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

小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
小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

卓立教育-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

一、拆分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会将某些数字拆分开来再进行重新组

合,这样的方法叫拆分法。

例题1:101+75=(100+1)+75=100+75+1=176

例题2:125×32=125×8×4=1000×4=4000

例题3:999×999+1999

=999×999+(1000+999)【将1999拆分】

=999×999+999+1000去括号,并使用交换律交换位置

=999×999+999×1+1000为使用乘法分配律,故将原式变形,给拆分出来的999乘以1

=999(999+1)+1000使用乘法分配律,提取999

=999000+1000

=1000000

例题4:33333×66666+99999×77778

此题数字中最为特殊的是77778,我们发现这个数字加上22222正好等于100000,所以最好能从其他数字中拆分出来22222。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只有66666可以拆出,所以将66666拆分成22222×3。

原式=33333×3×22222+99999×77778

=99999×22222+99999×77778

=99999(22222+77778)

=9999900000

例题5:13000÷125=13×1000÷125=13×8=104

例题6:19881988÷20002000

=1988×10001÷2000×10001

=1998÷2000,即

二、归零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要在计算式中加上一个数再减去同一

个数的方法叫归零法。(即等于加了个“0”,所以叫归零法)

例题1:+++

+++

+-

=++++++

在上式中,我们加了一个又减去了一个,等于没加没减。这样一来,除最后一项之外,每一项与前一项相加就会等于前一项。则:

=1-

三、凑整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要通过“凑”的方式让计算式中出现

整百、整千、整万等数字。

例题:99999+9999+999+99+9

=(99999+1)+(9999+1)+(999+1)+(99+1)+(9+1)-

(加了5个1,所以减去5)

=100000+10000+1000+100+10-5

=111110—5=111105

四、代入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把一些相同项用字母代替的方法。例题:﹙++﹚×﹙++﹚-﹙+++﹚×﹙+﹚

计算式共由4个项组成,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一项中都有+,我们就可以设+=a,则原式就可以变换为:

(+a)×(a+)-﹙+a+﹚×a

=a+++a-a--a(相同加项和减项相抵消)

=

五、通分与约分: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巧妙运用通分(找最小公倍数)

和约分(找最大公约数)。

例题:77÷8+11×10+1×

第一步,带分数变假分数

=77÷=77×+

×10+

×10+

×

×

交叉约分

=9+2×56+=121

六、倒数法:即“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例题:﹙0.75+0.19﹚÷×250%

除以等于乘以4

=0.94×4×2.5

=0.94×10

=9.4

七、运算定律及法则:即运用各类运算定律及法则使计算变的简便的方法(选取常见、常用的几个,举

例说明)。

(1)乘法分配律a×(b+c)=ac+bc

概念记忆: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之后的和(或: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之后的和,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乘以第三个数)

例题1:777÷777

首先,带分数变假分数,只变换不计算结果

=777÷

为了出现乘法分配律,给最后一个777乘以1

+(+)

=777÷=777÷

倒数法变换

=777×

(+)

(777与777相约分)

约分

=

例题2:33333×66666+99999×77778

此题数字中最为特殊的是77778,我们发现这个数字加上22222正好等于100000,所以最好能从其他数字中拆分出来22222。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只有66666可以拆出,所以将66666拆分成22222×3。

原式=33333×3×22222+99999×77778

=99999×22222+99999×77778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

=99999(22222+77778)乘法分配律

=9999900000

(2)乘法交换律a+b=b+a

概念记忆:两个数或多个数连续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相加,和不变。

如:125+83+75+17=125+75+83+17=300

(3)乘、除法交换律

12.6×7.6×2.32÷1.9÷1.4÷2.9

=12.6÷1.4×7.6÷1.9×2.32÷2.9

=9×4×0.8=28.8

(4)减法性质

a-b-c=a-(b+c)

概念记忆: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几个数的和。

(5)除法性质

a÷b÷c=a÷(b×c)

概念记忆: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几个数的积。

(6)乘、除法运算性质

A:乘法: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素扩大若干倍,要想使积不变,另外一个因数就应该缩小相同的倍数(记忆方法:乘法,你扩我缩)

例题:34.5×76.5-345×6.42-123×3.45

将上式中34.5、345、3.45全部变化成34.5

=34.5×76.5-34.5×64.2-12.3×34.5

使用乘法分配律提取34.5

=34.5×(76.5-64.2-12.3)

=34.5×0

=0

B:除法:两个数相除,被除数缩小若干倍,要想使商不变,除数也应该缩小相同的倍数;

两个数相除,除数缩小若干倍,要想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该缩小相同的倍数;

(记忆方法:除法,你缩我也缩)

例题:略

(7)完全平方和公式:(a+b)×(a+b)=+2ab+

概念记忆:两个数和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他们乘积的2倍。

例题:(75+4)×(75+4)=+4×75×2+=5625+600+16=6241

(8)完全平方差公式:(a-b)×(a-b)=-2ab+

概念记忆:两个数和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减去他们乘积的2倍。

例题:(75-4)×(75-4)=-4×75×2+=5625-600+16=6041

(9)平方差公式:(a+b)×(a-b)=-

概念记忆:两个数的和乘以他们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的差。

例题1:71×79=(75-4)×(75+4)=-=5625-16=5609

例题2:-+999×274+6274

=(2014+2013)×(2014-2013)+999×274+6274

=4027+999×274+6000+274

=4027+999×274+274×1+6000

=4027+274×(999+1)+6000

=4027+274000+6000=284027

八、数字关系:运用数字之间的关系而使计算变简单的方法,需要牢记。

....

+ + + + + + + + ,就更为隐蔽一些)如果能在各种各样的计算题中准确的识别出 【解题思路】此题的右侧可以向右无限延伸,比如可以一直加到 ,这样,如果不能通过 各加数之 间的 相互约 减,很难 进行 计算, 所以可以 进行 拆分裂 项,制造 减法 。以 为例: = = - = - , 将 各 项 都 进 行 类 似 的 处 理 , 可 以 得 到 如 下 算 式 : - + - + - + - + - + - + - + - + - ,加减消去后剩下:1 -=。 解:仿照上例,将 拆分为 ,但注意到分数值实际上扩大了 3 倍。可以给每个分数乘以 , 原式= ? ( - + - + ... + -) = ? ( -) =。 例 3、 + + + + ... + + 这道题看上去和前面两题区别较大,但实际上,每个分数都可以改写成 1 - 的形式。只要抓住原 例 4、 + + ... + 不到形如 的单位分数,但对于 来说,2-1,3-1,3-2 似乎都符合条件,该如何选择呢?经 3 (1)125 和 8、25 和 4 等等

(2) 和 0.125、 和 0.25、 和 0.375、 和 0.5、 和 0.625、 和 0.75、 和 0.875、 和 1

九、裂项法:裂项法在近年的小升初考题中出现次数较为频繁,题型难度不一。对初学的同学来说容易

产生畏惧心理,但是只要了解此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再结合一定量的练习,还是可以掌握的。 先看一道最基础的裂项法题目:

1 1 1 1 1 1 1 1 1 例 1、 + + + + + + + + 1?

2 2 ?

3 3 ?

4 4 ?

5 5 ?

6 6 ?

7 7 ?

8 8 ?

9 9 ?10

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总结出裂项法题目的基本特点,主要如下:

1、分数加法题(也有少量变形为分数减法或加减混合计算);

2、不易通分;

3、分母为有规律的乘法或乘积的形式。(比如此题也可以表现为:

1 1 1 1 1 1 1 1 1

2 6 12 20 30 42 56 72 90

这种题型,就可以优先考虑使用裂项法进行计算,不仅能少走弯路,也可以增强信心。

1 2007 ? 2008

1 3 ? 4

1 4- 3 4 3 1 1 3 ? 4 3? 4 3? 4 ? 4

3 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9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0 1 1 1 1 1 1 例 2、 + + + + + 2 ? 5 5 ? 8 8 ?11 11?14 14 ?17 17 ? 20 1 5 - 2 1 2 ? 5 2 ? 5 3 我们把这一步叫做调整系数。

1 1 1 1 1 1 1 1 1 1 3 3

2 5 5 8 17 20

3 2 20 20 由此可知,当分母的乘法不是连续自然数相乘的形式时,通过调整系数,我们一样可以进行裂项法的计 算。

1 5 11 19 89 109

2 6 12 20 90 110

m n

式为分数加法、不易通分、分母为有规律的乘积这几大特点。最终还是确信可以通过裂项法解决问题。

1 1 1 1 1 解:原式=1 - + 1 - + 1 - + 1 - + ... + 1 -

2 6 12 20 110 1 1 1 1 1 =1?10 - - - - - ... - 2 6 12 20 110 1 1 1 1 =10 - ( + + + ... + ) 2 6 12 110

现在题目又回到了前面提到的最基础的题型了吧!

1 1 1 1?

2 ?

3 2 ? 3 ?

4 98 ? 99 ?100

这是一道分母有 3 个乘数的分数加法题,对照前面所说的三大特点,它是不是全都符合呢?但是我 们怎么样去拆分它呢?显然组成分子的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都应该来自下面的乘数中,不然就得

1 1 n 1?

2 ? 3

... (1+ 4) ? 4 + + +……+ =2×(1- + - + - +……+ - ) =2×(1- )=1 。

过试验可知只有选择 3-1 的拆分方法,并调整系数,才能保证前后拆分项之间的连贯性。

解:原式= 1 3 - 1 4 - 2 100 - 98 ? ( + + ... + ) 2 1? 2 ? 3 2 ? 3 ? 4 98 ? 99 ?100 1 3 1 4 2 100 98 = ? ( - + - + ... + - ) 2 1? 2 ? 3 1? 2 ? 3 2 ? 3 ? 4 2 ? 3 ? 4 98 ? 99 ?100 98 ? 99 ?100 1 1 1 1 1 1 1 = ? ( - + - + ... + - ) 2 1? 2 2 ? 3 2 ? 3 3 ? 4 98 ? 99 99 ?100 1 1 1 4949 = ? ( - ) = 2 1? 2 99 ?100 19800 1 1 1 1 例 5、1+ + + + ……+ = 1 + 2 1 + 2 + 3 1 + 2 + 3 + 4 1 + 2 + 3 + 4 + ... + 1000

分析:这道题目似,不属于裂项法的范畴,因为似乎分母不是乘积的形式。而是一系列的连续自然 数的和。但联想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1 1 2 = = 1 + 2 + 3 + 4 4 ? 5 ,你会惊奇的发现,题目又变成 2

了裂项法!而这次的系数调整同样特别,只需要将分子中的 2 提取出来就行了。

解:原式=1+ 2 2 2 2 (1 + 2) ? 2 (1 + 3) ? 3 (1 + 4) ? 4 (1 + 1000) ? 1000

= 2 2 2 2 + + + ... + 1? 2 2 ? 3 3 ? 4 1000 ?1001 1 1 1 1 1 1 1 2 2 3 3 4 1000 1001

1 999 1001 1001

十、其他简便计算方法:

(1)同头尾合十

每一个算式的两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且两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 10,我们把这类算 式称为“同头尾合十”,如 42 和 48。这类算式的巧算方法是: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相乘的积作积的后 两位数,积前面的数是这两个乘数的首位数字与首位数字加 1 的积。如果这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相乘 的积不满 10,则十位上用 0 占位。

例题 1:4×48

例题 2:51×59 =42×(4+1)×100+2×8 =5×(5+1)×100+1×9

=4×5×100+16 =5×6×100+9

=2016 =3009

(2)同尾头合十

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 10,我们把这类题称为“同尾头合十” 这类题的巧算方法是:两个乘 数的个位上的数字相乘的积作积的后两位数,乘积前面的数是这两个乘数首位上的数字的乘积再加个位 上的数字之和。

例题 1:38×78

例题 2:29×89 =(3×7+8)×100+8×8 =(2×8+9)×100+9×9

=2900+64 =2500+81

=2964 =2581

(3)一个数与 11 相乘,所得的结果就是将这个数首位上的数字与末位上的数字分别作为积的最高位 上的数字和最低位上的数字,再依次将这个数由个位加起的相邻两位数字的和写在十位上、百位上…… 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我们称之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例题 1:36×11=396 例题 2:352×11=3872

(4)两个个位和十位数字相互交换位置的数字相减。结果等于组成这两个数字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

的差乘以9的积。

例题1:71-17=(7-1)×9=54例题1:73-37=(7-3)×9=36

(5)一个数与5相乘,我们可以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然后再除以2就得到这个数与5的乘积,我们称之为“添0折半”

如:124×5=1240÷2=620

(6)数列求和法:利用等差数列公式,求一组数字的和、等差数列的项数以及等差数列各项的和。

公式1:=+(n-1)×d【等差数列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公式2:n=(-)÷d+1【等差数列项数=(第n项-首项)÷公差+1】

公式3:=(+)×n÷2【等差数列项数和=(首项+第n项)×项数÷2】

例题:1+2+3+4+5+……+97+98+99+100(使用公式3)

=(1+100)×100÷2

=5050

(7)99×1,99×2…..99×9的计算:用小的乘数乘以9,在结果中间“夹”一个9。如:99×8=792

(8)987654321×9,87654321×9……21×9的计算:

以上算式的计算结果为:大的乘数的(位数-1)即为结果的第一位数字;结果第一位数字是几那么就在结果第一位数字后面跟几个8;最后一位是9。如87654321×9=788888889

(9)15×15(即),25×25(即)……95×95(即)的计算:

以上算式,结果的最后两位都是25,结果前几位=十位×(十位+1)即可。如85×85=8×(8+1)跟上25,即=7225

【一年级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汇总,考试就用这几种!

100以内加减法快速算算法 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口诀: 加9要减1,加8要减2, 加7要减3,加6要减4, 加5要减5,加4要减6, 加3要减7,加2要减8, 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 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 第一讲加法速算 一、凑整加法 凑整加法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的快。8+7=15计算时先将8凑成108加2等于107减2等于510+5=15 如17+9=26计算程序是17+3=209-3=620+6=26 二、补数加法 补数加法速度快,主要是没有逐位进位的麻烦。补数就是两个数的和为101001000等等。8+2=1078+22=1008是2的补数,2也是8的补数,78是22的补数,22也是78的补数。利用补数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是十位加1,个位减补。例如6+8=14计算时在6的十位加上1,变成16,再从16中减去8的补数2就得14 如6+7=13先6+10=16后16-3=13 如27+8=3527+10=3737-2=35 如25+85=11025+100=125125-15=110 如867+898=1765867+1000=18671867-102=1765 三、调换位置的加法 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是: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和是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例如61+16=77,计算程序是6+1=7 7是一位数,和是双,就是两个7,61+16=77再如83+38=121计算程序是8+3=11 11就是两位数,两位数相加1+1=2排中央,将2排在11中间,就得121。 第二讲减法速算 一、两位减一位补数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补数减法是:十位减1,个位加补。如15-8=7,15减去10等于5,5加个位8的补数2等于7。

定积分的方法总结

定积分的方法总结 定积分是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其中定积分的计算是重点考查的考点之一,下面例析定积分计算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定义法 例1、求 s i n b a x d x ? , (b a <) 解:因为函数s i n x 在],[b a 上连续,所以函数sin x 在],[b a 上可积,采用特殊的 方法作积分和.取h = n a b -,将],[b a 等分成n 个小区间, 分点坐标依次为 ?=+<<+<+

小学数学解题11种方法

小学数学是令很多孩子头疼的科目,其实,只要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思维,学习过程就变得通透了。 多种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 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 小学数学要培养孩子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 (1)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 (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 (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1、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孩子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孩子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 =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 =(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 =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 =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 =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

四年级简便运算

四年级下册简便计算归类总结简便计算 84x101 (300+6)x12 504x25 25x(4+8) 78x102 125x(35+8) 25x204 (13+24)x8 99x64 99X13+13 99x16 25+199X25 638x99 32X16+14X32 999x99 78X4+78X3+78X3 125X32X8 3600÷25÷4 25X32X12 5 8100÷4÷75 88X125 3000÷125÷8 72X125 1250÷25÷5 2 273-73-27

847-527-273 278+463+22+37 732+580+2 68 1034+780320+102 425+14+186 214-(86+1 4) 787-(87-29) 365-(65+118) 455-(155+23 0) 576-285+85 825-657+57 690-177+77 755-287+87 871-299 157-99 363-199 968-599 178X101-178 83X1 02-83X2 17X23-23X7 35X127-35X16-11X35 64÷(8X2)

1000÷(125X4) 375X(109-9) 456X(99+1) 容易出错类型(共五种类型) 600-60÷1520X4÷20 X4 736-35X20 25X4÷25X4 98-18X5+2 5 56X8÷56X8 280-80÷ 412X6÷12X6 175-75÷25 25X8÷25 80-20X2+6 0 36X9÷36X9 36-36÷6-6 25X8÷(25X 8) 100+45-100+45

七大积分总结

七大积分总结 一. 定积分 1. 定积分的定义:设函数f(x)在[a,b]上有界,在区间[a,b]中任意插入n -1个分点: a=x 0

? ??==b a b a b a du u f dt t f dx x f )()()(。 (2) 定义中区间的分法与ξi 的取法是任意的。 (3) 定义中涉及的极限过程中要求λ→0,表示对区间[a,b]无限细分的过程,随λ →0必有n →∞,反之n →∞并不能保证λ→0,定积分的实质是求某种特殊合式的极限: 例:∑?=∞→=n i n n i f dx x f 1 1 0n 1 )()(lim (此特殊合式在计算中可以作为公式使用) 2. 定积分的存在定理 定理一 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连续,则f(x)在[a,b]上可积。 定理二 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有界,且只有有限个间断点,则f(x)在区间上可积。 3. 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对于定义在区间[a,b]上连续函数f(x),当f(x)≥0时,定积分 ? b a dx x f )(在几何上表示由曲线y=f(x),x=a,x=b 及x 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当f(x) 小于0时,围成的曲边梯形位于x 轴下方,定积分?b a dx x f )(在几何意义上表示曲边梯形面积的负值。若f(x)在区间上既取得正值又取得负值时,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是:它是介于x 轴,曲线y=f(x),x=a,x=b 之间的各部分曲边梯形的代数和。 4.定积分的性质 线性性质(性质一、性质二)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结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结 一、思考: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我正因为掌握应用了这一方法,所以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武汉市一等奖。 二、动手试一试:动手有助于消化学习过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课下,我常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培养创造精神: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内课外应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我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一次老师讲了一个高难度的几何题,我一时没有听懂,多亏我记下了这道题以及解法,回家后仔细琢磨,终于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竞赛中我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类似的一道题,获得了宝贵的10分。上课还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真是一举三得。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课外练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第三,复习、预习。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

简便方法计算方法总结

简便方法计算方法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凑整巧算”——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 【评注】凑整,特别是“凑十”、“凑百”、“凑千”等,是加减法速算的重要方法。 1、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公式:A+B =B+A, 例如:6+18+4=6+4+18 2、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B)+C=A+(B+C), 例如:(6+18)+2=6+(18+2) 3、引申——凑整 例如:1.999+19.99+199.9+1999 =2+20+200+2000-0.001-0.01-0.1-1 =2222-1.111 =2220.889 【评注】所谓的凑整,就是两个或三个数结合相加,刚好凑成整十整百,譬如此题,“1.999”刚好与“2”相差0.001,因此我们就可以先把它读成“2”来进行计算。但是,一定要记住刚才“多加的”要“减掉”。“多减的”要“加上”! (二)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1、乘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公式:A×B=B×A 例如:125×12×8=125×8×12 2、乘法结合律 定义:先乘前两个因数,或者先乘后两个因数,积不变。 公式:A×B×C=A×(B×C), 例如:30×25×4=30×(25×4) (三)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同时注意逆进行。 1、减法 定义: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公式:A-B-C=A-(B+C),【注意:A-(B+C)= A-B-C的运用】 例如:20-8-2=20-(8+2) (四)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除以一个数,先化为乘以一个数的倒数,再分配)。 1、除法 定义:一个数连续除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公式:A÷B÷C=A÷(B×C), 例如:20÷8÷1.25=20÷(8×1.25)

小学数学运算法则及方法知识汇总

小学数学运算法则及方法知识汇总 一、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 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 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 算加减; ③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②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③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 ①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②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①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①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②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①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定积分总结

定积分讲义总结 内容一 定积分概念 一般地,设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连续,用分点0121i i n a x x x x x x b -=<<<<<<<=L L 将区间[,]a b 等分成n 个小区间,每个小区间长度为x ?(b a x n -?= ),在每个小区间[]1,i i x x -上取一点()1,2,,i i n ξ=L ,作和式:1 1 ()()n n n i i i i b a S f x f n ξξ==-=?=∑∑ 如果x ?无限接近于0(亦即n →+∞)时,上述和式n S 无限趋近于常数S ,那么称该常数S 为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的定积分。记为:()b a S f x dx = ? 其中()f x 成为被积函数,x 叫做积分变量,[,]a b 为积分区间,b 积分上限,a 积分下限。 说明:(1)定积分 ()b a f x dx ? 是一个常数,即n S 无限趋近的常数S (n →+∞时)称为()b a f x dx ?,而不是n S . (2)用定义求定积分的一般方法是:①分割:n 等分区间[],a b ;②近似代替:取点[]1,i i i x x ξ-∈;③求和: 1()n i i b a f n ξ=-∑;④取极限:()1()lim n b i a n i b a f x dx f n ξ→∞=-=∑? 例1.弹簧在拉伸的过程中,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即力()F x kx =(k 为常数,x 是伸长量),求弹簧从平衡位置拉长b 所作的功. 分析:利用“以不变代变”的思想,采用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方法求解. 解: 将物体用常力F 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x ,则所作的功为W F x =?. 1.分割 在区间[]0,b 上等间隔地插入1n -个点,将区间[]0,1等分成n 个小区间: 0,b n ??????,2,b b n n ?? ????,…,()1,n b b n -?????? 记第i 个区间为()1,(1,2,,)i b i b i n n n -???=? ? ??L ,其长度为()1i b i b b x n n n -??=-= 把在分段0, b n ? ???? ?,2,b b n n ?? ????,…,()1,n b b n -?????? 上所作的功分别记作:1W ?,2W ?,…,n W ? (2)近似代替 有条件知:()()11i i b i b b W F x k n n n --???=??=?? ? ?? (1,2,,)i n =L (3)求和 ()1 1 1n n n i i i i b b W W k n n ==-=?=??∑∑ =()()22222 110121122n n kb kb kb n n n n -?? ++++-==-?? ?? ??? L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全归纳(附解题思路)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全归纳(附解题思路) 一、归一问题 【含义】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二、归总问题 【含义】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完整版)小学数学解题的19种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解题的19种方法总结 一、形象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进行积极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1、实物演示法 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进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可以摆成多少个两位数”。像这样的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 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2、图示法 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图示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但图示依赖于人们对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图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出现谬误或走入误区,最后导致错误的结果。比如有的数学教师爱徒手画数学图形,难免造成不准确,使学生产生误解。 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多用图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的题目,图画出来了,结果也就出来的;有的题,图画好了,题意学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题,画图则可以帮助分析题意、启迪思路,作为其他解法的辅助手段。 例1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24分钟,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图略) 思维方法是:图示法。 思维方向是:锯几次,每次用几分钟。 思路是:锯3段锯了几次,每次用几分钟,锯6段锯了几次,需要多少分钟。 例2判断等腰三角形中,点D是底边BC的中点,图甲的面积比图乙的面积大,图甲的周长比图乙的周长长。(图略) 思维方法:图示法。 思维方向:先比较面积,再比较周长。 思路:作条辅助线。图甲占的面积大,图乙所占面积小,所以“图甲的面积比图乙的面积大”是正确的。线段AD比曲线AD短,所以“图甲的周长比图乙的周长长”是错误的。 3、列表法 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于分析比较、提示规律,也有利于记忆。它的局限性在于求解范围小,适用题型狭窄,大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打印精编版)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 1、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2、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3、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4、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6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7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定积分计算的总结论文

定积分计算的总结论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定积分计算的总结 闫佳丽 摘 要:本文主要考虑定积分的计算,对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定积分的计算中,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四种:(1)定义法、(2)牛顿—莱布尼茨公式、(3)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4)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关键词:定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分部积分、换元. 1前言 17世纪后期,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数学分支—数学分析.它在数学领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新数学思想的特点是非常成功地运用了无限过程的运算即极限运算.而其中的微分和积分这两个过程,则构成系统微积分的核心.并奠定了全部分析学的基础.而定积分是微积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正文 那么,究竟什么是定积分呢我们给定积分下一个定义:设函数()f x 在[],a b 有定义,任给[],a b 一个分法T 和一组{}k ξξ=,有积分和 1 (,)()n k k k T f x σξξ==?∑,若当()0l T →时,积分和(,)T σξ存在有限极限, 设()0()0 1 lim (,)lim ()n k k l T l T k T f x I σξξ→→==?=∑,且数I 与分法T 无关,也与k ξ在[]1,k k x x -的取法无关,即{}0,0,:(),k T l T εδδξξ?>?>?

部编人教版小学1-6年级数学易错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

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 一年级 【重点1】小芳拍球拍了50下,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 (1)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请打“√”) (2)小明最多拍了()下。 【分析】因为“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这就说明小明拍的球比“50下”少一点。“12下”比“50下”少得多,而“52下”是比“50下”多一些,都不符合要求。所以比“50下”少一些应该是“47下”。“小明最多拍了()下”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最多”的意思,其实应该是在比“50下”少的范围内的一种“最多”情况。故而因比“50下”只少“1下”,才算“最多”的情况,即“49下”。 【重点2】小文看一本童话书,第1天看了16页,第2天看了20页,第3天应该从第()页开始看起。

【分析】小朋友容易理解为第3天从第(21)页开始看起。其实第3天看的页数应该在第1天和第2天的基础上再往下看的,因此要先求出小文第1天和第2天一共看的页数:16+20=36(页),再用36+1=37(页),即第3天应该从第(37)页开始看起。 【重点3】王叔叔收了一批鸭蛋,前3天卖出30个,还剩8个。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 【分析】此题关键要理解“前3天卖出30个”这个条件的意思,它是指前3天一共卖出30个,而并不是前3天每天都是卖出30个。因此,这题要求“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只要把“共卖出的30个”和“还剩的8个”合起来就行。题中的“前3天”在解题时不起作用。 【重点4】在计数器上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可以表示多少?最小呢?先画一画,再填空。 最大是()最小是()

【分析】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应该把这5颗珠都放在十位上,即50;最小的话应该尽量多的把珠放在个位上,但由于是两位数,十位上必须得保留一颗,即14。其实这题还可继续思考:5颗珠还能表示出哪些两位数呢?可以有序地拨一拨,从最大的50开始,每次把一颗珠拨到个位,直至14。也就是说,用5颗珠表示的两位数有:50、41、32、23、14。 【重点5】学校有55个篮球,五年级借走16个,六年级借走25个。一共借走多少个? 【分析】对于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有的小朋友就会手足无措了。其实可从问题出发,问题要求“一共借走多少个”,那只要把五年级借走的和六年级借走的合起来就是一共借走的。而题中的“学校有55个篮球”对于解决这个问题不起任何作用,是一个多余条件。因此,要善于根据问题,理清数量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条件来解答。 【重点6】小林和小军看同一本故事书。几天后,小林还剩15页没看,小军还剩23页没看。谁看的页数多? 【分析】因为小林和小军看的是同一本故事书,所以所看故事书的总页数是相等的。问题是“谁看的页数多”,我们知道看的页数多,剩下的页数就要少,相比而言小林还剩的页数少,所以小林看的页数就多。

小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

卓立教育-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 一、拆分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会将某些数字拆分开来再进行重新组 合,这样的方法叫拆分法。 例题1:101+75=(100+1)+75=100+75+1=176 例题2:125×32=125×8×4=1000×4=4000 例题3:999×999+1999 =999×999+(1000+999)【将1999拆分】 =999×999+999+1000 去括号,并使用交换律交换位置 =999×999+999×1+1000 为使用乘法分配律,故将原式变形,给拆分出来的999乘以1 =999(999+1)+1000 使用乘法分配律,提取999 =999000+1000 =1000000 例题4:33333×66666+99999×77778 此题数字中最为特殊的是77778,我们发现这个数字加上22222正好等于100000,所以最好能从其他数字中拆分出来22222。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只有66666可以拆出,所以将66666拆分成22222×3。 原式=33333×3×22222+99999×77778 =99999×22222+99999×77778 =99999(22222+77778) =9999900000 例题5:13000÷125=13×1000÷125=13×8=104 例题6:19881988÷20002000 = 1988×10001÷2000×10001 =1998÷2000,即 二、归零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要在计算式中加上一个数再减去同一 个数的方法叫归零法。(即等于加了个“0”,所以叫归零法) 例题1:++++++ =+++++++- 在上式中,我们加了一个又减去了一个,等于没加没减。这样一来,除最后一项之外,每一项与前一项相加就会等于前一项。则: =1- 三、凑整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要通过“凑”的方式让计算式中出现 整百、整千、整万等数字。 例题:99999+9999+999+99+9 =(99999+1)+(9999+1)+(999+1)+(99+1)+(9+1)- (加了5个1,所以减去5) =100000+10000+1000+100+10-5 =111110—5 =111105 四、代入法:为了方便计算或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在进行计算时,把一些相同项用字母代替的方法。例题:﹙++﹚×﹙++﹚-﹙+++﹚×﹙+﹚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归纳集锦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归纳集锦 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以下是WTT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下面WTT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1 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是家长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我想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 我发现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课堂上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指望其他同学。这些同学在家里做作业也肯定很拖拉。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 二年级学生已入学一年,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点,在数学学习上容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 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往往听了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说话,或小动作不停。 二、听讲方面:

不能倾听是许多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一句话还没有来得及听完整,一知半解时便抢着回答,听不进老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 三、看和写的方面: 粗心马虎,经常把题看不完整、把数左右看颠倒或上下看错行、把运算符号看错,或把图看不全面。写的时候精力不够集中,算对的却抄错,书写不认真,书面不整洁,写完不检查。 四、想的方面: 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全面,没有系统性,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遇到需要逻辑思维或考察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思维跟不上,脑子里转不过来弯,便会不知所措,应付塞责。 五、语言方面: 由于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词汇少,语言单调、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头表达时也常常说不清、道不明。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2 第一,重视听讲。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的一般都是新的知识内容,所以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积极的开展自己的思维,看看老师讲的解题思路与自己所想的有什么不同,通过思考进一步的去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第二,及时复习。复习的时候要把老师当天讲的内容都消化掉,做到不堆积问题,把老师在课上讲的知识点都去回顾一遍,

定积分应用方法总结(经典题型归纳).docx

精品文档 定积分复习重点 定积分的考查频率不是很高,本讲复习主要掌握定积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使 用微积分基本定理计算定积分,使用定积分求曲边图形的面积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物 理问题等. 1. 定积分的运算性质 (1) b b kf (x)dx k f (x)dx(k 为常数 ). a a (2) b b f 1 ( x)dx b 2 ( x)dx. [ f 1 ( x) f 2 ( x)]dx f a a a b c b 其中 a

小学数学常用的解题思路+详细分析+例子说明

小学数学常用的11种解题思路+详细分析+例子说明 一、直接思路 “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 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 (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 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 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

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 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 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 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 有AB AC AD AE AF AG共6条。 (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 有BC、BD、BE、BF、BG共5条。 (3)左端点是C的线段有哪些? 有CD、CE、CF、CG共4条。 (4)左端点是D的线段有哪些? 有DE、DF、DG共3条。 (5)左端点是E的线段有哪些? 有EF、EG共2条。 (6)左端点是F的线段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