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案第一章:剧情简介与背景知识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情梗概。
使学生掌握剧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介绍剧情和背景知识。
互动讨论法:学生分享对剧情和角色的理解。
1.3 教学内容剧情梗概: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包括相遇、相爱、家族仇恨、悲剧结局等。
背景知识: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莎士比亚的创作风格。
1.4 教学活动观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预告片或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剧情。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剧情中的家族仇恨对主角爱情的影响。
第二章:角色分析2.1 教案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培养学生分析角色内心世界的能力。
2.2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分析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2.3 教学内容罗密欧与朱丽叶:分析两位主角的爱情观、勇敢与脆弱。
Mercutio 和Tybalt:探讨这两个角色的友情与家族忠诚。
2.4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学生扮演罗密欧、朱丽叶等角色,进行台词表演。
小组讨论:分析Mercutio 和Tybalt 的角色特点及其在剧情中的作用。
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教案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爱情、家族、仇恨等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3.2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剧情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思考主题。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探讨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3 教学内容爱情与家族:探讨爱情与家族之间的矛盾冲突。
仇恨与和解:分析仇恨如何导致悲剧,以及和解的难度。
3.4 教学活动情景模拟:学生模拟剧情中的家族仇恨场景,深入理解主题。
小组讨论:探讨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如家庭、社会等。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4.1 教案目标使学生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文学手法。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戏剧作品的能力。
4.2 教学方法文本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剧本中的文学手法。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最新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莎士比亚以及其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该剧的主题和情节概要。
1.2 教学内容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
概述该剧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讨论该剧的主题,如爱情、仇恨、家族荣誉等。
1.3 教学活动展示莎士比亚的图片及其作品的介绍。
让学生阅读该剧的简介,了解情节和人物。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主题的理解。
第二章:角色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主要角色。
分析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2 教学内容分析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性格特点和爱情故事。
分析Mercutio、Paris、Capulet 和Montague 等其他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动机。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更好地理解角色。
第三章:文本解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文本。
分析剧本的语言、结构和主题。
3.2 教学内容分析剧本的语言特点,如押韵、对仗和修辞手法。
分析剧本的结构,如场景、幕和情节发展。
探讨剧本中的主题,如爱情、仇恨和家族荣誉。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阅读剧本中的重要片段,并分析其语言特点。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剧本的结构和主题。
第四章:戏剧表演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戏剧表演来深入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2 教学内容选择剧本中的重要片段进行表演。
指导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和表演技巧训练。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选择剧本中的片段进行表演。
进行角色分配,并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技巧训练。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要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该剧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5.2 教学内容回顾剧本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探讨剧本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总结剧本的主要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背景和作者莎士比亚。
激发学生对悲剧文学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背景。
介绍作者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特点。
1.3 教学活动播放《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预告片或插图,引导学生思考悲剧的含义。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作者莎士比亚。
学生阅读课文第一幕第一场,了解故事的开端。
1.4 作业学生预习下一幕的内容。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2 教学内容分析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分析其他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学生分小组分析其他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物之间的对话。
2.4 作业第三章:情节分析3.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和冲突。
3.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的发展和主要冲突。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发展和主要冲突。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冲突的理解。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场景。
3.4 作业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思考《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和寓意。
4.2 教学内容探讨悲剧主题和爱情的寓意。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悲剧主题和爱情的寓意。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主题的理解。
学生进行写作或绘画活动,表达自己对主题的思考。
4.4 作业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教学目的总结学生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理解和感悟。
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5.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总结性发言,分享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进行评价。
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总结性发言,分享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进行评价。
5.4 作业学生完成课程总结报告。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文学手法。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剖析剧本,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该剧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及文学艺术特色。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历史背景及文学价值;(2)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3)领悟剧本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4)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及诗歌韵味。
第二章:剧本梗概2.1 故事背景《罗密欧与朱丽叶》发生在意大利的维罗纳城,讲述了两个年轻人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2.2 人物关系剧本主要人物有:罗密欧、朱丽叶、帕里斯、蜜丘、玛尔特、巴普莱特等。
2.3 故事情节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因家族仇恨而不能在一起。
在种种困境中,他们的爱情越发坚定。
最终,他们在秘密结婚后,因一场误会而悲剧收场。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罗密欧罗密欧是剧本的主人公,具有勇敢、热情、浪漫的性格特点。
他对爱情充满憧憬,为了爱情敢于挑战家族仇恨。
3.2 朱丽叶朱丽叶是剧本的女主人公,温柔、美丽、坚定。
她为了爱情,敢于违背家族意愿,勇敢地与罗密欧相爱。
3.3 其他人物(1)帕里斯:朱丽叶的表兄,深爱着朱丽叶,但未能得到她的爱情。
(2)蜜丘:罗密欧的朋友,协助他们秘密结婚。
(3)玛尔特:朱丽叶的奶妈,善良、忠心。
(4)巴普莱特:维罗纳城的市长,试图调解两个家族的仇恨。
第四章:主题思想探讨4.1 爱情与家族仇恨剧本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家族仇恨对个人命运的破坏力。
也表达了爱情的力量,即使面对重重困境,也能让人勇敢地去追求幸福。
4.2 命运与自由意志剧本中的主人公们在命运的捉弄下,展现了自由意志的力量。
他们勇敢地去追求爱情,最终未能改变悲剧的命运,但他们的精神值得敬佩。
4.3 社会与人性的反思剧本通过对维罗纳城的社会背景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如家族纷争、暴力冲突等。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教学设计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背景和意义。
1.2 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强调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3 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这部经典作品。
第二章:情节梳理2.1 教师带领学生概括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2.2 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如罗密欧的勇敢、朱丽叶的忠诚等。
2.3 讨论剧情中的矛盾冲突,如家族仇恨与个人情感的碰撞。
第三章:文学特色分析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莎士比亚的语言艺术,如诗意般的对白和丰富的修辞手法。
3.2 分析剧中经典台词的含义和作用,如“爱情是个重病,膏肓已无药可救”。
3.3 讨论莎士比亚如何通过人物对话、独白和旁白展现主题。
第四章:角色扮演与讨论4.1 学生分组扮演剧中角色,进行角色朗读和表演。
4.2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表演过程中的感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角色。
4.3 分析角色在剧情发展中的心理变化,如罗密欧的喜悦、焦虑、绝望等。
第五章:主题探讨5.1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如爱情、家族、仇恨等。
5.2 分析剧中人物命运的转折点,探讨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关系。
5.3 讨论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如如何看待家族仇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第六章:人物关系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剧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以及蒙太古家族和凯普莱特家族的仇恨。
6.2 探讨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如家族利益与个人情感的对抗。
6.3 分析人物关系对剧情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如何推动故事进展。
第七章:剧情结构解析7.1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情结构,包括开场、发展、高潮和结局。
7.2 讨论剧情中的转折点,如罗密欧和朱丽叶的认识、他们的婚礼以及悲剧的发生。
7.3 探讨剧情结构如何增强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
第八章:舞台布景与道具设计8.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舞台布景在剧中的作用,如通过不同的场景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优秀5篇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优秀5篇罗密欧与朱丽叶.. 篇一教学目的:1.理解剧本的主题 2.品味作品的语言 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教学重点:主题和语言教学难点:语言特色教学方法:自读自赏法教学过程:一、.概括主题。
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的鲜明的反封建倾向。
作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从而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杜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二。
体会人物语言中包含的情感。
1.品读罗密欧对朱丽叶倾诉真情的一段台词。
①“把那锄头和铁钳给我”“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
明确:突出地表现了爱人的死亡给他带来的巨大的悲痛和由此而引起的激动、暴怒的心理。
②“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恶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
明确:表明他的痛苦的心情。
③“这才像个朋友。
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
再会,好朋友。
”明确:平和的语言表明他是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青年。
④“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得红润的美艳”。
明确:“这是一个灯塔”,表明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地位。
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就是光明,就是美好。
罗密欧诅咒死亡,然而朱丽叶已经死了,这给罗密欧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⑤“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惜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明确:这是罗密欧假想死神娶朱丽叶为妇的台词。
罗密欧不敢相信朱丽叶的死亡,甚至想像是死神。
妖魔要娶她为妇,表明了他的极度痛苦和深深的思念。
⑥“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明确:这是一段排比句,表明罗密欧眷恋着朱丽叶并决心追随朱丽叶而死。
语文教案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教案名称:语文教案《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的情节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并理解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学生能够领悟到爱情的力量和命运的无常。
三、教学重点:1. 理解第一幕的情节内容。
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观。
2. 领悟爱情与命运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的相关内容。
2. 学生准备预习剧本第一幕的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莎士比亚以及剧本的背景。
2. 学生朗读第一幕的台词,理解情节内容。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性格特点。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罗密欧和朱丽叶爱情观的理解。
5. 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领悟爱情与命运的关系。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继续预习剧本后续章节的内容。
2. 写一篇关于罗密欧和朱丽叶爱情观的文章。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分析剧本内容,以及是否能够领悟爱情与命运的关系。
九、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朗读、小组讨论等。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价,看其对罗密欧和朱丽叶爱情观的理解程度。
十、教学时间:本教案计划用两课时的时间完成。
十一、教学资源:1. 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的相关内容。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剧本内容和相关背景资料。
十二、教学方法:1. 朗读法:学生朗读剧本台词,理解情节内容。
2. 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罗密欧和朱丽叶爱情观的理解。
3. 讲授法: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剧本内容。
十三、教学内容:1. 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的情节内容。
2. 分析并理解剧中主要人物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性格特点。
十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剧本背景和作者。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兴趣。
2. 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背景。
3. 概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要情节。
教学内容:1. 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
2. 简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3. 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关系。
教学活动:1. 播放《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预告片或插曲,引起学生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
3.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概述部分,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关系。
作业:1. 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第一幕第一场。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理解和感受的短文。
第二章:文学背景与主题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2.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如爱情、家族仇恨、命运等。
教学内容:1. 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
2.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
2.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解作品中的主题。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作业:1. 深入研究一个作品中的主题,如爱情、家族仇恨、命运等,并写一篇短文进行分析。
第三章: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
2. 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教学内容:1. 分析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2. 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解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讨论,深入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作业:1. 选择一个主要角色,写一篇关于该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角色发展的短文。
第四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和冲突。
2. 理解情节发展对角色和主题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分析主要情节和冲突。
2. 理解情节发展对角色和主题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 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 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 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 比喻,表达出罗密欧的痛苦和绝望。 比喻,表达出罗密欧的痛苦和绝望。 对于“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 主要有三种理 对于“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 解: (1)“苦味的向导 绝望的领港人”指的是朱丽叶。 苦味的向导, (1) 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指的是朱丽叶。 (2)“苦味的向导 绝望的领港人”指的是死神。 苦味的向导, (2) 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指的是死神。 (3)“苦味的向导 绝望的领港人” 苦味的向导, (3) 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指的是罗密欧 手中的毒药。 手中的毒药。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它是根据 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 当时正是先在意大利产生, 写成的一部悲剧。 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当时正是先在意大利产生, 然后在 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中世纪后期 的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 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 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 会逐渐解体,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武器, 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武器, 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其主要内容: 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其主要内容: 用人性反对神权;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第一 用人性反对神权;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 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其中个性解放是针对封建社会宣扬 的禁欲主义,要求劳动人民克制欲望、放弃斗争、 的禁欲主义,要求劳动人民克制欲望、放弃斗争、放弃现世 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 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莎士比亚的早期 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 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就 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体会人物语言中包含的情感,品读罗密 欧的台词。
①“把那锄头和铁钳给我”“把火把给我”“听好我 把那锄头和铁钳给我”“把火把给我”“ ”“把火把给我”“听好我 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 ”“要是动一动 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 突出地表现了爱人的死亡给他带来的巨大的悲痛和由 此而引起的激动 暴怒的心理 激动、 的心理。 此而引起的激动、暴怒的心理。 ②“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恶虎或是咆哮的怒海 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 都要凶猛无情” 都要凶猛无情”。 表明他的痛苦的心情。 表明他的痛苦的心情。 痛苦的心情 ③“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 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 再会,好朋友。 再会,好朋友。” 平和的语言表明他是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青年。 平和的语言表明他是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青年。 教养 的青年
这一情节中的罗密欧的确很激动, 这一情节中的罗密欧的确很激动,但如果我们细 细品味,还能从罗密欧的言谈中找到他昔日那温和的 细品味,还能从罗密欧的言谈中找到他昔日那温和的 影子,找找看。 影子,找找看。 见到帕里斯之初,罗密欧本来已经很暴躁,但尽 见到帕里斯之初,罗密欧本来已经很暴躁, 管帕里斯出言不逊,说他是“万恶的蒙太古”“ ”“该死 管帕里斯出言不逊,说他是“万恶的蒙太古”“该死 的凶徒” 他还是努力抑制自己的悲伤, 的凶徒”,他还是努力抑制自己的悲伤,反复劝说帕 里斯“快快离开我吧,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 里斯“快快离开我吧,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使我 再犯一次罪”“我可以对天发誓, ”“我可以对天发誓 再犯一次罪”“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爱你远过于爱我 自己”“别留在这儿,走吧” “想想这些死了的人, 自己”“别留在这儿,走吧” 想想这些死了的人, ”“别留在这儿 你也该胆寒了” 这些语言都表现了罗密欧温和 温和的 你也该胆寒了” ,这些语言都表现了罗密欧温和的 性格。当帕里斯执意不走时,他才忍无可忍拔剑决斗。 性格。当帕里斯执意不走时,他才忍无可忍拔剑决斗。 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 “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 再会,好朋友。 福。再会,好朋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个时期是1601 1608 第二个时期是1601—1608年: 1601 1608年 包括7部悲剧(四大悲剧《 包括7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雷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作于这个时期), 部喜剧和一些十 ),4 作于这个时期),4部喜剧和一些十 四行诗。 四行诗。 第三个时期是1609 1613 第三个时期是1609—1613年: 1609 1613年 包括3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 包括3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 一部历史剧。 一部历史剧。
二、课文节选部分是全剧的最后一场
前半部分(帕里斯出场到朱丽叶死去): 前半部分(帕里斯出场到朱丽叶死去): 写朱丽叶殉情。 写朱丽叶殉情。 后半部分: 后半部分: 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 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两个仇家合解。 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两个仇家合解。
三、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 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麦克白》, 李尔王》 麦克白》 是其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 是其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 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表现理想与 现实的矛盾, 现实的矛盾,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 社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 社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 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 的下面人物, 的下面人物,描写他们与恶势力进 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 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
“灯塔”能指引航向。罗密欧之所以来到这儿,就是因 灯塔”能指引航向。罗密欧之所以来到这儿, 为朱丽叶安息在这里, 为朱丽叶安息在这里,所以这里用比喻表明了朱丽叶在 罗密欧心中的地位。刚才罗密欧咒骂坟墓, 罗密欧心中的地位。刚才罗密欧咒骂坟墓,是因其阻挡 了他与朱丽叶的相聚;而现在,罗密欧已掘开墓门, 了他与朱丽叶的相聚;而现在,罗密欧已掘开墓门,来 到朱丽叶身边,所以他又觉得坟墓是他最好的归宿。 到朱丽叶身边,所以他又觉得坟墓是他最好的归宿。 欢宴”表现出他因能重见爱人, “欢宴”表现出他因能重见爱人,且为之殉情而感到快 华堂” 幸福, 充满光明” 乐、幸福,“充满光明”、“华堂”则是罗密欧对朱丽 叶的由衷赞美,朱丽叶太美了, 叶的由衷赞美,朱丽叶太美了,就连阴森的墓穴也为之 生辉,由此可见罗密欧用情至深 用情至深。 生辉,由此可见罗密欧用情至深。
罗密欧心情十分复杂。爱人的死使他失去了理智, 罗密欧心情十分复杂。爱人的死使他失去了理智, 失去了理智 一反昔日的温和有礼,变得暴躁 狂怒。他悲痛欲绝, 暴躁, 一反昔日的温和有礼,变得暴躁,狂怒。他悲痛欲绝, 立志殉情,所以痛苦之中又感到一丝欣慰 就这样, 欣慰。 立志殉情,所以痛苦之中又感到一丝欣慰。就这样, 忠诚的罗密欧带着对爱的向往,悲壮地倒下了。 忠诚的罗密欧带着对爱的向往,悲壮地倒下了。命运 似乎在故意作弄人,就在他倒下的瞬间, 似乎在故意作弄人,就在他倒下的瞬间,朱丽叶却满 怀与罗密欧相聚的希望从假死中醒来。 怀与罗密欧相聚的希望从假死中醒来。当她看到眼前 凄惨的一幕时,不顾劳伦斯长老的劝阻,毅然决然地 凄惨的一幕时,不顾劳伦斯长老的劝阻, 举起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脏。 举起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脏。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2008、4、3 cyl
学习目的
• 了解莎士比亚戏剧 • 体味莎士比亚语言 •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的剧作创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 造了语言的奇迹, 造了语言的奇迹,让每一位读者感受到了 语言的巨大魅力。他的语言就是上帝, 语言的巨大魅力。他的语言就是上帝,在 塑造着人物性格,也在改变着人物命运; 塑造着人物性格,也在改变着人物命运; 他的语言充满诗一样澎湃的激情, 他的语言充满诗一样澎湃的激情,屡屡掀 起读者情感的波涛。 起读者情感的波涛。
④“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个墓窟 这是一个灯塔 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 灯塔, 变成一座充满光明 欢宴的华堂” 充满光明的 我的爱人!我的妻子! 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 欢宴的华堂 ” ,“ 我的爱人 ! 我的妻子! 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 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 貌”,“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得红润的美艳”。 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得红润的美艳”
⑤“ 啊, 亲爱的朱丽叶 , 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 难 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 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惜的妖魔, 道那虚无的死亡 , 那枯瘦可惜的妖魔 ,也是个多情的 种子, 种子 , 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 吗?” 罗密欧不敢相信朱丽叶的死亡,甚至想像是死神、 罗密欧不敢相信朱丽叶的死亡,甚至想像是死神、 妖魔要娶她为妇,表明了他的极度痛苦和深深的思念。 妖魔要娶她为妇,表明了他的极度痛苦和深深的思念。 ⑥“ 眼睛 , 瞧你的最后一眼吧 ! 手臂 , 作你最后一次 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 的拥抱吧!嘴唇! 的拥抱吧 ! 嘴唇 ! 啊 ! 你呼吸的门户 , 用一个合法的 你呼吸的门户, 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 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 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 排比, 排比,表明罗密欧眷恋着朱丽叶并决心追随朱丽叶而 死。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 《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 威尼斯商人》 无事生非》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主要描写的是青年男女为追求 爱情自由,与封建意识、 爱情自由,与封建意识、封建顽固 势力和各种自私欺骗行为所进行的 斗争。 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