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基本知识
公务员考试学习笔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资料分析一.资料分析基本思路
二.资料分析中常遇到的概念
1.增长:B-A
增长率:
同比增长:与上年的同期
环比:与同一年的上个时期
提到增长的快慢时一般指增长率
2.百分比:
百分点:
3.倍数
翻番:翻几番就是2的几次方
4.年均增长(量):(1000-100)/3
年均增长率:
近似计算:
前提X较小,小于5%;1+nX比真实结果稍小
5.拉动增长
6.指数:反映的是一个比例关系,将一项数据固定为某值,另一个数据根据比例转换为另一组数据
重点是看把哪个值固定
7.人口相关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死亡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三.估算的方法
1.尾数法:尾数的和/差/积,等于和/差/积的尾数
2.首数法:多用于除法
3.百分数:
X%为较小的数,一般低于5%
在相除时可控制小数点后面2位并结合选项选择
4.中间值:一般选择常见的分数
如:,,,。
公务员行测备考必备的常识知识点梳理

公务员行测备考必备的常识知识点梳理公务员行测备考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其中常识知识点是考试中的重点。
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常识知识点,不仅可以提高行测成绩,还能够增强综合素质。
本文将对公务员行测备考必备的常识知识点进行梳理,方便考生进行学习和复习。
一、政治常识政治常识是公务员行测中的基础科目,包括宪法、政治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党的理论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机构设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和党的工作要求。
此外,还需要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和政策动向。
二、法律常识法律常识是公务员行测中的另一个重要科目,包括法律基本理论、法律制度、法律法规以及法律实务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法规的分类,熟悉一些常见的法律术语和法律程序。
此外,还需要学习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专业知识,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
三、经济常识经济常识是公务员行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市场经济以及经济政策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国民经济的基本概念和指标,掌握一些经济学常识和经济法规。
此外,还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经济问题和政策,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化。
四、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是公务员行测中的一项综合性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文学、艺术、体育以及科学技术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熟悉一些名著和文学作品,了解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运动员,掌握一些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五、社会常识社会常识是公务员行测中的一项实践性知识,包括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治理以及社会规律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熟悉社会问题和社会热点,了解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掌握一些社会调查和统计的基本方法。
六、科学常识科学常识是公务员行测中的一项实用性知识,包括科学基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以及科学发展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掌握一些科学实验和观察的基本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引言概述:公务员是指在政府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中从事国家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
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以便顺利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岗位。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析和解析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正文内容:一、政治理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关系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剩余价值论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的关系3.党的建设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建设制度4.党和国家机构党的领导核心和核心领导机构国家权力机构和国家行政机构党和国家监督机构5.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法律法规知识点1.宪法和行政法律宪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行政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2.行政管理法规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奖励3.行政诉讼法律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行政诉讼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行政诉讼的审判程序和结果4.司法制度和司法解释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原则司法解释的作用和效力司法审判的程序和结果5.公共财政法律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公共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比例代表与总量代表的原则三、经济管理知识点1.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财务管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财务报告和财务管理的规范3.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员选拔培训和发展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4.项目管理项目的立项和实施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项目的监督和验收5.经济法规与法律事物处理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制度经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经济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的预防四、行政能力知识点1.决策分析信息收集和分析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决策的实施和评估2.组织管理组织结构和权责清晰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组织文化和员工激励3.沟通协调沟通的目的和方式协调的原则和技巧沟通与协调的效果评估4.领导能力领导风格和能力评估领导与管理的关系基于团队合作的领导方式5.创新与变革创新的动力和途径变革的目标和方法创新与变革的评估和绩效五、社会学知识点1.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过程社会结构和社会层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社会心理学个体内心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群体心理与社会互动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3.社会力量和社会问题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关系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维护4.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目标和方式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素质社会工作的机构和方法5.社会调查与研究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研究设计和报告撰写社会调查与研究的应用领域与意义总结:本文从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经济管理、行政能力和社会学等五个大点阐述了公务员资料分析的知识点。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记

行测笔记一、资料分析 (一)基本知识1、增长量、增加值、增加额、增长额 ✧ 增长量、增加值=终值 — 初值✧ 现值为B ,增长率为r,则增长量= B - B / (1+r )✧柱形图中两个柱长短的差值所代表的统计数值,若具体指标数值的曲线成线性,则在相邻时间段内,增加量相等,但增长率不同,即便是该曲线的斜率逐段增加也不能够判断增长率增加了,因为这跟基值大小有关。
【此时可能能用到直尺,量“柱”的长短和“点”的高低】 ✧若表示某一数值的实际指标(一定是数值,不能是百分比之类的)呈线性增长,那么相同时间段的增长量相同,但在曲线上升时它的增长率降低了,在曲线下降时它的增长率的绝对值增大了================================================================================================= 2、增长率、增长了多少(用%表示) ✧ 增长率终值/初值 — 1 ……………………终值大于初值<问增长了百分之多少>1 — 初值/终值 ……………………终值小于初值<问降低了百分之多少>✧ 两年混合增长率: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r1 + r2 + r1 * r2 ✧平均增长率:如果n 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 A (1+r|)n = B ,中的r 就是n 的平均增长率,r= 1-,累计增长率在数值上等于平均增长率。
当n<0.05即5%时,(1+r|)n ≈1+nx 。
✧ “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不包括2004年的,即共有3年 “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包括2004年的,即共有4年✧等速率增长:中间一项的平方等于两边项的乘积;如果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量分别为a,b,c ,第二年、第三年的增长率都为r ,则:2bc a=✧ 同增同减或者同减同增,最后降低✧ 前后两期对比时,前一期叫“基期”,后一期叫“现期”这两期的量作对比后得到的“变化率”是属于“现期”的。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汇总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汇总一、数量关系1. 数字推理-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和差积商- 数列求和- 数列应用题2. 数学运算- 四则运算- 百分比- 比例与相似- 利润与利率- 速度与时间- 单位换算- 几何图形的计算二、判断推理1. 逻辑判断- 直言命题- 假言命题- 选言命题- 联言命题- 逻辑推理2. 图形推理- 图形相似- 图形旋转- 图形对称- 图形拼接- 图形数量变化三、资料分析1. 图表阅读- 柱状图- 饼图- 折线图- 散点图- 综合图表2. 数据处理- 数据的增长与下降- 数据的比较与排序- 数据的综合分析- 增长率与百分比点的变化四、常识判断1. 政治常识- 国家制度与法律- 时事政治- 党的政策与方针2. 经济常识-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财政与税收-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3. 历史常识- 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历史4. 科技常识- 物理常识- 化学常识- 生物科技- 信息技术5. 地理常识-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地理知识的应用五、言语理解与表达1. 阅读理解- 文章主旨- 段落大意- 细节理解- 推理判断- 词句理解2. 表达能力- 语句连贯性- 逻辑性- 准确性- 修辞手法六、资料整理1. 信息提取- 关键词提取 - 信息归纳- 信息整理2. 资料组织- 资料分类- 资料总结- 资料呈现七、案例分析1. 社会案例- 社会问题- 社会现象- 社会事件2. 管理案例- 管理决策- 管理策略- 管理效果八、综合分析1. 综合判断- 综合材料分析- 综合情景分析2. 综合推理- 综合逻辑推理 - 综合情境推理九、策略选择1. 问题解决- 问题识别- 解决方案- 方案评估2. 决策制定- 决策原则- 决策过程- 决策效果十、实务操作1. 公文写作- 通知- 通报- 报告- 请示- 批复2. 会议组织- 会议筹备- 会议流程- 会议记录- 会议总结以上是公务员行测的主要知识点汇总,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掌握每个部分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实际题目进行练习,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国考行测知识点总结

国考行测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常识政治常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常识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情况,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及基本纲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国家的政治组织和民主监督制度,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治常识等。
1、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情况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领导人民战胜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反动性和其他反动武装力量,推翻三座大山进行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反动力量不断腐败烂掉,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但仍然坚定信念、忠诚为党、爱党、为共产主义、为中国革命战斗终身。
2、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及基本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活动方针是坚决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克服形式和能力“两个在”、坚决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清除社会腐败等。
党的基本路线是实行调整、改造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式,实现人民生活的全面建设小康。
党的基本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3、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国家的根本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二、历史常识历史常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常识包括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历史常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必考的内容,要求考生熟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一种以农民为基础、以地主阶级为核心的社会形态。
考公考编行测职测考试知识点梳理——资料分析

<|a-b|
判方向 定大小
计算
时间点、时间段 累计
同比、环比 日均、月均(注意年份)
主体找错 主体范围 顺逆差、研究生、反超 增长率、降幅、变化幅度 人口增长率 ‰ 人命比、面积、量级问题
时间坑
主体坑 概念坑 单位坑
比重问题 常见的坑
资料分析
概念
增长率(增幅、增长速度、增速、涨幅、涨跌幅)
增长率
比较
一步除法,只截分母;多步计算,上下都截
截谁
首位不同 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 首位相同,次位差小于等于首位
差距大,截两位 差距小,截三位
截几位
分子大的分数小,分子小的分数小
一大一小直接看
谁变化大,以谁为依据 看倍数关系
横向看变化 纵向直接除
同大同小比速度
1. 一个数×1.5=这个数+这个数本身的一半
速算
先计算现期差,逆向思维推答案 截位直除计算
识别
时间上间隔一年,求前年的值
公式
基期=现期/(1+r间),r间=r1+r2+r1*r2
计算
r大,截位直除;r小,化除为乘
求后面某一时间的值
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1+r)
(r<5%)
截位直除,特殊数字
一般增长率
识别 公式
增长率/增速/增幅是……;增长/下降+%;增长最快/最慢;几成/几倍
2. 一个数×1.1=这个数错位相加
3. 一个数×0.9=这个数错位相减
4. 一个数÷5=这个数×2,同时小数点向左移一位
5. 一个数÷25=这个数×4,同时小数点向左移2位
6. 一个数÷125=这个数×8,同时小数点向左移3位
公考行测资料分析必懂基本知识

1.基期与现期在资料分析中,涉及某个统计指标发生变化时,经常是一个时期的量相对于另一个时期的量发生变化。
此时,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称为基础时期(简称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时期为现在时期(简称现期)。
【例题】2014年某高校毕业人数为12400人,2015年毕业人数同比增长10%。
【解析】2014为基期,2015年为现期。
2.增长率与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差,其中现期量高于基期量,用以表示具体量的绝对变化. 增长率是增长量与基期量之比值,用以表示具体量的相对变化,又称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
【例题】2015年某高校毕业人数为12500,同比增长25%,求增量。
【解析】去年的毕业人数就为人,增长量即为12500-人。
【例题】2015年某高校毕业人数为12500,今年与去年相比毕业人数增长了2500,求增长率。
【解析】增长率就为×100%3.同比与环比同比是指与上一年的同一个时期相比,用以反应本期与上一年同期相比的情况。
环比是指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用以说明逐期的发展情况。
(环比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例如:同比:2015与2014年,2015年3月与2014年3月环比:2015年3月与2015年2月,2015年第三季度与2015年第二季度4.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指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采用“%”的形式表示,在资料分析中,通常用来表示数量增加或减少的相对比例;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增速、比重等)的变动幅度,在资料分析中,通常用来表示百分数增加或减少的量。
例如:百分数:同比增长33.3%百分点:同比增长33.3个百分点5.倍数与翻番倍数是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比值;基础量为A,若另一个量为基础量的n倍,则另一个量的值为nA;翻番是指数量翻倍;基础量为A,若另一个量是基础量翻n翻,则另一量的值为A。
例如:3的3倍,为3×3=93的基础上翻3翻,即为3×23=24同比增长公式问题概述数值计算在资料分析中的比例巨大,需要用到很多公式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期与现期1.经常是一个时期的量相对于另一个时期的量在资料分析中,涉及某个统计指标发生变化时,发生变化。
此时,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称为基础时期(简称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时期为现在时期(简称现期)。
年毕业人数同比增长10%。
2014年某高校毕业人数为12400人,2015【例题】2015年为现期。
【解析】2014为基期,增长率与增长量2.. 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差,其中现期量高于基期量,用以表示具体量的绝对变化增长增长率是增长量与基期量之比值,用以表示具体量的相对变化,又称增长幅度、增幅、速度、增速。
25%,求增量。
2015年某高校毕业人数为12500,同比增长【例题】12500-人。
【解析】去年的毕业人数就为人,增长量即为,求增2500年某高校毕业人数为201512500,今年与去年相比毕业人数增长了【例题】长率。
100%【解析】增长率就为×3.同比与环比同比是指与上一年的同一个时期相比,用以反应本期与上一年同期相比的情况。
环比是指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用以说明逐期的发展情况。
(环比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例如:同比:2015与2014年,2015年3月与2014年3月年第二季度2015年第三季度与2015月,2年2015月与3年2015环比:* *4.百分数与百分点”的形式表示,在资料分析中,百分数指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采用“% 通常用来表示数量增加或减少的相对比例;在资料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增速、比重等)的变动幅度,分析中,通常用来表示百分数增加或减少的量。
例如:33.3% 百分数:同比增长33.3个百分点百分点:同比增长倍数与翻番5.倍,则另一个量,若另一个量为基础量的An倍数是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比值;基础量为nA;的值为A。
,若另一个量是基础量翻n翻,则另一量的值为A翻番是指数量翻倍;基础量为3=9 ×3倍,为3 例如:3的=2423×3的基础上翻3翻,即为3同比增长公式问题概述数值计算在资料分析中的比例巨大,需要用到很多公式和技巧。
具体来说,解题公式包括年均增长率、同比增长公式、两期混合增长、比重差公式和比重比公式。
解题技巧包括拆分法和划分份数法。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100%基期量×减少率=减少量÷.* *现期量=基期量×(1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 -减少率)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1 -减少率)【例题】某人2015年体重180斤,2014年体重150斤,求2015年同比增量,以及增长率。
【解析】增长量=180-150=30斤增长率=×100%=20%【例题】某人2014年150斤,2015年同比增长了20%,求2015年体重。
【解析】现期=150+150×20%=180斤【例题】某人2015年180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求2014年体重。
【解析】基期==150斤例题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约增长了:1年2014年同期相比,2011与* *D.52.5%C.47.4% A.25.9% B.36.8%2011元,2014年1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为3224直接从材料中寻找数据。
由材料可知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2187元,所以,2014年年1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约增长了年均增长率Bn年的年均增长率为r,则有第一种情形:假设第一年的值为A,第n+1年的值为B,这,)较小时因涉及开方难以计算,当r(≤5%r×=A(1+r)。
年均增长率=。
n较r r<。
当≈可近似计算为r注意到近似计算大小关系为大时,则需要将选项代入验证。
1 +rn第二种情形:若已知n 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年均增长率为r,则有(。
=rn(+r2)……1 +)。
年均增长率r 1 )1 )=r(+r1(n≈、……、r2rn 接近时,可近似计算r 、当注意到上述近似计r1-1<算大小关系为rD.25%C.16%B.10% A.6% 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的年均增长率约为:SCI 年间,2003-2007.* *解析:由近似计算公式可知年均增长率接近由材料可知,2007年比2003年增长,。
而实际年均增长率小于此值,结合选项。
故正确答案是C,如2015年保持相同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则2013-2015果年该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与2010-2012 年该市工业废水排放量预计达到:亿吨D.1.92 B.1.29 A.1.15亿吨亿吨亿吨C.1.50* *5按照该省2008年该省生产总值增加额为:年的平均增速,预计D.10544亿元A.1383亿元B.10348亿元C.1187亿元两期混合增长考点详述对某个量,基期量为A,第一期的增长率为r1,第二期的增长率为r2,求从基期到第二期的直接增长率r =r1 +r2 +r1×r2。
材料题2013年1~7月份,某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例题该市2013年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由混合增长率公式,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A.1.4%B.13.4%C.22.6%D.23.9%别为与,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故正确答案是D。
材料题.* *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回落2012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8,天然,陶瓷砖9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4%6.6%。
全年水泥产量21.8亿吨、同比增长7.4%,卫生陶7.1亿重量箱、同比下降3.2%27.2%花岗岩石材4.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平板玻璃亿件、同比下降13.1%。
瓷产量1.6。
同比增长13.4%万家,年底,规模以上企业3.4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万亿元,2012轻质建筑,但由于水泥制品、尽管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32.8%、66.6%材料、建筑陶瓷、耐火材料制品、金属门窗和玻纤增强塑料材料等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亿元新高,同3750、26.9%和30.6%,全行业利润总额仍创、22.5%21.8%、33.8%、10.5% 。
比增长3.5%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销大宗产品产销率呈下降态势,水泥产销率97.3%、同比下降0.6;同比增加1.8%7900.1个百分点。
截至12月份,水泥制造业存货亿元,、率95.6%同比下降亿元,319亿元,590同比增加15.7%;玻璃制品制造业存货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业存货15.8%同比增加。
7.9%,出口商品离岸价格上涨9.3%年,行业出口交货值约20122250亿元,同比增长、10%31.5%其中,建筑卫生陶瓷、建筑和技术玻璃、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5.7%。
2012年建材工业增加值约增长了:年相比,例题与2010A.3.5%B.19.5%C.31.5%D.33.2%比重差公式* *考点详述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即为7月轿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重与上半年同期相比:年2011个百D.14C.7B.7A.上升了约个百分点下降了约个百分点上升了约个百分点下降了约14分点* *万平方米,比;展出面积为81202011年全国共举办展览6830场,比2010年增加9.2%;万人以上节庆17.4%8.5%;502010年增长人以上专业会议64.2万场,比2010年增加,60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3.8%出国境展览面积活动6.5万场,比2010年增长3%;亿4万家;提供社会就业岗位1980万人次;直接产值3016实施项目1375个,参展企业。
,占全国第三产业的13%0.64%元,比2010年增长17.7%,占全国GD.P的1380三个城市共举办展览上海、广州三城市增长幅度较大,年北京、根据统计分析,2011年增长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场,比201033.8%,占全国的20%;展览面积为2523席,4中国占,在世界商展百强排行榜中,14席,其中北京占全国展览面积的13.4%,31% 2席,深圳1席。
席,广州上海43席,香港2010年相比约:2011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举办的展览场次占全国的比重与个百分点8减少了D.个百分点8增加了C.个百分点4减少了B.个百分点4增加了A.* *比重比公式考点详述比重比公式就求一个比值的增长率,现期量为东部地区2010年商品房单位面积平均售价增速为:无关。
平均增长与比重比一样。
适用公式A B与A.5.76%B.6.00%C.6.25%D.10.33% * ** *无关AB与* *拆分法B.56.7C.60.3D.65.4A.51.5÷51.52,因此参保人数为90.9%万人,占参保人员比例为51.52题目已知生育保险人数.* *。
左右,正确答案是B,而6÷0.9大于6,答案在56÷90.9%=(45+6)÷0.9 450.9=50材料题。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18827亿元,同比增长13.3%2013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64(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764亿元,增长11.5%。
12.7%。
元,同比增长例题年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2013D.46%B.58%C.64% A.52%,故比重为,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18827题目已知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是97649400,即大约是18827的一半左右,故先拆分出分母的50%,9764/18827注意到9764 A52%,故正确答案是。
左右,还剩9764-9400=360左右,剩余部分占2%,所以比重为划分份数法将小数转化为分数,然后求得相应的变化量和基期量。
适用:求变化量、基期量常用分数:;;1/8=12.5%;1/6=16.7%;1/7=14.3%1/4=25% 1/2=50%;1/3=33.3%;;1/5=20%1/9=11.1%a+b份。
aa/b如果增长率为分数,则去年为b份,变化量为份,今年为为负数)(当然变化率有正有负,下降时,变化量a求基期时,最好不要用增量×几份,误差更大,一般用现注意:分母是几,基期就为几。
期减去变化量。
材料题.*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88.7%,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行业中亏损企业2497个,同比增长36.7%,企业亏损面达16.6%,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