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1学期教学大纲_大学物理A_64学时
大学物理A(一) 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A(一)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40101X10
课程名称(中/英文):大学物理A (一)/ University Physics A(Ⅰ)
课程类别:物理类
学时/学分:72/4.5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理工类高要求
教材、教学参考书:大学物理学,第2版,杨兵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是针对理工科中对物理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开设的必修基础课,它的内容比一般工科类开设的内容有所加强,如“流体力学”、“耗散结构”、“粒子物理”等。
它具有双重任务,基础理论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
通过学习可使学生获取系统的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基础知识,同时,本学科体系能够最生动、最有效的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宇宙观,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全面涵盖了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是培养学生从事创造性研究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对此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与理解,能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基础的物理问题。
2.对课程中的近代物理部分能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为二十一世纪多学科的大融合、大突破、大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抽象思维受到严格的训练。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课程学习和科研打下扎实的物理基础。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实验另开设一门课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文):大学物理(A)课程名称(英文):University Physics(A)2、学时/学分:128学时/8学分3、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一元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4、面向对象:工科各专业5、教材、教学参考书:教材:高景《大学物理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教学参考书:吴锡珑《大学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课程性质和任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包括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等)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以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它所包括的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及它们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的初步知识等都是一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因此,《大学物理》课程是我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
《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这些都起着开阔思路、激发探求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作用。
学好本课程,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由于本课程是在低年级开设的,因而它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律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学习物理知识、物理思想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联系,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对本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正确地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
在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A》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90902008学时:96学分:6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开课部门:基础教学部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大学物理课程是我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实验性强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2.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具体要求见《大学物理实验大纲》。
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质点力学1. 教学内容(1)质点运动的描述(2)牛顿运动定律;(3)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4)冲量和动量动量守恒定律;(5)力矩和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
2.重点与难点重点:质点运动的描述、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牛顿运动定律和三个守恒定律及其成立条件3.课程教学要求教学中要通过把质点力学的研究对象抽象为理想模型,逐步使学生学会建立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应注意1.质点力学中除角动量部分外绝大多数概念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接触,故教学中展开应适度,以避免重复;2.学习矢量运算、微积分运算等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3.可简要说明守恒定律与对称性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使学生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的基本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它们具有的矢量性、相对性和瞬时性,能用求导方法由已知的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掌握质点的动能和动能定理,理解保守力和势能的概念,理解系统的机械能定理及其应用,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与应用;理解冲量的概念,掌握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与应用;了解力矩和角动量的概念,理解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64学时)

《大学物理A(2)》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课程编码:
学分:4
总学时:64
适用专业:全校理、工类各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Ⅰ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类各专业的公共必修基础课。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
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它所展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它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内容:
三、教学参考书:张达宋等编著《物理学基本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张达宋等编著《物理学基本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王安安等编著《大学物理简明教程》(英文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年第一版
张三慧等编著《大学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程守洙等编著《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说明:
执笔人:审核人:基层教学组织主任:。
大学物理A(一)教学大纲

统、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业设计
八、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间的基本相互作用和物质世界的基本运动形式与规律形成较完整
的认识。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先进的自然观与科学观。
3.帮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5、理解并掌握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意义及其成立条件。
【教学重点】 1、已知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解速度、运动方程; 2、冲量、动量、质点角动量的计算,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及守恒定律的应用。
《大学物理 A(一)》(College Physics A(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A1070101
二、课程类型:必修课
三、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四、学分:3 课时:36 (理论:30;实验:6)
五、考核方式:考试
六、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七、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
九、说明
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
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大学物理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 大学物理中的微积分应用,角动量的概念。
【基本内容】 1.1 质点运动学、1.2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1.3 力的时间积累效应、1.4 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
大物A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A类课程教学大纲适用:本科四年制非物理类理科专业 (128学时)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以物理学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程。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
在高等院校中开设大学物理课的目的,一方面为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学习专业课及今后工作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学物理课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联系,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对大学物理课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正确理解,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运算能力的应用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特点和要求:1、本课程的特点:(1) 由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到自然学的一切领域,用于工程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因此,大学物理课是高等工科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2) 大学物理课是在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因此,该课程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律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学好大学物理课.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工作与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素质都将起着深远的影响。
2、本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物理素质。
必须特别注重:(1) 能力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素质培养(求实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美感)。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为了在大学物理课教学中充分运用矢量、微积分等高等数学工具,本课程应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学过高等数学微积分后开设为宜。
《大学物理A》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A》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021110017/8课程名称:大学物理AⅠ/Ⅱ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Ⅰ/Ⅱ学分:3/3 总学时:96讲课学时:48/48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学时:适用对象:适用于四年制工科本科各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学生自主学习时数建议:150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
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大学物理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大学物理是高等工科院校和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全面完成大学学业以及在毕业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深造和不断更新知识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
(1)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
(2)学会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来分析、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自学能力、运算技巧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均能受到一个初步而又严格的训练。
(3)培养科学的思考方法和研究问题、判断正误的一般思路。
2.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内容第1章质点运动学与牛顿定律1、教学内容(1)掌握参考系、质点、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2)能借助于直角坐标系计算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能计算质点做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A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具体学分课程总学时:具体学时授课对象:适用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物理 A 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3、了解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一)力学1、质点运动学(1)理解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等基本概念。
(2)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
(3)熟练掌握质点运动学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2、质点动力学(1)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理解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概念,掌握惯性力的计算。
(3)掌握功、功率、动能、势能等概念及计算,熟练掌握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3、刚体的定轴转动(1)理解刚体的概念,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描述。
(2)掌握转动惯量的概念及计算,熟练掌握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热学1、气体动理论(1)理解理想气体的模型,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掌握压强和温度的微观本质,了解能量均分定理。
(3)掌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2、热力学基础(1)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应用,理解热功转换的关系。
(2)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了解熵的概念及熵增加原理。
(三)电磁学1、静电场(1)掌握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的定义及计算。
(2)熟练掌握高斯定理的应用,理解电场线和电通量的概念。
(3)掌握电势的定义及计算,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A 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总学时:64 课程总学分: 4
适用专业:全校各理工科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到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
它是自然科学和许多工程技术的基础。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所涉及的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的初步知识都是一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因此,大学物理课是工科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工科类各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在于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这些在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素质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好大学物理课不仅对学生的在校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农林教育面向21世纪本科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及“2007年华南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编写的。
本大纲计划学时数为64学时。
大纲中带*号的部分为选讲内容,或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
由于本课程将广泛使用高等数学,因此,应安排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并具备初步应用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中的基本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有比较完整和清楚的认识,构建较为宽广的知识结构。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定量化研究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4、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原理、方法和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与现代科学发展接轨,与工程技术相结合。
在课程教学中安装好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窗口”和与专业相结合的“接口”。
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大力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课程教学既生动有趣、又具有强烈的素质教育的特征。
3、抽象的物理概念和高等数学的定量化分析是本门课程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为辅,同时配合投影、CAI课件等形象化教学手段。
五、教学内容与目标
六、考核办法
成绩评定比例(%)
1、平时成绩50
2、期末考试50
1、期末考试范围与分数比例
经典力学24%
机械振动机械波12%
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16%
静电场18%
恒定磁场和电磁感应18%
光学12%
近代物理简介0%
2、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
填空25%
选择30%
判断20%
计算25%
七、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马文蔚周雨青主编2012 《物理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参考资料:
(1)陆果主编1999 《基础物理学教程》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三慧主编1999 《大学物理学》1、2、3、4、5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3)孙凡、习岗主编2002 《普通物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4)程守洙主编2004 《普通物理学》第1、2、3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撰写人: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