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酸碱度

合集下载

常用药物酸碱度

常用药物酸碱度

常用药物酸碱性及药物配伍一、青霉素类1、青霉素Na: 中性,白色洁晶粉末,遇酸碱或氧化剂等迅速失效。

2、阿莫西林:0.5%水溶液PH 值为3.5-5.5,为酸性。

10%水溶液PH值为8.0-10.0,为碱性。

①、与氨基糖苷类合用疗效增强②、与克拉维酸配合用疗效增强。

二、头孢类:1、头孢噻吩钠(先锋I),白色或类白色粉末,10%水溶液PH值为4.5-7.0,呈酸性,与下列药物配伍禁忌:硫酸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硫酸粘菌素、林可霉素、磺胺异噁唑、磺胺甲噁唑等。

协调增效:与丙磺舒和克位维酸可增强其抗菌活性。

2、头孢氨苄:白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0.5%水溶液PH 值为3.5-5.5,呈酸性。

3、头孢羟氨苄: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有特异性臭味,0.5%水溶液PH 值为4.06.0 呈酸性。

4、头孢噻呋:呈酸性三、氨基糖苷类:①在碱性环境下作用增强。

(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铵、氨茶碱等联用抗菌效力增强)②与青霉素或头孢类联用有协同作用。

1、硫酸链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粉末,PH 值为4.57.0 呈酸性2、硫酸卡那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30%水溶液 PH 为6.0- 8.0。

3、硫酸庆大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4%水溶液 PH 值应为4.0-6.0.,呈酸性,与青霉素合用,对链球菌有协同作用3.8-5.6,呈酸性,大观霉素与四环素、氯霉素,同用是拮抗作用 7、硫酸 xx 霉素:褐黄色或黄褐色粉末,1%水溶液的PH 值为5.0-4、硫酸新霉素: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5.0-7.0,呈酸性。

5、硫酸阿米卡星: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6.0-7.5,呈酸性。

6、盐酸大观霉素: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10%水溶液 PH 值为1%水溶液 PH 值为1%水溶液的 PH 值为8.0。

四、四环素类1、土霉素盐酸盐:微黄色结晶性粉末,10%水溶液的PH值为2.3-2.9,呈酸性。

常用抢救药物的酸碱度及渗透压

常用抢救药物的酸碱度及渗透压

常用抢救药物的酸碱度及渗透压常用抢救药物剂量酸碱度渗透压肾上腺素1mg 2.5-5.0去甲肾上腺素2mg多巴胺20mg 2.5-4.5间羟胺10mg尼可刹米0.375g洛贝林3mg去乙酰毛化苷0.4mg 5.0-7.0异丙肾上腺素1mg 2.5-4.5氨茶碱0.25g地塞米松5mg 7.0-8.5异丙嗪50mg 4.0-5.5呋塞米20mg 8.5-9.5硝酸甘油5mg 3.0-6.5阿托品0.5mg 3.5-5.5利多卡因0.1g 3.6-5.5地西泮10mg 6.0-7.0氨甲苯酸0.1g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g 4.0-7.550%葡萄糖注射液10g 2526 生理盐水250ml 4.5-7.0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3.2-6.520%甘露醇250ml 4.5-6.5 1098 10%氯化钾1g 5.0-7.05%碳酸氢钠250ml 7.5-8.5 1190PH值血液PH值为7.35-7.45pH6.0-8.0:内膜刺激小pH<7.0为酸性pH<4.1为强酸性,无充分血流下可使静脉内膜组织发生明显改变pH>8.0为碱性:使内膜粗糙,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加pH>9.0为强碱性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低渗溶液:<240 mOsm/L 如0.45%氯化钠溶液等渗溶液:240-340mOsm/L 如0.9%氯化钠、5%葡萄糖高渗溶液:> 340mOsm/L如10%葡萄糖渗透压:是引起静脉炎最相关的因素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高度危险>600mOsm/L中度危险400-600mOsm/L低度危险<400mOsm/L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常用药物pH值及渗透压汇总表

常用药物pH值及渗透压汇总表
6.0~8.5
510
24
美罗培南
7.3~8.3
300
25
左氧氟沙星
3.8~5.8
250
26
环丙沙星
3.3~4.6
/
27
加替沙星
3.5~5.5
/
28
洛美沙星
3.5~6.0
302
29
胺碘酮
2.5~4.0
700~800
30
去甲肾上腺素
2.5~4.5
/
31
多巴胺
2.5~4.5
277
32
多巴酚丁胺
2.5
280
5.4~6.0
921
15
中长链脂肪乳C6-24
6.5~8.8
10%:272
20%:273
16
阿昔洛韦
10.5~11.6
316
17
更昔洛韦
11
320
18
多西环素
1.8~3.3
310
19
万古霉素
2.5~4.5
/
20
妥布霉素
3.0
/
21
氨苄西林
10.0
328~372
22
苯唑西林
6.0~8.5
398
23
甲氧西林
昂丹司琼
3.3~4.0
270
45
氟尿嘧啶
9.2
650
46
长春新碱
3.5~5.5
610
47
多柔比星
(阿霉素)
4.0~5.5
280
48
表柔比星
2.4~3.6
/
49
顺铂
3.5~6.0
300

常用抢救药物的酸碱度及渗透压

常用抢救药物的酸碱度及渗透压

PH值
血液PH值为7.35-7.45
pH6.0-8.0:内膜刺激小
pH<7.0为酸性
pH<4.1为强酸性,无充分血流下可使静脉内膜组织发生明显改变pH>8.0为碱性:使内膜粗糙,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加
pH>9.0为强碱性
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低渗溶液:<240 mOsm/L 如0.45%氯化钠溶液
等渗溶液:240-340mOsm/L 如0.9%氯化钠、5%葡萄糖
高渗溶液:> 340mOsm/L如10%葡萄糖
渗透压:是引起静脉炎最相关的因素
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
高度危险>600mOsm/L
中度危险400-600mOsm/L
低度危险<400mOsm/L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ICU常用药物相互作用

ICU常用药物相互作用

镇静、镇痛药
丙泊酚注射液
pH:4.5-6.4
静脉注射:30-60秒起效,维持10分钟; 以5%GS稀释; 本品为脂肪乳剂,不能与含电解质及有机溶剂的药物 混合使用,以防破坏乳剂(CaCl2,环丙沙星、莫西遭破坏,与甲强龙混合,立即 产生少量的沉淀。
其他重要药物
性、药物的理化性质。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象
药物体外相互作用(药剂或药化范畴)
酸碱度、阴阳离子、稀释
氧化、还原
沉淀
溶解状态或溶胶状态被破坏 (赋型剂相互作用) 药物体内相互作用(临床药理学范畴) 吸收、分布、排泄
沉淀
酸性药液与碱性药液合用时,可发生沉淀反应
例1:酸性药物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同碱性药物异戊巴 比妥钠注射液混合,可造成两者或两者之一的沉淀;
止血、抗凝药
肝素钠(粘多糖硫酸酯)
静脉注射,以5%GS或0.9%NS稀释; 本品显碱性,能与酸性的鱼精蛋白结合(中效胰岛素中 也含鱼精蛋白); 碱性,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沉淀;与镇静药物安定、力月西混合,5分钟内 产生沉淀;与镇痛药物混合,如硫酸吗啡、杜冷丁不相
容;
与氨基糖苷类药物有配伍禁忌,两药不能直接混合使用;
注射用磷霉素钠
本药滴注宜缓慢,静脉滴注时间在1-2小时以上; 与金属盐可生成不溶性沉淀,勿与钙、镁等盐相配伍。
抗生素
注射用替考拉宁
与环丙沙星混合,可产生白色沉淀,振摇后消失; 与氨基糖苷类药物有配伍禁忌,两药不能直接混合使 用;
注射用万古霉素
用NS或5%GS稀释至100ml,维持1h以上;
中性人胰岛素
pH:7.0-7.8 皮下、肌肉、静脉注射均可 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失活性 ,与氨茶碱混合,立即产生

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预防措施

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预防措施

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预防措施在临床治疗中联合用药非常广泛,合理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能提高药物疗效,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然而,由于不同药物的化学结构,酸碱度等存在差异,某些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因此药物在配制和输液过程中易发生反应,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应警惕联合用药时发生药物配伍反应。

标签:配伍禁忌预防措施现将我科室发生的药物配伍禁忌报道如下。

1 抗菌药的配伍禁忌头孢哌酮钠:(1)与环丙沙星直接接触时出现沉淀,环丙沙星静脉滴注后使用同一输液器输注头孢哌酮2.0g+0.9%NS100ml,在更换液体时,发现2种溶液在莫非滴管内出现沉淀。

更换输液器,把更换下来的输液管静置2h或摇动,沉淀不消失,说明头孢哌酮与环丙沙星发生了反应,两者存在配伍禁忌。

(2)与西咪替丁发生反应:将西咪替丁注射液直接注入头孢哌酮钠1支内,立即出现白色糊状物。

因此头孢哌酮与西米替丁不能连续使用。

2 化疗药物化疗药氟脲嘧啶0.75g+0.9%NS500ml与化疗后止吐的药物昂丹司琼注射液使用同一输液器时会发生混浊,说明2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在使用过程中两者间应用生理盐水50ml进行冲管。

3 钙和复合磷酸氢钾在配置静脉营养袋时注射器先抽取了10ml的葡萄糖酸钙后又抽取2ml复合磷酸氢钾时,注射器内的药液有白色沉淀,说明钙和复合磷酸氢钾有配伍禁忌。

所以在临床使用时必须将复合磷酸氢钾和葡萄糖酸钙分开使用,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4 讨论在临床工作中当2种药物在莫非氏滴管中出现了混浊、沉淀、变色时,说明发生了配伍禁忌,一般都要立即更换输液管或排除输液管内的液体,冲洗输液管。

因此,在使用以上药物或其他新药前,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药物的特征,避免盲目使用。

如果需要联合使用,可以在有禁忌的2组液体中间间隔一组其他液体(无配伍禁忌),或者在2组之间输注生理盐水30~50ml以冲洗输液管内液体,能有效地避免药物配伍禁忌反应的发生。

常用药物的pH值与渗透压汇总表

常用药物的pH值与渗透压汇总表

常用药物的 pH值及渗透压汇总表序号药物名称pH 值渗透压( mOsm/L)15% 葡萄糖 3.2~6.52502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5~5.5/30.9% 氯化钠注射液 4.5~7.0260~320 450% 葡萄糖 3.2~6.52526510% 葡萄糖 3.2~6.5500610% 氯化钾 5.0266675% 碳酸氢钠8.0~9.01190820% 甘露醇 5.0~7.010989静脉营养液 5.3~6.31100~140010右旋糖酐 5.2~6.5200011葡萄糖酸钙 4.0~7.5/8.5% : 81012复方氨基酸 18AA- Ⅱ 5.611.4% : 113013小儿复方氨基酸 18AA- Ⅰ 5.5~7.061914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5.4~6.092110% : 27215中长链脂肪乳 C6-24 6.5~8.820% : 27316阿昔洛韦10.5~11.631617更昔洛韦1132018多西环素 1.8~3.3310 19万古霉素 2.5~4.5/20妥布霉素 3.0/21氨苄西林10.0328~372 22苯唑西林 6.0~8.5398 23甲氧西林 6.0~8.5510 24美罗培南7.3~8.3300 25左氧氟沙星 3.8~5.8250 26环丙沙星 3.3~4.6/27加替沙星 3.5~5.5/28洛美沙星 3.5~6.0302 29胺碘酮 2.5~4.0700~800 30去甲肾上腺素 2.5~4.5/31多巴胺 2.5~4.5277 32多巴酚丁胺 2.5280 33硝酸甘油 3.0~6.5/34呋塞米8.5~9.5/35泮托拉唑9.0~10.0295 36奥美拉唑9/37碘海醇注射液 6.5~7.8700~800 38苯妥英钠1231239吗啡40异烟肼41异丙嗪42七叶皂苷钠43格拉司琼44昂丹司琼45氟尿嘧啶46长春新碱多柔比星47(阿霉素)48表柔比星49顺铂50紫杉醇备注:“ / ”表示暂未知。

药物的理化性质对

药物的理化性质对

常见药物配伍禁忌举例
1 抗菌药物 2 盐代谢平衡药物 3 维生素类药物 4 能量性药物 5 消化系统药物 6 呼吸系统药物
1 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 硝基咪唑类 抗真菌药物
青霉素类
PH相关性静脉炎
• 原因:对血管内膜的刺激 加重的因素包括:
• 血液稀释不充足 • 留置时间过长 • 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预防
• 充分的血液稀释 — 首选 • 合理酸碱溶液稀释 •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 加大溶液稀释量 • 掌握静脉输液速度
二、药物溶液渗透压对 静脉血管的影响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 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
药物的PH、渗透压及配伍禁忌
• 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作 用和输注方式、速度有关
药物的相关因素
酸碱度 渗透压 药物的配伍禁忌 药物本身的毒性、刺激性 药液的浓度、温度
一、药物的酸碱度
药物的PH值
血液pH值为7.35-7.45
• pH<7.0为酸性,<4.1为强酸性; • pH>9.0为强碱性
与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庆 大霉素、利巴韦林、培氟沙星配伍
与维生素C、维生素B、罗红霉素、Vc多聚磷酸 酯、磺胺类、氨茶碱、高锰酸钾、盐酸氯丙嗪、 B族维生素、过氧化氢等配伍
沉淀、 分解、 失败
药物
青霉素
配伍药物
氨茶碱 碳酸氢纳 磺胺嘧啶钠 阿托品、氯丙嗪 维生素B1 阿拉明、新福林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氧氟沙星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土霉素
沉淀
溶剂的改变与溶质的增多,如樟脑酒精溶液和水混合,由于 溶剂的改变,而使樟脑析出发生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药物酸碱度
常用药物酸碱性及药物配伍
一、青霉素类
1、青霉素Na: 中性,白色洁晶粉末,遇酸碱或氧化剂等迅速失效。

2、阿莫西林:0.5%水溶液PH值为3.5-5.5,为酸性。

10%水溶液PH值为8.0-10.0,为碱性。

①、与氨基糖苷类合用疗效增强
②、与克拉维酸配合用疗效增强。

二、头孢类:
1、头孢噻吩钠(先锋Ⅰ),白色或类白色粉末,10%水溶液PH值为4.5-7.0,呈酸性,与下列药物配伍禁忌:硫酸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硫酸粘菌素、林可霉素、磺胺异噁唑、磺胺甲噁唑等。

协调增效:与丙磺舒和克位维酸可增强其抗菌活性。

2、头孢氨苄:白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0.5%水溶液PH值为3.5-5.5,呈酸性。

3、头孢羟氨苄: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有特异性臭味,0.5%水溶液PH值为4.0-6.0呈酸性。

4、头孢噻呋:呈酸性
三、氨基糖苷类:
①在碱性环境下作用增强。

(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铵、氨茶碱等联用抗菌效力增强)
②与青霉素或头孢类联用有协同作用。

1、硫酸链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粉末,PH值为4.5-7.0呈酸性
2、硫酸卡那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粉末,30%水溶液PH为6.0-8.0。

3、硫酸庆大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粉末,4%水溶液PH值应为4.0-6.0.,呈酸性,与青霉素合用,对链球菌有协同作用。

4、硫酸新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10%水溶液PH值为5.0-7.0,呈酸性。

5、硫酸阿米卡星: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1%水溶液PH值为6.0-7.5,呈酸性。

6、盐酸大观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1%水溶液的PH值为3.8-5.6,呈酸性,大观霉素与四环素、氯霉素,同用是拮抗作用。

7、硫酸安普霉素:褐黄色或黄褐色粉末,1%水溶液的PH值为5.0-8.0。

四、四环素类
1、土霉素盐酸盐:微黄色结晶性粉末,10%水溶液的PH值为2.3-2.9,呈酸性。

配伍禁忌①避免与青霉素类药物同用
②避免与碳酸氢钠同用
③避免与钙盐、铁盐或含金属离子Ca、Mg、Al、Bi、Fe等药物(包括中药)同用形成不溶性络合物减少药物吸收。

2、盐酸四环素:黄色结晶性,1%水溶液PH为1.8-2.8,呈酸性。

3、盐酸金霉素: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很快被破坏,呈酸性。

4、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淡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1%水溶液PH值为2.0-3.0,呈酸性。

五、氯霉素(尿酸胺醇类广谱抗生素)
1、氯霉素: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2.5%水溶液PH值为4.5-7.5,在弱酸和中性溶液中较稳定,能耐煮沸,遇碱类易失效。

配伍禁忌:①与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有拮抗作用。

②氯霉素拮抗VB6,使机体对VB6的需要量增加,亦能拮抗VB12的造血作用。

③忌与碱性药物配伍。

④避免与青霉素类药物同用。

2、甲砜霉素:白色结晶粉末,呈酸性。

较强免疫作用,抑制作用比氯霉素强6倍。

3、氟苯尼考:白色或类白色粉末,0.5%水溶液PH值为4.5-6.5,呈酸性。

六、大环内酯类
1、红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0.066%水溶液PH值为8.0-10.5,呈碱性。

配伍禁忌:①红霉素对氯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拮抗作用,不宜同用。

②与青霉素类药物不宜同用。

2、硫氢酸红霉素:白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0.2%水溶液PH值为6.0-8.0。

3、酒石酸吉他霉素:白色或淡黄色粉末,3%水溶液PH3.0-5.0,呈酸性。

4、泰乐菌素:白色至浅黄色粉末,水溶液PH值为5.5-7.5
5、磷酸泰乐菌素:白色或类白色粉末,2.5%水溶液PH值为5.0-7.5
6、磷酸替米考星:呈酸性
七、多肽类
1、杆菌肽:类白色或淡黄色粉末,与1mL含1000单位的水溶液PH值应为5.5-7.5。

①与青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金霉素联用有协同增效作用。

②与喹乙醇、吉他霉素,维吉尼亚霉素,恩拉霉素有配伍禁忌。

2、杆菌肽锌
3、硫酸粘杆菌素(多粘菌素E),白色或微黄色粉末,1%水溶液4.0-6.5,呈酸性。

配伍:①与磺胺药、甲氧苄啶、利福平等有协同作用
②与两性霉素有协同作用
禁忌: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可能引起肌无力和呼吸暂停。

4、多粘菌素B 白色结晶性性粉末,2%水溶液PH5.7为酸性
5、恩拉霉素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PH值为5.0-8.0
配伍禁忌:禁与四环素、吉他霉素、杆菌肽、维吉尼亚霉素并用。

八、其他抗生素:
1、盐酸林可霉素:白色结晶性粉末,10%水溶液PH值3.0-3.5,呈酸性
药物配伍:①与庆大霉素等联合用药对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等有协同作有。

②不宜与抗蠕动止泻药同用,因可使肠内毒素延迟排出,从而导致腹泻延长和加剧,不宜与含白陶土止泻药同时内服,后者可减少林可霉素的吸收90%以上。

③与氯霉素、红霉素有拮抗作用
④林可霉素是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与其他具有此种反应的药物如氨基糖类和多肽类合用时应予以注意。

2、盐酸克林霉素,白色结晶性粉末,10%水溶液PH值为3.0-5.5,呈酸性。

3、维吉尼亚霉素:浅黄色粉末,0.1%水溶液PH值为4.0-7.0呈酸性(药物作用同杆菌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