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策略和疾病监测》习题
疾病预防控制学试题及答案

疾病预防控制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1. 什么是疾病预防控制学?
疾病预防控制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传播
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其目的是通过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 疾病预防控制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疾病预防控制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疾
病预防策略、疾病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疾病监测与评估等。
3. 请简要介绍疫苗的作用和意义。
疫苗是一种用来预防疾病的生物制品,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
反应,提高免疫力,从而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疫苗的广泛
使用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人群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4.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并简要介绍其传播途径。
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感、麻疹、肺结核、艾滋病等。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麻疹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肺结核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5. 请简要介绍疾病监测的目的和方法。
疾病监测的目的是及时获取有关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信息,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监测的方法包括疫情报告、发病率统计、病原体分离和鉴定、流行病学调查等。
答案仅做参考,具体内容请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进行学习和备考。
流行病学 疾病预防和疾病监测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一、传染病的预防
经常性预防措施: 1、改善卫生条件:加强饮水、饮食卫生,粪便和污物的管
理和无害化处理等 2、健康教育:低投入、高收益的措施 3、加强国境卫生检疫: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在一
个国家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口 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进出境人员、交通工具、 货物、行李和邮件等实施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 鼠疫-6天;霍乱-5天;黄热病-6天
天花与历史
在公元568年麦加的象战中,天花致埃塞俄比亚士兵大 批死亡
天花传入新世界 (加勒比海 1507, 墨西哥 1520, 秘 鲁1524, 和巴西 1555) 对西班牙人的征服行动起到 了很大的帮助
天花摧毁了西南非洲的霍屯督人(Hottentots) (1713) 1738年, 天花杀死了北美印第安人切罗基部族一半的
疾病自然史
健康
疾病
疾病分期 预防分级
易感期
第一级 预防
预防措施
健康促进 健康保护
潜伏期
第二级 预防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临床期
第三级 预防
对症治疗 康复治疗
三级预防和疾病自然史关系示意图
一级预防 (primary prevention)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 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加强对病因的研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 是一级预防的根本。 一级预防的基本原则:
又称临床预防。对已患病者 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 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 残疾者促使功能恢复,心理 康复,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 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 活动及延长寿命
疾病控制专业试题及答案

疾病控制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不包括以下哪项?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隔离措施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疾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科学管理C. 个体治疗D. 群体控制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疾病监测的目的?A. 早期发现病例B. 评估疾病控制措施的效果C. 确定疾病流行趋势D. 为患者提供治疗答案:D4. 疾病控制中,哪个阶段是最关键的预防阶段?A. 疾病发生前B. 疾病初期C. 疾病中期D. 疾病晚期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疾病控制的策略?A. 健康教育B. 疫苗接种C. 隔离治疗D. 药物治疗答案:D6. 以下哪个是疾病控制中的“三早”原则?A.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 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C.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D. 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答案:A7. 疾病控制中,哪个措施是针对传染源的?A. 健康教育B. 隔离治疗C. 疫苗接种D. 环境消毒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疾病控制中常用的健康教育方法?A. 宣传册B. 讲座C. 电视广告D. 药物治疗答案:D9. 疾病控制中,哪个环节是针对传播途径的?A. 个人卫生B. 环境卫生C. 社区隔离D. 药物治疗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疾病控制的最终目标?A. 降低发病率B. 减少死亡率C. 提高治愈率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措施属于疾病预防控制的措施?A. 健康教育B. 疫苗接种C. 环境卫生管理D. 隔离治疗答案:ABCD12. 疾病控制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疾病的传播?A. 气候条件B. 人群密度C. 个人卫生习惯D. 医疗资源答案:ABCD13. 疾病控制中,以下哪些是疾病监测的内容?A. 病例报告B. 疫情分析C. 风险评估D. 健康教育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疾病控制中常用的健康教育方法?A. 宣传册B. 讲座C. 电视广告D. 社交媒体答案:ABCD15. 疾病控制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A. 疫苗接种B. 环境卫生管理C. 个人卫生习惯D. 隔离治疗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疾病控制的基本原则。
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演示文稿

•为什么要修订疾病防制策略:
☻1、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和科学技术进步。 ☻2、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现代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广泛地影响着
个体的生物行为和社会行为。 ☻4、生物和社会行为往往是疾病传播和流行的决
(二)健康保护 健康保护是对有明确病因(危险因素)或具备特异 预防手段的疾病所采取的措施,在预防和消除 病因上起主要作用。 如①长期供应腆盐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②改进工艺流程,保护生产环境不受有害粉 尘的侵袭,以减少肺癌和尘肺的发生;
③通过孕妇保健咨询及禁止近亲婚配来预防 先天性畸形及部分遗传性疾病等。
或伤残带来的痛苦,并且通过更好的途径进入成年、 老年,最后安乐地死去; ➢ ③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均匀地分配一切卫生资源; ➢ ④所有个人和家庭,通过自身充分地参与,将享受 到初级卫生保健; ➢ ⑤人们将懂得自己有力量摆脱可以避免的疾病,赢 得健康,并且明白疾病不是不可避免的。
(二)、初级卫生保健
☻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PHC) 的概念
➢措施是开展工作的具体手段。
☻策略和措施的关系:策略的落实要靠一个个具
体措施的实现;而具体措施的实施离不开宏观策 略的指导。否则政策落空或者事倍功半,收效甚 微。 ➢如全球消灭天花……
一、结合实际情况
在宏观水平制订预防策略
☻什么是疾病防制策略:是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疾 病防制的当前形势和既往工作进行客观分析与评 价的基础上,找出疾病防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 难和障碍,确定疾病防制中的优先领域及其近、 中、远期步骤和方法。
是指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的2000年以 前及以后年代的一项永久性目标,即1977 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卫生策略——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2000,HFA)
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监测网络构建考核试卷

16.下列哪些属于公共卫生监测的指标?()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治愈率
D.疫苗接种率
17.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三级预防分别是指()
A.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B.第二级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
C.第三级预防:康复治疗
D.第四级预防:疾病后遗症的预防
18.以下哪些措施可以用于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A.隔离患者
D.易感人群比例
15.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主要包括()
A.个体预防策略
B.社区预防策略
C.疾病监测策略
D.全民健康策略
16.下列哪种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属于第一级预防?()
A.疫苗接种
B.抗病毒治疗
C.隔离患者
D.加强个人卫生
17.公共卫生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A.描述性分析
B.分析性分析
C.预测性分析
()
7.公共卫生监测数据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分析性分析和______。
()
8.疾病爆发的关键时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采取______措施以控制疫情蔓延。
()
9.下列疾病中,______是一种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
10.公共卫生监测网络的有效运行依赖于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______。
6.第一级预防是在疾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7.疫苗接种后,人体可以立即获得对某种疾病的免疫力。()
8.公共卫生监测网络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疾病监测方法。()
9.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一种。()
10.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应由卫生部门独立完成,无需其他部门参与。()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疾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疾病的预防策略和疾病监测

名词解释1. high risk strategy2. primary health care3. health promotion4. secondary prevention5. disease surveillance6. active surveillance7. passive surveillance8. sentinel surveillance9. two pronged strategy10. Secondary Generation Surveillance填空题1.我国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__为重点,__为主,____,依靠_____,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
2.一级预防又称__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是时针对____采取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3.二级预防即___、___、___,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4.疾病监测是指__、__、__地收集疾病的____及____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单项选择题1.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通过的时间是A.2000年B.2001年C.2002年D.2003年E.2004年2.下列哪组传染病采用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和麻风病C.艾滋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艾滋病、肺炭疽、麻风病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风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3.下列哪一种是用来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的措施A.检疫B.消毒C.预防接种D.疾病监测E.卫生监督4.1992年我国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范畴的疫苗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B.流行性脑脊髓炎疫苗C.流行性腮腺炎疫苗D.狂犬病疫苗E.乙型肝炎疫苗5.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是A.发热B.腹泻C.接种部位炎症反应D.晕厥E.接种部位附近淋巴结肿大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性措施中,其主导措施是A.早期隔离患者B.及时发现带菌者,并给予治疗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D.保护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E.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三管一灭”7.健康促进的内涵是A.个人行为改变B.集体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C.个人行为与政府行为改变D.特殊人群行为改变E.政府行为与环境的改变8.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不包括A.促进健康B.预防疾病C.预测疾病D.康复服务E.治疗疾病9.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A.描述疾病分布B.预测疾病流行C.验证病因假设D.制订预防措施E.评价预防效果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应遵循的原则是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国际合作,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反应迅速B.建立队伍,依靠科技,加强监测,各方合作,群众参与,措施果断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D.加强领导,注重措施,保障供给,协调关系,发动群众,讲究实效E.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界参与,防治结合,信息通畅,行动快速11.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12.杀灭或消除传播因素上的病原体,使其无害化,称为A.控制B.消灭C.预防D.消除E.消毒13.按新修订公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若农村发现AIDS病人,其报告时限为A.6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E.48小时14.下列疾病中适宜开展二级预防的是A.心肌梗塞 B.色盲 C.胰腺癌 D.肺结核 E.麻疹15.下列措施中属于三级预防的是A.早期治疗B.戒烟限酒C.体育锻炼D.合理营养E.心理康复16.下列哪项不是疾病监测的特点A.可以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B.包括常规报告系统C.属于纵向研究D.信息反馈是纵向进行的E.信息是由原始资料经过处理后形成的17.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A.婚前检查 B.保健服务C.产前检查 D.预防性卫生监督 E.经常性卫生监督18.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A.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C.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D.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E.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19.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A.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C.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20.三级预防的作用不包括防止A.合并症B.伤残C.后遗症 D.复发 E.慢性化21.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包括以上四种22.下列有关疾病监测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主动监测的结果要比被动监测准确B.静态人群资料的处理要比动态人群简单C.监测病例的诊断要比实际病例简便D.直接指标的获得要比间接指标困难E.哨点监测的耗费要比常规报告高23.目前疾病监测的主要对象是:A.肿瘤B.传染病C.地方病D.非传染病E.性病24.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类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因素:A.环境因素B.生物因素C.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D.现有的卫生保健系统的缺陷E.民族的风俗习惯25.下列那种是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预防措施是针对传染病接触者的A.医学观察B.留验C.应急接种D.药物预防E.住院隔离2.下列哪些疾病为我国规定检疫的传染病A.黄热病B.斑疹伤寒C.霍乱D.流感E.鼠疫3.WHO规定的国际监测传染病包括A.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B.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C.登革热,乙型脑炎D.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肺结核E.结核病,感染性腹泻和病毒性肝炎4.用筛检来开展二级预防的疾病,应具备的条件包括A.发病率或死亡率高B.病死率或复发率高C.具备亚临床期的检测方法D.发现的病人能够得到治疗E.具备有效的治疗方法5.一级预防的措施包括A.贯彻卫生立法,开展卫生监督B.降低危害,促进安全行为C.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D.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E.定期健康检查6.一级预防的效应包括A.避免或减少对病因的暴露B.降低发病率C.提高生存率D.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E.提高生活质量7.下列哪些疫苗为我国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疫苗:A.卡介苗B.白百破混合制剂C.脊髓灰质炎疫苗D.乙肝疫苗E.麻疹疫苗简答题1.制订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传染病爆发、流行的紧急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根据WHO规定疫苗禁忌证的范畴有哪些?4.非传染病监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哪六个方面?论述题1.试述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中的地位。
2023年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竞赛疾病预防控制知识试卷(练习题库)

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竞赛疾病预防控制知识试卷(练习题库)1、属于行政诉讼特有原则的是()2、下列各机构中,只有哪个机构可以依法实施行政处罚()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方式()4、行政复议实行几级复议制()5、简要回答人禽流感病例的诊断标准6、假如为不明原因病例,或怀疑为人禽流感感染病例,经治医生应该做什么?7、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
8、简要回答如何处理可能为人禽流感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9、简要回答人禽流感预警病例10、医疗机构在接诊过程中,如何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和分诊?11、简要叙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定义12、请写出当地常见的5种乙类传染病和5种丙类传染病13、您作过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报告吗?您在什么情况下作订正报告?14、慢性传染病的报告遵循的原则15、《死亡证实书》死亡原因部分的填写要求?16、解释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
17、如使用A+C群流脑疫苗时,应按照的原则?18、冰箱使用要求。
19、冷藏箱和冷藏包使用要求。
20、冰排使用要求。
21、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簿)的使用治理要求。
22、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应公示相关资料包括?23、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定义及处理方法。
24、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病例定义。
25、(描述疾病流行强度)散发的概念;分析疾病分布出现散发的原因。
26、突发事件现场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27、其他暴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要求。
28、突发事件报告的时限和程序要求。
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
30、 HFRS(出血热)的主要预防对策是什麽?为什麽要采取这样的对策?31、简述HFRS(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32、霍乱防制的要点是?33、霍乱确诊病例的条件是?34、为什么感染性腹泻轻易经水传播?35、医源性传播定义。
36、留验定义。
37、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38、防止传染病扩散针对易感者应采取的措施。
39、防止传染病扩散针对传播途径应采取的措施。
40、防止传染病扩散针对传染源应采取的措施。
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完整版PPT资料

(一)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 人们避免或减少对致病因子的暴露,改变 机体的易感性,保护健康人免于发病。有 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和环境保护、监测:
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项通过对传播 媒介和行为的干预,促使人们自愿采取 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影 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以达到促进健康的 目的。
(二)健康保护 健康保护是对有明确病因(危险因素)或具备特异 预防手段的疾病所采取的措施,在预防和消除 病因上起主要作用。 如①长期供应腆盐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②改进工艺流程,保护生产环境不受有害粉 尘的侵袭,以减少肺癌和尘肺的发生;
③通过孕妇保健咨询及禁止近亲婚配来预防 先天性畸形及部分遗传性疾病等。
➢是应用切实可行、学术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 方法和技术,并通过社区的个人和家庭积极 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社区和国家依 靠自力更生原则精神能够负担的一种基本的 卫生保健形式。
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内容:
☻ 1、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通过健康教育促使人们自觉 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 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3、环境保护和监测
☻ 环境保护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措施,旨在保证人 们生活和生产环境的空气、水、土壤不受“工 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和“生活三废” 即粪便、污水、垃圾,以及农药、化肥等的污 染。避免环境污染和职业暴露对健康造成的危 害。
☻ 保护环境应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以国家颁布的 标准如大气卫生标准、三废排放标准、饮水及 饮食卫生标准、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等为 依据,监测有害物质含量是否超过国家的标准, 以期作为改善环境,保护人民不受致病因子危 害的根本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预防策略和疾病监测一、填空题1.我国传染病管理法中规定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____________类,共计__________种。
2.根据有无明显传染源存在,可将消毒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后者又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是______________。
4.疾病监测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的步骤。
5.传染病的监测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6.预防接种免疫学效果的评价通常是以_________作为对照,以_________作为评价指标。
7.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通常是在人群中进行现场实验,比较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发病率的差别,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为评价指标。
二、选择题【A型题】1.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是A.患病率B.死亡率C.病死率D.相对危险度E.阳转率2.WHO提出的扩大免疫计划,以预防A.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和肺结核B.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和肺结核D.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肺结核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和肺结核3.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是A.发热B.腹泻C.晕厥D.接种部位炎症反应E.接种部位淋巴结肿大4.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分为A.2类22种B.3类35种C.3类25种D.3类36种E.3类37种5.目前在全世界已消灭的疾病是A.麻疹B.鼠疫C.霍乱D.天花E.血吸虫病6.发现甲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应以最快方式向卫生防疫站报告,其中在城市的报告时限是A.6小时之内B.3小时之内C.12小时之内D.24小时之内E.48小时之内7.发现甲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应以最快方式向卫生防疫站报告,其中在农村的报告时限是A.6小时之内B.3小时之内C.12小时之内D.24小时之内E.48小时之内8.发现乙类传染病(除艾滋病,肝炎,炭疽的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外)及其疑似病人时,应以最快方式向卫生防疫站报告,其报告时限是A.6小时之内B.3小时之内C.12小时之内D.24小时之内E.48小时之内9.目前我国规定的国境检疫传染病是A.鼠疫、天花、伤寒、回归热B.鼠疫、天花、疟疾、伤寒C.流行性感冒、霍乱、天花、鼠疫D.天花、流行性感冒、伤寒、回归热E.鼠疫、霍乱、黄热病10.目前我国规定的监测传染病是A.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登革热B.疟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天花、霍乱C.鼠疫、流行性感冒、回归热、艾滋病D.霍乱、天花、流行性感冒、登革热E.伤寒、流行性感冒、回归热、霍乱11.注射白喉抗毒素的同时,又接种白喉类毒素,这种免疫称为A.自然被动B.自然自动C.人工被动D.人工自动E.人工自动被动免疫12.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是A.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对症防治B.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心理治疗C.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D.早发现、早治疗、对症防治E.早发现、对症治疗、心理治疗13.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性措施中,其主导措施是A.早期隔离病人B.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C.及时发现带菌者,并给予治疗D.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E.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三管一灭”14.规定报告的甲类法定传染病有A.2种B.3种C.4种D.5种E.6种15.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癌症是A.一级预防措施B.二级预防措施C.三级预防措施D.传染病预防措施E.传染病防疫措施16.麻疹的常见潜伏期为A.7~8天B.8~9天C.9~l0天D.10~11天E.11~12天17.伤寒的常见潜伏期为A.11~l2天B.12~13天C.13~14天D.14~15天E.15~16天18.饮水消毒是A.一级预防措施B.二级预防措施C.三级预防措施D.传染病预防措施E.传染病防疫措施19.对某病暴发流行进行调查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详细分析人口资料B.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C.证实爆发的存在D.采取控制措施E.验证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20.改善饮水卫生,最有利于减少哪种传染病的发病率A.细菌性痢疾B.阿米巴痢疾C.乙型肝炎D.伤寒、副伤寒E.脊髓灰质炎21.饭店的碗筷每次用后都进行消毒,这是A.终末消毒B.疫源地消毒C.随时消毒D.预防性消毒E.化学消毒22.消毒是清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A.细菌B.细菌芽胞C.病毒D.微生物E.病原体23.在流行过程的诸环节中,受社会因素影响最明显的是A.传染源B.传染途径C.易感人群D.传播途径E.传播因素24.下列哪种乙类传染病在报告时限上与甲类传染病相同A.伤寒B.疟疾C.艾滋病D.白喉E.流行性乙型脑炎25.对于急性传染病接触者,采取检疫措施的时间是A.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B.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短潜伏期C.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D.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E.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26.注射特异免疫球蛋白属于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人工被动自动免疫27.母亲的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可提供哪一类免疫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内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非特异性免疫28.感染可产生哪一类免疫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非特异性免疫29.在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下列哪一项是主要环节A.治疗病人B.隔离带菌者C.切断传播途径D.预防接种E.接触者预防服药30.疫苗可产生哪一类免疫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非特异性抵抗力31.就多数传染病而论,下列哪一种传染过程最常见A.显性感染B.隐性感染C.潜在性感染D.带菌状态E.带虫状态32.我国儿童计划免疫使用的疫苗不包括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活疫苗C.百白破混合制剂D.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E.乙型肝炎疫苗33.我国法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是A.鼠疫、霍乱B.鼠疫、炭疽C.伤寒、副伤寒D.伤寒、霍乱E.霍乱、炭疽34.将传染病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的危险这一过程被称为A.拘留B.隔离C.留验D.医学观察E.消毒35.以下哪项属于二级预防措施A.康复工作B.预防接种C.防复发转移D.定期体检E.良好的生活方式36.对有症状的传染病人,需采取隔离措施是因为A.临床症状严重,有死亡危险B.能排出病原体C.传染病管理办法规定要隔离D.可以及时组织抢救治疗E.减少对易感人群的威胁37.对病原携带者采取的防疫措施有A.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B.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隔离、治疗和送检病原学标本C.收留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进行诊断治疗D.在饮食、服务、托幼机构工作的病原携带者永久调离工作岗位E.艾滋病、乙型肝炎和疟疾的病原携带者严禁做献血员38.免疫预防的主要方法是A.人工被动免疫B.人工自动免疫C.被动自动免疫D.自然自动免疫E.自然被动免疫39.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要持续冷藏,这一冷藏系统称为A.计划免疫B.冷链机制C.扩大免疫规划D.冷链系统E.冷链体系40.下列哪项不是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A.过敏性休克B.血清病C.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D.无菌性化脓性炎症E.接种部位24小时炎症反应41.对接触者不需要医学观察的疾病是A.麻疹B.霍乱C.白喉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流行性乙型脑炎42.下列哪种传染病不需要隔离A.结核病B.钩虫病C.鼠疫D.病毒性肝炎E.细菌性痢疾43.不需要进行终未消毒的疾病是A.麻疹B.肺结核C.白喉D.脊髓灰质炎E.霍乱44.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一级预防A.预防接种B.合理营养C.消除病因D.定期复查E.保护环境45.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自动免疫使用的制剂A.脊髓灰质炎活疫苗B.丙种球蛋白C.卡介苗D.麻疹活疫苗E.白喉类毒素46.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被动免疫使用的制剂A.免疫血清B.免疫球蛋白C.丙种球蛋白D.麻疹活疫苗E.血清抗毒素【B型题】问题 47~50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被动自动免疫47.接种卡介苗属于48.注射白喉抗毒素属于49.注射白喉类毒素属于50.注射白喉抗毒素的同时注射白喉类毒素属于问题 51~54A.灭活疫苗B.减毒活疫苗C.化学药品D.丙种球蛋白E.抗毒素和类毒素51.预防白喉利用52.预防霍乱利用53.预防麻疹利用54.预防脊髓灰质炎利用问题 55~58A.日常生活接触传播B.昆虫媒介传播C.直接接触传播D.空气传播E.以上都不是下列疾病的传播途径是55.结核病56.梅毒57.葡萄球菌食物中毒58.疟疾问题 59~61A.对病人及病原携带者的接触者的措施B.消毒杀虫C.疾病监测D.三级预防E.预防接种59.针对传染源的措施60.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61.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问题 62~65A.一级预防措施B.二级预防措施C.三级预防措施D.传染病预防措施E.传染病防疫措施62.改水除氟、控制环境高氟是63.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癌症是64.饮水消毒是65.疫源地处理是问题 66~69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非法定报告病种E.慢性非传染病疾病66.病毒性肝炎、麻疹67.鼠疫、霍乱68.流行性感冒、麻风病69.高血压、肺癌问题 70~72A.3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48小时70.在城镇发现鼠疫、霍乱或疑似病人的报告时限是71.在农村发现鼠疫、霍乱或疑似病人的报告时限是72.在城镇发现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或疑似病人的报告时限是问题 73~75A.慢性病的一级预防B.慢性病的二级预防C.慢性病的三级预防D.心理预防E.预防接种73.促进健康、特殊保护属于74.在症状前期采取的措施一般属于75.对症治疗、预防伤残属于问题 76~80A.预防接种B.计划免疫C.扩大免疫计划D.冷链E.被动自动免疫76.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77.在有疫情出现时用于保护婴幼儿和体弱接触者的免疫方法78.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及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79.WHO要求全世界所有儿童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以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80.疫苗从生产单位到使用单位,在储存、运输和接种等过程中都保持在较冷的环境下问题 81~85A.消毒B.灭菌C.随时消毒D.终末消毒E.预防性消毒81.消除和杀灭传播途径上的病原体82.杀灭传播途径上的一切微生物83.传染病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84.对现有传染病的疫源地及其排泄物及污染品及时进行消毒85.对饮水、空气和乳品等实行的经常性的消毒【C型题】问题 86~87A.随时消毒B.终末消毒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86.流行性感冒一般应用87.细菌性痢疾可应用问题 88~90A.我国规定的国境检疫传染病B.我国规定的监测传染病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88.鼠疫、霍乱89.流行性感冒、回归热90.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X型题】91.疫源地消毒包括A.全面消毒B.随时消毒C.终末消毒D.局部消毒E.正常消毒92.对传染病的消毒途径的消毒的种类包括A.预防性消毒B.疫源地消毒C.饮食消毒D.食具消毒E.饮水消毒93.目前常用的免疫接种途径是A.划痕B.皮下注射C.静脉注射D.口服E.肌肉内注射94.预防接种的种类包括A.局部免疫B.人工自动免疫C.被动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随时免疫95.下列哪些疾病需要进行终末消毒A.炭疽B.流行性乙型脑炎C.鼠疫D.流行性感冒E.流行性出血热96.目前已知有抗体功能的免疫球蛋白有A.IgG B.IgM C.IgA D.IgE E.IgD97.集体单位暴发疾病,哪些表现是合理的A.单一暴露的发病曲线是单峰型B.发病曲线呈波状者,常为接触传播C.在单一暴露的发病中,重症病人多发生在后半期D.具有集体免疫时,不显性感染者增多E.得病者症状相似三、名词解释三级预防消毒人工自动免疫疾病监测初级卫生保健健康促进主动监测四、简答题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2.我国计划免疫的程序是什么?3.对于甲类和乙类传染病如何进行报告?五、答案填空题参考答案1.甲、乙、丙三类,计37种2.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未消毒3.转化率4.收集资料,分析评价资料,反馈和利用资料5.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6.自身,转化率7.接种组,未接种组,保护率,效果指数选择题参考答案1.E2.A3.C4.E5.D6.A7.C8.C9.E10.A11.E12.A13.E 14A15.B16.D17.C18.D19.C20.D21.D22.E23.D24.C25.E26.D27.B 28.A29.C30.C31.B32.D33.A34.B35.D36.E37.E38.B39.D40.E41.E42.B43.A44.D45.B46.D47.C48.D49.C50.E51.E52.A53.B54.B55.D56.C57.E58.B59.A60.B61.E62.A63.B64.D65.E66.B67.A68.C69.E70.B71.C72.C73.A74.B75.C76.A77.E78.B79.C80.D81.A82.B83.D84.C85.E86.D87.C88.A89.B90.D91.BC92.AB93.ABDE94.BCD95.AC96.ABCDE97.A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