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口与人种 第1课时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1节《世界人口的增长与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以及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口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人口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特点,以及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图表、数据等形式的资料分析能力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掌握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原因。

2.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能通过地图等资料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

3.培养学生的人口观念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使用地图、数据等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情况。

3.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口数据、图表、地图等资料。

2.设计好问题引导,准备好案例分析的材料。

3.安排好课堂活动的时间和流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的人口增长数据,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原因,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数据和图表,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

然后,通过地图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使学生了解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数据,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4年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第1节《人口与人种》课时1 教案

2024年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第1节《人口与人种》课时1 教案

世界人口日是每年的7月11日。

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

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这天达到80亿。

读图,完成表格内容:
活动:认识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分析:
(1)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特点?
(2)世界人口从50亿到8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特点?
(3)利用这些数据,说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由于全球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很多。

2011-2020年平均每年新增人口超过8000万,相当于每年大约新增一个德国的人口。

(二)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衡量标准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大,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小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人口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

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增长越快;读图完成表格内容: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明确:
全球人口增长迅速
理解自然增长率:
结合我国近几年人口增长理解:
读图获取信息:
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亚洲人口最多,大洋洲人口最少,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

找出关键信息:每年有不少人从其他地区迁入北美,使得北美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其自然增长率。

总结: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人口自然增长影响,还受人口迁移因素的影响。

形象理解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出现就业困难、饥饿贫困、交通拥堵、资源消耗多等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人口与人种》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探讨人口和人种知识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通过讲解人口与人种的概念、分布以及与人地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认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对人口与人地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人口与人地关系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对人教版地理基础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人口与人种的知识还相对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础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案例和图片较为敏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与人种的概念,掌握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特征,认识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人口与人地关系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特征,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难点:人口与人地关系,人种形成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和理解人口与人种知识。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依据,引导学生分析人口与人种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情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人口与人种知识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案例:收集与人口与人种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小组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好分组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关于人口分布的规律?2.呈现(10分钟)介绍人口与人种的概念,讲解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特征。

七年级地理上册4_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七年级地理上册4_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人口与人种》教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加的特点、人口散布的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散布的地域不同及其缘故。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缘故。

4、通过搜集资料和图片,了解三大人种的划分依据及要紧特点。

五、运用地图,把握世界三大人种的散布地域。

六、通过辩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进程与方式: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讨,获取新知。

同时,培育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踊跃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进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进程中采纳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2、培育学生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类族之间一概平等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的增加特点二、世界人口的散布的地域不同三、教学难点:一、各类统计图的判读二、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要紧缘故3、人口散布的成因四、教学预备:一、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世界人口问题的资料、图片。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五、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发此刻宇宙中最适合人类生存和进展的星球惟有地球。

她像天使一样精心为人类营造了一个适合于生存的空间和环境,应该说,地球是咱们人类美好的家园,他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今天,咱们就一路来了解生活在那个漂亮星球上的特殊生命——人类的有关知识。

一、世界人口的增加小知识:人类的起源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从其它动物中分化出来,已有万万年的历史。

依照人类进化史的研究得知,约在2600万年前长臂猿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约在1800万年以前,猩猩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约在1200万年以前,人类同大猩猩和黑猩猩中分化出来。

此刻发觉最先的人科化石属于腊玛古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案

第1节《人口与人种》课题第一节人口与人种课时一课时教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特点2、说出人口分布特点3、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神、社会经济的影响4、知道世界三大人中的特点及分布特点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世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利用认识世界人口统计数字绘制人口增长图表2、使学生树立所有人种一律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的观念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特点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教学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2、人口自然增长地区差异3、人口增长及对策人种的地区分布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读图分析教学准备教材图、地理图册等教学过程个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世界人口增长1、阅读64页教材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找出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特点2、阅读图 4.2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增长示意图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是什么关系?如何计算?3、活动:(1)读1题图3.3填表(2)完成2题所问并补充65页下面表中空格内容(3)读66页3题依据非洲的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阅读66页世界人口分布教材内容及4.5图说明师生互动提问回答(1)什么是人口密度?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人口稀疏地区在什么地方?2、活动:完成67页1、2题并完成表格填充(三)人口问题1、阅读67页教材和图4.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四个问题是什么?(2)为了解决人类增长过快的问题做到有计划生育市人口增长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相协调。

(3)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移会出现哪些问题?2、活动:完成70页1、2、3题(四)不同人种1、阅读71页教材填空:根据人类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和三个主要人种。

2、活动:阅读图4.11回答72页1所问的(1)和(2)并填(3)中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按大洲所在的地区)当堂检测单项选择1、人口自然增长率取决于:A出生率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死亡率 D生育率、出生率2、下列各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A欧洲东部 B亚洲东部和南部 C 亚马孙平原 D澳大利亚3、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成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是:A 美国B 印度C 俄罗斯D 巴西4、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问题是:A 劳动力短缺 B国防兵员不足C自然资源被无节制的利用 D就业压力减轻5、世界划分人种的主要依据:A语言文字 B 宗教信仰 C 身体外部特征 D 社会制度6、人口增长速度一般来说:A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 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C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D 北美洲人口增长快7、世界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A经济条件差 B 自然条件差 C战争频繁 D环境污染8、西欧、东南亚、北非、南非四个地区中,其主要人种依次是:A 白、黄、白、黑B 白、黄、黑、黄C 白、黄、黑、黑D 白、黄、黄、黑9、从地形条件分析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A 高原B 丘陵C 平原D 山区10、如果某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为 3.5%,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那么该地区的人口死亡率为:A 2%B 3.5%C 1.5%D -1.5%10、反映人口分布疏密程度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 B人口密度 C 人口出生率 D 人口死亡率知识梳理一、世界人口增长二、世界人口分布三、人口问题四、不同的人种学习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说课稿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说课稿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世界人口的分布。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深入学习,需要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等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数据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世界人口的现状和分布规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人口增长和分布的规律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例和数据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人口问题和人种差异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误解和偏见,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认识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数据,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对人口差异和人种平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世界主要人种的特点。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世界主要人种的差异及平等观念的树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数据等,直观展示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如科技进步、医疗条件改善等,以及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3.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特点:通过地图和实例,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如临海地带人口密集、寒带和沙漠地区人口稀少等,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024年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探究式学习(小组讨论、问题解答)
- 案例分析法(具体国家和地区案例研究)
- 地图操作和GIS软件应用
- 视频和图片展示
- 实践活动(如模拟人口迁移决策)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人口与人种主题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人口是如何分布的吗?人口与人种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 人口问题:人口爆炸、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
3. 主要人种及其特征;
- 三大人种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文化差异。
4. 我国人口现状及政策;
- 我国人口总数、人口分布特点;
- 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
核心素养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使其能够理解和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与环境的关系。
板书设计
- 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
2.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 人口增长的历史与现状
- 人口问题:人口爆炸、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
3. 主要人种及其特征
- 三大人种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及其文化差异
4. 我国人口现状及政策
- 我国人口总数、人口分布特点
2. 请列举三种主要人种,并简述各自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区域。
答案:三大主要人种包括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
-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特征为皮肤较浅、头发较直或卷曲、眼睛颜色多样。
-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美洲(部分)等地,特征为皮肤较深、头发卷曲、嘴唇较厚等。
-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特征为皮肤呈黄色或黄白色、头发直或斜、眼睛呈杏仁形等。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口与人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人口问题以及对世界人口和人种的基本认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认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从而提高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人口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人种的认知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人种的认知程度,并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对人种的直观认识。

同时,针对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程度,教师应注重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对人口问题的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人口、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2.难点: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人口问题的解决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人口和人种问题;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口问题;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人口问题;3.准备课堂讨论题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同时,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哪些地方人口密集吗?为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的课件,让学生对人种有直观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种会分布在不同的地区?”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深入理解人口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把地球亲切地成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的村民。

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至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给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初步了解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2.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学会利用各大洲人口和面积的统计数字,计算各大洲人口密度;能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绘制人口增长统计图或柱状折线图。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

教学重点
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
结合图表、地图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掌握问题。

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前面咱们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这一节我们开始学习世界的居民,你知道世界上现在有多少人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1:标题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世界人口的增长。

学习新课: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
出示幻灯片:《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回答:
(1)1750—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说明: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越慢;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

由图可知,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2)1800—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逐渐加快)
(3)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快速增长)
出示幻灯片: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到20世纪中期,人口增长逐渐加快;从20世纪中期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世界70亿人口日是哪一天?(70亿,2011年10月31日)
出示幻灯片:“资料:地球上的第70亿位居民”
P71页活动,让学生读P72页《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并填左表,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出示幻灯片:《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及说明问题》并讲解。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它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是逐渐加快的。

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口基数越大,增长也就越快。


出示幻灯片: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如何计算?
(让学生阅读P71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总数×100%)
出示幻灯片: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增加;死亡人口多于出生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减少。

出示幻灯片:举例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示幻灯片:图《世界各地的人口增长速度》
提问: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哪一个地区?最慢的是哪一个地区?
出示幻灯片: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
依据非洲的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的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过度:那么世界上的人口是怎么样分布的呢?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板书)
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一个地方人口疏密的程度我们用什么来表示?(人口密度)
出示幻灯:什么是人口密度?它是如何计算的?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地区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
出示幻灯片:计算咱们班级的人口密度。

让学生填P73页活动题:世界人口的分布是怎样的?
让学生读P72页图4.4《世界人口的分布》并回答:
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哪些?(每平方千米大于200人)
2.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有哪些?(每平方千米小于1人)
出示幻灯片:指图讲解世界人口的分布。

出示幻灯片: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地区: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和高原、高山地区。

课堂小结: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世界各个地区人口增长率情况、人口曲线图的绘制、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等知识,希望对同学的日常生活有用。

【板书设计】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

→⎨

发达国家慢速度:缓慢加快
发展中国家快
2、世界人口数:65亿(2006年3月)
3、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的分布
2、人口密度(人/km2):人口密度大,稠密;人口密度小,稀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人口现状:人口过多,增长过快;能用实例说出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2、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实例说出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及对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

3、初步树立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

教学重点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原因;城市人口无计划增长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现在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请你按一年365.25天,计算一下每天、每小时、每秒各增加多少人?请同学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快、算得准。

结果为:
每年每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
8000万人219028人9126人152人 2.5人
师: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

那么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学习新课:
一、人口问题
1、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P73人口问题第二自然段以及图4.5“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实例,总结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1)人口过多带来哪些问题。

(2)结合自己的理解再举出几个人口过多带来问题的例子。

过渡: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对环境、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那么,是不是人口增长愈慢愈好呢?
2、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阅读课本P73人口问题第三段思考人口过少带来哪些问题?
3、思考: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好,人口问题应该如何合理解决呢?
(1)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过多该如何解决?
(2)人口增长过慢或人口过少该如何解决?
二、不同的人种
1、自主学习:课文P74不同的人种第1段及P75三幅图及文字,完成问题。

(1)人类依据什么来划分人种,分为哪几个人种?
(2)总结人种的体质特征,完成下表。

人种肤色头发面部体毛
白种人较浅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较多
黄种人淡黄色黑直面庞扁平中等
黑种人黝黑卷曲嘴唇较厚很少
2、阅读教材P74不同的人种第2段,结合图4.7,思考下列问题。

(1)观察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完成下表。

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大洋洲东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南部
黄种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2)总结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特点。

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零星分布。

3、阅读P76材料“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理解三大人种体质特征的原因。

4、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一些有种族偏见的人,把某个人种说成是“高等”或“优等”的,并对“低等种族”的人加以歧视和压迫,都是应该遭到反对并且谴责的。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本节探讨的两个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

板书设计
三、人口问题
四、不同的人种
⎧⎧⎪⎪⎨⎪⎪⎪⎪⎩⎨⎪⎪⎪⎪⎩白色人种三大人种特征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的人种三大人种的地理分布人种与地理环境的联系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