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第5章_学位论文的前导部分与后置部分

合集下载

学位论文写作--PPT课件

学位论文写作--PPT课件
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除在字数、理论研究的深度及 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外,对其撰写规范的要 求基本一致。
2021
2
学位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的科学技术报告、 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指明 报告与论文由以下两大部分构成:
(1)前置部分 (2)主体部分
2021
论文写作的出发点是利用以往积累的经 验,一方面有利于经验的提升,另一方 面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021
22
学位论文选题
研究生选题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选题的深度和广度
选择论文主题涉及未来发展,要特别考 虑选题的深度和广度。 选题与论文发表 学位论文与学位密切联系在一起,选题 要考虑论文发表的问题。
①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 展、证实或否定。 ③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 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2021
14
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
在学位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其 目的有三,即:
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
②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 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
有很多人困惑于无题可选,其实是缺少观察、 缺少发现的缘故。
鲁迅说过:“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又观察, 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 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
2021
21
学位论文选题
研究生选题原则
未来导向选题
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为未来的工作积累知 识或为寻找新的职业提供基础。
经验导向选题
2021
28
开题报告
预期研究成果(goal) 期刊论文或会议论文 学术报告或咨询报告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形式结构及各部分内容_论文格式_

学位论文的形式结构及各部分内容_论文格式_

学位论文的形式结构及各部分内容(一)学位论文的形式结构(二)学位论文各部分内容(1)前置部分① 封面:封面由学位办统一印刷,封面上包括分类号、学校代码、密级、学号、论文题目等11项内容。

其中,“论文分类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分类号填写;“密级”请根据情况在“无、秘密、机密、绝密”中选择其一填写;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应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外语专业的学位论文须有中文题目)。

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证明由答辩委员及指导老师填写。

② 中英文摘要: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概括性的简短陈述。

它使读者可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和最终结论等,要注意突出论文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

硕士论文的中文摘要1000字左右。

博士论文的中文摘要1200字左右。

外文摘要应是中文摘要的翻译。

摘要之后应有3~5个关键词,以表明全文主题内容。

③ 目录:目录应能清楚表明各章节的层次关系。

目录页排版只排到二级标题,即章和节。

目录页的文字、数字应两边对齐。

(2)主体部分① 绪论(或引言):绪论的内容主要介绍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②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呈现研究工作的分析论证过程。

正文的总体要求是:实事求是、论据充分、逻辑清楚、层次分明、文字流畅、数据真实可靠。

③ 结论:结论要求明确、精练、完整、准确,阐述论文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在本领域的意义(应严格区分本人的研究成果与导师或其他人科研成果)。

④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排列按照学位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顺序列在正文末尾。

(3)后置部分① 附录:附录一般作为学位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

主要包括:正文内过于冗长的公式;供读者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本专业内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第5章_学位论文的前导部分与后置部分

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第5章_学位论文的前导部分与后置部分

第5章学位论文的前导部分与后置部分学位论文整体框架由三部分组成:前导部分(The Front Matter)、主体(正文)部分(Body)和后置部分(The Back Matter)。

前导部分和后置部分是学位论文的两翼,而正文部分是学位论文的核心。

本章主要介绍前导部分和后置部分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格式和写作规范。

5.1前导部分前导部分又称前置部分(Prefatory Matter),因位于论文正文的前面而得名。

学士学位论文的前导部分主要由封面(Cover Page)、标题页(Title Page)、原创性声明(Declaration of thesis originality)、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 & Key words)、目次页(Table of Contents)等几个部分组成。

5.1.1封面页学位论文的封面页必须采用学位授予学校统一规定的格式,主要信息包括毕业论文题目(中外文)、系别、专业、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论文结稿日期。

封面包括下列具体内容:a. 分类号: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

一般应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类号。

如:语言学:H0;语音:H311;写作修辞:H315;英语词典:H316;文艺美学:I01;英国文学:I561;美国文学:I712;文学翻译类:I046。

具体分类可在网上查阅《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来确定。

b. 学校(单位)代码:由教育部统一制定,学校向学生公布。

c. 标题和副标题: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内容的逻辑组合,一般不宜超过20字。

标题语意末尽,可以采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学位论文标题一般采用中英文对照新式,中文在上,英文在下。

封面英文标题常采用全大写形式。

d. 所在院(系);e. 学生姓名;f. 导师姓名;g. 研究起止日期;h. 论文提交日期(指学位论文完成日期)。

本章附有封面页的范例,供参考。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一、引言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结构和章节的安排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结构安排能够使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论文的内容。

因此,本文将介绍论文结构的基本要素和章节的安排方法。

二、论文结构的基本要素论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头,起到引导读者、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在引言部分,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a. 研究背景:介绍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出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b. 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的具体目标和科学问题。

c. 研究方法:简要介绍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方案。

d. 论文结构:简要介绍论文的章节安排和内容组成。

2.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分为多个章节,用于阐述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正文部分的章节安排应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逻辑关系来确定,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组织。

a. 根据研究方法:如果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实验、理论分析等不同的方法,可以按照方法的不同来划分章节。

b. 根据研究内容:如果研究工作包括不同的内容模块或模块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可以根据内容模块来划分章节。

c. 根据研究进展:如果论文的研究工作有明确的时间顺序或进展顺序,可以按照时间或进展来划分章节。

3. 结论结论部分是论文的结尾,主要对论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在结论部分,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a. 研究成果:总结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b. 创新点:强调论文的创新点和对研究领域的贡献。

c. 展望未来: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进行简要的介绍。

三、章节的安排方法在确定论文的章节安排时,需要根据论文内容和要求进行灵活组织。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章节安排方法供参考:1. 第一章:引言a. 研究背景b. 研究目的c. 研究方法d. 论文结构2. 第二章:相关理论a. 相关概念和定义b. 相关研究进展c. 相关理论模型3. 第三章:研究方法a. 数据采集和处理b. 实验设计和方案c. 算法或模型的建立4. 第四章:研究结果与分析a.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b. 模型或算法的验证和评估5. 第五章:讨论与总结a. 结果讨论与分析b. 创新点的总结和归纳c.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四、小结论文的结构和章节安排对于论文质量和表达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学位论文的体系结构一般比较固定,其格式要求可参见学校研究生院网站的相关内容。学位论文一般包括:中文封面、英文封面(硕士论文可无)、独创性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论文创新点摘要(硕士论文可无)、目录、主要符号表、引言(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时间:2010-06-23来源:中国论文网
撰写学位论文可以看作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与升华,是由表及里的分析过程,是用科研数据(实验数据、计算数据等)对理论和模型有力佐证的过程。要写好学位论文,就必须掌握学位论文的文体体例和语言特点。对于研究型的学位论文,在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表达的思想要严谨准确,语言简洁明快,推理要合乎逻辑,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但是,如果说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么去做,在所有的研究内容都完成后才开始考虑学位论文的撰写,那么此时该怎样着手呢?我的建议还是先列一个写作提纲,勾画好论文的最终框架,然后再去填写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列写作提纲和搭建结构框架,不仅可以宏观把握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结构,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整篇论文中的角色和作用,知道论文的写作重点,而且是确保学位论文初稿具有完整性、逻辑性和可读性的关键,同时还能够确保在撰写过程中少走弯路,因此切不可草率从事。
研究工作需要循序渐进
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需要制订合理可行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做过实验的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有些失败应当在预实验阶段发生,我们一般能坦然接受,毕竟“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假如不进行预实验,而在正式的实验过程中遭遇失败,那么我们往往会感到沮丧。
实验失败后需要及时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逐一解决。每当找出一个问题并把它解决掉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比较兴奋。当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实验成功后,我们的心情可以说是激动的(当然,一次实验就成功时可能没有这种感觉)。在品尝了研究的“甜头”之后,再去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主动性和效率会有所提高。实验失败后不可不仔细认真思考原因而反复去重复实验,殊不知“最大的错误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论文写作中的章节安排

论文写作中的章节安排

论文写作中的章节安排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章节安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论文的逻辑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论文的主旨。

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的章节安排以及如何合理安排章节顺序。

一、引言引言是论文的开篇之作,它应该包括背景介绍、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论文结构等内容。

通过引言部分,读者能够了解到研究领域的背景和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加深对论文整体内容的理解。

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是对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综合整理和评述。

在这一部分,作者需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着重介绍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读者可以了解到本研究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研究方法在这一部分,作者需要详细描述自己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具体而言,可以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通过清晰地描述研究方法,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在论文中获得研究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并对结果的可靠性有所了解。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这一章节是论文最为核心的部分,作者需要展示并解释自己的研究结果。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图表、统计数据等形式将结果呈现给读者,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这一部分,作者需要准确地解读结果,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五、结论与展望结论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和归纳,作者需要回答研究目的,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通过结论与展望,读者可以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能够了解到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六、参考文献在论文的最后,作者需要列出所参考文献的详细信息,包括书籍、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等。

参考文献的格式应该符合所采用的学术规范,例如APA、MLA等。

综上所述,论文写作中的章节安排应当紧密围绕研究的主题展开,并符合学术规范。

合理的章节安排可以使论文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论文的主旨。

因此,在撰写论文时,作者需要认真思考每个章节的内容和次序,确保论文整体呈现出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特点。

《学位论文写作指导》课件

《学位论文写作指导》课件

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
总结词
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 的是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评 价,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详细描述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 性,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分类进行组织。同 时,还需要对每个文献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 析,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此外,在综述 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引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论文修改的方法与技巧
通读全文
从头至尾通读论文,检查整体结 构和逻辑是否严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逐句修改
仔细推敲每个句子,确保语言准 确、流畅、符合学术规范。
段落调整
对段落进行重新组织,优化结构 ,突出重点。
避免常见错误
如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标点符 号错误等。
图表优化
对图表进行美化,提高可读性和 视觉效果。
引用格式检查
06
答辩准备与论文提交
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PPT制作
确保PPT内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避免大 段文字,多用图表和图片。
复习论文内容
确保对论文内容有深入理解,能够清晰地解 释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准备答辩问题
预测评审老师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准备相应 的答案。
调整心态
保持冷静,自信,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答辩。
引言
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 文献综述。
研究结果
呈现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
结论
总结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提 出建议和展望。
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
01
严谨性
遵循学术规范,引用文献要准确、 完整,避免抄袭和剽窃。
规范性
格式规范,符合学校和学科的要求 。

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结构与章节安排

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结构与章节安排

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结构与章节安排一、引言(Introduction)在论文的开始部分,引言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引言也可以提供一些背景信息,让读者了解整个研究的背景和相关的历史背景。

在引言中,可以逐步展开论述,引导读者进入整个论文的主题。

二、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部分主要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述评和分析,来阐明研究课题的理论问题和研究现状。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选择关键的研究文献,评述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也可以引用一些研究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来支撑自己的研究课题。

三、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ology)研究方法部分应该明确说明自己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并说明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

同时,还需要描述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过程,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研究方法部分应该详细描述实验的过程,包括实验对象、实验的操作步骤等内容,并适当引用前人研究和已有的相关实验结果。

四、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结果与讨论部分是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需要详细展示研究的结果和分析讨论。

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同时对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发现和结论。

在讨论部分,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和展望,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和建议。

五、结论(Conclusion)结论部分总结整个研究的主要内容,对研究问题和目标进行回顾,并给出对于解决问题或者提出建议的总结性结论。

结论部分可以简洁明了地概括研究的发现和成果,同时也可以指出该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六、参考文献(References)参考文献部分列出整个论文涉及到的文献资料,格式应符合所用的引用格式规范。

应包括已发表的文献、未发表的研究报告、文集、学位论文等。

引用参考文献时应准确无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七、致谢(Acknowledgments)在致谢部分,作者可以向为本次研究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或机构表示感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学位论文的前导部分与后置部分学位论文整体框架由三部分组成:前导部分(The Front Matter)、主体(正文)部分(Body)和后置部分(The Back Matter)。

前导部分和后置部分是学位论文的两翼,而正文部分是学位论文的核心。

本章主要介绍前导部分和后置部分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格式和写作规范。

5.1前导部分前导部分又称前置部分(Prefatory Matter),因位于论文正文的前面而得名。

学士学位论文的前导部分主要由封面(Cover Page)、标题页(Title Page)、原创性声明(Declaration of thesis originality)、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 & Key words)、目次页(Table of Contents)等几个部分组成。

5.1.1封面页学位论文的封面页必须采用学位授予学校统一规定的格式,主要信息包括毕业论文题目(中外文)、系别、专业、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论文结稿日期。

封面包括下列具体内容:a. 分类号: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

一般应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类号。

如:语言学:H0;语音:H311;写作修辞:H315;英语词典:H316;文艺美学:I01;英国文学:I561;美国文学:I712;文学翻译类:I046。

具体分类可在网上查阅《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来确定。

b. 学校(单位)代码:由教育部统一制定,学校向学生公布。

c. 标题和副标题: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内容的逻辑组合,一般不宜超过20字。

标题语意末尽,可以采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学位论文标题一般采用中英文对照新式,中文在上,英文在下。

封面英文标题常采用全大写形式。

d. 所在院(系);e. 学生姓名;f. 导师姓名;g. 研究起止日期;h. 论文提交日期(指学位论文完成日期)。

本章附有封面页的范例,供参考。

5.1.2 标题页标题页是论文的内封面,其内容比封面信息更为详细。

基本项目与封面相同,但必须用英语撰写。

应该注意导师和学生姓名的撰写规范:署名应署真名、全名,不署笔名。

国内作者和导师的署名,姓前名后,姓和名的首字符大写,其间空一格;双名或双姓的拼音字符连写,不加连字号。

如“郝加莉”为Hao Jiali,“欧阳明”为Ouyang Ming。

若两字拼音连写处出现音节可能发生混淆时,在两元音字符间的上方加隔音号以示区分,如“刘长安”为Liu Chang’an。

本章附有标题页范例,供参考。

5.1.3原创性声明近年来,在学生学位论文的评审过程中,屡屡发现抄袭和剽窃现象。

因此许多高校为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的撰写,提高论文的质量,要求学生在学位论文中添加“原创性声明”,声明自己的研究成果真实可靠且出自本人原创并非抄袭剽窃。

同时要求作者亲笔签名。

答辩时,还要求学生当众宣读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原创性声明”本质上是一份“诚信声明”,旨在约束学生的学术行为,让毕业生了解学术规范不是过高要求而是底线。

“原创性声明”应添加到毕业论文标题页后,独立成页。

大多数学校要求所有专业使用统一的“原创性声明”,也有的学校要求英语专业的学位论文使用英语撰写的“原创性声明”。

本章附有一则中英文对照的“原创性声明”,供参考。

5.1.4 摘要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常共同置于标题页之后,单独编页。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二次文献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论文内容的精华。

绝大多数读者都是首先看题目,再看摘要,之后才会决定是否继续阅读论文全文。

摘要位于关键词之前,一般应在学位论文主体完成后才撰写。

学士学位论文摘要一般不分段,长度一般为200—300个汉字,或200—300个英文实词。

学位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需要英汉对照,英语专业学位论文一般要求英文摘要在前,中文摘要在后。

i) 摘要的特点学位论文摘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客观性:忠实于论文,准确表达论文固有的主题内容和观点。

以提供文献内容为目的,不允许离开论文而随意发挥、评论或补充解释,也不作自我评价(如“做了深入的调查”、“进行了准确的概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等。

简明性:摘要是全文的缩影,信息密度高,语言简短而凝练,内容概括,仅限实质性内容,排除背景材料和本学科领域的常识性内容。

独立性:摘要是一篇独立于原文的完整短文,必须明确揭示作者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自明性:摘要的陈述中不使用文章中的章节号,不出现引用、参考文献及图表,尽量少用缩略语,因为它们大多需要互文参照或解释说明。

自含性:摘要是从论文中提炼出来的重要观点和内容,使用的是论文已有的视角,无须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评判。

完整性:摘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浓缩”,应包含与论文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

可检索性:摘要中有观点、有结论,可供二次文献采用(如《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等),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摘要是目前全球信息检索最有效最快捷的工具,它充当整篇论文的替代物。

ii) 摘要的结构要素语篇的组织结构又叫语篇的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是语篇中各主要成分的分布框架。

摘要作为一种独立语篇,也有其独特的语篇组织结构。

学位论文摘要一般分三个层次:第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第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三、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这些也可按照编写顺序合并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它们称为摘要的四要素。

各要素的具体作用如下:研究目的(Objectives):准确描述该研究的目的,表明研究范围和重要性。

研究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的基本设计,结论是如何得到的。

研究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研究的结果及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

研究结论(Conclusions):准确描述该研究的结论,包括创新之处。

以上述四要素为依托,找出各部分中具有代表性的主题概念词,然后用逻辑性强的关联词将其贯穿起来,就构成一篇完整的摘要。

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正逐渐固化为基于内容的结构式程式化写作,明确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下面举例说明:摘要:追溯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唯理主义认识论渊源,剖析其语言天生论与笛卡儿等人的天赋观的异同,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生物遗传学基础之上的一元论,后者则是建立在“上帝”基础之上的心物分离的二元论;其中既有继承和发展,也有批判和扬弃。

有利于对乔姆斯基语言观更深刻的理解。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及其唯理主义认识论基础”,覃修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此摘要包括了上述结构里的四要素:目的:追溯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唯理主义认识论渊源;方法:对比分析乔姆斯基语言天赋论和笛卡儿等人的天赋观的异同;结果:乔姆斯基语言天赋论是建立在生物遗传学基础之上的一元论,笛卡儿等人的天赋观是建立在“上帝”基础之上的心物分离的二元论;结论:乔姆斯基语言天赋论对笛卡儿等人的天赋观既有继承和发展,也有批判和扬弃。

此论文摘要行文流畅简洁,逻辑性强,符合摘要写作规范,体现了摘要的特点,较好地完成了学术信息的传递。

iii) 摘要的文体要求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语篇,摘要除了其特有的语篇组织结构之外,还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和文体要求:在语言表达上简明扼要、客观准确,在文体风格上朴实自然、庄重规范。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逻辑性: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逻辑顺序安排句子,语篇结构要连贯完整。

使用标志性词语来表达论文的不同部分(层次),如使用find表示结果;使用suggest表示讨论结果的含义等。

语言的简洁性:摘要有一定的字数限制,要求用最简练的语言向读者最大限度地提供定性、定量的信息。

叙述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

尽量用单词代替词组,如用“because”代替“for the reason that”,用“conclude that”代替“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语言的明晰性:常采用规范化的术语,保证语义确切。

句子应避免空泛与笼统的概述,要表达达实质性的内容。

例如在“本文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应对策略”中,“策略”前应加限定语,否则读者读完摘要还是不知所云。

语言的正式性:摘要属于正式文体,选用书面语表达形式,杜绝文学性修饰语,不使用祈使句和口语中的缩略形式,不用省略句和不完整句。

例如,不把It has shown写成It's shown,不把It is suggested写成It's suggested,等等。

语言的客观性:尽量不使用人称代词,不说“我(们)发现”,而是使用“本文(本研究、调查)发现”之类的第三人称。

中文摘要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陈述性的语气来标明摘要的客观性;英文摘要多用被动语态来避免提及有关执行者,并突出动词所要表达的有关概念、事实、结论等内容,显示研究成果的客观性。

同时,英文摘要常使用无灵主语,多用名词化结构,使文章具有凝重和客观的色彩。

英文摘要常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偶用现在完成时。

将来时态和其它复合时态基本不用。

一般规律是:介绍背景资料时,如果句子内容是不受时间影响的普遍事实,应使用一般现在时态;如果句子内容为对某种研究趋势的概述,使用现在完成式。

在叙述研究目的或主要研究活动时,如果采用“论文导向”,多使用现在式(如:This paper presents...);如果采用“研究导向”,则使用过去时态(如:This study investigated...)。

概述研究程序、方法和主要结果时,通常用现在时态。

如:We describe a new approach to analyze....为了说明结论具有普遍意义,一般用一般现在时。

叙述结论或建议时,可使用情态动词may,should,could等。

如:We suggest that the cognitive model may have....注意:要避免时态的混乱以及在同一个句子中突然转换时态的现象。

iv) 英文摘要中典型语句示例英文摘要的句型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方面都有一些常用句型,例如:研究目的与内容:This is a study of....The thesis makes a summary (systematical study, detailed analysis) of....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study/ thesis/ dissertation is to confirm....The test is aimed (intended) to identify / clarify / reveal....The inten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survey....研究方法:The process is analyzed by / through / by means of / by drawing upon....The technique applied is referred to....A statistical method called... has been applied to....A constant for these variables was calculated....A quantitative test is carried out by using....The thesis makes use of....研究结果:It was shown / found / concluded / discovered / clarified / confirmed that....The result demonstrated / showed / revealed / indicated that…The data/ results/ solutions obtained suggest that....总体框架:This stud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deals with…, revealing…, which…. Results of experiments prove that…. The paper insists that….v) 中英文摘要范例下面通过分析两则英汉对照的摘要,来深入了解摘要的整体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