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经二至汤治疗月经过多60例论文
2021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的临床体会

月经过多在临床上甚为常见,在中医诊断中是一种独立的病证,而在西医诊断中只是一种症状。
在治疗中,西医按症状而对症处理,效果有时很差,甚至无效。
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中,月经过多依据病因病机,一般可分为气虚、血热、血瘀三型。
血热型月经过多的治疗方药,一般是运用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减,而笔者在临床上经过数年精心的理论学习与研究,采用犀角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结合西医诊病,与针对主要病因的西药选择联用,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通过多年的临床验证,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笔者诊治的血热型月经过多121例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治患者121例,均符合中医辨证血热型月经过多的证型。
年龄16~49岁,平均36岁,其中<20岁7例,20~40岁83例,40~49岁31例。
121例患者中合并月经先期39例,合并经间期出血13例,合并经期延长41例,合并前后不定期10例。
治疗方法①中药辨证治疗辨证要点为经来甚多,经色鲜红或深红,质稠黏有光泽,小腹作胀,血流出自觉有热感,可见唇干红,口渴,心烦,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以清热凉血,止血固冲。
采用犀角地黄汤合二至丸辨证加减,方药组成水牛角20~30g(先煎45~60分钟),干地黄20~30g,生白芍15~30g,丹皮6~10g,旱莲草10~20g,女贞子10~15g,阿胶9~15g(烊化兑服),海螵蛸10~20g,荆芥炭6~10g(研面吞服),黑茜草6~10g。
若兼有气血虚弱,酌情加入西洋参、山药、龙眼肉等。
血瘀明显,酌情可加入元胡、香附、益母草等。
若外感热邪化火成毒,可加入黄芩、黄柏、红藤、桃仁等。
每日一剂,水煎服,水牛角先煎45~60分钟,阿胶烊化兑服,荆芥炭研面吞服。
在服药期间,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劳力过度。
忌过食辛辣及肥甘厚味,饮食以清淡为主。
注意生冷,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动怒、郁闷等。
②西医治疗首选用抗纤溶药如氨甲环酸,或抗PG合成药,如氟芬那酸、甲芬那酸。
中药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研究

的疗 效 。
【 键词】 关 月经过 多; 中药疗 法 ; 中益 气汤 朴 [ sr c]Obetv :Too s reBu h n yqtn e t gme or a i rame .M eh d :6 aint t n rh gaweern o ydvd d Ab ta t jcie b ev z 0 g ii g Trai n rh gate t nt a n t o s 0p t swihme o r a i r a d ml iie e
肠易 激综 合征 属于祖 国 医学 的“ 腹痛 ” “ 秘” 郁 证 ” 畴 。 病人 、便 与“ 范 慢性病 主诉 作掩 盖新 发生 的肠 道恶性 病 , 随 时提 高警 惕 , 应 善于 识 别在 功 能性 主诉 中的器 质性 疾病 的早期 发 现 , 作必 要 的 一些 检 查 。在 治 疗 方 并 面, 解除 紧张 情绪 、 除心理 负担 、 消 增强 信心 非 常重要 。生 活规 律 、 眠充 睡 足 , 强 锻炼 , 加 增进 体质 。少 食多 餐 , 避免 刺 激性食 物 和过 冷过 热 的饮 食 , 戒 烟戒酒 腹 泻者 以少 渣易 消化 的食 物为 宜 便秘 者 除多 饮水 外 , 养成 应 定 时排便 习 惯并增 加含 纤维 素多 的 食 物 。药 物 治疗 以 对 症处 理 为 主 , 根 据腹 痛 、 腹胀 和排 便情 况调 节每 日的药物 用量 , 秘 者尽 量避 免使 用 各种 便 泻药 腹 部安 放热水 袋 、 摩 、 按 日光 浴和 温水 浴 、 谱等 理疗 有 一定 作用 。 频 肠易 激综 合症 (B ) 于 胃肠功 能 紊乱 性 疾 病 , 的 是 一组 包 括 腹 痛 、 I S属 指 腹 脓、 排便 习惯 和大 便性状 异 常、 粘液便 , 持续 存在 或 间歇 发作 , 而又 缺 乏形 态学 和生 化异 常改变 可资解 释 的症候 群 。 肠易激 综合 征是 最常见 的肠 道 功 能性 疾 病 , 因和 发 病 机 理 尚不 清 病 楚, 可能 与药物 、 绪 紧张 、 物不 耐 受 、 肠 运 动 功能 异 常 、 情 食 结 小肠 机 能 障 碍及 食 管 、 胆囊 运动 异常 等因素 有关 , 中肠道 功能 的改 变在 肠 易激 综 合 其 征发 病机 制 中有重 要 作 用 。病 人 慢 性 病 主诉 作 掩 盖 新 发 生 的 肠 道 恶 性 病 , 随时 提高警 惕 , 于识 别 在 功 能性 主诉 中的 器 质 性疾 病 的早 期 发 应 善 现, 并作 必要 的一 些检 查 。在治疗 方 面 , 除紧 张情绪 、 除心 理负 担 、 解 消 增 强信 心非 常重要 。生 活规 律 、 眠充 足 , 睡 加强 锻炼 , 进 体质 。少 食 多 餐 , 增
二至芍药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4例疗效分析

二至芍药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4例疗效分析李佳浍;王倩【摘要】目的:探讨二至芍药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人工周期疗法,研究组给予二至芍药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显效及有效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二至芍药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止血时间,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7(017)012【总页数】2页(P76-77)【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二至芍药汤【作者】李佳浍;王倩【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妇科郑州450006;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妇科郑州4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5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子宫异常出血[1]。
近年来,相关研究指出中医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良好[2]。
本研究旨在探讨二至芍药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
对照组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35.71±4.95)岁;病程 6~24 个月,平均病程(14.06±4.99)个月。
研究组年龄28~54岁,平均年龄(36.02±4.67)岁;病程 6~23 个月,平均病程(13.97±5.12)个月。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报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研究,中途无失访病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因内分泌失调导致的排卵型及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前3个月未使用激素药物治疗者;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朱名宸运用清经散加味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观察、

3 0岁者 1 O例 , 3 1—3 5岁者 1 5例 , 3 6—4 0岁 者 1 6例 , 4 1— 5 3
岁者 9 例; 月经先期量多者 2 7 例, 月经后期 量多者 1 0 例, 经期 延
朱名宸教授 , 湖北省 中医妇科专 业委 员会副 主任委 员 , 湖北 中医药大学教授 、 硕士研究生导 师 , 湖北 省 十堰 市 中医医院 主任
蒿1 5 g , 黄柏 1 5 g , 茯苓 1 0 g 。上方水煎 , 每 日1 剂分 2 次温服 。于 月经周期 的第 5天开始连续 服 3剂 , 然后 于月经周期第 1 4天开
4 % 。
散组方机理进行加减 , 诊治 5 5 例 月经过 多的患者 , 效 果显著 , 现
总结如下 。 1 临床 资料
4 典型病例
王某 , 女, 3 6岁 , 2 0 1 1年 1 0月 5日初诊 。主诉 : 月经 量多半
本组 5 5 病例均系我院妇科 门诊 2 0 1 1 年 9月 一 2 0 1 2年 9月
始连服 3剂 , 如此调理 3个月经周期 。
医师 , 十堰市十大名 中医 , 从事妇科 临床 、 科研工作 3 0 余年 , 积累
了丰富的临床经 验 , 尤 其擅长 治疗 妇科 疑难 杂症 。笔者 有幸 跟
若 出血量多如注 , 色鲜 红 , 质 粘稠者 , 加地榆 炭 2 0 g , 煅牡蛎 3 0 g ( 先煎 ) , 龟板 2 0 g ( 先煎 ) 清热 凉血 , 固经止血 ; 若 口干咽燥 ,
肠通便 ; 若出血量多质稀 , 气短懒 言者 , 加鹿 衔草 2 0 g , 白芍用 至 4 0 g ( 这是宁波奉 化一 已故 老 中医治疗崩 露的临床经 验方 , 我们 在临床上治疗 月经 过多 时也常 应用 并获得 良效 ) , 炙 黄芪 3 0 g , 党参 3 0 g以益气升 阳, 固脱 摄血 ; 出血量多 , 经 色紫黯有血 块或 小腹疼痛拒按者 , 加生蒲黄 1 2 g ( 包煎 ) , 五灵脂 1 5 g , 益母草 3 0 g 散瘀止痛 , 活血止 血 ; 经血 量多 , 腹 胀 明显者 , 加 木香 1 5 g , 乌药 1 2 g以行气活血 。
清热通经汤治疗经闭60例临床介绍

乃补 中有通补而不滞之剂 。桃仁 、 花活 红
血祛瘀 , 苏木 活血 通经 , 瘀止 痛 ; 祛 大黄 、 黄芩清热泻火 ; 厚朴 、 枳壳 、 实调 胃气 ; 枳 肉桂温通血脉 , 助气化 ; 乌梅收涩止血 , 固 冲涩漏 , 实乃 临床 良方 。
高 良姜 ; 如 针 刺 者 加 五 灵 脂 。每 日 1 痛 剂 , 煎 , 汁 2 0 l 分 早 晚 各 1次 温 水 取 5m ,
服 。2周为 1个疗程 , 治疗 2个 疗程 。西 医疗法奥美拉 唑 2 m , 日 1 ; 0 g每 次 克拉霉 素 0 2 g 每 日2次 ; 硝 唑 0 4 , 日2 .5 , 替 .g每 次。 程1 。 有消化不 良, 胀 、 疗 周 若 腹 呕
9, g炙甘草 6 。若见 恶 心 、 g 呕吐 明显者加
用半 夏 1 g 脘 腹疼 痛 明 显者 加 川楝 子 、 0;
慢性 胃炎是 由于 各种原 因引 起 的 胃
黏膜慢性炎症 改变 , 足一 种常见 多 发病 ,
准》 试行方案 ) ( 诊断 。症 见 胃脘胀 满 、 胃
痛、 恶心呃逆 、 气 、 嗳 吞酸 、 呆 、 纳 舌淡 、 苔 薄、 弦细 。 胃镜 检 查示 胃黏 膜 充 血水 脉
论 著 ・ 社 区 中 医 药
清 热通 经汤 治 疗 经 闭 6 O例 临床 介绍
桂6 , g 白芍 1g 厚朴 1 g 枳壳 1g 苏 木 5, 2, 2,
孙 雅 灵 8 20 30 0新 疆 石 河 子 市 中 医院
肾之剂。
讨 论
1 g黄 芩 1 g 红 花 1g 乌 梅 1g 桃 仁 2, 2, 0, 2, 1 g枳 实 1g 剂/日, 煎服 。①若 肝 2, 2 。1 水 肾不足 : 加杜 仲、 菟丝子 、 枸杞子 、 山芋 肉、 山药 。②若气血虚弱 : 加党参 、 白术 、 炒 茯 苓、 黄芪 。③ 若气 滞血瘀 : 加牛 膝 、 柴胡 、 诸 家学说 经闭病因不外虚实两端 , 虚 者 , 因肝 肾不足 , 多 精血两亏 , 因气血虚 或 弱, 血海空虚 ; 实者 , 多因气 滞血 瘀 , 痰湿 阻滞 , 冲任不调 , 经血 不得 下行 而致。朱 丹溪 日 : 经 有枯 闭 不通 者 , 不 及期 与 “ 有
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观察胡荣【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8(026)005【总页数】2页(P31-32)【关键词】月经过多;育龄期;气虚;血热;血瘀【作者】胡荣【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阳煤集团第三医院,山西阳泉045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3月经过多是育龄期女性的一种常见病,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增多,或者经期持续超过7 d,总量也增加者,称为月经过多,本病发病率高达13%。
早在《金匮要略》里就有“月水来过多”的记载。
《圣济总录·论室女经候不调》中记载:“室女经水过多,连绵不绝。
”《医宗金鉴》载:“多清浅淡虚不摄,稠黏深红热有余,兼带时下湿热秽,形清腥秽冷湿虚。
”本病治疗比较棘手,因其有多种并发症,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中医药治疗本病不仅可改善症状,而且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兹就其论治思路做一浅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为阳泉市阳煤集团第三医院就诊患者。
年龄18~50岁,均在我院确认无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血液病、肝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等。
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多,西医诊断为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病时间为3~12个月,生命体征正常,一般状况尚可。
患者均自愿且配合治疗。
1.2 诊断标准每次月经周期的失血量超过80 mL。
客观标准:卫生巾每日使用多于5片(湿透);主观标准:患者认为失血量过多。
2 治疗方法2.1 气虚采用安冲汤加升麻治疗,补气摄血固冲。
处方:生黄芪15 g,白术12 g,升麻9 g,生龙骨15 g(先煎),生牡蛎15 g(先煎),海螵蛸2 g,续断片9 g,生地黄15 g,白芍10 g,茜草根9 g。
方中黄芪、白术、升麻补气升提、固冲摄血,生龙骨、生牡蛎、海螵蛸、续断固冲收敛止血,生地黄、白芍凉血敛阴,茜草根止血而不留瘀。
全方共奏补气升提、固冲止血之效。
若经行有瘀块或伴有腹痛者,酌加泽兰、三七、益母草;兼腰骶酸痛者,酌加鹿角霜、补骨脂、桑寄生;兼头晕心悸者,易生地黄为熟地黄,酌加制何首乌、五味子。
『国宝秘方』子宫出血月经淋漓不断根治圣方二至龙牡汤

『国宝秘方』子宫出血月经淋漓不断根治圣方二至龙牡汤盛玉凤,生于一九三九年,浙江台州人,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裘笑梅。
曾任浙江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浙江省中医院妇科主任,中华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著有《痛经》、《实用中医妇科手册》、《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等著作。
秘方:旱莲草15g,女贞子15g,生地黄30g,生白芍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山萸肉12g,仙鹤草15g,冬桑叶20g,马齿苋15g,炒党参12g。
下腹隐痛加银花炭15g,蒲公英12g头晕,夜寐不安加潼蒺藜9g,合欢皮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
病例:禹某,女,17岁。
初诊:患者十三岁月经初潮,经量不规则已四年,每次行径,量时多时少,淋漓难尽(一般停三至四天复行)。
病起于月经初潮时跑步过劳,冲任受伤。
曾在西医妇产科医院行西药人工周期治疗无效。
末次月经至今未净,伴腰酸,口干,苔薄舌尖红,脉象弦细。
凭症参脉,乃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使然。
治宜滋阴清热,固涩止血,方用二至龙牡汤加味上方加银花炭15g。
服用七剂。
二诊:药后月经已净,腰酸口干亦瘥。
前方既效,仍受原法以巩固疗效:原方去仙鹤草、银花炭加败龟板15g。
服用七剂。
经随访,患者治后月经已恢复正常。
告痊愈。
方解:本方具有滋阴清热,固涩止血之功。
主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阴虚血热,冲任不固患者。
症见崩漏及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尽,经期延长,经色鲜红,舌红苔薄,脉弦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无数例,一般服药剂见效,剂根治。
总有效率达%。
总治愈率达%。
疗效独特而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荐方人:盛玉凤国家级名老中医师备注: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三十七点三克;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三克;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零点三克;一分等于十厘;一厘等于零点零三克。
清经止血汤治疗血热型经期延长51例临床研究

清经止血汤治疗血热型经期延长51例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清经止血汤治疗血热型经期延长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中药组患者予中药请经止血汤加减治疗,西药组予罗红霉素加安络血治疗,基础组予安络血治疗。
结果中药组为80.4%、西药组为65.2%、基础组为46.2%,中药组与西药组、基础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清经止血汤治疗血热型经期延长疗效显著。
标签:经期延长;血热型;清经止血汤经期延长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延长超过7d,甚至淋漓达半月始净者。
是妇科常见月经病之一,初不以为然,久而不止,则影响健康与工作,给生活带来不便。
2010年以来,笔者运用清止血汤加减治疗血热型经期延长51例,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62例均来源于湖南邵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均诊断为经期延长,并按中医经期延长分型辨证为血热型患者。
按照完全随机分配原则查随机数字表,将1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中药组54例,年龄21~45岁,平均(31.2±4.6)岁。
西药54例,年龄21~45岁,平均(28.0±4.5 )岁。
基础组54例,年龄21~45岁,平均(31.9±4.3)歲。
三组病例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中医妇科学》及[3]《妇产科学》教材制定。
症状: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超过7d以上,甚至达2w,或伴有经量增多,腰膝酸软或下腹坠胀痛等症状;妇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辅助检查:B超检查排除肿瘤及其它器质性病变;血液检查除外急性感染或有血液病者。
中医血热型辨证标准:主要症状: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超过7d以上,甚或2w方净者;次要症状:下腹胀痛,经量增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有块,口干烦热,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舌象:舌红,苔黄,脉数或脉滑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经二至汤治疗月经过多6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清经二至汤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月经过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清经二至汤,100ml/次,3次/日;对照组40例,口服宫血宁胶囊,2粒/次,3次/日。
每周期15天1个疗程,连服2个周期后统计疗效。
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
结论:清经二至汤治疗月经过多疗效确切。
关键词清经二至汤月经过多疗效观察
2009年3月~2011年3月运用自拟清经二至汤治疗月经过多患者6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并与宫血宁胶囊对照组作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未婚15例,已婚45例;年龄15~50岁,平均45岁;病程3~36个月,平均15个月。
对照组40例,未婚10例,已婚30例;年龄16~50岁,平均43岁;病程3~40个月,平均14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50ml,或时间>7天;2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3
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清经二至汤(药物组成: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生地黄15g,白芍15g,乌贼骨15g,茜草15g,益母草
15g,地骨皮15g,炒蒲黄15g,牡丹皮15g,黄柏15g,甘草3g,经净后去黄柏、牡丹皮、炒蒲黄,加人参10g,当归10g,阿胶10g(烊化冲服)。
加水至600ml煎至300ml)100ml/次,3次/日,日1剂,月经来潮的第1天饭后服。
对照组口服宫血宁胶囊,2粒/次,3次/日,饭后服。
两组均每周期15天1疗程,连服2个周期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均未使用其他药物。
疗效判断标准:1治愈:经量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2好转: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期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3未愈:
月经周期、经量无变化。
结果
两组总疗效比较,见表1。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病员服药后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给予多潘立酮10mg,饭前服,症状缓解。
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
不良反应。
例1:患者,女,28岁,已婚,生产g2p1+2。
2010年4月6日初诊。
主诉:月经量多1年,伴经期提前半年。
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月经量多,经量较既往增多1倍,色鲜红夹少量血块,经期正常,周期25~27天,经口服中西药(用药不详)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半年前出现经期提前,周期18~21天,经量比过去明显增多,继续院外治疗欠佳,于今日来我科求医。
现正值月经第1天,量多,色红有血块。
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黄。
舌质红,舌薄黄,脉滑数。
妇科检查:外阴正常,子宫前位,双附件
正常。
b超检查:子宫、附件正常。
血常规示:wbc 5.2×109/l,rbc 4.50×1012/l,bpc 100×109/l,hb 12g/l,凝血功能正常。
中医诊断:月经过多,月经先期(血热阴亏证)。
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给予清经二至汤加减。
处方: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生地黄15g,白芍15g,乌贼骨15g,茜草15g,益母草15g,地骨皮15g,炒蒲黄15g,生大黄6g,黄柏15g,牡丹皮10g,甘草3g。
水煎服,日1剂,服上方1剂经量减少,大便通畅,去大黄继服5剂,经净,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症消失。
上方去炒蒲黄、牡丹皮、黄柏,加人参10g,当归10g,阿胶10g(烊化冲服),连用8天,益气固冲以治本。
下次月经来潮开始仍用上方加减治疗1个疗程后停药观察。
随访4个月经事一直正常。
讨论
月经过多是指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周期基本正常,是妇科的常见病。
其发病多由血热所致,或虚火,或因实火,扰动冲任,血海不宁或迫血妄行。
李木延《医学入门》谓:“来多,或日多五、六天以上,内热血散也”。
《万全妇人秘科》亦谓:“经水来太多者,不问肥瘦皆属热也”。
血热可灼血伤阴,而经量多失血也可伤阴,且妇女一生中经孕产乳数伤于血,阴血相对不足。
而阴亏之源在肾,经病之本在肾,因肾为阴阳之脏,水火之宅,如果肾中水火太旺,火旺则阴亏,阴亏则内热遂生。
故血热阴亏是基本病机,因此治疗
上应清热凉血,滋肾养阴,调经止血。
清经二至汤是古方清经散,二至丸的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成的。
方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白芍养血敛阴,和营除热,女贞子、旱莲草滋养肝肾而止血,黄柏既能清热泻火,又善退虚热,地骨皮清肝胃之火,凉血止血,牡丹皮清血分实热,有凉血散瘀兼退虚热之功,乌贼骨固涩止血,蒲黄、茜草化瘀止血,益母草活血调经,全方滋阴而不滞血,止血而不留瘀。
服用清经二至汤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5%,对照组服用宫血宁胶囊后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
义(p0.01),说明本方治疗月经过多疗效是确切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1994:231.
2朱南孙,朱荣达,朱小南.妇科经验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