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现代化大都市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

合集下载

商务星球版八下第六单元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ppt(精)

商务星球版八下第六单元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ppt(精)

4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北京已同76个国家的96个城市 建立了联系。
伦敦
5
设在北京的摩托罗拉北亚中心
北京奔驰——戴姆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克莱斯勒汽车 有限公司新工厂奠基仪式
已有300多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公司在北京投资了400多个项目。全球 最大的500家企业中,在北京有投资项目的达146家。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在 京的代表处达215家。
返 回
11
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
12
在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北京被定位为 “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13
四惠立交桥
西直门立交桥
14
北京西客站
15
北京市先后公布了6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北京市政府划定了25片历史文化 保护区,编制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制定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 16 保护条例》。
33
一些居住环境脏乱
34
乘客正在进入地铁
一卡通取代月票卡听证会
2006年5月10日,北京公交地铁开 始实行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
35
北京2008年地铁规划
36
北京西客站 北京是全国的铁路枢纽,北京共 有四个火车站,其中北京火车站 和北京西客站是主要国内列车和 国际列车的停靠站和始发站。北 京西站是九十年代建成的亚洲最 大的火车站。 首都国际机场
26
奥运会主会场——“鸟巢”
奥运场馆
27
为改善北京大气环境,首 钢涉钢系统将全部迁出北 京 。图为首都钢铁公司 二号高炉。
28
俯瞰现代北京
29
从下面图片中看出北京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是什么?
30
北京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 批人才。图为某人才招聘会场面。

地理初二下商务星球版第六单元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教案

地理初二下商务星球版第六单元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教案

地理初二下商务星球版第六单元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教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和都市职能,谁来说说北京的要紧职能是什么?提问,学生回答:北京的要紧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讲述:北京的这种都市职能与它的历史文化有直截了当的渊源,同时也决定着它的以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节的第二部分:(板书)历史悠久的古城和现代化大都市两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活动:请大伙儿阅读课文和图6.5,摸索回答以下问题:1.北京建城有多青年的历史?有哪几个朝代在此建过都?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哪两个朝代?有什么特点?什么缘故会如此布局?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1.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为周武王时的蓟城,先后有金、辽、明、清各代在此建都。

(板书:建城时刻早)2.至明、清两代,北京旧城的格局差不多形成。

旧城格局的特色是皇宫别处有皇城,皇城别处有都城。

都市的建筑排列成棋盘状。

都市中轴线突出,皇宫位于都市中心中轴线上,东西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展开。

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北京旧城之因此如此布局,从自然因素考虑,一要紧是要利用现在北海和中海为都市提供充足的水源。

因为都市是人口集聚的大型聚落,每天需要大量的淡水,因此水资源的分布会阻碍都市的布局;二是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冬季严寒且常刮西北风,为了有充足的光照,以利于房屋的避寒保暖,坐北朝南成为都市布局的主导方向。

北京旧城的这种布局特色还表达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

将宫城和殿堂放在都市中心表达了“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思想;面向南方表达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承转:北京旧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曾不断变化。

活动:请大伙儿阅读图6.7,摸索回答以下问题:1.自辽代以来,北京旧城在空间上是如何变化的?2.北京旧城城址的变迁与水源有什么关系?3.现代北京城与北京旧城有什么关系?学生读图,分析、讨论。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第一章:现代化大都市的概念与特征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概念。

2. 掌握现代化大都市的主要特征。

3. 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义。

2. 现代化大都市的主要特征:人口密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高度服务化。

3. 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趋势: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智能化。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现代化大都市?2. 讲解现代化大都市的概念和特征。

3. 分析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趋势。

4. 案例分析:介绍几个典型的现代化大都市。

第二章: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特征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特征。

2. 掌握现代化大都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3. 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辐射作用。

教学内容:1. 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特征:高度服务化、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善。

2. 现代化大都市产业结构的变化: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3. 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特征有哪些?2. 讲解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特征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3. 分析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辐射作用。

4. 案例分析: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大都市经济特征。

第三章: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特征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特征。

2. 掌握现代化大都市人口规模的变化。

3. 了解现代化大都市人口结构的特点。

教学内容:1. 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特征: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人口结构复杂。

2. 现代化大都市人口规模的变化:持续增长。

3. 现代化大都市人口结构的特点:年轻化、多元化、高素质。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特征有哪些?2. 讲解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特征和人口规模的变化。

3. 分析现代化大都市人口结构的特点。

4. 案例分析: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大都市人口特征。

第四章:现代化大都市的文化特征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文化特征。

最新地理精品教案:八下 6.2 现代化大都市 (1课时) 5

最新地理精品教案:八下 6.2 现代化大都市 (1课时) 5

【课题】八下 6.2 现代化大都市(1课时) 5【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编辑以北京概况为主题的地理小报。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职能。

2.了解北京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3. 了解北京面临的环境问题(重点),理解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难点)。

4.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图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北京市地区图、城区道路网图等【教学过程】2、北京已同76个国家的96联系。

3、300多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公司在北结合地图,依次完成活动各题理解国际航空港对于北京成为国际交往中心的意义伦敦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题,学生完题,培养综合能力4、中央电视台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电视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5、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作为中国惟一对外广播的国家电台6、各种国际性的会议和论坛能用38种语言向世界各地播出。

播音时间之长和播音语种之多,在世界各国对外广播中居第3位。

北京西火车站找出北京的火车站和地铁乘坐线路1、北京有几个火车站?距离天安门最近的是哪个?2、北京站到奥林匹克公园的地铁乘坐?北京地铁线路图学生读图,小组合作后作答:城市绿地工程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增强新开挖的转河【讲述】北京的城市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北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板书】二、日臻完善的产生功能【展示】北京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和沙尘【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展示】北京的部分做法【活动】P28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讲述】这也是任何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要学生思考作答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学生完成【反馈训练】一、选择1.下列有关北京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是单一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B.北京经济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北京的名胜古迹有长城、故宫、大雁塔等D.北京背山面海,西临太行山,东临渤海下图是被称为“北京之魂”的老北京胡同,读图完成2、3题。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三省》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矿产等自然地理特征,掌握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文化、历史、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理概况,对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东北三省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东北三省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民族、文化、历史等可能了解较少,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补充和丰富。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东北三省的特殊地形、气候、植被、矿产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口、民族、文化、历史等人文地理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东北三省的特征,小组合作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中国的地理概况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地理概况,引出本章节的学习内容——东北三省。

2.呈现(1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呈现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矿产等。

同时,呈现东北三省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民族、文化、历史、经济等。

#2013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2013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第五单元我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课四大地理区域教案【教案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案,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案重难点】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案过程】(导入新课)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和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展示西北沙漠、东北的林海雪原、青藏的牧场、南方的水田图片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

(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气候和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的不同,把我国分成四大地理区域,既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1、划分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学生活动)阅读3页材料,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探究)——做第2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总结)青藏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上,它周围有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等围绕。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这两侧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不同,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大兴安岭为界,这里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由此看出,四大区域的划分主要根据气候和地形等要素的不同进行的。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3)了解我国主要的现代化大都市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分析现代化大都市的景观特点;(2)运用比较法,了解不同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调查我国某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现代化大都市的认识,提高对城市化进程的关注;(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义和特点;(2)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3)我国主要的现代化大都市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分析;(2)我国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因素;2. 比较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了解不同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3. 小组合作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调查我国某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4. 地图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我国主要的现代化大都市分布情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现代化大都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城市景观特点;(2)提问:什么是现代化大都市?它们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义和特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现代化大都市的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

4. 比较法:(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因素;(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比较结果。

5. 小组合作:(1)教师布置调查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调查我国某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2)学生汇报调查成果,讨论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现代化大都市的教案第一章:现代化大都市的概念与特征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概念与特征。

2. 掌握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

教学内容:1. 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义与特征。

2. 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定义与特征。

2. 分析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

教学资源:1. 相关阅读材料。

2. 现代化大都市的图片或视频。

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与提问。

2. 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分析。

第二章:现代化大都市的规划与管理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化大都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2. 掌握现代化大都市规划与管理的方法。

教学内容:1. 现代化大都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2. 现代化大都市规划与管理的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化大都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2. 分析现代化大都市规划与管理的方法。

教学资源:1. 相关阅读材料。

2. 现代化大都市规划与管理的案例。

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与提问。

2. 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分析。

第三章:现代化大都市的交通系统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化大都市交通系统的重要性。

2. 掌握现代化大都市交通系统的组成与运作。

教学内容:1. 现代化大都市交通系统的重要性。

2. 现代化大都市交通系统的组成与运作。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化大都市交通系统的重要性。

2. 分析现代化大都市交通系统的组成与运作。

教学资源:1. 相关阅读材料。

2. 现代化大都市交通系统的图片或视频。

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与提问。

2. 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分析。

第四章:现代化大都市的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化大都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掌握现代化大都市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教学内容:1. 现代化大都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现代化大都市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分析现代化大都市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职能,了解各种现代化交通枢纽。

2、了解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成就。

3、了解北京面临的很多环境问题,理解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4、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京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教学难点:北京发展和保护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分组讨论,总结讲述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北京的国际活动视频资料。

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且这里还是国际交往的中心,我们今天了解一下北京的其它方面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展示北京与世界部分城市的国际航线
学生活动:找出从北京出发到达哪几个大洲和城市,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意义。

讲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和世界
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交往的窗口的就是首都国际机场。

板书:一、国际交往的窗口
学生活动:阅读26页材料,了解国际机场。

过渡:不仅是首都国际机场,北京的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展示北京城区道路网图和西客站等图片
讲述:北京的城市发展主要包括交通发展,建筑特色和配套设施建设,交通方面主要是各种路组成的交通网络和西客站和首都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建设。

在建筑特色上,兼顾传统和现代建筑的结合。

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使北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板书:二、日臻完善的产生功能
1、交通设施。

2、建筑特色。

3、配套设施
展示北京的交通拥挤和住房紧张和沙尘暴等图片和视频。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27页,找出北京主要问题。

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交通拥挤和保护传统建筑。

总结讲述: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如人口激增,沙尘暴天气增加,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这也是任何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慢慢解决。

板书:4、发展问题。

过渡:北京的发展方向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为此做了很多工作。

展示中央商务区和中关村科技园的图片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观看视频资料,找出北京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功能区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讲述:北京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完善城市功能。

大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点功能区的兴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30页,了解北京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和各种准备工作。

了解了北京的发展目标好规划,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