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生物专题:酶和ATP 课件高中生物精品公开课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酶与ATP二轮精讲标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酶与ATP二轮精讲标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过氧化氢酶
5、实验结论:
Fe3+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九分。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九分。
〔1〕图A中,反响物到达某一浓度时,反响速度不再
上升,其原因是:受反响液中酶浓度的限制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是: 酶反响〔的3最〕适图温B中度,
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4〕将装有酶与反响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 ℃
腺苷
一个 磷酸基团
AMP ADP
两个 磷酸基团
三个 磷酸基团
ATP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九分。
ATP与ADP的转化关系
能量
ATP


Pi
Pi
ATP
ADP
能量

ADP+ Pi+ 能量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九分。
ATP形成的途径
动物
植物
ADP + Pi + 能量

ATP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九分。
1、试管分组并 分 装等量底物
2、试验单一变量处理
等量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酶
Fe3+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九分。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
淀粉酶溶液
斐林试剂
淀粉溶液
砖红色 沉淀
淀粉酶溶液
斐林试剂
蔗糖溶液
60OC 5min
沸腾 1min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九分。
3、观察并检测 4、实验现象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九分。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九分。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酶和ATP(共30张PPT)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酶和ATP(共30张PPT)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酶和ATP
• [2018备考 最新考纲] •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2.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及酶的专一性 3.ATP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1. 基础自主复习 回扣教材 自主梳理 夯实基础
•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 1.酶本质的探索过程 • (1)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没有①____酵_母__活__细_胞___ 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脑思考及各种吸能反应。
2.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
(1)ATP 水解: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 分子中○33 __远__离__腺___苷__的高能磷酸键很
容易水解,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ATP 形 成 : 在 有 关 酶 的 催 化 作 用 下 , ADP 可 以 接 受 能 量 , 同 时 与 ○34
3. 热点题型讲练 精讲精练 考题感悟 规范解答
•下列相例关1 叙(述20错16误年的江是苏(卷B)如)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 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 • 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 • 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例 2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
二、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1.原理解读
(1)2H2O2过氧―― 化→氢酶2H2O+O2↑。
(2)pH 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 O2 的生成量,可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燃烧 的情况来检验 O2 生成量的多少。
2.实验设计思路
H2O2溶液+pH1酶液
H2O2溶液+pH2酶液 ⋮
―检―测→O2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3讲酶和atp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3讲酶和atp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12/9/2021
(3)设计该实验的基本思路:先用配制好的一系列等浓度梯度的pH缓冲液分别处 理该酶,再分别加入等量的酚类物质,适宜时间后检测各组的酚类物质含量。
12/9/2021
考点二 细胞内的能量通货——ATP
1.(2016课标全国Ⅰ,4,6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12/9/2021
2.酶都有适宜的温度和pH,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某种酶的最适pH,请写出简要 设计思路。 [提示]设计实验时需设置一系列不同pH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最后根据实 验现象得出结论。酶促反应所需时间最短的一组对应的pH最接近最适pH。
12/9/2021
考向一 围绕酶的本质、功能与特性,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1.(2019广东惠州调研)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C.温度不同,酶的活性就一定不同 D.RNA聚合酶、DNA聚合酶和解旋酶都作用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3)现要求探究酚氧化酶的最适pH,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12/9/2021
答案 (1)利用高温使酚氧化酶变性失活 酚氧化酶在此温度范围内活性较 高,可催化酚类物质充分氧化 (2)强碱使酶失去活性 强酸物质 蛋白酶 (3)先用配制好的一系列等浓度梯度的pH缓冲液分别处理该酶,再分别加入 等量的酚类物质,适宜时间后检测各组的酚类物质含量
12/9/2021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2.3《酶和ATP》ppt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2.3《酶和ATP》ppt课件

命题直击
-13-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1.(2015海南生物)下列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关闭
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项正确;脲酶能特异性地催化尿素分解成 氨和CO2,B项正确;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淀粉酶水解淀粉,二者都属于水解酶类,C项 正确;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可被纤维素酶水解;细菌细胞壁的
-6-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命题直击
-7-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①图甲、图乙曲线表明: a.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 酶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b.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因分子结构被破坏而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 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②从图丙和图丁中可以看出: a.pH和温度是影响酶活性的两个因素; b.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同时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酶 作用的最适pH。
命题直击
-22-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整合提升 题型突破 题组训练
1.(原创)下列有关酶的实验中自变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鉴定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待测酶溶液和已知蛋白液
B.验证酶的高效性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与底物相对应的酶溶液
D项C.酶正1确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产生过多的产物A
关闭
解析 答案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2 细胞代谢 第1讲 酶与ATP课件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2 细胞代谢 第1讲 酶与ATP课件
四 pH影响 和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淀粉
—— 产生气泡的快慢 斐林试剂 是否有砖红色沉淀
A.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酶有催化作用 B.实验二中检测试剂可用斐林试剂 C.实验三中底物选择不合理 D.实验四实验设计方案合理 【解析】 通过有无酶可以探究酶的催化作用,A正确;在验证酶 的专一性实验中用淀粉酶分别处理淀粉和蔗糖时,可用斐林试剂检测结 果,B正确;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会干扰实验结果,C正确;实验四中 不合理的原因为斐林试剂的碱性会干扰实验的pH,且酸性条件会促进淀 粉分解,D错误。
到最终提取物中只有一种放射性代谢产物,该物质即为CO2转化成的第 一个产物。
9.解释“正其行,通其风”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提示:“正其行”要求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面积,“通其风”要求 空气流通,增加CO2的利用率,以此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促 进作物生长。 10.大棚种植使用有机肥有利于增产,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 析原因。 提示:有机肥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时会释放CO2,增加了大棚中 的CO2浓度,进而促进了光合作用,为作物自身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和能 量,因此有利于增产。
第一讲 酶与ATP
核心考点一 酶
1.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
2.酶的作用机理分析
3.辨析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的三类曲线 (1)酶的特性曲线
①图1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高效性 ②图2中两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专一性
(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
①分析图1和图2: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②分析图3: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P点以后的限制因素则是间结构遭到破坏
B.酶促反应过程中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将导致酶不能重复利用 C.EfP-Ⅱ和Sub与CTH反应后,与CU的反应活性几乎为0,说明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D.实验结果能验证酶与底物作用符合“诱导契合-锁钥”模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3讲酶与atp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3讲酶与atp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物质或基团,②④表示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物质①表示鸟嘌呤
B.化学键②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吸能反应
C.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
D.若化学键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DP
2.(2019天津理综)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 B )
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12/9/2021
14
考点一
考点二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考向 1 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
1.(2019山东济宁质量检测)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D.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12/9/2021
23
12/9/2021
★★☆
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光合作用和 细胞呼吸的 过程及内在 联系
2019·天 津卷,3 2017·天 津卷,6
多以代谢过程图、曲线图为信息 载体,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 ★★★ 过程。考查科学思维
12/9/2021
2
高考命题考 点
高考真题 印证
命题角度·素养立意
频率 预测
光合作用 和细胞呼 吸的影响 因素
12/9/2021
13
考点一
考点二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神经细胞中的ATP来自在线粒体中发生的有氧呼吸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X物质的浓度,因变量是细胞死亡的比例和细 胞内ATP的浓度 C.据图分析,细胞死亡的比例增加的直接原因是细胞内ATP浓度下 降,能量供应减少 D.若将质量浓度为4 ng/mL的X物质注射到大鼠体内,其小肠的消化 和吸收功能会受到抑制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精品 第7讲 酶与ATP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精品 第7讲 酶与ATP

题组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 3.(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abc与abd为不同类型的酶促反应实验 曲线,有关曲线的判断错误的是( D )
A.曲线abd,若X为时间,Y可表示某一化学反应产物的产量 B.若曲线abc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则c点时酶结构中的肽键数与b点时 相同 C.曲线abd,若X为底物浓度,Y可表示反应速率,bd不再增加可能是酶浓度 的限制 D.曲线abc,若X轴为pH,Y为酶的活性,则b点时酶的最适温度高于a点时的 最适温度
3.酶的特性(连线) 答案:
【深挖教材】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后发现甲酶的活性基本不变,而乙 酶丧失活性,推测甲、乙两种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甲酶是RNA,乙酶是蛋白质;用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后甲酶的活性基本不 变,表明甲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乙酶能被蛋白酶破坏,其活性丧失,表明乙酶是 蛋白质。
解析: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 过氧化氢酶;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过氧化氢酶的数量增加,在一定范围内 催化作用增强,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酶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可以重复使 用,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过氧化氢的含量有限;分析题图可知, 温度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适宜。
易错点拨 酶的探究实验中检测试剂的选择 (1)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检测底物是否被 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 糖是否被分解。 (2)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 试剂“宜”选用碘液,“不宜”选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鉴定时需要水 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2.实验步骤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和ATP课件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PPT

酶和ATP课件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PPT

模 · 对点演习
考向二 围绕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考查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2.(2019山东潍坊期中)如图为某酶促反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物浓度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 A.该反应中酶的最适温度是40 ℃ B.实验过程中pH的变化不会对该实验产生影响 C.20 ℃条件下,t3时提高10 ℃,产物浓度会增加 D.60 ℃条件下,t2时增加底物的量不会改变产物浓度
模 · 对点演习
考向三 围绕与酶有关的实验,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3.(2020山东泰安三模)某小组为了解某种加酶洗衣粉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 将相同大小的蛋白块置于等量且相同适宜浓度的加酶洗衣粉溶液中,蛋白块 消失所需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 A.该洗衣粉水解脂肪的最适温度也是45 ℃ B.B和C两点催化效率相同的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相同 C.若改变洗衣粉溶液的pH,则A点会向左或向右移动 D.若减小洗衣粉的浓度,A、B、C三点均向上移动
模 · 对点演习
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分析题图可知,该洗衣粉中具有蛋白质水解酶,其最 适温度为45 ℃,但无法判断是否含有脂肪水解酶及其最适温度,A错误;酶在C 点温度下催化效率下降是由于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B点酶的空间结构 并未破坏,B错误;若改变洗衣粉溶液的pH,不会使酶的最适温度发生改变,只 会改变酶的催化效率,故会使A点向上或向下移动,C错误;若减小洗衣粉的浓 度,即降低酶的量,会延长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则A、B、C三点均向上移 动,D正确。
酶和ATP课件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PPT【P PT实用 课件】
酶和ATP课件高三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PPT【P PT实用 课件】
(3)酶的影响因素 ①温度和pH
模 · 对点演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酶活性:影响酶活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温度、pH

② 酶浓度

③麦芽糖(底物)浓度。
(3)若利用麦芽糖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自变量应为 酶的种类或底物的种类;
若利用麦芽糖 .
一系列温度梯度的实验组

[思维拓展]
(1)某同学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不选用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
解析:酶甲是蛋白质,酶甲与金属离子X结合后,酶甲的活性改变,但是其肽 键结构并不改变,故酶甲与金属离子X结合后,酶甲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 紫色反应;金属离子X是酶甲的抑制剂,金属离子X与酶甲结合使酶甲降低 反应活化能的能力减弱;酶甲与金属离子X结合后,酶甲的活性改变,但是 不会改变酶甲的专一性;底物浓度不会增强酶的活性,高浓度的物质甲不 能提高酶甲的活性。
归纳总结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机理
考向二 围绕酶相关知识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典例引领2] (经典高考)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 组:A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 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3)乙同学的实验设计能否得出结论?
,为什么?

(4)丙同学的实验设计可能得不到实验结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解析:(3)乙同学所采用的实验材料是麦芽糖和葡萄糖,这两者都是还原糖,用斐林
试剂鉴定所得的实验结果相同,所以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4)丙同学最后采用碘液进行鉴定,由于蔗糖及其水解产物与碘液没有显色反应,
[解题思路]
[模拟训练1] (2020·皖南八校联考)金属离子X能作为抑制剂与酶甲(化学本 质为蛋白质,可将物质甲分解)结合,从而改变酶甲的活性。在适宜温度、pH 等条件下,将酶甲与金属离子X的混合液均分为若干份,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 等量物质甲溶液中,检测发现,物质甲的水解速率随物质甲溶液浓度的升高而 增大。下列分析与该实验不符的是( D ) A.酶甲与金属离子X结合后,酶甲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金属离子X与酶甲结合使酶甲降低反应活化能的能力减弱 C.金属离子X与酶甲结合后不会改变酶甲的专一性 D.高浓度的物质甲能提高酶甲的活性促进物质甲分解
[模拟训练2] 下表为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设计的三组实验,用以验证酶 的专一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组
B组
所用酶制剂 所用试剂

5 mL淀 粉溶液
5 mL蔗 糖溶液
淀粉酶
斐林试剂

5 mL麦芽 糖溶液
5 mL葡萄 糖溶液
麦芽糖酶
斐林试剂

5 mL淀 粉溶液
5 mL蔗 糖溶液
淀粉酶
碘液
(1)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正确的使用方法: (2)预期甲同学得到的实验现象:
。 。
解析:(1)斐林试剂的成分: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乙 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鉴定还原糖时,要将甲液和乙液 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到待测溶液中,再水浴加热。 (2)由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还原糖),不 能将蔗糖(非还原糖)水解,所以用斐林试剂鉴定时,A组出现砖红色沉淀,B 组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答案:(1)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注入待测溶液,再水浴加热 (2)A组出现砖红色沉淀,B组没有
温度升高会引起H2O2分解,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2)小明同学用麦芽糖为材料验证酶具有高效性,他应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一组为加适量麦芽糖酶溶液,另一组加等量相应无机催化剂溶液 。
考向特训 考向一 围绕酶的本质、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考查理解能力及获取 信息能力 [典例引领1] (2017·全国Ⅱ卷)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3讲 酶和ATP
知识盘点 思维串联
热点突破 凝练素能
突破热点专项 达到知识融通
热点一 酶的本质、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情境引领
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 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图甲的模型能够解释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 ) 提示:图甲可知,酶与底物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该模型可以解释酶的催化作用具 有专一性,但该图模型不能解释酶的高效性。 (2)图甲中的b能降低a参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 提示:图甲中a表示酶,其可降低物质b水解的活化能。 (3)适当升高温度后重新测定,图乙中的f点将上移。( × ) 提示:图乙曲线是最适宜温度条件下的曲线,温度升高或降低,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因此适当升高温度后重新测定,图乙中的f点将下移。 (4)图乙中f点以后,限制催化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量。( √ ) (5)麦芽糖酶的活性与温度、pH有关。( √ ) (6)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 ) 提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生物体内能发挥作用,在生物体外,只要条件适宜,也能 发挥作用。
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
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特性有
(答出两点即可)。
[解题思路]
答案:(1)B (2)加快 (3)不变 60 ℃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 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和专一性
[基础回顾] (1)酶的本质及生理作用
化学本质 合成原料
绝大多数是 蛋白质 .
氨基酸 .
合成场所
核糖体 .
少数是 RNA . 核糖核苷酸 .
主要是细胞核(真核细胞)
来源 一般来说,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
作用场所 生理功能
细胞内、外或生物体外均可 催化作用 .
(2)影响麦芽糖水解反应速率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