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电镀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某某电镀厂0000md 电镀废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

某某电镀厂0000md电镀废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早上起来,一杯咖啡,打开电脑,就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电镀废水处理,可是个大工程,得好好梳理一下。
那就从电镀厂的情况说起吧。
一、项目背景这个电镀厂,规模不算小,废水排放量也不少。
电镀工艺过程中,废水里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悬浮物,直接排放可是要吃大亏的。
所以,设计一个高效、环保的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刻不容缓。
二、废水处理工艺1.废水预处理废水预处理主要包括调节池、中和池和絮凝池。
调节池的作用是调节废水的水量和水质,确保后续处理设施稳定运行。
中和池则是将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进行中和反应,降低废水的pH值。
絮凝池则是利用絮凝剂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团,便于后续处理。
2.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我们选用活性污泥法,建立一个好氧池,让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3.深度处理深度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我们采用离子交换法,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从而实现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4.废水回用废水经过处理后,水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我们可以将这部分水回用于电镀工艺中的清洗环节,实现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设备选型1.调节池选用不锈钢材质的调节池,有效容积为100立方米,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废水水量的实时调节。
2.中和池选用瓷砖衬里的中和池,有效容积为50立方米,配备pH自动检测仪和中和剂计量泵,确保废水pH值稳定。
3.絮凝池选用瓷砖衬里的絮凝池,有效容积为30立方米,配备絮凝剂计量泵和混合搅拌器,确保絮凝效果。
4.活性污泥池选用不锈钢材质的活性污泥池,有效容积为200立方米,配备曝气系统、回流泵和污泥浓缩池。
5.离子交换设备选用离子交换树脂填充的离子交换设备,处理能力为10吨/小时,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重金属离子的在线监测和去除。
6.废水回用设备选用反渗透膜组件的废水回用设备,处理能力为10吨/小时,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废水的高效回用。
电镀废水处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电镀废水处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项目背景电镀工业是现代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机物,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开展电镀废水处理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高效、经济、环保的电镀废水处理工程方案,以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提升电镀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设计方案1.废水收集系统设计–设计废水收集管道网络,保证废水迅速、准确地被收集到处理系统。
–设置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废水流量、浓度等参数,确保废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2.预处理系统设计–设计沉淀池、调节池等预处理设备,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沉淀物。
–设置过滤器,过滤掉细小颗粒物质,为后续处理提供清洁废水。
3.主处理系统设计–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例如生物膜反应器(MBR)等,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
–采用化学处理技术,如氧化法、还原法等,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沉淀、去除。
–设计深度处理工艺,确保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4.消毒及净化系统设计–设计消毒设备,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消毒,确保废水中微生物被彻底灭活。
–设计净化设备,提高废水的透明度、气味、颜色等指标,确保废水处理全面达标。
成果与效果通过实施设计方案,本项目将实现以下成果与效果:- 降低电镀废水处理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 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提高企业形象,推动电镀行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结本文档对电镀废水处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从项目背景、设计方案到成果与效果都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
希望该设计方案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为电镀行业的环保发展做出贡献。
电镀废水方案范文

电镀废水方案范文电镀废水是指电镀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特点是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因此,有效地处理和处理电镀废水是电镀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针对电镀废水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物理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是最常见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之一、主要包括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技术等。
沉淀法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吸附法则是通过活性炭、氧化铁等材料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
离子交换法则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同时还可以回收废水中的有用金属离子。
膜分离技术则是通过逆渗透、超滤等膜分离过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金属离子与水分离。
2.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环保、经济、高效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它利用微生物和生物膜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去除重金属离子。
生物处理法可以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两种。
好氧法是采用好氧微生物,并通过增氧设备供氧,使有机物质得到降解。
厌氧法则是采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二氧化碳等。
生物处理法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能力有限,但对有机物质去除效果良好。
3.综合处理方案综合处理方案是将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以达到高效处理电镀废水的目的。
综合处理方案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等步骤。
预处理主要是对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等预处理工序,以去除悬浮物和大颗粒物质。
初级处理主要是通过化学沉淀和吸附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大部分有机物质。
中级处理主要是采用生物处理方法进行进一步去除有机物质和微量重金属离子。
高级处理则是采用各种高级处理技术,如膜分离、离子交换等方法,以达到去除残余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总体来说,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特性、处理效果、成本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只有综合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才能有效地处理电镀废水,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电镀污水处理方案

电镀污水处理方案概述电镀工业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开发高效的电镀污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电镀污水处理方案,该方案将通过预处理、沉淀、中和等步骤,将电镀污水中的污染物有效去除,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预处理步骤在进入电镀污水处理工艺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步骤,以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1.搅拌:通过搅拌设备将电镀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悬浮起来,便于后续操作。
2.光氧化:将悬浮物暴露在紫外线下进行光氧化反应,使其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沉淀步骤经过预处理后的电镀污水将进入沉淀步骤,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主要的沉淀步骤包括:1.添加絮凝剂:通过将絮凝剂加入电镀污水中,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团块。
2.沉淀槽:将絮凝后的污水放入沉淀槽中,通过重力作用使絮凝体沉淀至底部。
3.污泥处理:从沉淀槽的底部取出沉淀的絮凝体,进一步处理或进行处置。
中和步骤电镀污水中通常含有大量酸性或碱性物质,需要进行中和处理,以调整pH值,并使污水中的金属离子沉淀。
中和步骤包括以下操作:1.确定pH值:通过测试电镀污水的pH值,确定需要中和的酸碱强度。
2.加入中和剂:根据所需的中和效果,加入中和剂,使电镀污水达到中性或接近中性。
3.搅拌:加入中和剂后,使用搅拌设备将中和剂和污水充分混合。
4.沉淀:经过中和处理后的污水中,金属离子会沉淀形成较大的颗粒。
结论通过上述的预处理、沉淀和中和步骤,电镀污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去除,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电镀污水处理方案可以有效解决电镀工业排放废水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为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
然而,不同的电镀污水特性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操作。
电镀废水处理方案

电镀废水处理方案引言:电镀工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工艺,但其产生的废水却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源。
电镀废水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有机物,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寻觅高效可行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案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一、传统处理方法传统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
沉淀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沉淀下来,但处理效果有限,且产生大量沉淀物需要进一步处理。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废弃物处理也是问题。
离子交换法通过树脂吸附和交换废水中的离子,但树脂的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
二、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环保、高效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膜法、生物颗粒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其中,生物膜法是一种将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利用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吸附重金属的方法。
生物颗粒法将微生物培养成颗粒状,形成固定床反应器,以降解有机物和去除重金属。
生物滤池法则是将废水通过滤池,利用滤材中的微生物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
三、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氧化剂产生高活性氧自由基来降解有机物的方法。
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和过氧化氢氧化等。
臭氧氧化是将臭氧与废水接触,产生氧自由基进行氧化反应。
紫外光氧化则是利用紫外光激发氧份子产生氧自由基。
过氧化氢氧化则是将过氧化氢加入废水中,产生氢自由基进行氧化反应。
高级氧化技术能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但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差。
四、综合处理方案综合处理方案是将多种处理技术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废水处理效果。
常见的综合处理方案包括生物法与吸附法的结合、生物法与高级氧化技术的结合等。
生物法与吸附法的结合可以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然后将吸附剂送入生物反应器进行再生。
生物法与高级氧化技术的结合则可以先利用生物法降解有机物,再利用高级氧化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
电镀废水设计方案

电镀废水设计方案电镀废水的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工作。
废水处理方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电镀废水的特点和成分,同时也要符合环保要求。
以下是一种电镀废水处理方案的设计:首先,对废水进行初步的预处理。
这一步骤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等方式去除废水中的颗粒物、悬浮物和杂质。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的含量,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条件。
其次,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废水处理。
在这一步骤中,可以使用化学药剂来进行中和、沉淀或氧化等处理。
例如,可以使用碱性药剂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将废水中的酸性物质中和掉。
同时,也可以使用沉淀剂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沉淀处理,将其从废水中去除。
然后,进行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是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一种方法。
可以通过搭建生物滤池或使用生物膜反应器等设施,利用微生物菌种对废水进行处理。
微生物菌种可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同时还能减少水体中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
最后,采用深度处理技术。
深度处理技术可以对废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进行进一步的去除和回收。
常见的深度处理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膜过滤和离子交换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去除到更低的含量,达到更高的废水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这是一个电镀废水处理方案的设计。
通过预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等多个步骤,可以有效地将电镀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或转化,并实现达标排放的要求。
同时还可以回收废水中的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这种废水处理方案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提高工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电镀废水处理方案

电镀废水处理方案随着电镀行业的发展,电镀废水成为一种比较难以处理的废水。
由于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大量化学品和金属离子,使得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而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非常大。
因此,在电镀产业中,废水处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案。
1.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有机物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重金属和有机物形成沉淀,从而实现净化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稍加处理就能达到排放标准,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等。
但其同样存在一些缺陷:如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化学试剂成本高,致废产量大,再现利用差等。
2.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从而实现净化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它具有较好的效果,并能实现连续生产。
不过由于其吸附饱和后需要更换活性炭,造成了一定的固体废弃物问题,同时成本也较高。
3. 膜处理法膜处理法常用于电镀废水的深度净化。
膜处理技术分为微滤、超滤、逆渗透等多种类型,在废水中选择合适的膜技术进行处理能够将水中含有的杂质大大降低,达到排放标准。
但该种处理技术成本较高,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适合于大型电镀企业。
4. 干法氧化法干法氧化法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加热、氧化等干法方式进行催化分解,这种方法具有不产生污泥的特点,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废水中的水分。
其处理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设备条件和运行控制,而且成本也比较昂贵。
结论:在电镀废水处理方案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处理技术的成本、特点、性能等因素,从而选取适合本企业的废水处理方案。
另外,在处理电镀废水时,应注意环保法规相关标准,并采取先进的处理技术,以确保废水可达到国家标准,保障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
电镀废水处理设计方案和对策

*********电镀厂电镀废水改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300t/d}二〇一三年五月容摘要⏹项目名称:**********电镀废水处理改建工程⏹工程规模:300t/d⏹设计容:✧废水处理站改建工程;✧处理工程各专业初步设计;✧处理工程主要设备材料表;✧处理工程投资概算及成本分析。
⏹自控水平:化学反应过程、药剂投加、废水处理单元操作全部自动控制;减少投药量,降低处理费用,保证处理效果。
⏹设备选型:药泵、水泵、风机、阀门等标准设备、电气和自控电器元件采用进口或合资企业产品,辅助设备采用国产名牌。
⏹材料:整个工程凡与水接触的部件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其中,废水管道管件为PVC材质,水下支架构件材料为不锈钢钢、PVC等。
⏹环境影响:废水处理后达到环评批复要求的排放标准排放,尽可能地减少对当地环境的污染;污水站噪声较大的鼓风机采取消声处理。
污水站的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应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
⏹主要工程容:✧电镀废水分流规划,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污泥池,生化池及相关提升、曝气、回流管网,电气、自控的设计安装等。
目录容摘要 (1)第一章综述 (3)1.1项目名称 (3)1.2工程概述 (3)1.3基本设计参数 (3)1.4设计原则 (4)1.5设计执行规、标准、依据 (5)1.6工程围 (5)第二章处理工艺分析 (7)2.1现有设施情况 (7)2.2存在问题 (7)2.3改进计划 (8)2.4污水处理关键工艺单元分析 (9)第三章工艺设计 (12)3.1.含氰废水(工艺改进) (12)3.2.含六价铬废水(工艺改进) (13)3.3.含焦铜废水(工艺不变) (14)3.4.含化学镍废水(增加工艺) (15)3.5.含酸镍废水(增加工艺) (17)3.6.综合废水(工艺改进) (17)3.7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框图 (19)第四章构筑物及设备配置 (22)4.1一般规定 (22)4.2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 (22)第五章电气及自动控制设计 (33)5.1废水处理站的电气设计 (33)5.2自动控制设计 (33)第六章综合设计 (34)6.1平面布置 (34)6.2高程布置 (34)6.3结构设计 (34)6.4管道设计 (35)6.5防腐措施 (35)6.6安全生产 (36)第七章设备、建构筑物一览表 (37)7.1废水处理机械设备一览表 (37)7.2废水处理构筑物一览表 (41)第八章服务 (43)第九章报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海市宏盛电镀厂400m3/d电镀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浙江吉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3月目录附图: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废水处理区总平面布置图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临海市宏盛电镀厂原名临海市双港电镀有限公司,原位于临海市双港镇前洋村,后因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考虑,经临海市环保局同意,将企业迁移至临海市沿江镇亭山村重建。
迁建后企业共有电镀生产线5条,分别为自动镀银生产线1条、半自动铜镍铬直线1条、全自动铜镍铬环线3条,主要从事汽摩配件及五金锁具类配件等电镀。
由于电镀生产过程中,将排放一定量的含有多种致癌、致畸、致突变、剧毒等物质的废水,因此,必须认真处理,并尽量回收利用,以减少或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
为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要求,该公司特委托我公司进行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
受业主委托,我公司经现场踏勘并结合我公司在同类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经验,编制本设计方案,供业主及有关部门领导决策。
1.2 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有关水质、水量资料及处理要求;2、《临海市宏盛电镀厂(原临海市双港金属制品厂)搬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GBJ136-90);4、《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10、其它行业标准及相关设计规范。
1.3 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污水处理工程区块(从调节池至排放口之间)的设备、建构筑物、电气、仪表、管道及安装等。
1、废水集中处理区进水、排水、供水于废水处理区块外1m处与建设单位交接。
供电在配电柜进电总线处交接。
2、给排水范围:废水由甲方接入污水处理调节池,排水由乙方接至计量排放口。
自来水由甲方接入废水处理区。
3、消防、绿化、道路、自来水及照明系统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统一负责实施。
1.4设计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水、电供应以及管理、技术、维修与运输等条件,合理选定方案,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建设投资,降低运行费用;2、本着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积极采用经过实践考验的先进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发挥整体技术优势,提高技术含量,完善节能措施;3、选用国内外先进、可靠、高效、成熟的设备,性能可靠、稳定的控制系统。
4、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总平面布置做到合理、紧凑、美化环境并与其周围景观相协调;5、尽量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配套成熟的控制技术,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使污水处理工程操作管理方便,易维修;6、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1.5 设计水量、水质及出水标准1.5.1 设计水量各工艺水量的确定:根据电镀生产废水的特点及处理工艺要求,拟将废水分为六大类:含氰废水(W1)、焦磷酸废水(W2)、含镍废水(W3)、综合废水(W4)、含铬废水(W5)、除油除蜡废水(W6)等。
1、含氰废水(W1)主要来自于氰化镀银及预镀铜后的清洗废水。
预计日产生含氰废水约30m3/d。
主要污染因子为:pH、总氰化物、总铜、总银、COD Cr等;2、焦磷酸废水(W2)主要来自于电镀枪色及化学沉镍后的清洗废水。
预计日产生焦磷酸废水约20m3/d。
主要污染因子为:pH、总磷、总镍、COD Cr等;3、含镍废水(W3)主要来自于预镀镍、半光亮镍、光亮镍后的清洗废水,预计日产生含镍清洗废水20m3/d。
主要污染因子为:pH、总镍、COD Cr等;4、综合废水(W4)主要来自于酸性镀铜、酸性、活化等后的清洗废水。
预计日产生酸铜废水约50m3/d。
主要污染因子为:pH、总铜、COD Cr等;5、含铬废水(W5)主要来自于镀铬、钝化、粗化、还原后续清洗等工序废水,预计日产生含铬清洗水量约90m3/d。
主要污染因子为:pH、Cr6+、总铬等;6、除油除蜡废水(W6)主要来自于除油和碱洗工序的清洗废水,预计日产生除油除蜡清洗水量约90m3/d。
主要污染因子为:pH、COD Cr、总铁等;总水量的确定:根据上述分析,生产废水产生量Q=Σ(W1+W2+…W6)=300m3/d。
考虑到水量变化以及设计裕度(取Kz= 1.33),设计处理日处理能力为Q max=400 m3/da,废水处理与生产同步,采用8小时单班制,则设计最大时处理能力为q e=50m3/h。
1.5.2 设计进水水质根据同类企业的情况,预计本方案进水质情况如表1-11.5.3 出水标准本项目废水经处理后排放灵江,根据有关规定,该企业的废水处理后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原环评要求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现实行新的行业标准),具体指标如表1-2:表1-2 电镀行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第二章 工艺设计2.1工艺选择2.1.1含氰废水(W1)含氰废水中的氰离子(CN -)能与镍、铜、铁过渡金属元素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即常说的络合物),阻止了金属离子与氢氧根(OH -)的结合,因此,欲将其沉淀去除,必须先破环其络合状态。
目前,较为经济成熟的工艺为碱性氧化破氰,适宜采用的氧化剂为次氯酸钠,可将氰根(CN -)氧化为二氧化碳(CO 2)和氮气(N 2)。
CN -+ OCl - + H2O CNO - + Cl - + H 2O 2CNO - + 4OH - + Cl 2 CO 2 + N 2 + 6Cl - + 2H 2O考虑到部分络合物异常稳定(如:铁氰化物等),含氰废水水量较小,本方案采用一次破氰、间歇反应的处理方式,停留时间为1天,可避免生产负荷冲击。
破氰后的废水与综合废水合并处理。
W1的处理工艺流程为:碱+氧化剂2.1.2焦磷酸废水(W2)焦磷酸废水中主要含有焦磷酸、化学镍等,常用的化学沉淀法很难将铜、镍离子去除。
采用酸性氧化的方法,先将废水调节到酸性,再投加强氧化剂将焦磷酸氧化为正磷酸,络合物被破坏,使金属离子游离出来。
其反应原理为:P 2O 74- + ClO - 2 PO 42- + Cl -W2与W1一样,采用间歇反应的处理方式,停留时间为1天,氧化后的废水与W4合并处理。
W2的处理工艺流程为:酸+氧化剂含镍废水在车间内单独收集,并通过槽边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副产品外卖,水循环利用。
当回收系统废水需要外排时,可与综合废水(W4)合并。
W3支线的处理工艺流程为:综合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在不含六价铬、氰化物及络合性物质的情况下,采用中和沉淀易使金属离子达标,但一旦有氰化物或络合物混入综合废水中,金属离子就很难达标,因此,清污分流以及W1、W2、W3各股废水的预处理都非常关键。
W4出水与W5合并,作用有二:一是综合废水(W4)沉淀的pH 较高,可中和含铬废水(W5)的酸性;二是含铬废水(W5)对综合废水(W4)部分离子起稀释和二次混凝沉淀作用。
M n++nOH -=M(OH)n ↓ W4的处理工艺流程为:W1、W2、W3 碱 PAC PAM含铬废水中主要含有Cr6+、Cr3+等离子,Cr6+必须先还原(药剂可选用焦亚硫酸钠)为Cr3+,然后中和沉淀而从水中去除。
其反应机理为:2Cr2O72-+ 3S2O52- + 10H+ 4Cr3+ + 6SO42- + 5H2OCr3++3OH-=Cr(OH)3↓W5支线的处理工艺流程为:2.1.6除油除蜡废水(W6)该企业除油除蜡工艺涉及到化学除油、电解除油以及超声波除油三种方式,但除油溶液的基本成分大致相同,均为碱、磷酸盐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因此,废水中石油类物质、COD cr和磷酸盐含量较高,对排放水中相应指标的贡献值较大,需单独收集处理,以便能有效控制COD cr及磷的含量。
W6的处理工艺流程为:注:以上所有支线流程仅为废水流向,沉淀池的污泥池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经压滤机压滤成滤饼,安全处置(流程中已省略)2.1.7 COD cr的去除由于电镀废水生化性很差,真实B/C值不足0.2,采用生化法很难去除。
在本方案中,清污分流后COD cr含量较高的是除油除蜡废水(W6),其余废水COD cr值较低,对W6采用物化的方法将COD cr降至200mg/l以下再与其他废水混合,混合后的废水COD cr在150mg/l左右,采用臭氧氧化+吸附的方式可确保COD cr达标。
2.2工艺流程图1、含氰废水(W1)自车间自流入反应调节池1,在碱性条件下(pH≥10.5)加入NaCLO氧化,采用间歇处理的方式:进水-反应-排水,总停留时间为1天,可有效去除氰化配合物,处理后的废水与W2、W3、W4合并处理;2、焦磷酸废水(W2)自车间自流入反应调节池2,在酸性条件下(pH3~3.5)加入NaCLO氧化,采用间歇处理的方式:进水-反应-排水,总停留时间为1天,可有效去除焦磷酸、化学镍等络合物,处理后的废水与W1、W3、W4合并处理;3、含镍废水(W3)在车间通过槽边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出水可回用于清洗槽,回收的副产品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回收系统外排水与W1、W2、W4合并处理;4、综合废水(W4) 自车间自流入调节池4,经泵提升与来自W1、W2、W3预处理后废水混合进入中和池1,加碱搅拌调节PH值至10.5~11,然后进入絮凝反应池1,加入PAC、PAM,絮凝反应后进入沉淀池1,出水进入中和池2,与含铬废水合并处理;5、含铬废水(W5)自车间自流入调节池5,用提升泵泵入还原池,加入焦亚硫酸钠还原六价铬,然后与来自W4的废水一起流入中和池2,调节pH8.5~9.0,然后经絮凝反应池2和沉淀池2,出水进入中间水池;6、除油除蜡废水(W6)自车间自流入调节池6,用提升泵泵入中和池3,加入碱和铁盐,搅拌调节PH值至8.5~9,然后进入絮凝反应池3,加入PAM,混凝反应后进入沉淀3,出水与来自W5的废水一起进入中间水池;7、中间水池废水经水泵提升后进入氧化塔,通入臭氧接触反应,使有机物矿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或者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再经过活性碳吸附过滤,出水经pH调整后排放。
本处理系统的污泥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后,用压滤机制成滤饼,交有关部门安全处置。
2.4预期处理效果预计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削减情况如表2-1含氰废水(W1)中氧化破氰工艺对CN-的去除率按99.75%计,同时COD cr的去除率按55.6%计;焦磷酸废水(W2)在酸洗条件下经24h氧化破络后,对焦磷酸、化学镍等络合物的去除率按99.5%计,氧化剂同时降低约46.7%的COD cr;含镍废水(W3)经槽边回收装置回收,对Ni2+去除率按99.3%计;综合废水(W4)与W1、W2、W3相互混合稀释,经中和沉淀,对Ni2+、Cu2+去除率按99.3%、98.9%计,COD cr的去除率按23.3%计;含铬废水(W5)采用焦亚硫酸钠还原,对Cr6+的去除率按99.97%计,同时由于焦亚硫酸钠的过量投加,COD cr升高到200mg/l 左右;W4与W5混合后,COD cr有所稀释,降至157mg/l,再经中和沉淀,去除率按23.6%计;除油除蜡废水(W6)含有大量的油类及表面活性剂,经混凝沉淀,COD cr去除率按60%计;臭氧氧化+活性碳吸附,对COD cr的去除率按62.5%计;根据对同类废水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实践,上述各处理单元要达到上述预期的处理效率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