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导师团队成员名单

合集下载

中山大学优良学风班和优良学风标兵班评选细则

中山大学优良学风班和优良学风标兵班评选细则

附件1:中山大学优良学风班和优良学风标兵班评选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调动学生自觉学习、奋发进取、立志成才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根据《中山大学学生奖励管理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通过创建优良学风班,以及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标兵班的评审活动,推动学风建设,在全体学生中形成热爱学校、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学习风气。

第三条评选过程中坚持公平、公开和公正原则,对参评班级应严格要求,确保评优质量。

第二章申报优良学风班和优良学风标兵班的条件、要求第四条根据《中山大学学生奖励管理规定》第十条,学校在本科学生班级中设立优良学风班奖,优良学风班需具备以下条件:(一)班级成员自觉维护宪法确立的根本制度和国家利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维护学校的稳定;(二)班级成员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成绩优良率高,学习成绩(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优良率达到60%以上(含);(三)班级成员遵守法纪,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四)班级积极开展各项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积极组织广大同学参加义务劳动、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五)班级成员团队精神好,互相帮助,关系和睦,关心集体利益,注意维护班级形象;(六)班级成员尊敬老师,师生有良好的互动关系;(七)班干部以身作则,工作热情高,能团结和带领同学积极开展“创优”活动。

第五条根据《中山大学学生奖励管理规定》第十一条,学校在本科学生班级中设立优良学风标兵班奖,除应具备优良学风班的条件外,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一)班集体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为学校、院(系)争得荣誉,受到表彰次数多;(二)班级成员互学互助,乐于助人,涌现的好人好事多;(三)班级成员学习成绩优良,优秀率高,优秀率(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达到30%以上(含);(四)党员比例达到同年级全校平均水平。

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道德”二字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

道德双修是一门人生哲学。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对于我们刚进入学术研究阶段的学生,学术道德是一门必修科目。

那么什么是学术道德呢?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科研工作和进行学术活动时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高等学校倡导并形成崇尚诚实劳动、鼓励科研创新、遵循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对于保护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竞争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现如今,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不容忽视、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研究工作中少数人违背基本学术道德,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或抄袭剽窃,或请他人代写文章,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个别人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

如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夏纪梅伙同副主任王哲等人,在申报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时,张冠李戴,大肆造假,骗取名利.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被爆剽窃论文。

浙大共核查了贺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关人员涉嫌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20篇,其中贺海波涉及论文9篇。

事发后,贺海波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

浙大将其开除出教师队伍。

对于学校老师中出现的论文造假行为,浙大校长杨卫表示,抵制学术腐败,维护学术道德,是浙大的责任。

学校把这一事件作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反面教材,加强对研究生、博士后和教师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的教育。

在严惩学术不端行为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他表示,对涉及学术不端的事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再有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赖文教授和吴丽丽副教授联名举报其博士学位论文抄袭。

【珍藏】★★★★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导师联系方式及个人详细信息★★★★

【珍藏】★★★★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导师联系方式及个人详细信息★★★★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导师——夏书章姓名夏书章kaoyantj系别行政管理学系共济网职称教授、博导kaoyantj学位及授予单位硕士、哈佛大学辅导学术特长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事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共济网学术兼职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院中国政治学会辅导中国老教授协会顾问研广东老教授协会名誉会长3362 3039武汉大学政治学名誉主任研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业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名誉院长kaoyangj汕头大学业江汉大学名誉教授48号学术活动1980年8月至1981年7月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任客座教授并在纳布拉斯加大学讲学济 1984年5月应聘为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和研究中心任客座研究员停留3周研究香港行政管理112室 1989年8月应邀往新加坡在国立大学研究新加坡行(市)政管理,停留2周。

kaoyangj1991年夏任安徽省行政管理学会访美代表团顾问网络督察021-共济科研项目考1、从21世纪行政管理的变革和发展趋势研究知识管理,0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0 -2002.06,00BZZ012。

2、行政效率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4 -1996,。

论文二类刊物1、“中山大学法政学科百年回顾”,《中山大学学报》,2004.02。

2、“学科理论与实践漫谈(12则)”,《中国行政管理》,2004.01。

3、“加强政治科学研究此其时矣”,《政治与法律》,2003.05。

4、“公共管理与知识管理”,《中国行政管理》,2002.09。

5、“一部开创性的行政史——《新中国行政管理简史》评介”,《中国行政管理》,2002.03。

6、“从加入WTO看引进MPA”,《中国行政管理》,2002.01。

7、“《老兵新愿》,《依法行政》,《科教兴国》等12篇”,《中国行政管理》,2001.01。

8、“中国行政史研究的一个新的“范式”,《中国行政管理》(北京),1999.09。

9、“从五四运动80年和建国50年看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学术研究》(广东),1999.06。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2014年11月)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我校研究生学风建设,完善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及时、公正、严肃查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根据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山大学学术道德规范》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术不端行为是指《中山大学学术道德规范》所规定的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二章 工作机构和职责第三条 中山大学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是我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制订相关规章制度,组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与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认定,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四条 研究生院作为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开展研究生学风建设工作的秘书机构,协助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负责受理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投诉与举报,会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

第五条 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研究生专委会)或履行研究生专委会职责的教育与学位委员会负责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初步调查和认定,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三章 受理与调查认定第六条 凡举报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者,应向研究生培养单位或研究生院等相关职能部门提交实名举报书,举报书应包括举报对象、举报事由以及相关证据资料。

学校各单位在发现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或接到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时,应立即函告研究生院。

第七条 研究生院在发现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或接到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举报、通报后,应及时向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报告,并函告相关培养单位。

培养单位在发现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或接到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举报、通报后,应在五日内就是否启动调查提出建议,并函告研究生院。

第八条 研究生院应及时将培养单位关于是否启动调查的建议向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汇报,由其作出是否启动调查的决定:(1)不启动调查的,应由研究生院或培养单位向举报人或通报单位作出说明;(2)启动调查的,一般由培养单位研究生专委会或履行研究生专委会职责的教育与学位委员会进行初步调查。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较系统的医学及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研究基本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艰苦求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2.较系统的掌握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能独立从事一般临床护理工作,并具有预防保健、专科护理、专门监护、病房管理、护理教学的基本能力;获得护理研究的初步训练;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打下基础。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健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数毕业总学分 205学分,其中:必修课:157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42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25学分,专业必修课42学分,临床实习48学分),占76.6%,课内总学时数为2250学时;专业限定选修课:38学分,占18.5%,课内总学时数为676学时;素质选修课:10学分,占4.9%,课内总学时数为200学时。

五、毕业实习毕业临床实习48周共计48学分,集中安排在第七、第八学期。

其中内科12周(含护理管理1周),外科9周,妇科4周, 产科4周,儿科4周,手术科4周,急诊科4周,监护室3周,社区2周。

外科门诊2周,全过程含护理研究。

政务学院各专业研究生导师简介(按姓氏笔划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政务学院各专业研究生导师简介(按姓氏笔划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政务学院各专业研究生导师简介(按姓氏笔划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政治学理论:
姓名
职称
(硕、博导师)
职务
研究领域
马 骏
教授
(硕、博导)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行政管理系主任
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
王付昌
副教授
(硕导)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校外教学部主任
当代中国政党政治、当代中国政府体制,(政党制度、党政关系、政府结构、中央与地方政府、行政法制等)
廖为建
教授
(硕导)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
政府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政府危机管理
谭昆智
副教授
(硕导)
公共关系原理、市场营销学、组织文化
社会学:
姓名
职称
(硕、博导师)
职务
研究领域
万向东
副教授
(硕导)
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与服务中心副主任
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城乡社区、劳工研究
王 宁
教授
(硕、博导)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
阎志强
副教授
(硕导)
人口学、人口社会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老年学
社会工作:
姓名
职称
(硕、博导师)
职务
研究领域
罗观翠
教授
(硕、博导)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
社会工作、社会政策
贺立平
副教授
(硕导)
经济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福利、非营利性组织管理
景怀斌
教授(硕导)
公共管理心理、文化心理、心理压力管理、心理咨询、理论心理学
袁 政
副教授
(硕导)
城市行政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区域与城市公共管理

中山大学化工系导师详细介绍

中山大学化工系导师详细介绍

一、基本情况陈清林(Chen Qinglin),男,湖南安仁人,工学博士,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石化产品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邮编:510275·电话:+86-(O)·E-mail:教育经历·: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石油加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武汉化工学院,有机化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至今: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6: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副教授;· 1: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化工系,研究助理;·:湖南长沙石油厂,工程师;·:江汉石油学院应用化学系,助教;讲授课程本科生课程:《化工热力学》研究生课程:《高等化工热力学》、《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与能量综合》科研方向1.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2. 㶲经济学理论及应用3. 过程耦合强化及能量系统优化4.过程工业集成建模以及设计、运行与控制优化科研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组分化学结构特征的石油馏分萃取分离过程相平衡模型及应用研究(),2. 广东省节能减排重大科技专项, 炼油工业节能减排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2010A0),3. 863重点项目“化工反应过程强化技术”课题四“反应过程耦合强化技术及工业示范”子课题, 醋酸乙酯/醋酸丁酯反应-反应耦合强化工业化技术(2006AA03020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能量流结构的过程扩产与能量综合集成建模与优化研究(),5. 中国石化咨询公司, 茂名分公司炼油全厂用能优化,6. 广州中元石化工程公司, 炼化企业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研究开发,7.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 海南炼化全厂用能优化技术方案研究开发,8. 中石化金陵分公司, 三套工艺装置用能分析和节能方案开发,9. 中石化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 炼油系统能耗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10. 广东省工业攻关项目, 工业有机废液处理与资源化的过程强化技术及新工艺流程研究, (2009B0),11. 广东福田化工公司, 不饱和聚酯系统节能减排技术及新工艺研究开发,12. 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 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低温余热综合利用,13. 中海沥青(泰州)公司, 沥青装置换热网络优化改造方案开发, . 0614. 中石化武汉分公司, 炼油能量系统优化改进方案研究开发,15. 中石油兰州分公司, 炼油板块主要耗能装置用能分析与优化,获奖情况1. 过程工业能量系统综合优化及在石油石化行业中的工程应用,200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2. 螺旋隔板强化管换热器的研究开发, 201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相关成果近期主要专利1. 一种等压气液平衡测定装置, 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 授权日期: ;2. 一种气液液平衡测定装置, 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 授权日期: ;3. 一种使用夹带剂生产乙酸乙酯的方法, 发明专利, 申请号:, 申请日期: ;4. 一种强化传质及高效节能型吸收稳定系统, 发明专利, 申请号:, 申请日期: ;5. 强化气分装置利用余热余压回收丙烯的制冷装置及工艺, 发明专利, 申请号: , 申请日期: ;6. 催化重整预加氢反应产物的二级冷凝分离方法及装置, 发明专利, 申请号: , 申请日期: ;学术任职1. 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 《石油石化节能》编委3. 广州市能源学会理事4. 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二、基本情况陈卫国,男,,籍贯:广西,硕士毕业。

中山大学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标兵班评选指标体系(试行)

中山大学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标兵班评选指标体系(试行)

中山大学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标兵班评选指标体系(试行)注:以上各个指标均须另附材料,列明具体的比例数据或加分项目。

如“宿舍文明”这一项,须列明具体是哪些宿舍获得“校级文明宿舍”称号。

教师签名:联系方式:备注:1.由全校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限选科教师评分。

2.考核的教师人数需占该班级创建年度中全班参与的课程数目的一半以上。

如:该班级在本年度中全班参与的课程有10门,则参与考核的教师不能少于5名。

《中山大学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标兵班评选指标体系》附页材料(示例)**学院**级**专业**班说明:1.根据《中山大学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标兵班评选指标体系》进行自评须提供附页材料;2.本示例供各班级在撰写附页材料时参考,应如实填写内容。

一、思想作风与道德建设1.入党情况评选年度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甲乙丙丁 (15)评选年度新发展入党的:甲乙等2人2.参加活动情况××年××月,班级参加××会议××年××月,班级参加××讲座3.宿舍文明××学年度校级文明宿舍:明三××、明一××、明一××××学年度校级文明标兵宿舍:明一××、明八××4.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班级成员参加公益活动的平均时数为:××小时,具体如下:甲:××小时;乙:××小时;丙:××小时;……5.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共有××位同学体质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分别是:甲同学,××年××月获得××;丙同学,××年××月获得××;二、班级凝聚力1. 班干部组织制度××年××月,公教××,班委会议,主题:××年××月,公教××,班委会议,主题:……2.班干部群众基础班级成员对班委的民主测评满意度为:3.集体活动参与率××年××月,奉献爱心,一起出力,36人参加,参与率90%;……4.班级成员团结互助甲同学与丙同学结对、互助学习,甲辅导丙英语,丙辅导甲高等数学;……三、学风建设1.学习成绩优良率成绩优良率(必修课+专选课)为**%,计算依据如下:成绩优秀率(必修课+专选课)为**%,计算依据如下:2.学习成绩平均绩点班级平均绩点为:3.343.学习成绩不及格情况出现不及格情况的人数是:××等8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坤 杨泽生 江滢河 黄国信 周春健 王军 常新萍 曾记 陈宏辉 代中现 张莉 张紧跟 陈玉罡 张俊生 赖坤 刘逸 张骁鸣 韩光明 张新萍 龙柏林 沈成飞 潘静 周国梅 唐琼 甘春梅 卢家银 张卫红 张宇权 袁持平 钱捷 朱崇科 李大海 张俊玉 王猛 郭东辉 元少春 莫德林 贺竹梅 辛国荣 董玉祥 陶贞 张珂 龚骏 杭建 乔云亭 刘长剑 罗乐 叶贤基 俞振华 关永源 余新炳
中山大学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导师团队成员名单
序号 学科
单位名称
Hale Waihona Puke 专家姓名职称1 文科 中国语言文学系 2 文科 中国语言文学系 3 文科 历史学系 4 文科 历史学系 5 文科 哲学系 6 文科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7 文科 外国语学院 8 文科 国际翻译学院 9 文科 岭南学院 10 文科 国际金融学院 11 文科 国际金融学院 12 文科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13 文科 管理学院 14 文科 管理学院 15 文科 旅游学院 16 文科 旅游学院 17 文科 旅游学院 18 文科 法学院 19 文科 体育部 20 文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文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22 文科 心理学系 23 文科 心理学系 24 文科 资讯管理学院 25 文科 资讯管理学院 26 文科 传播与设计学院 27 文科 博雅学院 28 文科 国际关系学院 29 文科 港澳珠三角洲研究中心 30 文科 哲学系(珠海) 31 文科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32 文科 历史学系(珠海) 33 理科 数学学院 34 理科 物理学院 35 理科 物理学院 36 理科 生命科学学院 37 理科 生命科学学院 38 理科 生命科学学院 39 理科 生命科学学院 40 理科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41 理科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42 理科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43 理科 海洋科学学院 44 理科 大气科学学院 45 理科 大气科学学院 46 理科 数学学院(珠海) 47 理科 物理与天文学院 48 理科 物理与天文学院 49 理科 物理与天文学院 50 医科 中山医学院 51 医科 中山医学院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52 医科 附属第一医院 53 医科 附属第一医院 54 医科 附属第一医院 55 医科 附属第一医院 56 医科 孙逸仙纪念医院 57 医科 附属第三医院 58 医科 附属第三医院 59 医科 附属第五医院 60 医科 附属第五医院 61 医科 附属第五医院 62 医科 附属第六医院 63 医科 附属第六医院 64 医科 附属第六医院 65 医科 护理学院 66 医科 中山眼科中心 67 医科 中山眼科中心 68 医科 中山眼科中心 69 医科 中山眼科中心 70 医科 肿瘤防治中心 71 医科 肿瘤防治中心 72 医科 肿瘤防治中心 73 医科 肿瘤防治中心 74 医科 肿瘤防治中心 75 医科 光华口腔医学院 76 医科 公共卫生学院 77 医科 药学院 78 医科 医学院(深圳) 79 医科 公共卫生学院(深圳) 80 医科 药学院(深圳) 81 医科 附属第七医院 82 医科 附属第七医院 83 医科 附属第八医院 84 工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5 工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6 工科 中法核工程学院 87 工科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88 工科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89 工科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90 工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91 工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92 工科 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 93 工科 智能工程学院 94 工科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95 工科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96 工科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97 工科 航空航天学院 98 工科 航空航天学院 99 工科 材料学院(深圳) 100 工科 土木工程学院
陈玲 王劲松 吴军 朱庆棠 唐亚梅 张勇 彭晖 陈守登 何欢欢 王成 黄建林 房思炼 袁平 张美芬 魏来 葛坚 张清炯 余敏斌 洪明晃 贝锦新 郭荣平 尧凯 冯琳 王彦 卢次勇 陈新滋 张幸鼎 邹华春 谢智勇 何裕隆 张常华 徐洋 王成新 何春 袁岑溪 王国利 陈军 夏明华 陈振兴 李伟华 邓锐 刘强 刘杰 易长青 蒋乐伦 徐波 胡玲玲 杨纯臻 刘思威
主任医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研究员 研究员 主任医师 教授 副主任医师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高级 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院士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