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案例可怕的刻板印象

幼儿教育案例可怕的刻板印象
幼儿教育案例可怕的刻板印象

幼儿教育案例可怕的刻板印象

“在一节小班科学活动《捉迷藏》中,老师提供给小朋友的材料为苹果、香蕉和梨的透明的图片,请小朋友根据水果的颜色,给水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分别把它们放到贴有红色、黄色和绿色的区域里。在粘贴的过程中有三四个小朋友先把苹果的透明图片贴在了绿色和黄色区域,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把苹果贴到了红色区域后,于是改变主意又将苹果贴到了红色区域。结果所有的小朋友都把苹果贴到了红色的区域里,把苹果宝宝穿上了红色的衣服,使苹果变成了红苹果。”

“红苹果”现象反映出小班幼儿的认识往往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3-4岁的儿童不会有意识地围绕一定的目的去认识某一事物,而且还不善于根据自己的所知、所见、所闻来表达自己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是爱模仿别人的言行。例如别人摇小树苗,他也跟着去摇小树苗;别人说小灰兔是小白兔,他也说是小白兔。案例中部分小朋友在生活中可能见过黄色的或绿色的苹果,并且吃过。但是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看到大部分小朋友都给

苹果穿上了红色的衣服,于是就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模仿其他小朋友,也给苹果穿上红色的衣服。

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敢于坚持自己观点的幼儿及时提出表扬,树立正确的导向目标。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要学会观察,培养幼儿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同时“红苹果”现象也反映出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固有模式造成了幼儿的思维定势,形成了概念化。比如类似现象有:一画小草就像鸡爪、三角形房子、画白云像一大团棉花、画大树就是一大团棉花下画两竖道等等。

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限制幼儿的思维、一味让幼儿模仿,而应该让幼儿多观察、多思考、多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考方式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一节小班科学活动《捉迷藏》中,老师提供给小朋友的材料为苹果、香蕉和梨的透明的图片,请小朋友根据水果的颜色,给水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分别把它们放到贴有红色、黄色和绿色的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