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例宫颈糜烂患者HPV感染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90例妇科门诊宫颈糜烂患者HPV感染状况分析及健康教育效果随访

90例妇科门诊宫颈糜烂患者HPV感染状况分析及健康教育效果随访

90例妇科门诊宫颈糜烂患者HPV感染状况分析及健康教育效果随访单秋妹【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患者(超薄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测结果正常)HPV感染状况及健康教育效果。

方法选取超薄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测(TCT)结果正常的90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和健康教育,观察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

结果90例宫颈糜烂患者中有38例HPV感染;乳突型宫颈糜烂患者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单纯型和颗粒型宫颈糜烂患者(P<0.05);38例HPV感染者中23例单一型感染,15例多重感染;健康教育后患者知识知晓率为92.22%,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的45.56%(P<0.05)。

结论 TCT正常的宫颈糜烂患者存在较高的HPV感染率。

及时检测,并采取合理的健康教育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23【总页数】2页(P86-87)【关键词】宫颈糜烂;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状瘤病毒【作者】单秋妹【作者单位】江苏 225700 江苏省泰州兴化市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宫颈糜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病因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使宫颈上皮向恶性转化,诱发宫颈癌[1]。

临床筛查宫颈病变的主要辅助诊断方法为超薄液基细胞技术(TCT)。

目前,HPV检测主要应用于TCT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而对TCT正常患者的检测较少[2];在以往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取得的效果不理想。

本次研究对90例TCT正常患者行HPV检测,并采用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江苏省泰州兴化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90例TCT检查结果正常的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6.6±3.8)岁,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

糜烂分型:35例单纯型,40例颗粒型,15例乳突型。

1125 例宫颈糜烂患者病原体感染的调查分析

1125 例宫颈糜烂患者病原体感染的调查分析

1125例宫颈糜烂患者病原体感染的调查分析黄亚君史华平黄涌陈宏马琴芬王丽钗表2915例宫颈糜烂患者病原体感染构成分析病原体感染例数构成比(%)CT 12031.11UU 28130.74HPV 717.76CT+UU 899.73CT+HPV 9910.82UU +HPV 20722.62CT+UU +HPV48 5.25合计915100表4宫颈糜烂患者CT 、UU 、HPV16,18混合感染情况(例)宫糜受检感染例数未检出程度例数CT+UU CT+HPV UU +HPV CT+UU +HPV 合计感染率(%)Ⅰ57651381081220936.28125Ⅱ3171731512412338.8051Ⅲ2322130481211147.8434合计112589992074844339.38210表3宫颈糜烂患者CT 、UU 、HPV16,18单一感染情况(例)宫糜程度受检例数感染例数未检出CT UUHPV16,18合计感染率(%)Ⅰ576591503324242.01125Ⅱ31733892114345.1151Ⅲ2322842178737.5034合计11251202817147241.96210作者单位:312400浙江省嵊州市中医院沙眼衣原体(CT )、解脲支原体(UU )、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HPV16,18)是性传播疾病中的常见病原体,而宫颈糜烂是女性常见病、高发病。

为了解CT 、UU 、HPV16,18在宫颈糜烂患者中的感染率及对宫颈糜烂程度的影响,并为宫颈糜烂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0年11月~2001年10月以聚合酶链反应(PCR )方法对1125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了CT 、UU 、HPV16,18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病例来源自2000年11月~2001年10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初次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共1125例,每例均进行宫颈刮片检查、白带常规等检验,排除宫颈癌及霉菌、滴虫、淋球菌等感染。

女性HPV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女性HPV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女性HPV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调查我院妇科门诊18~60岁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确定本地区的主要感染型别。

方法采用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对527例女性进行23种HPV基因型检测,分析宫颈病变中HPV亚型感染分布特点。

结果在被调查的527例女性中HPV感染总阳性率为43.8%(231/527),单项感染占阳性感染的60%(139/231),其中,低危感染占阳性感染的35%(81/231),高危感染占阳性感染的25%(58/231),高低危混合感染占阳性感染的40%(92/231)。

主要感染型别为6、11、43、16、58和56,占单项及混合感染率为:6型占35.9%;11型占18.7%;43型占18.7%;16型占16.6%;58型占15.7%;56型占10.5%。

结论本地区HPV型别感染分布以6、11、43、16和58型感染为主。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rius,HP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具有球形外壳,直径约55 nm,主要感染皮肤粘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HPV的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关联最为密切,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发生子宫颈癌的重要原因。

HPV感染检测是筛查和预防宫颈癌的必要手段。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1)病例来源: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行HPV检测的女性527例(年龄18~60岁)。

(2)标本采集:采用一次性宫颈脱落细胞采集器,暴露宫颈,用棉拭子擦去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

将采集器置于宫颈口,单向旋转4~5周,慢慢抽出。

将采集器放入细胞保存液中,沿柄刷折痕处折断。

旋紧管盖,做好标识,直立放置。

冷冻保存。

(3)仪器与试剂: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Ⅰ和Ⅱ(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Hema9600PCR仪(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FYY-3型分子杂交仪(江苏省兴化市分析仪器厂)。

分析妇科门诊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及高危因素

分析妇科门诊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及高危因素

分析妇科门诊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及高危因素目的分析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高危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1125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1125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共检出HPV 感染病例208例,占18.49%。

其中比例最高的是HPV 高危型,共有142例,占68.27%。

而HPV 各亚型中,以HPV16与HPV18最多,分别占23.56%与12.98%。

患者年龄、初次性生活的年龄、性伴侣的数目、性伴侣的性对象数目、避孕套的使用情况及人工流产的次数均属于HR-HPV 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

结论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HPV感染率比较高,因此需要提高筛查的准确率,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标签:HPV;感染;高危型;低危型;HPV中国人常见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一种引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

HPV是一种微小无包膜的环状双链DNA病毒,在临床中对HPVDNA亚型已划分出100多种,而且有30种以上HPV基因亚型都和生殖系统疾病相关[1]。

为了分析妇科门诊患者宫颈HPV的感染情况,我院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1125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1125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且要求进行宫颈病变筛查。

患者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为(48.5±4.5)岁。

其中,18~30岁334例,31~40岁469例,41~50岁237例,51~60岁64例,60岁以上者21例。

1.2方法采用凯普宫颈细胞收集器进行宫颈细胞的收集,并采用HPV 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对宫颈细胞样本中的HPV 病毒DNA 进行准确诊断,以对HPV-DNA进行分型。

1.3问卷调查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自填表格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本人及性伴侣的一般情况,如本人性生活及孕产情况包括性伴侣的数目、生育次数、流产次数及初次性生活年龄。

慢性宫颈炎患者HPV感染状况分析

慢性宫颈炎患者HPV感染状况分析

慢性宫颈炎患者HPV感染状况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HPV感染状况。

方法:选择本院2020.01-2021.12收治的200例慢性宫颈炎女性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200例参加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比较两组HPV感染状况。

结果:实验组HPV阳性检出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分别为1.50%、12.00%。

结论:慢性宫颈炎是HPV感染的重要因素,应加大相关卫生宣教,鼓励患者定期体检。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HPV感染;健康女性慢性宫颈炎是指女性宫颈部位感染并发的炎症性疾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已婚或有性生活女性慢性宫颈炎发病率超50%,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加、外阴不适等症状,且容易合并阴道炎、盆腔炎等[1]。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可引起宫颈癌、生殖器疣、皮肤疣等多种疾病,其中以宫颈癌最为常见,宫颈癌是女性特有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流行病学显示2018年全球新发宫颈癌患者超56.9万例[2]。

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工作者发现慢性宫颈炎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二者并发会增加宫颈癌发病风险。

鉴于此,本研究将2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与等量的健康女性做对比,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HPV感染状况,为慢性宫颈炎患者预防HPV感染提出相关建议,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20.01-2021.12收治的200例慢性宫颈炎女性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200例参加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其中对照组已婚、未婚占比为101∶99,年龄最小值为28岁、最大值为45岁、均值为34.58±4.08岁;实验组已婚、未婚占比为105∶95,年龄最小值为29岁、最大值为45岁、均值为35.41±4.04岁,组间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妇女宫颈糜烂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妇女宫颈糜烂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妇女宫颈糜烂患病情况调查分析妇女由于生理机能的特点,容易感染发生很多妇科疾病,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工作和学习。

为使我农场地区妇女病得到早防、早治,我院每年开展一次已婚妇女病普查工作。

现就2008年和2009年开展的2076人妇女病普查中,查出918例宫颈糜烂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农场地区已婚妇女进行每年一次妇女病普查,2次共接受妇女病普查2076人,查出患宫颈糜烂918例。

1.2 方法由业务院长负责组织妇保科、妇产科、检验科、影像科承担本次妇女病普查任务。

根据各科医务人员通过病史调查、妇科检查、宫颈刮片、实验室检查、B超、心电图及红外线乳腺诊断结果,对统一登记的妇女病普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宫颈糜烂患病率本次共接受妇女病普查2076人,查出患宫颈糜烂918例,患病率为44.22%。

根据宫颈糜烂区外观深浅常分的三种类型:单纯型糜烂517例,占56.32%,颗粒型糜烂349例,占38.02%,乳突型糜烂52例,占5.66%。

根据宫颈糜烂区占宫颈面积的比例划分为三度:轻度宫颈糜烂648例,占70.59%,中度宫颈糜烂251例,占27.34%,重度宫颈糜烂19例,占2.07%。

918例宫颈糜烂患者中伴有宫颈息肉6例,占0.63%。

2.2 年龄与宫颈糜烂患病情况普查2076例中,年龄20~29岁的724例,查出宫颈糜烂374例,患病率为51.66%;30~39岁的813例,查出宫颈糜烂的358例,患病率为44.03%;40~49岁的438例,查出宫颈糜烂161例,患病率为36.76%;50岁以上的101例,查出宫颈糜烂25例,患病率为24.75%。

2.3 避孕与宫颈糜烂情况①口服避孕药的640例,查出患宫颈糜烂的156例,患病率为24.38%;②使用避孕套的231例,查出患宫颈糜烂的124例,患病率为53.68%;③上环的874例,查出患宫颈糜烂的562例,患病率为64.30%;④绝育手术的331例,查出患宫颈糜烂的76例,患病率为22.96%。

HPV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相关性分析

HPV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相关性分析

HPV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相关性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2T08:45:31.21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月9期作者:杜慧玲[导读]杜慧玲(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原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体检中心;广东佛山528000)【摘要】目的:研究HPV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相关性分析。

方法:摘选1118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育龄女性,统计慢性宫颈炎检出率及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阳性检出情况。

结果:1118例受检者中,共检出慢性宫颈炎402例,其中HPV各亚型阳性检出率为34.32%;而在716例健康人员中的HPV检出率为0.83%,慢性宫颈炎患者的HPV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员,P<0.05。

结论:慢性宫颈炎与HPV感染有着必切的相关性,即慢性宫颈炎患者的HPV感染风险更高。

【关键词】HPV感染;慢性宫颈炎;相关性慢性宫颈炎是女性群体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在育龄女性中发病较高,相关统计显示,慢性宫颈炎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感染病变发生总率中占到了50%以上。

诸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慢性宫颈炎的发生和性生活过早过频密切相关,而Laverty采用电镜于宫颈移行区则检测出了人类乳头瘤病毒(HPV),HPV的潜伏期较长,可达到几年,一旦此期间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该病毒就会开始恢复活性病毒,并快速发生增殖,引发生殖器官疣甚至是宫颈癌。

近年来,HPV感染在我国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而国内外许多学者均对宫颈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进行过研究的,但对于慢性宫颈炎HPV感染的研究则非常少[1]。

基于此,本文研究了HPV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摘选1118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育龄女性,检查统计出慢性宫颈炎检出率与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阳性检出情况,受检者年龄:30-50岁,年龄均值(41.03±2.14)岁;体质量指数:17-24kg/m2,平均指数(20.12±1.82)kg/m2。

TCT正常的宫颈糜烂患者HPV感染状况分析

TCT正常的宫颈糜烂患者HPV感染状况分析

浙江预防医学 2009 年第 21 卷第 1 期 Zhejiang Prev Med , January 2009 , Vol 21 , No11
·51 ·
糜烂中占 3 例 (117 %) 。
讨 论
宫颈糜烂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炎症疾病之一 , 其病因是 HPV 感染 , 而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是导 致宫颈上皮内 瘤变和宫颈 癌的必 要条件 , 且 HPV 感染较 TCT 改变更为敏感 , 有高度的可重复性 , 客 观性 , 不存在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差异 。由于受经济 条件的限制和思想观念的束缚 , 大部分妇女对每年 常规 1 次的 HPV + TCT 筛查 没有足 够的认 识。因 此 , 我们 不妨 设法使 大部 分妇 女先 作 HPV 筛查 , 对 HPV 高危阳性的妇女再进 行 TCT 检 查。而对临 床上发现重度糜烂、乳头型的宫颈 , 尤其是接触性 出血 的患者进行 HPV + TCT 筛查 , 然后对 TCT 正 常 , 而 HPV 高危阳性的患者作为高危人群进行跟 踪 , 直到转阴 。本文 180 例调查说明了这一点 , 本 文 180 例 TCT 正常的宫颈糜烂患者中有 42 例高危 亚型 感 染 , 高 危 感 染 率 2313 % , 其 中 乳 头 型 占 1712 % , 颗粒型 占 516 % , Ⅲ度糜烂占 1813 %。这 样 , 可以浓缩高风险人群 , 节约资金 , 又便于有效 监控 , 早期发现宫颈 CIN 和宫颈癌 , 使筛查高效而
人乳头瘤病毒 ( HPV) 感染是引起宫颈糜烂的 病因 , 而能使宫颈癌 风险提高 250 倍 , HPV 有 100 个亚型 , 大约有 13 种 与宫颈癌密切相关[1] 。宫颈细胞检查 (TCT) 作为 宫颈癌筛查的方法之一 , 因经济条件的制约不能每 年 1 次常规开展。因此 , 筛选高危人群 , 只对高危 人群进行跟踪既节约资金又能减少宫颈浸润癌的发 生 。本文以 180 例宫颈 细胞学 ( TCT) 检查结果正 常的宫颈糜烂患 者为对象 , 采用 PCR 方法 , 初步 探讨该人群中 HPV 感染及病毒亚型的分布状况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6例宫颈糜烂患者HPV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糜烂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

方法:选取在超薄液基的细胞学技术检查(TCT)为正常水平的宫颈糜烂者126例,对其HPV 基因型进行分型检测,研究宫颈糜烂人群中的HPV感染概率与病毒分布的情况。

结果:接受检查的HPV感染患者中,感染症状主要为单一性病毒亚型感染,并且重度糜烂的感染概率比轻度糜烂的感染概率高,在单一性病毒亚型感染的患者当中,最高感染率是58亚型;在多重感染当中,最高的是16亚型。

结论:经TCT检查为正常水平的宫颈糜烂者当中具有较高HPV感染概率,而对该类患者进行HPV检测和追踪,有利于监控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标签:宫颈糜烂;HPV感染;状况分析
HPV感染作为宫颈癌与上皮内瘤变的关键致病因素,其亚型有80多类,其中有40类对生殖道会产生感染危害,在能够感染的生殖道HPV当中,有13~19个亚型和浸润型宫颈癌有密切的关系,并被认为高危型感染[1]。

当前在临床上常用TCT检查,并且对于有效筛选HPV与诊断HPV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也忽略HPV于宫颈糜烂者当中感染检查[2]。

本文主要分析宫颈糜烂患者的HPV 感染情况,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宫颈糜烂者126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过妇科检查后确诊为宫颈糜烂,再行TCT检查,结果均为良性反应。

入选的标准是年龄在18岁以上,62岁以下;有性生活史;无妊娠期与哺乳期患者与阴道炎患者;患者均为自愿参与HPV检测。

1.2 方法
在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查中,用窥阴器将宫颈充分的暴露,将宫颈口的分泌物擦拭干净,用特制的毛刷获取宫颈的分泌物,放置到保存液中送到检验室检验。

样品需要在经期过后获取,在采取样品前的48小时内禁止性生活、冲洗阴道和使用避孕药物。

用Hybr Max方法来检测HPV,提取DNA样本,判断结果[3]。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由χ2进行检验,在P<0.05时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HPV感染和患者的年龄及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
在选择的126例接受检查的患者当中,出现HPV感染的共27例,占21.42%;HPV感染者的平均年龄是(32.72±4.68)岁,而非HPV感染者共99例,占78.57%,其平均年龄是(33.25±4.58)岁;两组的年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轻微糜烂、中度糜烂、重度糜烂患者分别为21例、24例、33例,其感染率分别是16.67%、19.10%、26.2%,可知重度糜烂患者发生HPV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轻度糜烂的患者(P<0.05)。

2.2 单一亚型与多重亚型HPV感染的情况
在27例HPV感染患者中,单一亚型的感染患者有15例,占55.56%;其病毒的类型前三位分别是58型、16型、52型,分别为9例、3例、3例;在多重病毒的亚型感染患者中,其共有12例,占44.44%;其中,合并有2个亚型的一共6例,合并有3个亚型的一共有3例,合并有4个亚型的一共有3例,合并有5个亚型的一共有0例;其病毒的类型前三位分别是16型、68型、52型,分别为6例、3例、3例。

3 讨论
HPV感染的患者在年龄分布上和非HPV感染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平均年龄分别是(32.72±4.68)岁和(33.25±4.58)岁,证明生殖道的感染一般都发生在性生活比较活跃的人群中。

HPV作为一组双股的DNA病毒,其对于患者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一旦人体的抵抗力出现下降,就会进一步加大HPV感染机会[4]。

临床妇科中,宫颈糜烂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疾病,对于宫颈糜烂的患者来说,因受到医疗保险范围与经济条件及个人心理身体条件的影响,一般会先进行TCT 筛查,对于TCT检查有异常情况的患者再给予其实施HPV检查。

在本组调查的结果中显示,所选择的126例接受检查的患者当中,出现HPV感染的共27例;而TCT检查正常的126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出现单一高危型的HPV感,12例患者出现多重亚型的HPV感染,证明HPV感染的更早来源是细胞学的改变。

不同的HPV亚型所具有的致病能力也不同,高危的HPV和多重的HPV持续性感染为宫颈癌病变之前及其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必要条件,而这一部分患者也将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宫颈癌[5]。

HPV的检测与宫颈细胞学的检测相比,对于宫颈癌之前的病变征象更为明显,可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客观性及可重复性,并且不会存在观察者间或者是实验室间出现变异性的情况。

所以,对于宫颈糜烂的患者,在检查中应该积极鼓励使用HPV检测,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在本组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中显示出,在宫颈糜烂的程度这一方面上看,重度糜烂与轻度糜烂发生感染的概率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而按照筛查的结果加以定向性分析后,可以浓缩有高危风险的人群,有助于有效的监检控,从而尽早发现宫颈癌,
让患者得到早期治疗,避免发展成为宫颈癌,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综上,经TCT检查为正常水平的宫颈糜烂者当中具有较高HPV感染概率,而对该类患者进行HPV检测和追踪,有利于监控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参考文献
[1]周新枚.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前的宫颈预处理中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2(5):35-36.
[2]李小萍,虞文辉.LEEP刀与微波治疗对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5(7):114-116.
[3]张愉,何瑞欣,周微尘,刘宝茹,陈文直.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与微波仪比较治疗慢性宫颈炎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5(6):54-56.
[4]祁燕.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8(12):708-710.
[5]王军巧.宫腔镜电切术联合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8(6):78-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