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90分钟课时试讲

合集下载

汽车讲师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汽车讲师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汽车基础知识授课对象:汽车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汽车故障、进行简单维修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汽车专业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1. 汽车的基本组成2. 汽车工作原理3. 汽车主要性能参数教学难点:1. 汽车工作原理的理解2. 汽车性能参数的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汽车图片,引起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汽车了解多少?汽车是如何工作的?二、讲授新课1. 汽车的基本组成- 介绍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

-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功能。

2. 汽车工作原理- 以发动机为例,讲解汽车的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 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发动机工作过程。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描述汽车的工作原理。

2. 提问:汽车发动机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什么特点?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汽车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有哪些性能参数?它们对汽车有什么影响?二、讲授新课1. 汽车主要性能参数- 介绍汽车的主要性能参数,如发动机功率、扭矩、油耗、排放等。

-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性能参数的意义和作用。

2. 汽车故障分析- 讲解汽车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和维修。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辆汽车的故障原因。

2. 提问:如何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汽车性能参数和故障分析的重要性。

汽车讲师试讲教案范文模板

汽车讲师试讲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掌握汽车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汽车行业的热情。

3.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汽车维修技能。

二、教学对象汽车专业学生三、教学时长2课时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2. 汽车维修技能。

难点:1. 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与维修;2. 汽车发动机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五、教学准备1. 汽车教学模型或实物;2. 汽车维修工具;3. 多媒体教学设备;4. 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2. 提问:同学们对汽车有哪些了解?二、基本构造与原理1. 教师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2. 通过多媒体展示汽车构造图,让学生了解各个部件的位置和作用;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汽车的工作原理。

三、汽车维修技能1. 教师演示汽车维修的基本操作,如更换机油、检查轮胎等;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3. 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维修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汽车电路故障诊断与维修1. 教师讲解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方法,如使用万用表、试灯等;2. 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电路故障诊断实践,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总结故障诊断经验。

二、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1. 教师讲解汽车发动机故障的诊断方法,如检查机油、火花塞等;2. 学生分组进行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践,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总结故障诊断经验。

三、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应掌握的技能;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3. 教师解答学生疑问,总结课程。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汽车基本构造和原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汽车维修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八、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汽车维修资料,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动态;2. 撰写一篇关于汽车维修的实践报告。

教资汽修面试教案范文模板

教资汽修面试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题名称:汽车发动机维修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安全的工作态度,激发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发动机的结构、维修方法、安全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维修方法。

2.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步骤。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1.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气缸体、气缸盖、曲轴、凸轮轴、活塞、连杆、配气机构等。

2. 讲解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如:拆卸、检查、清洗、装配等。

3. 强调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使用正确的工具、防止烫伤、避免高压气体等。

(三)实验操作1. 教师示范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步骤,如:拆卸气缸盖、检查气缸体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四)讨论与总结1. 学生分组讨论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技巧。

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发动机维修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汽车发动机维修的最新技术。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注重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步骤。

3. 强调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汽修专业教师试讲教案

汽修专业教师试讲教案

第五章润滑系统与冷却系统故障诊断分析第二节冷却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班级】汽修1210【课题】§5-2冷却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课程性质】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授课对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巩固上讲内容】润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冷却系统功用与组成掌握发动机温度过高的故障诊断了解发动机温度过低的故障诊断【教学重点】发动机温度过高的故障诊断【教学难点】发动机温度过高的故障诊断【授课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课时分布】巩固上讲内容 5分钟冷却系统功用与组成 5分钟发动机温度过高的故障诊断 40分钟发动机温度过低的故障诊断 25分钟小结与答疑 5分钟【作业】绘出发动机过热故障诊断图。

【教学内容】一、冷却系统功用与组成冷却系统使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使其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发动机冷却方式通常为封闭循环水冷式。

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如图5-6所示。

由水泵将冷却液输送到气缸体和气缸盖的水套里,水套里已经受热的冷却液根据其温度选择按大循环(经过散热器)或小循环(直接通往水泵)进行循环冷却,水泵连续不断运转使冷却液不停地循环,与散热器连接的水泵总成内设置了节温器,根据温度的高低来控制冷却液的循环途径,另外在散热器后面设置了电动风扇,使空气经过散热器进行强制冷却。

冷却系的主要故障有:发动机温度过高、发动机温度过低。

二、发动机温度过高1.现象①发动机工作时,水箱沸腾,发动机动力性下降。

②水温表指示水温高,水温报警灯闪亮。

2.危害①破坏了发动机零部件正常的配合间隙,使发动机性能下降。

②充气效率降低,发动机动力性下降。

③润滑油变稀,易变质。

④发动机易发生爆震、早燃。

3.原因①冷却系统水量不足。

②百叶窗关闭或开度不够。

③硅油风扇离合器:硅油泄漏、风扇皮带过松、风扇叶片装反或叶片变形;电动风扇:风扇电机故障,双温开关及线路故障。

④节温器失效,主阀门打不开。

⑤散热器堵塞、冰冻、表面脏污。

汽修专业课程试讲教案模板

汽修专业课程试讲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维修授课班级:汽车工程系汽修专业201X级X班授课时间:第X周第X节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兴趣,树立敬业精神。

教学重点: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发动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2. 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汽车发动机维修这门课程,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汽车发动机?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负责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行驶。

二、讲授新课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a. 介绍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气缸体、气缸盖、曲轴、连杆、凸轮轴、配气机构、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

b. 阐述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发动机工作原理a. 介绍发动机的四个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b. 解释每个冲程的工作过程和能量转换。

3. 发动机维修方法a. 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步骤:检查、拆卸、清洗、更换、组装、调试。

b. 重点讲解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拆卸、清洗、更换、组装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发动机维修的注意事项。

五、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发动机维修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2. 邀请汽车维修行业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实践经验。

教学反思:1. 通过本次试讲,发现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兴趣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2. 实践操作环节中,部分学生对发动机的拆卸和组装存在困难,需要加强指导。

汽车的面试题目(3篇)

汽车的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开场白与自我介绍1. 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以及为什么对这个职位感兴趣。

解答要点:- 简洁明了地介绍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

- 表达对汽车行业的热爱,以及对汽车销售工作的兴趣。

- 强调个人优势,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2. 请谈谈您在汽车销售行业的工作经验。

解答要点:- 描述过去在汽车销售行业的工作经历,包括时间、职位、主要职责等。

- 突出在销售过程中取得的业绩,如销售量、客户满意度等。

- 分析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3. 请简要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

解答要点:- 解释汽车的基本构造,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等。

- 描述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如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等。

4. 请谈谈您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

解答要点:- 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如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等。

- 分析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劣势,如环保性、续航里程等。

5. 请谈谈您对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看法。

解答要点:- 描述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 分析售后服务市场对汽车销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售后服务质量。

6. 请谈谈您对汽车销售过程中的客户关系管理有何见解。

解答要点:- 强调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如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等。

- 描述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如定期回访、提供个性化服务等。

三、销售技巧与沟通能力7. 请谈谈您在销售过程中如何处理客户异议。

解答要点:- 分析客户异议的原因,如价格、性能、外观等。

- 描述如何针对不同异议进行有效沟通,如提供解决方案、强调产品优势等。

8. 请谈谈您在销售过程中如何促成交易。

解答要点:- 描述如何识别客户需求,并提供符合需求的解决方案。

- 强调如何运用说服技巧,如展示产品优势、强调性价比等。

9. 请谈谈您在团队合作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

解答要点:- 描述在团队合作中遇到的挑战,如沟通不畅、目标不一致等。

小学科学《让小车运动起来》面试试讲说课稿试讲稿

小学科学《让小车运动起来》面试试讲说课稿试讲稿

小学科学《让小车运动起来》面试试讲说课稿试讲稿敬爱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讲解小学科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候选人。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

一、情境导入大家小时候一定都玩过小车吧,它可以前进、后退,左右转弯等等。

那么小车是怎么动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小车的运动原理。

二、知识点讲解小车的运动离不开许多力的作用,比如推力、摩擦力、重力等等。

1. 推力:小车要前进或后退,必须有推力,一般通过电池驱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推动小车前进。

2. 摩擦力:地面和小车轮胎之间的摩擦力会减缓小车的速度,同时掌握好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使小车按照既定的轨迹行驶。

3. 重力:小车没有向上的力,但是有向下的重力,这会影响小车爬坡或者下坡的速度和方向。

三、活动设计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上述知识点,我们可以结合实战情景,进行小车比赛活动。

1. 选出参赛小组,每组有两名同学,一名控制员,一名驾驶员。

2. 小车比赛分上下坡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排列起点和终点。

3. 上坡区域设障碍路段,比赛将在规定时间内,从起点开始,驾驶员控制小车通过障碍和坡路,到达终点。

4. 下坡区域比赛则更多考验小车的行驶速度,规定时间内驾驶员需要将小车从起点冲过坡路,到达终点。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发现同学们对小车运动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活动中的比赛环节也使同学们充分地锻炼了团队协作和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效果。

总之,探究小车的运动原理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是培养其动手实践、团队合作能力的良好途径,我相信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谢谢!。

汽车专业面试题目(3篇)

汽车专业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部分1. 请简要介绍汽车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解答: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发动机负责提供动力;底盘支撑车身并传递动力;车身提供乘客和货物的乘坐或装载空间;电气系统负责汽车的照明、信号、启动等。

2. 请解释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解答:汽车发动机是一种热力发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如汽油、柴油)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进而带动曲轴旋转,最终输出动力。

3. 请说明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解答:汽车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主减速器、半轴等组成。

其主要作用是传递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使汽车能够实现加速、减速、停车等动作。

4. 请解释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解答: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器、制动助力器、制动液、制动管路等组成。

其主要作用是使汽车减速或停车,保证行车安全。

5. 请说明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解答:汽车电气系统主要由发电机、蓄电池、起动机、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等组成。

其主要作用是为汽车提供电能,满足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照明、信号、启动等需求。

二、实践操作部分1. 请简述汽车发动机的拆卸和组装步骤。

解答:(1)拆卸:首先,关闭发动机的点火开关;然后,拆下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火花塞、冷却液、机油等部件;接着,拆下发动机的固定螺栓,将发动机从汽车上拆卸下来;最后,将发动机内部零件逐一拆卸。

(2)组装:首先,检查所有零件是否完好;然后,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组装发动机;最后,检查发动机的装配质量,确保无松动、漏油等情况。

2. 请说明汽车制动系统的检查和调整方法。

解答:(1)检查:首先,检查制动液的液位;然后,检查制动踏板的行程;接着,检查制动盘、制动鼓、制动片等部件是否有磨损、损坏等情况。

(2)调整:首先,松开制动分泵的放气螺钉;然后,使用制动泵给制动系统加压;接着,观察制动踏板的行程是否合适;最后,拧紧放气螺钉,完成制动系统的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作功行程终了后,则进入排气行程,这时,气缸内充满燃 烧后的废气,同时排气门打开,由于气缸内的压力依旧比外部大 气压大,因此将使得部分废气排出。而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 动的同时,也将继续把气缸内的废气排出。当活塞运动到上止点
时,排气行程终了,又开始进入进气行程,形成 4个运动行程的 循环。
由于燃烧室占有一定体积,因此排气终了后,不可能将所有 废气排出,这一部分废气被称作残余废气,同时残余废气温度较 高,因此气缸内的压力还是稍高于大气压力。
理解爆燃和 表面点火的 原因和后果
(3)作功行程
当压缩行程终了后,即进入作功行程,此时,进气门和排气 门依然处于关闭状态,而处于气缸体上部的火花塞发出电火花, 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燃烧后,将放出大量的热, 使得压力和温度急速上升,最大压力可达 3~5MPa,相应温度达 2200~2800K。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将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 点运动,从而推动连杆使得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能。这作功行程 中产生的能量,除了用于维护发动机自身继续运转外,其余的能 量 全部用于对外作功。而随着活塞的运动,及气缸空间的增大,气 缸内的压力也随之下降,并在到达下止点时终了。 (4)排气行程
试讲人 章及内容
面试试讲-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上课时间
第 1章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节及内容
1.1-1.4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分类,掌握四冲程发动 机和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术语,并对发动机整体构造有 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难 点
1.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3.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功用: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 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 排出,实现换气过程。 组成: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和 气门传动组组成。
(4)燃油供给系统
功用:汽油机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 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
了解
(2)根据发动机冲程数可以分为: 二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 目前二冲程发动机主要用于摩托车动力引擎,而汽车发动机普遍 使用四冲程发动机; (3)根据发动机冷却方式分为: 风冷式——水冷式 使用空气为冷却介质称为风冷式发动机,以水或冷却液为介质的 称为水冷式发动机; (4)根据气缸数可分为: 单缸机——多缸机 而对于多缸发动机,根据发动机的排列方式可分为: 直列式发动机——对置式发动机——V形发动机; (5)根据进气状态可分为: 自然吸气发动机——增压发动机 对于增压发动机又可以根据增压方式不同分为: 机械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
3 发动机基本结构与术语
5分钟
4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20分钟
5 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13分钟
课间休息
6 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0分钟
7 发动机总体构造介绍
21分钟
8 奔驰 AMG发动机生产装配视频
12分钟
9 课后作业布置
2分钟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课的介绍和导入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汽车构造这门课,现在汽车在我们的生活
压缩,而下端气压减少,行程真空;活塞继续上移,进气孔被开 启,气缸外气体进入活塞下端的气缸内,此时,活塞接近上止点, 活塞上端压缩至极限。
第二行程:火花塞点燃或喷出的柴油与空气混合后自燃,产 生强大压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当活塞接近下止点时,排气孔 和扫气孔被打开,废气进过排气孔排出,而新的气体在压强作用 下通过扫气孔进入活塞上端,并排除废气。
第五节 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柴油机吸入的是纯空气,而不是燃烧混合气,同时柴油机没 重点讲解 有火花塞,但是在而是配有一个柴油机喷油泵,在柴油机压缩行
程接近终了时,将柴油喷入气缸内,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
气。由于柴油机的压缩比高(一般为 16~22),所以压缩终了时
气缸内的压力可达 3.5~4.5MPa,同时温度高达 700~1000K,以 远远超过柴油的自然温度,因此柴油在喷入气缸形成可燃混合气 后,可在短时间内自行发火燃烧,从而提高气缸压力,促进曲轴 作功。而产生的废气也同样在排气行程中排出。
说明与汽油 发动机的区

因此四行程发动机要经过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
其中只有作功行程是对外作功,输出功率,其他三个行程为辅助
行程。
第六节 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二冲程发动机意思为一个工作循环在两个行程内完成,其中
发动机存在进气孔、排气孔、扫气孔三个气孔。 第一行程:活塞上移,三个气孔全部关闭,活塞上端空间被
功用:借助外力使发动机从静止到正常运转。起动方式 ① 人力起动:起动最为简单,只须将起动手摇柄端头的横销嵌入 发动机曲轴前端的起动爪内,以人力转动曲轴。 ② 电动机起动:电动机起动是用电动机作为机械动力,当将电动 机轴上的齿轮与发动机飞轮周缘的齿圈啮合时,动力就传到飞轮 和曲轴,使之旋转。电动机本身又用蓄电池作为电源。
在此基础上再开始讲解发动机的主要基本术语及相关的发动 机性能指标和计算方法,并进一步开始讲解发动机的具体结构构 造,以降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难度。
最后导入发动机的生产视频,增加学生对汽车构造的兴趣并巩 固及加深其对发动机结构的印象。
序号 1 新课的介绍和导入
教学进程
备注 2分钟
2 发动机的分类
5分钟
重点讲解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七节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机体组
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气缸盖、垫片、油底壳等组成,主要 作用是形成燃烧室,承受高温高压,常列入曲柄连杆机构中。 (2)机体曲柄连杆机构
了解
先初步介 绍,让学生 有个大概的 整体认识, 在后续课程 中再具体讲
解。
功用:实现发动机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 组成: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3)配气机构
柴油机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 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组成:空气、燃油、混合、进排气装置。 (5)汽油机点火系统
功用:将低电压变为高电压,并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 点燃可燃混合气,以便汽油机对外做功。 组成: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 塞等组成。
本章注意 事项
大部分学生对汽车的了解基本为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较 大,因此可采用由简到难的授课方式,先使用通俗易懂的表述让学 生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大致了解,并以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增加对课程学习的信心,进而再以由浅至深、从整体到局部的 方式慢慢讲解。
教学策略 设计
1.引入新课: 汽车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因此学生对其并不陌生,而汽车的动
中已经是随处可见,那么,汽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它的 行驶速度特别快。我们都知道人的动力来源在于心脏不断的提供 新鲜血液至全身各个部位,那么,汽车的动力来源就在于它的发 动机能和心脏一样为汽车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因此我们要想了 解汽车,就必须先了解发动机。
了解
第二节 发动机的分类 (1)根据发动机使用燃料种类可以分为: 汽油机——柴油机 同时根据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又可以分为: 压燃式发动机——点燃式发动机;
压缩前气缸中气体最大体积与压缩后气缸中气体最小体积之 比称为压缩比,以ε表示。
现代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一般为 8~11,在一定范围内,压 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的混合气压力和温度也越高,燃烧速度越 快,输出功率越大,经济性越好。
但是,压缩比过大,将发生爆燃和表明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现 象。爆燃是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 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然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表面点火 是由于燃烧室内表面点燃混合气产生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现在。
第四节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先在发动机外部通过化油器、节气门、或者进气道将
空气与燃料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1)进气行程
重点讲解
温度 370~400K 压力
当发动机处在进气行程中时,进气门处于开启状态,而排气 门关闭,气缸内的活塞由发动机上止点依靠曲柄连杆作用,运动
至下止点位置,在运动过程中,气缸空间增大,导致气压减少, 使得可燃混合气被吸入缸体内。 (2)压缩行程
力在于发动机的不断作功输出,与人类心脏工作方式相似,可通过 类比方法,让学生对汽车的动力来源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以此引入 ——发动机原理及构造内容。 2.讲授新课
新生对发动机的了解较为模糊, 先用具体的发动机图片使得 其对发动机样式及类型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再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 描述其工作原理,并引出发动机最主要的指标参数。
S=2R(R曲柄半径) 即曲轴每转一周,活塞完成两个行程。 (4)燃烧室容积: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直线运动,当活塞位于上 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气缸空间为燃烧室容积,用 Vc表示。 (5)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一个止点移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 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用 Vs(L)表示。
式中 D——气缸直径,mm ; s——活塞行程,mm ; (6)气缸总容积: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部的全部气缸容 积称为气缸总容积,用 Va表示。 (7)称为发动机总工作容积: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所有气缸工 作容积的总和也称为发动机排量,用 Vst表示。 主要关系为: 活塞行程=上止点到下止点的距离 气缸总容积(Va)=燃烧室容积(Vc)+气缸工作容积(Vs) 发动机总工作容积及排量(Vst)=气缸工作容积(Vs)X 气缸数
第三节 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与术语 1.基本构造
重点讲解
发动机有一个或多个气缸,每个气缸内装有活塞,活塞通过 活塞销、连杆与曲轴连接。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通过连杆 推动曲轴转动 。 2.基本术语 (1)上止点;活塞顶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称为上止点;
(2)下止点:活塞顶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位置,称为下止点; (3)活塞行程:活塞行程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用 s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