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与选型(何培玲)第2、3章 结构基本设计原则
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

SGk=Mgk=11kN· m
SQ1k=Mqk=16kN· m 则弯矩设计值 M=γ0(γGSGk+γQ1SQ1k) =1.0×(1.2×11+1.4×16)kN· m=35.6kN· m
弯矩设计值为35.6kN· m。
【例2.2】某教学楼楼面采用预制板,计算跨度l0=5.70m, 板宽0.9m,板自重2.2kN/m2。楼面采用水磨石地面 (10mm厚面层,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板底20mm厚 抹灰。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试求:① 板的跨中 截面弯矩设计值M;② 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M; ③ 频遇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M;④ 准永久组合荷 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M。
(3) 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M
M=Mgk+Mqk=11.66+7.31=18.97kN· m
(4) 频遇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M ψf1=0.6 M=SGk+ψf1SQ1k=Mgk+ψf1Mqk=16.05kN· m (5) 准永久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M ψq1=0.5 M=SGk+ψq1SQ1k=Mgk+ψq1Mqk=15.32kN· m
2
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
本章提要
本章讲述了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概率 极限状态设计法。重点应掌握结构的功能、结 构的可靠性和可靠度、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
各类极限状态的标志、极限状态设计实用设计
表达式的意义及用法。
建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选择适用、经济的结构 方案,并通过计算和构造处理,使结构能可靠地承 受各种作用。
2.3.1.2 结构抗力R
结构或结构构件抵抗作用效应(本书仅指荷载效
应)的能力,也即结构或构件承受内力、变形和抗裂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建筑建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不仅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还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设计人员要想从根本上保障建筑结果的施工质量,其前提在于保障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符合相关规定。
在此,本文针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设计方案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can not meet the life need of people.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fe property safety of the people. And design personnel to fundamentally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the premise is to guarante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In this,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rational design scheme, do the following discusses.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Basic principles; Design scheme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不仅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关系着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在工程建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及合理设计方案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承重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个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和使用安全。
建筑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 承重原则建筑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建筑物的自重和外部荷载,因此承重能力是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所需承受的各种荷载,包括自重、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并根据不同的荷载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2. 稳定原则建筑结构设计需要保证建筑物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能够保持稳定,不发生倾斜或坍塌。
因此稳定原则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设计者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形式、结构布局、支座形式等因素,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
3. 安全原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始终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设计者需要考虑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情况,包括地震、火灾、恶劣天气等,从而确保建筑物在这些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和材料,以及合适的安全措施,从而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1. 根据建筑用途确定结构形式建筑物的用途对其结构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其承载荷载和使用要求可能截然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建筑的用途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通常采用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而对于工业厂房,则通常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框架结构。
2. 合理选择结构材料结构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承重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选择结构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刚度、耐久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不同的建筑结构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结构材料,例如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在选择结构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和经济性,从而得到一个合理的结构材料方案。
3. 合理的结构布局结构布局是指结构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形状和尺寸。
合理的结构布局能够有效地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与选型

建筑结构与选型第一节概述一、建筑结构的定义建筑结构是形成一定空间及造型,并具有承受人为和自然界施加于建筑物的各种荷载作用,使建筑物得以安全使用的骨架,用来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以及对建筑物的美观要求。
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各种外界作用(如荷载、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的体系。
图 1. 建筑结构图示二、建筑结构的组成建筑结构一般都是由以下结构构件组成的。
1.水平构件用以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
一般有:(1)板,包括平板、曲面板、斜板。
(2)梁,包括直梁、曲梁、斜梁。
(3)桁架、网架等。
2.竖向构件用以支承水平构件或承担水平荷载的构件。
一般有:(1)柱;(2)墙体;(3)框架。
3.墓础用以将建筑物所承受的所有荷载传至地基上。
三、建筑结构的类型1.按组成建筑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划分(1)钢筋混凝土结构;(2)砌体结构:砖砌体,石砌体,小型砌块,大型砌块、多孔砖砌体等;(3)钢结构;(4)木结构;(5)塑料结构;(6)薄膜充气结构。
2.按组成建筑结构的主体结构型式划分(1)墙体结构,以墙体作为支承水平构件及承担水平力的结构;(2)框架结构;(3)框架—剪力墙(抗震墙);(4)筒体结构;(5)桁架结构;(6)拱型结构;(7)网架结构;(8)空间薄壁结构(包括薄壳、折板、幕式结构);(9)钢索结构(悬索结构);(10)薄膜结构。
3.按组成建筑结构的体型划分(1)单层结构(多用于单层厂房、食堂、影剧场、仓库等);(2)多层结构(2-6 层);(3)高层结构(一般为7 层以上);(4)大跨度结构(跨度在40—50m 以上)。
此外尚可按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划分为:平面结构体系与空间结构体系两大类。
第二节多层建筑结构体系一、多层砌体结构(一)概述(1)混合结构房屋是指同一房屋结构体系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的承重结构体系。
(2)砖砌体结构是指由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和砖墙承重的结构体系(亦称砖混结构)。
第2章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ppt课件

结构上的 “作用”
使结构或构件产生效 应(内力、变形等)的
各种原因的总称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是指能够引起结构 外加变形和约束变 形,从而产生内力
效应的各种原因。
是指直接以力的不同集结形式 (集中力或均布力)施加在结构 上的作用,通常也称为荷载。
荷
随 时
载 的
间 的 变
很短的荷载,
荷载代表值
结构或构件设计时,需针对不同设计 目的对荷载赋予一个规定的量值,该量值 即为荷载代表值。
永久荷载采用标准值为代表值。 可变荷载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 值和准永久值为代表值。 偶然荷载按使用的特点确定代表值。 其中荷载标准值为基本代表值。
荷载标准值
荷载标准值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在 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
结构抗力也是一个随机变量, 影响因素主要有材料性能(强 度、变形模量等物理力学性 能)、构件几何参数、配筋情 况以及计算模式的精确性等。
材料强度的取值
材料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考虑由于材料 强度的变异以 及几何参数和 设计模式的不 定性可能使结 构抗力进一步 降低的不利影 响。
根据标准试 件用标准试 验方法测得 的具有95% 以上保证率 的强度值,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
荷载分项 系数
1.2 1.35
1.0 0.9
一般情况下
1.4
可变荷载 对标准值>4kN/m2的工业房屋楼
1.3
面活荷载
结构抗力R
结构抗力是指结 构或构件承受各 种荷载效应的能 力,即承载能力 和抗变形能力。
R = R(fc,fs,αk…)
建筑结构选型课件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适用范围
▪ 框架-剪力墙结构属于半刚性结构体系,适用于10~20层房屋,最高不 宜超过25层
▪ 较之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建筑平面的灵活布置,适用于办公楼、旅馆、公寓、住宅等建筑以及一 些工业厂房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二、剪力墙结构
▪ 房屋高度超过25层时,水平荷载的影响相当大,需要的剪力墙数量很大, 需要采用全剪力墙结构
▪ 结构整体性更强,抗侧移刚度更大,侧向变形更小,抗震性能更好,用 钢量较省,施工相对简便快捷
▪ 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 ▪ 建筑结构选型的原则 ▪ 建筑结构的组成与分类 ▪ 建筑结构选型实例分析
绪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一、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
▪ 结构如同建筑的骨骼,要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形成支撑体系,是建筑物 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 本章讲述的框架结构主要是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较之砖砌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自重小、强度高,可以用于更多楼层的承重结构 体系
▪ 一般用于不多于15层(不超过50米高度)的多层和高层房屋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2 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

结构抗力是结构或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如构 件的承载力、刚度、抗裂度等,用R表示。结构抗 力是结构内部固有的,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性能、 构件几何参数及计算模式的精确性等。
(2)结构的功能函数
结构的工作性能可用下列结构功能函数Z来描 述。为简化起见,仅以荷载效应S和结构抗力R 两个基本变量来表达结构的功能函数,则有
2.2.1 结构的安全等级
建筑物的重要程度是根据其用途决定的,不 同用途的建筑物,发生破坏后所引起的生命财 产损失是不一样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 一标准》(GB 50068—2010)规定,建筑结构 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 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 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根据破坏后 果严重程度,将建筑物划分3个设计等级,
2.2.1 荷载的分类
➢ 永久荷载,指在结构设计使用期间,其作用值不随 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幅度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 计的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永久 荷载也称之为恒荷载。
➢ 可变荷载,指在结构设计使用期间,其作用值随时 间变化且其变化幅度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荷载。 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积灰荷载、吊车荷载、 风荷载和雪荷载等,可变荷载又称为活荷载。
荷载分项系数及荷载设计值
➢ 由于荷载是随机变量,考虑其有超过荷载标准 值的可能性,以及不同变异性的荷载可能造成 结构计算时可靠度不一致的不利影响,因此,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将荷载标准值乘以 一个大于1的调整系数,此系数称为荷载分项 系数。
➢ 荷载设计值是指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 乘积。其数值大体相当于结构在非正常使用情 况下荷载的最大值,它比荷载的标准值具有更 大的可靠度。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在当今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还成为了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一、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原则。
这意味着结构必须能够承受各种可能的荷载,包括自重、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并且在这些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破坏或倒塌。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建筑所在地的地震烈度、风荷载等自然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
根据这些数据,合理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和抗风性能要求。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以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侧力能力。
材料的选择也是确保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高强度、高质量的建筑材料能够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结构的连接节点设计也不容忽视,节点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验证结构的安全性,还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计算。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结构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但设计师仍需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校核,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二、适用性原则适用性原则要求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提供舒适、便捷的使用空间。
在平面布局方面,要考虑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如办公区、居住区、商业区等的划分。
同时,要保证交通流线的顺畅,避免出现拥堵和不便。
对于竖向布局,要注意层高的设置,既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建筑的经济性。
此外,还要考虑设备管道的布置,避免对使用空间造成影响。
在结构设计中,要控制结构的变形和振动,以保证建筑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出现过大的位移和振动,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例如,对于风荷载较大的地区,要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来减小风振响应。
三、耐久性原则耐久性是指高层建筑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能够保持其结构性能和外观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度。
◆ 耐久性
◎ 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 抵抗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的能力。
如不发生由于保护层炭化或裂缝宽度
开展过大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不发生 严重风化、老化、腐蚀而影响结构的使
用寿命等。
结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统称为 结构的可靠性,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
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
于结构的哪些情况?
4.什么是荷载代表值?规范规定:对永久荷
载应采用
设计要求采用
作为代表值;对可变荷载应根据
作为代表值?
三、荷载效应及荷载效应组合 1.荷载效应
作用于结构或结构构件上的各种荷载使结
构或结构构件产生的内力(N、M、V、T) 和变形、裂缝等,称为荷载效应。荷载效
应可由力学方法求得。
荷载效应取决于作用的方式及结构或构件的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仍按前式采用。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 计要求,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 或准永久组合。 对于标准组合,载效应组合的设计 值S按下式采用:
对于频遇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按 下式采用:
对于准永久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按下式采用:
变形的原因。前者称直接作用,习惯上称
荷载,后者称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
凝土收缩、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
◎作用的分类 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和性质,荷载分为三类: 1. 永久作用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 间而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 不计的作用。 2. 可变作用 在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而变 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不可忽略的作用。 3. 偶然作用 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不一定 出现,但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作用时间很 短的作用。
(2)可变荷载的标准值Qk
根据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找出其 变化规律,通常要求具有95%的保证率。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已给出了各种可 变荷载的标准值,设计时可直接查用。
2.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Qq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达到 和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
值。
3.可变荷载的频遇值Qf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 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
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效应的基本组合。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从下列两种组合值
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式中 G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当永久荷载效 应对结构构件承载力不利时,由可变荷 载控制的组合,取值1.2,由永久荷载 控制的组合,取值1.35;当永久荷载效 应对结构构件承载力有利时,一般情况 下取值1.0。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
并应按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S
≤ C
习题:某办公楼简支梁的计算跨度l0=4m
。承受永久均布荷载标准值gk=8kN/m, 集中荷载标准值Gk=10kN;可变均布荷
载标准值qk=6kN/m,求按承载能力极限
状态设计时梁跨中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
力。结构能满足上述三项功能要求, 称为结构“可靠”或“有效”;反之,
称为结构“不可靠”或“失效”。
区分结构“可靠”与“失效”的 标志是“极限状态”。
二、结构的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是结构或其构件能满足某一功
能要求的临界状态。超过这一界限,结
构或其构件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该项 功能要求,而进入失效状态。
建筑结构与选型
第2、3章 结构基本设计原则
§3.1 结构的功能与极限状态
一、结构的功能
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使所设计的结构
能满足各种预定的功能要求。设计的 结构和结构构件应该在规定的设计使
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能
保持其使用功能,而不需大修加固。
一. 结构的功能 ◆ 安全性
◎建筑结构应能承受在正常施工、正常使用 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外加变形(如 支座不均匀沉降)、约束变形(如温度和收 缩变形受到约束时)等的作用。
准提出了便于实际使用的设计表达式,称
为实用设计表达式。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 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采用下列
设计表达式:
0S ≤ R
R R( f c , fs , ak )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或准永久组合,
【例3-1】 受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的
住宅楼面简支梁,跨长l=5.4m。荷载的
标准值:永久荷载均布值(包括梁自重
)gk=8kN/m,集中荷载Gk=12kN;楼面活
荷载qk=16kN/m,求按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设计时梁跨中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
【例3-2】对例3-1中的简支梁,求正常
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弯 矩设计值Mk、频遇组合弯矩设计值Mf及
极限状态的分类: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其构件 的最大承载能力、出现疲劳或达到不适
于继续承载的过大的变形。超过该极限
状态,结构就不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功 能要求。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结构构件或连结因材料强度破坏(包括疲劳
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2.荷载效应组合 结构上作用有多种荷载(特别是多种可变
荷载)时,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
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
值进行组合。也即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
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出现的荷载,按两
种极限状态进行组合,并应取各自最不利
的组合进行设计。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一般考虑
• Pf 计算复杂,但(由图看出)均值Z向右移Pf 减小, 可靠度加大。
令
Z Z
越大, Pf 越小 ,结构越可靠。
故称 为可靠度指标。
二、结构目标可靠度
在确定结构的可靠指标 时,应该使结构的 失效概率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做到既安 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规定 :
Z > 0, 即R>S 结构可靠
可靠概率有多大?
Z = 0, 即R=S 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Z < 0, 即R<S
结构失效
失效概率有多大?
• 结构的效应 S 及结构的抗力 R 均符合正态分布,因 此结构的功能函数也符合正态分布。如图:
fz(Z)
z
z
pf
z
Z
图中Z<0部分(阴影)面积即为失效概率Pf
准永久组合弯矩设计值Mq 。
四、结构的抗力R • 结构抗力是指结构或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 能力。
材料性能 • 结构抗力的影响因素: 构件截面几何特性 计算模式 • 结构的抗力具有随机性。
§3.3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就应针对不 同的极限状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使 用要求,给出具体的标志极限值,以 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 这种以相应于结构各种功能要求 的极限状态作为结构设计依据的设计 方法,就称为“极限状态设计法”。
定频率的荷载值。
4.可变荷载的组合值Qc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可变荷载在结构上同 时作用时,由于所有的荷载同时达到其单独 出现时的最大值的概率极小,因此,除主导 荷载以其标准值为代表值外,其他伴随荷载
均应取小于其标准值的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
思考题
1.建筑结构按材料分为哪几类?建筑结构按 承重体系分为哪几类? 2.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有哪些? 3.建筑结构的极限状态有哪两种?分布对应
[]
[ ]的取值与构件的破坏类型及结构的重要性有关。
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目标可靠指标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 破坏后的影响程度 建筑物的类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很严重
严重 不严重
重要的建筑物
一般的建筑物 次要的建筑物
三、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采用概率极限状态方法用可靠指标进行设 计,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计算可靠指标 比较复杂,《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
或产生的加速度可以忽略。(如自重、人群
荷载、雪载等。)
2.动态作用 使结构或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
加速度。(如吊车荷载、地震、大型动力设
备等)
直接作用:荷载 作用 间接作用:温度应力、基础沉降,地震作用 永久作用:自重,土压力 按时间分 可变作用:楼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 固定作用 按位置分 自由作用 按反应分
◆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破坏(包
括裂缝);
◆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建筑结构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安 全可靠,对一切结构和构件均应进
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而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应根据具体
使用要求进行。
§3.2 结构上的作用与抗力
一、作用的定义及分类 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荷载或 分布荷载,以及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
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1.荷载标准值
指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正常情况下
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 (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
是结构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
荷载的其他代表值都是以其为基础上乘以 相应的系数后得到的。
(1)永久荷载的标准值Gk
对于结构或非承重构件的自重,由于变 异性不大,一般以其平均值作为荷载标准值, 即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和材料或结构构 件单位体积(或面积)的自重平均值确定。 对于自重变异性较大的材料,在设计中应根 据其对结构有利或不利的情况,分别取其自 重的下限或上限值。《荷载规范》附录A给出 了材料的自重,对某些变异性较大的材料, 则分别给出其自重的上限值和下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