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清单及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有限空间应急物资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有限空间应急物资检查维护保养记录日期:YYYY年MM月DD日检查人员:XXX检查内容:有限空间应急物资检查项目:1.灭火装备:-灭火器是否完好无损-灭火器安装位置是否明显-灭火器液位是否正常2.通信设备:-无线对讲机是否正常运作-通信设备电池是否已充电-通信设备是否配备备用电池3.紧急照明设备:-手持式应急灯是否能正常发光-紧急出口指示灯是否清晰可见-应急门上的紧急灯是否正常运作4.呼吸器:-空气呼吸器是否配备备用瓶-呼吸器是否已充气-呼吸器面罩是否完好无损5.安全绳索:-安全绳索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安全绳索是否被过度拉伸或损坏-安全绳索固定点是否稳固可靠6.个人防护装备:-头盔、防护眼镜、防护面具等是否完好无损-个人防护装备是否配备备用物品-个人防护装备是否有合适的贮存位置检查结果:根据本次检查,有限空间应急物资的状态如下:-灭火装备:所有灭火器都处于完好无损的状态,液位也正常。
-通信设备:无线对讲机能正常运作,电池已充电,并且备有备用电池。
-紧急照明设备:手持式应急灯能正常发光,紧急出口指示灯清晰可见,并且应急门上的紧急灯亮起。
-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配备备用瓶,已充气,并且面罩无损。
-安全绳索:安全绳索强度足够,并且固定点稳固可靠。
-个人防护装备:头盔、防护眼镜和防护面具完好无损,并且备有备用物品,存放位置也合适。
维护和保养计划:根据检查结果,我们制定了以下维护和保养计划:1.灭火装备:定期检查灭火器液位并进行充填,确保其正常运作;2.通信设备:定期检查无线对讲机电池的电量,保持其充满电,并定期更换备用电池;3.紧急照明设备:定期检查手持式应急灯的电池电量并进行充电,确保其能正常发光;4.呼吸器:定期检查呼吸器的气源瓶,确保其压力正常,并及时更换备用瓶;5.安全绳索:定期检查安全绳索的强度,防止过度拉伸或损坏;6.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程度,并定期更换备用物品;7.所有物资都要定期清洁、消毒,以确保其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三要素与内容清单

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三要素与内容清单要素一:目标1、制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要以文件形式发布);2、文件: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安全生产目标实施情况检查、监测记录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效果评估与考核要素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及配备(包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机构、其它相关机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工会代表等)安全管理人员(包括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持安全资质考核合格证书的情安全管理人员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制度安全会议管理制度2、文件:安全管理机构组织机构图安委会或安全领导小组设立文件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命文件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每季度1次,会议要包括上次会议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有未完成项要有整改措施)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技术生产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车间班组负责人、所有从业人员等,均要以文件形式发布)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部门、各单位、安全管理机构、生产、安全、技术等部门、各班组、各岗位等,均要以文件形式发布)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及考核结果、实施情况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工作权限培训及记录表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记录要素三:安全生产投入1、制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险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制度2、文件:年度安全生产投入计划安全生产投入科目及使用台帐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帐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与使用的财务科目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安全生产费用归类统计台帐安全生产责任险缴纳情况及凭证工伤保险缴纳台帐及凭证要素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1、制度:1)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发布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2)企业规章制度管理、编制、修订、发布、发放、培训、实施、考核管理办法3)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4)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培训制度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执行情况考核制度6)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7)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2、文件:1)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机构及职责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分类汇总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4)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布清单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培训记录6)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执行情况考核记录7)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符合性评价评审记录8)制度发放记录9)制度执行记录10)制度培训记录11)制度考核记录12)制度发布文件13)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发布文件14)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发放记录15)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记录16)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考核记录17)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评估报告18)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修订文件19)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修订计划要素五:教育培训1、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2、文件: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2)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档案3)安全教育培训台帐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执行情况检查记录5)“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台帐、记录(包括培训教材、讲义、讲稿、培训人员签到、培训考试考核结果等)6)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台账7)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及培训合格证、台账、档案8)岗位操作人员安全教育与生产技能培训记录和考核记录9)新员工三级教育记录、档案与台帐10)职业健康培训、教育记录和考核记录、台帐、档案11)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投入使用前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的专门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档案与台帐12)对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与台帐13)操作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点上岗者的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档案与台帐要素六:生产设备设施1、制度:1)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2)设备、设施采购、租赁、安装、验收、检测管理制度3)设施、设施使用、检查、保养、维护、维修、检修、改造、报废管理制度4)设施、设施变更管理制度5)设施、设施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管理制度6)企业安全设施、设施(包括检查、检测、防护、配备)管理制度7)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管理制度8)设备、设施使用、操作安全管理制度9)安全设备、设备管理制度10)设备、设施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1)安全警示标识使用、管理制度12)设备、设施安全条件与状况检查制度2、文件:1)设备、设施台帐2)设备、设施档案(图纸、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技术说明、出厂日期、生产产家,生产日期、购入日期、验收日期等)3)设备、设施管理人员及机构设置文件4)设备、设施采购、验收、安装、检测、检定记录5)设备、设施安全运行记录6)设备、设施检修、维修、保养、检定记录7)设施、设施安全运行情况检查记录8)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检查、检定、保养、维护、维修、运行记录9)设备、设施维修计划10)设备、设施维修方案11)设备、设施操作人员培训方案与记录12)设备、设施检修、保养、检查人员培训方案与记录13)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检查、检定现场作业安全规范14)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检查、检定现场作业安全监督检查记录15)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检查、检定前安全培训、教育记录16)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检查、检定安全交底记录17)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检查、检定安全验收记录18)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检查、检定风险分析记录19)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处置安全方案19)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处置的安全、技术交底20)安全警示标识使用分布记录与档案、台帐21)设备、设施安全条件与状况、防护情况安全检查记录与台帐22)设备、设施安全条件与状况、防护情况等安全要素评价报告要素七:作业安全1、制度:1)“三违(违章作业、违2)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3)操作牌使用管理制度4)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5)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安全管理制度6)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安全管理制度7)作业安全条件审查制度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9)作业现场安全检查制度10)劳动和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2、文件:1)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有风险的隐患辩识、评估分级2)风险和隐患辩识和控制措施3)危险性大作业许可和工作票制4)劳动和安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发放记录5)承包商、分包商和供应商名单、档案和台帐及相关审查评估记录6)承包商、分包商和供应商风险评估报告与记录7)承包商、分包商和供应商安全情况监控、监测记录与报告8)承包商、分包商和供应商安全协议9)变更实施计划(无变更不需要)10)变更审批和验收报告(无变更不需要)11)变更备案(无变更不需要)要素八:隐患排查与治理1、制度:1)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2)安全预案工作管理制度2、文件:1)安全检查计划2)隐患排查方案3)隐患排查、检查记录4)隐患汇总登记台帐5)隐患治理方案6)隐患评估分级7)隐患排查和治理统计分析表8)隐患整改后复查记录9)重点隐患档案10)重大隐患治理后验收、验证和评估11)各类安全检查记录12)安全预警指数系统*(见注释)13)安全预警系统的风险分析(每月一次)14)安全预警参数确定记录15)安全预警监控参数记录及分析台帐16)安全预警监控参数及风险计算方法要素九:重大危险源监控1、制度:1)危险源辩识管理制度2)危险源管理制度3)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2、文件:1)危险源辩识报告2)危险源清单与台帐3)危险源档案4)重大危险源备案资料5)放射物品、剧毒物品、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使用许可证、采购许可证和备案证明6)危险源监控、监管、检测设备、设施台帐7)危险源监管、监控、检测记录8)危险源安全检查记录9)危险源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记录、台帐和设署分布图10)危险源监控、监管、检测设备、设施设置记录和位置分布图11)危险源监控、监管、检测设备、设施安装、验收、维修、保养、检查、检定记录要素十:职业健康1、制度:1)职业危害因素管理制度2)职业健康管理制度3)职业危害和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4)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设备、设施管理制度2、文件:1)职业危害因素申报资料及批复2)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定期检测、评估报告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5)职业危害安全检查记录5)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健康管理台帐6)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记录、台帐与档案7)职业危害告知与培训记录与档案8)职业危害宣传资料与记录9)现场设置的职业危害与职业卫生检测数据告知牌10)与职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职业危害告知记录11)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设施、设备台帐与档案12)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设备、设施发放、设置记录与档案13)职业危害防护器具、设备、设施定期检验、检定和维护、保养记录14)职业危害防护器具、设备、设施维修、定期检测记录15)职业危害急救物品台帐要素十一:应急救援1、制度:1)应急救援管理制度(预案编制、实施、演练、机构、人员、处置方案编制与评审、人员培训、教育等)2)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编制、修订、发布与管理、演练结果评估与改进)3)应急救援设施、装置、物资管理制度(采购、设置、检查、配备、维修、保养、管理及定期检查、更换、配备等)4)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训练、培训、教育、专家库更新管理制度2、文件:1)应急救援管理、指挥机构、人员网格图示2)应急救援管理、指挥机构、人员设置文件3)应急救援预案及发布指令文件4)应急救援预案修订记录与发布通知文件5)专项应急救援预案6)应急救援预案、专项预案、处置方案编制与评审记录7)应急救援演练计划8)应急救援演练方案9)重点部位与岗位应急处置方案10)应急救援演练记录与档案11)应急救援演练效果评估及改进报告12)应急救援队伍及人员台帐与档案13)应急救援设施、设备、装备、装置、物资台帐与档案14)应急救援设施、设备、装备、装置、物资定期采购、更换、设置、配备计划15)应急救援设施、设备、装备、装置、物资定期检查、维修、维护、保养记录16)应急救援专家、装备、物资、救援队伍人员档案、台帐及数据库17)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教育、训练记录18)应急救援预案备案材料要素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1、制度:1)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包括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应急处置、事故通报等)2)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与奖惩制度2、文件:1)安全生产事故档案2)安全生产事故台帐3)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4)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报告5)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与奖惩记录与资料6)安全生产事故报告7)安全生产事故通报8)安全生产事故分析报告9)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学习记录10)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检查与整改情况记录要素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制度:1)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管理制度2、文件:1)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一年一次)2)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讨论和会议记录、纪要3)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计划、实施结果与考核报告*注释:1.安全生产预警指数概括为:将管理学、安全系统科学、减灾防灾科学、预测预警技术及系统原理、预防原理、人本原理、事故致因理论等多学科方法和理论应用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中,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建模、计算,用来定量化表示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趋势的数值。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部标准化资料目录清单(模板范例)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预警预报和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资金保障制度。
◆信息报送及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考核奖罚制度。
◆安全规章制度发放记录。
◆安全规章制度培训学习记录。
(三)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发放记录。
◆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记录。
(五)变更管理
变更申请、审批记录。
变更实施计划。
变更风险辨识、评价记录。
变更施工方案及措施。
变更交底记录。
变更验收记录。
八、隐患排查和治理
(一)隐患排查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实施方案。
事故隐患排查记录。
事故隐患汇总登记表。
隐患评价记录。
(二)隐患治理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应急预案。
焊接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交叉作业不安全行为汇总记录。
较差作业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三)警示标志
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标牌使用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平面布置图及调整修订记录。
标志标牌定期检查维护记录,
(四)相关方管理
各类分包、物资采购和设备租赁的管理制度。
分包方安全评价和定期再评价记录。
合格分包方名录和档案。
(三)监控与管理
◆危险源分级控制措施。
◆现场巡视记录。
十、职业健康
(一)职业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台账。
◆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
◆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记录。
◆急性职业危害应急处置预案。
◆劳动防护用品校验和维护记录。
标准化各要素文件清单

各要素文件清单一、安全生产目标(12分)1、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计划3、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分解(包括基层单位和职能部门的指标实施计划或考核办法)4、签订安全责任书5、安全目标与指标实施情况的检查或监测记录(按照制度规定的周期如季或月,进行监测检查)6、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的记录7、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考核(奖惩)的记录8、如需要调整目标和实施计划,调整后的目标和实施计划的文件二、组织机构和职责(27分)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2、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以文件形式进行设置或任命)总公司(配备不少于从业人员3‰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总公司)4、安全管理人员台账和资质证书(总公司和分厂两套)5、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的文件总公司6、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安全专题会的会议记录(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总公司7、煤气防护站煤气防护人员台账和资质证书8、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制度9、安全生产责任制(总公司和分厂两套,以文件形式发布)10、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的资料11、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记录(总公司和分厂两套)12、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的记录(评审频次要符合制度规定的频次总公司和分厂两套)13、评审更新后发布的文件1、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冶金企业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3%提取)2、安全生产费用财务报表3、安全费用使用台账4、年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使用计划应报主要负责人批准,分发到相关各基层单位)5、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6、员工工伤保险缴费单(复印件)7、伤亡员工获取相应保险与赔付的资料(保险评估、年费、赔偿、伤残等级鉴定等资料)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60分)1、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2、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向归口部门(安全处)汇总的资料(清单)3、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及文本或电子版总公司4、针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相关人员培训和考核的记录5、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总公司7、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记录8、针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的记录(可针对几个重要的制度)9、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要下发到各个岗位,应有发放记录)10、针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的培训和考核记录11、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2024年应急物资、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2篇)

2024年应急物资、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和保障应急物资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在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能够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的要求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有关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定义1. 应急物资:指在突发事件中起到救援和救助作用的各种物品。
2. 设备:指在突发事件中起到支持和辅助作用的各种设备和工具。
第二章应急物资检查维护保养第四条定期检查1. 根据应急物资的性质和用途,制定相应的检查周期和标准,例如应急救护箱每月检查一次,应急食品每年检查一次等。
2.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物资的完整性、保存环境、有效期等。
3. 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根据需要进行维修、更新或报废处理。
第五条日常保养1. 应急物资应当定期进行日常保养,包括清洁、消毒等工作。
2. 保养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物资的安全和可靠性。
3. 保养记录应及时填写,并留存备查。
第六条更新与维修1. 应急物资的有效期到期或出现损坏等情况时,应及时更新或维修。
2. 更新和维修工作应委托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并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和记录。
第三章设备检查维护保养第七条定期检查1. 根据设备的性质和用途,制定相应的检查周期和标准,例如火灾报警设备每周检查一次,发电机每月检查一次等。
2.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运行状况、电池电量、消防设施等。
3. 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根据需要进行维修、更换或更新处理。
第八条日常保养1. 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日常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试等工作。
2. 保养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3. 保养记录应及时填写,并留存备查。
第九条维修和更新1. 设备出现故障、损坏或技术更新时,应及时维修和更新。
2. 维修和更新工作应委托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并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和记录。
第四章其他事项第十条应急演练1.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应急救援物品清单及检维修记录

存放区域
检查整改情况
医用酒精
4瓶
公司办公室
完好
碘酒
4瓶
公司办公室
完好
风油精
4瓶
公司办公室
经检查已使用,现存数量不够,仅两瓶,已补充
创可贴
5盒
公司办公室
完好
排风扇
30个
生产现场
完好
灭火器
120具
生产现场及办公楼
完好
棉签
5袋
生产现场及办公楼
完好
编制:审核(签名):
编制日期:202X年6月26日
应急救援物品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物品名称
物品数量
存放区域
检查整改情况
医用酒精
4瓶
公司办公室
完好
碘酒
4瓶
公司办公室
完好
风油精
4瓶
公司办公室
完好
创Hale Waihona Puke 贴5盒公司办公室完好
排风扇
30个
生产现场
完好
灭火器
120具
生产现场及办公楼
完好
棉签
5袋
生产现场及办公楼
完好
编制:审核(签名):
编制日期:202X年9月20日
应急救援设施检查维修记录表
车间名称
车间名称
一车间
车间负责人
刘探
检查地点
综合办公室
检查情况记录:
一车间综合办公室急救药箱中风油精已用完。
检查人员(签名):
日期:202X年6月26日
整改意见:
购买风油精,补充。
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落实情况:
车间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编制:审核(签名):
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应急资料档案管理,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应急响应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应急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职责1.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应急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工作。
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应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提交工作。
3.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应急资料档案的保管、维护和提供利用等工作。
四、档案分类应急资料档案分为以下几类:1. 应急预案:包括公司整体应急预案、各部门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
2. 应急演练资料:包括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总结和演练评估报告等。
3. 应急物资资料:包括应急物资清单、储备地点、储备数量和储备状态等。
4. 应急设施资料:包括应急设施清单、位置、状态和维护保养记录等。
5. 应急通讯资料:包括应急通讯方式、通讯频率、通讯组成员等。
6. 应急培训资料: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记录和培训效果评估等。
7. 其他相关应急资料。
五、档案收集与整理1. 各部门应按照本制度要求,及时收集和整理本部门相关的应急资料,并提交给应急管理部门。
2. 应急管理部门应按照档案分类要求,对收集到的应急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和编号。
3. 档案管理部门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对应急资料档案进行保管和维护。
六、档案保管与利用1. 应急资料档案应存放在安全、保密的环境中,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应急资料档案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档案的完好无损。
3. 应急资料档案的提供利用应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4. 应急资料档案的借阅、复制、销毁等应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七、档案更新与归档1. 应急资料档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调整,确保档案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 更新后的应急资料档案应重新整理、归档和编号,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应急资料档案的归档应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应急设备物资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应急设备物资检查维护保养记录为了保障应急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使用,我们对应急设备的物资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
以下是应急设备物资检查、维护、保养记录的详细内容:日期:2024年10月1日地点:办公室1.应急电源-检查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发现充电不足的情况及时充电。
-检查电源线是否存在损坏,如有,更换新的电源线。
-清洁电源和插座,确保插座的通电正常。
2.照明设备-检查应急灯的开关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清洁照明设备,确保其正常的照明效果。
3.防护设备-检查防毒面具的使用期限和密封性能,如有过期或密封性能差的情况,及时更换。
-检查防护服的整体情况,如有损坏或磨损的地方,进行修复或更换。
-检查防护手套、防护鞋的使用情况,如有磨损或损坏,及时更换。
4.应急箱-检查应急箱内的药品、急救用品等物资是否齐全,如有不齐全的情况,及时补充。
-检查应急箱的密封性能,如有破损或密封性能差的情况,进行维修或更换。
5.灭火器-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如有异常,进行充装或更换。
-检查灭火器的使用说明书,确保操作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6.通讯设备-检查无线对讲机的电量是否充足,如有不足的情况,及时充电。
-检查无线对讲机的通讯情况,如有通讯故障,及时维修或更换。
7.消防设备-检查消防栓的使用情况,如有损坏或堵塞,及时维修。
-检查消防水枪、水带等设备的完好性,如有损坏或老化,及时更换。
8.应急通道和逃生设施-检查应急通道的畅通情况,如有障碍物,及时清除。
-检查应急门的开关情况,如有损坏,及时修理。
9.应急灭火器具-检查灭火器具的使用情况,如有损坏或过期,及时更换。
-检查灭火器具的放置位置,确保易于使用。
以上是应急设备物资检查、维护、保养记录的详细内容,我们将根据以上记录进行下一次的检查工作,以确保应急设备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