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生情商的培养

合集下载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指个体在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情商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呢?本文将从培养情绪管理能力、促进人际交往技巧、引导自我认知等方面来探讨。

一、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之一,学生要学会正确的表达情感,并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1. 提供情绪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绪表达环境,鼓励学生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通过讨论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分享个人经历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内心感受。

2. 引导积极情绪的培养:教师应该重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

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如何应对挫折和困难,帮助他们建立乐观的情绪态度。

3. 提供情绪管理的技巧: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比如深呼吸、积极思考、适当运动等,帮助学生在压力和焦虑面前更好地保持情绪的平衡。

二、促进人际交往技巧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1. 鼓励团队合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合作项目,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理解他人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2. 培养有效沟通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自信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3. 培养解决冲突的能力:冲突在人际关系中是难免的,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冷静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

三、引导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个体对自己的情感、态度以及能力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1.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情绪反应,了解不同情绪对自己行为和思维的影响,并指导他们如何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和应对自己的情绪。

培养小学生情商

培养小学生情商

培养小学生情商情商,即情绪智能,是指个体在社交交往中对自己的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理解、运用以及管理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情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学校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术成绩,但培养小学生的情商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情商。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情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情商教育的引导者和榜样。

他们应该学会关注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感受,从而树立良好的情感沟通的模范。

此外,家长应该通过家庭活动和游戏,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规则,让孩子明白感情的表达和冲突的解决是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而实现的。

二、学校教育的策略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小学生情商的关键环境。

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情商。

首先,学校可以在课堂中加入情绪教育的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案例、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情绪,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情感。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情境化的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情感营和课外社团活动。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情境和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情绪适应能力。

最后,学校应该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主动表达情感,提供心理辅导和服务,帮助学生处理情绪困扰。

三、社会教育的机会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教育也为培养小学生情商提供了机会。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参观、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等形式,为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情境和体验。

例如,学生可以参观社会公益机构,亲自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此外,社会教育还可以通过开展角色扮演和合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小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情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家长应该成为情绪教育的引导者和榜样,学校应该加强情商教育内容和活动的安排,社会教育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机会和体验。

学生情商培养的方法与技巧

学生情商培养的方法与技巧

学生情商培养的方法与技巧提起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很多人都对其价值和重要性有所了解。

事实上,情商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情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提高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情商的培养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学生情商培养的方法与技巧。

一、培养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情商的基础,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需要和价值观。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自我意识:1. 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反应。

可以通过写日记、思考问题的方式来实现自我反思。

2. 直面情绪: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表达和管理情绪。

例如,教育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要学会冷静思考和寻求帮助,而不是情绪失控或逃避。

二、发展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行为和目标。

以下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1. 制定目标:帮助学生设定明确的目标,并教导他们制定可行的计划和步骤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有助于学生培养自我控制和坚持的能力。

2. 情绪管理:教导学生如何识别和调节情绪,例如通过深呼吸、冥想或寻求社交支持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3. 时间管理:教导学生管理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并培养学会优先处理重要事项的能力。

三、促进情绪智慧情绪智慧是指学生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并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

以下是培养学生情绪智慧的方法:1. 培养同理心:鼓励学生关注他人的情绪和需求,并尝试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参与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同理心。

2. 积极沟通:教导学生积极表达和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情感。

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和分享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3. 解决冲突:培养学生解决冲突和处理矛盾的能力。

教导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倾听他人意见、寻求共同解决办法等。

四、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技巧。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情商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情商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情商情商是指个体在认识自己的情绪和他人情绪的基础上,与他人之间有效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情商在学生的发展和成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培养中学生的情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培养中学生情商的方法和策略。

1. 情绪识别与表达情绪识别是培养情商的核心能力之一。

中学生往往处于情绪多变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引导他们识别自己的情绪,包括愉快、悲伤、愤怒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文学、美术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让学生写日记、绘制情绪表情图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同理心的培养同理心是了解和分享他人情绪的重要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他人的情感体验。

此外,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开展公益课程等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同理心。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有机会与他人互动,了解他人的需求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较高的同理心。

3. 情绪调节的技巧情绪调节是处理情绪的重要能力,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教师可以教授一些实用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

此外,运动、艺术等活动也是非常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可以让学生释放压力并调整情绪状态。

4. 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是培养中学生情商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情商。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实际案例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情商技巧。

5. 情感教育的融入情感教育是培养中学生情商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在课堂中引入情感教育的话题,如情绪管理、友谊和家庭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提供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学生会等组织中,培养他们的组织、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的情商培养方法

小学生的情商培养方法

小学生的情商培养方法情商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及他人情绪的认知、理解、表达和处理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情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建立积极健康的关系,以及解决问题。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情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小学生情商培养方法。

一、情绪认知训练1. 情绪识别:帮助小学生学会正确识别和区分各种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可以通过游戏、图片等方式进行情绪识别的训练,让他们能够准确地辨认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情绪管理:教导小学生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鼓励他们运用积极的方法来缓解负面情绪,如深呼吸、冷静思考等。

同时,也要教导他们寻求支持和倾诉,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以减少情绪上的冲突和压力。

二、情绪表达与交流1. 倾听技巧:教导小学生如何倾听他人,包括面对面交流时保持注意力集中、不打断对方、积极回应等。

通过模拟对话的方式,让他们学会有效倾听并理解他人的情绪和需求。

2. 表达方式:鼓励小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教导他们使用适当的语言和非语言方式来表达,如肢体语言、图画、写作等。

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尊重他人观点、礼貌交流的意识。

三、合作与团队意识1. 协作活动:组织小学生参与各种协作活动,如分组游戏、合唱、合作绘画等。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分享、互助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团队合作。

2. 社交技巧:教导小学生与他人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如如何主动与他人打招呼、友好地与同学相处、分享喜悦和帮助他人等。

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他们练习社交技巧并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四、情绪调适策略1. 艺术创作:鼓励小学生通过艺术创作来宣泄情感、缓解压力,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艺术创作可以成为他们情感表达的一种途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2. 运动放松:引导小学生通过锻炼身体的方式来调节情绪,如户外运动、瑜伽、冥想等。

运动不仅可以让他们放松身心,还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提升心理素质。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情商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情商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情商情商,指的是人们与自己、与他人互动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情商至关重要。

提高中学生的情商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家人、朋友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培养中学生的情商。

培养情绪识别能力情绪识别是情商的基础,对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他们提高情绪识别能力,可以进行以下活动:1. 情绪表情卡片:准备一些情绪表情的图片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识别不同的情绪,并用适当的词语描述这些情绪。

2. 观察情绪:在不同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观察他人的情绪变化,并让他们描述这些情绪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表现。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是指中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情绪管理能力:1. 情绪日记:鼓励学生每天写下自己的情绪变化和情绪背后的原因,以及他们如何处理这些情绪。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并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

2. 情绪调节策略:教授学生一些情绪调节策略,如深呼吸、通过运动释放压力、寻找支持并与他人分享问题等。

指导他们在各种情境中应用这些策略。

培养同理心和人际关系能力同理心和人际关系能力在中学生的情商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同理心和人际关系能力:1. 同理心练习: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情绪和需要。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他人的关注,并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2. 合作与交流: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活动,鼓励他们合作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在团队中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并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提供情商教育课程除了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中学生的情商,引入情商教育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情商教育课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情绪管理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2. 沟通技巧:教授学生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情商的培养班主任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一直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情商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自我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它是影响个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班主任在培养学生情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班主任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班主任能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商。

班主任是学生最亲近的导师之一,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

班主任在日常言谈中,可以适时谈论一些关于情商的话题,比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管理情绪等等。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示范给学生们观察,学生们会模仿班主任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情商能力。

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商。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而班主任正是学生可以倾诉的对象。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和情感问题,从而提高情商能力。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商。

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力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情商的活动,比如团队游戏、社交活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情商提升。

班主任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因为家庭环境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班主任可以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情商,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班主任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情商不仅仅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和控制,还包括自己情绪的管理和调控能力。

班主任可以通过激励和引导学生制定自我管理计划,让学生自觉地去认识自己的情绪,并找到有效的方式来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

班主任对学生情商的培养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

班主任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朋友,引导和支持学生,在学生能力和性格的塑造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情商的提高。

小学生情商培养的方法与案例

小学生情商培养的方法与案例

小学生情商培养的方法与案例引言: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是指个体在情感感知、情绪表达、情感理解和情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在小学生期间,情商的培养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交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培养小学生情商的方法,并提供一些案例作为参考。

方法一:积极情绪管理小学生常常面临各种情绪,而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情感体验。

以下是几种培养小学生积极情绪管理能力的方法:1. 感情认知训练:教育者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帮助小学生认识不同的情绪,并理解背后的原因。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不同情绪,并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情感调节练习:教育者可以教授小学生一些情感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反思、倾听音乐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并平衡自己的情绪。

案例一:小明是一个容易焦虑的小学生。

为了帮助他控制焦虑情绪,老师在课上引导他使用深呼吸技巧。

每当小明感到紧张或者不安时,他会用深呼吸来放松自己。

这个方法有效地帮助了小明控制焦虑情绪,提高了他在学习和社交中的表现。

方法二:情绪表达与沟通有效的情绪表达和沟通是小学生培养情商的关键一环。

以下是几种培养小学生情绪表达与沟通能力的方法:1. 情感词汇学习:教育者可以开设一些课程或活动,帮助小学生学习和掌握丰富的情感词汇。

通过词汇的积累,他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2. 同理心培养:教育者可以鼓励小学生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问题,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通过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案例二:小芳是一个内向的小学生,她常常因为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感到沮丧。

老师决定带领全班进行一项情感表达练习。

每个学生都被鼓励选择一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画传达的情感。

通过这个练习,小芳学会了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变得更加自信。

方法三:团队合作与冲突管理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和冲突管理的能力对于他们的情商发展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学生情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1-05-26T16:34:39.2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刘金莲
[导读] 情商的内涵包括人的意志、人格风尚等心理因素。

◆刘金莲广西浦北县浦北中学535300
语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没有情商的语文教育是不完整也是不健全的教育。

那么我们语文课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情商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开展“情商教育”。

一、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认知情绪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对自己的性格、脾气、意志、承受力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通过全面认知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做到扬长避短、活得成功。

一个人只有正确认识了自己,才能够发挥主体能动性,实现自己的价值;反之则会陷于自我迷惘而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也就做不到成功。

老师要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比如,不断强化自我认识观念,辨别自己不同时期的认识水平;清楚理解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相互关系;清楚认识自己是情绪的主导者还是被情绪所主导;考虑问题时能否预见不同选择时的可能后果;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缺陷,积极而现实地看待自我。

另外要识别别人的情绪,“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培养学生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中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很多学生从小娇生惯养,情绪不稳定,易怒易乐,意志薄弱……在现代的竞争社会,竞争意识渗透进了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如学业受挫、情感受挫、人际交往受挫、因意外刺激而受挫、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等,学生在挫折面前,或恐慌焦虑,或自暴自弃,或自卑怯懦、悲观厌世而轻生等。

受挫的人一旦不能够走出误区,自卑仇视心理滋生发展,就会导致不可预知的灾难发生,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触目惊心的案例给我们警醒。

这些自卑者往往一时冲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因此,对于受挫的学生我首先是树立他们的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然后帮他们从自身找出原因,鼓励他们承担起挫折的历练。

我在教学中会适时利用游戏、故事、互动等方式引入受挫教育,增强学生的承受能力。

2、善于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中学生在学习当中,必然会碰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而他们太感性化,性格较脆弱,哪怕一次失败都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老师要有耐心,善于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

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你能行的”、“下次肯定会成功的”,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他人无比温馨的关爱,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会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在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或成功时,老师也要不吝啬地给予表扬,因势利导,升华学生进步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信心倍增。

3、培养豁达开朗的心态。

有时候人有一种很微妙的现象——他能够容忍外部人的优秀而不能容忍身边人的优秀,能够容忍陌生人的优秀而不能够容忍熟悉人的优秀,对身边优秀的人因嫉妒而生怨恨。

一个高情商的人也一定是个心胸豁达的人。

别人成功了我们送去祝贺,我们成功了也会有人给你祝贺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像首歌,有高潮也有低谷,这样才能奏出好听的乐章。

人生有时是不公平的,有时顺利、得意,有时不顺、失意,将成功和失败区别开来的不是困难的有无,而是遇到生活中的逆境时你所持的态度。

4、养成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意识。

有的学生爱钻牛角尖,钻进死胡同里出不来,为什么?因为观念没有转变。

其实不是问题困扰了我们,而是我们给自我束缚住了。

生活中有句老话: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所以老师要教会学生变换角度看问题,也就是要换位思考。

三、培养意志健全的心理
情商的内涵包括人的意志、人格风尚等心理因素。

心理学告诉我们,意志品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准。

行动的自觉性是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主动去支配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行动的果断性是当机立断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行动的顽强性是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持不懈的努力过程。

人格是人的精神面貌,是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品质,语文老师要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人格意志教育,增强学生的意志力,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达到情商教育的目的。

四、培养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为情商素质中有一项是人际交往的能力,所以学生的交际能力也是语文教学当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新大纲将口语交际放在与阅读、写作并重的地位,其中口语交际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作用越来越显著。

新课程标准规定老师要少讲,把时间多让给学生讲,很好地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开口的机会多了。

如开设课前五分钟口语表达训练,选择的话题贴近日常实际,学生就会想说话,表达内心的想法:或讲讲故事,或读读新闻,或朗诵美文……配合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纵深、有序的“说”的训练。

语文教学还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过程,课堂上多开设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生生之间寻求合作,会使同学间关系融洽,相互合作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讨论某一问题,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等活动,教会学生与他人如何沟通,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学习到一种关于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公众关系、领导才能、与人协调沟通等基本锻炼,在从事智商锻炼的同时,使情商品质也得以提高。

总之,要让学生懂得,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里要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放远目光,调控情绪,头脑冷静,心情舒畅,将自己溶于社会、溶于他人之中。

要了解别人的心态,尊重别人的想法,并能热情帮助别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去学习自己所不具备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