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全册必背古诗大全,附注释
四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文完整版-新部编版

部编版四年级(上)《鹿柴》(必背)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暮江吟》(必背)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必背)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必背)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嫦娥》(必背)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出塞》(必背)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必背)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夏日绝句》(必背)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别董大》(必背)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部编版四年级(下)《宿新市徐公店》(必背)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必背)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清平乐·村居》(必背)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竹枝词》(必背)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蜂》(必背)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独坐敬亭山》(必背)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芙蓉楼送辛渐》(必背)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及注释(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及注释(全)XXX(约1120年—约1180年),字XXX,号XXX诗人,南宋文学家。
XXX的诗歌清新自然,情感深沉,以描写自然景物和表现人物内心感受为主要特点。
代表作有《梅花》、《踏莎行》等。
注释】1、XXX:指梅花和雪花。
2、争春:抢先开放,争先一步。
3、骚人:指有才华的人。
4、阁:书房,指文人的书房。
5、费评章:费尽心力写文章。
6、须:必须。
7、逊:不如。
8、三分白:比雪还要白三分。
9、输:不如。
10、一段香:一股香气。
译文】梅花和雪花争先开放,但梅花不肯认输,文人费尽心力写文章来评述它的美丽。
虽然雪花比梅花更白,但梅花的香气却胜过雪花。
XXX(1084年-1155年),北宋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其词风清新脱俗,以爱情、自然、人生哲理为主题,被誉为“词中之圣”。
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等。
注释】1、人杰:杰出的人才。
2、XXX:勇武过人的英雄,常用来形容武功高强的人。
3、思:怀念。
4、XXX:楚汉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因不肯过江东,最终被XXX打败。
5、过江东:指向东方渡江,代表失败。
译文】生来就要成为杰出的人才,就算死后也要成为勇武过人的英雄。
至今还在怀念XXX,他不肯向东渡江,最终导致失败。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音乐家,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注释】1、XXX:指在山林中砍柴,遇到一只鹿。
2、返景:指夕阳的余晖。
3、青苔:生长在树木、石头等表面的绿色植物。
译文】空山静谧,没有人的踪迹,只有偶尔传来人声。
夕阳的余晖透过深林,投射在青苔上,再次照亮了这片森林。
在这里砍柴的人遇到了一只鹿。
XXX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除了写诗,还精通绘画、音乐和书法。
他能够将绘画和音乐的理念融入到诗歌中,达到了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的高度艺术境界。
他的诗歌收录在《王右丞集》中,共计400余首。
在幽静的山谷里,没有人的身影,只有说话声传来。
夕阳的余辉照入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以下是已经修改好的文章:一、必背古诗文和文言文1.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宋]XXX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XXX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清平乐·村居宋]XXX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XXX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芙蓉楼送辛渐唐]XXXXXX夜入吴,XXX送客XXX。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XXX在玉壶。
塞下曲唐]XXX月黑雁飞高,XXX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XXX元]XXX我家洗砚池头树,XXX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XXX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XXX,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XXX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二、必背课文段落10绿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三、日积月累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第14页)XXXXXX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第32页)江畔独步寻花唐]XXXXXX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第46页)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XXXXXX曾说过:“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诗歌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它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领人们追求理想和勇气。
部编版小学必背古诗文129首以及翻译

一上1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3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4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5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6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7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8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9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10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10首1、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
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注释】清平乐(yuè):词牌名。
村居:题目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ǎo):老翁、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亡,通“无”。
卧:趴。
【简析】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叙述描写。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
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
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
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
“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片写大儿子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
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点辅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
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
统编-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词和日积月累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和日积月累、文言文二则古诗词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日积月累(园一)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园二)《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园三日积月累)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朱光潜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艾青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园四)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园六)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园七日积月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园八日积月累)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文言文胤恭勤不倦②,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③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④焉。
【字词注释】①选自《晋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10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10首1、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
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注释】清平乐(yuè):词牌名。
村居:题目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ǎo):老翁、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亡,通“无”。
卧:趴。
【简析】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叙述描写。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
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
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
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
“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片写大儿子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
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点辅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
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20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20首四年级上册(10首) (1)1、鹿柴 (1)2、题西林壁 (2)3、暮江吟 (3)4、雪梅 (4)5、嫦娥 (5)6、出塞 (6)7、夏日绝句 (7)8、凉州词 (8)9、浪淘沙.其七 (9)10、别董大 (9)四年级下册(10首) (10)1、清平乐.村居 (10)2、宿新市徐公店 (12)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3)4、卜算子.咏梅 (13)5、蜂 (15)6、独坐敬亭山 (16)7、墨梅 (17)8、塞下曲 (18)9、芙蓉楼送辛渐 (18)10、江畔独步寻花 (19)四年级上册(10首)1、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1.鹿柴:地名。
柴,一作“寨”。
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
2.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
3.但:只。
4.返景:夕阳返照的光。
景,日光。
【简析】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辋川集》中的一首。
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
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
山之所以“空”,是因为杳无人迹。
“不见人”三字,将“空”具体化。
次句“但闻人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
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但不会无声。
“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
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一阵人语响过以后,空山又回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
三、四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林的幽暗清冷。
按理说,要描写幽暗的境界应回避光亮,诗人却偏偏写“返景入深林”。
猛一看,这一抹微弱的斜晖似乎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丝光亮,其实恰恰相反。
当“返景”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照在青苔上时,那一小块光亮与一大片幽暗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况且,那“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更漫长的幽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1、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 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2、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 了。 主题点拨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恬静、怡然自乐的生活画面,传达了词人轻 松闲适的心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注释
1、晴:与 “情” 谐音。《全唐诗》:也写作“情”。
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四年级上册
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 1、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 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译文 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 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 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主题点拨
主题点拨 这首诗描写了空山深林的幽静景象,传达出诗人心平如镜的闲 情逸致。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 1、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 形式。 2、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3、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4、可怜:可爱。 5、真珠:即珍珠。
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 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 放的情感。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 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 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怀古诗,体现出人活着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 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的豪情壮志。
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 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怀。
四年级下册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篱落:篱笆。 2、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3、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阴,树 叶茂盛浓密。 6、急走:奔跑着、快追。走,是跑的意思。 7、无处:没有地方。 8、寻:寻找。 译文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 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 也找不到了。 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诗,展现了一幅乡村恬淡自然的 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
4、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5、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6、君:你。
7、征战:打仗。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 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 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 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如果有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 阴山 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 良将的信心。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 美的酒杯。 2、欲:将要。 3、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注释
1、茅檐:茅屋的屋檐。 2、吴音:吴地的方言。 3、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4、翁媪(ǎo):老翁、老妇。 5、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6、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7、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 “无”。 8、卧:趴。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 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 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主题点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指奇袭龙城的西汉名将卫青 (一说指飞将军 李广),现泛指守卫边关的将领。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4、胡马:异族军队。 5、度:越过。 6、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 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7、还:回来 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 能回还。
8、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9、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 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 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 污。 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既写出了与朋友的离情别绪,同时也表 达了自己坚强的性格及高风亮节的情操。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6、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 弓。 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 情。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表现出初恋少女既欢喜又担 忧的微妙感受。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1、山尖:山峰。 2、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3、占:占有,占据。 4、采:采取,这里指采取花蜜。 译文 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尖,美丽的春光尽被蜜蜂占。 采集百花酿成了蜜以后,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甜? 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赞扬了蜜蜂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 精神品质。
6、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7、满:弥漫。 8、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译文 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 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 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 充满在天地之间。 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物喻人,诗人借梅花抒发了自己不求索取 的高尚情操。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 云。 2、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 时的昏黄景色。 3、谁人:哪个人。 4、君:你,这里指董大。 译文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描写了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 表现出将士们豪迈的气概。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此诗有多个版本,以校内课本为准)
注释 1、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2、头 :边上。个个:朵朵的意思。 3、淡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迹点化 成的。 4、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5、留:有流传、流布之意。
注释 1、月黑:没有月光。 2、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 帅。3. 遁:逃走。 4、将:率领。 5、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6、逐:追赶。 7、满:沾满。 译文 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 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 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主题点拨
这首诗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 生的孤独寂寞的情感。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2、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3、吴:古代国名。 4、平明:天亮的时候。 5、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6、楚山:楚山:楚地的山。 7、孤:独自,孤单一人。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 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 一段清香。 主题点拨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 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与雪花的赞美之 情。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1、常娥:原作 “姮娥”,今作 “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 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2、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3、深:暗淡。 4、长河:银河。 5、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6、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7、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 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夜夜心:指嫦娥每晚 都会感到孤单。 译文 烛影深深映上云母屏风,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面对碧海蓝天,日夜思念人 间。 主题点拨 这首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的自伤之情。 出塞 【唐】王昌龄
这首诗既是一首题壁诗,又是一首哲理诗,体会诗中所蕴含的 哲理。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