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教学目标:1. 能听懂故事中的基本情节和细节。

2. 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与他人分享。

3. 发现和感受运动的快乐,增强体育意识。

教学材料:《马拉松》故事书、照片等。

教学环节:一、引入(5分钟)1.教师介绍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大运动会的故事,你们知道什么是马拉松吗?有没有参加过呢?”2.教师出示照片,“大家看看这张照片,它展示什么?又让你们想到什么?”二、故事展开(20分钟)1.教师口述故事:今天是运动会,全班同学都非常兴奋。

比赛开始了,所有的选手都来到了起点,他们精神饱满,充满勇气。

裁判员喊出了“起跑”的口令。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带着幸福的微笑和能量的奔跑,他们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留下了一个个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2.学生阅读《马拉松》故事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比如,在比赛中,选手们遇到哪些困难?选手们是如何克服他们的困难的?故事的主题是什么?3.学生进行故事图画创作,表现出选手们在比赛中发生的情节,动态和表情等等。

三、情感教育(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感受,分享自己的想法,发现运动的快乐。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往返运动的经验,如足球、骑自行车、跳跃和游泳等。

学生也可以相互聆听和欣赏他人的体育经验,给彼此鼓励和帮助。

四、活动总结(10分钟)1.教师请学生简单回顾整个活动的内容,比如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等。

2.学生分享他们的反馈,提出一些可能的改进或试验。

五、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学生阅读并回答《马拉松》的问题,在下节课时进行检查。

教学要点:1.学生能够听懂进行比赛的情节和细节,并复述出来。

2.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增强体育意识。

3.学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增强和他人的交流和分享。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加强体育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形成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学生对比赛中的情节和细节理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课题名称:《马拉松》语言活动教案适用年龄:中班儿童(4-5岁)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认识并了解马拉松比赛,并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3.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4.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二、教学准备:1.图书:《马拉松》绘本;2.玩具:玩具马;3.道具:奖牌、毛巾等;4.音乐:背景音乐、热身歌曲。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播放热身音乐,引导孩子们自由活动,舒展身体。

然后与孩子们一起唱《热热身》,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跑步、跳跃等。

2.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出示《马拉松》绘本,介绍马拉松比赛的背景和规则,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交流,让孩子们了解马拉松比赛的内容。

3.游戏环节(20分钟):(1)游戏一:“追击游戏”教师将玩具马交给一个孩子,其他孩子们尝试追赶这个孩子,形成追击的游戏场景。

每个孩子可以尝试做一个马跑的动作,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2)游戏二:“传递火炬”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设立一个短距离的终点线。

每个组的第一个孩子手持火炬,其他孩子按顺序将火炬传递给下一个孩子。

最后成功传递火炬的组获胜。

4.创作活动(25分钟):(1)音乐欣赏:“快乐的步伐”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让孩子们自由表达,用舞蹈的方式展示快乐的步伐。

(2)绘画创作:“我的马拉松比赛”教师发放纸和彩笔,要求孩子们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参加马拉松比赛的经历和感受。

5.总结活动(1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引导他们谈论自己参与比赛的感受和体会,并鼓励他们交流自己绘画作品的内容和想法。

6.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给每个孩子颁发奖牌,并送上一块湿毛巾,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感谢他们的参与。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参与情况以及对活动的反馈,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创作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情况。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教学目标1.学习和认识与运动相关的词汇,如跑步、跳绳等。

2.引导孩子体验马拉松运动,培养孩子对运动的兴趣和意识。

3.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热身准备(10分钟)教师先与孩子们一起做几分钟的热身活动,以便于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打开语言活动的序幕。

例如可以引导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小运动,如跳跳、摇摆等。

马拉松游戏(40分钟)1.学习马拉松运动教师首先向孩子们简单地介绍马拉松赛跑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以及赛跑者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够参加马拉松比赛。

2.现场营造比赛场景教师可以想办法在教室或者室外设置一个小型的“马拉松比赛场地”,为孩子们营造比赛现场的氛围。

3.开始比赛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有若干人。

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长跑比赛,跑完后记下比赛成绩,并由教师统计出最终的胜负情况。

结束活动(10分钟)1.分享和展示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分享自己在这个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并在展示区展示自己比赛时的照片和录像。

2.总结和反思教师还可以通过问答环节,引导孩子们对比赛和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自己对语言活动的建议与意见。

教学重难点1.教育孩子们认识和学习一些新的和相关的词汇。

2.帮助孩子们体验马拉松活动,以提升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运动意识。

3.组织细节和注意孩子们的安全,以保障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教学评价在教学结束后,教师会根据参加活动的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活动进行评价和改进,以保证语言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中班会面临很多花样和多样的语言活动,而且每个语言活动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

无论是在体验运动、学习新词、还是体验语言沟通,这些语言活动都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帮助学生受益于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这些活动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和对话的方式。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造更多的语言活动,以营造一种更加活跃和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这里获得更多的教学收益和意义。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教案名称:《马拉松》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马拉松运动的兴趣。

2.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通过训练观察和听说能力,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马拉松》的图片或视频2. 白纸和铅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活动(10分钟)1. 引入话题:卡通片《奔跑吧,兄弟》中的马拉松比赛,向幼儿介绍马拉松运动。

2. 准备一些有关马拉松的图片或视频,向幼儿展示并让他们描述图片中的人和事。

步骤二:活动一、认识马拉松(15分钟)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

2. 让幼儿用纸和铅笔画出一个马拉松比赛的场景。

3. 引导幼儿用口语描述他们画的场景,例如:有多少个参赛选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跑了多远等。

步骤三:活动二、完成比赛(15分钟)1. 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选择一名“选手”。

2. 设定一个起点和终点,让每组的“选手”从起点出发,跑到终点为止。

3. 教师负责计时和记录每个“选手”跑步的时间。

4. 比赛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并比较每个“选手”的成绩。

步骤四:活动三、分享心得(10分钟)1. 让每个组的“选手”分享他们参加比赛的感受和经历。

2. 鼓励幼儿用简短的句子或关键词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例如:累、开心、快等。

3. 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引导幼儿用正确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我很开心,因为我跑得很快。

步骤五:结束活动(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马拉松运动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多参与体育运动,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运动习惯。

教学延伸:1. 在下一堂课上,可以引入一些马拉松运动员的故事或成就,让幼儿了解更多有关马拉松的知识。

2. 可以鼓励幼儿家长一起参加一次慈善马拉松或家庭运动会,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马拉松》语文教案

《马拉松》语文教案

《马拉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马拉松》。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马拉松”、“奥运”、“选手”等。

(3)了解马拉松比赛的历史和规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关注。

(2)培养学生尊重选手、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马拉松》。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马拉松比赛的历史和规则。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与运用。

(2)马拉松比赛规则的阐述。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马拉松》课文。

2. 参考资料:关于马拉松比赛的历史、规则及相关故事。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马拉松比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马拉松比赛的了解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马拉松》。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调。

3. 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如“马拉松”、“奥运”、“选手”等。

4. 学习马拉松比赛规则:(1)教师介绍马拉松比赛的历史和规则。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来加深对比赛规则的理解。

5. 应用与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场马拉松比赛的情景。

(2)各组展示他们的设计,并邀请其他同学参与模拟比赛。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请家长协助检查课文《马拉松》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3. 学生收集有关马拉松比赛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口语表达:通过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

《马拉松》语文教案

《马拉松》语文教案

《马拉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马拉松的起源、历史和发展,认识马拉松比赛的基本规则。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马拉松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体育意识。

感受运动员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课文《马拉松》讲述了一次马拉松比赛的过程,描绘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2. 知识点:马拉松的起源、历史和发展;马拉松比赛的基本规则;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马拉松》的内容理解;马拉松比赛的基本规则;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教学难点:马拉松比赛的心理分析和运动员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马拉松的起源、历史和发展,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分析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和精神品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马拉松的起源、历史和发展,引发学生对马拉松运动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马拉松比赛的基本规则,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分析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和精神品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态度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马拉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马拉松》,巩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收集有关马拉松比赛的其他资料,了解马拉松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开展情况。

八、教学资源1. 课文《马拉松》文本。

2. 马拉松比赛的相关视频、图片资料。

3. 马拉松运动的历史背景资料。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了解马拉松的起源、历史和发展,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马拉松》语文教案

《马拉松》语文教案

《马拉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马拉松》的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马拉松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与中国马拉松运动员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关注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拼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文章《马拉松》的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马拉松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与中国马拉松运动员的相关知识。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马拉松》及相关背景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马拉松》。

(2)收集有关马拉松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收集到的马拉松资料。

(2)简要介绍马拉松的起源和发展,引入课文《马拉松》。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和理解上的问题。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生字词卡片,教师点评并讲解。

(2)学生练习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如“起跑”、“冲刺”等。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马拉松》。

2.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运动的小短文。

3.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朗读和写作情况。

六、教学过程6. 分析马拉松精神(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马拉松精神的语句。

《马拉松》教学设计(精选16篇)

《马拉松》教学设计(精选16篇)

《马拉松》教学设计(精选16篇)《马拉松》篇1教学目标:1、认字14个。

写字12个。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3、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马拉松比赛的相关资料,了解马拉松比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的故事,体会他们的顽强精神。

2、准备一段马拉松赛的录像或赛事新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录像马拉松这项运动是怎么来的呢?这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a、将认字表的生字在课文中找出并注意b、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或寻求同桌帮助c、划记生词2、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认字表生字互相检查并组词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要求标记自然段11、学生流利朗读课文,12、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一、理解课文,引导讨论1、先学习第四自然段自由朗读这个自然段,从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些什么?马拉松运动就是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纪念一位把喜讯带给人民的英雄,马拉松之战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战争?这位把喜讯带给人民的英雄为什么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呢?2、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马拉松之战。

3、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理解“翘首以待”自由读这两段,说一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理解“约42千米”的“约”的意思。

过渡:这里说从马拉松到雅典的距离大概是42千米,这段距离确切的数据是多少呢?4、学习第五自然段。

二、整体回顾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马拉松的来历。

三、指导写字《马拉松》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通讯”的一篇主体课文《马拉松》。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马拉松的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拉松》教学设计
《马拉松》教学设计范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4个。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马拉松的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马拉松吗?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马拉松,好吗?
3、板书课题:《马拉松》(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接读。

勃、腊、侵、抗、胜、翘、菲、晓、届、奥、匹、项测、确
(3)出示生词,同桌读、男、女同学接读。

野心勃勃、希腊、侵略、反抗、胜利、翘首以待、菲利、知晓、第一届、奥林匹克、项目、测量、确定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的马拉松是什么地方?那里有一段怎样的故事,想知道吗?
①指名接读1——4自然段。

②指名说说。

③说说:菲利比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指导朗读1——4自然段。

⑤齐读1——4自然段。

(2)在小组合作中学习:
①自由读第5自然段。

②讨论:马拉松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有什么样的'意义?
③指名汇报。

④喜欢马拉松的同学起立读第5自然段。

(3)指名一个小组读第6自然段。

①指明说说:马拉松的长度。

②让学生换算,感受长度。

(4)齐读课文。

(5)*说说:你了解到的,在马拉松比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的故事。

*说说:历史上其他传递信息的故事。

三、布置作业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1、通讯
马拉松坚持不懈,顽强拼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12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野、勃、腊、抗、胜、晓、届、奥、匹、克、项、确”12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马拉松》。

2、出示14个生字,学生认读。

(开火车)
勃、腊、侵、抗、胜、翘、菲、晓、届、奥、匹、测、确3、出示生词,同桌读、男、女同学接读。

野心勃勃、希腊、侵略、反抗、胜利、翘首以待、
菲利、知晓、第一届、奥林匹克、项目、测量、确定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野、勃、腊、抗、胜、晓、届、奥、匹、克、项、确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形近字区分:
侵()腊()即()翘()
浸()蜡()既()翅()
4、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反抗、胜利、确定、测量、野心勃勃、()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11、通讯
马拉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