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地理空间数据数字化与可视化表达(第一节)
(GIS)第六章__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

三、应用实例——XX省XX市土地定级信息 系统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适宜性分析是指土地针对某种特定开发活动的分析,这些 开发活动包括农业应用、城市化选址、作物类型布局、道路 选址、选择重新造林的最适宜的土地等.
因此,建立适宜性分析模型,首先确定具体的开发活动,其 次选择其影响因子,然后评价某一地域的各个因子对这种开发 活动的适宜程度,以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依据.
➢ 评价过程 ➢ 评价对象生态条件调查.评价对象玉米属于禾本科,为一年
生草本,其主导生态条件例如:性喜高温,需水量大,要求 土壤肥沃和土层疏松,其根系伸展要求防止土壤侵蚀等. ➢ 确定评价对象的影响因素和因子.根据将玉米作物生长有 关的生态条件与土地质量相比照,除了温度可通过季节调 节外,其他影响因评价素对和象因的影子响如因图素和所因示子:体系
第六章 地理信息系统 的应用模型
主要内容
第1节 GIS应用模型概述 第2节 土地定级估价模型 第3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第4节 发展预测模型(自学) 第5节 区位选择模型(自学) 第6节 交通规划模型(自学) 第7节 地球科学模拟模型(自学) 本章重点:一般的GIS应用模型及其构建过程和方法
第一节 GIS应用模型概述
〔三应用模型建模的方法——制图建模
➢ 通过作用于原始数据和派生数据的一组顺序的、交互的空间分析操作 命令,对一个空间分析过程进行的实现模拟.
➢ 制图建模的结果是一个应用模型,它是对空间分析过程及其数据的一种 图形或符号表示,目的是帮助分析人员组织和规划所要完成的分析过程, 并逐步指定完成这一分析过程所需的数据.制图建模也可用于研究说明 文档,作为分析研究的参考和素材.
供水Q1
供肥Q2
供氧Q3
土壤侵蚀Q4
空间信息表现与制图

普通地图制图
三维空间数据可视化
专题地图制图
地图注记
地图排版
地图输出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与制图
第六章 空间信息的是地图所包含的信息十分丰富。在空间信息系统中,如何将空间信息的丰富语义表现出来呢?通常的手段是:
文字注记:对空间实体进行简要的说明,如名字、分类等。
4、空间信息表现与制图
面状实体由于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因此其信息的表达方式就更加丰富。除了用图例表示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专题表示方法,包括: 等值线法:表示一个面实体内某种属性的密度分布 点值法:表示一个面实体内某种属性的密度分布 质底法:用不同底色表示不同面实体的属性 范围法:用附加区域表示面实体及其之间的属性 图例法:用点或线图例表示一个面实体内的属性 动线法:用闪烁、流动的线(箭头线)来表示动态属性 统计图法:用直方图、饼图表示统计信息 DEM法:用三维的方式表现属性
5、空间信息表现与制图
示例 制图单元包括:图层内容、鸟瞰图、附属图、表格、说明文字、指北针、图名、图框、比例尺等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6、空间信息表现与制图
制图综合是从已有的地图数据中对空间实体进行取舍和简化,形成新的概括性地图。取舍和简化要根据地图的用途和地图比例尺进行,把最主要的实体的基本轮廓、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反映到新的地图上。制图综合围绕着几何性和地理性两个方面进行: 几何性:对空间实体的几何形状、大小进行简化。 地理性:根据专题内容需要,对空间实体进行舍弃和类型更换。 制图综合一般是针对大比例尺地图进行的,以获得小比例尺图。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包括:地图比例尺、地图的专题和用途、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等。制图综合目前只处于探索阶段。
1、空间信息表现与制图
文字注记并不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但它是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注记包括名称注记(说明空间实体专有的名称)、说明注记(说明空间实体的种类、属性和特征等)和数字注记(说明空间实体的数量特征,如高度)三种。 在地图上加入文字注记要注重美观性,需要考虑文字注记的字体、大小、颜色、位置等。 从某种意义上看,文字注记除了可以对地图进行补充外,它还可以用于辅助定位。
地理信息科学与空间数据可视化

地理信息科学与空间数据可视化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地球表面上的空间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据的产生,地理信息科学在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空间数据可视化作为地理信息科学中的重要工具和技术,用于将大规模的空间数据以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分析。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科学和空间数据可视化的相关特点和应用。
地理信息科学的特点之一是综合性。
地理信息科学综合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包括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以建立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获取、存储、分析和可视化地理数据的系统。
通过GIS,我们可以将地理数据与其他数据进行关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现象和过程。
另一个特点是空间数据的多样性。
地理信息科学所涉及的空间数据包括地形、气候、人口、土地利用等多种类型。
这些数据以矢量、栅格和表格等不同的形式存在。
地理信息科学通过获取、处理和分析这些多样化的空间数据,可以为环境保护、灾害管理、城市规划等决策提供支持。
然而,仅仅拥有大量的空间数据还不足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就需要用到空间数据可视化。
空间数据可视化是将抽象的地理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传达给用户的过程。
通过可视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空间数据,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决策。
常见的空间数据可视化形式包括地图、图表、三维可视化等。
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环境科学中,例如气候变化研究,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绘制温度、降水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将人口、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等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规划城市发展,并提供交通、住房、教育等公共服务。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例如林业和土地利用,通过可视化林地覆盖、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质量等数据,可以辅助决策者进行森林保护和土地规划。
在灾害管理方面,可视化地震、洪水和飓风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和影响,可以帮助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和灾害应对。
第6课数据可视化课件

第一单元 数据与大数据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 化是什么 呀?
数据可视化是指 以图像、动画等 情势展示数据和 诠释数据之间的 关系。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 化又有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么用呢?
数据可视化 可以让人们 快速抓住信 息的要点。
数据可视化呈现的情势
饼图呈现比例
分组柱形图呈现 数据对照的优势
动态热力图呈现 数据的实时变化
数据可视化典型案例
数据可视化 表现在哪些 方面呢?
数据可视化呈现事 物变化的趋势、揭 示想法和关系、总 结或汇聚数据、形 成论点或意见等。
数据可视化典型案例
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中,柱 形图呈现了各年的货物运 输总量情况,折线图反应 出运输量增长速度的变化 趋 的情况,圆点的大小表示 搜索指数的高低,颜色红 绿表示搜索趋势的升降
数据可视化典型案例
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有助于用户选择时 从趋势、需求的等 多个角度对数据进 行分析
课后小结:
说说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哪些大数据的知识?
完成练习
1.登陆国家统计局网站 教育可视化 ,在“数据查询”栏 目中,利用可视化产品,查询全国教育关键词,说一说这些词的搜索趋势。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重点整理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一章绪论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空间实体和地理现象的特征要素进行获取处理表达管理分析显示和应用的计算机空间或时间系统地理空间实体是指具有地理空间参考位置的地理实体特征要素,具有相对固定的空间位置和空间相关关系相对不变的属性变化离散属性取值或连续属性取值的特性地理现象是指发生在地理空间中的地理事件特征要素,具有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和属性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点:1地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系统作为支撑的2地理信息系统操作的对象是地理空间数据3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评价可视化和模拟的综合利用优势4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分布特性5地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应用更强调组织体系和人的因素的作用,这是由地理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学科交叉性所要求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硬件分为基本设备和拓展设备两大部分,基本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含鼠标键盘硬盘图形显示器等),存储设备(光盘刻录机磁带机光盘塔磁盘阵列等),数据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手写笔等),以及数据输出部分(打印机绘图仪等);拓展部分包括数字测图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多媒体系统虚拟现实与仿真系统各类测绘仪器等软件按层次结构组成和运行的软件体系低水平………………………………→高水平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工具软件;标准软件(图像图形处理数据库系统系统库程序设计等);GIS基本功能软件(商业化的GIS工具或平台)GIS应用软件(二次开发)GIS与用户的接口、通讯软件(用户界面、通讯软件)4D产品:数字线划数据(digital line graph,DLG)数字栅格数据(digital raster graph,DRC)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 map,DOM)基于“3s”技术的对地观测系统P26 图1.25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多种技术集成的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表达与可视化PPT课件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分两段由九位数字构成,其结构如下:
××××××
×××
第二段 • 县 级 以 下 行政区划代 码的第一段采 用 GB/ T 2 2 6 0 (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区划 代码)中的六 位数字代码, 表示县级及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第一段 • 县 级 以 下 行政区划代 码的第二段采 用系列顺序码 ,由三位数字 构成,具体划 分为: • 001~099 表示街道(地区)
17:42:52
第四节 土地信息的可视化
• 一、基本概念 • 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指在人脑中形成对某物(某人)的图像,是一个心理处理过程,促使对事 物的观察及建立概念等。 • 科学计算可视化是通过研制计算机工具、技术和系统,把实验或数值计算获得的大量抽象数据转换为 人的视觉可以直接感受的计算机图形图像,从而进行数据探索和分析。 • 土地信息系统的多维可视化是指采用2.5维、三维和四维等地图表现形式来反映土地客体的多维特征。
17:42:52
第三节 土地信息的标准化
• 二、土地信息标准化的必要性和作用
• 第一,通过土地信息标准化指导各地土地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土地信息系统的软件,确保多种多样的软件平 台输出的数据相互兼容。
• 第二,数据采集和更新是建立LIS系统的一项最大的投资。
• 第三,现在不少部门正在或将要进行土地信息数据库建设,有些地方的数据库还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17:42:52
第二节 土地信息分类与编码
• 二、土地信息编码 • 2、土地信息编码原则 • (1)唯一性原则 • (2)特征性原则 • (3)一致性原则 • (4)统一性原则 • (5)可扩充性原则 • (6)简单性 • (7)完整性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考试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一章绪论1.信息系统: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再现,并能回答用户一系列问题的系统。
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的能力。
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3.GIS与IS之间的区别:GIS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联合体。
4.GIS系统五个基本组成部分:⑴硬件系统,各种设备-物质基础;⑵软件系统,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⑶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⑷应用人员,GIS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⑸应用模型,解决某一专门应用的应用模型,是GIS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5.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⑴数据采集与编辑;⑵数据存储与管理;⑶数据处理和变换;⑷空间分析和统计;⑸产品制作与显示;⑹二次开发和编程6.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和数据库1.地理实体:指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能再分割的单元,它是一个具有概括性,复杂性,相对性的概念。
2.地理实体的特征:⑴属性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特性;⑵空间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地理位置以及空间相互关系;⑶时间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随时间的变化3.地理实体数据的类型:⑴属性数据——描述空间对象的属性特征的数据;⑵几何数据——描述空间对象的空间特征的数据;⑶关系数据——描述空间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的数据4.点:有特定位置;线:具有相同属性的点的轨迹,由一系列的有序坐标表示;面:对湖泊、岛屿、地块等一类现象的描述。
由封闭曲线加内点来表示;体:用于描述三维空间中的现象与物体,它具有长度、宽度及高度等属性5.空间数据结构:是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也就是指空间数据以什么形式在计算机中存储和处理。
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ppt课件

2024/7/17
17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表1 空间分析不同称谓的内容差别
2024/7/17
王劲峰 2000 《地理学报》
18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2024/7/17
11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包含的新的理论技术方法:
GIS创建数据库; 人工智能技术(AI)和智 能计算技术(CI)提供计算原理和计算工具; 高性能计算服务系统提供动力
核心技术:
▪ 空间数据处理与建模发展历史 ▪ GIS空间分析定义 ▪ 空间分析的主要方法、步骤 ▪ 空间分析一般模型 ▪ 地理空间问题
2024/7/17
3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空间数据处理与建模发展历史 ▪ GIS空间分析定义 ▪ 空间分析的主要方法、步骤 ▪ 空间分析一般模型 ▪ 地理空间问题
空间数据挖掘
是从地理空间数据库中挖掘时空系统中潜在的、有 价值的信息、规律和知识的过程,包括空间模式与 特征、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之间的概要关系等。
图1.2 地理空间数据挖掘体系结构
2024/7/17
13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