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大型公共建筑设计
大型公共建筑场馆设计

大型公共建筑场馆设计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大型公共建筑场馆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活动场所,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这些场馆的建设对城市的形象、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好大型公共建筑场馆设计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安全和美观等方面的需求。
本文将从设计的几个方面来谈谈大型公共建筑场馆的设计。
一、空间功能设计大型公共建筑场馆具有复杂的功能,例如展览、演出、体育比赛等。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场馆的使用需求。
首先,需要确定场馆的空间布局,如内部楼层、走廊、休息区等。
其次,根据场馆的使用需求,确定其使用场景。
比如,展览场馆需要相对宽敞、明亮的空间,舞台剧场则需要能够与观众有良好互动的布局。
最后,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场馆多种功能的无缝转换,例如演出和体育比赛之间的转换。
二、建筑外观设计公共场馆的建筑外观的设计与城市的形象密切相关,对公众的印象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建筑外观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场馆的文化内涵、地域特色以及城市氛围等方面。
一些颜色、线条或结构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建筑实体的功能,同时与城市空间景观相协调。
三、环保节能设计大型公共建筑场馆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资源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环保和节能。
首先,需要根据建筑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当地气候类型,采用合适的能源和资源。
再次,采用更加环保和节能的建筑构建技术,如优化建筑结构、使用节能建材、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等。
四、安全设计公共建筑场馆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安全设计。
建筑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场馆的使用群体,如年纪、身体状况等。
此外,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的安全保障,例如,避免过度靠近地震活动带,避免火灾发生的隐患等。
五、交通设计在场馆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交通也是一个关键点。
首先,建筑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场馆的交通可达性,如道路、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方案,以及道路、轨道、停车场等内部交通组织形式。
文化馆设计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文 化 馆
■
内部空间的组织
2. 简捷的活动流线 区分各功能空间人流特点,并据此作出布局安排。
观演空间、学习辅导 游艺空间、工作管理 交谊空间 展览空间
集中而有序 分散而无序 集中而无序 分散而有序
集中而有序——紧邻门厅,必要时设单独出入口, 以最短捷的流线集散。
集中而无序——集中在独立区域,必要时设单独出 入口,避免对其他部分的交通干扰。
南京文化艺术中心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文 化 馆
■
概念简述
性质与作用:
新中国诞生以后成立,是政府设立的群众文化 事业机构。
地段或区域的中心、标志性建筑。
交往、交流、休闲、娱乐、宣传。 建筑特征: 综合性—活动内容复杂。 多用性—活动形式各异,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建筑 空间表现形式均应具备多用性和灵活性,实现一室 多用和空间的综合利用。 地域性—与城市环境的特殊密切关系,在设施内 容、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应予充分的体现。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文 化 馆
■
功能使用要求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文 化 馆
■
功能使用要求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文 化 馆
■
功能使用要求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文 化 馆
■
功能使用要求
(2)游艺用房
组成部分:
——棋牌、球类、电子游戏室、台球、健身健美武术、 游泳、保龄球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建筑各组成部分会 有差异。 设计原则: ——必须适应群众心理、情趣和不同爱好的需求。 • 游艺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要求: 大游艺室65㎡;中游艺室45㎡;小游艺室25㎡。 • 净高不宜<3.4米,兼作健身房时,不宜<3.6米。
大型公建设计解析

竖向管井 地下空间:地下停车库、人防地下室 建筑防火、无障碍设计 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适用性、功能灵活可变,节能,环保
(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经济等)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概述
建筑总体布局
●强化总体设计观念,综合考虑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研究建筑群体空间形体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 建筑风格与城市风貌的关系:做好建筑整体风格定位 内外部空间应适应城市规划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要求
●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基地出入口设置及各流线组织应遵循城市交通规划要求 遵循城市规划控制要求,包括建筑退线、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 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停车数量、干道开口位置等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概述
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类型
综合办公建筑(大型机关、企业、银行金融保险、电信、科研机构) 旅馆建筑 高层商住楼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 交通建筑:汽车、铁路客运站、航空港及综合体 会展建筑:会展中心(展览、会议、接待) 体育建筑:体育中心、体育场馆 观演建筑:剧场、会堂 医疗建筑:医院综合医疗大楼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概述
建筑与城市空间结合方式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概述
建筑空间组织:
1、并置式:水平并置 2、叠加式:竖向叠合 3、相贯式:横向并置与竖向叠合相结合 4、中心式:以中庭或庭院等为复合空间的组织核心,各功能空间呈辐射状 5、分离式:通过形体、广场、庭院实现联结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概述
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体设计应根据建筑性质满足其室外场地及环境设计要求 应分区明确,交通组织、人车流线合理,做好场地环境设计
大型公共建筑课程设计

大型公共建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型公共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原则、建筑风格及构造特点。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原理分析大型公共建筑案例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大型公共建筑设计草图表达和方案构思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建筑之美的热情。
2. 增强学生对我国建筑文化的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在建筑设计中遵循绿色、生态、环保原则的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设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型公共建筑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了解公共建筑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分析各类公共建筑的特点及适用场景2. 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原则与风格- 学习建筑设计的八大原则- 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及其影响3. 大型公共建筑的构造特点与建筑技术- 研究建筑构造的基本要素及功能- 了解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4. 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发展历程与案例分析- 回顾我国公共建筑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性建筑- 分析经典案例,了解设计理念及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5.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探讨公共建筑设计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分析公共建筑对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6.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实践- 学习设计草图表达和方案构思方法- 实践团队协作,完成一个公共建筑设计项目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有序进行。
大型公共建筑的景观设计

大型公共建筑的景观设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种公共建筑的建设也不断增多,而作为建筑的配套设施,景观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大型公共建筑的场景下,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建筑增色添彩,更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会探讨大型公共建筑的景观设计,包括其设计原则、设计要素以及常见的设计风格。
设计原则在大型公共建筑的景观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因此,确立好设计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景观设计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其次,景观设计要符合建筑风格,与建筑本身相协调。
再次,景观设计要满足人类的需求,创造一个人们愿意呆在其中、产生情感认同的环境。
设计要素大型公共建筑的景观设计中有很多要素,如绿化、水景、陈设、灯光等等。
其中绿化是最常见的要素之一。
绿化是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植被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其适应性、生长速度以及视觉效果。
树木的选择要尽可能保证树冠的稀疏性,增强人们的在室外的感知。
同时在不同季节要考虑植被的变化,在春夏季节里增加花卉种植,营造出丝丝清香的环境氛围。
除了绿化,水景也是常见的景观要素。
很多公共建筑都会设计一个小型的喷泉或者人工湖等水景,让人们在清新的水面上欣赏周围的景色,给人精神的放松。
陈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大型公共建筑的景观设计中,陈设不仅体现了人文的内涵,同时也是设计师创造出环境良好的氛围。
同时,灯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夜晚,通过优秀的灯光设计可以更好的彰显出建筑的特点和文化。
常见的设计风格在大型公共建筑的景观设计中,不同的建筑和园林设计师会采用不同的设计风格。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设计风格:第一个是自然风格。
自然风格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将人工设计与自然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种景观设计风格相对来说比较自然、原始,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第二个是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强调简洁、大气、科技感,很多公共建筑场所都会运用这种风格。
这种风格下,设计师可以将建筑与环境、绿化相结合得非常和谐。
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与构造分析

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与构造分析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大型公共建筑在城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提供着社会公共服务,还展示着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对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与构造进行分析。
一、功能与需求分析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其功能和需求。
比如,一个体育馆应能容纳大量观众并提供舒适的观赛体验;一个博物馆应具备良好的展示和保护文物的能力。
因此,在设计之初,必须明确建筑的主要功能,以确保设计与建筑物的功能相契合。
二、外观与空间布局大型公共建筑的外观设计直接决定了其在城市中的形象。
一方面,外观设计要与城市环境相协调,融入城市风貌;另一方面,要有独特的设计特色,以吸引人们的眼球。
同时,在空间布局上,建筑师要根据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域,并在空间上营造出流畅的通道和舒适的交流空间。
三、结构与材料选择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结构设计的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
建筑结构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的类型和高度,同时还要考虑地质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
常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悬挑结构、钢结构等。
此外,材料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选用适合的材料,既要考虑美观性,又要兼顾耐久性和环保性能。
四、节能与环保设计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与环保性能被越来越重视。
在设计上,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流动,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同时,还应注重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节能材料和设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还应考虑建筑物的灰水处理和垃圾分类等环保设施。
五、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大型公共建筑的重要内容。
在建筑内部,应为使用者提供方便舒适的服务。
比如,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通道和设施;为儿童设置合适的活动空间等。
此外,建筑物的设计还应兼顾环境的适应性,将自然元素融入建筑中,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六、文化与传承大型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应能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设计师可以通过建筑形态、色彩、装饰等方面表达出当地的文化底蕴,增加建筑物的文化内涵。
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在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中,公共建筑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不仅关乎建筑的美观度与安全性,更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环境。
一、规划与设计公共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开端。
规划要根据建筑的用途、地点、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设计上要注重建筑的功能性与美观度的平衡。
从建筑外观、空间布局、功能性等方面来考虑,体现出建筑的特点与风格。
例如,在体育馆的设计中,要考虑到观众的视野与座椅的舒适度,运动员的活动空间与安全问题等。
同时,运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与装饰手法,使建筑呈现出别致而又现代的感觉。
这样设计出来的公共建筑,不仅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还能够成为城市的亮点。
二、材料与技术建筑材料的选择与施工技术的运用,是建筑工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建筑材料,例如,混凝土、钢材、玻璃等。
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需求进行选择,以便发挥材料的优势。
施工技术上,需要集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建筑施工,并保证建筑品质。
同时,在施工中还需要注意环保的问题,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三、人员与管理建筑工程需要大量人员参与,不仅涉及到设计师、工程师等技术人员,还需要有工人、工头、监理等多个环节的人员参与。
有效的管理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有效的管理需要对各个环节的人员进行分工,并严格执行计划。
同时,在建筑施工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人员受到伤害。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建筑品质,也能够提高人员积极性。
四、艺术与文化公共建筑不仅是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场所,同时也具有文化价值。
在建筑的设计上,需要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以提高建筑的文化品位。
例如,在图书馆的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使图书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建筑的艺术性则需要注重建筑风格与氛围。
建筑应该给人以美学的享受,使人们在空间中感受到舒适与美感。
总之,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如何做公用建筑排版方案设计

公用建筑排版方案设计一、设计背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公用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和设施。
公用建筑的排版设计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合理的排版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二、设计原则1.功能合理:公用建筑的排版设计应考虑建筑的功能需要,将各个功能区域合理组织,便于使用和管理。
2.空间利用:充分利用建筑内外空间,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3.环境保护:在排版设计中要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如绿化、采光、通风等,提高建筑的环境质量。
4.交通便利:考虑建筑的交通便利性,合理设置出入口、通道等,方便市民出行。
5.美观大方:公用建筑的排版设计应注重美观大方,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提升城市形象。
三、公用建筑排版方案设计1.总体布局公用建筑总体布局应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和周围环境,合理设置建筑物的方位和高低差,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建筑物主体部分应尽量靠近主干道,方便市民出行。
同时,应合理设置绿化带和休息区,增加建筑的环境质量。
2.功能区域划分公用建筑的功能区域划分应符合建筑的功能需求,便于市民使用和管理。
建筑物应设置明确的入口、出口和通道,方便市民进出建筑物。
各功能区域之间应设置明确的分隔,便于管理。
3.交通设计公用建筑的交通设计应便于市民出行,提高建筑的交通便利性。
建筑物周围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停车位和停车场,方便市民停车。
同时要合理设置出入口和通道,便于市民进出建筑物。
4.环境设计公用建筑的环境设计应考虑如绿化、采光、通风等环境保护因素,提高建筑的环境质量。
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充足的采光窗和通风口,增加建筑物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
建筑物周围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绿化带,提高建筑的环境质量。
五、结语公用建筑的排版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排版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和美观度,提高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质量。
设计人员应遵循设计原则,制定合理的排版方案,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大型剧场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大型剧场设计是民用建筑中较为复杂的类型。
由于不同的观演功能将导致不同的剧场设计类型,因此,要想设计好剧场建筑,首先必须对演出艺术要有一定的了解,还要了解观众的观看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好观演的空间。
同时,观演又涉及到声学和视线问题,因此设计者还应该具备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舞台上复杂的机械设备也是设计者必须了解的。
本选题是大型剧场设计;包含适用于大型歌舞表演的主剧场、适用于实验演出的小剧场、以及会议、展览、餐饮等设施。
是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剧场。
总建筑面积控制在30000m2以内。
二、建设地段:1. 老区内2. 新区内以上二处地段任选一处,有关地段的环境、规划要求、高度限制、地面停车要求等详见后文。
以上选址考虑地段差异、校园文化区和城市建筑密集区的差异、建筑周边环境(CONTEXT)的差异,在设计中应该对此有所反应。
三、设计内容与使用面积分配组成:项目拟建建筑分为六个功能组成部分:主剧场部分、小剧场部分、会议室群部分、公共服务部分、建筑机电设备用房部分、地下车库及人防部分。
各部分设计要求及建筑面积分配建议如下:主剧场部分[12,000平方米] [1]主剧场(1500座)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含:A/ 观众厅2,000平方米,容积14,000立方米;B/ 舞台2,000平方米(含舞台、三管制乐队乐池、舞台机械、布景、道具、贮藏、侧台等);如果增加后舞台,面积可以适当增加。
C/ 前厅及休息厅4,500平方米(含前厅、休息厅、咖啡、小卖、衣帽、卫生间、售票处等);注:此部分空间与小剧场和会议群共用。
D/ 附属设施用房1,000平方米(含同声传译、放映、灯光、音响、多媒体、管理人员办公等);E/ 后台及排练用房1,900平方米(含休息、医务、更衣、化妆、排练、演出工艺辅助等)主剧场应能实现的功能包括:大型学术会议、大型公众集会及仪式;兼顾中型歌剧/舞剧表演(含三管制乐队伴奏)、其他中型及以下舞台表演。
小剧场部分[1,500平方米] [1]小剧场兼作实验剧场和会议厅(约500座)建筑面积1,500平米,含:A/ 观众厅600平方米(1.1平方米/座),容积3,300立方米(5.5立方米/座);B/ 前厅及休息厅200平方米(含前厅、休息厅、咖啡、小卖、衣帽、卫生间等,可考虑与主剧场的设施共用);C/ 讲台及后台300平方米(含贮藏、准备、演员休息等);D/ 附属设施用房300平方米(含同声传译、放映、灯光、音响、多媒体、管理人员办公等)小剧场应能实现的功能包括:学术会议、课堂教学、大型讲座;兼顾话剧等小型舞台演出及室内乐演出会议室群部分[3,000平方米] [1]会议室群,1,500平方米设60人、100人会议室/讨论室及附属功能空间[2]前厅及公共服务空间,1,500平方米(可考虑与大礼堂的公共空间共用)公共服务部分[900平方米] [1]多功能厅兼自助餐厅,120平方米(含多功能厅/准备/贮藏)。
[2]媒体及信息服务中心,100平方米[3]展览空间,700平方米建筑机电设备用房[2,000平方米] [1]空调机房1000平方米(制冷机房、热力站、新风机房等)[2]强电机房500平方米(交配电机房、备用发电机房等)[3]弱电机房400平方米(全套楼宇控制系统及公共信息交换基础设施)[4]水泵房100平方米地下车库部分兼作人防[5,200平方米] [1]地下停车库5,200平方米(停车数≥150)[2]地下车库中约1,000平方米兼作人防地下室合计[27,000平方米](其余部分主要由交通空间、技术夹层等组成此部分面积约3000平方米)四、功能要求:大剧院平面功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并满足大型歌剧、芭蕾舞剧、大型综合文艺演出的需要,声学设计按自然声设计,备有电声系统。
1)前厅、休息厅:提供观众集散、交流、休息的场所,另设贵宾休息室二间,使用面积约2000平方米。
2)剧场观众厅:设固定观众席1500座(较高舒适度,每座面积不小于0.90 m2),其中设一定数量的包厢贵宾席以及残疾人轮椅座席,观众厅的设计应使大部份观众获得良好的视听条件。
3)舞台、乐池:采用镜框式台口箱型舞台形式,设主台、双侧台(可考虑增加后台),台口尺寸宽16~18米、高9~12米,台口高度可以根据观众厅剖面设计作适当调整;主台面积800平方米左右(宽32米×深24米),净高28米,左右侧台面积各300平方米左右,净高不小于12米,后舞台面积400 平方米左右,净高不小于15 米,乐池可容纳二管乐团,设分块乐池升降台和乐池升降栏杆,可在其间任意位置定位使用。
台仓设于舞台下部,台仓的面积、尺寸根据实际使用效果需要,并结合舞台面积、尺寸确定;台仓的有效深度根据升降台机械设备要求,并结合台口高度确定。
4)多功能厅:设观众席350座,可供中小型演唱会、时装表演(伸出式舞台)、体育舞蹈比赛、电影放映和召开中型会议使用。
5)后台业务用房:设各类化妆间、乐队指挥休息室、演员换装室、休息室、候演室、道具存放间、布景存放间和组装场以及工作人员办公室、技术人员工作室等。
6)演出技术用房:设舞台总监室、导演室、光电设备间、音响设备间、调光室、调音室、广播室、录像转播室、追光灯室、耳光室、面光室等。
7)剧务用房:包括排练厅、练功房各一间以及制作修理间、布景材料库、音乐制作室等。
8)通用设备用房:包括各种设备机房,维修值班室和维修品库等。
9)行政管理、业务办公及后勤用房:设行政管理、业务办公、大中小会议室、信息处理中心、警卫用房、环卫用房、车队用房和医务室等。
10)地下室:用途为停车库及设备房,按人防平战结合设计。
注:1.上述分项面积分配均含交通面积;2.剧场、会议、贵宾、演员等不同部分可考虑分设出入口;3.剧场大厅内可以设客梯3-4部(包含自动扶梯);4.可安排适量职工自行车库;5.供热接区域供热网,不设锅炉房。
五、设计要求1.设计要明确所设计的建筑的空间组成与交通联系部分,即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和次要使用部分。
能较好的利用周围环境及已有建筑物,充分考虑人流和车辆的集散面积。
2.建筑的功能分区要在设计中明确表示,要从空间的“主与次”、“闹与静”、“内与外”等的关系加以分析,使各部分空间都能得到合理的布局。
3.建筑的平面、立面等形式不限,可采用各种平面、立面形式,但要符合消防、疏散、安全及结构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立面注意对比与呼应,节奏与韵律,体现建筑功能与建筑形象的双重特性。
4.设计时,要先画方案草图,经多个方案比较后,再出正式设计图。
5.设计图纸尺寸用3号图纸。
6.图纸要求:a.总平面图b.平面图c.正立面图d.背立面图e.侧立面图f.剖面图g.效果图(彩色、黑白均可)h.说明书7.制图要求:图纸中可由自己布置各类图的位置,也可分页单独设计出图,但制图时必须严格按照绘图要求绘制。
六、时间要求:九周:第10、11周:布置任务书、查阅资料;第12、13周:立意、方案构思;第14、15周:方案的调整与深入;第16、17周:方案的推敲与展示;第18周:交图。
七、参考书及资料1.《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剧场建筑设计手册》清华大学建筑系剧院建筑设计组(资料室藏)3.《国外家建筑实例图集——舞台表演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旅馆及影剧院建筑学术论文集》西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5.《西方戏剧剧场史》清华大学出版社6.《The Theaters & Hall》 Meisei Publicantions(日本)7.《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BG50045-95八、剧场设计调研提纲(一)基本概念及总平面布置1、剧场的分类、等级与规模2、剧场的功能、流线与面积组成3、剧场总平面布局及规划要求4、停车位的基本尺寸及出入口基本要求;地面停车场及地下停车库与场地的关系(二)观众厅1、观众厅的类型2、池座与楼座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舞台的关系3、观众厅的视线4、观众厅形状与声学设计的关系(三)舞台1、舞台的类型2、舞台的形状3、舞台的功能(四)舞台机械1、舞台机械的种类2、舞台机械的功能(五)演出技术用房1、演出技术用房的种类2、演出技术用房的空间安排(六)门厅公共空间1、门厅空间模式、人流及功能空间的组织2、服务台、衣帽间的位置,3、休息厅形式及位置4、楼电梯厅的位置(七)餐饮厨房及会议部分1、餐饮的分类、规模与布局2、各类会议厅与休息前厅、衣帽间、卫生间、楼电梯交通的关系(八)行政、后台服务及工程机房1、行政办公室的种类、位置2、演员化妆室的位置3、各类水、电、空调、机房及工程维修用房的布局要求附录:空调与冷热机房面积参考一、空调机房放置空气处理装置(Air Handling Unit,简记AHU,称空调箱)的机房,包括带回风的空气处理装置和全新风处理装置。
空调箱通常在所负责的区域附近,一般可几个空调箱共用一个空调机房。
一个空调箱的服务面积以不超过500m2为宜,其风管的作用半径为30-40m。
比较集中的空调机房净高:建筑面积<3000 m2,净高为4m;建筑面积>3000 m2,净高为4.5m;建筑面积>7000 m2,净高为6m。
分布在各标准层的空调机房可为标准层高度,2.7-3.0m。
空调机房的总面积可按下列原则确定:(1)民用和一般空调(全空气系统):空调面积的5-10%(2)新风机房(空气——水系统):空调面积的1-2倍实际布置空调机房位置时须考虑各空调箱的风道布置通道及所负责的空调区域,一般不宜离所负责的区域太远。
二、制冷机房指单独供冷用的机房,冷热共用的机房在下面说明。
制冷机房需要放置制冷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通常放置在地下室。
制冷机房面积一般按每1.163MW/100m2估算,或占总建筑面积的0.6-0.9%。
三、冷热同供时的冷热源机房面积当采用直燃机、热泵系统,或供冷使用制冷机、供热采用城市热网时,可将冷热源放置在一个机房中,而不用单设锅炉房(生活热水的锅炉房另设)。
此时冷热源机房的面积通常为总建筑面积的3-5%,通常放在地下室。
但当采用直燃机时,必须考虑泄爆空间。
该空间包括了软水处理和热交换设备。
四、冷却塔占地面积冷却塔通常放置在裙房顶上或其它不影响散热效果又不影响美观的地方,冷却塔占地面积约为总建筑面积的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