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业管理)章通信电源系统概述精编

合集下载

1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1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1通信电源系统概述通信电源系统是指为通信设备供电的系统,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保障,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通信信号的传输。

通信电源系统主要由电源设备、电池组、电源配电系统、监控系统等组成,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通信电源系统的电源设备包括交流输入稳压电源、直流稳压电源和逆变器。

交流输入稳压电源用于将市电交流电源转换为稳定无纹波的直流电源,避免市电的电压波动对通信设备的影响。

直流稳压电源则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给通信设备供电,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逆变器则可以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以满足一些通信设备对交流电源的需求。

在通信电源系统中,电池组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池组主要用于提供备用电源,当主要电源(如市电或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或停电时,电池组能够持续为通信设备供电,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电池组的选择要考虑通信设备的功耗、备用时间和使用环境等因素。

通信电源系统还包括电源配电系统和监控系统。

电源配电系统负责将电源设备提供的电能分配给各个通信设备,保证每个设备都能够获得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

监控系统则对通信电源系统的各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电源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等,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电源系统的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通信电源系统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抗干扰能力、防雷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

通信设备通常在户外安装,面临各种恶劣的天气和环境条件,所以通信电源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干扰和防雷能力,以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同时,通信电源系统还需要适应低温、高温、高湿和低气压等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

总之,通信电源系统作为保障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并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这样可以确保通信设备在各种恶劣的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并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1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1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22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分散供电的优点
• • • • ① 占地面积小,节省材料。 ② 节能、降耗。 ③ 运行维护费用低。 ④ 供电可靠性高。
• 目前许多国家的通信大楼都采用分散供电方式。 • 但交流供电系统仍采用集中供电方式
23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通信电源专业维护工作基本任务及相关规定 • 1.5.1 维护责任划分
29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通信电源专业维护工作基本任务及相关规定
• (7)机房内严禁从事与工作无关的各项工作。维护人员要切 实遵守安全制度,认真执行用电、防火的规定,做好防火、 防盗、防爆、防雷、防冻、防潮等工作,确保人事和设备的 安全。 • (8)机房内非特殊需要,严禁使用明火。应经网络部批准后, 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后,方可动用明火。 • (9)机房内应有紧急故障处理流程图,以及相关联系电话等, 且相关资料齐全。维护人员应该理解相关内容,并且按照相 关规定执行。 • (10)认真执行安全保卫制度,外来人员不得擅自进行机房。 因公原因进入机房,应经网络部领导批准后,进行相应登记, 方可进入。
31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谢谢大家!
32
• 2.功率因数 cosφ = P/S
变压器的功率因数为0.8;柴油发电机组的功率因数为0.85
• 3.电功和电功率
9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1.2 直流供电系统
• 直流供电系统由整流设备、直流配电设备、蓄电池组、 直流变换器、机架电源设备和相关的配电线路组成的 总体称为直流供电系统。
10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通信电源设备与维护—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通信电源教研室
1
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主要内容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电源系统的结构组成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电源系统的结构组成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电源系统的结构组成目录第壹章概述 1 第壹节通信电源系统的结构组成1壹、交流供电系统 1二、直流供电系统 2三、防雷接地系统 3四、集中监控系统 5 第二节通信电源系统的供电方式 5 壹、集中供电方式的电源系统 5二、分散供电方式的电源系统7三、混合供电方式的电源系统10 第三节通信电源系统供电模式的发展1 1 壹、现代通信机房的供电现状1 1 二、通信电源系统供电新模式1 2 第四节通信电源技术的发展17 壹、变换高频化18二、结构模块化19三、控制智能化20四、监控网络化20五、系统数字化2 1六、防护全维化2 1七、应用绿色化2 2 习题和思考题2 2 第二章通信配电系统 (23)第壹节高压交流供电系统 (23)壹、高压传输网络 (24)二、电力变压器 (27)三、高压电器 (35)四、高压开关柜 (41)五、通信局(站)高压供电系统 (44)第二节低压交流供电系统 (46)壹、低压配电系统 (46)二、低压电器 (47)三、低压交流配电设备 (52)四、低压交流供电系统的切换 (53)五、通信交流供电的质量 (54)第三节直流供电系统 (56)壹、直流基础电源 (56)二、直流供电系统的配电方式 (60)三、直流供电系统的类型 (63)四、通信局(站)直流供电系统 (66)习题和思考题 (70)第三章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 (71)第壹节概述 (71)壹、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的发展简介 (71)二、高频开关电源的组成 (73)三、高频开关电源的优点 (74)四、高频开关整流器的分类 (75)第二节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 (76)壹、电力电子器件概述 (76)二、不可控器件 (77)三、半控型器件 (79)四、全控型器件 (81)第三节时间比例控制原理 (91)壹、时间比率控制的稳压原理 (91)二、时间比例控制方式 (93)三、时间比例控制型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93)第四节功率变换电路 (95)壹、降压型、升压型和升降压型变换器 (96)二、单端正激式功率变换电路 (97)三、单端反激式功率变换电路 (99)四、推挽式功率变换电路 (101)五、全桥式功率变换电路 (102)六、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 (103)七、功率变换电路的比较和应用 (104)第五节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 (105)壹、控制电路 (105)二、驱动电路 (107)第六节保护电路和辅助电源 (108)壹、保护电路 (108)二、辅助电源 (110)第七节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112)壹、传统开关电源存于的问题 (112)二、功率因数校正器工作原理 (113)三、选择高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最佳拓扑 (117)第八节负载均分电路 (118)壹、负载均分的概念 (118)二、负载均分的基本方法 (119)三、壹种脉宽调制(P W M)型负载均分电路 (121)第九节谐振开关技术 (122)壹、谐振型开关电源的提出 (122)二、谐振技术 (122)三、谐振型开关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124)习题和思考题 (124)第四章铅蓄电池 (125)第壹节铅蓄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25)壹、铅蓄电池的分类 (125)二、铅蓄电池的型号 (126)三、铅蓄电池的构造 (126)四、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30)第二节铅蓄电池的主要特性 (133)壹、电动势和端电压 (133)二、充电特性曲线 (133)三、放电特性曲线 (134)四、铅蓄电池的充、放电率 (135)五、铅蓄电池的容量及影响容量的因素 (136)六、自放电 (140)七、铅蓄电池的效率和寿命 (141)第三节铅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 (141)壹、充电方法 (141)二、运行方式 (147)三、铅蓄电池常见故障检修 (149)第四节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的结构和密封原理………………………………………15 1 壹、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的结构 (151)二、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的密封原理 (154)第五节阀控式密封铅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 (155)壹、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 (155)二、充电控制技术 (156)三、放电控制技术 (160)四、电池的安装 (161)五、日常维护 (162)六、剩余容量的测量 (164)习题和思考题 (166)第五章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 P S) (167)第壹节UPS概述 (167)壹、U P S的定义及作用 (167)二、U P S的分类 (168)三、U P S的各项性能指标 (171)四、U P S的发展 (174)第二节逆变电路 (176)壹、逆变主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176)二、保障逆变电路可靠运行的几点措施 (179)第三节正弦脉宽调制电路 (182)壹、单脉冲P W M (182)二、多脉冲P W M (183)三、S P W M (183)第四节驱动电路 (188)壹、G T R的基极驱动电路 (188)二、功率M O S F E T栅极驱动电路 (190)三、I G B T的栅极驱动电路 (192)第五节跟踪和转换 (194)壹、相位跟踪 (194)二、转换开关 (195)第六节保护电路 (200)壹、过、欠压保护 (200)二、过温保护 (202)三、蓄电池过压、欠压保护 (203)第七节蓄电池充电电路 (205)壹、恒压式充电电路 (205)二、先恒流后恒压式充电电路 (206)第八节辅助电源和显示电路 (213)壹、辅助电源 (213)二、显示电路 (217)习题和思考题 (222)第六章柴油发电机组 (223)第壹节柴油机构造和工作原理 (223)壹、基本名词术语 (223)二、柴油机基本工作原理 (224)三、柴油机的分类 (226)四、柴油机型号名称和缸序号 (227)五、柴油机构造 (228)第二节同步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 (254)壹、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类型及其工作原理…………………………………………25 4二、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结构 (257)三、同步发电机的额定值及其型号 (261)四、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组成和要求……………………………………………26 3五、励磁系统的分类 (264)第三节柴油发电机组的使用和维护 (269)壹、柴油发电机组的性能等级和型号含义 (269)二、柴油和润滑剂的选用 (270)三、柴油发电机组的起动 (273)四、柴油发电机组的使用和调试 (276)第四节柴油发电机组常见故障检修 (283)壹、柴油机常见故障检修 (283)二、同步发电机常见故障检修 (296)习题和思考题 (300)第七章防雷和接地系统 (301)第壹节防雷理论基础 (301)壹、雷电及其参数 (301)二、雷电的危害 (305)三、传统防雷装置 (305)四、新型防雷器件 (310)五、防雷的基本原则 (314)第二节通信局(站)的接地 (317)壹、接地的主要类型 (317)二、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制式 (319)三、通信局(站)接地系统 (325)第三节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 (331)壹、系统设备耐雷指标 (331)二、防雷器件的布置 (332)三、主要电源设备的防雷措施 (334)四、电气布线的防雷措施 (336)五、对系统防雷的正确认识 (337)第四节接地电阻及其监测 (339)壹、接地电阻的定义 (339)二、接地材料的选择 (342)三、接地电阻的改善 (345)四、接地电阻的测量 (347)习题和思考题 (356)第八章集中监控系统 (357)第壹节集中监控系统概述 (357)壹、集中监控系统的主要作用 (357)二、集中监控系统的组成 (358)三、对集中监控系统的性能要求 (359)四、对集中监控系统的指标要求 (362)第二节通信接口和通信协议 (363)壹、串行通信方式 (363)二、串行通信接口 (367)三、计算机网络和T C P/I P协议 (374)第三节系统监控对象及内容 (379)壹、高压配电设备 (379)二、低压配电设备 (379)三、备用电源设备 (379)四、整流配电设备 (380)五、其他对象 (380)第四节监控单元(SU) (381)壹、传感器和变送器 (381)二、通用采集模块 (387)三、智能协议转换器 (390)四、蓄电池监测模块 (393)第五节集中监控系统的组网运用 (398)壹、集中监控系统的结构 (398)二、集中监控系统的组成 (399)三、监控系统的组网方案 (401)四、集中监控系统的管理 (403)五、集中监控系统的应用 (404)习题和思考题 (404)第九章通信电源系统的工程设计 (405)第壹节负荷计算 (405)壹、需要系数法 (405)二、其他方法 (407)三、负荷计算的电算化 (407)第二节系统设备的容量配置 (410)壹、蓄电池组容量配置 (410)二、整流设备的容量配置 (412)三、交流供电设备的配置 (413)第三节电力线缆的选择 (416)壹、电力线缆选用的壹般原则 (417)二、电力线缆型号的选择 (417)三、电力线缆绝缘及外护层的选择 (418)四、直流电力线截面的选择 (420)五、交流电力线截面的选择 (422)第四节通信电源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427)壹、常用可靠性指标 (428)二、可靠性系统模型 (430)三、系统可靠性分析 (434)四、系统可靠性提高 (438)第五节通信电源机房设计 (440)壹、电源设备安装机房的环境要求 (440)二、空间位置 (441)三、承重和防震 (441)四、电力电池室位置的平面布局 (442)五、消防要求 (442)习题和思考题 (442)第十章通信电源系统的科学管理和维护 (443)第壹节科学管理和维护的要求 (443)壹、维护档案资料齐全 (443)二、机房管理正规有序 (445)三、值勤维护指标优良 (446)第二节电源设备的安装和接线 (448)壹、安装准备 (448)二、机架安装 (448)三、整机组装 (450)四、电气连线 (450)五、电力线缆的敷设 (451)第三节电源设备的维护管理 (454)壹、高频开关电源 (454)二、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455)三、交流不间断电源(U P S)和逆变器 (457)四、发电机组 (458)五、配电设备 (460)六、防雷和接地系统 (462)七、集中监控系统 (462)八、机房空调设备维护 (463)第四节日常维护指标测试 (464)壹、交流供电系统参数测量 (464)二、直流系统参数测量 (468)三、高频开关电源系统 (469)四、蓄电池 (471)五、防雷接地系统 (471)六、监控系统 (471)七、机房环境和消防设备维护 (471)第五节集中监控下的科学管理 (472)壹、改革组织机构 (472)二、健全规章制度 (473)三、强调设计选配 (473)四、加强日常维护 (474)五、做好巡检巡修 (478)六、聚焦故障防范 (480)七、完善应急预案 (483)习题和思考题 (484)参考文献 (485)。

第1~2讲 通信电源简介精品

第1~2讲   通信电源简介精品

主要根据市电状况、负荷大小配置
Q
KIT
[1 (t 25)]
其中:K-安全系数1.25 I-近期负荷电流 T-放电小时数(h) t-最低环境温度(5℃) η-放电容量系数 α-电池温度系数0.006
放电 小时
η
2
3
6 10
0.61 0.75 0.88 1
34
第三节:-48V电源系统应用
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 A、接地 必要性:直接影响到通信的质量和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接地的作用: 直流工作接地,稳定工作基准电压,减少线路串话。 直流电源“+”极接地,减少电缆、设备电化腐蚀。 通信设备金属外壳等接地,减小电磁感应,达到机壳屏蔽 作用,减小杂音干扰。 避免过电压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让过电流尽快入地。
18
3)供电发展的方向
交流逐步走向集中 直流逐步走向分散
19
第二讲 电源的原理与应用
主要内容: 第一节:整流器的原理简介 第二节:蓄电池组的原理简介 第三节:简单应用
20
复习通信电源系统组成框图




压 配

油机


整流器


整流器


通信设备

配 变换器

其它设备

逆变器
交流设备
蓄电池
UPS


逆变器
蓄电池
通信设备 其它设备 交流设备
11
3、各部分工作过程
C、油机启动
10KV




压 配

380V
交 流 配 电 屏
油机

通信电源系统基础知识

通信电源系统基础知识

4/10/2023
4G通信系统设备功耗参考表
用户类别
BBU(w)
移动
4G
350
联通
4G
120
电信
4G
120
RRU(w) 220 220 220
合计功耗(w) 1010 780 780
2G通信系统设备功耗参考表
用户类别
移动
2G
联通
2G
电信
2G
功耗(w) 1000 580 460
备注
适用于有新建2G覆盖 需求的场景
➢ 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 充放电工作方式
说明
两组蓄电池交替对通信设备放电供电,当其中一组投入放电供电 时,另一组由整流器充电备用。
半浮充工作方式
用一组或两组蓄电池与整流器并联对通信设备浮充供电,部分时 间由蓄电池组单独放电供电。在蓄电池与整流器并联浮充工作时, 整流器除提供通信设备用电外,还要对蓄电池由于放电供电或自 放电引起的容量损失予以补充,后者单独进行充电备用。
通信电源系统基础知识
目录
一、通信电源系统总述
1、基础知识 2、通信电源系统的分类
二、交、直流供电系统与接地系统 三、相关计算及设计案例
2023/4/10
一、通信电源系统总述
1、基础知识
➢ 通信电源系统的基本概念 是指专为通信设备和主要配套、辅助设备提供的各种工作电源。
注意:一般照明和空调用电等不属于通信电源范畴,但有时通信电源也为之提 供输出分路。
2、在线式UPS,结构较复杂,但性能完善,能解决所有电源问题,如四通PS系 列,其显著特点是能够持续零中断地输出纯净正弦波交流电,能够解决尖峰、 浪涌、频率漂移等全部的电源问题;由于需要较大的投资,通常应用在关键设 备与网络中心等对电力要求苛刻的环境中。

通信电源系统介绍1

通信电源系统介绍1

1 2 3 4 5 6 7 8 9
10
50
185
156
128
261
202
172
第二部分 电源技术基础知识介绍 电源术语
直流电力线缆的配置 S=I*L/R*Δ V I:耗电功率,最大电流 I=P/40。 L:馈电回路导线长度; R:导电系数,R铜=57,R铝=34。 Δ V:最大电压降,距离短缆线数量少尽量少分配压降,距离长缆线数量多 尽可能多分配压降。
电源术语
电力线缆分类:
(1)根据导体芯数分:单芯、2芯、3芯、3+1芯、4芯、 4+1 芯、5芯;
(2)根据电缆特性分:耐火电缆、阻燃电缆、普通电缆
(3)根据金属芯材质分:铜芯电缆、铝芯电缆
电源术语
交流电力线缆的选择
交流电源导线应根据最大负荷和电力电缆的安全载流
量选择截面,电源的安全载流量与导线的材质(一般 选用铜导线)、电缆结构(单芯、2芯、3芯、4芯等)、 绝缘材料和敷设方法等都有关系,下面提供部分常用 电力电缆安全载流量表供参考
分 散 供 电 系 统 图
交 流 配 电 屏
其他直流供电系统
市电 变电站 备用发 电机组 移动电站 监控 接地
市 电 油 机 转 换 屏 低 压 配 电 屏
DC-48V(a) AC 380V(b) 通信 直流配电屏 整流器 设备 交 流 蓄电池 DC-48V(a) 通信 配 AC 380V(b) 直流配电屏 整流器 设备 电 AC 220/ 屏 380V(b) 通信用空调 蓄电池 AC 220/ 交 380V(b) 通信用空调 流 配 AC 380V(b) 不间断 AC 220/380V(a) 通信 电 设备 电源设备 屏 AC 220/380V(b) 保证建 筑负荷 AC 220/380V(c) 一般建 筑负荷 (a) 不间断 (b) 可短时间中断 (c) 允许中断

第一章通信电源概述第一节通信电源的重要性1、通信电源

第一章通信电源概述第一节通信电源的重要性1、通信电源

● 当两台发电机组供电时,要实现两台油机的切换。
第三节 直流供电系统
1、直流供电系统的概述
● 定义:向通信局站提供直流电源(基础)的供电系统叫直流供电系统。
● 集中式供电由一套直流供电系统向通信局站所有的设备供电。 ● 分散式供电由两套以上独立直流供电系统向不同的通信设备供电。 ● 混合供电是在市电缺乏地区,利用新能源经变换向通信设备供电。
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效率 第三节 现代通信对通信的新要求
多品种、模块化、能实现集中监控、自动化和智能化、小型化、新 的供电方式
第四节 通信电源的分类
1、基础电源 通信局站的基础电源分为交流基础电源和直流基础电源两大类。
1.1 交流基础电源(AC) ● 定义:由市电、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含移动电站)、通信逆变器(或UPS)
断电源(UPS)或逆变器(DC/AC)设备供电。 ● 市电电源是通信电源系统的首选交流主用电源,指从公共电力系
统到通信局站降压变电站的供电线路。 ● 备用发电机组电源是通信电源系统的交流备用电源。 ● 交流不间断电源或逆变器设备主要供电于通信设备的不间断交流
供电,如计费系统、监控系统等。 2、交流供电系统的组成 交流供电系统由变压器(专用降压变电站)、交流稳压器、备用发
● 不同的局站由不同的电源系统组成,集中供电、分散供电、混合 供电及一体化供电是目前比较典型的系统组成方式。
● 电源系统组成方框示意图如下:
市电电源
变电站








油机发电机













蓄电池

通信电源系统ppt课件

通信电源系统ppt课件

.
18
B.技术管理 对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研究并 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事故的分析,特别是通信电源的应 用安全、通信机房环境、蓄电池的容量和放电等问题, 深入研究使用维护方法,完善和提高监控系统的技术规 范。
.
19
C . 企业化管理。
通信电源的使用要适应新的电源维护响应模式,采用 企业化管理的应对策略。例如:全方位服务,电源维护 成本,高质量的通信电源应用技术支持问题等。
.
5
在通信枢纽大楼、卫星地面站、微波中继站、国际 海底光缆登录站……所有需要安装电气和通信设备的地 方,都需要首先建设好电源,电源设备需要能在不同类 型的外电环境中输出不同种类容量的多种电源,以满足 不同设备的需求,做到稳定、可靠和安全,因此电源是 一切通信必不可少的坚实基础,而且也是非常主要的根 本保证。
通信电源
.
1
一、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二、蓄电池 三、 高频开关电源 四、 UPS电源和逆变器
2
(一)通信电源系统概述
3
.
4
通信电源的作用
在通信行业中,通常把电源比喻为通信系统的 “心脏”,通信电源本身并不能为运营商带来直接 效益,占用的资本也不高,但是从确保通信质量、 生产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必须重视通信电源的 运行管理与应用;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
其主要组成:正负极板组、隔板、电解液、安全阀及壳体, 此外还有一些零件如端子、连接条、极柱等。
1、正负极板组 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板上活性物质为海绵状
纯铅。
2、隔板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中的隔板材料普遍采用超细玻璃纤维它的主
要作用有: ① 吸收电解液。 ② 提供正极析出的氧气向负极扩散的通道。 ③ 防止正、负极短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企业管理)章通信电源系统概述第壹章通信电源系统概述通信电源是向电信设备提供交直流电的能源,它于电信网上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人们往往把电源设备的供电比喻为电信设备运行的“心脏”。

如果壹个市话局的供电发生故障,中断供电将使整个电话局瘫痪,影响社会的正常生活和运作。

如果壹个长途干线站或电信枢纽局发生供电故障,中断供电则必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因此,要求电源工作人员全面掌握电源设备的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运用方法,做好电源设备的维护工作。

通信电源设备和设施主要包括:交流市电引入线路、高低压局内变电站设备、柴油发电机组、整流器、蓄电池组、直流变换器和交流逆变设备、以及各种交直流配电设备等。

通信配电就是把上述的电源设备,组合成壹个完整的供电系统,合理地进行控制、分配、输送,满足通信设备的要求。

壹个完整的电源系统,其组成如图1-1-1所示。

DC-48V(a)10KV 市电AC380V(b)(a)(a)AC380V(b)AC380/220V(a)交流供电系统由主用交流电源、备用交流电源(油机发电机组)、高压开关柜、电力降压变压器、低压配电屏、低压电容器屏和交流调压稳压设备及连接馈线组成的供电总体。

主用交流电源均采用市电。

为了防备市电停电,采用油机发电机等设备作为备用交流电源。

大中型电信局采用10KV 高压市电,经电力变压器降为380V/220V 低压后,再供给整流器、不间断电源设备(UPS )、通信设备、空调设备和建筑用电设备等。

小型电信局(站)则壹般采用低压市电电源。

壹、交流供电系统的组成1、高压开关柜。

高压开关柜的主要功能,除了引入高压(壹般10KV)市电外,且能保护本局的设备和配线,同时仍能防止由本局设备故障造成的影响波及到外线设备。

高压开关柜仍有操作控制和监测电压和电流的性能。

高压开关柜内安装有高压隔离开关、高压真空断路器(或油断路器)、高压熔断器、高压仪用互感器和避雷器等元器件。

2、降压电力变压器。

降压电力变压器是把10KV高压电源变换到380V/220V低压的电源设备。

电力变压器壹般采用油浸式变压器,也有的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近年来,由于干式电力变压器便于于机楼内安装,因此也逐渐得到应用。

3、低压配电设备。

低压配电设备是将由降压电力变压器输出的低电压电源或直接由市电引入的低电压电源进行配电,作市电的通断、切换控制和监测,且保护接到输出侧的各种交流负载。

低压配电设备由低压开关、空气断路开关、熔断器、接触器、避雷器和监测用各种交流电表等组成。

4、低压电容器屏。

根据原水电部《供用电规则》规定:“无功电力应就地平衡,用户应于提高用电自然功率因数基础上,设计和装置无功补偿设备”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电信局(站)以采用低压补偿用电功率因素的原则,装设电容器屏。

屏内装有低压电容器、控制接入或撤除电容器组的自动化器件和监测用功率因数表等组成。

5、调压稳压设备。

于市电电压变动超出规定时,需装设调压设备使输出电压稳定于额定电压允许范围内。

除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于高压侧调压外,电信局(站)壹般于低压侧调压,过去曾采用感应调压器,但因调节速度慢、体积大等问题,现已改用自动补偿式电力稳压器和交流参数稳压器等设备。

6、柴油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是用柴油机作为动力,驱动三相交流发电机提供电能。

柴油机利用柴油于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爆炸做功,经过活塞连杆和和曲轴机构转化为机械动力。

柴油机分为二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

二冲程柴油机是俩个冲程(曲轴旋转壹周)完成壹个工作循环,四冲程柴油机是四个冲程(曲轴旋转俩周)完成壹个工作循环。

二、几个重要的概念1、系统容量。

系统容量指的是交流供电时,供电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

如市电供电时,指的就是电力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时指的就是柴油机的额定功率;UPS供电时指的就是UPS的额定功率等等。

可是它们表示容量的单位却不壹样,电力变压器和UPS计量单位是伏安VA(或千伏安KVA),我国国家标准(GB)规定发电机组必须用瓦W(或千瓦KW)表示。

伏安表示的是视于功率,瓦表示的是有功功率。

这于实际应用中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只有于理想情况下,它们的功率因数均等于1时,于数值上是相等的。

2、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的定义是有功功率和视于功率的比值。

功率因数cosφ=P/S的物理意义是供电线路上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的余弦。

国标规定:变压器的功率因数为0.8;柴油发电机组的功率因数为0.85;例如,标称容量100KVA的变压器,于规定的使用环境下,它的输出最大有功功率是80KW;同理,标称容量是100KW的柴油发电机组,于规定的使用环境下,能够提供116KVA的视于功率。

UPS 的功率因数,因类型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实际使用时差异较大。

3、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指的是供电系统实际消耗的电能,计量单位是千瓦时(KWH)。

电功率指的是正常工作情况下,负载上消耗的额定功率。

于市电和油机供电的情况下,由于每个负载的功率相对于系统总容量较小,故不需要考虑它的瞬时功率;而UPS系统供电的情况则不同,负载功率和系统容量比较接近,就必须考虑负载的瞬时功率(例如负载的启动功率)。

第二节直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由整流设备、直流配电设备、蓄电池组、直流变换器、机架电源设备和关联的配电线路组成的总体称为直流供电系统。

按电信设备供电电压允许变动范围的不同要求,可分为窄电压和宽电压直流供电系统;按电源设备的安装地点不同,可分为集中直流供电系统和分散直流供电系统;按馈电线配线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低阻配线直流供电系统和高阻配线直流供电系统(高阻配线又有壹次高阻配线和二次高阻配线等方式)。

组成直流供电系统的主要电源设备的作用和性能如下:1、换流设备。

换流设备(converter)是整流设备、逆变设备和直流变换设备的总称。

其中整流设备可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

逆变设备则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

直流变换设备可将壹种电压的直流电变换成另壹种或几种电压的直流电。

晶闸管(可控硅)整流器是老壹代整流设备,由于电路中采用工频变压器,工作频率低,体积和重量均很大,效率也低,故逐步淘汰,而由高频开关型整流器代替。

高频开关整流器于技术上先进,具有小型、轻量、高效、高功率因数和高可靠性等显著优点。

高频开关整流器机架的输出功率大,机架上装有监控模块,和计算机相结合,组成新壹代智能型电源设备,正于逐步替代晶闸管整流器。

随着电力电子学技术和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发展,换流设备变换电路日趋完善,采用PWM 脉宽调制或谐振技术的控制技术,提高变换频率,采用零电压或零电流开关电路,降低开关工作损耗,使换流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2、蓄电池。

于电信电源中电池作为备用能源使用。

蓄电池可分为酸性电解液(即硫酸)的铅酸蓄电池和碱性电解液(即苛性钾)的碱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自普兰特发明以来,已有140年的历史,由于它具有电压的稳定性和能够进行大电流放电,所以于电信局(站)内得到广泛使用,目前铅酸蓄电池已由防酸式铅蓄电池发展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是壹种新型的蓄电池,使用过程中无酸雾排出,不会污染环境和腐蚀设备,蓄电池能够和电信设备安装于壹起,平时维护比较简便,不需加酸和加水。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体积较小,能够立放或卧放工作,蓄电池组能够进行积木式安装,节省占用空间,因此于20世纪80年代后,于我国电信局(站)得到迅速推广使用,且正于逐步取代防酸式铅蓄电池。

蓄电池制造厂正于工艺结构设计上保证电池质量,防止电液渗漏,提高电池使用寿命,且研究开发有效而简便的电池容量测试器。

蓄电池正常情况下是和整流器且联工作的,所以它有俩个作用:于交流电停电时,自动向直流负载供电,保证供电连续不间断;当交流电正常供电时,它能够等效为壹个充分大的电容器,滤掉整流器输出的各种谐波(即杂音),保持直流电的纯度。

蓄电池的容量越大,直流电的纯度越高。

蓄电池和整流器且联工作能够保证供电连续不间断,但且不是高枕无忧,蓄电池放电时,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端电压不断降低;蓄电池充电时,为了保证电池能充足电,充电电压必须提高。

这就有供电系统的电压变动范围的问题。

壹方面,设计直流供电系统时,要充分保证直流负载能承受的电压变动范围;另壹方面,通信设备设计时,也要考虑蓄电池固有的特性,给出壹个合理的供电电压范围,使蓄电池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壹套直流系统同时向不同电压范围的交换机供电时,蓄电池的工作方式需兼顾考虑,偏差太大时,需要分别重建直流供电系统,独立供电。

3、直流配电屏。

直流配电屏是连接和转换直流供电系统中整流器和蓄电池向电信负载供电的电源设备,屏内装有闸刀开关、自动空气断路器、接触器、低电熔断器以及电工仪表、告警保护等元器件。

直流配电屏按照配线方式不同,分为低阻和高阻俩种,高阻配电屏是把馈线改用小截面电缆出线,每路出线的负线上加装上壹定的电阻,如爱立信交换机为26毫欧。

高阻配电的好处是:当任何壹路负载发生短路时,供电母线上的电压变动较小,不足以影响其他分路供电,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相对较高。

除上述供电系统外,仍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和混合供电系统等。

太阳能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组、迭制配电设备组成,有光照时靠太阳电池供电,且对蓄电池充电,无光照时由蓄电池供电,它是直流供电系统的壹种。

如果由太阳电池、风力发电、市电或油机发电机等俩种或俩种之上发电设备供电的系统则称为混合供电系统。

第三节通信系统接地为了保证各类通信设备可靠和安全地工作,通常于各种电气设备设置零电位点,该点于物理上和大地有良好的电气连接,这种连接称为接地。

构成接地的壹切装置称为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通常由接地体、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接地母排)和接地线组成。

接地体:埋入地中且直接和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组成的金属导体)。

接地引入线:为了减少接触电阻,通常安装多根金属接地体。

把多根接地体用壹条金属导体连接成壹组且接入室内接地母排,该连接导体称为接地引入线。

接地汇集线:为了接地的安全和可靠,把不同方向、不同物理位置的接地汇集成壹条接地干线,该干线成为接地汇集线或称为接地母线。

接地线:被接地的设备或电源系统和接地母线可靠连接的导体称为接地线。

电信电源按照接地系统的用途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

工作接地按照电源性质分为直流接地和交流接地。

保护接地按保护功能分为设备保护接地和屏蔽接地。

接地系统按照安装方式分为:独立接地系统和联合接地系统。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考虑到防雷等电位原则,已实施将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汇接成壹组接地系统的联合接地方式。

第四节通信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通信设备中的大量应用,通信电源瞬时中断,也会丢失大量信息,所以通信设备对电源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