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

合集下载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常用的血气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氧分压(
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 - 正常值:95-100mmHg PaO2 =104-年龄× 0.27 年龄× 年龄 意 义: 1.氧的溶解量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有关 氧的溶解量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有关, 1.氧的溶解量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有关,肺泡气体氧分压直 接影响血液氧分压,因此PaO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泡氧分压 接影响血液氧分压,因此 (PAO2 ); 动脉血氧分压的高低,可以影响血氧饱和度, 2. 动脉血氧分压的高低,可以影响血氧饱和度,故影响组织 的供氧。 的供氧。 3 . PaO2 <80mmHg--低氧血症 61-80mmHg--轻度 --低氧血症 --轻度 -- - -- 41-60mmHg--中度 --中度 - -- --重度 <40mmHg --重度
上升,PH下降 体温升高, 下降, ③当PCO2上升,PH下降,体温升高,及2,3二磷酸 甘油酸( DPG) --氧离曲线右移 氧离曲线右移, 甘油酸(2,3-DPG)↑ --氧离曲线右移,有利 于组织供氧; 于组织供氧; 反之--左移,不利于组织供氧( --左移 ④反之--左移,不利于组织供氧(碱中 毒!) P50:P50是pH=7.40,PaCO2=5.3 kPa情况下 : 是 = , = 情况下 SaO2为 50%时的 时的PaO2,正常值为 为 时的 ,正常值为3.5kPa (26mmHg), ),P50增加时表明氧解离曲线右移,反 增加时表明氧解离曲线右移, ), 增加时表明氧解离曲线右移 氧解离曲线左移。 之,氧解离曲线左移。P50增加有利于氧的释放和组 增加有利于氧的释放和组 织摄取。 织摄取。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例4: pH 7.45、PCO248mmHg、HCO3- 32mmol/L
代碱
混合性酸碱失衡
(1)PaCO2升高同时伴HCO3-下降肯定为呼酸合并代酸
举例 pH 7.22、HCO3- 20 mmol/L、PaCO2 50 mmHg
分析
结论
PaCO2 50>40 mmHg、HCO3- 20<24 mmol/L

参考值:-3 ~ +3mmol/L 临床意义: BE < -3mmol/L:代酸—负值增大 BE > +3mmol/L:代碱—正值增大
血气分析指标-- BB

BB:是血液(全血或血浆)中一切所具有缓冲作用的碱(负离子)的总
和。反映机体在酸碱紊乱时总的缓冲能力。

正常范围:45~55mmol/L,与[HCO3-]有所不同,由于其受Hb、血浆蛋

举例



例2:pH为7.16,PCO2为70mmHg,PO2为80mmHg。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增加30mmHg,pH值应降低3×0.08( ±0.02)即为7.16±0.02,而该病人的实际pH值恰 为7.16。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举例



例6.pH为6.80,PCO2为60mmHg,PO2为45mmHg。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增加20mmHg,pH值应降低2×0.08( ±0.02)即为7.24±0.02,但病人实际pH值低于此 值,说明存在代谢因素,而且代谢因素使病人的pH 值更偏酸。 结论:此病人为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原发性代 谢性酸中毒。

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用
血气分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可 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酸 碱平衡状态以及电解质水平,为诊断 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血气分析原理及方法
原理
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和碳氧血红蛋白 。通过检测这些血红蛋白的浓度和比例,可以了解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 量。
方法
血气分析通常采用抽取动脉血或静脉血的方法,将血液样本注入血气分析仪中 ,通过电化学反应或光学方法对血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进行检测。
心力衰竭
血气分析可检测出PaO2和 PaCO2的异常,用于诊断 心力衰竭及其类型。
休克
血气分析可用于判断休克 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如低 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 克等。
心脏疾病
血气分析可用于诊断心脏 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律 失常等。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
酸碱平衡紊乱
通过血气分析可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 碱平衡紊乱,如代谢性酸中毒、呼吸 性碱中毒等。
03
血气分析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诊断呼吸衰竭
通过血气分析可判断呼吸衰竭的 原因,如通气功能障碍还是换气 功能障碍,以及判断病情的严重
程度。
指导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可 用于指导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 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
评估肺部感染
血气分析可辅助诊断肺部感染, 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治疗方案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设计
血气分析在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设计中具有重要应用。通过对新药受试者的血气分析数据监测,可以 了解新药对受试者酸碱平衡、氧合情况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等方面的影响,为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提供重要依据。
例如,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血气分析可以反映药物对受试者酸碱平衡和氧合情况的影响,为 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临床血气分析

临床血气分析
泌较多旳,H+和Na+互换,回吸收 HCO3- 增长,可
造成碱中毒.
氯:低氯血症时, HCO3- 重吸收增长,可致代碱. 血氯增高时, HCO3- 降低,可致代酸.
二:血气分析旳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一)血氧分压(PO2) ❖(二)血氧饱和度(SO2) ❖(三)血CO2分压(PCO2) ❖(四)碳酸氢盐 ❖(五)血液酸碱度(PH) ❖(六)阴离子隙(AG)
(二)呼吸性碱中毒
因为肺泡通气过分,排出CO2过多,使PaCO2原发性降低 者称为呼碱. 1:急性呼碱估计代偿公式 HCO3‾=24-0.2*[40-PaCO2(mmHg)]±2.8 =1.5*PaCO2(kPa)+16±2.5
代偿极限为HCO3‾18mmol/L.
慢性呼碱估计代偿公式 HCO3‾=24-0.5*[40-PaCO2(mmHg)]±2.5
2:酸碱平衡旳调整
①缓冲调整:血液缓冲系统以碳酸氢盐缓冲对(HCO3-
/H2CO3)与血红蛋白缓冲对(Hb/HHb,HbO2/HHbO2)旳 缓冲作用最强.
②离子互换:酸中毒时细胞内3K+外逸,细胞外2Na+,1H+ 进入细胞内.碱中毒时3H+逸出细胞外,2Na+,1K+进入 细胞内.
③通气调整:代酸时呼吸加深,PaCO2下降.代碱时呼吸 变浅,PaCO2上升.
氧离解曲线
影响氧离曲线
❖ PH ❖ HCO3❖ 温度 ❖ 2,3-DPG
❖ 2:氧离曲线偏移旳临床意义
氧离曲线左移时,Hb和O2旳亲和力都增长,使SaO2增高; 但不利于氧旳释放,使组织缺氧加重.
氧离曲线右移时,Hb和O2旳亲和力降低,使SaO2降低; 但有利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释放氧.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酸碱平衡、氧合状态和呼吸功能的检测方法。

通过血气分析,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氧气饱和度、pH 值、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从而判断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而有效指导治疗。

血气分析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等临床领域广泛应用,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血气分析是通过采集动脉血样进行检测,通常是从尺侧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进行采血。

采集的动脉血样一般用化学传感器或机械传感器进行实时检测。

其中,化学传感器可测量 pH 值、氧气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机械传感器则可测量血液的温度和离子浓度。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其他血液参数,如碳酸氢盐离子浓度、氧合度等。

二、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1. 评估酸碱平衡:血气分析可以定量评估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通过检测 pH 值和碳酸氢盐离子浓度,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酸中毒或碱中毒程度。

这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评估氧合状态:血气分析可以测量血氧饱和度,即血液中氧的含量。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氧合状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肺部功能异常或循环系统问题。

3. 评估呼吸功能:血气分析可测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通过该指标,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判断改善通气或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效果。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计算呼吸衰竭指数(A-aDO2),评估肺泡灌洗功能。

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1.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急需呼吸机抢救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氧合水平、酸碱平衡状况,以及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从而指导及时有效的治疗。

2. 重症监护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气分析可以通过测量碳酸氢盐离子浓度和血氧饱和度,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指导心血管支持治疗。

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往往伴有呼吸性酸中毒。

血气分析可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监测疾病进展,制定有效治疗措施。

血气分析报告解读

血气分析报告解读

血气分析报告解读血气分析报告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可以提供人体酸碱平衡以及氧合状态的信息。

它包括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标准碱度(BE)等指标。

血气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对血气分析常见指标进行解读。

首先是pH值,它反映体液的酸碱平衡状态。

正常范围为7.35-7.45、当pH值低于7.35时,说明患者体液处于酸性状态,称为酸血症;当pH值高于7.45时,说明体液处于碱性状态,称为碱血症。

酸碱失衡可能是由呼吸系统或代谢性因素引起的,因此pH值的异常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其次是二氧化碳分压(PCO2),它反映了人体的呼吸功能。

正常范围为35-45mmHg。

当PCO2低于35mmHg时,说明呼吸过度,称为呼吸性碱血症;当PCO2高于45mmHg时,说明呼吸不足,称为呼吸性酸血症。

呼吸性酸碱失衡通常是由肺部疾病或呼吸中枢功能障碍引起,而呼吸性碱血症可能是由呼吸过度导致的。

第三是氧分压(PO2),它反映了血液中氧气的含量。

正常范围为75-100mmHg。

PO2值过低可能意味着呼吸功能的异常或氧供应不足。

常见的原因包括肺部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PO2的异常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最后是标准碱度(BE),它表示体液酸碱平衡中碱性物质的浓度。

正常范围为-2.5到+2.5mmol/L。

BE值高于正常范围,意味着体液碱性过高,可能是由于代谢性碱血症引起;BE值低于正常范围,意味着体液酸性过高,可能是由于代谢性酸血症引起。

BE的异常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获得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

氧饱和度反映了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比例。

正常范围为95%以上。

低氧血症可能是呼吸功能不足或氧供应不足的表现。

在解读血气分析报告时,需要考虑各指标的整体变化和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结合。

酸碱失衡可能是一些严重病情的表现,如高血糖酮症酸中毒、肾功能衰竭等。

什么是血气分析

什么是血气分析
他不是一个人在 战斗
这就是传说中的血气
pH PCO2 PO2 Na+
K+ Ca2+ Glu Lac Hct HCO3- TCO2 BE SO2c THb
参考值 7.35 ~ 7.45
35 ~ 48 83 ~ 108 136 ~ 145 3.4 ~ 4.5 1.15 ~ 1.35 3.33 ~ 5.27 0.5 ~ 2.2 35 ~ 51 18.0 ~ 23.0 22.0 ~ 29.0 -2.0 ~ +3.0 95 ~ 98 11.7 ~ 17.4
❖通常动脉血会顶起针管活塞,尤其是血气针
❖ 2,改变FiO2时,应使患者有足够的时间达到 稳态
❖健康肺:3mins ❖COPD:20mins ❖呼吸机辅助呼吸:30mins
检测动脉血气时应注意
❖ 3,取样时抗凝剂用量
❖过量肝素会导致PaCO2↓
❖ 4,血样含有气泡或暴露空气
❖空气中 PO2=0.21×760≈160mmHg
❖ 正常值:80 ~ 100mmHg ❖ 反应机体氧合情况
弥散
通气-灌注
BE
就是距离正常的 “差值”
❖ BE:剩余碱,Pa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 后,将pH纠正到7.40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
❖ 正常值:±3mmol/L
❖ 反应血浆中碱储备的增加或减少的情况
❖ BE<-3mmol/L:代谢性酸中毒或慢性呼吸 性碱中毒的代偿表现
什么是血气分析
❖ 血气指的是在溶解于血液中的分子和复合物 ❖ 包括:
气体分子成分:O2,CO2 与气体成分相关的物质成分:HCO3- 电解质成分:K,Na,Glu 血液酸碱度:pH 氧饱和度,SaO2
什么是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护理知识

血气分析护理知识

血气分析护理知识引言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分析血液中的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酸碱平衡状态以及一些代谢异常等情况。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了解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是提供优质护理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血气分析的常见参数和解读方法,以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1. 血气分析的常见参数1.pH值: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态,正常范围为7.35-7.45。

2.PaO2:动脉血氧分压,用于评估患者的氧合能力,正常范围为80-100 mmHg。

3.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反映肺泡通气情况,正常范围为35-45 mmHg。

4.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表示血液中氧的饱和程度,正常范围为95%以上。

5.HCO3-: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反映血液的酸碱平衡情况,正常范围为22-28 mmol/L。

2. 血气分析的解读方法在进行血气分析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结果进行解读:1.酸碱平衡的判定:根据血液pH值和HCO3-浓度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失衡。

当pH值低于正常范围,同时HCO3-浓度低于22 mmol/L,可判断为代谢性酸中毒;当pH值高于正常范围,同时HCO3-浓度高于28 mmol/L,可判断为代谢性碱中毒。

2.呼吸功能的评估:通过PaO2和PaCO2的值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

当PaO2低于80 mmHg,同时PaCO2高于45 mmHg,可判断为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当PaO2高于100 mmHg,同时PaCO2低于35 mmHg,可判断为高氧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

3.饱和度的评估:SaO2反映血液中氧的饱和程度,当SaO2低于95%时,可判断为低氧血症。

4.电解质异常的判定:血气分析还可以检测血液中一些电解质的浓度,如钾离子(K+)、钠离子(Na+)、钙离子(Ca2+)等。

异常的电解质浓度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神经系统异常等。

3.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血气分析在临床护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辅助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检测验定血液中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O2)等与呼吸功能有关的参数,以及测定血液酸碱度(PH)、碳酸氢盐(HCO3—)等与酸碱失衡有关的参数。

其结果的分析判断应包括对呼吸功能的判定及对酸碱失衡的判定两个方面。

一、血气分析的测定原理与方法(一)血气分析仪的结构与原理血气分析仪的结构包括PH电极、PCO2电极、PO2电极,以及恒温器、气体混合器、放大器、数字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仪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敏感性和稳定性。

由血气分析仪对PH、PCO2、PO2等三项参数,再通过计算即可得到SO2和其它酸碱参数。

(二)影响血气分析结果判定的常见因素1、如病情允许,最好停止吸氧30分钟再采血,否则应注明吸氧浓度;2、采血前病人应安静,切忌大声呻吟,否则会导致PCO2下降;反复采血时的疼痛刺激,病人过度通气,可使PCO2下降。

3、肝素溶液过多稀释血标本样或抽吸未稀释肝素直接采血。

4、误抽静脉血样为动脉血。

5、样本里有血凝块形成,应取血1~2ml后将针拔出并插入橡皮塞,双手搓动针管约10次,立即送检。

6、样本内有气泡,使测出PO2增高。

7、血样采集后放置时间过长(采血后20分钟内送检,或放置在4℃冰箱中2小时内测定不影响结果)。

8、血样过少。

9、血样没有贴病人标签或互相混淆。

二、血气分析的常见指标及临床意义。

(一)PH值(酸碱度)PH值是表示氢离子(H+)浓度的指标,正常值为7.35~7.45,平均7.40。

PH<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血中PH值既受呼吸因素又受代谢因素的影响,故PH值必须结合临床及PaCO2、HCO3等综合分析才能作出判断。

PH值重点指血浆的PH值。

血液PH值的极限值是6.8~7.8,超过此值机体难以生存。

近年来认为测定胸液PH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人仅有少量胸液,PH约为7.60。

结核性胸液PH常在7.40以下。

恶性胸腔积液PH常在7.40以上。

肺炎性胸腔积液者,若PH>7.20,仅需要全身抗生素治疗,若PH 在7.00~7.20之间,则需抗生素配合胸腔穿刺引流治疗,若PH<7.00,则是放置胸腔引流管的指征。

(二)血氧1、氧分压(1)分压是指混合气体中各自气体分子运动所产生的张力,肺内的气体分压=(气体总压力-饱和水蒸气压)×各自气体的浓度。

大气压为(PB)760mmHg,体温37℃时气道内的饱和水蒸气压(PH2O)为47mmHg,吸入空气的氧浓度(F i O2)为21%,因此吸入气氧分压(P i O2)为:P i O2=(PB-P H2O)×F i O2=(760-47)×21%=150mmHg(2)肺泡气氧分压(P A O2)氧进入肺泡后,被肺泡中二氧化碳所稀释,由于CO2弥散力很强,故肺泡气CO2分压(P A CO2)与动脉血CO2分压(PaCO2)相近。

P A CO2=PiO2-(PaCO2/R)=150-(40/0.8)=100(mmHg)R为呼吸商,是于每分钟CO2的产量与每分钟摄O2量之比,一般情况下,每分钟人体产CO2约200ml,摄取O2约250ml,R=200/250=0.8。

(3)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泡内的氧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进入肺毛细血管,正常情况下肺泡毛细血管PO2与P A O2基本相等,它反映了肺毛细血管的摄O2状况。

正常值为80~100mmHg。

PaO2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正常人,年龄每增大1岁,PaO2下降1mmHg,静脉血氧分压(PvO2)正常值为40mmHg,在判断呼吸功能时一定要用动脉血氧分压。

由于组织PO2不低于30mmHg,故PaO2应高于30mmHg,才能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

当PaO2<20mmHg,脑组织不能再从血液中摄取O2,有氧代谢停止。

2、氧合指数:是指PaO2(mmHg)与FiO2的比值,正常人为400~500。

急性肺损伤时氧合指数<300,ARDS氧合指数<200。

若吸氧后氧合指数<300,表明吸氧的疗效差,提示为顽固性低氧血症。

3、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是指肺泡气氧分压(P A O2)与PaO2之差。

P(A-a)O2=FiO2-(PaO2/R)-PaO2P(A-a)O2是评价肺脏摄取氧的重要指标。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吸空气时P(A-a)O2为5—15mmHg,吸纯氧时P(A-a)O2正常不应超过60mmHg,ARDS时,P(A-a)O2增大,吸空气时可增至50mmHg,而吸纯氧时P(A-a)O2常可超过100mmHg。

4、血氧饱和度(SO2):反映了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动脉血氧饱和度以SaO2表示。

正常范围为95~99%。

间接反映了组织的缺氧程度,可用于评价组织缺氧。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ⅤO2)约为75%。

SaO2与PaO2间的关系即是氧离曲线(即以PO2为横坐标,SO2为纵坐标所表达的SO2与PO2相关的曲线)。

氧离曲线呈S形,分为平坦段和陡直段两部分。

PaO2在60mmHg以上,曲线平坦,表明即使PaO2有大幅波动的改变,SaO2的变化也很少。

而PaO2在60mmHg 以下时,曲线陡直,PaO2的微小变化也可导致SaO2的显著变化。

当血PH下降、PaCO2上升,温度降低时,曲线位置右移,有利于氧合血红蛋白在外周组织内释放氧,防止组织缺氧。

反之,氧离曲线左移,组织缺氧加重。

3、动脉血氧含量(CaO2):指每100ml动脉血中含氧的毫升数。

正常值为20ml%±1ml%。

CaO2减少可能为血红蛋白降低和/或SaO2下降所致。

正常人每分钟通过血循环向组织输送氧约1000ml,而每分钟耗氧量约250ml,其剩余的750ml氧使静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75%左右,以各机体急需之用,故当突然停止呼吸约4分钟后,因组织细胞缺O2而可能导致死亡,但若在停止呼吸前肺内充满氧气,心脏搏动还可维持10~15分钟。

小结:1、PaO2是反映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是肺摄O2的指标,其降低提示有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

2、PaO2是判断缺氧程度的指标,PaO2<60~50mmHg为轻度缺氧;50~40mmHg中度缺氧,<40mmHg为重度缺氧。

3、PaO2是判断呼吸衰竭的指标。

仅有PaO2<60mmHg,而PaO2正常或降低,为Ⅰ型呼吸衰竭。

PaCO2>50mmHg,PaO2<60mmHg为Ⅱ型呼吸衰竭。

4、PaO2测定的监测,有助于判断麻醉效果,以了解麻醉安全程度。

5、紫绀的鉴别:心肺功能不全所致的紫绀,PaO2下降较为明显,未有循环不良引起的紫绀,SPO2下降明显,而PaO2下降不明显。

6、SaO2间接反映了组织的缺氧程度,SaO2与PaO2间的关系即是氧离曲线。

7、氧合指数=PaO2/FiO2。

正常人为400~500,当其<300时为急性肺损伤,与其<200时为ARDS,吸氧氧合指数<300,提示为顽固性低氧血症。

8、P(A-a)O2:正常人呼吸空气时P P(A-a)O2为5~15mmHg,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但一般不超过25mmHg,当其增大表示换气功能障碍,其值增大常见于肺不张、肺水肿、肺心病、肺间质纤维化、右向左分流的先心病(如法洛四联症)等,其临床意义:(1)P(A-a)O2中度增大的低氧血症吸纯氧可纠正,如COPD。

(2)P(A-a)O2显著增大的低氧血症表示肺的氧合功能障碍,吸纯氧不能纠正,提示由肺内短路增加所致,如肺不张,ARDS等。

(3)由于肺通气不足所致的低氧血症(PaCO2升高),若P(A -a)O2正常,常提示基础病因多不在肺,可能系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病变所引起的肺通气不足。

(4)PaO2降低而PaCO2及P(A-a)O2正常,为吸入氧浓度降低,如高原性低氧血症。

(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PaCO2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为35~45mmHg。

静脉压较动脉血高5~7mmHg,是衡量酸碱失衡呼吸因素的唯一指标,当PaCO2>45mmHg时,表示通气不足,应考虑为呼酸或代碱的呼吸代偿;当PaCO2<35mmHg,表示通气过度,应考虑为呼碱或代酸的呼吸代偿。

但当PaCO2>60mmHg或<15mmHg时,常分别表示呼酸或呼碱为原发或主要情况。

临床意义:1、判断呼吸衰竭,是否为Ⅱ型呼吸衰竭;2、结合临床判断有无肺性脑病,PaCO2升高越明显,产生肺性脑病的可能性就越大;3、判断治疗效果:在使用呼吸机人工通气治疗时,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可判断使用呼吸机的治疗效果。

(四)HCO3—:即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验室条件下所测的血浆HCO3—值。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值24mmol/L,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HCO3—<22mmol/L,可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HCO3—>27mmol/L,可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五)标准碳酸氢盐(SB):在标准条件下(温度38℃,PaCO240mmHg、Hb完全饱和)测得的HCO3—。

正常情况下AB=BB;AB↑>SB↑,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A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六)缓冲碱(BB):是指体液中所有缓冲阴离子总和,包括HCO3—、Pr—、Hb—。

血浆缓冲碱(BBp):HCO3—+ Pr—=24+17=41mmol/L全血缓冲碱(BBb):24+17+0.42×15=47.3mmol/L(每克Hb具有0.42mmol/L缓冲能力)。

BBb与HCO3、Pr、Hb—均有关系,仅BBb一项降低而HCO3—值正常时,说明血浆蛋白与Hb含量不足,并非酸中毒,此时应补充全血或血浆。

因BBb受Hb影响比较明显,故临床上仍不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失衡的可靠指标。

(七)碱剩余(BE):它反映了全血或血浆中碱储备量增加或减少的量的情况,正常范围±3mmol/L。

BE为正值表示缓冲碱增加,固定酸减少;BE为负值表明缓冲碱减少,固定酸增加。

是判定酸碱失衡代谢性因素的重要指标。

(八)总CO2量(TCO2):它是反映化学结合CO2量和物理溶解的CO2量。

正常值28mmol/L。

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一)血气分析的作用1、判断呼吸功能(1)通气功能障碍气道阻塞和呼吸肌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时,PaCO2升高,PaO2降低。

单纯肺泡通气不足时,缺O2和CO2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

(2)换气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动静脉样分流等所致肺换气功能障碍时,PaO2降低,由于CO2弥散力强,为氧的20倍,故不引起PaCO2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