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十首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十首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解析:王安石站在瓜洲渡口,看着京口和瓜洲就隔了一条江水,而他的家乡钟山也没多远,就隔了几座山呢。
这里的“一水间”和“只隔”都感觉距离很近。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可太妙了,据说他这个“绿”字改了好多遍才定下来的。
这个“绿”字让整个江南春天的画面一下就活灵活现了,好像能看到春风吹过,江南大地慢慢变绿的样子。
最后他望着明月就想啊,啥时候这月亮能照着我回家呢,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在洛阳城里啊,秋风一吹,张籍就想家了,想写封信回家。
可是心里的想法太多太多啦,就像一团乱麻。
好不容易写完信,又担心匆匆忙忙写的信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全说出来。
送信的人都要出发了,他又把信封打开再检查检查,这个细节特别生动,就像我们现在有时候发个消息,发出去又觉得没说全,再补充点内容一样,把那种对家乡亲人浓浓的思念和牵挂表现得很到位。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解析:纳兰性德走了好远好远的路,翻山越岭,渡河过水的,朝着榆关那个方向走。
到了晚上,好多好多营帐都点起了灯,那场面还挺壮观的。
但是晚上呢,风雪交加,这个声音太吵了,把他思念家乡的心都搅乱了,连梦都做不成。
他就想啊,自己的家乡可没有这种风雪吵闹的声音,这就把他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写得很真切,让我们能感受到他那种远离家乡的孤独和惆怅。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赏析:你看那原野上,青草像毯子一样铺开,有六七里那么长呢。
傍晚的时候,晚风吹来,牧童吹着笛子,时不时传来三四声悠扬的笛音,就像一幅很美的田园画。
这个小牧童啊,黄昏后吃饱了饭,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光下睡觉了。
五年级上学期必背30首古诗

五年级上学期古诗30首1.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唐刘长卿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2.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春行即兴 (唐)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4.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戏问花门酒家翁(唐)岑参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6.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7.春雪 (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竹枝词(唐)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9.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1.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12.白云泉(唐)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3.离思(唐)元稹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14.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5.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6.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7.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8.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9.官仓鼠(唐)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语文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语文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有以下这些:
一、《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南春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句中的 “绿” 字用得极为精妙,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视觉形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二、《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此诗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 —— 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一细节描写,把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描写了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行程的艰难与环境的恶劣更加衬托出他们的思乡之情。
词中的 “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对仗工整,既写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艰辛,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四、《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运用夸张的手法,把五岭山脉和乌蒙山分别比作 “细浪” 和 “泥丸”,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可打印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 《乞巧》 - 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3. 《示儿》 - 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 《己亥杂诗》 - 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 《山居秋暝》 - 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 《枫桥夜泊》 - 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 《长相思》 - 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8. 《渔歌子》 - 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9. 《观书有感·其一》 -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 《春日》 - 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1. 《题西林壁》 - 宋·苏轼(同样常作为经典古诗学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 《石灰吟》 - 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 《竹石》 -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4. 《泊船瓜洲》 - 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5. 《秋思》 - 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五年级上册古诗必背

五年级上册古诗必背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画鸡》唐唐寅
《静夜思》唐李白
《悯农》唐李绅
《望洞庭》唐刘禹锡
《村居》清高鼎
《小池》宋杨万里
《赠刘景文》宋苏轼
《山行》唐杜牧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赠汪伦》唐李白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绝句》唐杜甫
《京口瓜洲一水间》宋王安石
《洛阳城里见秋风》唐张籍
《长征》毛泽东
《咏梅》毛泽东
《九曲黄河万里沙》唐刘禹锡
《牧童诗》宋吕岩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示儿》宋陆游
《凉州词》唐王翰
《凉州词》唐王之涣
《出塞》唐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
如需更多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建议查阅教材或询问语文老师。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朗读上册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朗读上册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古诗词的朗读和背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以及朗读时的注意事项: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朗读时注意节奏和停顿,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朗读时要注意气势和画面感,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3.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朗读时要把握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感受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朗读时要体会诗人的胸怀壮志和对远方的向往。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朗读时要感受诗人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6. 《枫桥夜泊》 -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朗读时要把握夜晚的宁静与寂寞,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7.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朗读时要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深沉,感受游子对母亲的感激。
8.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朗读时要体会农民的辛勤与付出,培养节约粮食的意识。
朗读古诗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发音,注意平仄和韵律。
- 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用声音表达出来。
- 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使朗读更加生动。
- 多读多练,熟能生巧,逐渐提高朗读水平。
希望这些古诗词能成为五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帮手,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五年级上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五年级上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1. 《泊船瓜洲》那可真是经典啊!“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看,这春风多厉害,一下子就把江南岸给吹绿了,就好像春风是个神奇的画家似的。
哎呀,我也好想让这明月赶紧照照我呀!
2. 《秋思》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写家书的心情可太真实了吧!就像我们有时候有好多话要说,又怕说不完,真的是感同身受啊!
3. 《长相思》呢,“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哇,这一路上的辛苦,这夜晚的吵闹,不就跟我们有时候遇到烦心事一样吗?难道你不想感受一下这种情境吗?
4. 《牧童》多有意思呀,“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那悠闲的牧童,在草地上吹着笛子,多惬意啊!这难道不是我们都向往的生活吗?
5. 《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哈哈,这俩小孩多机灵呀,没下雨还打伞,原来是为了让船走起来,这创意真绝了!你说他们怎么这么聪明呢?
6.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哇,这一家老小的生活,多温馨多有趣呀,那小儿调皮的样子,不就像我们小时候吗?
7. 《。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

《示儿》
陆游〔宋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林升〔宋代〕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代〕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山居秋暝》
王维〔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学期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帮你理解】泊船:停船。
泊:停泊,指停泊靠岸京口: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现在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间(jian):指之间。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録,拂绿。
还:回【请你读读】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啊,欧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引你欣赏】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帮你理解】芙蓉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市辛渐:诗人的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的属地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请你读读】冷雨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引你欣赏】这首诗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好友远去的依依不舍和保持高尚纯洁品格的决心。
黄楼送盂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帮你理解】黄鹤楼:在湖北北武汉市。
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所以称黄鹤楼。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辞:辞别。
烟花:指春天鲜花烂漫的景象。
下:顺流向下。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引你欣赏】我在黄鹌楼上送别了亲爱的老朋友,阳春三月他顺流东下去往扬州。
那远去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在天边奔流【请你读读】这首诗以烟花春色和浩瀚长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田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中【帮你理解】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王勃:(649年~676年),唐代诗人,今山西河津人。
城阙辅三秦:城城,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三秦,指现在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意思是京师长安有三秦作保护风烟望五津:意思为在江边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这里泛指蜀州。
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活中: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请你读读】京城长安有三秦护卫着,在风尘烟雾中远望,岷江五个渡口迷迷蒙蒙。
要说离别的心情,此时我和你完全一样,因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远游他多的人。
好在四海之内,都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
不要在分手的路口,让儿女情长的泪水活湿自己的佩中。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帮你理解】清平乐:词牌名吴音:吴地的方言。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取乐。
翁姐:老翁和老妇。
无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淘气。
引你欣赏】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请你读读这首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帮你理解】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嚷亮。
林越: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想要。
捕:提鸣:叫。
立:站立【请你读读】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引你欣赏】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的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帮你理解】王士被:(1634年一1711年),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
签:笠帽。
扁舟:小船。
丝轮: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
樽:酒杯。
【请你读读】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拿着一丈长的渔线和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引你欣赏】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表达了渔人独钓的逍遥自在和怡然自得题李凝幽居(唐)贯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帮你理解】李凝:诗人的友人。
贾岛:(7779年~843年),唐代诗人,今北京房山人。
少:不多。
邻并:邻居。
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
幽期:隐居的约定。
负言:指食言,失信的意思。
【请你读读】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从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鸟儿梄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引你欣赏】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帮你理解】寻:寻访。
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言:回答,说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请你读读】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己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引你欣赏】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和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仰幕ト算子·咏梅(当代)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没时,她在丛中笑。
【帮你理解】优: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请你读读】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引你欣赏】这首词主要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和坚贞,诗人借咏梅来鼓舞全国人民要有威武不屈的品质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帮你理解】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今河南洛阳人。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悬:挂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江春:江南的春天乡书:家信归雁:北归的大雁。
【请你读读】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江南已入初春。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引你欣赏】这首诗描写了冬末春初,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帮你理解】左迁:降职。
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近龙标:古地名,在今湖南省黔阳县。
杨花:柳絮。
子规:指杜鹃鸟。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在今潮南省西部。
与:给。
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夜郎。
杨花落尽,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叫,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天上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您到夜郎以西。
【引你欣赏】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月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思念和关怀之情,以及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
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帮你理解】汉江:汉水。
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宋之问:(约656年一约712),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
岭外:指广东的皊南地区,唐イ代的罪臣常常被流放到这个地方。
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请你读读】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乡那边过来的人。
【引你欣赏】这首诗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
过故人庄唐)孟洁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帮你理解】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具:准备。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
黍(sh):黄米饭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邀:请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墙。
斜:倾斜开:打开。
轩:窗户。
面:面对。
场:打谷场、稻场。
围: 菜园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农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请你读读】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好客的他邀请我到他家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翠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来这里观赏菊花。
【引你欣赏】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