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检查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断加深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 的“三级 预防体 系”在 临床工作 中已深人人心 ,与之相伴 的是抗 血栓药 物 的广 泛应用 … 。抗 血栓药物 阿司匹林可 以使 血小板 聚集 被抑制 ,预 防血栓的形 成 ,使梗 死的几率 降低 34% ,脑卒 中降低 25% -2 J,同时也增加 了消化道 出血 的风险 ,因此减少 出血 事件成 为进一 步提高治 疗结果 的主要 目标。 目前临床上阿司匹林并发上消化道 出血 的报道较多 ,而对药物 引起上消化道 出血 的预防、护理及健康 教育报道较少 。近年来 ,我科积极推行优 质护理 ,采取 了心理 干预 、引导遵 医行为 、排便指 导等 护理干 预措施 ,旨在 降低 阿 司 匹林致上消化道 出血 患者再 出血发生 率 ,提高 出院患者对 医院护理 的满意度 ,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0年 9月 一2011年 9月因 口服阿司 匹林致上消化道 出血住 院患 者 86例 ,男 7O例 ,女 16例 。年 龄 56-78岁 ,平均 (64±5.6)岁 。所 有入选 患者均符 合上 消
(收稿 日期 :2012—11—06) (本文编辑 崔兰英 )
[2]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 学分会肝衰竭 与人工肝学组 .非生物型人工 肝支持系统治疗肝 衰竭指南 (2009年 版)[J].国际流行病学杂 志 ,2009,36(6):365—369.
老年患者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老年患者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作者:毛媛媛滕海英张钱林许春艳王卫红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34期【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消化道情况、出血表现及内镜检查结果。
结果所有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在15 d内开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所占比例较大,26例患者经过治疗7例3 d内出血即停止,15例1周内出血停止,余者4例治疗10 d出血停止。
结论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在15 d内开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所占比例较大,经过内科综合治疗后即可止血出院;注意临床要应用相关药物加以预防。
【关键词】小剂量阿司匹林;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4..02针对缺血性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者常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即阿司匹林服用量每日不超过100 mg,但是长期以来业界针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否会诱发胃肠道出血还存在一定争议,由相关临床报道可知,老年人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急性胃黏膜损伤,如患者合并有消化性溃疡还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本研究以26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7.5岁,合并高血压者10例,合并冠心病者7例,脑血栓后7例,心肌梗塞后2例。
26例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1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者5例,服用1个月出现症状者13例,服用3个月出现相关症状者4例,余者4例均为服药6个月及以上者出现相关症状;分析26例患者的服药量,每日服用50 mg者7例,服用75 mg者11例,服用100 mg者8例。
1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特点及预防

1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特点及预防摘要:随着全球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防治心脑血管事件,但这些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导致出血相关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消化道出血,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冠心病;消化道损伤;质子泵抑制剂1抗血小板药物导致胃黏膜损伤的特点(1)上消化道损伤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中老年男性消化道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为斑片状糜烂,也可见溃疡及出血点。
好发部位多见于胃窦、胃体部。
在非紧急内镜止血的情况下,常规内镜检查需要停用抗血小板药物7天,因此前些年缺乏抗血小板药物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发病率的报道。
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的普及,关于消化道损伤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2)下消化道损伤虽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UGIB)继续是研究的重点,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涉及到小剂量阿司匹林使用者的小肠黏膜损伤和下消化道出血(LGIB)。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导致小肠黏膜损伤,而在PCI术后应用P2Y12受体抑制剂的DAPT治疗患者会加重阿司匹林导致的小肠损伤,但其确切的机制还不明确,考虑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释放有关[1]。
因此,以后还需要完善抗血小板药物导致的下消化道损伤的预防策略。
2抗血小板药物的胃肠道出血风险联合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者三联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时,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选择时,替格瑞洛等P2Y12受体抑制剂的出现使抗血小板治疗强度更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出血风险的增加。
一项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的研究也显示,服用两种药物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结局类似,但是替格瑞洛组出血风险更高[2]。
同时,在一些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大于12个月的患者中,虽然缺血事件的发生会显著减少,但它也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3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黏膜损伤的治疗对于抗栓药导致的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治疗上首选急诊内镜止血治疗,危险性消化道出血应在出血后24h内进行内镜检查。
联合应用达肝素钠、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1例

联合应用达肝素钠、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1例患者男、68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头晕1天于2009年12月3日入院。
患者既往有脑梗塞病史5年,慢性胃炎、高血压10年,平时服用阿司匹林、硝本地平、血塞通等药。
体检:体温36.6℃,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90mmHg。
神志清晰,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
两肺呼吸清晰,心率74次/分,心律齐,心音低钝,心尖部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腹部无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言语欠流利,左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左巴宾斯基征〔+〕。
血常规血红蛋白134g/L,红细胞5.5×1012/L,白细胞10.8×109/L,血小板214×109/L,头颅MRI提示右基底节区梗塞。
凝血全套正常。
入院后予达肝素钠﹙瑞典法玛西亚普强公司﹚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阿司匹林片100㎎,每日一次,血塞通0.4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12小时后,患者出现解柏油样便约350ml。
血压90/60mmHg.急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9g/L,红细胞3.8×1012/L,白细胞13.1×109/L,血小板119×109/L。
考虑消化道出血,估计与抗凝治疗有关,立即停用阿司匹林、达肝素钠,嘱禁食,给予吸氧,静脉补液,静注奥美拉唑,静脉泵入生长抑素,口服凝血酶。
在口服凝血酶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暗红色血液,约500ml。
立即测血压75/5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给与心电监护,口服云南白药、去甲肾上腺素等药,静脉滴注血凝酶2U,并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2U及补液。
第二日大便2次,均为柏油样便,约400ml,血压波动于90~100/55~70mmHg,心率112次/分,血氧饱和度99%。
继续扩容,补充血容量,输红细胞等。
4天后,患者消化道出血逐渐停止,大便潜血[-],继续观察。
冠心病患者服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分析

2020年7月 第13期临床用药论坛冠心病患者服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分析黄燕华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及风险因素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7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了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对患者服药后上消化道出血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1)7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服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占比为28.57%(20/70)。
(2)服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普遍服药剂量超过300mg,年龄大于65岁,部分患者存在消化道疾病病史。
结论: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导致消化道出血概率较高,占28.57%,且与患者的年龄、用药剂量、用药时长、合并消化道疾病、是否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等相关,与患者的性别无关。
【关键词】冠心病;阿司匹林;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3-0089-02冠心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阿司匹林是治疗冠心病的常见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对防止血栓作用极大,相关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患者消化道会造成影响,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为了研究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消化道出血情况[1]。
我院对70名冠心病服药患者进行了实验分析,统计70例患者服药后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具体描述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70例,包括男性40人,年龄分布在55~92岁;女性30人,年龄分布在67~93岁,其中有46人具有消化道疾病病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生产公司: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定期观察患者身体状况,并进行记录,根据患者服药后身体变化进行后续治疗,若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处理。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损伤,要重视!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损伤,要重视!但要注意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包括: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抑制凝血功能、性功能减退等。
最大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损伤和出血,尤其是消化道大出血不容忽视,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和减少消化道损伤发生。
下面主要讲讲阿司匹林对胃、十二指肠的损伤及预防。
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损伤机制阿司匹林,服药3、4天后胃粘膜即可发生损伤,3个月时达高峰。
服药12个月内为消化道损伤的多发阶段,12个月后消化道损伤发生率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阿司匹林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为75~100 mg/d,但小剂量阿司匹林仍可导致消化道损伤。
阿司匹林可直接刺激、损伤胃粘膜,但更主要的是阿司匹林口服吸收后可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使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从而导致胃粘膜血流量、粘液、碳酸氢盐合成分泌减少,胃粘膜保护作用削弱。
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虽然减少了其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但它吸收入血后经过全身作用依然会导致胃粘膜保护屏障受损,因此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一样会对胃粘膜造成伤害。
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损伤的表现服用阿司匹林后,胃粘膜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甚至出血、穿孔。
患者或多或少有反酸烧心、恶心、食欲差、腹胀、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
阿司匹林所致溃疡,多为无痛性,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更多见,易发生出血及穿孔。
据研究,不同剂型阿司匹林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无明显差异。
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年龄≥65岁■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如氯吡格雷)■联合抗凝治疗(如华法林)■联合使用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所致消化道损伤的初期症状易被忽视,故一旦出血危险较高,对于有用药史的患者,不应忽视任何症状及体征变化。
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道损伤风险随患者年龄和药物剂量增加而明显增加,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联合用药也增加其危险性。
心血管病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致上消化道出血分析

心血管病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致上消化道出血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病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00名心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分析患者临床材料,找出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进行汇总。
结果:统计数据发现,70岁以上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致上消化道出血概率大于70岁以下,差异显著(P<0.05);药物使用超出3个月以上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联合用药治疗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概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出血与患者年龄、用药时间和使用方式相关,因此对心血管病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要积极进行干预。
【关键词】心血管;阿司匹林肠溶片;上消化道出血;研究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多由于吸烟、糖脂代谢异常、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年龄(50岁以上或绝经后女性)、遗传、环境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引起心脏及大脑出现一系列缺血性或出血性的疾病【1】。
其中常见的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及脑血管意外(梗死、出血)等。
对于心血管病人往往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就是常见的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使用人数众多。
但是药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对患者有利的防治作用,又有对患者不利的不良反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药物治疗的关键。
无不良反应的药物是没有的,获益>风险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采用有效方式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本文就具体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00名心血管病患者,现将具体情况进行汇总: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00名心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人,女性患者56人,患者年龄46-86岁,患者平均年龄(67.62±2.34)岁,患者平均病程(7.5±0.5)年,所选患者均存在心血管疾病,本次实验研究患者本人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研究和治疗。
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致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致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芮铭安;柏金喜;张哲永;朱健【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08(011)003【摘要】目的观察患者近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ASA)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服用ASA在服药2月内出现呕血、黑便或大便隐血阳性的患者38例;对照组为30例服用相同制剂无消化道出血征象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药物致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既往消化性溃疡病史及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等指标.结果①出血组出血前PLT(25.4±6.8)×109/L、Fg(3.86±1.2)g/L、PT(10.2±1.6)s、APTT(28.5±5.9)s与对照组PLT、Fg、PT、APT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出血组出现ASA相关性消化不良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与对照组相比较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出血组年龄(66.3±8.7)岁较对照组(57.4±6.9)岁高(P<0.05)、出血组既往有消化性溃疡或出血发生率(26.3%)较对照组(5.7%)高(P<0.05)、出血组H.P阳性率(81.6%)较对照组(37.1%)高(P<0.05);④出血组中经胃镜检查发现以糜烂性胃炎者比例最多(44.7%).结论老年人、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史、H.P阳性者服用小剂量肠溶ASA有较高的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应加强伍用胃黏膜保护剂或抑酸剂及根除H.P治疗.【总页数】3页(P255-257)【作者】芮铭安;柏金喜;张哲永;朱健【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2【相关文献】1.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致腹腔镜术后腹腔出血一例报道 [J], 周骏;冯来运2.阿司匹林口服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权兰萍3.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J], 刘伟;王瑞琴;王淑敏;焦连华4.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 [J], 黄加安5.小剂量甲氨蝶呤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J], 韦秀宁;梁锦坚;马剑达;郑东辉;李谦华;莫颖倩;戴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 型 病毒 性 肝 炎传 染 性 强 , 病 率高 , 行 范 围 广泛 , 我 发 流 是
国 法 定 的 乙类 传染 病 … 。我 国 乙型 肝 炎 感 染 人 数 已达 1 多 , 亿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患 者 约 20 8 0万 , 中 慢 性 乙 肝 患 者 3 ~ 5 其 5 O 是母婴传播引起。本院 13 6 5例 门 诊 及 住 院 孕 产 妇 HB Ag阳 s
建 议 青 年 男 女 婚 前 应 该 进 行 医 学 检 查 , 别 强 调 指 出 初 孕 特 妇 女要 尽 早 到 医 院 做 产 前 母 婴 阻 断 孕 联 三 项 ( s g 抗一 HB A 、
R R感 染 以便 及 早 发 现 , 早 治 疗 , 力 减 少 因 HI 及 尽 V、
性 l例 ( . 6 ) 0 0 。
表 l 1 6 5例 孕 产 妇 HB Ag 抗一 V、 TP、 3 s 、 HI 抗一
梅 毒 是 常 见 的性 传播 疾 病 之 一 , 年感 染梅 毒 的新 生 儿 逐 近 年 增 多 。梅 毒 不 仅 可 引 起 多 器 官 损 害 , 能 能 过 宫 内 感 染 ‘ 还 引起流产 、 胎 、 死 死产 、 免 疫 性 水 肿 , 生 儿 围 生 期 死 亡 或 娩 非 新 出先 天 性 梅 毒 胎 儿 。本 院 检 测 显 示 , 产 妇 梅 毒 阳 性 率 为 孕 0 2 , 于 上 海 市 报 道 妊 娠 期 梅 毒 阳性 率 为 0 3 7 _ 。 在 .4 低 . 1 3 ] 妇 幼 保 健 院 的指 导 下 , 院对 梅 毒 检 测 阳 性 的 孕 产 妇 安 排 专 人 本 告 知 , 议 积 极 治疗 以便 有 效 阻断 梅 毒 宫 内感 染 。 建
2 结
本 院 16 5 门诊 及 住 院孕 产 妇 仅 查 出 1例抗 一 V 阳 性 3 例 HI
孕 妇 , 是 不 能 排 除 其余 尚 处 在 窗 口期 的感 染 孕 产 妇 , 且 其 可 而
母 婴传 播 的概 率 高 达 9 , 以 不 能 忽 视 对 抗 一 V 的 检 测 。 o 所 HI 对 抗 一 V 检 测 结 果 为 阳性 的孕 妇 , 幼保 健 院 会 对 其 提 供 保 HI 妇
・
84 ・ 7
检 验 医学 与 临床 2 1 0 2年 4月 第 9卷 第 7期 I bMe l , r 0 2 Vo. , . dCi Api2 1 , 19 No 7 a n l
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抗 体 ( 一 V) 梅 毒 抗 体 ( 一 P , 剂 由英 抗 HI 、 抗 T )试 科 新 创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 毒 抗 体 R R 由上 海 科 华 公 司 提 供 , 梅 P 在 有 效 期 内使 用 , 作 严 格 按 说 明 书 进 行 。结 果 判 断 : 界 值 等 操 临 于 阳性 对 照 孑 值 ×2 1样 品 A 值 大于 或 等 于 临 界 值 判 断 为 L A .; 阳性 ; 品 A 值 小 于 临界 值 判 断 为 阴性 。抗 - V 检 测 阳性 者 样 HI 经 襄 阳市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确 认 。 13 仪 器 .
绍服务 。
奥 地 利 安 图斯 2 1 0 0洗板 机/ 标 仪 。 酶
果
16 5例 门诊 及 住 院 孕 产 妇 HB HI 和 梅 毒 感 染 状 况 3 V、 V 见 表 1 HB Ag 阳 性 18 例 ( .8 ) 抗 一 V 阳 性 l例 , s 2 7 2 , HI ( .O %) 抗一 P阳 性 4例 (. 4 ) 抗 T O 6 , T 0 2 , P合 并 HB Ag阳 s
梅 毒 、 V 母 婴 传 播 造 成 的 儿 童感 染 , 证 优 生 优 育 。 HB 保
参 考 文 献
3 讨 论
[ ] 中华 医学 会 肝 病 学 分 会 、 染 病 学 分 会 . 性 乙 型 肝 炎 防 1 感 慢 治 指 南 [] 中华 肝 脏 病 杂 志 ,0 5 1 (2 :8—8 . J. 2 0 ,3 1 )8 18 9 [ ] 石 理 兰 , 琳 , 桂 珍 . 娠 合 并 乙 肝 病 毒 感 染 的 流 行 病 2 张 赵 妊
学研 究 进 展 [3 中 国实 用 妇 科 与 产 科 杂 志 ,0 4 2 ( ) J. 20 ,0 2 ;
1 — 21 91 1 .
性 感 染 率 为 7 8 , 国 内报 道 略 低 [ 。为 有 效 阻 断 HB 母 .2 比 2 ] V
[] 周 惠 娜 , 书 涵 , 一 , .61 9例产 妇 及 新 生 儿 梅 毒 流 3 张 王 等 1 1
婴 传 播 , 院对 HB A 本 s g阳 性 的 孕 产 妇 履 行 单 独 告 知 义 务 , 并
动 员 其 进 一 接 受 HB 标 志 物 检 测 。对 HB 标 志 物 阳性 孕 步 V V 妇 在 妊 娠 2 、2 3 、O 各 注射 乙型 肝 炎 免 疫 球 蛋 白 20U, 8 3 、6 4 周 0 抗 体 可 通 过 胎 盘 到 胎 儿 体 内产 生 免 疫 保 护 , 护 率 可 达 7 。 保 5 对 产 妇 根 据 母 体 病 毒 携 带 情 况 给 婴 儿 正 确 注 射 乙 型 肝 炎 免 疫
密 咨 询 , 知 母 婴 传 播 的 风 险 及 干 预 措 施 的 核 心 信 息 , 导 对 告 指 其 配偶 / 伴 侣 的 告 知 和 检 测 , 感 染 孕 妇 商 讨 并 由其 签 字 知 性 与
情 选 择 是 否 继续 妊娠 , 坚 持 分 娩 的孕 产妇 提 供 必 要 的转 诊介 为
球 蛋 白和 乙型 肝 炎 基 因疫 苗 , 断率 可 达 9 。 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