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当地民俗风情

合集下载

北海疍家文化总结

北海疍家文化总结

北海疍家文化总结引言北海疍家文化是广西北海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凭借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关注。

本文将对北海疍家文化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播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

1. 背景北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城市,疍家文化是该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之一。

疍家,即指杂居在北海城区周边山区的一支部族。

疍家人以农耕为生,世代居住在山区,保持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2. 疍家生活方式2.1 居住环境疍家人居住在北海周边的山区,地势险峻,气候多变。

他们依靠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以种植水稻、蔬菜和养殖家禽为主要经济来源。

2.2 衣着习俗疍家人的传统服饰主要为蓝色或黑色的上衣和长裤,女性常戴花布头巾。

这种传统服饰不仅具有实用性,还体现了疍家人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2.3 饮食习俗疍家人以米饭为主食,辅以野菜和野味。

疍家人擅长制作腊肉、腊肠等特色食品,这些食品既是他们的日常口粮,也是待客的特色菜肴。

3. 疍家传统节日3.1 壮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疍家人也有庆祝活动。

在这一天,疍家人会举办各种文艺表演,包括歌舞、木偶戏和龙船竞渡等。

这些活动既是人们娱乐的方式,也是展示疍家文化的平台。

3.2 丰收节丰收节是疍家人传统的重要节日,通常在秋季丰收后举行。

在这一天,疍家人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祭祀、舞蹈、歌唱等。

人们以庆祝丰收为由,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4. 疍家民间艺术4.1 疍家木偶戏疍家木偶戏是北海地区的传统戏曲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木偶戏以手工制作的木偶为表演形式,通过操纵木偶的动作和表情,来展现剧情和角色。

疍家木偶戏通常讲述一些民间故事和传统神话,寓意深远,极具观赏性。

4.2 疍家歌舞疍家人善歌善舞,歌舞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疍家舞蹈通常以手摆舞和脚踩舞为主要表演形式,独具风格,富有地方特色。

5. 疍家文化的现状和展望疍家文化是北海地区的独特宝藏,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疍家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北部湾海域民间文化的特点

北部湾海域民间文化的特点

目前妈祖和龙母依然被很多蛋家人供奉着。在北海市城区茶
化 是从 外沙 岛、地 角港 到侨 港 镇开 始 的 ,在那 个 美丽 的地 方 居住 亭 路 中的地 角 大王 宫 以及 普度 震 宫 也都 供奉 妈祖 ,同 时在 外沙 岛 的是以 “ 楫 为 家 ,捕鱼 为业 ”的水 上居 民,而 他们 就 是人 们 经常 上 也有 龙母 庙 和妈 祖 庙 。在 一些 特 殊 的 日子 还举 办 隆 重 的祭祀 活
桂 、 闽沿 海 区域 水 上 居 民 的统 称 ,为 一 个独 特 的 民系 , 不 是 一个 方对 这 一信仰 的的祭 拜活 动 日积 月累转 化 为一种 民俗 活 动 。
却 归避 于 大 海汪 洋 ; 客 家人 负 重拼 搏 ,拥 有庞 大 的 族群 , 但 是蛋 秦 而汉 ,而晋 , 而唐 、宋 、元 、明 ,膺 封十 数 朝 ,享 祀二 千 载 , 家人 却 知天 命 、轻 快 、淡 泊名 利 。 因其 世 代于 水 上居 住 ,靠 海靠 迄 今颂 其 功 ,称其 德 。 ” 由此看 来 ,对 龙母 庙 的祭 祀 已有 2 0 0 0 余 水繁 衍 生息 并且漂 泊无 常 ,故将 其称 为 “ 水上 吉 h 赛人 ”。
( 二 )民 间信仰 的表 现形 式 民间信 仰 发展 到 一定 程度 往 往会 转 化 为地 方 的 民俗 活 动 。 由 于 龙母 信仰 和 妈祖 信 仰在 地 方 的影 响及 长年 存 在 的原 因 ,致 使地 1 . 龙母 诞期 间举 行 的祭祀 活动 清 代秦 世 科在 《 重建 龙 母庙 序 》一 文 曾说 : “ 有 龙母 庙 , 自
( 一 )民 间信 仰

置 家历 史与文 化
北海 是 座 古老 而又 年轻 的海滨 城 市 ,在这 里 既有 丰 富而 独特 的习俗 ,也将 南珠 文 化编 织得 更加 多彩 而立 体 。 的 历史 文化 ,也有 对外 开放 的现代 文化 。蛋家 文 化是 特 别有 乡土 风情 的一种 北 海历 史文 化 。在 北海 半 岛海 岸线 之 上 ,北海 蛋 家文

游记欣赏:北海“咸”情

游记欣赏:北海“咸”情

游记欣赏:北海“咸”情三月的广西北海,海雾依依,这天气被当地人称为“回南天”。

虽然是午后时分,海色却朦胧如梦,潮湿的空气里咸味扑鼻。

同行的当地朋友大约是怕我们因此减弱了对北海的好感,就说:“你们来得太早了。

要是七八月份来,海像蓝天一样好看,空气里飘着荔枝芒果的气息。

”其实,他们的顾虑纯属多余,多雾的天气自有一种诱人的神秘,发咸的空气自有一股诱人的“咸”情。

银滩上没有那么多红男绿女,寥寥几抹若隐若现的孤独之影,点染着海滩的凄清之美。

被雾纱掩藏着的海波,多了几分柔情之态,渐行渐远的涛声似梦中的呻吟。

咸咸的雾化成丝丝咸咸的雨,飘洒出咸咸的海滩咸咸的风,咸咸的椰子咸咸的花,咸咸的市街、渔村和渔家人头上戴着的一顶顶尖顶斗笠。

正是这样的“回南天”,让北海弥漫最浓最浓的海味。

天未热,大海最震撼人心的诱惑力尚在酝酿之中,而到处弥漫着的咸咸的气息,又时时在勾引着我们下海。

当然不是到海里去冲凉消暑,而是想让北海的咸水,把自己的肉身腌一腌,杀一杀身上的细菌,感受一下被腌的那种带痛的快感。

于是一行人居然下海了,好冷呀,一种全身被针灸般微微发痛的冷。

在水里折腾了十几二十分钟,我们上来,每个人的身上都红红的。

是被冻红的,还是被腌红的?不清楚。

只觉得被海水包裹的那一瞬间,我们的身躯连同思绪都被“咸化”了,俗世生活的所有杂念都被腌得干净了。

不能像海鱼般潜入海底看世界,只能到岸边的“海底世界”博物馆走一回了。

各种各样的鱼虾龟蟹,被安排在一格又一格透明的橱窗里生活,比起广阔而深邃的大海,这里的空间狭窄了许多,但不变的是那咸咸的海水。

在一格又一格咸咸的海水里,千姿百态的海生动物,全方位地向来来往往的游人展示它们的魅力。

看它们如千花百卉闪闪烁烁,如流云彩霞飘飘洒洒,我顿悟:长在咸水里的鱼,一定比长在淡水里的鱼儿快乐。

生命因快乐而丰富,所以它们拥有那么繁多的种类;生命因快乐而美丽,所以它们拥有那么斑驳的色彩。

在北海,“疍民”是一道独特的民俗风景。

北海特色旅游景点

北海特色旅游景点

北海特色旅游景点
1. 北海银滩:是中国最美的海滩之一,拥有金黄色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是游泳、沙滩排球和日光浴的理想场所。

2. 壮乡民俗村:位于北海市附近的海选村,是壮族文化的代表。

游客可以欣赏到当地村民的传统舞蹈、歌唱和手工艺品。

3. 水口岭热带风景区:拥有丰富的热带植物和动物物种,是一个森林探险和生态旅游的好地方。

游客可以参加徒步和摄影活动,同时还可以体验刺激的林间飞跃。

4. 北海海洋世界:是中国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之一,展示了海洋生物的丰富多样性。

游客可以观赏到海豚、海狮、鲨鱼等海洋动物的表演,同时还可以参与互动体验项目。

5. 北山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山水公园,园内有山峰、湖泊、花草等景观。

游客可以爬山、钓鱼、赏花,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北海市的全景。

6. 铁山岛:位于北海市东南部,是一个以美丽海景和海鲜著名的岛屿。

游客可以乘船前往岛上,欣赏到壮丽的海景、游泳、海钓和尝试当地的海鲜美食。

7. 海上世界:是北海市的一座主题公园,展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历史和魅力。

游客可以参观海洋博物馆、观看模拟的海战表演,同时还可以参与海洋文化体验活动。

8. 青龙湾:是一个著名的海湾风景区,拥有优美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海洋生物。

游客可以游泳、潜水、冲浪和观赏海上日出。

9. 南山寺:是北海市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建于唐朝。

游客可以参观寺庙建筑、观赏佛教文化艺术品,同时还可以在寺庙中静心冥想。

10. 翠云山:是北海市的一座山岳风景区,拥有壮观的山峰、奇石和瀑布。

游客可以爬山、徒步、观赏自然景观,并欣赏到北海市的全景。

广西北海风俗礼仪(精选9篇)

广西北海风俗礼仪(精选9篇)

广西北海风俗礼仪(精选9篇)篇1:广西北海风俗礼仪广西北海的风俗北海位于广西的最南端,那里生活着叫做“疍家”的渔民。

疍家人少文化,普遍迷信鬼神,不管吉凶都要托诸神灵。

每年的农历年正月十六是疍家渔民一年一度向龙母庙祈福的日子。

当地的居民都会举办一次很隆重的祈福仪式。

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坪摆设案桌,焚香点烛,摆上茶果牲醴,虔诚地向上苍祷告,祈求各方神灵保佑新的一年四季平安、万事如意、添福增寿。

同时他们扛着龙母神像,抬着烧猪,拉着水果,浩浩荡荡走在大街上,最后来到龙母庙前舞狮舞龙,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丰收。

等到活动结束后,他们将现场分到的烧猪肉和水果与全家人分享这些祭拜后的贡品,预示能带来好运,庆丰收,保平安。

这一民俗,看起来是迷信,其实通过“祈福”、“惜福”,教育人们要勤劳节俭、行善积德,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所以,能被人们认可接受,以至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祈福还福是北海一项古老的民间活动,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它的历史是从一八二三年始建至今。

拜过龙母,一整年都必将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人们通过年初的祈福,年终再还福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他们对他们的生活和劳动的热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特色美食家乡家常菜北海地的家常菜以海鲜为主,很有特色,很容易做,便宜实惠也很好吃。

各种海鲜,各具特色,各有充分发挥其优势长处的做法吃法。

如:石斑鱼以鱼头煮汤为最好。

龙利鱼、狗利仔(鱼)以蒸法为佳。

沙挤鱼以盐水煲为习惯做法。

沙箭鱼则较全面,既可以盐花香煎,亦可煮汤,又可焖黄榄。

榄钱则宜焖车螺。

沙虫既可用干货,又可以吃新鲜的。

而泥虫只适宜鲜食,并无晒干的做法。

做鱼丸是马鲛鱼的专利,家乡人极少直接用它的肉做汤,只有马鲛鱼丸汤。

鲨鱼酸笋汤则是天然组合,很少以其他鱼煮酸笋汤的。

花蟹以不加水干煮为上品。

青蟹多煮汤,清热、滋补。

鰡鱼煲酸菜,墨鱼炒酸菜,大眼鸡鱼焖菜头仔等,都是经典组合。

泥丁炒菜头(萝卜),沙螺炒葱头,车螺焖芋蒙,红螺炒黄瓜皮,蚝蛎芥菜汤等都是传统最佳搭配。

北海必吃美食攻略

北海必吃美食攻略

北海必吃美食攻略北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美丽海滨城市,以其丰富多样的海鲜和独特的海鲜烹饪方法而闻名。

无论是在当地的市中心还是海边小镇,你都能找到各种令人垂涎的美食。

下面是北海必吃的几种美食:1. 银莲鱼粉银莲鱼粉是北海非常有特色的一道传统美食。

其主要材料是来自北海附近的银莲鱼,经过精心烹制而成。

制作过程包括将银莲鱼烧煮,然后剁碎并加入各种调味料。

最后加入适量的面粉,制成鱼粉。

这道美食香气扑鼻,口感鲜美,是北海非常著名的一道特色小吃。

2. 凉拌海螺北海是一个拥有丰富海产资源的城市,而凉拌海螺是这个城市的一道特色海鲜美食。

制作这道美食的材料是新鲜的海螺。

海螺先经过清洗和煮熟,然后切成薄片。

配料通常有蒜末、辣椒、酱油、香菜等。

制作过程简单,但味道鲜美,口感爽脆。

在北海,凉拌海螺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道开胃菜。

3. 沙茶牛肉火锅沙茶牛肉火锅是北海的一道经典美食。

这种火锅以牛肉为主要食材,配上传统的沙茶酱,再加入新鲜蔬菜和豆制品煮熟。

这道火锅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麻辣口味和丰富的食材组合。

在北海的冬天,享用一锅热气腾腾的沙茶牛肉火锅是一种绝佳的享受。

4. 豆腐脑豆腐脑是北海的一道传统早餐美食,也是许多北海人喜欢的小吃。

这道美食的原料是黄豆,通过研磨、过滤等工序提取豆浆。

豆浆再加热,然后加入石膏粉凝固成豆腐脑。

最后加入一些配料,如辣椒油、酱油、花生等。

豆腐脑口感细腻滑嫩,味道鲜美,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北海特色美食。

5. 海鲜煎粉北海以其丰富的海产品而闻名,所以海鲜煎粉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

这道美食的主要材料是海鲜,如鱼肉、虾仁、蟹肉等,再加入新鲜的米粉煎制而成。

煎粉通常配有蔬菜和酱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调料。

海鲜煎粉的煎熟外脆内嫩,鲜香味美,是北海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

6. 海鲜水饺海鲜水饺是北海的一道经典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这种水饺以海鲜为馅料,口感鲜嫩,味道鲜美。

与一般的水饺不同的是,北海的海鲜水饺的馅料中加入了一些特色的调料和海鲜源。

北海龙舟漫话

北海龙舟漫话

民俗风情北海龙舟漫话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扒龙舟、吃粽子,已成为人们过端午节的习俗。

过去,有人认为扒龙舟可以驱瘟疫。

民国期间编的《合浦县志》曾载:‚春夏之交,时有瘟疫发生,俗传龙船可以驱疫,谓每年闻龙船鼓疫势即杀。

‛北海的扒龙舟,形成于何时,未见记载。

清末著的《北海杂录》曾有一段扒龙舟的记述:‚五月五日,为端午节。

角黍艾酒,风无甚殊,埠上惟广商敛资置一龙舟。

届节则铺张旗伞,绕游河内。

此外,渔人舟子,或三五为群,各以小艇竞渡为乐。

士女往观,类乘一叶扁舟,河上逍遥,往来如织,亦一乐事也。

‛由此可见,北海最迟在清末,已有龙舟竞渡的活动了。

但当时的龙舟竞渡,不应在河内,因北海市区内并没有江河,而应在市区北面的海面上,或外沙的内港中。

《北海杂录》说龙舟绕游‚河内‛,这‚河内‛也许是指外沙的内港。

民国期间,北海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据说多数年份都举办龙舟赛。

其活动经费一般是由民间募捐的。

筹办这项活动的,多由北海强北体育会或北海民众剧社这两个民间团体来负责。

其中刘德、林锡岗、徐万全、蔡道春等人便是筹备这项活动的积极分子。

过去参加龙舟赛的,多是外沙、地角、高德、珠海东、沙脚、独树根等处的渔民或居民组织龙舟队来参与。

各个龙舟队在赛前都要经过多天的训练。

龙舟赛一般在端午节的下午二、三点钟开始进行。

比赛线路是从游泳场至龙皇庙(民权北路)这一段海面约1,000米的航道上,赛程约有4,000米。

龙舟队必须来回竞渡两次,绕标争夺。

比赛时,海面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数支龙精虎猛的龙舟队奋力拼搏,你追我赶,击鼓声、棹船声、吆喝声、鼓劲声,此起彼伏,欢快热烈地交织在一起。

正是‚棹影瀚波飞万剑,鼓声辟浪闻千雷‛。

此情此景,动人心魄,催人振奋,令人宠辱皆忘,委为壮观。

龙舟赛的奖品,一般有金猪、米酒、活鹅、奖旗、西瓜等物。

端午节当天,与龙舟赛一起开展的活动,有时还有放鸭竞夺,闹花艇等有趣活动。

放鸭竞夺,是在龙舟赛前进行的,主要是为了营造多一番热闹气氛。

广西北海民俗风情礼仪

广西北海民俗风情礼仪

广西北海民俗风情礼仪民俗风情1.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酒斟分,不得过满。

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2.在用饭过程中,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

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

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

不要专据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

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

3.北海每逢大的节日或庆功典,都有舞龙、舞狮、烧炮助兴及送红包的习俗,为的是讨个吉利和讨个热闹。

4.交通,北海的交通四通八达,交通工具也是多样化、现代化和豪华化。

当地民俗文化北海外沙与地角的疍家人大致都认同自己的祖先来自福建,据老一辈疍家人说:由于见岸遇港就泊船扎营的迁徙特点,在19世纪的某一天,他们的祖先发现这个静静的海湾是个理想的避风港,于是在这里搭起疍家棚,定居下来,他们一代接一代繁衍,形成了疍家人相对聚居的两个居民区,并延续着疍家人的生活习俗和风情文化。

而居住在侨港镇的疍家人,则是历史上躲避战乱、侨居越南的华侨,因为1978年越南排华,祖国让他们在侨港镇这个宁静的港湾安了家。

学术界认为,疍家不是独立民族,是水上居民的统称。

由于疍民有着与陆地居民不同的生活习俗和风情文化,关于疍家的传说很多:《广东通志》载,疍民,是当年越人抵抗秦始皇统治的遗民”;也有人认为疍民是古百越族的后代甚至是56个民族之外的另一个少数民族;还有一种说法更有传奇色彩——“东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卢循顺海南下,失败后部下四散,有一部分乘船漂泊成为水上人家,从事打渔、摆渡等职业。

统治者们对他们约法三章:不准上岸居住,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到活动结束后,他们将现场分到的烧猪肉和水果与全家人分享这些祭拜后的贡品,预示能带来好运,庆丰收,保平安。这一民俗,看起来是迷信,其实通过“祈福”、“惜福”,教育人们要勤劳节俭、行善积德,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所以,能被人们认可接受,以至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祈福还福是北海一项古老的民间活动,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它的历史是从一八二三年始建至今。拜过龙母,一整年都必将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人们通过年初的祈福,年终再还福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他们对他们的生活和劳动的热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广西北海当地民俗风情
北海位于广西的最南端,那里生活着叫做“疍家”的渔民。疍家作为“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水上人家,其居住一般在傍岸临水架设的棚户里,北海历史上聚居于外沙和市区海边街傍海一带。该棚户竹瓦板壁,秋镒简陋,室内陈设简单,卫生清洁十分讲究,市民管它叫“疍家棚”。疍家在历史上被看作是“愚蠢不谙文字,不记岁年,朝夕惟局促舟中,所得鱼仅充一饱的蛮民”。有“男女衣不盖肤,婚时以蛮歌相迎”等习俗。可见当时的疍家生活是何等的艰辛,难怪北海有“有女不嫁疍家老”的说法。
依据这个传说,每年的农历年正月十六是疍家渔民一年一度向龙母庙祈福的日子。当地的居民都会举办一次很隆重的祈福仪式。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坪摆设案桌,焚香点烛,摆上茶果牲醴,虔诚地向上苍祷告,祈求各方神灵保佑新的一年四季平安、万事如意、添福增寿。同时他们扛着龙母神像,抬着烧猪,拉着水果,浩浩荡荡走在大街上,最后来到龙母庙前舞狮舞龙,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丰收。
疍家人少文化,普遍迷信鬼神,不管吉凶都要托诸神灵。传说,每一个人出生来到世上,就随身带来属于自己的一份“福”,这份福包括一生应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衣、食、住、行,还包括体力的付出和精神享受。如果从小就能珍惜它,把“福”积蓄起来,老了就有享不尽的“福”。若是一生能勤劳节俭、怜贫恤苦、诚实守信、乐善好施,就是“积德”,又叫“积福”。好事做得越多,就会不断增加你的“福”。因为福寿相连,所以就会“添福增寿”。反过来,如果身在福中不知福,任意糟蹋自己的“福分”,好吃懒做,尽做坏事、恶事,甚至危害社会,就会“损福折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