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区的街头音乐与社会意义

合集下载

街头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街头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街头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街头文化是指在城市街头上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包括了街头艺术、街头音乐、街头时尚等多种元素。

这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也逐渐兴起,并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街头文化为中国的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

在过去,中国的城市文化主要以传统文化为主,而现在,随着街头文化的兴起,城市文化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街头艺术家们在城市的墙壁上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街头音乐家们在街头演奏出了各种风格的音乐,这些都为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

街头文化也为中国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

在中国,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很大,他们需要一个能够释放自己的平台。

街头文化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年轻人可以通过街头艺术、街头音乐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街头文化也为中国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街头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文化现象,他们会主动前往城市的街头去感受这种文化。

这也为中国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城市的街头也成为了旅游景点之一。

街头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为中国的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也为中国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街头文化的不断发展,相信它会为中国的文
化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西安现代与古典的文艺句子

西安现代与古典的文艺句子

西安现代与古典的文艺句子
1.“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古典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创造出了
独特而魅力的文艺氛围。


2.“走进西安的古城墙,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古典文艺的韵味
和现代生活的活力。


3.“西安是一座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城市,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
片都散发着古典艺术的气息。


4.“西安的艺术舞台上,传统的音乐、舞蹈与现代的创意表演交
相辉映,展现出一幅充满活力的文艺画卷。


5.“在西安的街头巷尾,你可以欣赏到古老的民乐演奏和现代的
街头艺术表演,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文艺碰撞。


6.“西安的文艺界汇聚了众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们以古典与
现代的相互融合,创造出了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作品。


7.“西安的文艺生活丰富多彩,无论是古典音乐会、戏曲表演还
是现代艺术展览,都让人流连忘返,领略到艺术的魅力。

“8.“在西安的街头巷尾,你会发现古典的建筑与现代的艺术装置
相互交融,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


9.“西安的艺术氛围让人感受到古代与现代的对话,艺术家们通
过自己的作品传承着古典文化的精髓并赋予其新的生命。

“10.“在西安的文艺圈子里,古典文化与现代创意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富有张力和魅力的文化熔炉。

“。

陕西民间音乐报告

陕西民间音乐报告

陕西民间音乐报告一、引言陕西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文化。

在陕西的乡村和山区,民间音乐一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陕西民间音乐的起源、特点以及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二、陕西民间音乐的起源陕西民间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西安城,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

古代西安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旅行者。

随着各种文化的交流,陕西民间音乐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陕西民间音乐受到中原地区音乐的影响,融合了汉族、回族、藏族和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音乐元素。

这些音乐元素包括独特的旋律、节奏和演奏技巧,形成了陕西民间音乐独特的风格。

三、陕西民间音乐的特点陕西民间音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独特的乐器陕西民间音乐中常用的乐器有二胡、琵琶、古筝和唢呐等。

这些乐器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能够表达出陕西地区独特的情感和民俗。

2.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陕西民间音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陕西的乡村和山区,人们通过音乐来传承和表达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音乐作品通常反映了陕西人民的生活、工作和感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3. 独特的演唱方式陕西民间音乐的演唱方式独具特色。

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人进行合唱,以传递出更加浓厚的情感和意义。

陕西民间音乐的演唱方式通常简单朴素,却能够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

4. 多样的音乐风格在陕西的不同地区,民间音乐存在着多种不同的风格。

例如,西安地区的民间音乐更加古典和庄重,而榆林地区的民间音乐则更加欢快和活泼。

这些不同的音乐风格反映了陕西地区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

四、陕西民间音乐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陕西民间音乐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陕西民间音乐通过音乐形式传承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音乐作品记录了陕西地区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习俗,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陕西民间音乐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娱乐和放松的方式。

在陕西的乡村和山区,人们经常组织各种音乐演出和比赛,以欢庆节日和庆祝重要的农事活动。

西安:文艺演绎城市文化魅力

西安:文艺演绎城市文化魅力

西安:文艺演绎城市文化魅力第一篇范文西安,古称长安、镐京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座城市的文艺演绎,不仅展现了历史文化魅力,更彰显了现代都市的活力与创新。

在西安,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并行。

走在街头,古老的城墙、庙宇与现代化的建筑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古典的戏曲、舞蹈、音乐,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诸如《长恨歌》、《大漠孤烟直》等文艺作品,以全新的形式演绎了历史文化故事,令人陶醉。

西安的文艺演绎不仅限于舞台表演,更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街头艺术家们的涂鸦、雕塑,让你的出行充满艺术气息。

而在各大博物馆、展览馆,你更可以领略到琳琅满目的文化艺术品,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此外,西安的美食文化也是不可错过的文艺演绎。

这里的小吃、菜肴,既有着传统的味道,又融入了现代的创意。

如同一曲优美的交响乐,让你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西安的文艺演绎,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的探索。

这座城市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品味。

而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是每天都生活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着这座城市带来的无尽魅力。

第二篇范文在探索一个城市的灵魂时,我们不妨从“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o(谁)、How(如何)”这四个角度来审视。

这就是所谓的3W1H模型。

而当我们把这种模型应用到西安的文艺演绎中,又会发现怎样的城市文化魅力呢?What——文艺演绎的本质是什么?西安的文艺演绎,是一种融合了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艺术形式。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传统戏曲与现代舞蹈的结合,听到古典音乐与流行歌曲的交织。

这种演绎方式,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赋予了文化的新生命。

Why——为什么要通过文艺演绎展现城市文化?文艺演绎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对于西安来说,通过文艺演绎,可以将这座城市千年的文化底蕴展现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并喜爱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解析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性与发展背景

解析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性与发展背景

解析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性与发展背景陕西省是中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民俗文化的省份之一,而陕西的民间音乐则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陕西民间音乐具有浓厚的地域特性,同时又受到了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其发展背景也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将对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性与发展背景进行解析,从历史、地理、民俗和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地域特性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性主要体现在其音乐风格、乐器、演唱形式等方面。

由于陕西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因此受到了西北地区的音乐特色的影响,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首先是音乐风格。

陕西民间音乐以其悠扬、婉转的旋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陕北民歌,这类民歌以其淳朴、真挚的情感表达而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陕北民歌旋律简单、真挚,歌词朴实、真情,多表现了对人生、爱情、生活的真挚情感。

而陕南地区的民间音乐则更加多元化,受到了汉、回、藏等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其次是乐器。

陕西民间音乐中最具特色的乐器当属二胡、琵琶、琴、笛子等。

这些乐器在陕西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其音色独特,能够很好地表现陕西民间音乐的情感和特色。

最后是演唱形式。

陕西民间音乐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如独唱、对唱、合唱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对唱,这种形式能够更好地展现民间音乐的情感,让人们更容易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生活气息。

2. 发展背景陕西民间音乐的发展背景与陕西丰富的历史、地理、民俗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陕西民间音乐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是历史因素。

陕西作为中国的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众多音乐人和艺术家,为陕西民间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历史条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陕西留下了大量的民间音乐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着陕西的民间音乐宝库,同时也对中国的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是地理因素。

陕西地处中国西北地区,面积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这种地理条件为陕西民间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解析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性与发展背景

解析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性与发展背景

解析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性与发展背景陕西民间音乐是指在陕西地区流传的民间音乐形式,包括陕北、陕南、陕西关中地区的民间音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发展背景。

以下是对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性和发展背景进行解析。

一、地域特性:1.地理环境影响:陕西位于中国中部,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地,中原文化和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这种交融影响了陕西民间音乐的发展,使其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

2.历史文化影响:陕西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对陕西民间音乐的创作和演奏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使其具备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3.民族融合:陕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融合,在陕西民间音乐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丰富了其艺术内涵。

4.地方特色:陕西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有各自的特色和区别,陕北地区的民间音乐以激烈、高亢、豪放为特征;陕南地区的民间音乐以柔和、细腻、婉转为特色;陕西关中地区的民间音乐以热烈、开朗、欢快为特点,地域特色丰富多样。

二、发展背景:1.宗教因素:陕西是古代宗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影响使民间音乐具有宗教色彩和仪式性,如道士吹套马笛、广庙山歌等。

2.农耕文化:陕西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对陕西民间音乐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农村劳动歌曲、田园牧歌等,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乐趣。

3.历史题材: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题材成为陕西民间音乐中常见的创作主题,如《关公挂帅》、《杨家将》等,这些音乐作品传承和传播了陕西历史文化的精髓。

4.社会变迁:陕西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社会变迁和政治动荡,社会变迁对民间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映了社会的动荡、情感的宣泄和民众的诉求。

5.地方特色:陕西地区的民间音乐发展与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等密切相关,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

陕西民间音乐作为陕西地区的文化瑰宝之一,具有丰富多样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发展背景。

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音乐文化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
形象。

通过音乐文化活动和艺术表演,城市能够展现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吸引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

举办音乐节、音乐展览和音乐会等活动,能够为城市创造
更多的文化旅游、商务会议等机会,促进城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城市国际知名度和
影响力。

城市音乐文化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成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享受的需求日益增加,音乐产业成为了城
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音乐产业链的发展,包括音乐制作、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多个环节,在推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增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音乐文化还
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音响设备、演出场馆、餐饮服务等,形成了音乐产业集群,推动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和国际形象;城市音乐文化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成为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城市音乐文化有助于促进城市社会和谐稳定,提
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城市音乐文化还能够推动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加速城市
创意城市的建设。

应该加强城市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音乐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使
城市音乐文化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结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追问。

非遗系列之西安鼓乐

非遗系列之西安鼓乐

立新的民族音乐体系有着有益的基
础和借鉴的价值。
由于现代强势文化的侵蚀,原西安
鼓乐赖以生存的民间人文环境如民

间庙会等正在逐步消亡,其生存土

现 状
壤正在消失,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
后继乏人,西安鼓乐濒临灭绝,亟
待抢救和保护
主要流派
保护措施
1953年,杨荫浏和当时西北音协的李石根、陕西文教厅的何均先生等人深入城 隍庙、东仓、何家营、南集贤等重要乐社,对乐社、乐谱、乐器、民间艺人、 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录制了成套的鼓乐演奏音像资料,并于此年,将其 采访的资料编为《陕西鼓乐社与铜器社》,为后人研究、了解西安鼓乐提供了 最根本的依据。
目录
历史渊源 传承保护
基本特征 主要流派
代表作品 社会影响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形成于明、清,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可以说是它的鼎盛时期,西安城乡内外鼓乐 社不计其数,每年农历六月初一终南山南五台举行鼓乐盛会,各路鼓乐队云集一处,笙管齐鸣,连续三天, 昼夜不停,盛况空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前夕,西安鼓乐几乎停止活动,乐谱大量散失。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仅存的几家鼓乐社会给予很大关注,至“文革” 前尚有二、三十家鼓乐社。但十年浩劫使鼓乐活动逼迫停止
西 非
系遗
安乐鼓 列
• 西安鼓乐,流传于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 西安鼓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风格多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演奏形式有坐乐、行乐,其中还 包括有套曲、散曲、歌章、念词等。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 间委员会阿布扎比会议上,西安鼓乐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艺术视角
西安城区的街头音乐与社会意义
◆ 闫菁
【内容摘要】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城墙是这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政府在城墙四周均 修建了环城公园,最近几年,在环城公园形成了诸多街头音乐活动,成为古城的一道文化景观。这些街头音乐在为市 民提供娱乐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并以特有的生存方式存在于社会中,承载着自己特定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西安城墙 街头音乐 街头艺人
南门的秧歌表演阵容强大,总共有两处这样的表演,一是在 南门广场的入口处,另一个则是在最里面。秧歌是陕西的传统民间 舞蹈,这两地秧歌的组织情况基本相同,都是以陕北人为中心自发 组织起来的,锣鼓队的乐器(大鼓1—2个,镲、锣6—8面不等)都 是大家合买的,只要会敲的,都可以加入,整个过程,锣鼓队的乐 手们相互替换着演奏。每个秧歌队的领头人都是陕北人,他们熟知 秧歌的舞蹈动作和队形变化。跳秧歌的民众都有自己的正式职业, 每天组织老百姓跳秧歌,全为了业余爱好,不收取分文。参加的人 也多是附近的居民,以中老年为主,也有一些游人因为觉得新鲜而 加入其中,他们的音乐活动已经持续五六年了,在这里器乐表演的 人流动性很大,经常会有新面孔出现,如笔者在几个月前所见到的 萨克斯、电子琴的表演都已不存在了,现在常来的是吹笛子和葫芦 丝的一些老年人。吹笛子的刘师傅已经退休,每次来演奏,周围都 会有观看的人一起伴唱,吹奏的曲目都是传统歌曲,如《毛主席来 到了咱农庄》《小白杨》《茉莉花》等,而吹葫芦丝的乐手是一位 来自河南的真正的街头艺人,50多岁,靠在街头卖葫芦丝和笛子为 生,他一直都在从事这个职业,近两年到西安,原本是投奔在西安 打工的亲戚,但单靠卖葫芦丝和演奏的手艺有时连温饱问题都难以 解决,现在大城市里很少有人喜欢这些乐器,吹葫芦丝挣不了什么 钱,多是围观的,买的人很少,所以对于生计而言是个现实问题。
3.玉祥门的音乐自乐班 玉祥门城门洞外正前方约200米处的圆形广场上每天晚上都有 三处风格不同的街头音乐活动。广场的正中央伫立着张骞出使西域 的巨大铜像。铜像的西、南、北三面分别是陕北秧歌、群众大合 唱、秦腔表演。每晚广场上聚集数百人,大多是周围社区的居民以 及一些打工者。陕北秧歌有一位陕北个体老板出资购买乐器,几个 陕北人负责领头,教大家动作和队形变化。他们也均有自己的固定 职业,只是爱好秧歌,每晚到此自娱自乐,同时也为大家提供娱乐 的机会,不收取任何费用。这里的秦腔表演,是几个老戏迷组织起 来的,谁想唱就唱,不收钱,没有音响、灯光设备,所以气氛稍差 一些。而大合唱属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大家围成一个圈,指挥站 在中央,一边指挥一边带领大家唱,所唱的歌曲全部是经典老歌, 如《牡丹之歌》《南泥湾》《咱当兵的人》等,其间还有人伴舞。 这里有5—8人的乐队,使用的乐器包括手风琴、笛子、二胡等,所 购买的音响设备和板凳都是乐队成员共同承担,一些固定的“铁 杆”粉丝们负责搬运,这里的音乐活动持续两年多了,除了刮风下 雨外,逢年过节都会定时进行。 4.建国门至和平门的秦腔、豫剧茶社 建国门是1986年开通的,因直对建国路而得名。和平门与西安 火车站、大雁塔处于同一南北轴线上,开通于1953年。为了表达饱 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门。在这一带的环 城公园的沿街处,有着较为集中的四处戏曲活动,有豫剧和秦腔露 天茶社,艺人们都知道这个地方,常来这里赶场子。总体上看,豫 剧表演商业性目的较小,主要是业余爱好,而秦腔茶社同西门的一 样,商业性很明显。豫剧表演分别由一位姓金的大四学生和一位姓 金的个体女老板组织,所有的设备都是他们个人出资,来看戏的人 如果坐他们提供的板凳,收取一元钱,多则不限,但大多数人都是
2.西门的秦腔茶社 西安的西门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
30
艺术教育 ART EDUCATION 2012 · 12
艺术视角
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①在西门外 德环城公园里的西南角,每晚8:00—12:00左右有一个露天的秦腔茶 社,老板是一位中年妇女,西安人,已经退休,是个秦腔爱好者, 她自费购买音响设备和桌椅板凳,聘专业乐队,在这里支了这个戏 台。每次来看戏的人多是老年人,还有民工。来喝茶看戏的规矩 是,给演员“披红”的戏迷可以享受茶水招待,可以坐在最前面。 一条红5元,一般最少披两条红,数目往上不限。每晚会有20多位 专业秦腔演员在这里演出、赶场子,演唱曲目全是传统秦腔选段, 如《三滴血》《杨家将》《周仁回府》选段。演员和老板将“披 红”的钱对半分,所有的演员都是外县小剧团的成员,剧团效益不 好,收入低,就来西安城区演出赚得收入,维持生计。据笔者调 查,基本上一晚下来,老板能收入500元左右,据演员说,好的时 候会收入上千元,但不稳定,有时候还会亏本。演员们不只在城墙 公园周围演出,还会到其他类似这样的秦腔茶社演出。每次有戏迷 给演员“披红”,工作人员就会通过麦克风说“感谢××给演员披 红×条”,演员下来会主动和捧场者握手道谢。这里的老板会主动 向戏迷“拉红”,演员也会和常客们攀谈,给自己“拉红”。演员 的收入存在极大差别,能说会道且声腔圆润的演员一个折子戏就能 有20—30条“红”,有的只有2—3条。
一、西安城墙 在中国传统中,几乎每个主要的大城市都会修城墙。城墙位于 城市中心的位置(图1),在现代化未到来之前,城墙基本上是这 个城市的重要建筑。西安现存的城墙修建于唐朝,经明朝重修,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 城墙周长13912米,原来的城楼有4座,城门4座,墙高12米,底宽 18米,顶宽15米。东西门相距约4221米,南北相距约6682米,后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修建了城门,分别是 尚德门、中山门、和平门等,形成目前的布局。城墙起着保护城 市等的作用,但现在与原有的修建目的大不相同,城墙无形中成 为了大众娱乐的一个场所。人们可以在城墙上进行日常活动,在 节日里,城墙则成为庆典主要的活动地点。围绕城墙四周的是护城 河,护城河是死水,随着近年来政府治理护城河,水质得到了很大 改善,围绕着护城河,修起了一圈环城公园,成为古城人民休闲娱 乐的好去处。
到此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这里的街头音乐Βιβλιοθήκη 动主要包括卡拉OK、秧歌、传统器乐表演
三大类。所有的音乐活动从19:30左右开始到22:30结束。卡拉OK由 一位姓谭的师傅自发组织,他告诉笔者,退休后,他每晚带上自己 买的简易音响设备(两个麦克风,一台音箱),谁想唱歌都可以, 不收一分钱,大家都是清唱,没有伴奏,演唱曲目都是当下的流行 歌曲。谭师傅这样做已经有近10年了,来城墙公园唱歌的多是收入 较低的外来打工人员,时间长了,就会有一批常客,每晚相约唱上 两首,大家彼此都熟知了,并称呼谭师傅为“叔叔”,“谭叔叔” 也玩笑地回应,如在报幕的时候就会说:“下面请著名歌手××为 大家演唱……”引得周围人鼓掌大笑。据笔者随机采访得知,大家 都很喜欢来城墙公园唱歌,一是不花钱,二是能放松心情。谭师傅 也说,他来城墙公园玩也不是为了赚钱,就是一种纯粹的休闲娱乐 方式。
图1 西安古城墙略图(载自http:)
二、西安城墙区域的街头音乐活动概况 目前,围绕城墙区域的街头音乐活动较有规模的分别在永宁 门(南门)、和平门至建国门一带,还有朝阳门、中山门(小东 门)、玉祥门和安定门(西门)等地,其中以西、南方向为主要活 动集中地。 1.南门的自乐班音乐活动 西安城墙有四个主门,老百姓习惯以方向来定名称,分别是 东、西、南、北门。其中以南门最为古老和繁华,地处商业中心, 游人也多到此地,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来华访问,如果到西安,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