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

然而,城镇化进程中也带来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空气质量恶化、土地资源浪费等。

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挑战。

因此,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制定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水体污染严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量大幅增加,导致江河湖泊水体污染严重。

部分地区出现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2. 空气质量恶化由于大量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污染物,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持续恶化,雾霾天气频发,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3. 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地区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部分城市盲目扩张,占用大量耕地和林地,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三、对策研究1. 加强水环境治理(1)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水体污染情况;(2)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废水达标排放;(3)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等绿色产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 改善空气质量(1)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2)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3)加强城市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扬尘污染。

3.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1)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空间;(2)加强土地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3)推广节约集约用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实施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等环保产业,同时加强法律保障,严格执法,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2.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媒体宣传、教育普及等途径,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然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本文将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1. 空气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排放物不断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雾霾、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现象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 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城市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一方面,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不当,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威胁着城市的水资源安全。

3.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突出。

大量农田、林地等被占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此外,城市扩张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等问题。

4. 噪音污染和光污染城市化进程中,噪音污染和光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建筑施工、交通噪声、商业活动等产生的噪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过度使用人工光源造成的光污染也影响了人们的视觉环境和生物节律。

三、对策研究1. 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强化环境治理和监管力度。

建立完善的环保监测体系,对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2.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排放。

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此外,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降低城市碳排放。

3. 实施水资源保护和节约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措施的实施。

推广节水型器具和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策略

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策略

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城市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经济收入和更加方便的生活方式,同时,城市也在不断催生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本文将对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城市中的车辆排放、工业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都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而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当地的环境质量,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

2.失去生态平衡城市往往是大量人口聚集的地方,大量的人口密度往往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城市中大量的土地改造和建设,容易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平衡失衡。

城市中缺乏自然环境,这同时也意味着城市缺乏了自然界的一些重要功能,比如水文循环、生态调节等。

3.城市扩张和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往往会导致城市不断扩张和农村的建设。

这使得土地的流转和使用权发生变动,土地流转使得农村及其周边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为城市的进一步扩张注入了无限的动力。

这种扩张式城市化,会使城市与农村的转换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资源分配不均、旧城区重建等等问题。

二、生态环境保护策略1.推广绿色能源城市作为一个能源枢纽,应该加大对绿色能源的推广和使用。

这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等等能源类型,绿色能源的使用不仅能够寻求更加清洁的能源,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2.加强环境监管与治理城市需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管理和治理。

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环境污染状况。

同时,还应该对环境污染者进行处罚,以形成有力的约束力。

3.城市绿化的加强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绿化,促进生态平衡的重建和维护。

通过在公园、街道、绿地等地方进行大量绿化、造林,可以绿化城市面貌,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使当地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针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帮助我国在后续建设实践当中加强相关问题的解决,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平衡。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问题;对策;1.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1.1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我国也因此成为了全球水土流失态势最严峻的国家之一,仅在2021年就有6.2万平方公里的新增水土流失面积。

当然,从总量上来看,经历了近40年的治理工作后,我国的水土流失总面积从80年代中期的367万平方公里下降到了2021年的269万平方公里,但仍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28.15%,对我国生态安全、城镇化发展建设仍存在极大威胁。

尤其是在西南地区的石漠化、西北地区的土壤沙化以及东北三省的高含量有机质黑土地水土流失,加上全国普遍存在的坡耕地以及侵蚀沟等造成的水土流失,都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

而在202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64.72%新高的同时,各类大规模工程的开发建设如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电力、通信以及房地产项目的建设,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地表植被造成了破坏,导致土质疏松、地表裸露,进一步加大了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

而且部分城镇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全垦的方式炼山造林或是直接烧山开荒,都使得我国的森林生态遭遇了毁灭性影响。

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水土流失问题,也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1.2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严重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我国的城镇常驻人口规模也越来越大,2000年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仅为4.55亿人,而2019年末时已经达到了8.4亿人,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

大量人口迅速涌入聚居后,产生了大量生活污水以及垃圾,却未能通过有效的垃圾以及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当前我国的省会城市、二三线城市普遍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但县级城市、地市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如果在人口迅速膨胀的同时,生活污水与固体废弃物没有得到及时处理,那么当地的土壤、地下水都会受到污染。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史亚楠佟光霁摘要:城镇化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城镇化建设也有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然而,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遭受着巨大挑战。

因此,只有在剖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同时提出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才能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问题对策一、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一)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根据中国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水土流失面积有35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37.1%,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有200多万平方公里,治理的范围和力度仍需大大加强。

水土流失已成为威胁中国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

特别是西南地区的石漠化、西北地区的土地沙化、东北地区的黑土流失,以及遍布全国的坡耕地和侵蚀沟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1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例如各种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建设,房地产开发工程,大兴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各种乡镇企业的建设。

由于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这些建设占用了大量土地,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土质疏松,地表裸露,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加之一些小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毁林开荒,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产生大量固体废渣不能及时清理,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城镇的发展。

(二)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严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转移到城镇生活,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居住人口已达到6.9亿人,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摘要:为推动城乡经济的协同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战略正在稳步推进。

但部分地区将经济发展作为主要考虑内容,导致生态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不仅对城镇化建设造成阻碍作用,民众的生活品质也显著降低。

针对这种情况,需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协调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切实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问题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也随之增大,所以在经济急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实现城市的生态环境能够被处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文章主要就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快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城市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措施提出相关建议[2]。

1城市生态环境概述生态环境是城市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直接关乎经济的发展潜力以及城市的生活品质。

在城市生态环境范畴中,生物与环境为重要的组成要素,两者既具备相辅相成的优势,又存在彼此制约的局限性,在生物和环境中寻求均衡点是推动生态环境发展的关键。

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得到人、生物等各类要素的参与,其中人起到主导作用,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将在根本上影响生态环境,直接决定其发展或毁灭。

为推动城市朝高品质的层次发展,则需要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相关工作,正视其中的问题,以科学的方式积极应对,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2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2.1土地资源浪费问题严峻由于城镇化建设具有较大的土地需求,导致频繁出现一些耕地遭到占用等情况,不能够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首先,为满足城镇经济发展需求,部分地区对农业用地、河道等进行占用,以此来促使土地面积得到扩大。

土地利用形式与自然发展规律所背离,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其次,部分地区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规划方案不够科学,扩建的盲目性较强,导致土地利用率显著降低。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与应对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与应对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与应对近年来,全球城市化进程越来越迅速,人口和经济活动都向城市集中。

这种城市化趋势对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城市化对生态的影响、城市化中常见的生态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三个方面来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与应对。

一、城市化对生态的影响城市化是人群聚居在城市中的过程,由于城市一般是建立在原先的生态环境上,而且为了适应城市化的需要,城市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城市的垂直发展是对土地的一种极大的压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不断被城市领域吞噬,导致土壤开荒率逐步增加,树木被砍伐,草地变成灰色的城市建筑。

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逐渐增加,废弃物的排放也不断增多。

二、城市化中常见的生态问题1、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城市化给水资源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消耗,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水进行施工,而随着城市化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用水量也越来越大。

同时,污水的排放也不断增加,许多城市缺少良好的污水处理设施,导致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等生态环境中。

2、空气污染城市交通、工业生产等都会产生污染物,不断排放的废气对城市的空气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城市的建筑密集,交通拥堵,尤其是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直接导致了空气质量的下降。

3、土地资源的挤占和扰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满足建设需求,不断挤占了土地资源。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城市土地占地面积逐年扩大,导致一些原本的自然生态环境被摧毁,例如消失的河流、湖泊和内陆湿地等等。

4、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城市化使得人工建筑不断增加,城市内部的生态系统和生态条件产生了很大的扰动,城市环境的污染和毒素的排放,导致了一些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5、废弃物的处理城市废弃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处理不及时和不当,将会对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城市垃圾的满天飞、臭气熏天,不仅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摘要:通过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所在,提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乡镇发展形式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升,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乡镇企业也沿袭了其粗放的发展形式,给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

1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1.1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盲目地追求城镇化的扩大,乡镇企业也急需扩建厂房,从而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合理规范土地资源的开发,从而造成开发方法不够科学合理。

同时,商业区、工业区对土地的滥用,对土地资源造成过度开发,这种不加规划的开发方式占用了大量的耕地面积,使得土地资源大大削减,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并且限制了土地资源的长远规划和开发,从而制约了经济发展。

1.2水体环境的污染改革开发以来,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实行粗放式发展,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不经科学合理的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江河湖海水源的严重污染。

同时由于城镇中生活污水和生产交通产生的污染物都流入地下水库,所以,促使水体环境污染加重,造成饮用水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下降。

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地方水资源本就不充足,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人口更加集中,用水量大增,使得水资源问题更加窘迫。

这些问题的叠加破坏了水体环境,制约了水资源的净化能力,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1.3大气污染近几年,大气环境污染程度加重,大部分城市的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合物在空气中的含量不断升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废气不加处理的排放和城镇居民日常生活废气排放的不断增加,其中城镇企业粉尘烟尘的排放量均超过了国家年排放总量的1/2,加重了大气污染。

我国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煤烟型废气,其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及烟尘,然而对其的净化都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了极大威胁,还影响了气候变化,温室效应严重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以怀化市为例(湖南城市学院谢凯华)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突出“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集约高效和绿色智能,把城镇化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怀化市以省域次中心城市作为现阶段发展目标,在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以怀化市城镇化进程中引发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具体分析怀化市城镇化进程中,造成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源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为落实怀化市委四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奋力实施“一极两带”和“一个中心、四个怀化”发展战略,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问题怀化市原因对策AbstractUrbanization is a natural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modernization. Since the eighteen party, highlighting the new urbanization, emphasizing people-oriented, intensive and efficient and green smart, the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ombined. Huaihua City, the provincial center city as the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goal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concerned. This paper in Huaihua city urbanization caused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lithosphere, atmosphere and hydrosphere as a starting point, specific analysis of Huaihua Cit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resulting in cultivated land area reduce, soil erosion, air pollution, greenhouse effect, water pollution etc.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for the cau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Huaihua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 the Tenth Plenary (enlarged) meeting of the struggling to implement the "two belt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one center and four Huaihua provide according tothe relevant.Key Words:Urbaniz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Huaihua; Reason; Countermeasure目录1引言 (4)2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5)2.1对岩石圈层面的影响 (5)2.1.1耕地面积减少 (5)2.1.2水土流失 (5)2.2对大气圈的影响 (6)2.2.1大气污染 (6)2.2.2温室效应 (7)2.3对水圈的影响 (7)2.3.1水源污染 (8)2.3.2酸雨 (8)3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9)3.1人口层面 (9)3.2城镇规划层面 (9)3.3法律法规层面 (10)3.4产业结构层面 (11)3.5环保意识层面 (11)3.6环境保护投入层面 (12)3.6.1环境治理协调工作的困难大 (12)3.6.2完成减排任务的压力大。

(13)3.6.3环保部门的经费运转十分艰难。

(13)4协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 (13)4.1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规划 (14)4.2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14)4.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5)4.4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6)4.4.1增强对城镇管理决策部门的培训 (16)4.4.2加强对中小城镇工业企业主的环境保护教育 (16)4.4.3加强对公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与普及 (17)4.4.4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17)4.5保障环保投入 (18)5参考文献 (19)1引言怀化地处湖南省西南部,现辖19县1市2区,面积2.76万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户籍人口518万,共201个乡,87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287个居民委员会和3860个村民委员会,不仅为怀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利基础,更为怀化首位中心城市建设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①现怀化中心城市已初具规模,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骨架拉开到85平方公里,“大怀化”核心区域前景广阔。

2015年7月,怀化市和长株潭城市群、郴州市、岳阳市、常德市等 5 个地级市(城市群),以及怀化市的沅陵县等 15 个县(市、区)(新城)及辰溪县黄溪口镇、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等 28 个建制镇作为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将获得资金重点倾斜,并将被赋予不少先行先试政策。

这预示着怀化的城镇化迎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

但是由于前期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镇规划不科学、法律法规不完善、产业结构粗放、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环境保护投入不够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如何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2.1对岩石圈层面的影响2.1.1耕地面积减少持续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使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城镇化建设也随之飞速发展,但是在这飞速发展中出现了误区,一部分人认为城镇化主要建设任务就是将原有土地变成工程建筑,这就导致城市土地越来越昂贵,寸地寸金。

城市建设中往往以房地产、工业园区、道路、广场等为主要内容,加之投资方追求的是土地利用最大化、经济收益最大化、运行成本最小化,这就导致城市发展规划、设计等都以此为中心,原有的森林、草地、河湖、水系、农田等涵养水源、改善和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的生态用地被大量占压、毁损,城市地表被大面积硬化。

最严重的是耕地也被占用,这对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严重削弱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

2014年公布的怀化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全市耕地面积:34.0871万公顷(511.3065万亩),人均耕地0.98亩,仅为全国人均耕地1.52亩的64%;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市情一直没有改变。

同时报告指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建设用地增加,部分地方建设用地格局失衡、利用粗放、效率不高。

2.1.2水土流失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地理上的东西南北还是经济上的贫富都需要耗费一定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以便用来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大部分基础设施建成后都会导致城市地面的硬化,以至于减少了暴露的土壤量,使得向地下渗透的雨水大为减少,容易引起内涝。

怀化市属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移民库区于一体,受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为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依然是制约山丘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

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5107.26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53%,占湖南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5.82%,是全省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②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养分流失,而且导致水库淤积、河床抬高、地质灾害、洪涝和干旱灾难频发。

2.2对大气圈的影响2.2.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及颗粒物。

主要来源是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抑制,生长不良,抗病抗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的辐射而导致城市佝偻病的增加;大气污染物还能腐蚀物品,影响产品质量;自2013年全国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以来,怀化也成为雾霾天气的受害者之一。

怀化市大气污染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空气中的SO2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燃煤量,NO2来源于汽车尾气和煤炭等燃料的燃烧(怀化市区空气污染物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4月第32卷第4期 181页-187页)。

2014年年末,全省民用车拥有量达到990.05万辆,比2013年年末增加80.63万辆,增长8.9%,怀化市增长率为18.8%,位于全省第一位,③汽车拥有量的增长速度也从另一面体现出怀化空气环境的巨大压力。

2.2.2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甲烷等 )大量排放至空气中,引起全球气候变暖④。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

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

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滥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

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地球气温升高还会引起海水变暖和膨胀,两极主要是南极冰层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