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渣施工检验批

合集下载

(完整版)塘渣施工方法

(完整版)塘渣施工方法

(完整版)塘渣施工方法三、塘渣施工方案一、测量放样1、首先应由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交桩,并请测绘院复核控制点。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数据,实地核对道路设计中心线。

对中线控制桩应妥善加以保护。

2、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单位的水准点,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固定物上。

3、若道路中心线已遗失或移位,应设法补桩或校正。

4、竖曲线地段,应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曲线要素测放曲线。

5、根据设计图纸用钢筋钎每20米放出路基填筑边线桩,按设计标高在钢筋钎上画出塘渣填筑线。

6、在塘渣路基整平时,配备专人牵标高线(纵、横线),查看挖掘机整平后的路基标高,对于不正确地段及时予以纠正。

6、塘渣路基放样工作应符合有关施工规范要求。

二、土路基施工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内鱼塘、沟渠密布,地表水丰富,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稳定水位在地表以下0.30~1.30m。

土体含水量较大,地下水位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对路基进行处理。

工程开工后,在道路外侧纵向挖二条临时排水沟,靠近路边红线,断面尺寸为上底宽100厘米,下底宽80厘米,深60厘米,坡度为1.5%,并于100-200米左右设立一个排水口,排出路外至河道,纵横向排水沟的作用是疏干地表水和降低路基表层含水量。

路基清表厚度一般为30厘米,且必须满足塘渣最小厚度:机动车道为80㎝,非机动车道为50㎝,人行道为30㎝。

在不足最小填筑厚度部分,采取挖除地表土以满足塘渣的最小填筑厚度。

三、塘渣下垫层的施工(1)塘渣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压实,填基前应对清表后的地表土进行翻晒压实,严禁带水压筑,压实度不小于设计要求,地基土以上的塘渣填层分层填筑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功能相适应,一般每层松铺塘渣厚度不应超过30厘米。

路基填筑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2)塘渣填筑层压实度83%(固体体积率),塘渣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含泥量不超过20%,塘渣的最大粒径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路基填筑前清除表层,清表厚度一般为30cm,且必须满足塘渣最小填筑厚度:机动车道为80cm,非机动车道为50㎝,人行道为30cm。

路床、塘渣工程隐蔽工程验收

路床、塘渣工程隐蔽工程验收
我单位已完成了TK0+933~TK0+690段南半幅塘渣路基工程,按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进行了自检,质量合格,请予以审查和验收。
附件:1.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2.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
3.观感质量验收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塘渣路基质量验收记录□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2010年月日
施工单位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分部工程名称
路基
分项工程名称
塘渣路基
验收批名称及部位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质量检验员
交方班组
接方班组
检验日期
序号
主控项目
检验依据/允许偏差(规定值或±偏差值)(mm)
检查结果/实测点偏差值或实测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应测点数
合格点数
合格率
(%)
1
塘渣路基压实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接方班组
检验日期
序号
主控项目
检验依据/允许偏差(规定值或±偏差值)(mm)
检查结果/实测点偏差值或实测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应测点数
合格点数
合格率
(%)
1
土工材料的技术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第6.8条
2
土工合成材料敷设,胶接、锚固和回卷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6.8条
3
其它各项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第6.8条
浙建监A5-3
通途路西延道路工程报验申请表
工程名称:通途路西延(杭甬高速公路宁波通途连接线海曙段)工程机场路道路工程编号:A5-3——

隐蔽工程(塘渣)

隐蔽工程(塘渣)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2010年1月29日
2010年1月27日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质检表4 年月日。

【工程文档】铺底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文档】铺底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铺底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检验批编号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专业工长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J284-2004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单位验记录
主控项目
1
底碴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外观进行验收,其质量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的规定
2
底碴进场时应对其杂质含量和粒径级配进行检验
3
底碴铺设应采用压强不小于160kPa的机械碾压,压实密度不低于1.6g/cm3
一般项目
1
底碴允许偏差
(mm)
厚度
±50
半宽
+50,0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8107沉渣池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8107沉渣池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沉渣池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1、企业标准:2、施工技术规范: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外观质量
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
尺寸偏差
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一般项目
1
外观质量一般缺陷
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己经出现的-一股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工程编号:
中上验表:8.10.7
沉渣池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编号:电土验表:8.10.7续表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般项目
2
附壁柱中心偏差
≤10
mm
3
除灰渣斗口中心偏差
上口
≤10
mm
卜口
≤10
4
池壁垂直度
h<5m
≤8

±20
mm
6

细部构造坑、池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细部构造坑、池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细部构造坑、池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208-2011A-5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专业分包单位专业分包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1坑、池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第5.9.1条2 坑、池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第5.9.2条3坑、池、储水库内部防水层完成后,应进行蓄水试验第5.9.3条一般项目1坑、池、储水库宜采用防水混凝土整体浇筑,混凝土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和裂缝等缺陷。

第5.9.4条2坑、池底板的混凝土厚度不应少于250mm;当底板的厚度小于25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措施,并应使防水层保持连续第5.9.5条3坑、池施工完后,应及时遮盖和防止杂物堵塞第5.9.6条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填表说明主控项目:1、坑、池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2、坑、池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坑、池、储水库内部防水层完成后,应进行蓄水试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蓄水试验记录。

一般项目:1、坑、池、储水库宜采用防水混凝土整体浇筑,混凝土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和裂缝等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坑、池底板的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250mm;当底板的厚度小于25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措施,并应使防水层保持连续。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坑、池施工完后,应及时遮盖和防止杂物堵塞。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市政质检4.23)塘体结构基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市政质检4.23)塘体结构基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应测点数1282526462-30-28-22453
2822-26314
0.1
0.1
0.1
38
一般


允许偏差
监理
单位
验收
结论同意验收。

符合要求
施工单位检查意见
主控项目全部符合要求,一般项目满足规范要求,
本检验符合要求。

质检员: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平均合格率(%)
92
边坡设计边坡的0~3%的范围
35
92
基底高程(mm)±204293 平面尺寸(mm)
±202890 轴线位移(mm)204393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不合格点的实测偏差值或实测值合格点数合格率(%)
主控项目
验收规范及图号
GB50141-2008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记录
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分部工程名称水处理构筑物
分项工程名称塘体结构基槽
验收部位23
主要工程数量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
施工工长
工程名称单位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分包单位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塘体结构基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市政质检·4·23
页,共
页。

坑、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坑、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坑、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一、填写依据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对分项工程检验批及抽样数量的规定如下:1 主体结构防水工程和细部构造防水工程应按结构层、变形缝或后浇带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2 特殊施工法结构防水工程应按隧道区间、变形缝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3 排水工程和注浆工程应各为一个检验批。

4 各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细部构造应为全数检查,其他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三、GB50208-2011规范摘要主控项目5.9.1 坑、池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将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5.9.2 坑、池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9.3 坑、池、储水库内部防水层完成后,应进行蓄水试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蓄水试验记录。

一般项目5.9.4 坑、池、储水库宜采用防水混凝土整体浇筑,混凝土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和裂缝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9.5 坑、池底板的混凝土厚度不应少于250mm;当底板的厚度小于25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措施,并应使防水层保持连续。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9.6 坑、池施工完后,应及时遮盖和防止杂物堵塞。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路床纵断高程(㎜)
பைடு நூலகம்-20;+10
2
路床中心偏位(㎜)
≤30
3
路床平整度(㎜)
≤20
4
路床宽度(㎜)
≥设计值+B
5
路床横坡
±%且不反坡
6
边坡
不陡于设计值(1:1):
平均合格率(%)
检验结论
监理(建设)
单位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___塘渣施工____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福庆路-宁穿路城市道路工程(二期)地下工程二标段
施工单位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工程名称
道路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路基
分项工程名称
石方路基(塘渣)
验收部位
工程数量
项目经理
范喜德
技术负责人
袁宝良
制表人
王才
施工负责人
刘业民
质量检验员
李海龙
交方班组
接方班组
检验日期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允许
偏差(规定值或±偏差值)(㎜)
检查结果/实测点偏差值或实测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应测
点数
合格
点数
合格率
(%)




1
压实度
95%
详见试验报告
2
回弹模量
35MPa
详见试验报告
3
4




表面坚实平整,嵌缝料无浮于表面或聚形成一层。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无大于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