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3.07•【文号】国办发〔2018〕13号•【施行日期】2018.03.07•【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8〕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态势总体平稳,但随着近年来运营里程迅速增加、线网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压力日趋加大。
为切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切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为目标,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法规标准,创新管理制度,强化技术支撑,夯实安全基础,提升服务品质,增强安全防范治理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便捷、舒适、经济的出行服务。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水平和服务品质。
统筹协调,改革创新。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协调衔接,加快技术创新应用,构建运营管理和公共安全防范技术体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预防为先,防处并举。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加强应急演练和救援力量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属地管理,综合治理。
城市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负总责,充分发挥自主权和创造性,结合本地实际构建多方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
二、构建综合治理体系(三)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发展20年回顾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发展20年回顾张素燕;秦国栋【摘要】The work of standardization began in 1980s and entered into a st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by the end of 1990s.After 20 years development,the work of standardiza-tion in urban rail transit has achieved great breakthroughs. With a retrospect of the management in urban rail transit stan-dard techniques and the revision of rail transit standards in the past 20 years,the reform,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stan-dards in rail transit are discussed,the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 of the work of standardization are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operation and the instrumented system used in rail transit form a complicated technical system,so standard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稳定、快速发展时期,经过20年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回顾了近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技术管理、标准制修订工作历程,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制改革和探索,标准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工作的认识与思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运营及其使用的设备系统(产品)是一套复杂的技术体系,标准化是必然的选择.【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8(021)005【总页数】5页(P64-68)【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标准管理;标准制(修)订;标准体制【作者】张素燕;秦国栋【作者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100120,北京;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100120,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30.30 背景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30多年时间里,我国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压力并不突出,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尚不迫切。
轨道交通行业标准体系

轨道交通行业标准体系轨道交通行业是指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交通工具所属的行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行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以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轨道交通行业的标准体系应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
技术标准主要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线路、信号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制造、施工、运营等技术要求,以及相关的测试、检验、验收标准。
管理标准包括轨道交通行业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关的管理体系标准。
服务标准则包括轨道交通的客运服务、设施设备维护、紧急救援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其次,轨道交通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科学、严谨、权威的原则。
标准的制定应基于充分的技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标准的制定还应遵循国际通行的标准化原则,与国际标准接轨,以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标准的制定应由权威的标准化机构或专业协会负责,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再者,轨道交通行业标准体系的实施应以推动行业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
标准的实施应与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相衔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同时,要加强对标准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要注重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对标准的认知和遵守度。
最后,轨道交通行业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原有的标准可能需要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
因此,要建立健全的标准修订机制,及时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完善和更新标准体系。
总之,轨道交通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于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相关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轨道交通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城市交通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建议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出现则在很多方面迎合了人们出行的需求,它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除了正常硬件措施的管理外,对内部的运营管理也是了人们关心的问题,这样能够在现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给人们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但就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范的措施来看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这个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常见问题;解决建议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常见问题1.1缺乏统一管理标准城市轨道的发展水平,从某种层面也能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建设水平。
各个城市在努力地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同时,也面临着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其中一个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无法做到统一。
城市轨道的运营是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去进行经营管理的,需要按照城市的发展现状、人民生活水平情况、当地气候情况、城市未来规划等情况来制定相关的运营管理办法,而每个城市存在着差异,使得对于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无法做到统一,导致优秀管理经验无法适用在其他城市,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每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的发展水平不同,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这种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各个运营网路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
1.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好的运营管理水平,需要由好的管理制度来支撑。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制度也在逐步的完善。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制度仍然具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1.3运营成本和产出不匹配我国城市轨道是由政府部门进行建设、运营和管理,在这种经营情况下,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竞争,面对着城市轨道的日常维护、管理以及超载运行等情况,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城市轨道的运营成本和产出不匹配。
如果城市过多安装和使用一些无实际效用的设备,会进一步影响城市轨道的服务水平,从而增加城市轨道的运营成本,在带来运营压力的同时制约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建研究摘要: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保障安全、质量,规范并提升工艺、技术的重要依据。
首先基于霍尔三维模型,通过维度分析,确立标准体系的层次与基本结构;其次通过工程建设价值链,分析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工作与辅助工作,将专用标准进行分类与整合;最后运用分类法,对设计、施工与验收等专业标准进一步细分,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结构与明细,由此形成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标准体系。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建;研究1研究背景在当时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城市轨道交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也逐渐加快。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许多标准、专业和业务流程。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确保工程安全、质量、顺利运行,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规范和相关技术规范的教学,满足城市整体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如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文明、31、绿化科技目标智慧等。
技术标准体系,它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并且必须是在所有不发布和计划颁布的范围内提出的技术标准,根据其内在联系和科学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机体系,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标准体系结构、标准规范、标准统计表和标准体系建立的相关说明。
2技术标准体系2.1标准体系特征2.1.1技术导向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不仅是相关标准的有机整合,而且通过标准体系结构图及明细表的建立,提高工程建设标准的应用效率,还便于发现尚待填补的空白技术标准。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应具备标准分类的指导作用与标准规划的导向作用。
2.1.2范围完整全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从勘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移交试运行及运营维护各个阶段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开始,按其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形成科学有机的整体,是涵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各项技术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标准体系的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标准体系的建设作者:张嘉琪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24期[摘要]近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地方政府均加大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
对城市轨道交通已建成规模的城市已对AFC系统技术规范以及地方标准均已开始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
因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希望可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工作的进步和提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标准体系;建设中图分类号:U239.5;U2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75-01引言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个重要的与乘客紧密联系的窗口,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技术综合,可靠性和扩展性要求极高的复杂系统。
国外经济发达城市的轨道交通,己普遍采用了这种管理系统,并发展到相当先进的技术水平。
因此,就需要快速建立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标准体系,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完善。
1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标准化体系建设背景1.1 乘客的乘车需求在城市轨道交通各个机电系统建设中,AFC系统前台的AFC终端设备和由AFC系统发行和管理的车票是直接面向乘客的,对于乘客来说:AFC系统发行的车票是否能实现“一票通”?能否实现和公交的“一卡通”?是否能实现无障碍换乘?自动售票机和验票机是否操作简单、界面统一和方便?闸机通行效率是否足够高?这些都是直接影响乘客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考虑乘客乘车需求。
1.2 建设和运营的需求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其功能定位重点不应当在于如何盈利,其重点应在于提高乘客服务质量、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努力做到便民和利民。
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其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在国民经济还没有达到相当发达程度之前,在为乘客利益考虑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建设和运营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运营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一标准体系包含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营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是该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包括设计标准。
这些设计标准涵盖了轨道线路的布置、站点设置、车辆选型、道岔设计等方面,以确保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行安全和效率。
其次,该标准体系还包括施工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工程土建、设备安装、信号系统等方面,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同时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还涵盖了设备选型和采购标准。
这些标准确保了车辆、信号设备、通信设备等的选型和采购符合国家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果。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还包含了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标准。
这些标准考虑到了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要求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时要求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乘客和员工的安全。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营安全的重要保证。
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能够有效提高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可靠的城市交通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设计标准和服务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标准是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高效、舒适的基础。
其中包括轨道线路的设计标准、车辆技术标准、信号控制技术标准、通信信号技术标准等。
在轨道线路的设计标准方面,需要考虑线路的曲线半径、坡度、车站设置间距、站台长度等因素,以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和乘客的舒适出行。
同时,车辆技术标准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确保列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信号控制技术标准和通信信号技术标准则是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准确和高效。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标准是保障乘客和运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依据。
安全标准包括轨道交通设施的结构安全、运营安全、应急救援等方面。
轨道交通设施的结构安全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设施的牢固和稳定。
运营安全则包括列车运行安全、设备运行安全、乘客安全等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以防范和应对各类安全事故。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标准是为了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设计标准包括车站设计、线路布局、列车编组、站台设置等方面。
良好的车站设计能提高乘客的出行舒适度和便利性,合理的线路布局能提高运营效率和减少运行成本,合理的列车编组和站台设置能提高运输能力和乘客服务水平。
最后,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标准是为了提高乘客出行体验和满足乘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服务标准包括列车运行的准点率、列车运行的频次、车站设施的完善程度、乘客信息的及时性等方面。
良好的服务标准能提高乘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标准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基础和保障,对于城市交通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标准体系构成
七个门类:
1、车辆 2、供电 3、通信、信号 4、机电设备 5、自动售检票 6、轨道 7、运营及维修
产品标准体系构成
体系中共提出 286 项标准: • 基础标准9项 • 通用标准92项 • 专用标准185项
●现行标准16项 ●在编标准19项 ●待编标准251项
第一层 基础标准层
[2].1 体系编码 基础标准 相关现行 标准 备注 标准名称 [2].1.1 术语标准 [2].1.1.1 城市轨道交通术语标准 [2].1.2 分类标准 [2].1.2.1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标准 体系框图
城市轨道交通工标准 体系表
三、城市轨道交通 产品标准体系
(送审稿初稿)
(征求意见稿初稿)
工程标准体系内容
第一篇 研究报告
• • • • • • • • • • • • • 1. 国外和港台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1.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历程 1.2 国外典型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 1.3 港台地区城市轨道交通 1.4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2.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2.1 我国内地已建成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 2.2 我国内地各城市“十一五”轨道交通建设计划 2.3 我国内地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远景规划 2.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呈现的特征 3. 国内外技术标准概况 3.1 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关技术标准概况 3.2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公技术标准概况
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准体系,健全标准化
发展机制,以满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 的发展和市场服务的需要 2、标准的制订有序,减少重复和矛盾,为标 准的管理提供依据
研究目的和意义
3、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的建立,对城市轨 道交通领域有效地实行科学管理,做到节 地、节能、节水、节材,规范市场行为, 确保质量与安全,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标准体系编制原则
3、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标准化效果的思想 为指导,兼顾现状并考虑今后一定时期内城市轨 道交通技术发展及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合理的标 准数量覆盖最大范围。 4、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做到结构优化、主题突出、 数量合理、层次清楚、分类明确、协调配套,形 成科学、开放的有机整体。
二、城市轨道交通 工程标准体系
1、术语 2、分2、方法 3、评价规则
第二层 专用标准
七个门类 1、车辆 2、供电 3、通信、信号 4、机电设备 5、自动售检票 6、轨道 7、运营及维修
城市轨道交通产品标准 体系框图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
形势与发展的需要
• 城市轨道交通涉及到规划设计、建筑业、装备制 造业以及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和相关环节,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在技术层面,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向高速度、 高效益、高运量发展,完成本行业的技术跨越; • 在宏观经济层面,可引导城市合理布局,提高城 市交通效率,降低城市整体运行成本,提升城市 的国际竞争力,形成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 在管理层面上,可以利用国家的力量使各个城市 轨道交通建设的规划、决策和运营管理更加科 学,符合科学的发展观。
标准体系编制原则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展与加入WTO的需要,有利于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技术 发展,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科学管理。 2、有利于满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及推广 应用,充分发挥标准化对“三新”的引导及对轨道交通 建设质量与安全的技术控制作用。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整体工作,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
第三层 专用标准
1、运营组织 2、线路 3、轨道 4、车站建筑 5、结构 6、供电 7、通信 8、信号 9、通风空调与采暖 10、给水与排水 11、自动售检票 12、屏蔽门 13、防灾与报警 14、环境与设备监控 15、控制中心 16、电梯与自动扶梯 17、自动化系统 18、车辆段与综合基地
体系表组成
标准体系的特征——
目的性 、系统性 、层级性
分 类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4-2007 按照大类、中类、小类划分 四大类: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 城市 轨 道 交 通 城市水上公共交通 城市其他公共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1、地铁系统: A型车、B型车、LB型车 2、轻轨系统: C型车、LC型车 3、单轨系统: 跨座式、悬挂式 4、有轨电车: 单厢或铰接式、导轨式胶轮电车 5、磁浮系统: 中低速、高速 6、自动导向轨道系统:胶轮特制车辆 7、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地铁车辆或专用车辆
体系中共提出 182 项标准: • 基础标准14项 • 通用标准45项 • 专用标准123项
●现行标准8项 ●在编标准19项 ●待编标准155项
第一层 基础标准层
1、术语 2、分类 3、标志标识 4、计量单位符号 5、限界 6、制图
第二层 通用标准
1、规划 2、勘察与测量 3、设计 4、施工与验收 5、运营
工程标准体系内容
第二篇
• • • • • •
标准体系
1. 标准体系 1.1 现行标准体系 1.2 标准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标准体系框图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标准体系表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标准项目说明
总体构成
轨 道 交 通 全 文 强 制 规 范
基础标准 通用标准 专用标准
工程标准体系构成
主要介绍内容
一、研究标准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标准体系
(初稿)
三、城市轨道交通产品标准体系
(初稿)
一、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 目的和意义
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的概念——
为了达到最佳的标准化效果,在一定范围内建 立的、具有内在联系及特定功能的、协调配套的 标准有机整体。标准体系一般以按一定形式排列 起来的标准体系图和标准体系表来表达。
建立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 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形势与发展的需要
• 随着我国人口城市化的规模不断扩大、汽车数量 的激增和建设用地的不足,导致城市交通更加拥 挤,轨道交通将成为我国未来城市的主流交通方 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 重要手段。 •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城市 环境、社会文化、交通组织、公共安全等已经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 •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便捷、环保、节能、安全和运 量大等特点,对缓解城市交通瓶颈、改善城市交 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