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双语教育概述(DOC)
双语教育概述

《双语教育》讲义教学进度安排:1.双语教育概述(1)•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双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2.双语教学活动的建构(1)•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评价•小学双语教学常用课堂用语(1)3.小学数学双语教学课例分析及实践(4)•小学数学教学专业词汇•课例分析•教学实践4.小学科学双语教学课例分析及实践(5)•小学科学教学专业词汇•课例分析•教学实践5.小学艺体学科双语教学课例分析及实践(6)•小学艺体学科教学专业词汇•课例分析•教学实践参考书目:1.《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王斌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双语教学纵横谈》,赵慧,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3.《数学双语教学手册》(小学),龚德辉,苏晨杰,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4.《双语教师手册:中小学英语口语手册》,黄建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5.《双语教师手册:小学数学与科学分册》,黄建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第一讲双语教育概述一、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1、双语教育的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外语・第一语言:通常等同于本族语或母语,指一个人从小就从父母或周围正常的社会环境中自然习得的并用于交际目的的语言。
准确地说,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是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母语mother language 指本民族的语言(native language)或一个语系中作为其他语言共同起源语的语言(parent language),如拉丁语被认为是法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等所有罗曼语的母语。
・第二语言:国内的另外一种语言,与第一语言相对,一般是在掌握母语之后通过学习或者习得而掌握的一种语言。
第二语言往往具有官方地位,是所在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方面。
第二语言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以外,还可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学得或习得。
中国大陆的官方语言是中文(普通话)。
1、幼儿英语教学法语言领域双语教学理论概述

(二)双语和双语教育、外语教育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简单地说,双语就是两种语言,以及对这两种语言的掌握和运用。
•“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也称双语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和造就双语人才的教育模式。它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并非总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同一教育机构中,学生同时学习两种语言,并通过两种语言学习其他知识。我国在幼儿园实施汉英双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双语幼儿,满足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培养双语幼儿并不能以牺牲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双语教育也要达到与单语教育相同的非语言目的。
(三)实施幼儿英语教育目标的注意事项
1、在幼儿一日的生活教育目标中自然渗透英语;
2、把英语学习当成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来对待;
3、在幼儿园的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活动领域渗透英语;
4、开展综合英语主题活动
幼儿双语教育
幼儿双语教育(或称学前双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儿童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习惯,通过创设环境,培养学前儿童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幼儿双语教育的实质是语言教育,实施是全领域教育,它的目标应是全人教育。(孔宝刚)
幼儿的双语教育通过将语言渗透于不同的学科,让儿童在完成学科学习的同时自然地习得双语能力,理解人类的多元文化,它不同于单纯以语言教育为目的的语言课程。双语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双语能力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不能损害“母语教育”,不能以牺牲母语为代价。母语教育是提供和实现基本教育需要的先决条件,同时,母语作为本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载体,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文化归属意识”乃至世界观的建构。
双语教育入门课程

双语教育入门课程引言:“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学习语言,就是学习一个文化。
” 双语教育,作为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当今的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双语教育的定义、特点、优缺点、适用人群以及入门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
双语教育的定义:双语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以两种语言为教学媒介,以达到全面、协调地发展学生双语能力的教育方式。
双语教育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将两种语言协调地融合在教学中。
双语教育的特点:1. 培养双语思维能力:双语教育注重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更是培养学生双语思维的能力,使其能够在两种语言之间自如地切换。
2. 增强文化意识:通过双语教育,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两种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并且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3. 个性化学习:双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实现个性化教学。
4. 开放性教育:双语教育的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教学内容更加广泛,能够跨越国界和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双语教育的优缺点:优点:1. 开拓国际视野:双语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了解更加广泛且深入的国际视野。
2. 提升语言水平:学生在双语教育中接受专业化的教育,可大大提升语言技能,甚至可以成为语言专家与翻译。
3. 竞争优势:双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可以涉足更多领域。
缺点:1. 教育成本高:实施双语教育需要消耗更高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而且需要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2. 学生负担加重:学生需要面对双语学习的压力和负担,这对于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影响其学习效果。
适用人群:双语教育并非适合所有学生,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适用人群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 具有卓越语言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其天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学习兴趣将成为他们在双语教育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2. 国际化背景极强的学生,他们身处于异国他乡,双语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并且带有一定的职业发展目标。
学校双语教育方案

学校双语教育方案双语教育是一种以提供学生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方案。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交流合作的增加,双语教育在各个国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推广。
本文将从双语教育的定义、双语教育的价值、双语教育的实施方式和优化双语教育方案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双语教育的定义双语教育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学习两种语言,其中一种是母语,另一种是外语。
这种教育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双语教育的价值1.语言能力提升:通过双语教育,学生可以在母语之外学习一门外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同时,通过双语环境的沉浸学习,学生在口语和写作等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2.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双语教育培养学生具备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双语学习更深入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并增强他们的全球视野。
3.就业竞争力提升: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具备双语能力的求职者更具竞争力。
双语教育使学生具备更广阔的就业机会,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工作环境。
三、双语教育的实施方式1.全日制双语教育:学校在教学中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
学生根据自身母语水平和年级进行分班教学,同时学习两门语言,并在不同科目中实施双语教学。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但也要求学校提供足够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2.双语阅读:学校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和学习外语。
通过提供丰富的双语阅读材料和资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书籍进行阅读和学习。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
3.国际交流项目:学校与国外学校开展交流项目,提供学生与国外学生互动和合作的机会。
通过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并培养出国留学和国际合作的意识。
四、优化双语教育方案1.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双语课程的学习内容和难度,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语言能力,并具备应对不同学科课程的能力。
双语和双语教育概述

(2) 认为英语比母语重要,忽视母语学 习的重要性,本末倒置。
双语和双语教育概述
三、 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对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概念理解的偏差
(3) 认为英语教育可以开发智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认 为学习英语越早将来的英语成绩就会越好, 认为单词背得多就是英语学得好。
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与活动指
导
双语和双语教育概述
31 一、 双语和双语教育的界定 2 二、 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现状 3 三、 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双语和双语教育概述
一、 双语和双语教育的界定
(一) 双语的
定义
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他日常 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 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中。所谓的 双语人才就是指能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 进行交际、工作、学习的人。
双语和双语教育概述
一、 双语和双语教育的界定
(二) 双语教 育的定
义
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 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 的基础上,培养其对第二语言(主要是 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 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 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 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三) 社会环境方面的不足之处
1.双语语言学习 环境的缺失
2.理论研究薄弱
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与活动指
导
双语和双语教育概述
一、 双语和双语教育的界定
(三) 学前儿童双语学习与教育
1.以教育者作为 参照物分配两种 语言的双语教育
2.以时间为参 照物分配两种语 言的双语教育
3.以活动内容 作为参照物分 配两种语言的 双语教育
双语教学各国高校双语教学实践

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学生外语水平
促进学科知识的传播
通过双语教学,学生能够在实际学科 学习中提高外语听、说、读、写等方 面的能力,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双语教学能够将国际先进的学科知识 引入国内,推动学科的国际化发展, 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培养国际化视野
双语教学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国家 的文化、历史和思想观念,培养具有 国际视野的人才。
03 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 策
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
01
02
03
04
语言障碍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使用第二 语言进行学习,导致学习效果
不佳。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学习方 式和理解上可能存在差异,影
响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不足
双语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 ,如教材、师资等,可能面临
资源不足的问题。
教育政策与环境
教育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可 能影响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推广
。
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 力,确保教师能够有效
地进行双语教学。
丰富教学资源
开发更多适合双语教学 的教材和教辅,为学生 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 学习能力,制定个性化 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双语教学起源于欧洲早期的殖民 地教育,旨在培养能够跨文化交
流的公民。
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开始 重视双语教学,将其作为培养国际 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现状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双语 教学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并不断探 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应用

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应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双语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和研究热点。
双语教育不仅在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模式、实际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双语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模式,这一理念源于多种语言及文化共存的社会需求。
双语教育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双语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持之一。
根据这一理论,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受个人、文化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克拉申(Stephen Krashen)的输入假设认为,理解输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
双语教育通过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习得第二语言,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同样为双语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他认为,儿童在不同的认知阶段对环境的理解能力不同。
而双语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认知体验,通过两种语言进行思维训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维果斯基(Lev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双语环境中的社交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双语教育不仅涉及语言学习,还孕育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通过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能够促进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有助于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授两种语言的过程中,自然会引入两种或更多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时也汲取文化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双语教育的实施模式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实施环境,双语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模式来进行运作。
这些模式主要包括:(一) 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CLIL)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什么是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由英语“bilingualeducation”翻译而来。
国外有关双语教育的界定不下几十种,但可以把它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两种: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学科内容的教育。
幼儿双语教学是指双语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的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的训练,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凋发展。
母语教育与双语教育的区别母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就听到、使用的语言,它是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自然习得、发展起来的;双语能力即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并根据需要能进行适时、恰当的切换。
母语教育和双语教育的区别在于:一、母语教育是本,即:母语教育是外语教学和双语教育的基础,这个基础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母语教育是外语教学的思维、文化和情感基础。
母语教育是伴随着一个人的出生就开始的,是自然习得的,其水平又通过学校教育而得到提高。
随着母语的获得和水平的提高,思维能力随之发展,一种文化、情感也随之形成。
对于一个中国儿童,在语言思维上,“妈妈”、“唱歌”就是他今后学习“mother”和“sing”的基础;在文化上,他开始接触并深入心灵的都是饺子、春节,有了这样牢固的母语文化基础,对以后出现的“sandwich”、“Cllristmas”,就只是产生了解和尝试的心理;在情感上,炎黄子孙、国旗国歌早己融入他的血脉,如果有一天在国外,如在英国,听到英国人唱英国国歌时,他自然有一种冲动,想唱《义勇军进行曲》!第二,母语教育是外语教学的语言基础。
儿童在母语教育中获得了母语学习的能力,如拼音、造句、朗读等。
有了汉语的拼音能力,就很容易掌握英语音节或单词的拼读方法;有了汉语朗读基础,在读英语文章时,就会有切换、断句的意识和能力;有了汉语诗词的韵律基础,就能较快认识和区别英语诗歌韵律的特点。
总之,有了母语的基础,才能将英语与汉语的相同语言现象实现快速正迁移,才能将主要精力和时间较多地投入到那些不同点上,取得快速、高效的英语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语教育》讲义教学进度安排:1.双语教育概述(1)●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双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2.双语教学活动的建构(1)●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评价●小学双语教学常用课堂用语(1)3.小学数学双语教学课例分析及实践(4)●小学数学教学专业词汇●课例分析●教学实践4.小学科学双语教学课例分析及实践(5)●小学科学教学专业词汇●课例分析●教学实践5. 小学艺体学科双语教学课例分析及实践(6)●小学艺体学科教学专业词汇●课例分析●教学实践参考书目:1.《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王斌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双语教学纵横谈》,赵慧,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3.《数学双语教学手册》(小学),龚德辉,苏晨杰,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4.《双语教师手册:中小学英语口语手册》,黄建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5.《双语教师手册:小学数学与科学分册》,黄建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第一讲双语教育概述一、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1、双语教育的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外语●第一语言:通常等同于本族语或母语,指一个人从小就从父母或周围正常的社会环境中自然习得的并用于交际目的的语言。
准确地说,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是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母语mother language 指本民族的语言(native language)或一个语系中作为其他语言共同起源语的语言(parent language),如拉丁语被认为是法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等所有罗曼语的母语。
●第二语言:国内的另外一种语言,与第一语言相对,一般是在掌握母语之后通过学习或者习得而掌握的一种语言。
第二语言往往具有官方地位,是所在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方面。
第二语言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以外,还可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学得或习得。
中国大陆的官方语言是中文(普通话)。
在闽语区、粤语区、客语区、吴语区等区域的老一辈居民多以普通话作为第二语言,一部分新生代则改用普通话为第一语言。
香港的第一语言是广东话,第二语言是英语和普通话。
对他们来说国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而闽南话、客家话、原住民各族语言和外省家乡话是他们的母语。
而台湾年轻一代的人口中,因为大多数是在国语环境下成长,因此国语变成他们的第一语言(即是母语),而本来应该是母语的台湾话、客家话、原住民各族语言和外省家乡话等,就变成第二语言或者不再使用。
2014年为止台湾人的第二语言,主要是以英语为多,另外台湾历史上曾受到日本统治,因此一些老人和部分年轻人会以日语为第二语言。
●外语:一个国家本族语以外的语言,并不是在国内用于交际的语言。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与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往。
(2)、双语、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概念界定●双语:bilingual ——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In everyday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 reads, 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 but a bilingual person usually has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 language than of the other.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
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语言的。
●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 ——teaching academic content in two languages,in a native and secondary language with varying amounts of each language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gram model. 双语教育就是同时使用两种语言实现在教育内容和语言发展方面目标的系统性教育,它应包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校园活动、校园环境、师生交往等全部学校教育活动,以及外部环境、国家政策、经济因素等方面。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 / instruction ——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 Bilingual education programs may be of different types and include: a) the use of a single school language which is not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an immersion program. b) The use of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enters school but later a gradual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use of the school language for teaching some subjects and the home language for teaching others.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c) The partial or total use of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 enters school, and a later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school language only.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双语教学”项目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A) 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
B) 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
C) 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简言之,“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的界定是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
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同时使用法语和英语,并以法语为其官方语言一样。
或者,某个西藏同胞既可以在家里用藏语和家人交流,也可以用汉语在工作单位与同事交流。
比较而言,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比较符合狭义的双语教育的界定,即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
因此,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3)学前双语教育与小学双语教学●学前双语教育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儿童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培养学前儿童对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其根本是对幼儿进行英语的启蒙教育。
特点:✓在有条件的地区或幼儿园适当开展,而非大面积的扩大或普及;✓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积极的态度,不能削弱对母语的学习;✓英语的习得要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结合;✓按照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双语活动;✓将英语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和五大领域的学习活动中。
●小学双语教学是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一部分。
它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借助汉语和英语两种教学语言媒介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英语思维能力和用汉语和英语两种思维的转换能力,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特点:✓在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适当开展,或大面积的扩大或普及;✓将双语教学引入学科课程的学习,改变注重语法和词汇讲解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性的教学途径;✓主要通过常规的课堂活动来开展双语活动;(4)外国语学校和双语学校●外国语学校是指以外语课程为特色,强化外语教学,学生的外语水平见长的学校。
随着教育改革在全国的不断推进,新型的外国语学校逐步拓展课程设置,成为外语突出,综合发展的全日制学校。
(成都20余所外国语学校,绵阳地区5所;成都双语幼儿园50余所,绵阳16所双语幼儿园)●双语学校是指通过两种语言的教学,以发展学生两种语言的能力为目标,最终培养具备双语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学校。
双语教学在实践运作中的定位相当高,双语学校必须按照对学校条件、师资力量、课程结构、教材选定和学生层次等方面的严格标准来实施双语教育。
双语学校把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以学生的外语能力突出、各学科平衡发展、人文素养深厚作为学校教学的目标。
双语学校不仅注重第二语言本身,最根本的是将第二语言习得贯穿于整个学校的管理、教育和各个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创设语言环境和不断强化教学语言,用教学语言来促使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外国语学校是把第二语言作为重点课程的学校,强化第二语言课程教学成为它的显著特色。
2、双语教育的属性和目的(1)、双语教育的属性大体可以分为添加性双语教育和缩减性双语教育两种类型。
●添加性双语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是采用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作为教学语言, 而是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 其目的不是准备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 而是培养学生掌握两门语言, 成为双语人才。
因此, 在实施双语教育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继续使用他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
譬如, 加拿大在英语学生中实施沉浸式双语教育, 以第二语言法语作为教学语言, 其目的是追求多元, 建立理想的双语制度和双元文化, 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和法语两门语言, 成为英怯双语人才, 但是允许学生继续使用英语。
●缩减性双语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是采用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作为教学语言, 而是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 其目的是准备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