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学案例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1.1《熔点与沸点》教学

2.物态变化 熔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汽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沸腾
蒸发
思考:蒸发与沸腾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3.汽化的两种方式 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仅在 沸点下进行,有气泡产生;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在任何温度下都可 以进行,无气泡产生。
实验探究: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
1.提出问题:
2.假设与猜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熔化实验 沸腾实验
熔化图 沸腾图
5.分析论证:
结论:通常情况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熔点是
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水的沸点是
。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水在
常见晶体和非晶体
一些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和沸点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一、水之旅
1.水的三态:冰、水、水蒸气; 2.自然界水的循环; 3.常见水的三态:固态-冰、霜、雪
二、熔点与沸点
液态-水、雾、露
气态-水蒸气
1.自然界里的固体分为两大类: 晶体: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有固定熔点。
如:钻石、海波、冰、 食盐、水晶、石英、明矾、萘、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原子排列无规则,无固定熔点。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晶体的熔点
(3)常见晶体的熔点
3min
小结
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列表比较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6 min
作业
思考与作业:
(1)复习本节所学知识;课后练习题
(2)提前学习下一节
1min
3 min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熔化
和
汽化
(1)实验探究――人造雨将冰放入水壶,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不断加热,水沸腾后,戴上手套,用勺子靠近壶嘴。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水;如再将水放入冰箱中,水还可以结冻为冰。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和学生一起学分析云、雨、雪等形成的知识。太阳照射使地面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水便从固态逐渐变为液态。
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在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呢?
按图11-9装置加热碎冰,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按图11-10装置加热水,观察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请设计数据记录表格,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加热方法:水浴法)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分析数据可知:通常情况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熔点是0℃;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水的沸点是100℃。
课题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课时
总1 课时
课型:新授
调整意见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熟悉水的熔点和沸点;
2、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3、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及其产生的条件;
4、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5、联系生活,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案

4、问:对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猜想呢?
猜想
问:怎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呢?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讲述:温度计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和安全规则, 实验的安装顺序。
观看、使用
5、安排学生进行实பைடு நூலகம்。巡回指导。
实验、记录、观察
安排学生汇报数据,得出结论。
汇报、作图、交流
安排学生整理仪器。
记忆,整理仪器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沸点: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探究结论:冰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是o°c。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是100°Co
四、常见晶体的熔点和常见物质的沸点
教学反思:
的因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板书 设计
、奇妙的水
二、水之旅
实验结论: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科学探究: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
晶体: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固体 非晶体:原子的排列无规则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熔点:晶体开始熔化的温度称为熔点
课题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让学生体验水的三种状态,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 互转化的。
2、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感 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看书
两名同学到讲台完成 实验,其余同学观看
学生思考回答,填写 课本上空白部分
11.1熔点与沸点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撰写人:张天如校对人:张志峰[教学目标]1. 知道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像水一样有三种状态。
2.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能说出什么是熔化、熔点、汽化、沸点。
4.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知识链接]1.自然界中,水无常态,变化万千,无处不存在,云、雨、雪、露、雾、霜等都是水的存在状态.水存在的状态有几种?水的三态能否转化?(预习课本回答)水有种状态,分别是、和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冰在什么条件下开始熔化?水在什么条件下会沸腾?在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预习课本回答]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 .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称为汽化,物质的汽化有两种方式,即和.沸点是时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熔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沸点是。
3.所有固体的熔化过程都一样吗?[预习课本回答]自然界中的固体可以分为与两大类, 有熔点,没有熔点.[自学导航]借助多媒体或其它手段展示云、雨、雪、雾、霜、露等自然现象,带领学生进入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回味自然现象的美妙。
学生回忆生活中水三态变化的例子。
思考下列问题:1.云、雨、雪、雾、霜、露是如何形成的?2.水是怎样进行状态变化的?3.地球上的水为什么会在自然界循环?[师生探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将冰放入烧杯,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冰的变化;不断加热至水沸腾后,拿勺子(也可以是铁文具盒等)靠近杯口,观察现象,并回答以上问题。
对上述问题中学生理解不清的重点分析,师生共同总结、板书主要内容。
[自学导航]春天来了,冰雪融化;冬天来了,河水结冰;锅里的水烧开了;散在地上的水干了等,针对以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冰在什么条件下会化成水?2.化成水时温度变不变?如果不变这叫什么温度?3.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在什么温度时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4.变成水蒸气时温度变不变?如果不变这叫什么温度?5.熔化与溶化有区别吗?如果有,有什么区别?[师生探究]在各小组中选代表回答上述问题,针对同学存在的问题,先由学生之间讨论解决,仍有问题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第2课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液体的沸腾现象联系起来,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重点
水沸腾的科学探究.
难点
水沸腾的现象以及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如何变化.
【教学环节安排】
环
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问题最佳
解决方案
创设情境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并把温度示数填在左栏表1中.
分析论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讨论沸腾时的现象.
学生观察沸点表,并讨论交流,得出一些结论.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迅速解答该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答案:
1.(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98<
答案:
1.不变吸热水银
2.D
3.C
4.(1)96
(2)98低于
(3)B
作业设计
画出晶体熔化、非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图像.
教后反思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第二课时科学探究:沸点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知沸腾现象,了解沸腾时物态的变化情况.
2.熟悉水的沸点,知道水沸腾的规律,会画出水在沸腾过程中的图像.
3.初步认识常见液体的沸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水沸腾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诊断评价
1.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第1课时)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第一课时科学探究:熔点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然界中水、冰、水蒸气之间的循环现象.
2.感知熔化现象,了解熔化时物态的变化情况.
3.熟悉冰的熔点,知道冰的熔化规律,会画出冰在熔化过程中的图像,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冰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3.固体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_______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_______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在冰、玻璃、铜、塑料、海波中,属于晶体的是,属于非晶体的是.
4.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1标准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9
50
(1)根据实验数据在下图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图3
(2)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该物质的熔点是℃.
(3)该物质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教师出示例题,学生讨论、交流,寻找解决方法.教师讲解时要点拨到位,分析清实验数据、图像和规律的对应关系.
A.湿衣服变干
B.把白糖加入水中后溶化成糖水
C.秋天,小草上出现露珠
D.春暖后,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教师提问,学生回忆小学学习的内容,并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阅读、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强调,加强指导,使学生初步了解云雨的形成过程.
教师提问,学生预习后回答.教师指出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并让学生记录.
5.如图7所示为某种晶体熔化过程的图象.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为℃,熔化过程用了______min,该晶体可能是.
第十一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第十一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山东省苍山县实验中学李二峰一、教学思路本节内容是学生进入九年级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水的物态变化及其熔点与沸点的研究,归纳出晶体的熔点与沸点。
在讲解本节的时候主要通过水在生活中的几种物态间的相互转化进行联想,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本节的重点主要是对水的熔点与沸点的科学探究,学习的难点是熔化与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其中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也是几次中考实验之一。
因此,在讲解这个实验探究课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组织好,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得出温度不变的结论,是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逐步学会应用科学方法去研究物理现象,为后面各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验水的三种状态,会描述水的三种状态的特征。
(2)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3)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熟悉水的熔点与沸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冰的融合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2)学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与沸点。
3.情感价值与态度观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的习惯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重点:对冰的熔点与沸点的科学探究。
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难点:实验探究:水的熔点与沸点——操作技术、精细观察(气泡)、数据处理。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加热器、水壶、钢勺、水杯、手套、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火柴、大试管、松香、海波、温度计、烧杯、水五、进行新课(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观察几幅图片(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雾、雪、云、雾凇的图片)生:观察图片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雾、雪、云、雾凇它们都是由什么形成的呢?生:短时间思考,并且积极回答。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1.1《熔点与沸点》WORD教案3

第一节: 科学探究:水的熔点和沸点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知道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
(2)通过对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3)知道熔化、汽化现象及其发生的条件。
(4)学会对固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
(5)把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学法指导1、从本质上讲,云、雨、雪都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有哪几种存在形态?这种物质除了可化作云、雨、雪以外还能化为什么现象?2、“人造雨”实验,帮助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3、天上白云飘飘;地上水流潺潺;夏天狂风暴雨;冬天大雪弥漫……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的循环着。
你在观察课本图10—6后,能说出云、雨、雪是怎样形成的吗?4、晶体和非晶体从内部结构上分析,它们的区别是什么?5、探究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实验后,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6、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约为1700—2000℃,从常见晶体的熔点表中你认为选择哪一种金属作为灯丝最合适?为什么?7、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做成的,用水银温度计能不能测量-39℃以下的低温呢?为什么?能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呢?为什么?释疑解难1、我知道雨就是水;到了春天,雪也会变成水。
天上的云彩,难道也是水吗?天上的云彩也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在阳光照射下,有时会呈现各种绚丽的色彩。
除了云、雨、雪之外,雾、露、霜、雹都是水变成的。
2、水在电冰箱里为什么会结冰?因为冰箱里面的温度很低,水在低温下会结冰。
3、为什么有时在炎热的夏天会从天上掉下冰雹呢?夏天,太阳将地面晒的很热,地面附近的空气也被地面“烤”热了。
但是在较高的地方(或高空)温度却是很低的,水仍然可以变成雨、雪、或冰雹。
高山上的雪不是终年不化吗!4、怎样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呢?请做课本上“人造雨”实验。
将冰放在水壶里加热,冰变成了水;待水沸腾后,壶嘴冒出的大量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会挡住我们的视线,使我们看不清水蒸气后面的物体,这像不像天上的云?水蒸气喷在冷的钢勺(或其它金属体)上,钢勺上会有水珠滴下,这像不像“下雨”?如果在北方的冬季,室外的温度比较低,把水放在室外,水又会结成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悉水的熔点和沸点,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冰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具:
演示实验:酒精灯烧瓶直角玻璃管橡皮塞铁架台石棉网钢勺水杯冰
学生实验:四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和沸腾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冰热水火柴坐标纸【重点、难点】
重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
难点: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
现在我们就研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一、奇妙的水
云、雪、雨本质是自然界的什么物质?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还有什么样的存在形态?
固:有一定体积和形状
物质的三态:液:有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气:无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二、水之旅
实验结论: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三、科学探究:冰的熔点和水沸点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 、师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在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2、让学生猜想:温度为某值时冰要熔化,当温度更高时水将沸腾;冰熔化成水沸腾时,温度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3、引导学生制定计划并设计实验步骤:
课件展示:
(1)加热碎冰。
①将碎冰和温度计放入试管,按照课本11—9图组装实验器材,用水浴法给碎冰加热。
②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
③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
(2)加热水
①按照课本11-10图组装实验器材,给水加热,直至沸腾一段时间。
②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
③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并在坐标上画出冰的熔化曲线和水的沸腾曲线。
(教师巡回指导)
5、分析与认证
教师选择一个组的熔化曲线和沸腾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
教师:其他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示。
我们将熔化曲线分成AB 、BC和CD三段,将沸腾曲线分成EF和FG二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回答下面问题。
先分析熔化曲线:
(1)在AB段对应的时间内冰是什么状态?
(指名学生回答:AB段对应的时间内冰是固态,温度升高)
(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冰开始熔化
(指名学生回答:B点)
(3)BC对应的时间内,冰的状态如何?温度如何变化?这
段时间是否对冰加热?
(指名学生回答: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冰的状态是固态和
液态共存。
冰的温度保持在所0℃左右不变。
此时仍在继续对冰加热,即冰仍在吸热)
(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冰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指名学生答:冰的状态是液态,冰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冰的温度升高)
除了冰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海波,固体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和冰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温度高低不同而已。
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小结】
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体气态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内部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有熔点。
如:冰、水晶、钻石。
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没有熔点。
如:玻璃、塑料、沥青。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熔点: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
注意: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
②继续吸热。
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过程。
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过程。
注意: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水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
②继续吸热。
沸腾前,水中的气泡上升时有大变小;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由小变大。
实验注意:用烧杯中的水加热的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减小实验误差。
晶体的熔点由于杂质的存在和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高压锅)。
作业:
1、春回大地,气温回升,河面上漂浮着一块块冰,这时水的温度。
2、给你介绍两种煮鸡蛋的方法:一、水烧开后,放入鸡蛋,并用大火直到沸腾:二、先放入鸡蛋和冷水,当水烧开后,将火调小,用文火保持沸腾,直到煮熟。
你决定采用哪种方法?说明你的理由。
3、课外实验:
用牛皮纸叠一个能盛水的纸盒,盛水后放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当水沸腾时而纸却烧不燃,为什么?含义是什么?如何知道该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问: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作业:导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