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doc
常用仪器应急预案

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黑屏处理措施:1、重新安放电池2、检查电极与软线,软线与输出插头之间是否连接良好二、ECG无波形处理措施:1、更换电极片2、更换备用软线三、血压测不出处理措施:1、选择手动测量血压2、测量侧肢动脉四、SPO2无波形处理措施:1、更换手指测量2、更换备用传感器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心电监护仪使用中出现故障,首先检查电源线路连接是否正确、接头是否松动.2.评估患者电极片安置部位是否正确,有无松脱.3.采取以上措施后心电监护仪仍不能正常工作,立即拆下故障心电监护仪,启用备用心电监护仪.4.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5. 挂"仪器故障牌"标识.6.立即通知仪器维修人员,并报告护士长,做好记录交接, 节假日或夜间备用心电监护仪不能满足需要时报告护理部值班人员协调.处理流程心电监护仪出现故障→检查电源线路连接是否正确,接头是否松动→检查电极片安置是否妥当→故障不能排除则启用备用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安慰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挂故障标志牌→通知检查、维修,记录、交接→及时检查,保养仪器吸痰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吸引管不通畅处理措施:要随时吸水冲洗吸引管.二、痰液逆流处理措施:及时倾倒吸引瓶内的液体.三、压力过小处理措施:在吸引前反折吸痰管,增加踩踏次数与力度.吸痰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先分离吸痰管与中心吸引装置,然后用注射器连接吸痰管吸痰,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2、如注射器抽吸效果不佳,连接备用吸痰器〕或洗胃机〔进行吸引.3、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必要时再次吸引.4、立即通知维修组进行维修.应急程序吸痰器故障→分离吸痰管→接注射器抽吸→接备用吸痰器→观察病情→挂故障标志牌→通知维修→及时检查,保养仪器心电图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1、打直线1〔按了导联封闭键;按了导联封闭键屏幕上显示"导联封闭"或"[0]"并出现打直线,只要再按一次"INST"或"RESET"直至"导联封闭"、"[0]"消失2)导联脱落打直线;屏幕上显示"导联脱落"或导联闪动,一般要看是某导联、某几导联打直线还是全部打直线,首先检查对应导联电极是否脱落,各个接触点是否良好.其次更换一条导联线试试,再不行就是机器本身问题.3)数据出界打直线;屏幕上显示"数据出界"或"OVR",首先检查各个电极安放是否稳妥、病人是否燥动不安,其次更换条导联线试一下.再不行就是主板问题.4>无心率显示所有导联打直线;请打开机器,用万用表测量放大部分的+5V,±12V是否正常,<用万用表测量的电压值应为+5V左右,±12.3V左右>若不正常则是主板DC-DC变换电路元件损坏. 2、打印不清1〔看纸仓盖上两铜轴是否磨损过大<除十二道机外>2〔打印头不良会引起打印不清,更换同型号打印头试下.3〔打印头支架、弹簧变形会引起打印不清.4>打印头使用时间长,打印头赃或有污垢;用棉签粘点酒精进行擦拭打印头则可.5〔所使用热敏打印纸过期或质量太差、潮湿等,更换打印纸.6〔程序错乱引起打印不清.7〔针对ECG-1200上面或下面打印不清的,一般在打印头与打印头支架间加垫片.3、卡纸、不走纸1〔打印纸不规则,纸与纸仓的磨擦力过大,更换一卷打印纸试一下. 心电图机使用中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心电图机发生故障时,应更换备用心电图机.无备用心电图机者指导病人到医院心电图室检查,危重或者特殊病人申请床边心电图.2.及时将故障心电图机送设备科维修并登记3.日常工作中定时检查保养仪器.应急程序心电图机器故障→更换备用心电图机,无备用心电图机者指导病人到医院心电图室检查或者申请床边心电图→挂故障标志牌→观察病情→通知维修→及时检查,保养仪器输液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输液器管中有空气<AIR>处理措施:1、先将输液器加紧,无液滴滴落.2、将输液器管路从设备中取出.3、将气排到滴液腔中.4、将管路复位,松开输液器夹紧处.二、泵门开启<DOOR>处理措施:关闭泵门并锁紧.三、管路阻塞<OCCL>处理措施:检查以下可能的阻塞并排除:1、管路是否折叠;2、滚动夹是否关闭;3、针头是否阻塞;如果其他原因引起,可调整阻塞传感器压力值.四、电池电量低<LOW BATT>处理措施:立刻接上交流电源.五、药液瓶/袋空了<EMPTY>处理措施:换新药液,调整,排气,或撤除输液器.六、滴速传感器故障<DRIP>处理措施:检查传感器安装是否正确;滴液腔有无破损;传感器表面有无污染;阳光或强光是否直射.七、输液器设定与实际不一致<DRIP>处理措施:重新设定,使设定值符合实际使用的输液器.八、用错输液器,药液瓶/袋排空<DRIP闪亮,流"5> 处理措施:检查输液器是否用错了,输液器设定是否正确,药瓶/袋是否排空了.九、泄露,当泵停止工作时,滴数传感器测出10滴以上滴速<DRIP>处理措施:检查是否用错了输液器;输液器有无任何泄露;如果不是上述原因,找销售商处理.十、指状盒受到干扰<DRIP>处理措施:1、取出指状盒并清洗干净;2、重新安装.十一、管夹脱落处理措施:1、关掉电源;2、安装管夹;3、安装输液器并接通电源. 十二、指状盒脱落处理措施:1、关掉电源;2、打开泵门;3、安装指状盒到位;4、装输液器,接通电源.十三、滴数传感器脱落或掉线或传感器污染处理措施:1、关掉电源;2、检查并确认传感器安装连接正确;3、检查传感器表面;4、通电源.输液泵使用中意外情况处理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1.输液泵或注射泵出现报警时,首先应检查并根据报警提示判断发生报警的原因,常见三种原因:管道内有空气或者管道堵塞、停电、机器故障<速度失控>1.若为管道内空气或管道堵塞,应检查输液管道,排出空气,解除堵塞.2.若为停电,应立即启用备用电池,采用常规输注方法,必要时记录处理过程.3.若为机器故障,液体速度失控,更换备用输液泵,注射泵或采用常规注射方法输注,将故障机器及时送设备科维修,登记并做好记录.应急程序输液泵故障→查看原因并排除故障→故障未排除则更换备用→挂故障标志牌→通知维修→及时检查,保养仪器除颤监护仪常见故障及排除1.低压电源<或电池>问题:除颤监护仪多数为交、直流电两用,未及时充电或外出急救时,电池充电不足.现象:开机后主要功能无响应<如:监视器黑屏、不能除颤、不能记录>.判断和维修:一般为低电压电源问题,接交流电或立即充电.2. 监视器或记录器问题:现象:常见的是监视器只显示一条直线,无ECG显示.判断和维修:一是电极与人体接触不良或脱落.二是心电图门限设置不正.三是导联线有断点.四是监视器本身电路故障<工程技术人员>.3. 除颤单元问题:现象:监护、记录功能正常,但无法除颤或充电——电击循环速度很慢. 判断和维修:一般不是人为操作引起,由工程师来维修.4. 信号处理运算单元问题:现象: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功能紊乱,按键不起作用,参数无法设置.判断和维修:不实故障,由技术人员维修或更换.5. 电磁干扰问题:现象:屏幕显示波形紊乱,字符抖动等.判断和维修:机器本身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需尽快判断干扰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高频医疗设备、无线电、电视发射系统等>除颤仪使用中意外情况处理应急预案应急处理一、除颤仪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责任护士继续行心肺复苏<CPR>,同时汇报医生、护士长.二、查看故障原因,做好故障排除.三、低压电源<或电池>报警时,检查是否电池充电不足,立即连接插头.四、监视器或记录器报警时,检查电极是否与人体接触不良或脱落.五、若故障不能排除,立即寻求除颤仪摆放最近医疗单元帮助.六、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抢救与用药治疗.七、立即通知维修组进行维修.应急程序除颤仪故障→持续CPR→观察病情→查看原因并排除故障→故障未排除则更换备用仪器→挂故障标志牌→通知维修→及时检查,保养仪器。
2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4
呼吸参数异常或“—?——"显示
电极放置欠妥当,电极脱落
查看连接是否脱落
5
误报警的出现
各参数上下限调整不合适
根据病人病情调节上下限
6
屏幕上无氧饱
和度和脉率值
或氧饱和度数
值不正常
患者移动过度,过于躁动,传感器脱落
尽量避免血样探头与血压测量在同侧手臂,找到具体原因做出相应改正
心电监护仪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序号
常见故障
原因分析
处理措施
1
屏幕无显示
充电电池电量耗尽
接通电源线、连接导联线
未连接电源或电源线断开
未连接导联线
2
无心电波形或
心电出现大干扰
电极片与病人接触不良、导联线断路
正确连接
导联线内导丝断裂示心率
可能为血氧探头未接或损坏
检查血氧探头,检查心电连接
患者可能灌注太低,如肢体温度过低
传感器损坏
传感器位置不准确
7
血压测量不准确
被测肢体在身体上方、下方均对血压测量结果有影响
应使被测肢体与患者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正确使用袖带
监护仪使用不同的袖带使血压测量值产生偏差
袖带漏气,与袖带连接的管道接头漏气;袖带过松,管道打结
2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2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心电监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常用于对病人进行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异常或心脏病变。
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保证监护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中可能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操作流程故障分析1.心电电极未正确接触贴片:心电电极贴片是将电极与病人皮肤连接的关键部分。
如果电极未正确接触贴片,可能导致心电图信号不稳定或丢失。
2.心电导联线连接错误:心电监护仪通常有多个导联线,每个导联线连接到特定的导联贴片上。
如果导联线连接错误,将导致心电波形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
3.电池电量不足或电池安装错误:心电监护仪通常使用可充电电池,如果电池电量不足或电池安装错误,将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4.心电监护仪未正确操作或参数设置错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需要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进行,如果操作不当或参数设置错误,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二、处理措施1.确保心电电极正确贴片:正确贴片是保证心电信号准确的前提。
使用前,应检查电极是否完整,然后仔细清洁病人的肌肤,将贴片与电极连接,并确保贴片紧贴在病人的肌肤上。
若有电极脱落或断裂,应及时更换。
确保电极贴片粘性的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拉伸电极导线。
2.确保心电导联线正确连接:在连接导联线之前,应先确认每个导联线的标记,并根据正确的标记连接到对应的导联贴片上。
一般来说,导联线和贴片上都会有颜色相匹配的标记,按照颜色标记连接即可确保连接正确。
若导联线连接错误,应重新连接到正确的导联贴片上,注意避免导联线交叉或杂乱放置。
3.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且正确安装:使用前要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并按照正确的安装方式将电池装入心电监护仪内。
如果电池电量不足,应及时更换充电电池;如果电池安装错误,应重新安装电池并确保连接牢固。
4.正确操作心电监护仪并设置参数:在使用心电监护仪之前,需查看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使用。
(完整版)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完整版)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概述•心电监护仪故障识别与评估•应急处理措施•故障设备维修与恢复目•预防措施与改进建议•总结与反思录应急预案概述0103减少医疗纠纷完善的应急预案有助于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医疗纠纷,维护医院声誉。
01保障患者安全在心电监护仪出现故障时,能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02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心电监护仪故障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
目的和意义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使用心电监护仪的科室。
适用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心电监护仪。
针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情况。
适用范围心电监护仪无法正常开机或突然关机。
显示屏无信号或显示异常。
监测数据不准确或报警功能失效。
其他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故障情况。
01020304预案启动条件心电监护仪故障识别与评估02显示屏异常报警功能失效数据传输故障电池故障故障类型及表现01020304心电波形、数字或图形显示不清晰、缺失、闪烁或乱码。
在患者生理参数超出设定范围时,监护仪未能及时发出报警。
无法将监测数据传输至中央站或其他设备。
电池无法充电或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
故障原因分析长时间使用导致设备性能下降,部件磨损。
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如设置参数错误、使用不当的清洁剂等。
设备所处环境恶劣,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灰尘过多等。
设备软件存在缺陷或受到病毒攻击。
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环境因素软件问题故障严重程度评估轻度故障不影响监护仪基本功能,如显示屏亮度不足、按键不灵敏等。
中度故障影响监护仪部分功能,但仍能维持基本监测,如某一导联心电信号不稳定、报警音量不足等。
重度故障导致监护仪无法正常工作,直接威胁患者安全,如显示屏完全黑屏、所有导联心电信号消失、无法报警等。
应急处理措施03发现心电监护仪故障时,第一时间关闭设备电源,断开与患者的连接。
将故障设备撤离患者床边,避免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在设备上贴上“故障”标识,防止其他人员误用。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引言心电监护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监测患者的心脏电活动。
它通过将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腿或手臂上,可以实时记录心电图(ECG)信号,并将其显示在监护仪的屏幕上。
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心电监护仪,提供准确可靠的心电监测数据。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心电监护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确保心电监护仪已经正确连接到电源或电池,确保电量充足。
•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或松动的地方,如有则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
•验证心电监护仪的设置是否符合预期,如滤波器设置、增益、标定等参数。
•准备所需的心电图电极,确保其干净且粘性良好。
2. 添加心电图电极为了进行心电监护,需要将心电图电极正确贴附在患者的身体上。
通常使用四个电极贴片,分别放置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
具体步骤如下:1.清洁患者的皮肤,以保证贴片附着的效果。
2.将贴片黏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贴片在右肩膀上,一个贴片在左肩膀上,一个贴片在右侧胸部,另一个贴片在左侧胸部。
注意贴片与皮肤贴合牢固,不要有皱褶。
3.将另外两个贴片黏贴在患者的四肢上,一个贴在右腿内侧,另一个贴在左手腕。
3. 启动心电监护仪在贴好电极后,需要启动心电监护仪并开始监测心电图信号。
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按下心电监护仪的电源开关,等待设备启动。
2.检查屏幕上是否显示“正常”或其他相关提示信息,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如有需要,可以调整心电监护仪的设置,如屏幕亮度、报警参数等。
4.确认心电图信号质量良好,如果有杂音或干扰,可以调整电极位置或更换贴片。
4. 实时监测与记录数据心电监护仪在工作期间将实时监测心脏电活动,并将心电图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心电图信号,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电图的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诊断。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监测期间保持设备的稳定,避免移动或震动干扰信号获取。
心电监护仪意外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心电监护仪意外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1.操作人员熟悉心电监护仪性能及操作规范。
2.心电监护仪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发现故障立即报设备处维修。
3.使用中心电监护仪出现故障,首先检查电源线路连接是否正确、接头是否松动。
4.评估电极片安置部位是否正确,有无松动。
5.采取以上措施后仍不能正常工作,立即启用备用心电监护仪。
无备用心电监护仪或不能
满足临床需要时向他科借用,节假日或夜间可请护理总值班人员协调。
6.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7.挂“仪器故障”标识牌,送设备处维修,做好交接与记录。
心电监护仪正常使用
启用或调配备用心电监护仪
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做好解释工作
标识牌挂“仪器故障”
Q维修、记录。
心电监护仪故障处理应急指南

心电监护仪故障处理应急指南1. 概述心电监护仪是医院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病房等场所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主要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心电监护仪故障处理的应急指南,以便快速、准确地解决常见故障,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 故障分类及处理方法2.1 无法开机可能原因:- 电源插座松动或电源线损坏- 电池电量不足- 内部电路故障处理方法:1. 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松动,重新插入电源线。
2. 检查电源线是否损坏,如有损坏,需更换新的电源线。
3. 检查电池电量,如果电量不足,请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
4.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能是内部电路故障,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2.2 显示异常可能原因:- 显示屏损坏或连接线松动- 内部电路故障处理方法:1. 检查显示屏是否损坏,如有损坏,需更换新的显示屏。
2. 检查显示屏连接线是否松动,重新连接并确保牢固。
3.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能是内部电路故障,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2.3 无法监测心电信号可能原因:- 电极片未正确放置或脱落- 导联线松动- 内部电路故障处理方法:1. 检查电极片是否正确放置并紧贴患者皮肤,如有脱落,重新粘贴电极片。
2. 检查导联线是否松动,重新连接并确保牢固。
3.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能是内部电路故障,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2.4 无法监测血压可能原因:- 血压袖带未正确放置或松紧不合适- 血压传感器故障- 内部电路故障处理方法:1. 检查血压袖带是否正确放置并紧贴患者上臂,调整袖带松紧度至合适。
2. 检查血压传感器是否故障,如有故障,需更换新的血压传感器。
3.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能是内部电路故障,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2.5 无法监测呼吸可能原因:- 呼吸传感器故障- 内部电路故障处理方法:1. 检查呼吸传感器是否故障,如有故障,需更换新的呼吸传感器。
2024年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心电监护仪是医疗领域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之一,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信号,以判断心脏功能和健康状况。
然而,任何设备都可能出现故障,特别是在医院这种高强度使用环境下,心电监护仪的故障更是难以完全避免。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对于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1.1故障识别当心电监护仪出现故障时,医护人员应立即观察设备显示的异常信息,如屏幕黑屏、波形异常、数据传输中断等,以便及时判断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
1.2紧急处理(1)若设备出现轻微故障,如屏幕显示异常、数据传输中断等,可尝试重启设备,观察故障是否消失。
(2)若设备出现严重故障,如设备无法启动、波形显示异常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
1.3患者安抚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安抚,告知患者设备故障情况,并解释故障处理过程,以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二、心电监护仪故障处理流程2.1设备报修(1)设备型号、序列号;(2)故障现象描述;(3)故障发生时间;(4)设备使用环境。
2.2设备维修(1)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方法和维修技术;(2)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安全意识;(3)了解心电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2.3故障排查(1)观察设备外观,检查电源线、导联线等连接是否正常;(2)检查设备内部电路板、电池等部件是否损坏;(3)使用专业检测仪器,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4)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5)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2.4设备维修记录(1)设备型号、序列号;(2)故障现象描述;(3)维修过程及采取的措施;(4)维修结果及验收情况;(5)维修人员签名及日期。
2.5设备验收维修完成后,医护人员需对设备进行验收,确认故障已得到解决,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验收合格后,维修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三、预防措施(1)定期对心电监护仪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运行状况;(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设备使用技能;(3)建立设备维修档案,记录设备维修情况,为故障排查提供参考;(4)加强与设备厂商的沟通,及时获取设备维修资料和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常见故障
原因分析
处理措施
1
屏幕无显示
充电电池电量耗尽
接通电源线、连接导联线
未连接电源或电源线断开
未连接导联线
2
无心电波形或
心电出现大干扰
电极片与病人接触不良、导联线断路
正确连接
导联线内导丝断裂
更换导联线
3
有心电图
未显示心率
可能为血氧探头未接或损坏
检查血氧探头,检查心电连接
患者可能灌注太低,如肢体温度过低
传感器损坏
传感器位置不准确
7
血压测量不准确
被测肢体在身体上方、下方均对血压测量结果有影响
应使被测肢体与患者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正确使用袖带
监护仪使用不同的袖带使血压测量值产生偏差
袖带漏气,与袖带连接的管道接头漏气;袖带过松,管道打结
心电信号过高或过低,观察困难
4
呼吸参数异常或“-?——”显示
电极放置欠妥当,电现
各参数上下限调整不合适
根据病人病情调节上下限
6
屏幕上无氧饱
和度和脉率值
或氧饱和度数
值不正常
患者移动过度,过于躁动,传感器脱落
尽量避免血样探头与血压测量在同侧手臂,找到具体原因做出相应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