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及知识归纳

合集下载

小学古诗及知识归纳

小学古诗及知识归纳

小学古诗及知识归纳小学古诗及知识归纳一上: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声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下: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所见:(清/袁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小池:(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上:1、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意是: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

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下:1、草(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

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2.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学所有古诗知识点总结

小学所有古诗知识点总结

小学所有古诗知识点总结古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学习古诗,可以增进对汉语言文学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将对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古诗基础知识1. 什么是古诗?古诗是指古代的诗歌作品,可以根据其体裁分为诗、词、曲,根据其内容分为咏物诗、山水诗、田园诗、抒情诗、议论文等。

2. 古诗的特点古诗具有“五言、七言”、“对称、对仗、押韵”的特点。

3. 古诗的形式古诗包括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两种形式。

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七言古诗每句七个字。

4. 古诗的语言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多取用典故或寓意,常常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二、古诗艺术特色1. 对仗古诗中的对仗是指在诗句中用相对、矛盾的两个意义相对应,按字、词或义归类成对句。

2. 押韵古诗中每两句之间要求押韵,形成韵律美。

3. 比喻古诗中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是赋予诗歌以形象性的表达。

4. 意境古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人情、历史、哲理的描写和抒发,表现出诗人的审美情怀。

三、古诗教学内容1. 《静夜思》《静夜思》是王之涣的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思念之情。

2. 《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高处远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3. 《春晓》《春晓》是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对春天来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之情。

4. 《小池》《小池》是杨万里的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小池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之情。

5. 《题西林壁》《题西林壁》是韩愈的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西林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倾慕之情。

四、古诗教学方法1. 朗读教师可以利用朗读教学法,模仿或引导学生朗读古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情感和意境。

2. 诗歌赏析通过赏析古诗的形式、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古诗的表达意义和审美意蕴。

3. 创作让学生模仿古诗形式,创作出自己的古诗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创造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2 单元第 4 课《古诗三首》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2 单元第 4 课《古诗三首》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 2 单元第 4 课《古诗三首》重点知识归纳一、摘要本重点知识归纳涵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二单元第四课《古诗三首》,为同学们提供全面的复习资料。

通过对诗词基本信息、内容理解、结构分析、艺术特色探究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的深入剖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诗词。

二、诗词基本信息1.《山行》●作者及朝代:杜牧,唐代诗人。

●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杜牧生活在晚唐,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山行》一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可能蕴含着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2.《赠刘景文》●作者及朝代:苏轼,北宋诗人。

●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苏轼一生历经坎坷,这首诗是他在元祐五年(1090 年)任杭州知州时送给好友刘景文的。

当时刘景文已年近六十,仕途不顺。

苏轼以诗相赠,鼓励他珍惜时光,乐观向上。

3.《夜书所见》●作者及朝代:叶绍翁,南宋诗人。

●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

叶绍翁的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夜晚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人们的不安情绪。

三、诗词内容理解1.《山行》●逐句解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意思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升腾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主旨: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2.《赠刘景文》●逐句解析:“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202X年小学语文1-6年级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

202X年小学语文1-6年级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小学语文1-6年级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202X年小学语文1-6年级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年级:1.《静夜思》诗词解析:描述了作者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和心情。

重要知识点:押韵,用词简短明了,情感真实。

二年级:1.《梅花》诗词解析:描写了冬天时梅花的美丽和坚强。

重要知识点:让学生体会梅花的美丽和坚强精神,了解四季的变化。

三年级:1.《登鹳雀楼》诗词解析:通过描绘鹳雀楼的壮丽和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辽阔大地的热爱和向往。

重要知识点:古代建筑物的特点,对大自然的情感表达。

四年级:1.《悯农》诗词解析:描写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呼吁。

重要知识点:反映社会问题,培养对农民的尊重和关爱。

五年级: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月下独酌》诗词解析:运用描写月亮和饮酒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放松心情、享受自然。

重要知识点:修辞手法的运用,理性对待饮酒的态度。

六年级:1.《念奴娇·赤壁怀古》诗词解析:通过对赤壁战役和周瑜的崇敬,表达了作者对英雄和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重要知识点:历史事件的背景及对英雄的敬仰。

总结的重要知识点:1. 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

2. 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情感,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和人生价值观。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5. 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小学生必考古诗知识点汇总

小学生必考古诗知识点汇总

小学生必考古诗知识点汇总古诗作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教育中,古诗也是必考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对小学生必考的古诗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古诗简介古诗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汉字表达感情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它包括了古乐府、骚体、赋、咏、绝句等形式。

古诗的特点是以四言、五言、七言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意境。

二、古诗的分类1. 五言古诗:五言古诗是指每行的字数为五个,以《诗经》为代表。

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七言古诗:七言古诗是指每行的字数为七个,以唐代的诗人王之涣、杜牧等为代表。

如《登高》、《秋思》等。

3. 乐府古诗:乐府是古代宫廷音乐部门,乐府古诗是指在乐府部门创作的歌谣诗,以《木兰诗》等为代表。

4. 绝句:绝句是指每首诗只有四行,一般以五言或七言为主。

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黄麻子的《绝句》等。

三、古诗的背诵小学生必考的古诗背诵主要集中在一些经典的名篇上。

下面列举一些常考的古诗及相关知识点:1.《登鹳雀楼》- 王之涣内容概要:诗人描绘了登上雀鹰般高楼,俯视江山和远方壮丽景色的场景。

2.《静夜思》- 李白内容概要: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亲人和朋友,表达了思乡之情。

3.《望庐山瀑布》- 李白内容概要:诗人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登高》- 杜甫内容概要:诗人触景生情,描绘了登高时的辽阔天地和壮丽景色,表达了追求自由的情感。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杜甫内容概要:诗人以黄鹤楼为背景,描绘了与友人的离别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6.《西江月》- 辛弃疾内容概要:诗人写了一位女子对举国欢庆的场景和她自己心情两个截然不同的感受。

4.古诗的赏析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对于掌握其中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在赏析过程中,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押韵规律:注意诗句间的韵脚,了解古诗的韵律特点。

一至三年级必背古诗词解释

一至三年级必背古诗词解释

一至三年级必背古诗词解释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诗词和它们的基本含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及其解释:1.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解释: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上的霜。

抬头看着月亮,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2.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解释:春天的早晨,人们睡得很香,没有意识到天已经亮了。

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叫声。

夜里的风雨声,让人想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解释:太阳沿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得更远,就需要再上一层楼。

4.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解释: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产生了紫色的烟雾。

远远地看着瀑布像挂在前面的河流上。

瀑布飞泻而下,高度有三千尺,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

5. 《绝句》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解释: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向蓝天。

窗户映着西岭上千年不化的雪,门前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象征着远方。

6. 《悯农》 -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解释:农民在中午烈日下锄地,汗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壤中。

有谁知道我们盘子里的食物,每一粒都是辛苦劳动得来的。

7. 《江南》 -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

- 解释:江南地区可以采摘莲花,莲叶长得非常茂盛。

鱼儿在莲叶之间嬉戏。

8. 《咏鹅》 -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解释: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向天空歌唱。

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含解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含解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含解析1.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长歌行(汉乐府)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含解析,建议家长收藏【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理解】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敕勒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含解析,建议家长收藏【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4.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5.风(李峤)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含解析,建议家长收藏【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6.咏柳(贺知章)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含解析,建议家长收藏【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小学语文诗词知识点集锦

小学语文诗词知识点集锦

小学语文诗词知识点集锦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诗词,既能够培养学生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诗词的知识点集锦。

一、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中国古代最为常见的诗体之一,它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

五言绝句的格式要求简练明了,意境深远。

例如,《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通过描绘楼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二、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五言绝句的延伸,同样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

七言绝句的表达空间更大,常常用于叙述较为庄严、雄浑的主题。

例如,《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家国思念的情感。

三、唐诗宋词唐诗是指唐代诗人们创作的诗歌作品,因为在唐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所以被称为“唐诗”。

唐诗以写景、写人、写事为主题,形式多样,语言优美。

宋词则是宋代诗人们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与唐诗相比,宋词更加婉约柔美,情感更加细腻。

学习唐诗宋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四、楹联楹联是指悬挂在门楣上的对联,一般由两句组成,形式对仗工整,内涵丰富。

楹联既能体现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能展示主人的文化素养。

例如,一对著名的楹联是“天下山河尽入画,人间世事皆成书” ,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五、古文阅读古文是古代的文言文,学习古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古文的句式严谨、表达精准,语言通顺,并且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

例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表达了儒家的学习观念,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实践。

六、古诗词背诵通过背诵古代的诗词,学生可以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情感修养。

背诵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体验古代文化的魅力。

例如,背诵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人们的团聚之情。

总之,小学语文诗词知识点集锦包括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唐诗宋词、楹联、古文阅读以及古诗词背诵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古诗及知识归纳一上: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声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下: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所见:(清/袁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小池:(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上:1、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意是: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

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下:1、草(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

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2.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3、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意: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

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4、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5、敕勒歌(北朝乐府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上: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前两句诗意: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5、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前两句诗意: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6、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遂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句的意思是说浩月当空,照耀在郁郁葱葱的青松上,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

)7、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句的意思是说微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地徜佯;青山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

)8、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庚申正月游齐安(北宋/王安石):水南水北重重柳。

山后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三下: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2、春日(南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3、古诗名句:①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描绘的是古木参天、杜鹃声声的森林景色)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描绘的是夏日时节、白鹭黄鹂在水田、林木之间飞翔、歌唱的情景)③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雨过山村》唐/王建)(描绘的是雨中山村的景象,村路环曲、板桥横斜,小溪沿岸,则是翠绿的竹子,偶尔还从附近的茅舍里传来几声鸡叫,打破了小山村的沉静)④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曲江二首》唐/杜甫)(描绘的是蝴蝶在花间飞舞、蜻蜓在水面翻飞的夏日美景)⑤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破阵子》北宋/晏殊)(描绘的是池塘美景,斑斑点点的苍苔分散在池边,树木枝间的黄鹂在欢快地鸣叫。

)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的大意是,孩子要离开母亲远行,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为他缝制衣衫,针脚缝得密密的,担心他不能早日归来。

母亲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了小草,这样无私的母爱,做子女的如何能报答得尽?)5、写月亮的诗句: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唐/李白)②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扬州瘦西湖月观亭清代郑板桥亲书联)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④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送杨秀才游蜀》唐/张祜)6、写友谊的名句: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杜少府之任蜀洲》唐/王勃)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③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四喜诗》北宋/汪洙)④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无名氏)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临江仙》北宋/邢俊臣)〔补充: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战国)庄子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汉书》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7、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8、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意: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四上:1、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释: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释: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4、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释: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5、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解释: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作客。

幽美的村庄,四周绿树环抱,一座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告别时就又盼望着快到重阳佳节,那时我还要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

)四下: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解释: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2、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解释: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乡村四月》(南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解释: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4、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