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PPT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总复习大纲版隋朝唐朝的政治和隋唐制度的革新ppt课件

高考历史总复习大纲版隋朝唐朝的政治和隋唐制度的革新ppt课件
10
3.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1)府兵制 ①隋朝对府兵制的改革:隋文帝把军人户籍编入 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 ②唐朝对府兵制的调整:唐太宗时,增加了_军__府_ 的数量,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 自重的局面。 ③府兵制的崩溃:武则天时,随着__均__田__制___的 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 __开__元___年间,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 查对科举制度的客观评价。由题干中“世界各 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这一 信息得出答案为C项。
26
考点整合
一、隋朝统治为唐朝盛世奠定了哪些基础 1.政治格局:隋朝在前朝民族融合和南北经济发 展的基础上,结束了3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 新开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局面,不仅有利于社 会生产发展及人民生活安定,而且为隋唐几百年 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2.政治制度:隋朝在借鉴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对唐朝及以后历 代王朝的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归纳概括】 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 (1)创立和发展: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 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为中央最高 政府机构。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 职权。 (2)三省六部运作程序
23
①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三省分掌议政、决政、行 政三权,实际将秦汉以来的丞相之权一分为三, 分隶三省,总于皇帝,从而大大加强了皇权。 ②六部各自分掌行政、财政、军政、司法、工程 等权力,各司其责,中央机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③三省六部制使秦汉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 得以完善,中央集权得以加强。这对于国家的统 一,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27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ppt课件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ppt课件
1)、隋朝时, 儒学家提出“三教归儒”的主
张, 又称“三教合一”。;
2)、唐朝时, 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和道
教的发展,唐代韩愈等提出儒学复兴
2、科技: (1)四大发明: ①印刷术: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处于世界领 先地位,雕版印刷868年《金刚经》 ②火药:炼丹家发明,最早见于唐初孙思邈 著的《丹经》,唐末用于军事。
地位 的决策权、审议权和 行政权
作用地位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趋向巩固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相权一分为三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趋向完善
2、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 衡原则相比,二者有何相同之处?
①都实行分权; ②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 ③都有积极作用。
⑵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相同吗?为什么? ①不同。 ②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 治的产物。
3、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 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 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A.实行了科举制度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
【答案】C 【解析】“大小之官,悉由吏部”,说明了隋代中央对 地方官员任免权控制的加强,实质上反映了中央集权的 加强。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措施
①外轻内重
②实行兵将分离 ③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出 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
(2)影响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唐太宗调整府兵制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军队叛乱。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 1、耕作技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技术;
②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后世誉“颜 筋柳骨”; ③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2)绘画:代表作有展子虔《游春图》、阎立 本《步辇图》、画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莫 高窟璧画盛极一时。 (3)戏曲:唐代宫廷中设有 “梨园”。 (4)雕塑:莫高窟(甘肃敦煌鸣沙山,开始于 前秦,历时一千多年,直到宋元,以隋唐作品为 多;佛像、壁画为主)。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隋唐时期)ppt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隋唐时期)ppt课件
印刷于公元868 年的《金刚经》 被认为是世界上 保存的最早的有
明确日期的雕版 印刷品。
20
火药
炼丹引爆图
火箭
21
•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 实行三省六部制,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 提高了行政效率
• 道州县三级制,加强对地方管理 • 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僚队
• 实行三省六部制,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 提高了行政效率
• 道州县三级制,加强对地方管理 • 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僚队
伍素质。 • 唐初统治者政治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 • 唐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6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决策系统
吏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户部 户籍、土地、赋税
24
等大权于一身
10
• 经济:
• 农业:均田制推行,南方精耕细作技术逐 步成熟(曲辕犁和筒车)。江南地区进一 部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农产品商品化程 度提高。
• 手工业:制瓷业:南青北白;外销。丝织 业。
• 商业繁荣:柜房和飞钱出现;长安、洛阳 商业盛极一时。大运河开通,集市贸易有 一定的发展;对外贸易港口:广州,设有 市舶使。
• 经济格局: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 23
思想文化:全面辉煌、领先世界、兼收并 蓄、影响深远。
• 1、思想: “三教合归儒”。 • 2、文艺:唐诗(空前繁荣:名家辈出);楷书步
入盛世,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绘画产生许多杰出 画家和优秀作品;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 3、科技: 雕版印刷、火药的 发明 、天文学、医 学 • 对外:国力强盛产生巨大吸引力,中外交往频繁, 中华文化圈开始形成。

隋唐史精品课件(2023版ppt)

隋唐史精品课件(2023版ppt)
隋唐史精品课件
演讲人
隋唐历史背景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实行的中央官制,三省为尚书省、中书 省、门下省,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打破了门阀士族的垄断。
府兵制:隋唐时期实行的兵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兵农合一, 平时务农,战时从军。
荣,文化昌盛
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在位期间, 唐朝达到鼎盛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都取得了巨
大成就
安史之乱:755年, 安禄山、史思明发 动叛乱,唐朝由盛
转衰
唐朝的衰落:907 年,朱温篡唐,唐 朝灭亡,中国进入
五代十国时期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流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 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
谢谢
04
农业商品化:隋唐时期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手工业与商业
01 手工业:纺织业、陶瓷业、冶金业等发展 迅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02 商业: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大型商 业区,如长安、洛阳等
03 丝绸之路: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更加繁荣,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04 海外贸易:隋唐时期海外贸易发展迅速, 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
01
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唐高宗征讨突厥等。
隋唐时期和平时期主要表现为对外交往频繁,
02
如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
隋唐时期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促进了民族融
03
合和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对后世产生了
04
深远影响。
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与周边 国家的关系:友 好交往,文化交 流
隋唐时期与西域 国家的关系:贸 易往来,文化交 流

高考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隋唐时期(第二轮)精品PPT课件

高考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隋唐时期(第二轮)精品PPT课件

868年,雕 版印刷《 金刚经》
央集权;国 家的强盛稳 定促进了文
白瓷
学艺术的辉
商 柜坊、飞钱 文 文人画、 煌

艺 唐诗、词
治国理念:存百姓,文德治国。
前 期:政治清明,国家统一,国力强盛
后 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பைடு நூலகம்

制度创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 举
制度)
民族政策:一视同仁,团结。
对外关系:对外开放,兼收并蓄
农业
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定型(曲辕犁,筒车); 土地制度(三种土地制度并存,均田制,轻徭薄赋;

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规模大,私营手工业发展兴。 制瓷业:南青北白;私营手工业
交通:水路、陆路交通十分发达,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商业
对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瓷器) “市”的发展(坊市分开、夜市)
唐朝节度使享有哪些权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权力: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 上享有很大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 上拥有强悍的武力。
影响:往往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削弱 中央集权。
由于节度使的权力过渡彭胀,最终导致安史之乱 。
唐玄宗前期疆域
突厥
新 罗
边镇军:49万 中央军:9万
吐蕃
商业都会(唐代长安、洛阳,扬一益二)
思想:儒学复兴;

文艺:唐诗李杜白;楷书欧颜柳;草书张旭、怀素。绘画展阎吴、莫 高窟。
唐朝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异同
相同
通过分割相权的方式实现加强皇权的目的。 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宋 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 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创新版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第二单元魏晋至隋唐时期第6讲隋唐盛衰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课件

创新版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第二单元魏晋至隋唐时期第6讲隋唐盛衰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课件
提示:贯通了南北交通,对于南北经济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就此而论,隋炀 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可以和大禹治水相媲美。
2.特别提醒——“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共同点 (1)出现原因 ①整顿吏治。②轻徭薄赋,重视发展生产。③善于用人、虚怀纳谏 等。 (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教昌盛,国力较强等。 3.思维升华——对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在她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她同样是我国古代杰 出的君王和政治家。
自主排查
素养提升
聚焦高考
自主排查
知识点一 从隋朝的统治、唐朝盛世到五代十国 1.隋朝的统治 (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__杨__坚____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 安。589年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2)隋炀帝的统治 ①建设: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开通的__大_运__河___,贯通南北, 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 用。 ②暴政: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最终引发大规 模起义。 (3)隋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____江_都___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内容
每户按_人__丁__和__资__产___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 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1)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意义 (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__以__人__丁__为__主__的赋税制度,减轻了
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知识点三 隋唐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
提示:“庸”制,即纳绢或布代役。
10.学术情境——两税法 白居易在《重赋》中评价两税法:“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攫取)我以 求宠,敛索(征敛勒索)无冬春。” 思考:白居易是如何评价两税法的?

高三历史 隋唐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

高三历史 隋唐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
A.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 和中国人通婚,在中国做官。
B.唐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肯于吸收 外来的文化。
④唐周边国家在社会形态上正值向封建社会过渡 时期,主动向唐学习,借鉴唐朝的政治、文化。
⑤唐朝时,我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也比较先进, 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唐初仅在洪州一 地就造“浮海大船五百艘”
5、赋役制度 租庸调制 庸成年男子可以布帛代役 两 税 法 从人丁为主到资产为主
● 重点阐释
职权 :
三省,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 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一一主管户口、 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 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民族关系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①隋唐本身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全面繁荣
原 ②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先后建立政权,能够主动 因 吸收学习中原先进文化,加速自身封建化的进程,
开发了祖国的边疆地区。 ③交通发达④统治者的政策开明⑤辽阔的疆域,境 内民族大为增加,也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的频繁。
基础知识·梳理 《隋唐时期边疆各族发展简表》

重要
活动地区
与唐关系
备注
东突厥

首领
頡利可汗

东突
6世纪中期游牧阿
唐初,唐军打败
,安在其西旧都地护府 隋时分裂为东
北庭都护府

厥:
尔泰山,控制东起兴安 设都督府 .
黑水都督府
西两部
大祚荣
岭,西到黑海
针对西突厥:唐太宗设

高三历史通史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课件共58张

高三历史通史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课件共58张

治和打假工作力度
,20xx 年查办经营假
种子案
起案 值万元 收缴罚 没款万 元 并对 查
处的吨假大峪中学2019高三通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分期和主要特征
原始社会: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社会 夏商西周:中华文明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江南开发、承上启下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1)三省六部制
秦朝行政机构
皇帝
三公九卿制
太尉
丞相
御史大 夫
奉常
廷尉
治粟内 史
典客
郎中令
少府
卫尉
太仆
宗正
地方


汉朝行政机构
皇帝
中朝外朝制
中朝
外朝
尚书令
侍中
太尉
丞相
工商局文明执法先进事迹材料汇报
秉公执法做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坚强
卫士
一、能够努力加强理论学习
不断提高 个人素 质。张 庆同志 在工作 能够自 觉加强 政
治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 重要思想 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积极
泽东思 参加党
想、邓 小平理 组织的 各项学
论 努力 践行 三个代 表 习活动 。在业 务学习 方
面 能够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
努力使 自己在 最短的 时间内 熟悉工 作环境 和内容 。
并注重自学
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
依法办 案、秉 公执法 圆满 地完成 领导交 给
的各项工作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 ①农具和技术:曲辕犁 ②水利灌溉:筒车 ③土地制度:均田制 2.手工业 ①制瓷:南青北白 ②丝织:吸收波斯织法 ③民营手工业恢复 3.商业 ①原因 ②表现 4.经济繁荣的原因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 1.思想 ①隋朝:三教合一 ②唐朝: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韩愈复兴儒学。 2.科技 ①雕版印刷术 ②火药的发明 3.文学 ①唐诗的繁荣 ②“词”和“传奇”的出现 4.艺术 ①书法 ②绘画
明算 算经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 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 “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 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 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末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1.中央:三省六部制 ①发展演变 ②内容 ③特点 ④影响 2.选官:科举制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 ①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②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③民族与外交政策 2.评价唐太宗
(三)藩镇割据
曲辕犁
直辕犁和曲辕犁受力分析图
筒车
唐 朝 制 瓷 业 的 分 布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越窑青釉秘色瓷碗
唐白釉双龙耳瓶 邢窑白釉点彩子母狮塑像
唐西亚风格的丝织品

定州

邢州


长安
宋州 洛阳 巩县
亳州
益州
扬州
手 工 业 分 布 图Fra bibliotek长江
宣州 越州
涿郡

济 608年



开放的对外政策
● 世界之都长安——唐长安城 ● 兼容并包——对外来文明,来者不拒。 (举例说明:艺术、宗教、学者、商人等) ● 发达的国际关系——与70多个国家的往来, 专门的机构——鸿胪寺
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 边镇兵 : 中央军
49万 : 9万
岭剑陇平范河朔河北安 南南右卢阳东方西庭西 五节节节节节节节节节 府度度度度度度度度度 经使使使使使使使使使 略 广四青辽北山宁甘新新 东川海宁京西夏肃疆疆
依据材料,提取关于进士科的历史信息。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 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 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卷八《务农》
依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观点,并结合所学,列举 唐太宗为此实行的具体措施。
——《韩昌黎集·原道》
《金刚经卷子》
唐 朝 印 制 的 日 历
欧阳询(557-641),唐初 书法家。早年他专学二王书, 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 勤学苦练,融会贯通,独创 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 硬” 著称,史称“欧体”。 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 对后世影响大。
欧阳询《化度寺碑》
颜 真 卿 《 多 宝 塔 碑 》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特点:多元性(兼收并蓄)。
原因: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对外交往频繁等。
有唐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这则材料反映了
①唐初经济发展状况
②唐代某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很高
③唐政府征收茶税
④此时唐代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中唐诗人王建(约767~约831前后) 汴州:“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唐朝中外交往
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 崇客礼,令先老、后孔,末后释。
——唐高祖李渊《先老后释诏》
佛道挑战儒学 正统地位
龙门石窟 之卢那舍佛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 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 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主张民本思想,重视农业发展。反对频繁的对外战 争和大兴土木,以保障农时。
唐朝前期边疆各族形势
唐太宗时的民族关系
• 针对破坏民族团结的——战而后和 • 东突厥——羁縻府州 • 西北各族首领——册封 • 西突厥——安西都护府 • 吐蕃——和亲(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思考:唐朝初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和特点 方式:战争、设机构、册封、和亲等 特点:开明灵活
隋唐
标准 品行 门第 才学
科举制
隋唐时期兴起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分常科 和制举两种,常科每年举行,制举则根据需要临时举行。 同时,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
科目
考试内容
秀才 国家策略。因太难,很快被废。
常 明经 帖经、经义、时务策 科 进士 帖经、诗赋、对策
明法 律法
明书 《说文》和《字林》
➢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 ➢户部:掌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
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礼部:掌握典礼事务及学校、科举之事。 ➢兵部:掌握全国军卫、武官选拔等。 ➢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 ➢工部:管理全国工程事务。
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
名称
时期
察举制
汉朝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科举制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2012天津高考】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 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 ,既有本土发 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 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 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 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 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钱穆
➢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有利于集思广益,确保决策科学性。
【2008·山东卷】
•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 原因在于(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柳 公 权 《 玄 秘 塔 碑 》
张旭 《肚痛帖》
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怀素《自叙帖》
阎立本 《步辇图》
【2008 山东】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品是唐代风俗画 ②作者是阎立本 ③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 ④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长安

洛阳 605年



605年 沟
运 河 的 开
江都
610年
江南

余杭 河
隋唐运河的繁忙景象
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唐】姚合
唐朝商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西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唐 长 安 西 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