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真题:大气的运动规律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4讲大气运动规律

[例1]
(2017· 北京高考)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
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1 月 C.7 月 (2)该山地 B.4 月 D.10 月
(
)
(
)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 1 000 m
专题四 大气运动规律
[贯通知识联系]
一、命题趋势 全国卷近几年对本专题内容考查较多,主要集中在 气温、降水、大气运动规律等方面,试题难度中等。考 核形式上选择题、综合题并重。往往以最新的时事为背 景材料,考查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天气变化的基本规 律、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及其成因。气象 灾害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也是备考重点。
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 [抓原理· 重理解] 1.气温分布规律分析
年 变 化 日 变 化 北半球陆地气温1月最低,7月最高;北半球海洋气温 2月最低,8月最高。 年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高纬度>低纬度、 谷地>高地、裸地>绿地、少云>雨区>多云雨区
时 间 分 布
一般情况下,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 现在当地地方时14时左右。日较差:大陆性气候>海 洋性气候、平原(山谷)>高地(山峰)、低纬度>高纬度、 晴天>阴天
[例2]
(2015· 四川高考 )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
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
)
B.40°N 附近大陆西岸 D.40°N 附近大陆东岸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上课讲义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一、单选题下图(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
完成5、6题。
1.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答案: B2.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C假定(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
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18、19题。
3.该日为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答案: D4.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A.自西南向东北B.自西向东C.自东北向西南D.自东向西答案: B地处(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9~11题5.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答案: B【解析】考查考生对地理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判断能力,属容易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说明当地降水变率增大,这与当地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是否有因果关系无法判断(应该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尺度背景下),但是可以排除A、C选项。
据表,当月前4次降水都没有明显洪峰出现,而且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这足以说明当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确能够减水减沙,排除D选项,B选项正确。
6.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B【解析】考查考生由果推因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的运动规律第2课时课件(36张)

•考点四 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 (2017·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 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 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 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 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 提示:低气压控制下未 必一定产生阴雨天气。 气流上升动力大小、水 汽供应是否充足是重要 的影响因素。
• 方法技巧 • 根据锋面判断南、北半球 • 在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气旋与锋面系统叠加在一 起形成锋面气旋。其左半部分发育的是冷锋,右半部分发 育的是暖锋。 • (1)根据风向来判断南、北半球 •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该气旋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 气旋。或者根据风向右偏也可判断为北半球。
• 【解析】 本题组考查民谚与天气,通过对图中低压系统、 高压系统的天气分析,判断所给城市的天气状况,结合民 间谚语进一步探究原因,较有新意。第(1)题,“露从今夜 白”是指温差大,晚上气温低至零点,形成露。该现象发 生于初秋温差较大的内陆地区。结合选项,西安位于高压 脊附近,天气晴,温差大,最符合题意。北京、东京正处 于阴雨天气,郑州可能多云且距海比西安近,不如西安温 差大。选C项。第(2)题,白露过后,太阳直射点即将跃出 北半球,亚洲高压日渐强大,并逐渐向周边扩散,从高压 流出的冷空气频频南下,造成屡屡降温,选A项。
• (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中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C ( )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
• (2)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 气的是( )
• 【解析】 第(1)题,甲地沙源被大风扬起成为扬沙,扬沙被 高层气流搬运到乙地上空时,由于风力减弱,风的搬运能力 减弱,扬沙在重力和下沉气流的作用下缓缓沉降到地面,乙 地出现浮尘天气,俗称“落黄沙”,故C项不符合乙地浮尘天 气的形成过程。第(2)题,读图可知,D选项中,乙地位于高压 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且周边地区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弱, 最可能出现浮尘天气。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大气的运动规律(第2课时)课堂巩固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2课时单项选择题下图是2017年1月15日世界时)欧洲部分地区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受图示天气系统的影响,此时可能出现大雪天气的国家有( C )A.英国、德国、法国B.挪威、瑞典、芬兰C.英国、法国、西班牙D.冰岛、丹麦、乌克兰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信的是( B )A.甲地多云,气温将升高B.甲地晴朗,气温将下降C.乙地降雨,受冷锋影响D.乙地降雪,受暖锋影响3.若此时冰岛中部发生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灰喷到空中,造成部分欧洲国家被迫关闭机场。
除冰岛外,最先关闭机场的国家(地区)会是( A )A.爱尔兰、苏格兰B.挪威、瑞典C.北爱尔兰、挪威D.英格兰、丹麦【解析】第1题,从题干中获取“1月15日”“欧洲部分地区”的信息,确定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图中有两个气旋、一个反气旋。
气旋的狭长凸出部分为低压槽,会形成锋面。
偏南部气旋的低压槽处的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该锋面穿过英国、法国和西班牙,故C项对。
偏北部气旋的低压槽处为暖锋,暖锋过境可能会带来连续性的降雨,该锋面穿过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故B项错。
德国、冰岛、丹麦、乌克兰四国均不在低压槽处,不会出现降水,故A、D项错。
选C项。
第2题,时往往是当地气温最高的时刻,过后气温会下降。
世界时为时,甲、乙两地的区时是,气温已在下降中,A项错;甲地位于高压脊处,天气晴朗,B项对。
乙地位于暖锋的锋后,暖锋过境后气温回升,降雪的可能性较小,故C、D项错。
选B项。
第3题,根据近地面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右偏的原理判断,冰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的风为北风,北风将把火山灰最先吹向爱尔兰岛和大不列颠岛北部,即爱尔兰和苏格兰。
选A项。
据澳洲网2017年1月报道,澳大利亚某州一群妈妈决定建立第一所森林学校。
在森林学校里,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尽情享受户外活动。
这一想法得到联邦教育部的回应,称该州相关机构将于3月对这一森林学校进行考察以确定其可能性。
最新-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 精品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7 月,冷锋已北撤,未影响上海, 故选项 A 错误;9 月以后冷锋南下,10 月影响上海,故选项 B 错误;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寒冷干燥气候,故 选项 D 错误。7 月、8 月锋面雨带位于东北、华北,上海受副 高控制,高温少雨,因而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考向四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4.(2010·大纲全国文综Ⅱ))下图是 2010 年 3 月中旬发生在我国
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变化密切相关,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大 约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约 5°~8°。读“近几十年来 7~8 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所在纬度位置波动示意图”,回 答(1)~(2)题。
(1)7~8 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的地区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D.气旋活动频繁
答案 (1)C (2)B (3)B
考向三 天气图的判读 3.(2010·江苏地理)中国 2010 年上海世界博
览会于 5 月 1 日正式开园。会期 184 天。 右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 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题。 据上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 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 月和 7 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 月和 10 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 月和 8 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 月和 10 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水分布图”,可知
( C)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明显高于乙地,
A、B 错误;甲、乙两地均位于 29°N 附近,甲地最热月均
2018届二轮大气的活动规律(易错起源)专题卷(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

专题02 大气的活动规律(2017·北京卷)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题。
1.该台风(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答案】D(2016·北京卷)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读图,完成2题。
2.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答案】A(2016·浙江卷)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
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完成3~4题。
3.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③至④ B.④至⑤C.⑥至⑦ D.⑨至⑩【解析】根据题意及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③至④这段漂移的距离最长,说明此段风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A项正确。
【答案】A4.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答案】B(2016·江苏卷)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5.此时我国(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解析】读图可知,图中西南方有低压槽,A错;北方大部分地区被高压脊控制,天气以干冷为主,B错;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可判断三亚风力小于昆明,C错;北京、上海的风向都为西北风,故选D项。
【答案】D6.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解析】1月份,我国受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
2018年高考地理押题专题02大气运动规律【解析】5篇

2018年高考地理押题专题02大气运动规律【解析】5篇第一篇:2018年高考地理押题专题02大气运动规律【解析】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专题02大气运动规律【解析】2017年1月3~4日成都市(31°N,104°E)空气质量较差,下图是成都当时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图,数值越高,污染越严重。
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成都市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的因素不包括()A.大风扬沙 B.交通工具 C.工业生产 D.家庭炉灶【解析】由材料可知,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说明污染严重。
此时为冬季,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但由于四川盆地的北匕部有山脉的阻挡,因此成者受西北风的景响较小,再加上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所以大风扬沙天气较少,A不是影响因素,故A正确;大气中的染物质主要来自交通、工业、生活等方面,因此B、C、D是相关因素。
排除B、C、D。
故选A 【答案】A 2.①表示的时间最可能是()A.0时 B.6时 C.16时 D.20时【解析】读图分析可知,从①时开始,成都的污染指数开始下降,这说明此时污染物质的扩散条件转好,污染物扩散速度加快。
晚上,地面气温开始下降,自下到上逆温逐渐形成,大气稳定,污染物质不易扩散,因此A、D错误;日出前后,逆温层最厚,污染物质不易扩散,B错误;午后,气温最高,对流运动旺盛,有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污染指数开始降低,故C正确。
【答案】C 3.图示时期,控制成都市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冷锋 B.暖锋C.低气压 D.高气压【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该时期污染指数持续较高,说明大气稳定,污染物质的扩散条件较差,冷锋、暖锋和低气压天气系统控制时,都能形成利于污染物质扩散的大风天气或对流天气,故A、B、C错误;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度,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D 正确。
【答案】D 中央气象台于2017年2月7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为2017年2月7日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专题训练三 大气运动规律(含解析)

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
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导致白天沙漠温度远高于绿洲地表温度的主要原因是沙漠( )①蒸发(腾)少②反射率小③比热容小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①③C.②③D. ③④答案 B 沙漠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且蒸发(腾)少,热量散失少,故白天沙漠温度远高于绿洲的地表温度。
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
下图1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
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2.(2020河南安阳模拟)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2中的( )A.①B.⑦C.③D.⑤答案 B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⑦。
3.(2020河南安阳模拟)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A.①强,②强B.②强,③弱C.④强,⑤强D.①强,③弱答案 D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夜晚地面辐射强,没有大气逆辐射,气温低。
故选D。
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4.(2020四川仁寿模拟)根据图中虚线、实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 )A.虚线表示绿洲,气温日较差较小B.虚线表示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实线表示绿洲,白天地面升温慢D.实线表示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答案 C 晴天,绿洲的气温日较差小于沙漠,读图可知,虚线的气温日较差较大,实线的气温日较差较小,故虚线表示沙漠、实线表示绿洲,排除A、D项;晴天,绿洲上空的水汽含量比沙漠大,因此夜晚绿洲大气逆辐射强于沙漠,B项错误;绿洲的比热容大于沙漠,白天地面升温慢于沙漠,故C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小结
• 地理原理:(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解题思路:
温度差
气压差
大气运 动
天气多 变
问题解读
(1)读图8,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 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8 分)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6分)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分)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温
问题解读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4分)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 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 原因。(8分)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8分)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2)3个。 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 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 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 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高考综合题专题:大气运动
(2018年全国2卷)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 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
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 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 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图8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 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 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 升;在此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地区升温快,高纬 地区尚未有明显升温,南北温差加大,气 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图9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