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2017教学类论文-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合集下载

增强现实(AR)技术在国内化学教学中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增强现实(AR)技术在国内化学教学中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化学教与学(http://)增强现实(AR)技术在国内化学教学中的研究进展及启示朱鹏飞(无锡市第一中学江苏无锡214031)摘要:从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内容应用、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应用策略等方面对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于国内化学教学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研究启示。

关键词:增强现实(AR)技术;化学教学;体验性情境;空间结构文章编号:1008-0546(2021)05-0033-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1.05.008与其他教育技术相比,更具浸润感、交互性和想象性特征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近年来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引入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个性化学习与评价系统[1]。

作为虚拟现实的扩展,增强现实是指通过3D技术在真实物体上叠加虚拟对象,从而达到一种视觉混合增强效果,具有虚实结合、无缝交互、浸润学习等特点[2]。

AR的出现能够填补虚拟和真实世界的认知桥梁,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实现学习者对复杂空间关系和抽象概念的可视化,促进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无缝交互[3],其在科学学科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搜索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已有研究者就AR在国外化学教学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4]。

近年来AR开始在国内化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尽管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因此从技术在课堂中推广应用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对AR在国内化学教学中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

为了解AR应用于国内化学教学的研究进展,笔者于2021年1月以“增强现实技术”“化学”和“AR技术”等作为关键词,反复查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主要的网络学术文献数据库,共得到相关主题的期刊论文18篇,硕士学位论文5篇和1本专著。

此外为更全面地了解AR的研究现状,又通过网络搜索查阅了国内研究AR的主要团队网站,丰富研究资料。

一种新型_扩展体系的紫精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一种新型_扩展体系的紫精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一种新型π-扩展体系的紫精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杨奕辉刘波施东辉魏俊发*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西安, 710119*Email: weijf@紫精类化合物因其具有独特的缺电子结构、氧化还原性质、光致变色和电致变色性质等,在除草剂,电子传输研究,光致变色电致变色材料,燃料电池,传感器,制药学,催化反应等方面得到大量的应用[1,2]。

我们课题组由4-吡啶甲醛和苯乙醛为起始原料,通过羟醛缩合,脱氢关环,季氨化3步反应得到π-体系扩展的紫精类化合物,并尝试用不同的卤代烃修饰,得到10种结构新颖的紫精类季铵盐。

我们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核磁氢谱、碳谱以及质谱的表征,代表性化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一步确定了其分子结构。

并进行了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循环伏安、热重分析等方法的测试,初步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和热稳定性。

电化学测试中,所有目标产物均得到两对氧化还原峰,是紫精类化合物的典型循环伏安峰。

选取典型化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循环伏安测试结果相一致。

各种测试结果表明,π-扩展紫精具有良好的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热稳定性,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光电材料。

关键词:紫精;π-扩展;光电子学参考文献[1]Zhang,J.;Kuznetsov,A. M.;Medvedev, I. G.;Chi,Q.;Albrecht T.;Jensen P. S.;Ulstrup,J. Chem. Rev.2008, 108: 2737.[2]a) Vieira,R. C.;Falvey,D. E.J. Am. Chem. Soc.2008, 130: 1552. b) Balzani,V.;Credi,A.;Raymo,F. M.;Stoddart,F. M. Angew. Chem.Int. Ed.2000, 39: 3348.Facile Synthesis of π-Extended Viologens: Highly Electron-DeficientPolycyclic AzaarmaticsYihui Yang,Donghui Shi, Bo Liu, Junfa Wei*School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Viologens constitute a well-known family of electron relays in various photo- and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and have found their application in a wealthy of field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anging from herbicides to molecular electronics. We hav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novel family of π-extended viologens (dibenzoviologens, DBVs), in which the two pyridine rings were bridged by two o-phenylenes, via a 3-step route from simple organics. The DBVs show some novel photo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Thes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extended π-conjugation has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π-electron density of the system, which are also supported by the DFT calculations.。

文献综述报告范例

文献综述报告范例

附录1文献检索综合报吿含麟硫腺类手性有机催化剂在Baylis-Hillman反应中的应用研究姓名:学院:班级:学号:完成时间:年月H282 I 文献检索与知识发视悟南3.松供步骤及检寧结火 .................................................... 2RIt 1履件中更科技期阿戟盘13.2中ININ 家知Ul 产权虻数据障 ........ — ............................. …郵 X3 CA 网络扳散皿库 ................................................... 245 1 4 •利 .......................................... — ............... 2» 3. 5 SCI 散鹏除 ......................................................... 加 L6 Enuuiecnng Villa^i (EbftlbiH ................... ...................................................... •• 288 5•啊内外研吨槪况1.讹聴分析 X 4倉策昭2. 1柠啾 X 2卄通川JP6:JPEG 图像283 283 2&3 2832W素像61A6加录 1 文I 2831•课题分析Th “llmxm 反庄足•矣妙命右炮用确就的令机合成尺弘它卑存催化fKMUWK. 怜)作用卜需件怖'Z.flH 的反*砒列 CH 血多官能团的户材.液反应条件汨和MH 召 口好的14"鏡济性和述仟件•卩I 足 八 連度愷•产和I 〔•以效彫响I 『处合fiU.的颐・为「黒岛反心堆臣.人们 片A 伤力,找存仗的催化刑•卅用的俗化卅包括般炽“ULG 仁 勺斗矣催化笊押比"汕1・亲檜性吏舉•从廉反应的忆应机现来依冇机聃圧俊反丈更 竹效的侪化)Me«WM 含・机催化刊•试类依化刑fL Baylis Hillman 反 ^juiujRw^允分的mr.w4t 対找代絞晝合段的y 性化方法御男覆大的拓巌勺 甸化.本*峻斤e 利用这学開所学的又献稅爲如识•檢痢E 内外竹关:tuflwi 那夬F-nn FI 借化UftBaylto KillrnnfigtH 为文家 MWJiTj 整理•时国内外杠“MUMF 竹仔机催化WARnyhs Hdlnumfii^中的应用方血研究的域霸进廉仆一定的「解•通M 对研克进雇的分析• 了解含・凑■矣「件柿机修化刑用十KAylis Hillman X 心所“$的问 越•从向思号解决何题•貰為儿催化沾性与迅捋竹的方出.2.1检索工具的选择iiJii 一个化学&屯柯关谭觀.故必检数聚申如**(1>中M 专利数据H«19R5至今》 聲曹中文WJHtt®^<1989至令)<2>外文敷IK 斤:矣国化爭心(网恪版• 1907至令〉 歐洲矽利同致祈申1975至今)SCI1985 玄今》l :W1t-Jitt«f4-<l98O 至今》 2.2检索词的选择的选杼l£注倉树义诃庞文诃•不同拼“方式筑<!)中文ItKMi槓心檢磺词'M.aW.BaylitHdlnumII 他检*竹机催化制■ F 件翔化制出HM 映选择性•不甘称仏携宛洙越的初期•主戏说用谀题的孩心诃做込勺的组配成为怡欢成进荷文鍬令找<:♦ t WK3MUUU 僧征的IWBvU Mi —w ; i 咖MHW 中同的2.检5像66 S 7 GEKBX &IPE0446 p J 1 5 •J -2型小才QQ类大尺・• 《址仃4制・"计公花厦桃火的出检•m"的存全申・所口场曲杞诫詞处斤刃 0ttayl» liiUman- 「旳|東进, •鸽■負鼻伞*.血轲十檢PWTfffl ■化auis 检*馆况・金0鞍对“”拆分册此 刃外・tn 耳也审克屮讯如尺用•研克之更灼呵 文A ■吃的舛豪&役K 为同•不炖咀公全*.所以・於:1斥析•低时•宣KaylK Hdlmam ■•箕諒汀件・仃现催ft :狎力•的中文•化检伏讨用中直IWttGlS 的旳 4ILH 和ki4tuufiMHftr (mft ■•庄保M 金令卒的mat 卜■囲令用•・<:>英文檢ft 剑,代心检*Sh phcwphinDthKMrai«phu ;«phmr> thsMirm jheounn |4io*phinr Jteyhn IliUfiMn.H II fT4KtH»UX Ife 1^ W Ml chind. chirality* ur|pmor»ulyM % orsMoratiilyv. rnuntkwicrtmty. mant iQHclcctiw ^aaymnwinc的号世梨此皿衣河的农”彫式・使用戲诃符<4以M 人条MT •良奔杭*第*金13诵用检索式z| W •檢触• lUtyl < Hiihtuio B H 反 •彳川样 • 2・•““3・・ (Huylu Hiltmiin 4 不H 你“对喰連昂,I MW -<Hsyi^ Iblbnan t对样・ 4心托)0 5 bayli» Hilhian ♦ H H 只依《水耳你卜0 A |4Mi^|*hifn>th«Mirrn •< |»hfx|4ufio ilMounn 4 thunirv/i |iho<phinfn 7 Baylis Hillmn + B H rramuti ♦ ”ymmrtnt 4 chinl + cmniw»rkcfi%T 也屮•••■衣小厦糾-‘广,・4欢检當结》!«41皿 詢".3.检索步鼻及检索结果3.1缁醫中文料技期利敷期■检*式二M ・・・(知^Uylis Wlbwm+Wh2 B 文献•MmiuN(1) [9& K] Ttl •分于借化的从&yh ・ Hillrwm 阪Q 产审枷甲星U ・舅iMM 种1建化—Mt 内OBMl 倫“ XI X im 恂1不特I 文献桧第塚合报告.285(N 名】右机化学・2008・28(8八1「・(町1500 (ISSN 号】0253 • 2786m-chird • -fl 为*“• «!M 的审丸II 的.吐??为•卿*A 达〃式.IWUIHIA HI 中的般分flivmiA 检水式•以(关键同】丁埔内酯術生詢•:屮*灯氓选择性反应产物处瞇催化小物活性化合物【分类号】O62L6TQ655【文摘】(略)⑵【物名】瞬储化的Baylis Hdhnan反应【作K )裡册雷王挣果秀故刘谢燕冯涪【机构】河北农业大学理子院•保定07IIMH(f<j 名)右机化学<2008.28(2>: 191-200(ISSN 兮】O253-278G【关確同】Bayli^Hillfiuin反应活性烯叔瞬催化剣【分类号】()621.3 TQ0I5.9【文摘)(略)为了全面了昭Hayliz HiUnuut反应的硏丸•对増加检索式M=Riy矗Hillman•命屮27 篇文献.乂选中-・简综述性丈飲如F >(3> 名】IbyliLHillman反応机用研丸进展【作不】杨祚紅樊建芬乔龙尢【机构】苏州人学化学化工学院•苏州215123(W 名】右机化学.2OO8.2B(2): J75* 180(ISSN 号】0253 - 2786【关谜词)BhyliHlillmmi反应反应机理综述〔分<)643.120621.3【文和(略)3.2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廉檢険式:命中一第检索结果・(4)中请号(200610118184.7 中请th 2006. 11,10名称’化仟物•合成片法及助応用公开(公吿)V: CN1948320 公开(公^)H, 2007.04. 18上分类I矢C07E9/50(2006.01)l 分案原巾请号,分类叭C07F9/5D(2006. 01 > b CO7C22!/00 < 2006. 01) I;('07( 725 6 (2006. 01>l;WHJ31/ 02(2006.01)1申请心利权〉人:中国科学院I:海有机化学研处斫地址:200032 I•酶市徐汇区枫林路354号发明(址卄)人*时水殃•他玻国际阳询:国际公布,进人IH家II期:擒耍:(峪)3.3 CA网络版数据库检索式:l)hcW>HwxhkHiira uK(ph^Juix)iluuurci or Huouw pliosphinc)and B(iylt5 Hillman)<5; Chiral phosphinothiourea organocatalyst In the enantioselective Morita- Baylis-Hillmanreaction ・ of aromatic aldohydes with methyl vinyl ketone«、Sm Kuu ZhAnx« Ixi; Sonu« Han< I Yinjuni Wu> Xin- Y r an. I JI I> lor AdvarxttlMiiirruds and InMitutc uf F IIH ChmMcals. E A ・I Chinn I niv< rMty of N H nn anti I'cchnoloKy* ShamKluiu Pmp.6264. F^blishtTt Elsevier Ltdin HnglisK CAN 149: 536239Abstract :(略) (6) Chiral thiourea-phosphine organocatalysfs in the wymmetric aza-Morit»Bayli^HlIlman roaction ・ Shi. X I ingt Siu. Miru S it< K<> IJit<jnnnry of OrKxnonictnllic ( hcmistry. Shanuhm liishtwir of (Irgnmc Cb<rniMnr>「hinrse A CMC K TOV al Scicrxvs. Skingliai* Prop. R 屮 Chimu Advanced Synth ・ w & ( ntnlysi* ( 3(K )7)•・:■ (13). 2129 2135. Publi4)<r t WihyWH Vrrl^ GmbH ft Co. K(;A A. C()DEN IASCAE7 ISSN, 1615 - 1150. Joumnl wntt<n in 臥14 CAN 119; 3, 73<5 AN - o7: 1114581CAPLUSAbstract :(7) Pro8ss for preparation of thiourea substituted chiral BINAPs as asymmetric catalysts for Baylis-Hillman reaction ・ Shi. VonghnKi Shu Mm. (Shangka hziiuwuf (>rg^ni (( heniiMry • Chim M Aouh my of K irnce^. Pcopu R<、p ・ China >. Himnu* Zh ・:mli S1)rn<|ini : < vongkai Sliuonung^hu ( 2007 ) • 1 pp. (()[>E\| CXXXEV I N l!Hb3?n \ 2^07()418 Potent written in l^hirwAC« Applicationg2006 101181 H I 20061110. PriorityiCAN 1I6I 501180 AN 2007, 436241 Abstract*(K) Cooperative t Highly Enantloeelective Phosphinothiourea Catalysis of Imine-Allene [3 令 2] Cycloaddition 。

基于“模型开发-模型应用”框架的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探析——以“化学平衡常数”教学为例

基于“模型开发-模型应用”框架的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探析——以“化学平衡常数”教学为例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模型认知”素养,要求学生能够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1]。

如何理解“模型认知”?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认识,陈进前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基于课标、结合当前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可以从化学模型(科学模型层面)和认知模型(认知心理学层面)两个视角来理解,认为“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识别物质模型与理论模型”“运用理论模型解释或推测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等可以从化学模型视角来理解,“建立认知模型”“运用多种认知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等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层面的认识模型视角来理解,“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对模型和原型的关系进行评价以改进模型”等则可能需要从上述两个视角同时理解[2]。

而关于如何理解建模教学也有不同的认识,学者刘恩山等人认为凡是涉及模型构建、模型使用、模型评价和修正的教学都称之为建模教学[3]。

“模型认知”中包括模型识别、模型建构、模型修正、模型应用等过程,与刘恩山等人对建模教学的界定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很少意识到他们正在建构模型或者使用模型来解决问题,学生对于模型的功能和本质缺乏清晰的认知,学生无法通过科学知识的建构历程从而达到对知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4]。

本文在阐释模型本质及建模教学意义的基础上,以“化学平衡常数”教学为例,展开基于“模型开发-模型应用”框架的建模教学过程的设计,探讨将建模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模型认知”素养的发展的路径。

一、相关概念界定1.模型涵义及功能目前教育界对模型的定义未作统一说明,但综合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大致有两种定义:(1)《教育大辞典》、钱学森、海斯特森(Hestenes)(2010)[5]等人均认为模型是对原型的一种简化的表征。

(2)邱美虹[6]、吉尔伯特(J.K.Gilbert)[7]等人提出模型是主体认识外界客体的一种思维方式。

检出限与灵敏度关系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检出限与灵敏度关系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1, 36 (9), 2107008 (1 of 7)收稿:2021-06-30;录用:2021-07-28;网络发表:2021-08-19*通讯作者,Emails: honglanqi@ (漆红兰); cxzhang@ (张成孝)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5097,21775098);2017陕西师范大学名师工作室项目•师生笔谈• doi: 10.3866/PKU.DXHX202107008 检出限与灵敏度关系及影响因素的探讨漆红兰*,李佳妮,张成孝*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西安 710062摘要:检出限和灵敏度是评价分析方法的两个重要指标。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等对检出限和灵敏度的定义给出了明确的推荐。

但是,有些教材和学术论文中检出限和灵敏度的使用仍然较为混乱。

本文归纳了检出限和灵敏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讨论了现代分析方法检出限和灵敏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检出限和提高灵敏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检出限;灵敏度;标准曲线;分析化学中图分类号:G64;O651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Limit of Detection and the Sensitivity of Analytical MethodsHonglan Qi *, Jiani Li, Chengxiao Zha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Abstract: The Limit of Detection and Sensitivity of analytical methods are two basic parameters for evaluating analytical methods.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 clearly recommends their definitions. However, both of them are still somewhat confused in some textbooks and research paper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Here, the definitions of both Limit of Detection and Sensitivity are clearly presented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Limit of Detection and Sensitivity of modern analytical methods are discussed. Som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Limit of Detection and the Sensitivity are proposed.Key Words: Limit of Detection; Sensitivity; Standard curve; Analytical chemistry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和灵敏度(Sensitivity ,S )是评价分析方法的两个重要指标。

席夫碱、苯乙酸及其铜、锰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席夫碱、苯乙酸及其铜、锰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席夫碱、苯乙酸及其铜、锰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无机化学指导教师:***20070501N(1)Is‘1心5)Cs(1)-N(1)-s0)S(1)-N(1)-c(8)cri)-c(2)-c(3)op)-c(2)-c(Dc(3)-C(4)-C(5)S(1)-C(5)-C(6)C(5)-C(6)-C(7)106-5402)134.42(13)112.81(1&120.9(3)118.0(3)119.邓)120.晌120.4(3)S(1)-oo)-cu0)Cu0)-N0)-C(8)Cu(1)-N(2)-C(9)c(1)-C(2)-C(7)q务c(3>C(4)S(1)-C(5)-C(4)c(4)-c(5)-c(6)C(2)-C(7)-c46)126.s201)112.69(1n10&3(2)121.o(4)121.9(3)120.5(2)119.5(3)120.蚋图2.6.1配合物1的分子结构图图2.6.6配合物3沿b轴的堆积图图2.6.7配合物3的氢键图2.6.3配合物5[Cu(CnNzI'11‘o)CI·H20】的晶体结构表征Cu(CnN2H160)C!·H20为片状晶体,席夫碱在参与配位的过程中失去一个质予成为负一价,C1-作为阴离子使分子单元处于中性,该配合物的晶胞结构单元图如所示。

从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图可以看出,铜与去质子的席夫碱【c11H17N30]’和HzO发生配位,Cll与N1,N2,N3,01,02配位处于一个四方锥形中心。

由晶体堆积图可知,每个配合物晶体结构单元由0.H…O,O-H…CI,N-H…a,O.H…N氢键桥联到一块。

由氢键国可知Cll作为电子受体分别与02、N2、N3形成氢键N2-H2A…C11、02一H2C…CII、N3·H3B…C11,02作为电子供体,还与01形成氢键02.H2B…01,键长都在2.699--3.366^范围内,两个O.H…O键的存在,使得两个分子单元连接铜门/。

高中生“热化学”学习困难测查与教学启示

高中生“热化学”学习困难测查与教学启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对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内容要求为:“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用焓变表示,了解盖斯定律及其简单应用。

”高中化学热化学知识是发展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载体,是发展学生从能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并且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知识基础。

在初中阶段,学生能从化学实验现象中观察或体会到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在高中阶段,学生通过化学反应与热能知识的系统学习,其认知水平要上升到“能运用化学计量单位定量分析化学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

学生对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认识从初中到高中的跨度很大,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较高,一直以来是高中化学的重难点。

突破热化学难点关键步骤之一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国内外的研究者一直尝试找出学生的热化学学习困难。

武超[2]发现学生对抽象知识“能量”存在迷思。

W.Wiji和S.Mulyani采用DToM-POE方法测出学生预测、观察和解释反应ΔH 的能力有欠缺,大多数学生不理解所使用符号的含义,他们倾向于记忆概念,无法将宏观结果与符号联系起来[3]。

心智模型(Mental Model)是个体对外在事物内在表征后形成的概念框架,又是一种动态的内在运作机制[4]。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洞察学生的心智模型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学习最重要的是心智模型的改变[5]。

心智模型已被广泛运用来测查学生的学习困难。

例如,薛琳[6],陈晓娜[7],陆旖旎[8]通过测查高中生心智模型分别分析了离子平衡,盐类水解,甲烷等知识中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

本文拟通过测查心智模型的方法测查学生学习热化学的学习困难,以期为热化学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一、研究过程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陕西省某中学高二年级的两个班,共83人。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二阶式诊断法。

二阶式诊断法由测试题与作答理由两部分组成。

本文在二阶式诊断法基础上增设“信心指数”环节,结合作答理由来探测学习者的想法。

陕西师范大学学硕参考书目

陕西师范大学学硕参考书目

801
刘学智:《中国哲学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康中乾:《中国古代哲学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二版),中山大学出版社
815
李 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816
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1997年版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苏]伊•斯波索宾等合著:《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3月版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0
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邵大箴、奚静之:《欧洲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傅小英:《艺术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7
聂欣如:《动画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0 003教育学院
708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司晓宏:《教育管理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司晓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司晓宏、张立昌:《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十二院校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建华、陈鹏:《现代教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 重要 重要 重要 重要
杨荣榛
许春丽 杨承印 杨承印 严军林
12
重要
20
杨承印
13
重要
19
235238
杨承印
14
重要
5
116119
杨承印
15
16 17 18 19 20
The Alignment Analysis Betwee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National Curriculum Criterion—Taking National Quality Class of 2014 as Example “卓越化学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研究”课程 探微 抗体与多酶负载纳米金的合成表征及纸 上化学发光性能研究——介绍一个仪器 分析综合实验 思维导图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改项目(共12项)
序号 项目名称 应用型化学化工卓越人才 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探索 无机与分析化学之无机化 学部分信息化教学模式构 建 青海师范大学化学系微课 促进榆林实验中学教师培 训 高中化学课标解读 学习者全程主导的仪器解 剖、标本制作及学习探索 MOOC 时代下化学分析 课堂的改革 陕西师范大学 2017 年 “教 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 究”专项基金项目 基于 CDIO 理念的化学教 师教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 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 与开发 春笋计划 15JG24 17JG24 JSJX2017 L309 JSJX2017 L126 SYSK201 604 项目编号 等级 项目 负责人 姓名 杨荣榛 王伟 立项 经费(万 元) 1 2 1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第七届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论坛 论文集 第七届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论坛 论文集 东方教育 高校教学模式创 新与实践研究 化学教与学 教育教学论坛 中学化学教学参 考 中学化学教学参 考
化学教与学 科教导刊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思维可视化教学 摭谈核心素养视阈下化学史的科学精神教 育功能 Adapting and Modifying the Apparatus for Students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Freezing Point of a Solvent and Solution
重要
薛亮
化学教学
重要
薛亮
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
重要 重要
杨承印 张聪杰
化学教学
重要
杨荣榛
化学教学 化学教育 化学教育(中英 文) 化学教育(中英 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 Advances in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Advances in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Journal of Laboratory Chemical Education
一般
7
一般
7 无 无 2017 4 无 45
9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1148 -115 7 1158 -116 7 88-8 9/92 249253 55-5 8 46 17-1 8 48
2-6 4
杨承印
杨承印
杨承印 蒋育澄 薛亮
马艺
杨承印
王伟 陈亚芍 严文法
30
特级
白云山
教材(共4部)
化学化工学院 2017 年度教学类论文、项目、奖励情况汇总
序号 论文名称 期刊或论文集名 称 刊物 级别 卷号 起止 页码 通讯作 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基于 SOLO 分类理论的化学核心概念 学习进阶研究 基于 3C-FIAS 量化工具对课堂教学行为 的个案研究 基于鲍建生试题难度量化工具的高考试 题难度分析 基于问题的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契 合性研究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可视化教学案例介绍 运用动态仿真模拟技术,优化中学化工 知识教学 中美初中科学课程深层组织量化研究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下化学教师教育 课程优化探讨 化学准教师实验教学表现性评价研究 ——以“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教学为例 成本控制下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室绿色 化措施 A Study on "The Heterogeneous Classes" Aimed at Pre-service Outstanding Chemistry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Development On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Chemistry Teachers: The Effective Desig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Objectives—With a Micro Class Instructional Design as an Example A Laboratory Demonstration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Percentage of Oxygen in Air
序 号 1 2 3 4 教材名称 综合化学实验教程 化学认知结构的测量 《结构化学》第二版第九章 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 出版社级别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科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出版社(B 级专著) 作者 陈战国 周青 王文亮(2.6 万字) 王渭娜(5 万字) 胡卫平,严文法(5 万字)
一种具有恒定缓冲容量的宽程 pH 缓冲体 系
Teacher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Studies 大学化学
重要
2
1-9 33-3 7 69-7 3 24-2 9
88-92
杨承印
一般
32 32 32
32
杨承印
大学一般
一般
陈亚芍
岳宣峰
“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的高效课堂 ——以“有机化学反应”复习课为例 基于课堂观察的教与学言语行为量化分 析——以“水的组成”教学为例 基于课堂观察的熟手型化学教师提问技 能有效性研究 通识教育公选课化学与社会进步团队教 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化学初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调查研究 浅谈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兴趣 “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探索——以 “离子反应”教学为例 浅谈 POE 策略在苯酚教学中的应用
(人大复印报刊 资料)化学教与 学 化学教学
核心
无 361 2017 年第 2期 39 39 总 363 期 365 38 38 38 36
2-5 6-11 32-3 6 13-1 7 45-4 8 53-5 6 15-2 0 66-6 7 46-5 0 42-4 8 246248 193199
严文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