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安全管理.DOC

合集下载

化验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三篇)

化验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三篇)

化验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化验室的安全生产,规范化验人员的工作行为,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化验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化验室的人员,包括化验人员、实验室管理员等。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为化验室的管理者,负责制定和监督本管理制度的执行。

第四条化验人员在进入化验室之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获得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二章化验室的安全设施与设备第五条化验室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包括紧急停电设备、紧急通风设备、紧急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

第六条化验室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必须经常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转。

第七条进入化验室的人员要严格遵守化验室安全设施和设备的使用规定,不得随意破坏或擅自更改。

第三章化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第八条化验人员进入化验室之前,应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第九条化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化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禁止进行未经授权的试验。

第十条化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必须注意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避免溅及化学物品等。

第十一条化验人员在进行实验结束后,必须及时清洗实验台、实验器材,并将废弃物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不得将废弃物随意放置或倾倒。

第四章应急处理与事故报告第十二条化验室应配备应急处理设备和药品,并指定专人负责应急处理工作。

第十三条化验人员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化验人员对事故的报告应详细、准确,包括事故的发生原因、损失情况等。

第五章执法与处理第十五条对违反化验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人员,将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止工作等。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两年。

第十七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化验室的管理者。

第十八条对本管理制度的修改和解释,由化验室的管理者负责,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十九条本管理制度未涉及的事项,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化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范本(二篇)

化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范本(二篇)

化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化验室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化验室是指专门用于进行实验和研究的房间或区域。

化验室包括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

第三条化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各负其责、科学管理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化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化验室安全管理机构第四条根据实际情况,化验室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化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化验室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修订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开展化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事故调查工作;制定和组织进行化验室安全培训;指导和监督化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化验室安全状况等。

第三章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第六条化验室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化验室的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流程。

第七条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化验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单位和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及其权限和职责;(二)化验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化验室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危险品管理、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要求;(三)化验室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明确化验室各类实验工作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明确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要求;(四)化验室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明确定期组织化验室事故隐患排查、隐患整改和隐患登记报告的程序;(五)化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明确化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及安全培训的计划和实施情况。

第四章化验室安全生产管理第八条化验室应配置符合要求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安全生产。

第九条化验室安全设施和设备的配置、采购、使用、检验和维护,应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

第十条化验室应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包括设施设备台账、事故隐患登记、应急预案、事故救援记录等,做到查阅方便、保存完整。

第五章化验室危险品管理第十一条化验室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严格管理危险品,确保储存和使用的安全。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化验室的安全、卫生、有序,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化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化验室安全由化验室主任负责,化验室全体人员共同遵守。

2. 化验室主任为化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化验室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三、安全设施与器材1. 化验室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护眼镜、口罩、手套、防护服、防毒面具等。

2. 化验室应配备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沙等,并定期检查、维护。

3. 化验室应配备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四、安全操作规程1. 化验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进入化验室前应先洗手、消毒。

2.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3. 使用有毒、有害、腐蚀性药品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并佩戴防护用品。

4. 操作易燃、易爆物质时,应远离火源,严禁烟火。

5. 使用仪器设备前,应仔细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实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上级报告。

五、安全管理措施1. 定期对化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 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安全。

4.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仪器设备管理1. 化验室仪器设备应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精密仪器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校准、保养。

3. 仪器设备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保养,并做好记录。

七、化学药品管理1. 化学药品应分类存放,标签清晰,严禁混淆。

2. 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药品应专柜存放,并设置警示标志。

3. 使用化学药品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误用。

4. 废弃化学药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环境卫生1. 化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 严禁在化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

3. 化验室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化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范本

化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范本

化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范本化验室是科研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化验室的安全与环境保护,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化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范本,包括增加实验室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应急处理和设备维护等内容。

一、实验室安全意识的增强1. 组织化验室安全培训,所有进入化验室的人员都必须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

2. 建立化验室安全文化,通过张贴安全宣传海报、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强实验室成员的安全意识。

3. 落实责任制,每个实验室成员都要对自己及他人的安全负责,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

二、预防事故发生1. 实施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必须向相关领导部门申请准入,并进行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确保实验室内在使用的仪器设备都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和维护。

3. 储存和处理危险品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储存区域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并确保储存环境具备合适的通风条件。

4.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巡查和现场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强化消防安全措施。

5. 确保实验室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对实验室内可能产生气体、蒸气或粉尘污染的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应急处理1. 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调查机制,发生事故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

2. 建立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工作人员责任和紧急救援流程,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

3. 定期组织化验室安全演练,包括火灾逃生演练、溢出化学品处理演练等,提高实验室成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4. 提供急救设施和急救培训,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急救处理。

四、设备维护1. 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安全使用。

2.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严禁非专业人员随意操作和摆弄设备。

3. 确保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定期检查插座、电线等是否磨损、老化,避免电器事故的发生。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化验室是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化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化验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一、人员安全管理1、化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化验室的工作流程、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进入化验室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3、严禁在化验室内饮食、吸烟、大声喧哗和嬉戏打闹。

4、工作人员在进行化验操作前,应认真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试剂是否符合要求,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

5、定期对化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患有职业禁忌病的人员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二、化学品安全管理1、化验室使用的化学品应分类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应存放在专门的储存柜中,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2、化学品的采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采购的化学品应具有合格的质量证明文件。

3、化学品的使用应遵循“按需领取、少量多次”的原则,领取时应做好登记,使用后剩余的化学品应及时归还。

4、化学品的废弃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丢弃。

三、仪器设备安全管理1、化验室的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2、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应进行验收和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仪器设备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超量程、超负载使用。

4、对高温、高压、高速运转的仪器设备,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

5、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维修后的仪器设备应经过校准和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四、用电安全管理1、化验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防火、防潮等要求,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

2、电气设备的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私自乱接电线、增加用电设备。

3、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用电安全。

4、下班时应关闭所有电气设备的电源,以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保护化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制定了本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二、安全管理责任1. 化验室主任负责化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安全制度、培训化验室人员等;2. 化验室人员要遵守安全管理制度,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意识;3. 每个化验室人员都要时刻注意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三、实验室进出管理1. 化验室进出门应保持关闭状态,确保未经许可的人员无法进入;2. 实验室人员进入化验室前应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齐全;3.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实验室。

四、实验室安全设施1. 实验室应配备紧急停电开关,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2. 实验室应设置灭火器,并定期检查保证正常使用;3. 实验室应设置紧急出口标志及疏散指示标志,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疏散;4. 实验室应设置通风设施,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五、实验台和设备管理1. 实验台上应保持整洁,避免堆放杂物,确保操作空间;2. 实验台上应放置防滑垫,以防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滑倒;3. 实验设备的使用应按照操作手册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参数;4. 使用完毕的实验设备应及时清洗和归位。

六、化学品管理1. 化学品应分类存放,按照防火防爆要求进行管理;2. 化学品应贴上正确的标签,注明化学品名称、危险性等信息;3. 禁止将食品、饮料等与化学品放在一起;4. 使用化学品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皮肤。

七、应急处置1. 发生火灾时,实验室人员应立即按照灭火器使用方法进行灭火,同时报警;2. 发生泄漏事故时,应及时切断泄漏源,并通知上级负责人;3. 发生人员伤害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实验,进行及时救助和报告。

八、实验室安全培训1. 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2. 周期性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九、总结本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从实验室进出管理、安全设施、实验台和设备管理、化学品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化验室的安全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化验室安全及管理制度

化验室安全及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化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化验室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化验室主任为化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化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化验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自觉维护化验室安全。

三、安全措施1. 安全设施(1)化验室应配备通风橱、防尘罩、试剂柜、防毒面具、消防灭火器材等必备的安全设施。

(2)定期检查消防灭火器材,确保其随时可取用。

2. 安全操作(1)化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应按要求放置在固定的处所,标签清晰完整。

(2)使用任何一种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3)用电、用气、用火时,必须按有关规定操作,保证安全。

3. 安全教育(1)定期对化验室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登记报告。

4. 安全检查(1)班长负责每日检查化验室的安全设施和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仪器设备管理1. 精密仪器及贵重器皿需有专人保管,并做好相关记录。

2. 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保养维修,均应严格遵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3. 上机人员上岗前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五、试剂及化学品管理1. 所有的化学药品都必须用规定的器具盛放,并注明品名、浓度、规格、型号。

2. 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等危险品要专柜管理,严防丢失、误用或挪作他用。

3. 剧毒物品要加锁存放,并由专人负责。

六、化验室卫生及环境管理1. 化验室要保持清洁,每天工作前打扫卫生,完成检测后,做好清洁工作。

2. 各种仪器、器皿、实验物品放置整齐,各种标牌整洁、清晰。

3. 化验室内冰箱不能存放食品。

4. 化验室应有良好的排气通风设施。

七、其他1. 化验室内严禁吸烟、进餐、会客喧哗。

2. 与检测无关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化验室。

3. 化验员应穿戴整齐,检测过程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相关的技术标准。

4. 工作期间保持化验室安静,工作有序,不准串岗闲聊。

化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化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化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化验室是进行实验和分析工作的重要场所,为保障化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并严格执行化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是一份化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一、总则1.为了加强化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实验人员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化验室进行实验和分析工作的人员,包括实验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器材管理员等。

3.化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创造安全、卫生、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

二、化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职责1.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对实验室全面负责,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明确实验人员的管理职责,制定实验人员的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程序。

3.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提升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建立化验室安全档案,并及时更新实验器材的安全检测数据。

5.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定期检查化验室的安全设施和器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实验人员安全管理规定1.实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杜绝一切可能造成事故的行为。

2.实验人员应当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了解安全知识和应急预案,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实验人员应当穿着符合实验要求的工作服和安全防护用品,不得擅自更改或破坏安全设施。

4.实验人员应当严禁私自将实验器材带出化验室,保持实验室内外的整洁和安全。

5.实验人员应当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发生的事故或安全隐患,并积极配合处理。

四、化验室安全设施管理1.化验室应当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紧急停车、安全出口、应急洗眼器、应急淋浴器等。

2.化验室应当定期开展安全设施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3.化验室应当制定安全设施使用规则,保证实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使用安全设施。

五、化验室危险品管理1.化验室应当建立危险品清单,严格管理危险品的采购、存储和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验室安全管理.DOC一、分析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析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

二、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废液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能清楚看到工作地点的地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三、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

四、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塞时应带防护用具,在通风柜中进行。

五、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着人。

六、稀释浓硫酸的容器,烧杯或锥形瓶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不能相反!必要时用水冷却。

七、微生物实验操作人员在开紫外灯杀菌前,应确认无菌室无人后方可开紫外灯杀菌,开紫外灯顺序为:先打开操作台紫外灯后立即离开无菌室缓冲间,再打开无菌室紫外灯。

在紫外灯杀菌灯关闭半小时后方可进入缓冲无菌室。

八、微生物实验操作人员在使用高压杀菌锅杀菌前,应查看杀菌锅内的水是否充分(应至少没过杀菌锅底的几个棱角1cm),在确认杀菌锅各组件安装正确后,方可开始杀菌,杀菌完成后,应关闭电源开关、安全阀、放气阀,待其压力自然下降至压力表指至零位后,方可打开杀菌锅,切勿打开放汽阀及强行打开休杀菌锅盖。

九、分析人员在做碳酸线CO2压力操作时,应选在离人较远处剧烈摇晃,以免撞伤人。

、蒸馏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

蒸馏过程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一、化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物相符的标签。

严禁将用完的原装试剂空瓶不更新标签而装入别种试剂。

二、操作中不得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要委托能负责任者看管。

三、化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不能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

离室前有肥皂洗手。

四、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要扎起,不应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工作服。

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要加戴防护用具。

最好能做到实验时都戴上防护眼镜。

五、每日工作完毕检查水、电、气、窗,能进行安全登记后方可锁门。

六、化验室用电安全1、化验室用电要根据设备及房间用电总功率配备电源。

2、化验室电源电压要稳定。

3、化验室照明和设备用电要分开各项电源要匹配好。

4、精密仪器需要有稳压。

5、化验室电源要和生产车间用电量大的设备电源分开。

6、化验室电源要有地线、三相五线制。

剧毒品保管、发放、使用、处理管理制度为了严格剧毒品的贮存、保管和使用,防止意外流失,造成不良机后果和危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管理要求:一、剧毒品仓库和保存箱必须由两人同时管理。

双锁,两人同时到场才能开锁。

二、剧毒品保管人员必须熟悉剧毒品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以便做好仓库温度控制与通风调解。

三、严格执行化学试剂在库检查制度,对库存试剂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有变质或有异常现象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贮存条件和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四、对剧毒品发放本着先入先出的原则,发放时有准确登记(试剂的计量、发放时间和经手人)。

五、凡是领用单位必须是双人领取,双人送还,否则剧毒品仓库保管员有权不予发放。

六、领用剧毒品试剂时必须提前申请上报,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并一次配制成使用试剂。

七、使用剧毒试剂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分析操作规程。

八、使用剧毒试剂的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具。

九、对使用后产生的废液不准随便倒入水池内,应倒入指定的废液桶或瓶内。

废液必须当天处理不得存放。

、产生的废液要在指定的安全地方用化学方法中和处理。

要建立废液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废液量、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地点、处理人。

化学试剂管理办法化验室的化学药品及试剂溶液品种很多,化学药品大多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对其加强管理不仅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需要,也是确保安全的需要。

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

化学药品要按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培养剂分类存放,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存放,盐类中按金属活跃性顺序分类存放,生物培养剂按培养菌群不同分类存放,其中属于危险化学药品中的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由品控经理加锁保管、实行领用经申请、审批、双人登记签字的制度。

一、属于危险品的化学药品①易爆和不稳定物质。

如浓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

②氧化性物质。

如氧化性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

③可燃性物质。

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

如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

④有毒物质。

⑤腐蚀性物质。

如酸、碱等。

⑥放射性物质。

二、化验室试剂存放、使用要求①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铁柜(壁厚1mm以上)中,柜子的顶部都有通风口。

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

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防爆冰箱除外)。

②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

这种化合物系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③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④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的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

⑤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

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⑥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

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辩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⑦化学试剂定位放置、用后复位、节约使用,但多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

安全防护知识化验工作中接触的化学药品,很多是对人体有毒的。

它们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和程度各不相同,有些毒物可有几种途径进入人体,而有些毒物对人体的毒害是慢性的、积累性的,因此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化验室常用毒物的中毒症状及防护知识见下表。

毒物侵入途径与主要症状防护与急救氯气------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使人中毒,吸入后立即引起咳嗽、气急、胸闷、鼻塞、流泪等粘膜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心力逐渐衰竭而死亡,水溶液也具腐蚀作用。

1、室内通风良好,操作时带口罩;2、立即离开现场,重患者应保温、吸氧、注射强心剂(禁用吗啡);3、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洗眼;咽喉疼痛时吸入2%苏打水热蒸气。

一氧化碳及煤气------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和血液外的其它含铁蛋白结合,使血色素丧失输氧能力,轻度中毒时头晕、恶心、全身无力;中等中毒时并发生意识障碍;重度中毒时立即陷入昏迷,呼吸停止而死亡。

1、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2、停止呼吸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给以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气;3、发生呼吸衰竭者,同时注射强心剂。

硫化氢------强烈的神经毒物,具臭蛋味,由于易产生嗅觉疲劳而失去警觉,从而造成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重度中毒时呼吸短促,突然失去知觉,死亡。

1、室内通风应良好,感到不适时立即离开现场;2、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湿敷饱和硼酸液和橄榄油。

二氧化硫------由呼吸道吸入,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结膜炎、流泪、流涕、咽干、疼痛;重度中毒能产生喉哑、胸痛、吞咽困难、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死亡。

1、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

如发现肺浮肿应输氧;2、服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治疗酸中毒;3、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

氮的氧化物(NO、NO2)------通过呼吸道对深部呼吸器官起损害作用,可能发生各种程度的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气肿,严重者可致肺坏疽。

由于损害神经系统,吸入高浓度时迅速窒息死亡。

1、立即离开现场,保持绝对安静,呼吸新鲜空气;2、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60mL;3、进行对症处理。

氨------可由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强烈刺激眼睛,流泪,咳嗽,声音嘶哑。

0、45g/ml接触30min可危及生命。

1、室内通风,操作氨或浓氨水时带口罩或瞬时停止呼吸;2、吸入中毒者立即离开现场;误食中毒者谨慎洗胃,皮肤接触中毒者立刻用水或稀醋酸充分洗涤。

氟化氢------经呼吸道侵入,腐蚀骨胳、造血神经系统、牙齿、皮肤、粘膜等。

水溶液为氢氟酸,对肌体组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被低浓度氢氟酸灼伤后几小时才会感觉到疼痛,造成的溃疡不易愈合,引起剧痛。

1、严格按规程操作,特别注意带好胶皮手套;2、慢性中毒及骨胳、神经、造血系统受损害者应长期治疗。

甲醇------通过呼吸道及皮肤吸收中毒。

吸入中毒损害神经系统,引起视神经疾病;误服中毒引起恶心、呕吐,全身青紫,重者很快停止呼吸而死亡。

1、通风应良好,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2、严禁当乙醇使用、3、吸入中毒者注射解毒剂。

四氯化碳------由呼吸道吸入中毒。

主要引起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

急性中毒会引起头晕、呕吐、视力紊乱、黄疸、肝肿大;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

1、使用时应通风良好,不要滴洒在台面上、2、急性中毒者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施以人工呼吸,吸氧。

苯及其同系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渗透侵入而中毒。

急性中毒会有沉醉状,继而面红、头晕、头痛、呕吐,甚至肌肉痉挛昏迷而死;慢性中毒损害造血、神经系统,鼻腔、牙龈出血,肝、肾受损、全身无力。

1、使用时应通风良好2、尽量用其它无毒或低毒溶剂代替3、急性中毒者施以人工呼吸,吸氧。

全身性中毒者静脉注射器硫代硫酸钠。

A、中毒与急救一、毒物侵入的途径毒物,是指某各物质进入人的机体以后,能引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生疾病的物质。

由毒物所引起的任何疾病现象,就称为中毒。

化学试剂中毒一般通过三个途径,引起不同症状的疾病。

1)通过呼吸道中毒:由呼吸道吸入有毒气体、粉尘、蒸气、烟雾能引起呼吸系统中毒。

这种形式的中毒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有机溶剂的蒸气和化学反应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

如乙醚、丙酮、甲苯等蒸气和氰化氢(气体)、氯气、一氧化碳等。

2)通过消化道中毒:除误行吞服外,更多的情况是由于手上污染毒物,在吸烟、进食、饮水咽入消化系统而引起中毒。

这类毒物多以剧毒的粉剂较为常见,如氰化物、砷化物、汞盐等。

3)通过触及皮肤中毒和五官粘膜受刺激:某些毒物接触及皮肤,或其蒸气、烟雾、粉尘对眼、鼻、喉等的粘膜产生的刺激作用。

如汞剂、苯胺类、硝基苯等,可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而中毒。

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挥发性酸类、氨水等,对皮肤粘膜和眼、鼻、喉粘膜刺激性都很大。

毒物从以上三个途径进入人的机体以后,逐渐侵入血液系统直至遍及全身各部,引起更加危险的症状。

特别是由消化系统侵入,通过门脉系统经肝脏进入血液,以及从呼吸道进入肺泡中被吸收都是比较迅速的。

二、中毒急救在化验室里,如发生人身中毒,原则上应首先尽快派人或电话请医生,并报告有关领导或上级组织,同时采取急救措施。

在医生抢救之前,急救中毒的原则是尽量使毒物对人体不发生有害的作用,或者是将有害的作用尽量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