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高考化学分类试卷试题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doc

合集下载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解析版)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解析版)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解析版)【2020年】1.(2020·新课标Ⅲ)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 个中子B .1 mol 重水比1 mol 水多N A 个质子C .12 g 石墨烯和12 g 金刚石均含有N A 个碳原子D .1 L 1 mol·L −1 NaCl 溶液含有28N A 个电子【答案】C【解析】标准状况下22.4L 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若该氮气分子中的氮原子全部为14N ,则每个N 2分子含有(14-7)×2=14个中子,1mol 该氮气含有14N A 个中子,不是7N A ,且构成该氮气的氮原子种类并不确定,故A 错误;重水分子和水分子都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所含质子数相同,故B 错误;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12g 石墨烯和12g 金刚石均相当于12g 碳原子,即12g 12g/mol=1molC 原子,所含碳原子数目为N A 个,故C 正确;1molNaCl 中含有28N A 个电子,但该溶液中除NaCl 外,水分子中也含有电子,故D 错误;故答案为C 。

2.(2020·浙江卷)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4224MnO 5HCHO 12H 4Mn5CO 11H O −++++=+↑+,41mol 4MnO 5HCHO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0N AB .用电解粗铜的方法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 A 时,阳极应有32gCu 转化为2Cu +C .常温下,pH 9=的3CH COON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数为5A10N −D .1L 浓度为10.100mol L −⋅的Na 2CO 3溶液中,阴离子数为0.100N A【答案】A【解析】Mn 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至+2价,则4molMnO 4-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4mol×[(+7)-(+2)]=20mol ,即转移电子数为20N A ,A 正确;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有: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以及Cu 失电子的氧化反应:Cu-2e -=Cu 2+,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 A 时,即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Cu 失去的电子应小于1mol ,阳极反应的Cu 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 ,则阳极反应的Cu 的质量小于0.5mol×64g/mol=32g ,B 错误;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求出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数,C 错误;n (Na 2CO 3)=0.100mol/L×1L=0.100mol ,由于CO 32-发生水解:CO 32-+H 2O ⇌HCO 3-+OH -、HCO 3-+H 2O ⇌H 2CO 3+OH -,故阴离子物质的量大于0.100mol ,阴离子数大于0.100N A ,D 错误;答案选A 。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

1.【2017新课标2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L 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A N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 N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A ND . mol H 2和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A N 【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2.【2017新课标3卷】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mol 的11B 中,含有个中子B .pH=1的H 3PO 4溶液中,含有个H +C .2.24 L (标准状况)苯在O 2中完全燃烧,得到个CO 2分子D .密闭容器中1 mol PCl 3与1 mol Cl 2反应制备 PCl 5(g ),增加2N A 个P-Cl 键 【答案】A【解析】A .B 的原子序数为5,即质子数为5,在质量数为11的B 原子中含有6个中子,mol 11B 含有个中子,A 正确;B .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 错误;C .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 24 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 A个,D错误。

答案选A。

【名师点睛】考查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计算时,要正确运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同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另外还要谨防题中陷阱,如讨论溶液里的离子微粒的数目时,要考虑:①溶液的体积,②离子是否水解,③对应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涉及化学反应时要考虑是否是可逆反应,如选项D涉及可逆反应,反应的限度达不到100%;其它如微粒的结构、反应原理等,总之要认真审题,切忌凭感觉答题。

2017高考化学分类试题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doc

2017高考化学分类试题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doc

2017 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1.(2017?新课标Ⅱ-8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NH +的数量为0.1NA.1L0.1mol?L 4CL 溶液中,N H4AB.2.4gMg 与H2SO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 2.24LN2 和O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D.0.1mol H 2 和0.1mol 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2.( 2017?新课标Ⅲ-10)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B 中,含有0.6N+ A.0.1 mol 的 A 个中子 B .pH=1的H3PO4 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2.24L (标准状况)苯在O2 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 O2 分子D.密闭容器中 1 mol PCl 3 与1 mol Cl 2 反应制备P Cl 5(g) ,增加 2 N A个P﹣C l 键3.(2017?浙江-22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 2.24 L 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 N AB.1 L 0.1 mol?L ﹣1 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 N AC.0.1 mol KI 与0.1 mol FeCl 3 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D.0.1 mol 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0.3 N AⅢ—常用化学计量综合1. (15 分)(2017?新课标Ⅰ-26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

已知:NH3 H3BO3 NH3 H3BO3 ;NH3 H3BO3 HCl NH4Cl H3BO3回答下列问题:(1)a 的作用是。

专题一 常用化学计量

专题一 常用化学计量

栏目索引
对比突破 浓硫酸与水混合时,因浓硫酸密度大,且腐蚀性强,为防止其溅出,应采取“酸入水”的 混合方式,同时不停搅拌。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时亦是如此。 3.(2012天津综,4,6分)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 )
A
B
C
D

用CCl4提取
验 溴水中的Br2
除去乙醇 中的苯酚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x是H、y是C、z是N、d是O、e是Na、f是Al、g是S、h是Cl。
(2)O2-、Na+的半径大小为r(O2-)>r(Na+);Cl比S非金属性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ClO4>
H2SO4。
(3)符合题意的化合物有NH3、H2O2、C2H2、HCHO等,写出其电子式即可。
解题关键
①熟悉有关公式n= N NA
、n= Mm 、n= VVm ;②掌握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③铁与硝酸
反应产物的情况;④标准状况下常见物质的聚集状态。
易错警示 A项中学生没有注意到两种气体分子的最简式相同;B项中学生大多将注意力放到 了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忽略了可逆反应的特点;C项中,只要注意到“过量”二字,就可知Fe转化 为Fe3+;D项易忽略标准状况和物质状态的关系。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1.(2019浙江4月选考,19,2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 mol CH2 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 B.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A C.30 g HCHO与CH3COOH混合物中含C原子数为NA D.2.3 g Na与O2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和0.2NA之间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3个专题)及5套高考试卷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3个专题)及5套高考试卷金属及其化合物

D .氨气易液化而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氨气常常作制冷剂,与氨气易溶 于水无关,故 D 错误;
【考点】 物质的组成、 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钠及其化合物; 硅及其化合物; 氯及其化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
【专题】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属于基础题,明确物质结构和性
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能正确分析试验流程,把握电解的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Ⅱ—镁、铝及其化合物
1. (2017?北京 -9)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 .二氧化碳使 Na2O2 固体变白
B .氯气使 KBr 溶液变黄
C.乙烯使 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氨气使 AlCl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B
D.氨气与 AlCl 3溶液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D 错误;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钠及其化合物;卤素;乙烯的性质;氮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
合物。 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
关键,注意掌握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区别,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 活应用能力。
质是解本题关键,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题目难度不大.
5.( 2017?江苏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
Na+2H
2O═
Na+ +2OH

+H
2↑
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

2Cl +2H 2O
电解

(完整版)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

(完整版)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必修1)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1。

[2018全国卷Ⅰ—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

1N AB。

22。

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

92。

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

0 N AD。

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 N A【答案】B【解析】A。

16.25g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162.5g/mol=0。

1mol,由于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时,只有部分水解,且氢氧化铁胶粒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远小于0。

1 N A,A错误;B。

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氩气分子是单原子分子,氩原子中有18个质子,故。

标准状况下22。

4L氩气的含有的质子数是18 N A,B正确;C。

丙三醇是三元醇,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92.0g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 N A,C错误;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有四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

0 N A,D错误。

【考点】水解平衡;胶体、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羟基的概念;丙三醇的结构;甲烷的取代反应。

2。

[2018全国卷Ⅱ—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

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

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答案】C【解析】A.由于白磷(P4)是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含有6个P-P键。

2017高中高考化学分类试卷试题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doc

2017高中高考化学分类试卷试题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doc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I —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1. (2017?新课标II ・8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L0.1mol?L 14NHCL 洛液屮.NH 的:助0.1 N AB. 2.4gMg 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N A 八“丫C. 标准获沆卡,2.24LN 和O 的混合气体屮分子数为 0.2ND. 0.1molH 2和0 .lmoll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 2. (2017?新课标III -10)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1 N A 个A. 0.1 mol 的中,含有0.6N A 个中子 B . pH=l 的HsPCh 溶液中,含有H+ C. 2.24L (标准状况)苯在 0中完全燃烧,得到 0.6N 个CO 分子2A2D. 密闭容器屮lmolPCl 3与1 molCl 2反应制备PCl 5(g ),增加2N A 个P - C1键 3. (2017?浙江-22 )设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 0.5 N AB. 1 L0.1 mol?L - 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 N AC. OJmolKI 与0.1 molFeCl 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N A D ・0」mol 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0.3 N AIII —常用化学计量综合(15分)(2017?新课标I -26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 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屮有机氮转化成镀盐,利用如图所丞装置处理镀盐丄然后通过滴 定测量。

已知: = ' ===回答下列问题:(1)a 的作用是 o(2) 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o f 的名称是o(3) 清洗仪器:g 中加蒸憎水;打开 ki ,关闭k? 、k3 ,加热b ,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i , g 中蒸镭水倒吸进入c ,原因是k;打开2放掉水,重复操作2 ~3 次。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4.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5.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知识点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考查内容和设错形式: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渗透于高中各个知识点中进行考查,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但难度较小,该类试题的特点就是“容易忽视”,即容易落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中,因此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方向和设错方式有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作出选择。

同时要求同学们在解决该类试题时一定要细心、仔细。

1.考查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微粒数目等关系时,故意忽略标准状况条件或给出常温常压条件。

2.物质状态问题。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常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水、三氧化硫、己烷、三氯甲烷等。

3.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问题,特别是歧化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

4.结合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考查物质的微粒数目(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化学键数目等。

此处常常涉及的物质有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Na 2O 2(阴阳离子个数比)、SiO 2、Si 、P 4、CO 2(化学键数目)、特殊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间的关系,如D 2O 、18O 2等。

5.考查溶液中离子数目时故意忽视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6.结合化学平衡考查时,故意忽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

【特别提醒】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题常设的五大“陷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1常用化学计量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1.(2017?新课标Ⅱ -8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0.1mol?L ﹣144+0.1N ANHCL 溶液中, NH 的数量为B . 2.4gMg 与 H 2SO 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 A0.2NC .标准状况下, 2.24LN2和 O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A2D . 0.1mol H 2 和 0.1mol 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 2. ( 2017?新课标Ⅲ -10)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0.1 mol 的 11B 中,含有 0.6N A 个中子 B. pH=1 的 H 3PO 4 溶液中,含有 0.1N A 个H +C . 2.24L (标准状况)苯在O 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 CO 分子22D .密闭容器中 1 mol PCl 3 与 1 mol Cl 2 反应制备 PCl 5(g) ,增加 2N A 个 P ﹣ Cl 键3.(2017?浙江 -22 )设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标准状况下, 2.24 L 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 N AB .1 L 0.1 mol?L ﹣ 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 N AC . 0.1 mol KI 与 0.1 mol FeCl 3 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 ND . 0.1 mol 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 0.3 NAAⅢ—常用化学计量综合1. (15 分)(2017?新课标Ⅰ -26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

已知: NH 3 H 3BO 3 NH 3 H 3BO 3 ; NH 3 H 3BO 3 HCl NH 4Cl H 3BO 3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作用是。

( 2)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f 的名称是 。

( 3)清洗仪器: g 中加蒸馏水;打开 k 1 ,关闭 k 2、k 3 ,加热 b ,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 k 1 ,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 ,原因是;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 ~3 次。

( 4)仪器清洗后, g 中加入硼酸(H 3 BO 3 )和指示剂。

铵盐试样由 d 注入 e ,随后注入氢 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 ,关闭 k 3 ,d 中保留少量水。

打开k 1 ,加热 b ,使水蒸气进入 e。

① 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② 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

( 5)取某甘氨酸( C 2 H 5 NO 2 )样品 m 克进行测定,滴定 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 mol L 1的盐酸 V mL ,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样品的纯度 ≤% 。

2.( 14 分)(2017?新课标Ⅱ -26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 、 SiO 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

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

加入硝酸的目的是,还可使用代替硝酸。

( 2)沉淀 A 的主要成分是,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

沉淀 B 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 4)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 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 2+ 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MnO +H+H C O →Mn +CO+H O.实验中称取 0.400g4 2 2 4 2 20.0500mol?L ﹣1的 KMnO4溶液 36.00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3.( 15 分)(2017?新课标Ⅲ -27 )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 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 O+Na CO+NaNO Na CrO +Fe O+CO+NaNO 。

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O 与 NaNO的系2 3 2 3 3 2 4 2 3 2 2 2 3 3数比为。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

( 2)滤渣 1 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滤渣2 的主要成分是及含硅杂质。

( 3)步骤④调滤液 2 的 pH 使之变( 填“大”或“小”) ,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 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 2O7固体。

冷却到(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 ℃b.60 ℃c.40 ℃d.10 ℃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

(5)某工厂用 m1 kg 铬铁矿粉(含 Cr2O3 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 m2 kg ,产率为×100%。

4.(14 分)(2017?新课标Ⅲ -26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再向试管。

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

由此可知:(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 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 .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 A 称重,记为m2 g .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 B 的名称是。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 A 恒重,记为 m 3 g 。

a .点燃酒精灯,加热 d .打开 K 1 和 K 2,缓缓通入N 2 b.熄灭酒精灯e .称量 Af c.关闭 K 1 和.冷却至室温K 2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 x= (列式表示)。

若实验时按 a 、 d 次序操作,则使 x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 2)中已恒重的装置 A 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 1和 K 2,缓缓通入 N 2,加热。

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 、 D 中的溶液依次为 (填标号) 。

C 、 D 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 为 。

a .品红b . NaOH c . BaCl 2 d .Ba(NO 3) 2 e .浓 H 2SO 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4 分)(2017?浙江 -29 )分别称取 2.39g(NH 4) 2 SO 4和 NH 4Cl 固体混合物两份。

( 1)将其中一份配成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 Ba(OH)2 溶液,产生的沉 淀质量与加入 Ba(OH) 2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混合物中 n[(NH 4) 2SO 4] :n(NH Cl) 为。

4( 2)另一份固体混合物中 +NH 4 与 Ba(OH)2 溶液 ( 浓度同上 )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 c(Cl ﹣)= (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2017 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1 常用化学计量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答案与解析1.【答案】 D +【解析】 A .铵根易水解,所含NH 4 数小于 0.1N A ,故 A 错误;2 42+2mol 电子,故 0.1molMgB .n ( Mg ) =0.1mol ,Mg 与 H SO 反应生成 Mg ,则 1molMg 参与反应转移参与反应转移 0.2mol 电子,即 0.2N A ,故 B 错误; 1mol ,故 2.24LN和 O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C .标准状况下, 22.4L 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220.1mol ,即 0.1N A ,故 C 错误;0.2NA 。

D . H +I22HI 这是一个反应前后分子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故反应后分子总数仍为2【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气体摩尔体积指的是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为 22.4L .2.【答案】 A 【解析】 A . 11B 中含有中子数 =11﹣ 5=6, 0.1 mol 的 11B 中含有 0.6mol 中子,含有 0.6N A 个中子,故 A 正确; B .没有告诉 pH=1 的H 3PO 4 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就数目,故 B 错误; C .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 C 错误;D . PCl 3 与 Cl 2 生成 PCl 5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生成 PCl 5 的物质的量小于 1mol ,增加的 P ﹣ Cl 键小于 2N A ,故 D 错误;【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计量;物质结构。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 题目难度不大, 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B 为易错点,注意缺少溶液体积。

3.【答案】 CD【解析】 A 、标况下乙醇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 A 错误; B 、硫酸钠溶液中,除了硫酸钠外,水也含氧原子,故此溶液中的氧原子的个数大于 0.4N A 个, 故 B 错误; C 、 0.1 mol KI 与 0.1 mol FeCl 3 在溶液中能完全反应,且碘元素由﹣ 1 价变为 0 价,故 0.1molKI反应后转移 0.1mol 电子即 0.1N A 个电子,故 C 正确; D 、1mol 乙烯和乙醇均消耗 3mol 氧气,故 0.1mol 乙烯和乙醇消耗 0.3mol 氧气即 0.3N A 个氧气分子,故 D 正确.【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应注意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

Ⅲ—常用化学计量综合1. 【答案】( 1)使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或平衡压强)( 2)防暴沸直形冷凝管( 3)停止加热,水蒸气变为液态,装置内压强减小( 4)①液封,防漏气② NH 4OH=== NH 3↑ H 2 O ;保温( 5)1.4cV;7.5cV△m m【解析】( 1)该装置利用水蒸气推动 NH 3 进入 g装置,故 a (空心玻璃管)的作用是使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或平衡压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