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贸易现状及竞争力变化趋势分析》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与竞争力变化趋势

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与竞争力变化趋势

2016年1期总第808期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与竞争力变化趋势■王雨桐张忠慧佳木斯大学摘要: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往来的频繁发展,中国作为主要的经济发展国家以及拥有重要的贸易市场,已经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那么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之下,中国面对世界经济关系发展将如何应对,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因此本文将对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与竞争力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分析出影响这些问题主要因素,从而制定出科学的方案,来促进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和谐发展,实现互惠共赢。

关键词:中日韩;贸易关系;竞争力中、日、韩三国都属于亚洲国家,但是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却不尽相同,这样就会对三国的贸易往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想在对外贸易中获利,并且永远处于优势地位,来掌握贸易的主动权。

但是毕竟是不同的国家,这样就会对经济的合作与方式问题产生一定的矛盾,从而会影响中日韩三国经济竞争力的对比发生改变,那么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如何制定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将成为中日韩三国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进行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与竞争力变化趋势研究的意义、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现状、中日韩三国的贸易竞争力分析、造成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以及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和谐发展的对策等五大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促进三国之间的经济友好合作。

一、进行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与竞争力变化趋势研究的意义进行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与竞争力变化趋势的研究,是对目前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一个重要把握,也是对各国在接下来的经济发展贸易中的合作战略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指导。

根据中日韩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来说,研究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各自竞争能力的发展变化,可以更好地去协调三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并且可以及时做出经济战略的调整,共同维护三国的经济利益;而且在中日韩三国之间,很明显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当面对竞争问题的时候,本文的研究价值就得以充分的体现。

中国领跑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经济的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领跑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经济的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领跑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经济的战略研究的开题
报告
题目:中国领跑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经济的战略研究
背景:
中日韩三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经济体,自由贸易区合作是三国经济
融合发展的有力方式。

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
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领导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区域合作和地
缘政治影响,并构建中国在该区域的领导地位。

同时,为中国参与中日
韩自由贸易区提供战略建议和可行性方案。

研究内容:
1.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2.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
3.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区域合作意义
4.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
5. 中国领导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策略和建议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在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的基
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经济、政治
和安全影响及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相应的战略建议。

预期成果:
通过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该区域经济、政治和安全的发展状况,明确中国在该区域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国参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提供战略建议和可行性方案,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和发展。

中日韩三国之间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日韩三国之间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日韩三国之间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日韩三国是亚洲地区最为发达和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体,其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关系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其中,产业内贸易是三国之间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三国实现经济互利合作、深化贸易关系、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深入研究中日韩三国的产业内贸易,对于促进三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三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日韩三国之间产业内贸易进行深入研究:1. 中日韩三国产业内贸易流向及特点:通过对中日韩三国之间产业内贸易发展历程、贸易流向及贸易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其特点及趋势。

2. 中日韩三国产业内贸易模式:通过对中日韩三国产业内贸易模式的研究,分析其优劣势,从而为三国在产业内贸易方面寻找更合适的合作方式提供借鉴。

3. 中日韩三国产业内贸易的贸易壁垒:通过对中日韩三国产业内贸易的贸易壁垒进行研究,分析其对于三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三国之间进一步深化产业内贸易关系提供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展开研究:1. 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从官方数据、经济报道、相关研究报告、学术期刊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中日韩三国产业内贸易的相关资料。

2. 建立数据统计体系: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建立中日韩三国产业内贸易的数据统计体系,进行数据筛选和处理工作。

3. 案例研究:选取几个典型案例,从中发现中日韩三国产业内贸易的优势和问题。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中日韩三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趋势和影响因素等。

5. 结果总结: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对于中日韩三国产业内贸易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或对于产业内贸易发展政策的建议。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将能够深入了解中日韩三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优势和问题,为三国之间加强产业内贸易合作提供参考。

预计研究结果将能够提高中日韩三国的合作效率,促进三国之间的共同发展。

中韩贸易不平衡存在的原因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中韩贸易不平衡存在的原因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中韩贸易不平衡存在的原因及对策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中韩两国是东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之一,双方的贸易关系也日益密切。

根据2019年统计数据,中韩两国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2900多亿美元。

然而,近年来中韩贸易呈现出长期不平衡的状况,且贸易逆差越来越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和政治敏感性。

二、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中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可以深入探究两国贸易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这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国的贸易关系,还能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和繁荣。

三、研究目的及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中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并制定对策。

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

通过对中韩贸易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的分析,结合双方经济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深入分析造成中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四、研究内容与结论
1. 中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
(1)出口结构单一
(2)中国对韩国进口依赖度较高
(3)文化因素的制约
(4)中韩市场竞争激烈
2. 对策
(1)深化两国经济合作,发展多元化的贸易关系
(2)扩大中韩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
(3)加强对中韩文化交流的支持和促进
(4)提高中国产品在韩国市场的质量和竞争力
五、研究结论
中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中韩贸易不平衡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完善各自的经济政策和贸易制度,促进经济合作的多元化。

同时,中韩贸易的平衡也需要考虑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加强文化交流,增进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中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务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服务贸易与国际间的经济往来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在中日韩三国,在世界舞台上,三国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据中日韩三国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我国、日本、韩国三国对外服务贸易总额已经达到2.72万亿美元,其市场规模庞大,与日俱增,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随着中日韩三国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三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也逐步增多,成为三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其原因,从中寻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促进中日韩三国服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单独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旨在系统全面的探究中日韩三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实际发展现状,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可行性和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三国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调研:1. 中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与现状分析,包括市场规模、行业构成、模式及发展趋势等。

2. 中日韩三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包括政策调整不及时、贸易壁垒高、竞争格局不平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3. 研究围绕中日韩三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推动三国内贸业务的更加广泛应用。

三、预期成果及应用价值本研究将通过对中日韩三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得出实际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应用推广该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促进三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本研究成果也能为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的合作提供参考,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中日韩贸易现状及竞争力变化趋势分析》开题报告

《中日韩贸易现状及竞争力变化趋势分析》开题报告
2.中日韩三国的贸易竞争力分析
学者郎咸平在《中日韩三国竞争力分析》一文中认为:对于中日韩三国来说,其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首先,对于日本来说,它是亚洲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而且在高科技领域有着领先于其他两国的独特地位。尤其是在电子科技、新兴技术等方面始终处于世界前列,而且非常大的竞争优势。但是对于日本来说它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受到本国市场的限制;其次,对于韩国来说,它是新兴的电子科技的国家,同时也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型国家。在韩国尤其是对于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贸易来说,在亚洲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最后,对于中国来说,我国具有丰富的经济资源以及国内市场,可以说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雄厚的基础,但是在对外经济方面我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对外竞争力不高,而且缺乏对外经济的相关经验,面对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因此,中日韩三国在对外竞争力方面,各有侧重必须要放到具体的经济环境下才可以做出最精确的分析。学者方领在《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一文中认为:中国为代表的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中日韩服务贸易竞争力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三国大体上都属于服务贸易净进口国,并不具备出口竞争比较优势,与三国在东北亚乃至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十分不匹配。中日韩三国若想提升本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就必须在继续扩大服务贸易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优化服务贸易结构,进而增强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对于中国,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我国的服务贸易现状,使我国从服务贸易大国转变成服务贸易强国。
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所运用的方法是规范性和实证性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运用如下:
1、选题阶段: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来获取相关数据,明确所选题的研究价值。
2、调研阶段:依据期刊、图书、网络等工具,数据查阅、文献3、研究阶段:收集研究中日韩三国最近的贸易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图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所研究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措施。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日两国是亚洲经济体中的重要成员,在互联网、汽车等领域尤其是有着密切的产业联系。

然而,中日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障碍,如贸易逆差、贸易保护主义、产业重叠等。

其中,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也是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而探究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状况和因素,不仅可以促进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也可以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其决定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现状概述:分析中日两国在以互联网、汽车等为代表的产业内的贸易情况,包括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方式等。

2.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中日产业内贸易的优势和不足,探究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

3.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分析:分析影响中日产业内贸易的政策、经济、地理等因素,探究各因素对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程度和机制。

4.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建议:展望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调查、统计学分析等。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文献资料调研:收集中日产业内贸易相关的文献、报告和数据资料,梳理和总结资料,阐述研究现状和问题。

2. 实地调查:通过访谈和问卷等方式,获取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际情况,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贸易方式。

3. 统计学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等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模型建立,探究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四、研究预期成果和贡献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和贡献:1. 揭示了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中日两国产业合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实践经验。

2. 分析了中日产业内贸易的优势和不足,为相关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依据和指导。

3. 系统分析了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为制定中日经贸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日韩三国经济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历史纷争后,这三个国家加强了经贸合作,共同推进了亚洲经济一体化。

尤其是2013年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CJK FTA)的签署,进一步促进了三国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合作,对区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日韩三国的经贸合作情况,探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三国经济关系的影响和作用。

细化研究题目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二、研究题目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三、主要研究内容1.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概况:介绍中日韩三国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分析三国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现状。

2.CJK FTA政策及其实施成效分析:全面介绍CJK FTA的签署背景、协议内容、实施情况及对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中日韩合作的案例及影响:具体分析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具体合作案例和经验,以及这些合作对于问题解决和经济发展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4.中日韩三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角色:分析中日韩三国在亚洲区域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三国在经济互联互通方面的前沿实践。

5.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文献研究将通过搜集、筛选和归纳相关文献,全面深入地了解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现状、政策法规等信息。

案例研究将选择典型的中日韩三国合作案例,分析其在经济合作项目、领域和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结合其他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研究将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分析中日韩三国在经济合作、政策推进、体制建设等方面的异同点,为正式论文的撰写提供有力支撑。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的分析中日韩三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中的经贸关系,探究三国共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王书杰.中韩贸易逆差问题及对策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2期,p160-161
[7]曲姝雯.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韩贸易收支的影响,南京大学,2012
[8]于晓燕.中日韩贸易结构优化策略研究,山东大学,2011
[9]裴成焕.中日贸易纠纷问题研究:贸易性相关问题、商务纠纷及反倾销纠纷,浙江大学,2011
4.1中日韩三国的贸易竞争力优势分析
4.2 中日韩三国贸易竞争力的发展趋势分析
4.3中日韩三国贸易竞争力及未来趋势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中国针对中日韩贸易现状及趋势可采取的策略分析
5.1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5.2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
5.3加强出口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外国学者对中日韩三国贸易关系及竞争力优势这一论题的研究较少,外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贸易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如美国学者弗兰克斯.皮克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理论,它能合理地诠释一国国际贸易现状,预测一国贸易发展的前景。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四组基本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此外还受到机遇和国家作用的辅助作用。从该理论中可以看出,一个拥有竞争优势的国家首先在生产要素上要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一点和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这一因素结合起来就可以归结到一个拥有竞争优势的国家要具备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即将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生产要素吸引到国内,在国际贸易中的生产这一环节获得利润,促进经济发展。从第二个决定因素需求状况得出国家还要具备消费能力,有巨大的广阔市场需求。从第四个决定因素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得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还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深厚的创新能力。即最后归结为拥有竞争优势的国家要具备三种能力: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消费能力和创新能力。
3.1 中日韩区域内贸易现状
3.1.1中国是日韩两个最重要的出口市场
3.1.2日韩是中国在严重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3.2中日韩区域贸易相对规模
3.3中日韩贸易相互依存度
3.3.1 中日韩三国经济相互依存度现状
3.3.2 中日韩贸易依存度指标
3.3.3 影响中日韩贸易依存关系的因素分析
第四章 中日韩三国贸易竞争力及趋势分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与竞争力变化趋势
学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毕设地点
年月日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步,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最广阔的市场,同时我国作为最大的出口国,经济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外向型特征。中日韩三国作为亚洲最重要的三个国家,素日三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但是三国的贸易具有很很强的互补性。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现状上,三个国家的贸易关系却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三国的贸易额呈现大幅增长,这不仅仅带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国际贸易中,每个国家都想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利益,并且希望处于优势地位,从而掌握贸易的主动权,从这样的出发点出发,国家间的贸易就会出现一定的摩擦和矛盾,近年来,中日韩三国的贸易摩擦事件也频繁发生,贸易摩擦事件的出现不仅仅影响了贸易,对国际关系也产生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制定本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同时协调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关系,成为中日韩三国都要面对的问题。
中日韩三国贸易竞争力趋势的研究:主要目前我国学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略显不足,学者李东在《中日贸易的发展与潜力分析》以比较优势论、要素察赋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分析中日韩三国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通过比较找出中日韩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和劣势,重点是分析我国在中日韩国际贸易的地位和利益现状,进而从我国自身利益的角度提出具体策略。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从我国理论界的研究来看,我国学者对中日韩三国贸易关系及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
1.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现状的研究
学者王福重在《中日韩三国贸易现状浅析》中认为: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十分的密切,并且三国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贸易协作。首先,对于中国和韩国两国来讲,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是世界各国都十分向往的商品销售市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成为了韩国的第一贸易大国,中国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国家;其次,对于中日来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双方合作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对于韩国和日本来说,韩国成为日本的第四大合作伙伴。他认为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有着十分密切的贸易往来,并且对国家间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面对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现状,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三国之间的贸易友好合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繁荣。学者张帆在《中日韩贸易关系研究》从中日韩的贸易基础分析:从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对称性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六个角度,分析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效应,进而得出中日韩三国间的贸易竞争性和贸易互补关系。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本文理论基础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1.1关税同盟理论
2.1.2自由贸易区
2.1.3共同市场
2.1.4大市场理论
2.1.5协同分工理论
2.2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
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4 贸易依存度
2.5 博弈理论
第三章 中日韩之间贸易依赖关系的事实依据
[10]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9
[11]宗毅君.国际产品内分工与进出口贸易—基于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2期,p26-28
[12]陈恒,刘佳.中日贸易产品结构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第7期,p23-24
[13]李东.中日贸易的发展与潜力分析,吉林大学,2011
[2]秦熠群,金哲松.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实证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p62-65
[3]阴之春.中韩贸易结构分析,《求是学刊》,2011年第3期,p69-74
[4]张玉和.中韩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互补到竞争,《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p32-36
[5]马常娥.中韩贸易逆差:状况、原因和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5期,p45-49
2.中日韩三国的贸易竞争力分析
学者郎咸平在《中日韩三国竞争力分析》一文中认为:对于中日韩三国来说,其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首先,对于日本来说,它是亚洲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而且在高科技领域有着领先于其他两国的独特地位。尤其是在电子科技、新兴技术等方面始终处于世界前列,而且非常大的竞争优势。但是对于日本来说它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受到本国市场的限制;其次,对于韩国来说,它是新兴的电子科技的国家,同时也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型国家。在韩国尤其是对于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贸易来说,在亚洲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最后,对于中国来说,我国具有丰富的经济资源以及国内市场,可以说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雄厚的基础,但是在对外经济方面我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对外竞争力不高,而且缺乏对外经济的相关经验,面对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因此,中日韩三国在对外竞争力方面,各有侧重必须要放到具体的经济环境下才可以做出最精确的分析。学者方领在《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一文中认为:中国为代表的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中日韩服务贸易竞争力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三国大体上都属于服务贸易净进口国,并不具备出口竞争比较优势,与三国在东北亚乃至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十分不匹配。中日韩三国若想提升本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就必须在继续扩大服务贸易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优化服务贸易结构,进而增强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对于中国,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我国的服务贸易现状,使我国从服务贸易大国转变成服务贸易强国。
(三)研究总结与评述
通过对中外学者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外国学者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而我国学者对中日韩贸易关系的研究贸易关系现状的研究,对竞争力变化趋势的研究很少。本论题对中日韩三国贸易竞争力变化优势的研究可以弥补这一空白。
(四)参考文献
[1]涂澄.中韩双边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北方经济》,2011第6期,p76-77
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所运用的方法是规范性和实证性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运用如下:
1、选题阶段: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来获取相关数据,明确所选题的研究价值。
2、调研阶段:依据期刊、图书、网络等工具,数据查阅、文献查阅、案例研究等方法,查找相关信息和研究成果。
3、研究阶段:收集研究中日韩三国最近的贸易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图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所研究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措施。
[14]赵云龙.中日贸易发展研究,吉林大学,2012
[15]朱其恒.中日贸易的中方逆差辨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p97-102
[16]金荣基.中韩贸易的回顾与展望Fra bibliotek吉林大学,2014
[17]胡俊芳.中韩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商业研究》,2007年第2期,p64-67
[18]Jan Bebbington and Cados Larrinaga-gonzalez. Carbon Trading: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Issues[J].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2008,17(4):697-717.
[19]Adrian Wilkes,Carbon Cost: Corporate Carbon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Aldersgate Group Rep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