过载、短路等故障,并发送信号切除故障电路。

- 电厂配电系统保护:继电保护用于保护电厂内的配电系统,监测电流、电压等参数,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并切除故障电路。

3.2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传输的重要通道,继电保护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包括: - 线路故障保护:继电保护用于检测输电线路中的故障,如短路、接地故障等,并切除故障电路,保护线路和设备的安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故障——将故障元件切除(借助断路器) 不正常状态——自动发出信号(以便及时处理), 可预防事故的发生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保证电能 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3
§1-2 保护装置构成基本原理和组成 一、保护装置的原理
利用发生故障时,电力系统的一些基本参数(电流、 电压、相角)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来实现保护。 二、构成 1、测量单元:测量被保护元件运行参数的变化,并 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2、逻辑单元:对测量单元送来的信号进行综合判断, 决定保护装置是否需要动作。 3、执行单元:根据逻辑单元的决定,发出信号或跳 闸命令 故障参数量→测量→逻辑→执行→跳闸或信号脉冲
带自保持,手动复归;
带自保持线圈,自动复归。
21
⑤信号继电器 用途:用来指示保护装置的动作,同时接通灯光、 音响信号。 结构:吸引衔铁式(DX-11型) 原理:线圈通电动作(触点闭合,掉牌) 自保持(机械自保持),手动复归 类型:串联信号继电器(电流型) 并联信号继电器(电压型) DXM-2A:磁力自保持灯光显示代替机械掉牌 干簧触点工作线圈、复归线圈(极性不能反接)
19
线圈电压消失→弹簧1作用→衔铁、连杆立即返回原 位(摩擦离合器使主传动轮不能带动延时机构,复 归不延时) 动作时间整定:改变静触点位置(9a与9b之间距离) 特点:线圈短时通电(可缩小继电器尺寸),若通 电时间>30s,需在线圈回路串接一个附加电阻 (P121图8-7)
正常起动→Rf被短接 动作后→Rf串接,保证热稳定 ④中间继电器 用途:增加触点数量和容量,动作和返回可带不大 的延时,可以构成自保持回路 结构:吸引衔铁式(DZ-10系列)
第一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述
§1-1 继电保护的作用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其生产特点

简述继电保护的用途

简述继电保护的用途

简述继电保护的用途
继电保护是一种对电气设备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主要用途: 1、保护电力系统免于超负荷运行: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保护电力系统,使其免受不正常的负荷操作而受损害的危险。

2、保护母线和变压器:继电保护对母线和变压器的保护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母线和变压器遭受不当操作而造成的损坏。

3、及时发现系统故障:继电保护配置得当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的故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发生更大的损失。

4、使电气设备不走火漏电:继电保护结合使用复位继电器和熔断器,可以使得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不会发生走火漏电的危险。

- 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聘题(基础知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聘题(基础知识)
17、在晶体管的输出特性中有三个区域分别是截距、放大区和饱和区。
18、在阻、容、感串联电路中,惟独电阻是消耗电能,而电感和电容只是进行能量变换。
19、变电站(所)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执行,其中对设备熟悉者做监护人。
20、在倒闸操作中若发生疑问时,不许擅自更改操作票,待向值班调度员或者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晰后再进行操作。
21、在变电站(所)操作中,不填用操作票的工作的事故处理、拉合开关的单一操作、拉开接地刀闸或者拆除全厂仅有的一组接地线。
22、填写操作票,要包括操作任务操作顺序、发令人、操作人、监护人及操作时间等。
23、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接地点的安全距离:室内应大于4m,室外应大于8m。
24、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是由一次回路的负荷电流所决定的,它不随二次回路阻抗变化,这是与变压器工作原理的主要区别。

A、60℃B、75℃C、80℃
14、电力电缆不得过负荷运行,在事故情况下,10kV以下电缆只允许连续(C)运行。
A、1h过负荷35%B、1.5h过负荷20%C、2h过负荷15%
15、电力变压器的油起(A)作用。
A、绝缘和灭弧B、绝缘和防锈C、绝缘和散热
16、继电保护装置是由(B)组成的。A、二次回路各元件B、各种继电器C、包括各种继电器和仪表回路17、信号继电器动作后(C)。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聘题(基础知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聘题(基础知识)
电力行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聘题
一、,串联接在电路中,则阻值较大的电阻(A)。
A、发热量较大B、发热量较小C、没有明显差别
2、万用表的转换开关是实现(A)。
A、继电器本身掉牌或者灯光指示
B、应即将接通灯光音响回路
C、应是一边本身掉牌,一边触点闭合接通其它信号

继电保护的概念

继电保护的概念

继电保护的概念:继电保护是由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一个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反应系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并且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自动装置继电保护的任务和作用:1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不正常运行的类型和电气元件的维护条件,发出信号,由运行人员进行处理或自动进行调整。

3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和电力系统中其他自动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继电保护在技术满足的四个基本要求: 可靠性(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选择性(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应在可能最小的区间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速动性,灵敏性。

主保护:反应被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将故障切除的保护.后备保护:在主保护不能动作时,该保护动作将故障切除。

根据保护范围和装置的不同有近后备和远后备两种方式。

近后备:一般和主保护一起装在所要保护的电气元件上,只有当本元件主保护拒绝动作时,它才动作,将所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切除。

远后备: 当相邻元件上发生故障,相邻电气元件主保护或近后备保护拒绝动作时,远后备动作将故障切除。

选择性的保证:一是上级元件后备保护的灵敏度要低于下级元件后备保护的灵敏度,二是上级元件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要大于下级元件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者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息量,当突变量达到一定值时,启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动作电流:过电流继电器线圈中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I op。

返回电流:继电器线圈中的使继电器由动作状态返回到起始位置的最大电流I re。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

设备运维流清洗的方式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升清洗的效果,也可以在停工时采取机械清洗与化学相结合的方式,清洗的针对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加完美。

2.3控制维修工艺换热器的腐蚀维修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完成维修后要及时对接头部分进行试压操作,避免出现接头部分的胀管出现问题,需要进行重新修复。

在出现胀管时,需要对相对应的其他管子也进行筛查管理,避免出现再次胀管,否则即使完成阶段性的修复也可能会再次出现故障。

在进行泄漏情况的分析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堵管方式,同时更换管子时应该减少温差应力的影响,否则更换后依然会出现显著的换热器腐蚀问题。

在利用化学清洗液进行处理时也要及时将残留部分排出,并且避免换热器长期不使用时内部残留液没有排出的问题,从而确保换热器的使用稳定性。

2.4控制水处理工艺换热器腐蚀与水处理工艺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在进行循环冷却水的淡化处理时,可以通过缓蚀剂来降低腐蚀的影响。

一般来说,采用缓蚀剂时还可以搭配杀菌灭藻以及除垢分散等合剂,以此来确保水质的稳定性。

其中,氧化铬作为一种良好的阳极抑制剂,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水处理的效果。

除此之外,常见的其他类型的水治理方法还有软化处理、脱硫脱氧处理等等,能够很好的控制水中的PH值以及氧含量,减少腐蚀的概率。

2.5实施电化学保护电化学保护也是有效的防护技术手段,其技术原理就是采用了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借助于牺牲阳极的方式来减少阴极被腐蚀的概率,从而有效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该技术整体经济性良好,能够适应不同规模换热器的防腐需求。

3结语综上所述,腐蚀是换热器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换热器的腐蚀是普遍存在的,能够解决好腐蚀问题,就等于解决了换热器损坏的根本问题。

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换热器的设计与制作阶段,严格把控,运行阶段熟练掌握好各个关键环节的处理工艺。

其中电化学保护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防止换热器腐蚀的方法,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换热器的正常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1]聂明成.换热器腐蚀与防护的现状与展望分析[J].化工管理,2018(31):138.[2]李泽洋.浅论冷却水换热器腐蚀泄漏分析及防护[J].中国设备工程,2018(05):73-75.[3]盛杰.炼油厂换热器腐蚀机理分析及防护探讨[J].化工管理,2017(30):199.[4]王维华.常减压蒸馏装置常顶换热器的腐蚀分析与防护建议[J].广东化工,2016,43(20):233-236.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唐明(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60)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份,是现代智能电网保护的一道重要防线,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以及稳定运行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在供电系统中有哪些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在供电系统中有哪些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在供电系统中有哪些作用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①、监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

当系统和设备发生的故障足以损坏设备或危及电网安全时,继电保护装置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

(如:单相接地、变压器轻、重瓦斯信号、变压器温升过高等)。

②、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发出信号,提示值班员迅速采取措施,使之尽快恢复正常,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

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③、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远程操作,以及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

如: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遥控、遥测等。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

A、动作选择性--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切除故障。

上、下级电网(包括同级)继电保护之间的整定,应遵循逐级配合的原则,以保证电网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切断系统中的故障部分,而其它非故障部分仍然继续供电。

B、动作速动性--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

C、动作灵敏性--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规程中有具体规定)。

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值来实现。

整定值的校验一般一年进行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继电保护的用途是什么?答:①、当电网发生足以损坏设备或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故障时,使被保护设备快速脱离电网;②、对电网的非正常运行及某些设备的非正常状态能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以便迅速处理,使之恢复正常;③、实电力系统自动化和远动化,以及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
2、、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
答:保护装置的选择性由保护方案和整定计算所决定的,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迅速准确地将故障设备切除,使故障造成的危害及停电范围尽量减小,从而保证非故障设备继续正常运行,保护装置能满足上述要求,就叫有选择性。

3、电气上的“地”是什么?
答: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如果发生接地短路,则短路电流将通过接地体,并以半球面形成地中流散,如图所示,由于半球面越小,流散电阻越大,接地短路电流经此地的电压降就越大。

所以在靠近接地体的地方,半球面小,电阻大,此处的电流就高,反之在远距接地体处,由于半球面大,电阻小其电位就低。

试验证明,在离开单根接地体或接地极20m 以外的地方,球面已经相当大,其电阻为零,我们把电位等于零的地方,称作电气上和“地
4 、什么叫正弦交流电?为什么目前普遍应用正弦交流电?答:正弦交流电是指电路中电流、电压及电势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按正弦函数规律变化,这种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5 、哪些电气设备必须进行接地或接零保护?答:①、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电器和照明器具的底座和外壳;②、互感器的二次线圈;③、配电盘和控制盘的框架;④、电动设备的传动装置;⑤、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混凝土架和金属围栏;⑥、电缆头和电缆盒外壳,电缆外皮与穿线钢管;⑦、电力线路的杆塔和装在配电线路电杆上的开关设备及电容器
6 、电缆线路的接地有哪些要求?答:①、当电缆在地下敷设时,其两端均应接地;②、低压电缆除在特别危险的场所(潮湿、腐蚀性气体导电尘埃)需要接地外其它环境均可不接地;③、高压电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接地;④、金属外皮与支架可不接地,电缆外皮如果是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皮管以及电缆与支架间有绝缘层时其支架必须接地;⑤、截面在16 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单芯电缆为消除涡流外的一端应进行接地。

7、为什么采用双臂电桥测量小电阻准确较高?答:因为双臂电桥是将寄生电阻,并入误差项,并使误差项等于零,因而对电桥的平衡不因这部分寄生电阻大小而受到影响,从而提高了电桥测量的准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