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不怕远征难

合集下载

星星之火可以撩原原文摘抄

星星之火可以撩原原文摘抄

星星之火可以撩原原文摘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文如下: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这首诗仅用56个字,便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
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返回
三、红军不怕远征难
• 时间:1934~1936年间 •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 意义: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表明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毛泽东的诗中包含有红军长征经过的 一些大山,大河,你能指出来吗? • 大山:五岭、乌蒙山、岷山。 • 大江大河:金沙江、大渡河。
前 敌 委 员 会 书 记
贺 龙 同 志
叶 挺 同 志
朱德
朱德——1886~1976,13岁时加入中国同盟会。 1886~1976,13岁时加入中国同盟会。 朱德 1886 岁时加入中国同盟会 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 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 担任过排长、团长、少将旅长等军职。 担任过排长、团长、少将旅长等军职。俄国十月 革命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36岁放弃官职出国寻 革命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36岁放弃官职出国寻 求革命真理,在德国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39岁 求革命真理,在德国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39岁 进入苏联东方大学学习军事, 进入苏联东方大学学习军事,第二年回国参加了 北伐战争。1927年 日参加领导南昌起义, 北伐战争。1927年8月1日参加领导南昌起义,担 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解放战争的时候和 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 解放战争的时候和 毛泽东一起指挥人民解放军推翻了蒋家王朝, 毛泽东一起指挥人民解放军推翻了蒋家王朝,取 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建立 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中央人民政 府军委副主席。 府军委副主席。 1976年 日在北京病逝。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病逝。
第12课 课
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八一南昌起义

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

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

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篇一各位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还记得81年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它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艰险历程,体现了中国的辉煌与僮景,矗立起长征者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的雕像。

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开发区星罗棋布,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好好发扬长征精神。

在学校里,我们要帮助、关心身边的小同学,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在家里,我们要尊敬父母……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曾想到,这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着幸福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我们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我始终牢记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奋发向上。

上课了,一双小手写个不停;双休日,在房里看课外书,有时,也画几幅图,写几篇趣文。

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正因为这些的努力,我还获得了不少奖项,但这离我的理想还有一大段的距离。

长征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人,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畏艰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一定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

具体到我们学生,就是要学习上高要求,生活上艰苦朴素。

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要树立历史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让长征精神永远流传下去,让长征精神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古!演讲完毕,谢谢。

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演讲稿篇二各位好:井冈山的山,山连山,山套山;井冈山的水,飞瀑隆隆,清泉涓涓。

一代文豪郭沫若在游览井冈山后,挥笔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朱德同志也誉其为“天下第一山”。

八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知识点人教版红军长征一、原因:根本原因是党内“左”倾思想的错误;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二、目的:为了保存革命的力量三、主要经过:红军长征路线:(开始)瑞金出发(1934.10)----被动挨打----遵义会议,伟大转折(1935.1)----四渡赤水,乱敌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包围----吴起镇会师,初步胜利(1935.10)----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胜利(1936.10)四、遵义会议在长征途中,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判了左倾领导人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一次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变为成熟。

五、千难万险:险恶的自然环境;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艰苦的生活条件;复杂的民族关系。

六、长征胜利(1)标志: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2)红军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七、认识:(1)中国革命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需经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2)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共产党人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3)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4)要把民族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八、长征精神:①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

②就是救国救民,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精神。

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⑤紧紧依靠群众,同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知识点初二历史上学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知识点人教版。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27张PPT)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27张PPT)

转折: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结束:会宁会师
意义;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知识巩固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 广州起义 D.辛亥革命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A.井冈山 B.左右江 ) D.湘鄂赣 )
C.鄂豫皖
3.毛泽东、朱德井冈山会师后,改编的军队是( A.工农红军第一军 C.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革命要从国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点燃圣火
井冈山会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探究:为什么井冈山能够成为中国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群众基础好; 敌人力量薄弱; 周围辽阔,适合运动战、游击战 军队粮食……
井 冈 山 根 据 地
返回 井冈山会师 时间:1928年4月 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 胜利会师 毛泽东率领的部队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军队人数
时间
敌 第一 至四 次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1930年 至 1933年 1933年 至 1934年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4万 毛泽东 (前三次) 3万 周恩来 3万 朱德 7万 (第四次)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胜利
第五 次
博古 100万 8万 李德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27--1997年
秋 收 起 义
时 间:1927年秋 领导人:毛泽东
结 果:失败
起义失败的原因
没有认清中国的国情,走城市革命道路 在当时的情况下走城市革命道路是行不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

方”,请问,此纪念馆是:( ) C.秋收起义纪念馆 D.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A.南昌起义纪念馆 B.八七会议纪念馆
9.与南昌起义相比,秋收起义的突出特点是(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B.开始了中共独立 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 C.以夺取城市为主要目标 D.余部转向农村创建 革命根据地 10.一名军人是1928年底在井冈山入伍的,当年他 参加的部队名称应是 ( )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新四 军 D.解放军
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八一南昌起义
二.革命摇篮井冈山
三.“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八一南昌起义
背景: 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贺龙 朱德 叶挺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周恩来
结果:
胜利后,在转战中失败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的开始.
因为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 革命处于低潮情况下,加上起义部队遭到严重 挫折,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而以敌人 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 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井冈山主峰——五指峰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势 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 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离中心城市,四周都 是产粮区,很利于军事割据。毛泽东在井冈 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反“围剿” 失利
长征
胜利会师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哪次起义中诞 生: A、中原大战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2、毛泽东在秋收起义的过程中,对中国革命 影响最大的举措是: A、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建立了一支人民革命军队 C、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D、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rray【教材内容】本课主要介绍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探索革命道路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大革命失败后,面对蒋介石的暴力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又继续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

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

井冈山上的红旗,犹如“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道路,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二万五千里长征向世人证明,中国革命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是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定可以战胜千难万险,让革命烈火熊熊燃烧,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

【教学目标】1.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所在。

2.讲述红军长征的英勇故事,指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

3.通过收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的有关史实,学习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回答问题,讲述故事,提高分析问题和陈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4.通过识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习文图结合、灵活处理学习材料的方法。

5.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特殊历程及艰难曲折。

难点: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畏艰难曲折探索出来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喜欢旅游吗?(学生回答),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学生回答)对,90周年,老师决定在中共成立90周年这年,免费带领大家红色旅游一趟,神游南昌、井冈山、遵义、金沙江、大渡河等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你们知道这些地方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吗?为什么它们与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这就是我们这次旅游的主要内容。

长征的历史意义和评价

长征的历史意义和评价

长征的历史意义和评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长征》。

两万五千里的艰苦路途就在先烈们德脚下一步一步走了来,他们走出了胜利,走出了尊严沿,途播下了革命的星星之火,这在世界的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一次极具意义的大转移。

长征是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博古、李德的“左”的错误领导下失败后做出的一个艰难的决定:进行战略打转移。

长征胜利地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

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就是这次长征,红军的主干才得以保存,才没有牺牲在国民党的又一次集结大量兵力的反围剿下。

这次长途的大转移是艰苦的、苦难的,我们的工农红军兄弟翻过雪山、跨过草地、渡过金沙江……,即使很多生命在这次转移中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精神是不会消失的,正是这种精神鼓舞了一个又一个士兵,正是这种精神感染了红军沿途经过的地区的人们,这种精神让革命之花开得漫山遍野,是这种精神保住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为工农红军的复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说:“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别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

请问历史上间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又是宣言书。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

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爬雪山
夹金山
夹金山位于川西高原的东端,海拔4124米, 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爬雪山
爬雪山——更喜岷山千里雪
红军翻过的大雪山—打鼓山
翻 越 雪 山
红军战士翻越雪山




过草地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巧渡金沙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巧渡金沙 江 爬雪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四渡 赤水 过草 地
1936、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败 中央革命 突破四道 突破 渡过 经过
乌江 解放 遵义
陕北吴起 镇会师
强渡大渡 河 飞夺泸定 桥
巧渡金沙 江 爬雪山
三大主力红军 甘肃会师 1936年10月
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国工农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 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 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吴起镇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005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强度大渡河飞 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渡过乌江夺 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过草地
草地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 地带,很多地方都是死水潭,脚踏上人就陷 下去.但是红军没被困难吓倒继续前进
走 过 草 地
过草地
累 不 累 看 看 革 命 老 前 辈
红 军 过 草 地 红军过草地穿的草鞋
苦 不 苦 想 想 红 军 二 万 五
四、长征的胜利
1936年10月红军 三大主力会师
序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请回答:
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 歌词的名字叫什么? 描写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丹江口市浪河镇青莫小学 印保海 编制 执
星 星 之 火 , 已 成 燎 原 之 势 !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朱 德长 、征 周到 恩达 来陕 、北 秦后 邦的 宪毛 泽 东 、
吴起镇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005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强度大渡河飞 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渡过乌江夺 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线渡过湘江
西
腊子口
西 毛尔盖 康 泸定桥 安顺场
陕北红军在_____胜利会师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 翻____、过____。 强渡______, 四 川 渡过乌江夺取 中央红军离开_______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长 飞夺__________,打乱 。 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渡过______。 贵州重镇______ 巧渡______,
红军长征突破湘 江烈士纪念碑园
湘江战役: 长征途中,红军拼死英勇冲杀,突 破了敌人四道防锁线,渡过了湘江 ,但是损失过半,只剩三万多人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乌 江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长征途中,敌人在红军前去 湘西的路上设下埋伏,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提 出了不去湘西,改道贵州,夺取遵义的正确决定
朱德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博古(秦邦宪) 王明(陈绍禹)
李德(奥托-布劳恩) 李德是奥托· 布朗在中共 党内的名字(“姓李的 德国人”),他是共产 国际派到中国的德国共 产党人.
博古
李德
博古,原名秦邦宪,在1933年9月国民党 军开始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 时,他和李德(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 在作战指导下实行了一系列错误原则, 致使中央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 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给党和红军造成了 严重损失。(曾经发出“不让敌人侵占 寸土”、“胜利或死亡”的口号。主张 是学习苏联先占据城市,而不考虑中国 基本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当时情况。)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被取消中共中央 总负责人职务,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 部代理主任。
1935年10月中央 红军到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巧渡金沙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860006000
吴起镇旧址
1935年9月, 红军部队在陕北第一次会师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吴起镇部分将士留影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 历经艰辛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会宁会师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红军 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会宁会师楼
红一、二、四方面军的长征及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 (1936年10月)
中央红军的长征 甘
三军会师会宁 1936.10
1935.10.

1936年10月,红军 黄 陕 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 河 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
敌人追剿计划 跳出包围圈
1935.1.
湖 南
江 西

贵阳
州 广 西
瑞金 1934.10.
福 建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败 中央革命 突破四道 突破 渡过 经过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四渡 赤水 过草 地 乌江 解放 遵义
陕北吴起 镇会师 1935年10月
强渡大渡 河 飞夺泸定 桥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1934.10.10在江西瑞金开始长征
瑞金革命遗址
长征出发时经过的瑞金武阳桥
8.6万红军准备出发
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地点之一——固陂 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地点之一——城口
突破第三道封锁线的地点之一宜章渡口 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地点之一界首渡口
一个老班长
一九三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 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 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 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 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 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 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 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 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 吃东西。 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 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 ,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 牲了。
时间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军队人数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4万 毛泽东 (前三次) 3万 周恩来 3万 朱德 7万 (第四次) 博古 李德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胜利
失利
1933年10 月至 50万 8万 1934年
遵义会议与会代表像(左起)毛泽东、周恩来、 张闻天、博古、王稼祥、陈云、刘少奇、朱德。
毛泽东
张闻天
周恩来
朱德
遵义会议旧址
三、长征后期的军事行动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巧渡金沙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一渡赤水的渡口之一——土城
二渡赤水的渡口之一——太平渡
渡过金沙江-皎手渡
渡过金沙江
红军跳出了敌人 的包围圈
飞夺泸定桥——大渡桥横铁索寒
飞 夺 泸 定 桥
吓倒滇军 拖死湘军 脚踏川军 打倒中央军 英雄是红军
大渡河渡河英雄雕像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巧渡金沙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图
甘肃 ⑩ 陕西 ⑾
⑨ 西康
四川 ⑧ E 大渡河 乌 C B 江 湖南 金沙江 D ④ 贵州 ⑥ 云南 ⑦
A
江西 ①
② 福建
广东 ③
广西 ⑤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 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 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 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 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 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 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 过大小62座城市。
三渡赤水的渡口之一——茅台
四渡赤水渡口之一——二郎滩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红军四渡赤水
红军四渡赤水
打乱了敌人的 追剿计划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巧渡金沙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