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模块在机柜正面维护的理线方式

合集下载

机柜内常用理线方式

机柜内常用理线方式

机柜内常用理线方式今天我们与大家分享是的综合布线过程中机柜内部理线方式,一般来说,现在常见理线工艺有以下两种:一、逆向理线逆向理线是在配线架的模块端接完毕后,并通过测试后,再进行机柜理线。

其方法是从模块开始向机柜外理线,同时桥架内也进行理线。

这样做的优点是理线在测试后,不会因某根双绞线测试通不过而造成重新理线,而缺点是由于两端(进线口和配线架)已经固定,在机房内的某一处必然会出现大量的乱线(一般在机柜的底部)。

逆向理线一般为人工理线,凭借肉眼和双手完成理线。

逆向理线的优点是测试已经完成,不必担心机柜后侧的线缆长度。

而缺点是因为线缆的两端已经固定,线缆之间会产生大量的交叉,要想理整齐十分费力,而且在两个固定端之间必然有一处的双绞线是散乱的,这一处往往在地板下(下进线时)或天花上(上进线时)。

图1:逆向理线完工图:图1-1:机柜内线缆绑扎图图1-2:机柜到桥内架线缆图二、正向理线正向理线是在配线架端接前进行理线。

它从机房的进线口开始,将线缆逐段整理,直到配线架的模块处为止。

在理线后再进行端接和测试。

正向理线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自机房(或机房网络区)的进线口至配线机柜的水平双绞线以每个16/24/32/48口配线架为单位,形成一束束的水平双绞线线束,每束线内所有的双绞线全部平行(在短距离内的双绞线平行所产生的线间串扰不会影响总体性能,因为桥架和电线管中铺设着每根双绞线的大部分,这部分是散放的,是不平行的),各线束之间全部平行;在机柜内每束双绞线顺势弯曲后铺设到各配线架的后侧,整个过程仍然保持线束内双绞线全程平行。

在每个模块后侧从线束底部将该模块所对应的双绞线抽出,核对无误后固定在模块后的托线架上或穿入配线架的模块孔内。

正向理线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机房内线缆在每点都整齐,且不会出现线缆交叉,线缆全部整齐、平行,十分美观。

而缺点是如果线缆本身在穿线时已经损坏,则测试通不过会造成重新理线。

因此,正向理线的前提是对线缆和穿线的质量有足够的把握。

机柜理线的做法

机柜理线的做法

一、机房布线技巧线缆在敷设前,必须使用标签标明每根线缆的起始位置以及信息点的编号;在机房内,应当做到每根线从进入机房开始,直到配线架的模块为止,都应灵活利用用固线器或者尼龙扎带,做到横平竖直不交叉;并按电子设备排线的要求,做到每个弯角处都有线缆固定,保证线缆在弯角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同时做到横平竖直。

进入机柜的所有线缆必须从机柜的上方或下方的进线孔敷设,跨机柜走线时,同样需要穿过机柜上线孔或下线孔进行敷设。

二、机柜理线技巧从桥架上方或下方进入机柜再到各个配线架或设备的线缆必须顺畅,不允许线缆交叉,沿机柜后方两侧立杆向上或者向下引入配线架;机柜内每一层配线架的线缆造型要统一,机柜内每一次线缆绑扎要在统一平面上。

1、工作开始前需要准备的工具有:理线板、理线夹、扎带、标签纸、线缆端接工具等,还需准备一张自制理线表,将机柜内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及所有线缆的接入位置进行规划,这样才能从线缆一进入机柜便可按已规划好的位置进行分别绑扎。

2、线缆进入机柜后,根据机柜内配线架或者交换机的摆放位置,线缆按照规划好的接入顺序,由最上面的配线架接入线缆,按顺序往下进行分组及整理绑扎;首先将接入第一个配线架的线缆用理线板进行定位;按照顺序将线缆穿过理线板,每隔20Cm绑扎一处并固定在机柜内的扎线板上,注意绑扎时每根线保持与前次绑扎的位置相同,不能出现有些线由外层转入内层,绑扎时松紧度要适宜,太松会导致线缆移位,太紧会对线缆造成伤害。

3、当线束绑扎至配线架背后的托架上后,先将线束绑扎在托架上,从线束根部按照接入线缆的顺序,每两根绑扎在一起,然后根据规划好的走线线路由,对每根线缆长度进行测量后(此处特别注意线缆测量,需要预留减去线缆皮打上配线架的长度);剪掉多余的线,每剪掉一根线缆必须重新贴上标签,标签需要贴在线缆弯曲处,并保持同一高度和朝向。

4、线缆裁剪后就可以将线缆打入配线架,打接模块需要认真、细心,否则会出现模块打接不成功,如果出现打接不成功,要小心处理,避免实施工程中出现线缆二次剥线。

单独模块在机柜正面维护的理线方式.

单独模块在机柜正面维护的理线方式.

单独模块在机柜正面维护的理线方式90年代综合布线技术刚开始在国内兴起时,布线工程施工完毕后,基本都不敢让领导到机柜背部参观,因为那种水帘瀑布型布线的奇观不是每个领导都能够承受得起的。

瀑布型布线由于双绞线在配线架背部是自然垂荡摆放,绑扎固定没有规则,使得每根双绞线的重量全部承压在模块的IDC端子口。

无论前期施工时端接得多牢固,时间长了后,该承压的重量拉力也容易使得双绞线松脱模块的IDC端子,引起链路通信中断的故障。

需要进行故障排除时,由于双绞线都是杂乱无章的随意摆放,再加上,当时的布线标识系统应用比较薄弱,别说是快速的,连准确的找出那条才是故障链路的双绞线都比较困难。

这种瀑布型的布线根本无理线技巧可言,为布线工程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越来越重视。

到了2000年初,人们对综合布线技术的应用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单纯是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了,也越来越重视布线工程的施工规范。

如果布线测试结果指标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测试不通过,布线工程施工可判为不合格,也就意味着工程验收不通过。

一个规范的布线工程,机柜正面的配线架端口与交换机的端口一一对应,跳线完毕后做好醒目的标识、美观的连接,机柜背部的双绞线也是均匀的、整齐的分布在机柜左右两侧的立柱,并使用尼龙扎带有条不紊地绑扎固定。

从外观看,可以说是赏心悦目的工程案例。

到了2000年后期,用户对布线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特别是维护和管理方面。

我们要知道,布线系统的生命周期有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布线工程不是施工完毕就没事了,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将是漫长的。

尤其对于网络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是快速的故障恢复。

管理人员可能都会碰到过一种情况,当某条链路出现中断故障时,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将该链路的配线架端口的模块拆下来重新打线或者更换新的模块。

一般的情况下,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对于抽拉式的铜缆配线架,可将整个铜缆配线架抽拉出来做检查判断;另一种方式就是,走到机柜背部用工具将模块扣下来做故障排除检查。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1.预先规划:在布线前应进行详细的规划,确定网络设备及线缆的位置和数量。

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机柜的位置、大小和布局,确保每个机柜都能充分利用空间。

2.使用合适的线缆:选择合适的线缆对于机房的理线至关重要。

常用的网络线缆有光纤、网线和电缆等。

根据不同的网络设备和需求,选取相应规格和类型的线缆,并确保线缆的质量和兼容性。

3.采用正规的线缆标识:对于机房中大量的线缆,使用线缆标识可以有效地管理和维护。

可以为每个线缆进行标号或使用颜色来区分不同用途的线缆,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查找和维护。

4.合理布置线缆走向:再理线时,应尽量减少线缆之间的交叉和缠绕,避免产生信号干扰。

可以利用线缆托盘或线缆槽将线缆固定在机柜的顶板和底板上,使线缆整齐有序地走向各个网络设备。

5.使用缆线管理工具:为了保持线缆的整洁和安全,可以使用缆线管理工具来固定线缆。

例如,使用缆线束带、缆线固定夹等工具将线缆固定在机柜的内部,避免线缆松动或垂挂。

6.管理冗余线缆:机房中常常会有一定数量的冗余线缆,为了保持机柜内部的整洁,可以将冗余线缆收起来并统一管理。

可以使用线缆收纳盒或收纳袋将冗余线缆整理好并放置在机柜内的指定位置。

7.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线缆的连接和布线没有松动或损坏。

可以定期清理机柜内的灰尘和杂物,保持机柜的通风和散热效果。

总结起来,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包括预先规划、使用合适的线缆、采用正规的线缆标识、合理布置线缆走向、使用缆线管理工具、管理冗余线缆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

通过合理的理线方法,可以保持机柜内部的整洁和有序,提高机房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如何理线

如何理线

1、首先是测量需要多长的线。

根据就是决定好放配线架的位置,然后结合线从外边进入机柜的距离等等计算出把配线架打上并且安装上机柜需要多长的网线,以方便后面的整体理线,如果线缆放置在机柜里过长容易造成不美观的情况,而且后期理线比较麻烦,要不停的往后扯方能整齐美观的把线缆整理。

其次还要综合考虑到线缆从机柜上部或者下部进入机柜后要怎么走,尽量不要弯曲或者绕过一些东西,能从贴着机柜走就贴着机柜走,要考虑到走线的方向不能够影响后来的网络设备的进入,这需要工作人员有一定得可预见能力。

2、根据第一步测算出来的长度进行裁剪,把多余的剪去,注意要尽量一致避免影响美观,而且要比计算的留出一部分冗余,最好能留上十到十五厘米,其中包括剪去包皮打上配线架的长度。

此时还不需要把线缆从外部放入机柜,因为此时放入会难以理线。

3、接下来开始理线,理线的步骤如下:A、在线缆根部开始外露的地方开始用扎带绑好,如果线缆过多就暗中网线的编号从中间分成两份或者多份,但是需要保证分出来的网线每一部分都是连续的,因为这样下步工作就容易进行。

B、根据需要把大部分网线扎好就开始用配线板理线,配线板的使用方法就是按照一个约定把线缆从配线板的背部一条条的穿过配线板,在配线板背部按照两根连续的网线一起用扎带扎起来,每两个扎一块儿都要求有一个错位,就是不要并排的扎太多,每两个扎带上下最好有点距离,两根连续的扎起来以后就开始六根网线一块儿扎一起,平均需要每半米重新扎一次,注意扎的时候注意整齐,不要胡乱扎一起给人不和谐的感受。

C、使用理线板一一直顺着往下移,在理线板的背部也一直用扎带缠好(半米一扎)。

最后一次六根一乍的位置在离线缆尾部一米左右,扎好了以后就在附近距离开始两根一扎,当然还是按照顺序扎好。

每两根扎好后往下半米左右再次使用同样的方法再扎一次,有利于下一步打配线架。

4、下面就是开始打配线架这一环节了,由于上面的工作做完了以后线缆已经非常明确了,把线缆甩到机柜的外边开始放置在一张工作台上三人一组开始进行压线的工作。

机柜网线整理方法

机柜网线整理方法

机柜网线整理方法
1. 使用网线管理面板:安装一个机柜专用的网线管理面板,可以帮助整理网线,避免缠绕和混乱。

2. 使用绑线带:使用绑线带将网线固定在机柜内侧或网线管理面板上,有序地整理网线,避免交叉缠绕。

3. 标记网线:对每根网线进行标记,包括起始和终止的设备名称或端口号,以便在未来管理和维护时能够轻松识别每根网线的用途。

4. 维护和更新:定期检查和整理机柜内的网线,移除不再使用的网线,更新和调整网线布局,确保整体网线整理的效果持久。

5. 遵循最佳实践:遵循网络整理的最佳实践,包括使用合适长度的网线、避免拖地和交叉缠绕等,以确保整体网线布局的可靠性和性能。

浅析综合配线柜理线方式

浅析综合配线柜理线方式

浅析综合配线柜理线方式作者:赵辉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31期摘要:近几年中国网络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不管是小区上网还是园区网络,必须要布置网络传输的通道,这就是综合布线。

机柜理线是整个布线施工十分重要的一步,本文就机柜理线的方式、技巧和工艺进行详细的探讨和研究,期望对提高综合布线水平、开发新的布线手段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机柜;正向;理线;线缆网络综合布线施工最后环节中,机房内各种信号线缆少则几十根多则成百上千根都会进入机柜。

如果不对线缆理线,你会看到杂乱无章的线缆随意摆放,毫无规律可言。

而理线是理房间进线孔位置至配线架的模块孔位置之间的线缆理整齐。

一、目前比较成熟的机柜理线方式(一)瀑布造型理线瀑布造型理线是施工时在机柜配线架模块上直接将双绞线垂直放下来,如果分布整齐时也十分美观,线缆不做绑扎分类,这种造型的优点是:1、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节省理线人工费;2、线缆之间不做绑扎分类可以减少线间干扰;瀑布造型理线方式缺点主要是:(1)瀑布造型理线会造成在施工过程中网络设备有可能因线缆的阻档安装不了;(2)线缆垂放下来会产生拉力,这种拉力在长年累月积累中将导致模块与线缆断开引发故障;(3)这种理线方式对后期维护造成困难,因机柜内一般没有光源,瀑布造型线缆会对视线造成阻碍,使工作人员维修困难。

(二)逆向理线逆向理线是施工时将配线架端模块完成并测试后,再进行理线,这种理线方式优点是提前测试线缆的连通性,无需重新理线。

但由于逆向理线固定了线缆的两端,如果线缆太长会在线缆中间某处产生乱线。

(三)正向理线正向理线就施工时从机房的进线口开始把线缆进行整理直到配线架的模块端。

1、这种理线方式优点是可以保证线缆从房间进线孔到配线架模块十分美观且线缆不会交叉。

2、正向理线方式缺点是线缆本身穿过房间进线孔之前损坏,会造成无法测通则需要重新返工,而且返工量巨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正向理线速度快,效果美观,因此采用正向理线工艺比较多。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42385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42385

机房及机柜内部的理线方法(本文是对《从工程商角度看布线》一文中7.5节:“机柜理线”的修改和补充,也是尚未完稿的《布线精解》(暂用名)中级篇的第8.6节。

因在工程中需要使用,在此单独成文)由于机柜型配线架已经成为机房配线架的主体,理线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美观。

当线缆进入机房后,会沿着桥架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理线是指在机房的进线孔至配线架的模块孔之间,将线缆理整齐。

早期的布线工程中不考虑理线,原因是那时的布线成功概率不高(听说1994年有些布线工程仅达到65%左右),需要更换线缆和沿线缆检查故障位置。

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位于机柜的后侧。

过去,这些双绞线不进行整理,或进行简单的绑扎后立即上配线架,那时,从机柜的背后看去,水平双绞线就象瀑布一样垂荡在那里,或由数根尼龙扎带随意绑扎在机柜的两侧。

大家关心的重点是每根双绞线的性能测试合格。

随着布线水平的提高,布线系统的工程商已经通过施工工艺及层层把关,有把握达到每根线都能够通过国家标准所要求的99%的性能测试合格率。

这时,人们的注意力就转向了美观。

根据国标,垂直桥架内的线缆每隔1.5米应绑扎一次(防止线缆应重量产生拉力造成线缆变形),对水平桥架内并没有要求。

而终端面板、机柜、配线架、配线箱按照标准必须做到两底角平行,因此布线系统的美观就主要集中在机房内的线缆部分。

机房内的线缆往往会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因机柜配线架已经成为布线工程中的主流,在此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理线工艺。

在机柜正面,生产厂商已经制造出了各种造型的配线架、跳线管理器等部件,其正面的美观已经不成问题。

而机柜后侧的美观,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造成工程完工后施工方(甚至是业主方)不敢让人参观机柜的内部。

在机房内,应当做到每根线从进入机房开始,直到配线架的模块为止,都应做到横平竖直不交叉。

并按电子设备排线的要求,做到每个弯角处都有线缆固定,保证线缆在弯角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同时做到横平竖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独模块在机柜正面维护的理线方式
90年代综合布线技术刚开始在国内兴起时,布线工程施工完毕后,基本都不敢让领导到机柜背部参观,因为那种水帘瀑布型布线的奇观不是每个领导都能够承受得起的。

瀑布型布线由于双绞线在配线架背部是自然垂荡摆放,绑扎固定没有规则,使得每根双绞线的重量全部承压在模块的IDC端子口。

无论前期施工时端接得多牢固,时间长了后,该承压的重量拉力也容易使得双绞线松脱模块的IDC端子,引起链路通信中断的故障。

需要进行故障排除时,由于双绞线都是杂乱无章的随意摆放,再加上,当时的布线标识系统应用比较薄弱,别说是快速的,连准确的找出那条才是故障链路的双绞线都比较困难。

这种瀑布型的布线根本无理线技巧可言,为布线工程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越来越重视。

到了2000年初,人们对综合布线技术的应用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单纯是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了,也越来越重视布线工程的施工规范。

如果布线测试结果指标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测试不通过,布线工程施工可判为不合格,也就意味着工程验收不通过。

一个规范的布线工程,机柜正面的配线架端口与交换机的端口一一对应,跳线完毕后做好醒目的标识、美观的连接,机柜背部的双绞线也是均匀的、整齐的分布在机柜左右两侧的立柱,并使用尼龙扎带有条不紊地绑扎固定。

从外观看,可以说是赏心悦目的工程案例。

到了2000年后期,用户对布线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特别是维护和管理方面。

我们要知道,布线系统的生命周期有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布线工程不是施工完毕就没事了,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将是漫长的。

尤其对于网络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是快速的故障恢复。

管理人员可能都会碰到过一种情况,当某条链路出现中断故障时,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将该链路的配线架端口的模块拆下来重新打线或者更换新的模块。

一般的情况下,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对于抽拉式的铜缆配线架,可将整个铜缆配线架抽拉出来做检查判断;另一种方式就是,走到机柜背部用工具将模块扣下来做故障排除检查。

但无论那种方式,都很容易影响到旁边其它端口链路的正常使用。

不但影响了用户的正常工作,还有可能增加新的故障隐患。

平时我们所说的机柜理线,主要是指线缆从机柜进线孔到铜缆配线架各端口模块之间的走线方式。

机柜的理线有两种方式:逆向理线和正向理线。

逆向理线是指所有模块端接完毕,并通过测试,最后才进行机柜理线。

逆向理线的优点是即使测试不通过,模块需要重新打线,也不用担心需要重复的理线;缺点是由于线缆两端(机柜进线孔和配线架端口)已经固定,线缆会出现长、短参差不齐,整理起来很费劲,有可能会出现线缆交叉错乱、排列不整齐。

如果施工安装商对自己模块端接工艺没太大信心,担心测试通过率的话,可以尝试采用逆向理线。

正向理线是指先进行机柜理线,包括从机柜进线孔开始,逐步经机柜两侧整理到配线架端口,每一步都使用扎带绑捆固定,最后才进行模块端接和测试。

正向理线的优点是每根双绞线
从机柜进线孔到配线架端口的模块都是排列得整整齐齐、横竖平行;缺点就是如果布线测试不通过,就需要解除扎带,重新端接模块,再一次重复理线和重复绑捆。

所以,它对施工安装商的模块端接工艺质量要求很高,需要有足够的信心。

综合布线技术发展差不多20年了,安装商的施工质量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这里主要是按照正向理线的方式进行探讨,进一步浅谈一下Advanet 铜缆配线架要实现单独模块在机柜正面快速维护的理线方式。

该种维护功能的理线关键点是:为了保证单独模块能从配线架(机柜)前端维护,必须给线缆预留有一定的抽拉长度。

1、先将Advanet铜缆配线架固定在机柜上,向前抽出整个底板,并将底板上的24个模块固定座拆卸下来。

如下图:
线缆沿着机柜“后立柱”上来到相应配线架高度的位置,并用扎带绑捆固定好。

机柜后立柱理线的方式有两种:
1)一束24根线缆从机柜后立柱同一侧上来,如下图。

这时,相邻的配线架的线缆就从后立柱的另外一侧上来,可以相邻错开。

2)分开两束12根线缆,分别从机柜后立柱左、右侧上来。

这时,从机柜背部看,机柜后立柱左侧上来的12根线缆端接到铜缆配线架的右边12个端口,相反,右侧上来的12根线缆端接到铜缆配线架的左边12个端口,刚好交叉错开。

如下图:
2、将每根线缆和模块端接好,然后将模块安装到固定座,并将固定座卡回相应的底板端口上。

如下图:
3、将整个底板往回推进去。

这时线缆就自然弯曲,形成了预留的抽拉长度。

如下图:
这个预留的长度大概有12cm,保证了单独模块从配线架(机柜)前端维护时的抽拉长度,如下图:
这时,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配线架后部的线缆自然弯曲,会不会显得有些凌乱?这不需要担心,Advanet铜缆配线架的底板有一定的深度,并且,底板背部有四个单元线缆梳理槽,每个单元可以管理6根线缆,如下图。

再加上,线缆本身有
一定的硬度,而预留的长度大概只有12cm。

所以,线缆可以有条不紊、整整齐齐的排列着。

为了增加线缆的整齐度和美观性,建议每2根线缆连续性地用尼龙扎带绑捆,每个扎带稍微有一个错位,形成平行的整齐一排;然后,6根一束绑扎固定,每间隔大约半米再绑扎;接着,12根二束再绑扎固定…… 如此类推。

这样就形成了一束束的水平线缆束,每线缆束都是平行的,线缆束的每根双绞线之间也都是平行的。

在需要转角弯曲的地方,必须要增加绑扎固定。

要注意的就是由于弯曲处内侧的线缆短,外侧的线缆长,所以一般是先弯曲再绑扎固定。

否则如果按直线绑扎后再弯曲的话,那么弯角处的线缆束就会出现变形。

弯曲时也要保持自然的平行状态,横平竖直,并且,保证线缆在弯角处的弯曲半径不要超过标准规定的要求。

这样,全程的理线都是平行整齐,给人一种和谐、美观的感觉。

如下图:
下面是摘取国标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对于施工安装的部分要求,以供参考。

系统工程安装质量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则被检项目检查结果为合格;被检项目的合格率为100%,则工程安装质量判为合格。

系统性能检测中,对绞电缆布线链路、光纤信道应全部检测,竣工验收需要抽验时,抽样比例不低于10%,抽样点应包括最远布线点。

缆线敷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a)缆线在各种环境中的敷设方式、布放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b)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c)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d)缆线应有余量以适应终接、检测和变更。

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在工作区宜为3~6cm,电信间宜为0.5~2m,设备间宜为3~5m;光缆布放路由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b)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8倍。

c)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d)2芯或4芯水平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5mm;其他芯数的水平光缆、主干
光缆和室外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0倍。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敷设线槽和暗管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等内容。

b)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预埋或密封线槽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

c)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聚氯乙烯硬质管。

布放大对数主干电缆及4芯以上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

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及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设置缆线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密封线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b)缆线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l0m处进行固定。

c)在水平、垂直桥架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

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使缆线受到挤压。

d)楼内光缆在桥架敞开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

对绞电缆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3类电缆不应大于75mm;对于5类电缆不应大于13mm;对于6类电缆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减小扭绞松开长度。

b)对绞线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下图的规定。

两种连接方式均可采用,但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

c)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连接器件终接处屏蔽罩应通过紧固器件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连接器件屏蔽罩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l0mm。

屏蔽层不应用于受力的场合。

d)每个2口86面板底盒宜终接2条对绞电缆或1根2芯/4芯光缆,不宜兼做过路盒使用。

更多分享请关注惠迅机柜优秀提供商:惠迅是专业生产机柜产品的厂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挂墙机柜、服务器机柜等产品. 代理图腾和金盾机柜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